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所謂的法力,也就是信仰之力,到底是什麽。


    自從大神盤古開天辟地以來,這個洪荒世界,公認的便是由物質與法則,共同組成的,其中的法則也就是那天道。這所謂的物質,最基礎的也就是那五行,其他所有的事物也都是又這五行演化而來。


    世界上沒有絕對純淨的物質,每種物質都對應其相應的法則,當然世界上也沒有獨立的法則,都必須依靠物質才能夠存在。


    而那天道法則,雖然幾乎是無窮無盡,縱使那高高在上的幾位道祖也不清楚這天道到底有幾何,隻能夠用一句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唯一來解釋。


    不過在這漫長的歲月之中,也被他們發現了這最根本的兩道法則,便是那陰陽法則,它是一切法則物質最基本的屬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有明就有暗,有惡就有善,都是似陰陽法則那般矛盾存在。


    而世界上的各種法則都是由這陰陽法則演化而來,比如那最基礎的五行法則,其實每一行的本質都是陰陽。木,即陰消陽長的一種法則,也被稱作為少陽;火,即太陽極限狀態,也被成為太陽;土,即陰陽平衡狀態;金,即陽消陰長,也被稱為少陰;水,太陰極限,被稱為少陰。


    而這元始天尊之所以敢創立這闡教,用意闡明天道之意,便是因為他掌握了陰陽這兩種最基本的法則,幾乎世間所有的法則他都可以用他那陰陽法則加以符咒知道給表現出來。


    當然,如果隻是單純的陰陽法則自然沒有這麽大的用途,不過這陰陽法則卻是可以相互組合,或多或少,或先或後,自由組合,演化為各種各樣的法則,而那法則與法則之間也同樣可以相互組合,演化為一種新的法則。


    所以這闡教有著闡述天道之能。也不是無的放矢,隻要掌握了一個法則的基本屬性,陰陽組合的規律,元始天尊自然也就將其推本溯源。創造出來。


    當然縱然這元始天尊掌握的是最為根本的陰陽之道,也並未意味這他便是無敵的。一是因為三界之中,各種大道太多,縱使天尊也是無法掌握;而是因為縱使掌握了各種各樣的法則,知道了其構成。沒有能夠創造出與之對應或者相克的神通,那便意味著白搭。


    便如那接引道人的因果神通,雖然也許接引道人並不知道這因果法則的根本結構,但他其實也並不需要知道,他隻要能夠應用它,以此為基礎建立自己的道法,自然能夠獲得強大的力量。


    再比如那通天教主,其核心法則便是那五行之道,世間最為基本的法則,對於五行。元始天尊自然也早就掌握,但是叫那元始天尊單對上通天的誅仙四件,恐怕也是力有不逮。


    而這洪荒世界,單單的隻有這物質與法則,卻也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物質與那法則都是死物,這個世界需要運轉,則是還需要一樣最為關鍵的東西給它注入活力,這種事物便是能量。


    不論是山川,河流。還是花草,樹木,它們隻有擁有了能量,才可以按照既定的法則運轉。才能夠算的上一個最為完整的事物。如果沒有能量,即便是天道法則不能夠運轉,那山便不能算是山,水也不能算是水。


    世間萬物都是具有物質,法則,能量的。缺其一不可。


    所以說現在一切已經很明顯了,那法力便是法則運轉所需要的力量。


    其實人人都有的一種能量。隻不過一般人實在是太過稀少,隻能夠維持身體最根本的需求。神靈是在自己的信徒身上獲得法力,而那些仙人吸收天地靈氣,從這靈氣之中獲得法力。讓自己的身體能夠一直運轉,從而獲得更長的生命。


    有了法力,又掌控了解了一些法則,自然能夠形成神通,從而摘星弄月,移山倒海。


    相比於神靈有著香火雜念,仙人自然也有著同樣的問題,便是那煞氣入體,所以仙人同樣也需要神火,需要陽化。


    隻不過到後來,玄門發現了九天罡氣,星辰之力,幾乎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更重要的便是神道自己內亂導致了衰落,仙道這才會興起,壓過神道一頭。


    當然現在仙道的危機也出現了,那便是天地元氣的衰竭,而且仙道內部也同樣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身具七寶浮屠真經的毗沙門才會選擇轉世,甚至直接轉世成了楊君,一手促成了那封神大劫,讓仙道內部的各種矛盾越發的凸顯。


    當然說是有私心,有野望,毗沙門自然是有的,但更多的也確實是這玄門仙道自己出現了問題,所以他添上一把火,卻也並無不可,因為這一天遲早都會來臨。


    到時候解決了雜念危機的神道必然可以再度興起。而他作為七寶浮屠真經的修煉者,自然也能夠從這封神大劫之中崛起,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而且已經練成這七寶浮屠真經的李靖可以說已然成功了一般了。


    在體內神火穩定之後,李靖沒有過多的猶豫,直接再次來到了玲瓏寶塔之中,對於這個玲瓏寶塔,李靖可以說是既陌生,又十分熟悉。


    說陌生,這寶塔乃是來源於燃燈道人,而並非李靖自己所煉,至今為止對於它的來龍去脈,甚至用途,李靖都不太清楚;說熟悉,不談自己修煉這七寶浮屠真經,與這寶塔也是相伴了近千年。


    現在李靖來到這玲瓏塔之內,自然是為了那十萬黃巾力士的命魂而來,為了這一天他是等待了太久了,也準備了太久。


    對於自己的道兵,李靖建立的當然便是那比較穩定的一種信仰。擁有了前世所有記憶的李靖,自然也比原先更加清晰認識了這黃巾練兵術對於自己的價值:那是十萬個幾乎不用經營,根本不用考慮背叛,同時隨時都能夠為自己犧牲,但是卻不徹底死亡的狂熱的信徒。


    想想李靖自己都覺得可怕,現在這些黃巾力士比較弱小,也許提供不了多少信仰,但他是可以成長的。


    如果是十萬個地仙級別的能夠提供多少法力,十萬個神仙呢,十萬個天仙,厄……這個是不用去想了。


    早在將這些命魂收入這玲瓏寶塔之時,李靖的念頭其實便在金烏的幫助下進入了這些命魂之中,現在李靖要做的便是就這些念頭一一激活,在這些道兵意識內形成一個關於自己的形象,這個聯係便算是初步形成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靖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立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立青並收藏李靖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