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飲酒禮”之“鄉”,不是行政單位之“鄉”,而是泛指“鄉裏”,這種禮儀,即便行之於辟雍,由皇帝或皇太子主持,也叫“鄉飲酒禮”。
鄉飲酒禮之發源,為上古時鄉人因時而聚,宴飲——即行鄉飲酒禮之後,再行鄉射禮,也即比賽射箭;或者,倒過來說亦可,行鄉射禮之前,必歡聚宴飲,曰鄉飲酒禮。
周代,鄉飲酒禮由鄉大夫主持,其功能,升格為“賓禮國中賢者”以及“向君主舉薦本國賢能之士”,注入了“入孝弟,出尊長、養老,而後成教,成教而後國可安也”的重大意義,一鄉耆宿皆與禮,程序繁瑣,製度嚴格。
到了漢代,鄉飲酒禮正式晉身為國家秩序之重要組成部分,主持人由鄉大夫變成地方行政首長,地點擺在學官庠序,並加入了祀聖師周公、孔子的內容。
此時的鄉飲酒禮,已不僅僅是一種權威的教化道德實踐活動了,更成為政府控製基層社會的重要政治手段。
地方的鄉飲酒禮,由刺史、太守、縣令長主持,中央的鄉飲酒禮,如前所述,由皇帝或皇太子於辟雍主持。
這算是“屬地原則”,如果不是該地的行政首長,則級別再高、爵位再隆,哪怕您是宰相,也沒有主持一個小縣的鄉飲酒禮的資格,因為您的“屬地”是中央——哦,中央呀,那您就更沒資格了,主持中央的鄉飲酒禮的是皇帝爺兒倆。
因此,不是地方行政首長而得以主持一地之鄉飲酒禮,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牛叉的事情。
何天的印象中,魏晉以來,也就司馬懿獲得過一次這樣的資格。
那是魏明帝時候的事情。
景初二年,司馬懿受命征討公孫淵,曹睿親自送出西明門,並詔其弟司馬孚、其子司馬師送司馬懿過故鄉溫縣,賜以穀帛牛酒,敕郡守、典農以下皆往會,以司馬懿為主持人,行鄉飲酒禮。
這既是皇帝對司馬懿的加恩和激勵,也是大軍出征前鼓舞士氣的舉措;是次出征遼東,司馬懿受專征之任,朝廷不設副帥,不為遙控,且定以一年為期,主帥權力之大,受信任之深,出征時間之長,皆前所未見。
司馬懿的政治地位,達到了他出仕以來的頂峰。
另一方麵,也說明了非地方行政首長主持地方鄉飲酒禮,是一種巨大的榮耀。
何天的小心髒,癢癢的,不過,他曉得分寸,自己的聲望、功績,還不到宣皇帝當年之地步罷?
乃笑道,“縣裏和鄉賢的盛情,我心領!可是,此破格之事也,不請旨,不敢從命!”
魏登陪笑說道,“是!縣裏上上下下都商量過了,人同此心!因此,李令以下,一百又三位本縣耆宿聯署上疏,請天子詔!”
說著,掏出一份奏疏模樣的東東,雙手遞了過來。
waht?
你們搞“萬民折”啊?
何天接過,展開,一眼掃過,果然,密密麻麻一大堆署名!
合上,遞了迴去,笑道,“盛情可感!不過,獻璋,此疏暫時不要上遞!容我先跟上頭打個招唿,不然的話……你懂的!”
“懂的!懂的!”
不然的話,上頭還以為我挾民意而行脅迫事呢!
主持新安縣鄉飲酒禮,何天真的很有興趣。
這是大幅提升自己“聞望”的一個絕好的機會。
自立門戶、通過“複太子”而掌握朝政的計劃既定,“班底”就是當務之急,可是,既為人才、又願意投入自己麾下、還忠誠可靠的,可不是那麽好找,自己臨陣磨槍,這支槍,快不快的起來,難說的很!
但“聞望”這樣物事,卻可以大幅彌補動手太晚的劣勢,加快吸引人才的速度,“聞望”,誠此時代之生產力、戰鬥力也!
何天還動起了這樣的心思:
自己未必不需要個根據地,而自己雖為“平陽人士”,但拿平陽做根據地是不要指望了,那是賈氏的根據地。
新安,未必不可以成為自己的根據地——至少之一?
目下基礎不錯,過去套套交情,夯實這個基礎,是很有必要的呀!
還有,俺在洛陽悶的快發黴了,也該出去放放風了罷?
新安非但沒出司州的境,連河南郡的境都沒出,也符合“上頭”的要求罷?
我記得阿舞說過,“京畿地帶、包括您自己的封地,何侯都可任意縱橫呀!”
另外,聯姻太子和韓氏,好事雖然不諧,但積極的效果還是明顯的,至少,皇後、賈謐兩個,對太子的觀感有所改善,短時間內,他們的矛盾,不至於爆發,俺離開洛陽十天半個月的,天應該塌不下來罷?
好,“請假”去!
*
“請什麽假?”阿舞說道,“早就說過了,你自己的封地,愛啥時候去,就啥時候去呀?”
“這個假,還是要請的;”何天說道,“再者說了,皇後若曉得我去新安做什麽,或者就不準假了呢?”
“那個啥‘鄉飲酒禮’,很了不起嗎?”
“有點子‘了不起’罷!”何天笑,“對了,我怕皇後同你一樣,也問‘那個啥“鄉飲酒禮”、很了不起嗎’,所以,你跟她說這個事兒的時候,最好長淵也在場。”
“好罷!”
不過次日,阿舞就給了迴信,“沒問題!你叫新安縣的人將奏疏遞上來罷!”
奏疏遞上,第二天,朝廷即下詔:準。
詔書中,還“誡諭”了何天幾句,大致意思是:
你還年輕,而參加鄉飲酒禮的,都是本地的耆宿,你要謙虛謹慎,不可以位勢驕人,你是顧問左右的天子信臣,可別丟朝廷的臉啊!
詔書的用辭語氣,既冠冕堂皇,又有一份對待“顧問左右”的自家人的特別的親切,十分得宜。
同時,也特別說明,何天主持新安縣鄉飲酒禮,特例也,隻是為了不傷耆老們的“眷眷之心”,連何天自己,都未必還有下一次,所以,別的人,別的地方,不許跟風!
朝野上下,一片讚歎豔羨,嘖嘖有聲。
*
鄉飲酒禮之發源,為上古時鄉人因時而聚,宴飲——即行鄉飲酒禮之後,再行鄉射禮,也即比賽射箭;或者,倒過來說亦可,行鄉射禮之前,必歡聚宴飲,曰鄉飲酒禮。
周代,鄉飲酒禮由鄉大夫主持,其功能,升格為“賓禮國中賢者”以及“向君主舉薦本國賢能之士”,注入了“入孝弟,出尊長、養老,而後成教,成教而後國可安也”的重大意義,一鄉耆宿皆與禮,程序繁瑣,製度嚴格。
到了漢代,鄉飲酒禮正式晉身為國家秩序之重要組成部分,主持人由鄉大夫變成地方行政首長,地點擺在學官庠序,並加入了祀聖師周公、孔子的內容。
此時的鄉飲酒禮,已不僅僅是一種權威的教化道德實踐活動了,更成為政府控製基層社會的重要政治手段。
地方的鄉飲酒禮,由刺史、太守、縣令長主持,中央的鄉飲酒禮,如前所述,由皇帝或皇太子於辟雍主持。
這算是“屬地原則”,如果不是該地的行政首長,則級別再高、爵位再隆,哪怕您是宰相,也沒有主持一個小縣的鄉飲酒禮的資格,因為您的“屬地”是中央——哦,中央呀,那您就更沒資格了,主持中央的鄉飲酒禮的是皇帝爺兒倆。
因此,不是地方行政首長而得以主持一地之鄉飲酒禮,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牛叉的事情。
何天的印象中,魏晉以來,也就司馬懿獲得過一次這樣的資格。
那是魏明帝時候的事情。
景初二年,司馬懿受命征討公孫淵,曹睿親自送出西明門,並詔其弟司馬孚、其子司馬師送司馬懿過故鄉溫縣,賜以穀帛牛酒,敕郡守、典農以下皆往會,以司馬懿為主持人,行鄉飲酒禮。
這既是皇帝對司馬懿的加恩和激勵,也是大軍出征前鼓舞士氣的舉措;是次出征遼東,司馬懿受專征之任,朝廷不設副帥,不為遙控,且定以一年為期,主帥權力之大,受信任之深,出征時間之長,皆前所未見。
司馬懿的政治地位,達到了他出仕以來的頂峰。
另一方麵,也說明了非地方行政首長主持地方鄉飲酒禮,是一種巨大的榮耀。
何天的小心髒,癢癢的,不過,他曉得分寸,自己的聲望、功績,還不到宣皇帝當年之地步罷?
乃笑道,“縣裏和鄉賢的盛情,我心領!可是,此破格之事也,不請旨,不敢從命!”
魏登陪笑說道,“是!縣裏上上下下都商量過了,人同此心!因此,李令以下,一百又三位本縣耆宿聯署上疏,請天子詔!”
說著,掏出一份奏疏模樣的東東,雙手遞了過來。
waht?
你們搞“萬民折”啊?
何天接過,展開,一眼掃過,果然,密密麻麻一大堆署名!
合上,遞了迴去,笑道,“盛情可感!不過,獻璋,此疏暫時不要上遞!容我先跟上頭打個招唿,不然的話……你懂的!”
“懂的!懂的!”
不然的話,上頭還以為我挾民意而行脅迫事呢!
主持新安縣鄉飲酒禮,何天真的很有興趣。
這是大幅提升自己“聞望”的一個絕好的機會。
自立門戶、通過“複太子”而掌握朝政的計劃既定,“班底”就是當務之急,可是,既為人才、又願意投入自己麾下、還忠誠可靠的,可不是那麽好找,自己臨陣磨槍,這支槍,快不快的起來,難說的很!
但“聞望”這樣物事,卻可以大幅彌補動手太晚的劣勢,加快吸引人才的速度,“聞望”,誠此時代之生產力、戰鬥力也!
何天還動起了這樣的心思:
自己未必不需要個根據地,而自己雖為“平陽人士”,但拿平陽做根據地是不要指望了,那是賈氏的根據地。
新安,未必不可以成為自己的根據地——至少之一?
目下基礎不錯,過去套套交情,夯實這個基礎,是很有必要的呀!
還有,俺在洛陽悶的快發黴了,也該出去放放風了罷?
新安非但沒出司州的境,連河南郡的境都沒出,也符合“上頭”的要求罷?
我記得阿舞說過,“京畿地帶、包括您自己的封地,何侯都可任意縱橫呀!”
另外,聯姻太子和韓氏,好事雖然不諧,但積極的效果還是明顯的,至少,皇後、賈謐兩個,對太子的觀感有所改善,短時間內,他們的矛盾,不至於爆發,俺離開洛陽十天半個月的,天應該塌不下來罷?
好,“請假”去!
*
“請什麽假?”阿舞說道,“早就說過了,你自己的封地,愛啥時候去,就啥時候去呀?”
“這個假,還是要請的;”何天說道,“再者說了,皇後若曉得我去新安做什麽,或者就不準假了呢?”
“那個啥‘鄉飲酒禮’,很了不起嗎?”
“有點子‘了不起’罷!”何天笑,“對了,我怕皇後同你一樣,也問‘那個啥“鄉飲酒禮”、很了不起嗎’,所以,你跟她說這個事兒的時候,最好長淵也在場。”
“好罷!”
不過次日,阿舞就給了迴信,“沒問題!你叫新安縣的人將奏疏遞上來罷!”
奏疏遞上,第二天,朝廷即下詔:準。
詔書中,還“誡諭”了何天幾句,大致意思是:
你還年輕,而參加鄉飲酒禮的,都是本地的耆宿,你要謙虛謹慎,不可以位勢驕人,你是顧問左右的天子信臣,可別丟朝廷的臉啊!
詔書的用辭語氣,既冠冕堂皇,又有一份對待“顧問左右”的自家人的特別的親切,十分得宜。
同時,也特別說明,何天主持新安縣鄉飲酒禮,特例也,隻是為了不傷耆老們的“眷眷之心”,連何天自己,都未必還有下一次,所以,別的人,別的地方,不許跟風!
朝野上下,一片讚歎豔羨,嘖嘖有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