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禮部為朝中六部之一,掌禮樂、祭祀及科考之事。日常百官行事禮儀典章,每年的祭祀,科考以及朝中大小兇事吉事,皆有禮部安排籌劃。
禮部有柳尚書主理,設侍郎二人協理。底下有禮部官吏三十九人,另有禮部主簿一人掌印擬文。
吏部。掌朝中文官任免、升降、考課、調動以及勳封之事。吏部設有尚書一人,侍郎二人,下設四司。各司皆有主司一人,大小官吏共計一百一十三人。
監祭使所行之事便是查閱兩部文書資料,監看上下官吏治事妥善與否,並定期上報禦史台。
“杭禦史可聽明白了?”禦史台察院內,兩鬢花白,身形微躬的老吏正攜著月初,一邊絮絮叨叨的介紹,一邊往典籍閣去。
“明白了,那何時上報?可有要求上報數量?”月初認真問道。
老吏一愣,迴過頭看了月初一眼,笑道:“杭禦史不必太過認真,老朽剛剛所言,不過例行公事。實際上,等你到了吏部和禮部就會發現,其實不必如此。”說著他指了指前麵的屋子,“那邊就是典籍閣。朝中六部的典章製度都在其中,杭禦史要看大可進去翻閱,不過記得查閱之後,放迴原處便可。”
月初順著老吏所指之處看去,前方是頗為破舊的屋子,上頭掛著典籍閣三個大字,字跡甚至有些許剝落。若不是老吏所說,她幾乎要以為這是一處古址。
“多謝老伯。”她躬身道了謝。
老吏擺了擺手,“老朽也不過無事,多走動走動。不足謝,不足謝的。”說罷便轉身離去。
月初迴頭擰眉看著典籍閣,小聲的歎了口氣。上前輕推門,頓時惹起一陣塵煙。捂嘴小咳了幾聲,這是有多久沒人來過?月初暗誹道。
待踏進去之後,她四處看了一眼。典籍閣內的藏典頗多,包含各朝各寺部的典章規製,宮中的宮規宮製,還有曆代禦史台的官吏名錄,除此之外含數最多的應該是各州的治政史料,不過這些都隻更新到貞隆年間。
月初掐指一算,大概有七八十年未更新過了。這麽算來,這禦史台“閑置”了也至少有五十多年了吧?想此不由眼底黯然。
月初在典籍閣待了有快兩個時辰,走的時候還帶了幾本禮部以及吏部的典章。這一消息自然很快便傳到了閔朔處。
“還帶走了兩部典章?”他挑了挑眉,有些訝異。
“是。此外再無其他行動了。”身側的琴生說道。“先生有何想法?”
“主動了解政務,此事說來好壞皆有。先這樣吧,讓人繼續看著,有什麽異常再來報予我知,工部那邊可有查到什麽?”
“未有,近來的工事並無異常。還有一件事,慶王至安陽前有繞道曹州大營。”
“到軍營裏?”閔朔一怔,低頭思索片刻,“看來他此趟入京,目的並不簡單。宮裏沒有眼線不知道皇上那現在如何......”
“先生是擔心宮中會出事?”
“恩,太後此次要舉行大祭,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招慶王入京。年底皇上親政亦需宗親同在,他們肯定會找借口滯留在京數月。這樣一來,怕是容易出事了。”
“那......現在該如何?”
“隻能先看著了,讓人飛鴿將慶王入營之事告知尚英,剩下的他會知道該怎麽辦。”
“是。”
轉眼便入十月,朝中也為即將到來的中元大祭忙碌著。
夜,杭府,月初房內。
“小姐?怎麽還不休息?”青黛入內添香,隻見月初一人坐在床前,手中握著一塊東西發呆。“明日便要大祭了,小姐今日還是早點休息吧。”
“恩。”月初應了一聲,卻依舊沒有動。
“小姐?看什麽呢?這麽入神。”青黛覺得奇怪便上前一探,隻見月初手中拿著的是一塊玉佩,上頭有一絲裂紋。心中一頓,她曾聽小筱提起月初婚約之事,想必這塊玉佩便是定親信物吧。
月初迴過神,看了看手中的玉佩,又看向青黛一臉微訝,慘笑道:“是不是覺得有點可笑,這東西我早該扔了......”
青黛一時靜默不語。
“確實該扔了,可我就是舍不得。”她撫了撫手中的玉佩,“他們走得早,留給我的東西不多,卻都被我丟得無幾。徐老爺雖是那樣說,但我總是有些不甘心......”
“正是因為父母給的,所以小姐才格外的珍重這段姻緣吧。”若是以前青黛自然是難以理解月初這般行為,但如今皆是父母亡故,對月初的感受她自然也能貼近一二。
“明日大祭,我應該能看到徐禦史,我在想......若是可以我想知道他是如何想的,這樣不明不白的沒了,我心裏總是不太舒服。”
“關於此事,小姐是想當麵問問徐公子?”
“恩,也好過我一個人瞎想。若是他已有了思慕之人那便作罷。但若他並沒有,我想,我是不是可以去試試......”說著月初麵上有些微赧。
“小姐,想去就去試試吧。確實也比幹想著好。”青黛笑了笑鼓勵道。
“恩,”有了支持,月初自然欣喜了不少,“那我還是早早休息的好。”說著便將玉佩放迴匣內,迴身上榻。
青黛在幫她掖被後,也迴屋睡去了。
翌日,清晨。
小筱正在幫月初穿戴祭服。玄青祭服,素白腰帶,一應穀圭,綬帶等物。費了好些時候才穿戴上。
“想不到祭服也能被小姐穿得怎麽好看。”青黛端著祭冠進來,看到月初這一身不由歎了一句。
“那是,小姐穿什麽都好看。”小筱得意道。
一旁的月初見她們倆這般說,不由笑了笑,“你們倆就別瞎講了,快點,要不一會兒遲了可不好。”
“噯。”二人一聽,又急急忙忙的折騰起來,等全數收拾好後。時辰也差不多了,月初瞧了瞧銅鏡中的自己,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要起身出門,忽而一頓,看向梳妝台上的木妝匣。猶豫了些許,她打開妝匣,取出那枚玉佩看了看。
“小姐?”小筱被她這一舉動弄得有些困惑。
“沒事,我們走吧。”她笑了笑,將玉佩塞入袖中,這才離去。
禮部為朝中六部之一,掌禮樂、祭祀及科考之事。日常百官行事禮儀典章,每年的祭祀,科考以及朝中大小兇事吉事,皆有禮部安排籌劃。
禮部有柳尚書主理,設侍郎二人協理。底下有禮部官吏三十九人,另有禮部主簿一人掌印擬文。
吏部。掌朝中文官任免、升降、考課、調動以及勳封之事。吏部設有尚書一人,侍郎二人,下設四司。各司皆有主司一人,大小官吏共計一百一十三人。
監祭使所行之事便是查閱兩部文書資料,監看上下官吏治事妥善與否,並定期上報禦史台。
“杭禦史可聽明白了?”禦史台察院內,兩鬢花白,身形微躬的老吏正攜著月初,一邊絮絮叨叨的介紹,一邊往典籍閣去。
“明白了,那何時上報?可有要求上報數量?”月初認真問道。
老吏一愣,迴過頭看了月初一眼,笑道:“杭禦史不必太過認真,老朽剛剛所言,不過例行公事。實際上,等你到了吏部和禮部就會發現,其實不必如此。”說著他指了指前麵的屋子,“那邊就是典籍閣。朝中六部的典章製度都在其中,杭禦史要看大可進去翻閱,不過記得查閱之後,放迴原處便可。”
月初順著老吏所指之處看去,前方是頗為破舊的屋子,上頭掛著典籍閣三個大字,字跡甚至有些許剝落。若不是老吏所說,她幾乎要以為這是一處古址。
“多謝老伯。”她躬身道了謝。
老吏擺了擺手,“老朽也不過無事,多走動走動。不足謝,不足謝的。”說罷便轉身離去。
月初迴頭擰眉看著典籍閣,小聲的歎了口氣。上前輕推門,頓時惹起一陣塵煙。捂嘴小咳了幾聲,這是有多久沒人來過?月初暗誹道。
待踏進去之後,她四處看了一眼。典籍閣內的藏典頗多,包含各朝各寺部的典章規製,宮中的宮規宮製,還有曆代禦史台的官吏名錄,除此之外含數最多的應該是各州的治政史料,不過這些都隻更新到貞隆年間。
月初掐指一算,大概有七八十年未更新過了。這麽算來,這禦史台“閑置”了也至少有五十多年了吧?想此不由眼底黯然。
月初在典籍閣待了有快兩個時辰,走的時候還帶了幾本禮部以及吏部的典章。這一消息自然很快便傳到了閔朔處。
“還帶走了兩部典章?”他挑了挑眉,有些訝異。
“是。此外再無其他行動了。”身側的琴生說道。“先生有何想法?”
“主動了解政務,此事說來好壞皆有。先這樣吧,讓人繼續看著,有什麽異常再來報予我知,工部那邊可有查到什麽?”
“未有,近來的工事並無異常。還有一件事,慶王至安陽前有繞道曹州大營。”
“到軍營裏?”閔朔一怔,低頭思索片刻,“看來他此趟入京,目的並不簡單。宮裏沒有眼線不知道皇上那現在如何......”
“先生是擔心宮中會出事?”
“恩,太後此次要舉行大祭,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招慶王入京。年底皇上親政亦需宗親同在,他們肯定會找借口滯留在京數月。這樣一來,怕是容易出事了。”
“那......現在該如何?”
“隻能先看著了,讓人飛鴿將慶王入營之事告知尚英,剩下的他會知道該怎麽辦。”
“是。”
轉眼便入十月,朝中也為即將到來的中元大祭忙碌著。
夜,杭府,月初房內。
“小姐?怎麽還不休息?”青黛入內添香,隻見月初一人坐在床前,手中握著一塊東西發呆。“明日便要大祭了,小姐今日還是早點休息吧。”
“恩。”月初應了一聲,卻依舊沒有動。
“小姐?看什麽呢?這麽入神。”青黛覺得奇怪便上前一探,隻見月初手中拿著的是一塊玉佩,上頭有一絲裂紋。心中一頓,她曾聽小筱提起月初婚約之事,想必這塊玉佩便是定親信物吧。
月初迴過神,看了看手中的玉佩,又看向青黛一臉微訝,慘笑道:“是不是覺得有點可笑,這東西我早該扔了......”
青黛一時靜默不語。
“確實該扔了,可我就是舍不得。”她撫了撫手中的玉佩,“他們走得早,留給我的東西不多,卻都被我丟得無幾。徐老爺雖是那樣說,但我總是有些不甘心......”
“正是因為父母給的,所以小姐才格外的珍重這段姻緣吧。”若是以前青黛自然是難以理解月初這般行為,但如今皆是父母亡故,對月初的感受她自然也能貼近一二。
“明日大祭,我應該能看到徐禦史,我在想......若是可以我想知道他是如何想的,這樣不明不白的沒了,我心裏總是不太舒服。”
“關於此事,小姐是想當麵問問徐公子?”
“恩,也好過我一個人瞎想。若是他已有了思慕之人那便作罷。但若他並沒有,我想,我是不是可以去試試......”說著月初麵上有些微赧。
“小姐,想去就去試試吧。確實也比幹想著好。”青黛笑了笑鼓勵道。
“恩,”有了支持,月初自然欣喜了不少,“那我還是早早休息的好。”說著便將玉佩放迴匣內,迴身上榻。
青黛在幫她掖被後,也迴屋睡去了。
翌日,清晨。
小筱正在幫月初穿戴祭服。玄青祭服,素白腰帶,一應穀圭,綬帶等物。費了好些時候才穿戴上。
“想不到祭服也能被小姐穿得怎麽好看。”青黛端著祭冠進來,看到月初這一身不由歎了一句。
“那是,小姐穿什麽都好看。”小筱得意道。
一旁的月初見她們倆這般說,不由笑了笑,“你們倆就別瞎講了,快點,要不一會兒遲了可不好。”
“噯。”二人一聽,又急急忙忙的折騰起來,等全數收拾好後。時辰也差不多了,月初瞧了瞧銅鏡中的自己,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要起身出門,忽而一頓,看向梳妝台上的木妝匣。猶豫了些許,她打開妝匣,取出那枚玉佩看了看。
“小姐?”小筱被她這一舉動弄得有些困惑。
“沒事,我們走吧。”她笑了笑,將玉佩塞入袖中,這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