第4節
被修仙大佬迎娶的凡人 作者:渲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口口聲聲對阿箬不感興趣的神,很快便提出了個問題——
你,為何會穿一身紅?
阿箬沒想到神明詢問的竟是這樣一個問題,“這,這、是嫁衣。”眼下她身上的衣裳濕透之後貼在身上,沾著泥土和細小的砂礫,但依稀能看清裙擺袖扣華美的織繡,那是祥雲與鸞鳥,是對新婦的期許祝願。
你是我殺死的那隻妖怪的妻子麽?
阿箬聽見顱內的那個聲音忽然拔高了語調,帶著些許驚訝以及……微妙的歉意。
阿箬也不知道自己怎麽就從一句話中聽出了神明的情緒,但如果這情緒是真切存在的話,那這位古神倒也挺有人情味的。甚至從這句問話中,阿箬還能感受到不諳世事的天真,於是這位高不可攀的尊神,與她的距離一下子似乎沒那麽遙遠了。
“不,當然不是。”阿箬連忙解釋,“我是祭品。”
接下來有很長一段時間那位神明都沒有再發話,似乎是在思考著什麽。沒有他的指引阿箬也不敢隨意亂走,就站在原地打量著周圍的環境。
在不知不覺中她已經到了洞窟一處較為寬闊的地段,尖銳的石柱從頭頂倒垂而下,地下水從看不見的地方匯集,在她腳下匯成了一條河,懸浮在半空的火焰如同蝴蝶一般輕盈舞動,在水麵映照出燦然的波光。火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嶙峋的怪石一個塞一個猙獰,最遠處的道路盡頭仿佛是有一座天然的石台,是洞穴中最高最宏偉的巨石,阿箬盯著它看久了,下意識的往那個方向走了幾步。
我睡了多少年了?就在這時,阿箬陡然又聽見那位古神發問。
阿箬不禁失笑,“這問題,在下沒有辦法迴答大人。”
為什麽?
“因為人的壽數短暫,見證不了太漫長的曆史。我從未見過您,我的祖父、曾祖、曾曾祖想必也都不認識您。您究竟生活在哪個年代,距今多少年——這個問題我恐怕要翻閱史籍。可我們人類靠著史書傳承先輩的記憶,在文字沒有誕生之前,一切的過往都隻能口口相傳。所以,即便是追溯了數千年歲月的史書,都未必能解開您的疑惑。”
那位古神又一次沉默。因祂不曾在阿箬麵前顯露真身,阿箬再會察言觀色也猜不出祂在想什麽。
那便說說,人間現在的模樣吧。
古神又一次的展露出了對凡人的在意。
阿箬其實現在並不想說太多的話,雖然一身的傷口都已經愈合,但她又餓又冷,根本就沒有多少的力氣。可既然是神明的要求,她暫時不敢不聽。
聽巫祝說,神大多是喜怒無常的,也許小小的忤逆並不會激怒祂們,但祂們不經意的一擺手,便能將螻蟻一般的凡人直接碾死,所以即便心中不那麽虔誠,也至少得擺出恭敬的架勢。
她攏了攏濕淋淋的衣裳,環顧了四周一圈,意料之中的沒有看見這尊古神的真身。
找了塊石頭坐下之後,阿箬深吸口氣調整了下情緒,開始敘述起了她所知的天下——
如今按照凡人的曆法,是元武八年,位於上洛都城的人皇從他的姑母手中接過皇位已有八個年頭,新帝不算昏庸也不算賢明,九州大地仍舊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千年之前分封的諸侯國互相兼並到現在已經所剩不多,僅剩的幾個侯國,每年還在爭鬥不休。
北邊的袤國與西河搶奪著霸主之位,西河與東原兩國締結了數十代的姻親卻也在同時勾心鬥角,最東邊的幽雲仿佛置身事外,卻又無時無刻不想著抓住機會牟利,南方的江楚與湘南國自古以來就是冤家,每隔幾年就要帶著軍隊慰問一番對方的都城,至於臨近東海的勾吳國……
“勾吳便是眼下我所在的國界。先任國主與世無爭,所以勾吳過去十幾年也還算風平浪靜。隻是近來勾吳發生了一樁大事,國主的侄兒從伯父手中篡奪了君位,今後勾吳國隻怕不得安寧。”阿箬說著歎了口氣。而古神的聲音遲遲沒有響起,似乎是對她敘述的事情並不感興趣。
不過這也很好理解,凡人的紛爭在神仙眼裏大約很是無聊。阿箬轉而又說起了她所認識的仙門,“傳說從勾吳出海,往東行一個晝夜,有巨山破海而出成島嶼,此島被喚作‘浮柔’。我沒有去過浮柔,但聽說島上有仙人,能禦劍而行,踏浪追星,亂世之時便出海前來中原,斬妖除魔,度化世人。”
說完之後阿箬停頓了一下,想知道浮柔的仙人與這位古神究竟是不是舊相識。
但古神隻平板的迴複了阿箬一個字:哦。
阿箬繼續說:“又聽聞西北雪域滄山有仙人隱居,掌長生不死之藥,靜待有緣之人。南方雲夢澤上,山精水怪亦是留下了不少傳奇誌怪,雲夢深處,則是有修道的仙子,被稱作神女,讓凡夫俗子心向往之。”
古神:嗯。
阿箬:……
這態度,真是冷淡到讓阿箬沒法接話。
第5章 我又要睡下了
這些傳聞,你都親眼見過?古神問她。
“自然沒有。”阿箬抱著雙膝,“大部分的凡人終其一生都不會離家去往太遠的地方,隻靠著耕作自給自足的過完這一輩子。誰關心高山之外河流盡頭有什麽神仙鬼怪呢?仙人終歸隻是傳說罷了。如今我見到了尊神大人您,也算是了卻了一樁遺憾。”
古神則是出乎意料的直白——我沒想救你。我隻是從夢中驚醒,心中不大痛快罷了。
阿箬咋舌,慶幸祂沒有因為一時不痛快順手把她給殺了。
古神又說:當年我睡過去的時候,此處還沒有湖泊。我隨意找了個洞窟想要歇會,誰知醒來後山川劇變。當年的妖物隔著數十裏感知到我的存在後,都恨不得逃得越遠越好,如今竟有一條蛇妖在我的頭頂築巢,真是有趣啊。
這位古神的話可是逐漸變多了呢。阿箬在心中想道。
她這時倒不急著迴到岸上了,而是順著古神的話問道:“蛇妖?我看它身上金鱗閃閃,頭頂又有犄角,還以為是龍呢。”其實阿箬並不在乎那玩意到底是龍是蛇,那東西要殺她,是什麽她都不會同情。
是蛇妖。古神相當有耐心的解釋道:不過修為倒是不差,已經生出了鱗片,再給它個幾百年,它就能化龍了。
在祂口中“修為不差”的蛇妖可是就在不久前被祂輕而易舉的殺死,從頭至尾甚至連掙紮的機會都沒有。阿箬在心裏估算著這位古神的實力,暗暗驚歎。
“我們樾姑城的百姓,過去將那蛇妖視為河神,每五年進貢一次,我便是今年的貢品。”
這一次阿箬從古神的話語中聽出了些許詫異:我隻是睡了一覺,這世上便有多出了這麽些新花樣。
那蛇妖選取凡人女子做貢品,恐怕是為了用血陣阻止殮玉塚內的這位古神蘇醒,而它之所以會選在定颻湖築巢穴,是因為這位古神即便沉睡,周身溢出的靈氣能夠滋養它的修為。
阿箬那時還不懂什麽是“靈氣”,但她隱約猜到了其中關聯。
你們真就老老實實的給它進貢了幾百年的活人?阿箬這時聽見那古神發問,語氣中有一本正經的疑惑。
“我們隻是凡人。”阿箬更深的低下了頭,緊緊咬住了後槽牙。
“可憐。”古神又一次說話,隻不過這次聲音不再是響在阿箬的腦子裏,而是從耳邊清晰傳來。這嗟歎並沒有包含多少誠意,語調和咬字都是淡淡的,透著倦懶的冷漠,可是阿箬卻感到有一隻手落在了她的頭上,輕輕揉了揉她的頭發。
她渾身一顫,不敢置信的抬起了頭。
神仙沒有喜怒哀樂,但方才的舉動,確確實實是在安慰她。
視線上移,阿箬的前方還是隻有跳動的火焰和火焰映照下的岩壁,流水從身後潺潺蜿蜒,石窟空曠寂寥,隻有她一個人蜷縮在角落,片刻前的撫慰好似隻是她的錯覺。
但是阿箬有種感覺,那位神明就在離她不遠的地方,正靜靜的注視著她。
她扶著岩石緩慢的站了起來,環顧四周,古神沒有再發出聲音。
“您還在嗎?”
“什麽事?”黑暗中那道聲音再度響起,辨不出遠近,但卻很是清晰。
這是一道清澈空靈的嗓音,如同雪山深處化開的幽泉。
“我想要見您一麵。”阿箬循著直覺的指引,麵向一個方向,朗聲說道。
這句話出口用力極大的勇氣,阿箬捂住了自己狂跳的心髒,等待著答案。
“為什麽想要見我?”那個聲音問她。
“想要當麵表達感激,親眼瞻仰您的容儀,想要知道您的名號,以便我能夠將您供入廟宇,讓整個樾姑百姓都來向您敬奉香火。您殺死那蛇妖不過隨手之舉,於我們這些凡人來說,卻是莫大的恩澤。”漂亮話說了一大堆,阿箬其實最想要知道是這尊古神的善惡立場,她將他從沉睡中喚醒,卻不能讓他重新又睡過去。不試探清楚他的態度,她不敢放心。
**
河岸上,巫祝凝望著湖目光逐漸變得焦灼。
就在不久前,她看著湖水激烈晃動了一陣子,眼下卻又複歸平靜,不知道湖底究竟發生了什麽。
阿箬生還的可能性很低,她已經不指望能夠看著自己這位故人能夠活生生從水下鑽出來了,現在她隻在乎一點——阿箬究竟有沒有喚醒那位沉睡於湖底的神明?
她好歹學了多年的巫術,能夠斷定此地長眠的是神而非妖魔,神應當是不會傷害人來的,可人與神之間絕對懸殊的實力差距讓她不能不害怕。再者說了,就算這位古神不會主動傷害凡人,可萬一他與定颻湖內的那位“河神”爆發了衝突,難保凡人不會殃及池魚。高高在上的神明是不會顧惜人類的。
喚神符是巫祝親手交給阿箬的,現在為此提醒吊膽的也是她。
阿箬曾和她約定過,讓她見勢不妙便以巫祝的身份號令城內百姓遷走。宮變之時,樾姑城內的黎庶大多逃亡,後來篡權奪位的豐安侯不僅在王城之內肆意屠戮,更是縱容麾下將士劫掠黔首。現在城內所剩的人口不多,短時間內想要組織起來遠離定颻湖似乎也不是什麽難事。
巫祝默默的想著,一步步的往後退,她不打算繼續等阿箬了。
就在這時她看見東方天際忽然揚起了漫天霞光,伴隨著霞光而來的,是白衣禦劍的仙人。
這是包括巫祝在內的大部分凡人第一次親眼見到仙人的身形,這時有不少人都想起了那個流傳多年的故事,說東海之上有浮柔島,島上有白衣勝雪的劍仙,可仗劍斬妖魔、渡蒼生。
樾姑城被所謂的“河神”為禍多年,都不見這群仙人出現,現在他們竟然降臨到了樾姑城前。難道……
巫祝不敢置信的看向了平靜無波的定颻湖。這湖底之前沉睡著的,究竟是怎樣的怪物?
**
神明說祂不屑於理會阿箬腦子裏想的是什麽東西,但阿箬還是很惶恐,怕自己藏在心底的小算計被發現。
可她是凡人,凡人本就不是什麽心思純澈的生靈,算計是他們的本能。為了生存,他們的心中無時不刻不在計較著利益得失。
她倚靠著岩壁站立,睜大了眼睛注視著空無一人的前方,明明已經緊張到了極點但就是竭力不讓自己倒下,隻調整唿吸,耐著性子等待。
許久——或者說,是她認為的許久之後,暗處的神明似乎是向她妥協,一陣若有似無的風拂過,阿箬看見了千百隻流螢。
不,那不是什麽流螢,更像是夜空中燦然的星河,每一點光亮都純粹明淨,從四麵八方流淌,照亮了漆黑的洞窟,最後在阿箬麵前凝聚會合。
阿箬輕輕眨了眨眼,下一刻出現在她麵前的是個渾身籠罩在光華之下的少年。
這便是神明,對此阿箬毫不懷疑。在祂出現的那一刻,本能讓她幾乎忍不住伏跪在地上。初見的時候阿箬其實並沒有看清楚未來會成為她丈夫的那個家夥究竟是什麽長相,她匆忙的垂下了眼睫,不敢直視對方,倉促間的一瞥,她隻感受到對方很美,這種美高貴到讓人禁不住屏息,生怕玷汙了祂。
“你不是要見我嗎?現在你見到了。”她聽見對方這樣說道。
聲音不是響起在腦海中,也不再縹緲得仿佛遠在天邊,神明開口說話的時候,音色恍如人世間正處在最好年華的少年郎。
說起來,阿箬是真沒有想到,古神的模樣竟是個少年人。過去傳說中的神仙,多是須發皆白慈眉善目的老者,又或者是高大威嚴的青年,可她麵前的神有著瘦削單薄的身形和懵懂天真的神態。
阿箬垂著眼,隻看見了對方長衫的衣角,那是素白的顏色,幹淨的就像是初冬的新雪。
不止是衣袍,祂給阿箬的整體感覺就像是雪,銀發、白膚、淡色眼眸,通身沒有一點濃重的顏色,將祂比喻成雪花都有失妥當,因為雪終究是要落入凡塵的,而他卻是九天之上用不可攀的皎皎明月。
“睡了好久,忽然醒來都有些不大習慣了。”阿箬聽見神明說。
她心中一緊,那神明卻又道:“還有什麽請求你一並提出吧,等會我又要睡下了。”
阿箬茫然的抬頭,這一次他們的視線對上了。
不知是不是自作多情,阿箬感覺,這位古老的尊神,似乎還挺和善的。
第6章 您為何沒能得道飛升
既然這位尊神都說了可以容許她再提請求,阿箬也不推脫。
“和我一同被沉入湖底的還有三百人,我請求大人救他們。”
和她同一批獻祭的其餘人沒有避水珠,之後是石宮傾塌、地動山搖,那些人恐怕根本就沒有生還的機會。但阿箬心想自己之前被折斷脊椎、刺穿心髒都可以恢複如初,神起死迴生想來也不在話下。
那殉葬的三百人中有部分曾與阿箬有過幾麵之緣,部分則與她非親非故。她沒有救他們的必要,但如果機會就擺在眼前,她還是願意去嚐試。人命輕賤如道邊的野草,野草每年被都有新芽,一批人死後這個族群照樣在這片大地上生生不息。可作為“人”的一員,阿箬不願意將人與野草類比。這三百個人也許在神的眼中平平無奇,但在他們的親朋故舊那兒,卻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然而這一刻她麵前的神明不食人間煙火的臉上有了情緒上的波動,淡淡的窘迫之色使他淺色的瞳孔中仿佛有了人的溫度。
“……即便是我,也不能逆轉生死啊。”他嘟噥說:“陽世之神尚且不插手冥界之事,多年前的老規矩了。”
你,為何會穿一身紅?
阿箬沒想到神明詢問的竟是這樣一個問題,“這,這、是嫁衣。”眼下她身上的衣裳濕透之後貼在身上,沾著泥土和細小的砂礫,但依稀能看清裙擺袖扣華美的織繡,那是祥雲與鸞鳥,是對新婦的期許祝願。
你是我殺死的那隻妖怪的妻子麽?
阿箬聽見顱內的那個聲音忽然拔高了語調,帶著些許驚訝以及……微妙的歉意。
阿箬也不知道自己怎麽就從一句話中聽出了神明的情緒,但如果這情緒是真切存在的話,那這位古神倒也挺有人情味的。甚至從這句問話中,阿箬還能感受到不諳世事的天真,於是這位高不可攀的尊神,與她的距離一下子似乎沒那麽遙遠了。
“不,當然不是。”阿箬連忙解釋,“我是祭品。”
接下來有很長一段時間那位神明都沒有再發話,似乎是在思考著什麽。沒有他的指引阿箬也不敢隨意亂走,就站在原地打量著周圍的環境。
在不知不覺中她已經到了洞窟一處較為寬闊的地段,尖銳的石柱從頭頂倒垂而下,地下水從看不見的地方匯集,在她腳下匯成了一條河,懸浮在半空的火焰如同蝴蝶一般輕盈舞動,在水麵映照出燦然的波光。火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嶙峋的怪石一個塞一個猙獰,最遠處的道路盡頭仿佛是有一座天然的石台,是洞穴中最高最宏偉的巨石,阿箬盯著它看久了,下意識的往那個方向走了幾步。
我睡了多少年了?就在這時,阿箬陡然又聽見那位古神發問。
阿箬不禁失笑,“這問題,在下沒有辦法迴答大人。”
為什麽?
“因為人的壽數短暫,見證不了太漫長的曆史。我從未見過您,我的祖父、曾祖、曾曾祖想必也都不認識您。您究竟生活在哪個年代,距今多少年——這個問題我恐怕要翻閱史籍。可我們人類靠著史書傳承先輩的記憶,在文字沒有誕生之前,一切的過往都隻能口口相傳。所以,即便是追溯了數千年歲月的史書,都未必能解開您的疑惑。”
那位古神又一次沉默。因祂不曾在阿箬麵前顯露真身,阿箬再會察言觀色也猜不出祂在想什麽。
那便說說,人間現在的模樣吧。
古神又一次的展露出了對凡人的在意。
阿箬其實現在並不想說太多的話,雖然一身的傷口都已經愈合,但她又餓又冷,根本就沒有多少的力氣。可既然是神明的要求,她暫時不敢不聽。
聽巫祝說,神大多是喜怒無常的,也許小小的忤逆並不會激怒祂們,但祂們不經意的一擺手,便能將螻蟻一般的凡人直接碾死,所以即便心中不那麽虔誠,也至少得擺出恭敬的架勢。
她攏了攏濕淋淋的衣裳,環顧了四周一圈,意料之中的沒有看見這尊古神的真身。
找了塊石頭坐下之後,阿箬深吸口氣調整了下情緒,開始敘述起了她所知的天下——
如今按照凡人的曆法,是元武八年,位於上洛都城的人皇從他的姑母手中接過皇位已有八個年頭,新帝不算昏庸也不算賢明,九州大地仍舊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千年之前分封的諸侯國互相兼並到現在已經所剩不多,僅剩的幾個侯國,每年還在爭鬥不休。
北邊的袤國與西河搶奪著霸主之位,西河與東原兩國締結了數十代的姻親卻也在同時勾心鬥角,最東邊的幽雲仿佛置身事外,卻又無時無刻不想著抓住機會牟利,南方的江楚與湘南國自古以來就是冤家,每隔幾年就要帶著軍隊慰問一番對方的都城,至於臨近東海的勾吳國……
“勾吳便是眼下我所在的國界。先任國主與世無爭,所以勾吳過去十幾年也還算風平浪靜。隻是近來勾吳發生了一樁大事,國主的侄兒從伯父手中篡奪了君位,今後勾吳國隻怕不得安寧。”阿箬說著歎了口氣。而古神的聲音遲遲沒有響起,似乎是對她敘述的事情並不感興趣。
不過這也很好理解,凡人的紛爭在神仙眼裏大約很是無聊。阿箬轉而又說起了她所認識的仙門,“傳說從勾吳出海,往東行一個晝夜,有巨山破海而出成島嶼,此島被喚作‘浮柔’。我沒有去過浮柔,但聽說島上有仙人,能禦劍而行,踏浪追星,亂世之時便出海前來中原,斬妖除魔,度化世人。”
說完之後阿箬停頓了一下,想知道浮柔的仙人與這位古神究竟是不是舊相識。
但古神隻平板的迴複了阿箬一個字:哦。
阿箬繼續說:“又聽聞西北雪域滄山有仙人隱居,掌長生不死之藥,靜待有緣之人。南方雲夢澤上,山精水怪亦是留下了不少傳奇誌怪,雲夢深處,則是有修道的仙子,被稱作神女,讓凡夫俗子心向往之。”
古神:嗯。
阿箬:……
這態度,真是冷淡到讓阿箬沒法接話。
第5章 我又要睡下了
這些傳聞,你都親眼見過?古神問她。
“自然沒有。”阿箬抱著雙膝,“大部分的凡人終其一生都不會離家去往太遠的地方,隻靠著耕作自給自足的過完這一輩子。誰關心高山之外河流盡頭有什麽神仙鬼怪呢?仙人終歸隻是傳說罷了。如今我見到了尊神大人您,也算是了卻了一樁遺憾。”
古神則是出乎意料的直白——我沒想救你。我隻是從夢中驚醒,心中不大痛快罷了。
阿箬咋舌,慶幸祂沒有因為一時不痛快順手把她給殺了。
古神又說:當年我睡過去的時候,此處還沒有湖泊。我隨意找了個洞窟想要歇會,誰知醒來後山川劇變。當年的妖物隔著數十裏感知到我的存在後,都恨不得逃得越遠越好,如今竟有一條蛇妖在我的頭頂築巢,真是有趣啊。
這位古神的話可是逐漸變多了呢。阿箬在心中想道。
她這時倒不急著迴到岸上了,而是順著古神的話問道:“蛇妖?我看它身上金鱗閃閃,頭頂又有犄角,還以為是龍呢。”其實阿箬並不在乎那玩意到底是龍是蛇,那東西要殺她,是什麽她都不會同情。
是蛇妖。古神相當有耐心的解釋道:不過修為倒是不差,已經生出了鱗片,再給它個幾百年,它就能化龍了。
在祂口中“修為不差”的蛇妖可是就在不久前被祂輕而易舉的殺死,從頭至尾甚至連掙紮的機會都沒有。阿箬在心裏估算著這位古神的實力,暗暗驚歎。
“我們樾姑城的百姓,過去將那蛇妖視為河神,每五年進貢一次,我便是今年的貢品。”
這一次阿箬從古神的話語中聽出了些許詫異:我隻是睡了一覺,這世上便有多出了這麽些新花樣。
那蛇妖選取凡人女子做貢品,恐怕是為了用血陣阻止殮玉塚內的這位古神蘇醒,而它之所以會選在定颻湖築巢穴,是因為這位古神即便沉睡,周身溢出的靈氣能夠滋養它的修為。
阿箬那時還不懂什麽是“靈氣”,但她隱約猜到了其中關聯。
你們真就老老實實的給它進貢了幾百年的活人?阿箬這時聽見那古神發問,語氣中有一本正經的疑惑。
“我們隻是凡人。”阿箬更深的低下了頭,緊緊咬住了後槽牙。
“可憐。”古神又一次說話,隻不過這次聲音不再是響在阿箬的腦子裏,而是從耳邊清晰傳來。這嗟歎並沒有包含多少誠意,語調和咬字都是淡淡的,透著倦懶的冷漠,可是阿箬卻感到有一隻手落在了她的頭上,輕輕揉了揉她的頭發。
她渾身一顫,不敢置信的抬起了頭。
神仙沒有喜怒哀樂,但方才的舉動,確確實實是在安慰她。
視線上移,阿箬的前方還是隻有跳動的火焰和火焰映照下的岩壁,流水從身後潺潺蜿蜒,石窟空曠寂寥,隻有她一個人蜷縮在角落,片刻前的撫慰好似隻是她的錯覺。
但是阿箬有種感覺,那位神明就在離她不遠的地方,正靜靜的注視著她。
她扶著岩石緩慢的站了起來,環顧四周,古神沒有再發出聲音。
“您還在嗎?”
“什麽事?”黑暗中那道聲音再度響起,辨不出遠近,但卻很是清晰。
這是一道清澈空靈的嗓音,如同雪山深處化開的幽泉。
“我想要見您一麵。”阿箬循著直覺的指引,麵向一個方向,朗聲說道。
這句話出口用力極大的勇氣,阿箬捂住了自己狂跳的心髒,等待著答案。
“為什麽想要見我?”那個聲音問她。
“想要當麵表達感激,親眼瞻仰您的容儀,想要知道您的名號,以便我能夠將您供入廟宇,讓整個樾姑百姓都來向您敬奉香火。您殺死那蛇妖不過隨手之舉,於我們這些凡人來說,卻是莫大的恩澤。”漂亮話說了一大堆,阿箬其實最想要知道是這尊古神的善惡立場,她將他從沉睡中喚醒,卻不能讓他重新又睡過去。不試探清楚他的態度,她不敢放心。
**
河岸上,巫祝凝望著湖目光逐漸變得焦灼。
就在不久前,她看著湖水激烈晃動了一陣子,眼下卻又複歸平靜,不知道湖底究竟發生了什麽。
阿箬生還的可能性很低,她已經不指望能夠看著自己這位故人能夠活生生從水下鑽出來了,現在她隻在乎一點——阿箬究竟有沒有喚醒那位沉睡於湖底的神明?
她好歹學了多年的巫術,能夠斷定此地長眠的是神而非妖魔,神應當是不會傷害人來的,可人與神之間絕對懸殊的實力差距讓她不能不害怕。再者說了,就算這位古神不會主動傷害凡人,可萬一他與定颻湖內的那位“河神”爆發了衝突,難保凡人不會殃及池魚。高高在上的神明是不會顧惜人類的。
喚神符是巫祝親手交給阿箬的,現在為此提醒吊膽的也是她。
阿箬曾和她約定過,讓她見勢不妙便以巫祝的身份號令城內百姓遷走。宮變之時,樾姑城內的黎庶大多逃亡,後來篡權奪位的豐安侯不僅在王城之內肆意屠戮,更是縱容麾下將士劫掠黔首。現在城內所剩的人口不多,短時間內想要組織起來遠離定颻湖似乎也不是什麽難事。
巫祝默默的想著,一步步的往後退,她不打算繼續等阿箬了。
就在這時她看見東方天際忽然揚起了漫天霞光,伴隨著霞光而來的,是白衣禦劍的仙人。
這是包括巫祝在內的大部分凡人第一次親眼見到仙人的身形,這時有不少人都想起了那個流傳多年的故事,說東海之上有浮柔島,島上有白衣勝雪的劍仙,可仗劍斬妖魔、渡蒼生。
樾姑城被所謂的“河神”為禍多年,都不見這群仙人出現,現在他們竟然降臨到了樾姑城前。難道……
巫祝不敢置信的看向了平靜無波的定颻湖。這湖底之前沉睡著的,究竟是怎樣的怪物?
**
神明說祂不屑於理會阿箬腦子裏想的是什麽東西,但阿箬還是很惶恐,怕自己藏在心底的小算計被發現。
可她是凡人,凡人本就不是什麽心思純澈的生靈,算計是他們的本能。為了生存,他們的心中無時不刻不在計較著利益得失。
她倚靠著岩壁站立,睜大了眼睛注視著空無一人的前方,明明已經緊張到了極點但就是竭力不讓自己倒下,隻調整唿吸,耐著性子等待。
許久——或者說,是她認為的許久之後,暗處的神明似乎是向她妥協,一陣若有似無的風拂過,阿箬看見了千百隻流螢。
不,那不是什麽流螢,更像是夜空中燦然的星河,每一點光亮都純粹明淨,從四麵八方流淌,照亮了漆黑的洞窟,最後在阿箬麵前凝聚會合。
阿箬輕輕眨了眨眼,下一刻出現在她麵前的是個渾身籠罩在光華之下的少年。
這便是神明,對此阿箬毫不懷疑。在祂出現的那一刻,本能讓她幾乎忍不住伏跪在地上。初見的時候阿箬其實並沒有看清楚未來會成為她丈夫的那個家夥究竟是什麽長相,她匆忙的垂下了眼睫,不敢直視對方,倉促間的一瞥,她隻感受到對方很美,這種美高貴到讓人禁不住屏息,生怕玷汙了祂。
“你不是要見我嗎?現在你見到了。”她聽見對方這樣說道。
聲音不是響起在腦海中,也不再縹緲得仿佛遠在天邊,神明開口說話的時候,音色恍如人世間正處在最好年華的少年郎。
說起來,阿箬是真沒有想到,古神的模樣竟是個少年人。過去傳說中的神仙,多是須發皆白慈眉善目的老者,又或者是高大威嚴的青年,可她麵前的神有著瘦削單薄的身形和懵懂天真的神態。
阿箬垂著眼,隻看見了對方長衫的衣角,那是素白的顏色,幹淨的就像是初冬的新雪。
不止是衣袍,祂給阿箬的整體感覺就像是雪,銀發、白膚、淡色眼眸,通身沒有一點濃重的顏色,將祂比喻成雪花都有失妥當,因為雪終究是要落入凡塵的,而他卻是九天之上用不可攀的皎皎明月。
“睡了好久,忽然醒來都有些不大習慣了。”阿箬聽見神明說。
她心中一緊,那神明卻又道:“還有什麽請求你一並提出吧,等會我又要睡下了。”
阿箬茫然的抬頭,這一次他們的視線對上了。
不知是不是自作多情,阿箬感覺,這位古老的尊神,似乎還挺和善的。
第6章 您為何沒能得道飛升
既然這位尊神都說了可以容許她再提請求,阿箬也不推脫。
“和我一同被沉入湖底的還有三百人,我請求大人救他們。”
和她同一批獻祭的其餘人沒有避水珠,之後是石宮傾塌、地動山搖,那些人恐怕根本就沒有生還的機會。但阿箬心想自己之前被折斷脊椎、刺穿心髒都可以恢複如初,神起死迴生想來也不在話下。
那殉葬的三百人中有部分曾與阿箬有過幾麵之緣,部分則與她非親非故。她沒有救他們的必要,但如果機會就擺在眼前,她還是願意去嚐試。人命輕賤如道邊的野草,野草每年被都有新芽,一批人死後這個族群照樣在這片大地上生生不息。可作為“人”的一員,阿箬不願意將人與野草類比。這三百個人也許在神的眼中平平無奇,但在他們的親朋故舊那兒,卻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然而這一刻她麵前的神明不食人間煙火的臉上有了情緒上的波動,淡淡的窘迫之色使他淺色的瞳孔中仿佛有了人的溫度。
“……即便是我,也不能逆轉生死啊。”他嘟噥說:“陽世之神尚且不插手冥界之事,多年前的老規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