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那所留之句與藥書相連,方可得出所用之藥,他喃聲之間,執筆將藥名一一於藥書上圈出,待一切勾畫完畢,瞧著那鋪了滿案的書籍紙張,想著玄虛所留之言,心間不禁掠過喜悅之色。
這玄虛高僧居然將藥名隱藏於短句之中,當真是妙極,隻是······此句雖乃高僧驅疫時所作,但卻不知是否與驅疫之方有關,今日用此尋出藥名,是否隻是巧合?罷了,既已尋得此方,不妨一試。
幽暗的燭火下,越翻看著醫書,瞧著那被自個兒圈出的草藥,如此思量。既已如此想,翌日清晨,天剛亮,他便獨自背著竹簍出城往郊外的山中走去。清晨之初,山中萬籟俱寂,他柱鋤行於其間,猶盛的露水沾濕了衣衫也全然不知,隻管低頭於那叢生的灌草中巡視著所需的草藥,若尋得,便飽含著心中之喜俯身將其挖起。正午時分,已挖遍了大半個山頭,所需的幾味草藥皆已采得,奈何那茯苓一物卻遲遲未尋見,心下焦急的他隻得擴大搜尋範圍,往山的南麵繼續轉去。初夏之際,多了幾分燥熱,大病初遇的他穿梭於林間,每行至一段路,便喘息著停下稍作歇息,方可再續前行。
現下,越立於南山的坡間,抬袖擦去額前的汗珠,眸光的流轉間,瞧見那坡上的樹下生長著幾株茯苓,頓時心中一喜。
“儀止哥哥——”
忽聞林間傳此喚聲,清脆響亮於山中迴響,正欲爬坡采藥的越聽之,迴轉過身,瞧著於山下奔來的小葭兒,問道:“你怎麽尋過來了?”
隻見那小葭兒顧不得答話,一溜兒小跑穿梭於山林,往他奔來,路過那坡前,越趕忙伸手將她拉了上來。
“今晨我聽聞哥哥入此山采藥,便獨自尋了出了來,奈何此山極大,我於北山尋了好久,也未見哥哥身影,偏又於半途中遇見了挖藥的士兵哥哥,詢問才得知哥哥在南山,便也折身轉到了南山,順那路上踩踏的痕跡,這才終於找見了哥哥。”急奔入山的小葭兒喘著粗氣,緩聲道。越瞧著她,滿目愛憐,不禁抬袖輕輕擦去她那滿臉細密的汗珠,對此柔情之舉,尚在垂髫之齡的小葭兒心中甚喜,伸手扯住那拂麵的長袖,衝他微微一笑,問道:“哥哥剛剛痊愈,怎的就獨自上山來了?”
“昨夜研出了驅疫之方,心中一高興,入睡無法,便於今日一大早就入山采來所需藥材,想試試此方。”
“藥材都采齊了嗎?”
“還沒。”
言罷,越拉起葭兒,並肩往眼前的緩坡走去,緩行其上,方於那樹下駐足,他俯身將那幾株暗生的茯苓摘下。
“這是什麽?”葭兒問道。
拿起那沾土的茯苓,他緩聲道:“此乃茯苓,可做藥用,有滲水緩脾,安心寧神之效,也是所研驅疫之方中的最後一味藥材,現下終於采得。”
“采齊了藥材便可救城中百姓了嗎?”
“是否能救,尚且不知,得一試才行。”他將那株茯苓拿於眼前細瞧著,方露出淡笑,遂轉身對葭兒道:“葭兒,隨我迴城。”
慕容元徽一行人趕到郢都之時,恰逢晚飯之際,城頭燃著青煙,百姓皆攜碗於此集聚,排隊領著粥飯,見此喧嘩熱鬧之景,那飽經世事的郡長深吸口氣,而後側身下馬,其子慕容昌胤聞聲趕緊迎了出來。
“爹,你們算是白來了。”
“何謂白來?”
經此一問,慕容元徽隨口一答,隻聽那輕狂自負的少年擺手悠聲道:“您有所不知,這郢都一事並不似外頭傳言那般棘手,自我進城已後,單是解鎖了封村,再將被困百姓集中安置於這長街之內,每日施以粥飯,派人多加巡邏照看,如此一來,百姓皆安,雖那時疾尚未除去,但他們終歸吃住無憂,不也是極好的麽?”
聽此自負得意之言,慕容元徽氣不打一處來,低斥道:“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少在這跟我胡言······”
“慕容少爺——”一聲高喊,打斷了兩人的相談之言,隻見下了馬的呂尚子快步朝這邊奔來,立於自個兒的麵前,急聲問道:“慕容少爺······我家公子······可還安好?”
顯然被此勢嚇到,那向來桀驁的少年愣是堪堪後退了幾步,待反應過後,方才快聲答道:“你家公子甚好,現下當於山中采藥尚未歸來。”
話語間,那采藥歸來的高越已攜著葭兒走進了城門,呂尚子扭頭見之,心中大喜,便趕忙快步迎了過去。
“謝天謝地,看到公子能平安無事當真是太好了。”他感激道,而後取下越身後所背著的那簍草藥,提於自個兒手中。
瞧著忙前忙後的尚子,越甩了甩長袖,柔聲慰道:“我不過隻是來此半月而已,倒是你,慣會瞎操心。”
立於一側的慕容元徽靜望著眼前這個氣宇不凡的年輕男子,他雖自道為山野村夫,身著粗布衣衫,卻通身氣派尊貴,那身側隨從更是忠心耿耿,鞍前馬後,極重其安危,再聯想昔日那出自於他手的精妙畫卷及昔日行船之際他對易水河道的熟悉之況,不禁心中不解,暗自揣測其真實身份。許是有所覺察,越抬眸,迎上了那久留於自個兒身上的目光·······
夜色寧寂,燭火微顫。越坐於地上,將醫書放於身側,細細的研磨著今日所挖之藥,按所需之量將搗碎的茯苓放於藥罐中,又按藥方連續放入所需藥材,並兌上水,蓋了蓋子,生火將其煮沸。立於門外的慕容元徽瞧見此景,暗自觀察了片刻,方抬步走了進去,越聞見了腳步聲,抬頭見之,方起身,一拜道:
“慕容郡長。”
不知此拜自個兒能否當的起,那郡長正欲抬手還拜,又唯恐不妥,為緩尷尬之色,隻得垂眸瞧著那於地上燃煮的藥爐,放緩聲音問道:“儀止公子······這是在研製驅疫之藥麽?”
“正是。”
“二十年前,也是突發時疫,那時多虧高僧玄虛才救百姓於水火,而今,高僧已雲遊,時疫又發,此地卻有多了個你,當真是事事皆有道,後生可畏。”他瞧著高越,輕歎道。
“郡長過獎了,那玄虛高僧乃天葬台聖人,不止為百姓去除了時疫,還雲遊四方普度眾人,如此心懷大義德行高尚者,儀止望塵莫及。”
聽了此話,慕容元徽捋須輕笑兩聲,心中暗思,方才突轉話鋒道:“沒想到這東城遠離皇都,地處偏辟之地,竟還能有似儀止公子這般的逸群之才,老夫雖居於鄴郡,但這東城也來過不少迴,奈何卻從未曾於公子有過相交,敢問公子,可是一直都居於東城之中?”
越垂眸暗思,良久,方淡然答道:“非也,儀止乃外地之人,家中偷閑避世,遂定居於遠郊荒野之間以打獵為生,奈何兩年前天降大雪,壓榻了所居的房屋,還奪去了爹娘性命,儀止走投無路方才攜僅剩的家丁遷於東城山墺,以賣畫為生,或因那家丁自幼與我一同長大,遂對我是過分關心了些。”
“難怪······難怪那東城乃一眼便可望其盡之地,老夫卻從未曾聽聞過公子之名。”那慕容元徽又捋須沉思,而後,隻見他抬眸,麵露和藹之笑,遂抬手拜別道:“時辰不早了,老夫已攪擾公子甚久,現下,先行告辭了。”
越抬手迴拜。慕容郡長折身行至屋外,又扭頭迴看了一眼那屋中言語謹慎的出眾男子,方才動身離去。
爐中的藥已然煮沸,空中飄散著雜陳的藥香,獨坐於地上的高越將湯藥倒入碗中,一番張羅之後,方才端著那碗藥穿過走廊,緩步往正堂走去。那床榻半躺的患者乃是三日前送來的,隻單單喂他喝了幾碗車前草水,雖保住了性命,但至今還昏迷不醒,此刻,越坐於床榻,將那碗藥喂他喝了下去,並守在此地,靜觀其況。夜將盡,天漸明,他於案前醒來,上前又察那人之況,方覺體熱已退,又細視其顏色,見那人原本難受緊蹙的眉宇舒展開來,麵容也極為平和,不禁暗自鬆了口氣。複又熬了一碗藥與他喝下,喂藥之際,隻聽那人猛然咳嗦了幾聲,而後緩緩睜開了眼睛,待看清那正喂自個兒喝藥之人後,便趕忙於床榻下地,慌忙跪在了他的麵前,啞聲道謝道:
“多謝公子救命之恩。”
這玄虛高僧居然將藥名隱藏於短句之中,當真是妙極,隻是······此句雖乃高僧驅疫時所作,但卻不知是否與驅疫之方有關,今日用此尋出藥名,是否隻是巧合?罷了,既已尋得此方,不妨一試。
幽暗的燭火下,越翻看著醫書,瞧著那被自個兒圈出的草藥,如此思量。既已如此想,翌日清晨,天剛亮,他便獨自背著竹簍出城往郊外的山中走去。清晨之初,山中萬籟俱寂,他柱鋤行於其間,猶盛的露水沾濕了衣衫也全然不知,隻管低頭於那叢生的灌草中巡視著所需的草藥,若尋得,便飽含著心中之喜俯身將其挖起。正午時分,已挖遍了大半個山頭,所需的幾味草藥皆已采得,奈何那茯苓一物卻遲遲未尋見,心下焦急的他隻得擴大搜尋範圍,往山的南麵繼續轉去。初夏之際,多了幾分燥熱,大病初遇的他穿梭於林間,每行至一段路,便喘息著停下稍作歇息,方可再續前行。
現下,越立於南山的坡間,抬袖擦去額前的汗珠,眸光的流轉間,瞧見那坡上的樹下生長著幾株茯苓,頓時心中一喜。
“儀止哥哥——”
忽聞林間傳此喚聲,清脆響亮於山中迴響,正欲爬坡采藥的越聽之,迴轉過身,瞧著於山下奔來的小葭兒,問道:“你怎麽尋過來了?”
隻見那小葭兒顧不得答話,一溜兒小跑穿梭於山林,往他奔來,路過那坡前,越趕忙伸手將她拉了上來。
“今晨我聽聞哥哥入此山采藥,便獨自尋了出了來,奈何此山極大,我於北山尋了好久,也未見哥哥身影,偏又於半途中遇見了挖藥的士兵哥哥,詢問才得知哥哥在南山,便也折身轉到了南山,順那路上踩踏的痕跡,這才終於找見了哥哥。”急奔入山的小葭兒喘著粗氣,緩聲道。越瞧著她,滿目愛憐,不禁抬袖輕輕擦去她那滿臉細密的汗珠,對此柔情之舉,尚在垂髫之齡的小葭兒心中甚喜,伸手扯住那拂麵的長袖,衝他微微一笑,問道:“哥哥剛剛痊愈,怎的就獨自上山來了?”
“昨夜研出了驅疫之方,心中一高興,入睡無法,便於今日一大早就入山采來所需藥材,想試試此方。”
“藥材都采齊了嗎?”
“還沒。”
言罷,越拉起葭兒,並肩往眼前的緩坡走去,緩行其上,方於那樹下駐足,他俯身將那幾株暗生的茯苓摘下。
“這是什麽?”葭兒問道。
拿起那沾土的茯苓,他緩聲道:“此乃茯苓,可做藥用,有滲水緩脾,安心寧神之效,也是所研驅疫之方中的最後一味藥材,現下終於采得。”
“采齊了藥材便可救城中百姓了嗎?”
“是否能救,尚且不知,得一試才行。”他將那株茯苓拿於眼前細瞧著,方露出淡笑,遂轉身對葭兒道:“葭兒,隨我迴城。”
慕容元徽一行人趕到郢都之時,恰逢晚飯之際,城頭燃著青煙,百姓皆攜碗於此集聚,排隊領著粥飯,見此喧嘩熱鬧之景,那飽經世事的郡長深吸口氣,而後側身下馬,其子慕容昌胤聞聲趕緊迎了出來。
“爹,你們算是白來了。”
“何謂白來?”
經此一問,慕容元徽隨口一答,隻聽那輕狂自負的少年擺手悠聲道:“您有所不知,這郢都一事並不似外頭傳言那般棘手,自我進城已後,單是解鎖了封村,再將被困百姓集中安置於這長街之內,每日施以粥飯,派人多加巡邏照看,如此一來,百姓皆安,雖那時疾尚未除去,但他們終歸吃住無憂,不也是極好的麽?”
聽此自負得意之言,慕容元徽氣不打一處來,低斥道:“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少在這跟我胡言······”
“慕容少爺——”一聲高喊,打斷了兩人的相談之言,隻見下了馬的呂尚子快步朝這邊奔來,立於自個兒的麵前,急聲問道:“慕容少爺······我家公子······可還安好?”
顯然被此勢嚇到,那向來桀驁的少年愣是堪堪後退了幾步,待反應過後,方才快聲答道:“你家公子甚好,現下當於山中采藥尚未歸來。”
話語間,那采藥歸來的高越已攜著葭兒走進了城門,呂尚子扭頭見之,心中大喜,便趕忙快步迎了過去。
“謝天謝地,看到公子能平安無事當真是太好了。”他感激道,而後取下越身後所背著的那簍草藥,提於自個兒手中。
瞧著忙前忙後的尚子,越甩了甩長袖,柔聲慰道:“我不過隻是來此半月而已,倒是你,慣會瞎操心。”
立於一側的慕容元徽靜望著眼前這個氣宇不凡的年輕男子,他雖自道為山野村夫,身著粗布衣衫,卻通身氣派尊貴,那身側隨從更是忠心耿耿,鞍前馬後,極重其安危,再聯想昔日那出自於他手的精妙畫卷及昔日行船之際他對易水河道的熟悉之況,不禁心中不解,暗自揣測其真實身份。許是有所覺察,越抬眸,迎上了那久留於自個兒身上的目光·······
夜色寧寂,燭火微顫。越坐於地上,將醫書放於身側,細細的研磨著今日所挖之藥,按所需之量將搗碎的茯苓放於藥罐中,又按藥方連續放入所需藥材,並兌上水,蓋了蓋子,生火將其煮沸。立於門外的慕容元徽瞧見此景,暗自觀察了片刻,方抬步走了進去,越聞見了腳步聲,抬頭見之,方起身,一拜道:
“慕容郡長。”
不知此拜自個兒能否當的起,那郡長正欲抬手還拜,又唯恐不妥,為緩尷尬之色,隻得垂眸瞧著那於地上燃煮的藥爐,放緩聲音問道:“儀止公子······這是在研製驅疫之藥麽?”
“正是。”
“二十年前,也是突發時疫,那時多虧高僧玄虛才救百姓於水火,而今,高僧已雲遊,時疫又發,此地卻有多了個你,當真是事事皆有道,後生可畏。”他瞧著高越,輕歎道。
“郡長過獎了,那玄虛高僧乃天葬台聖人,不止為百姓去除了時疫,還雲遊四方普度眾人,如此心懷大義德行高尚者,儀止望塵莫及。”
聽了此話,慕容元徽捋須輕笑兩聲,心中暗思,方才突轉話鋒道:“沒想到這東城遠離皇都,地處偏辟之地,竟還能有似儀止公子這般的逸群之才,老夫雖居於鄴郡,但這東城也來過不少迴,奈何卻從未曾於公子有過相交,敢問公子,可是一直都居於東城之中?”
越垂眸暗思,良久,方淡然答道:“非也,儀止乃外地之人,家中偷閑避世,遂定居於遠郊荒野之間以打獵為生,奈何兩年前天降大雪,壓榻了所居的房屋,還奪去了爹娘性命,儀止走投無路方才攜僅剩的家丁遷於東城山墺,以賣畫為生,或因那家丁自幼與我一同長大,遂對我是過分關心了些。”
“難怪······難怪那東城乃一眼便可望其盡之地,老夫卻從未曾聽聞過公子之名。”那慕容元徽又捋須沉思,而後,隻見他抬眸,麵露和藹之笑,遂抬手拜別道:“時辰不早了,老夫已攪擾公子甚久,現下,先行告辭了。”
越抬手迴拜。慕容郡長折身行至屋外,又扭頭迴看了一眼那屋中言語謹慎的出眾男子,方才動身離去。
爐中的藥已然煮沸,空中飄散著雜陳的藥香,獨坐於地上的高越將湯藥倒入碗中,一番張羅之後,方才端著那碗藥穿過走廊,緩步往正堂走去。那床榻半躺的患者乃是三日前送來的,隻單單喂他喝了幾碗車前草水,雖保住了性命,但至今還昏迷不醒,此刻,越坐於床榻,將那碗藥喂他喝了下去,並守在此地,靜觀其況。夜將盡,天漸明,他於案前醒來,上前又察那人之況,方覺體熱已退,又細視其顏色,見那人原本難受緊蹙的眉宇舒展開來,麵容也極為平和,不禁暗自鬆了口氣。複又熬了一碗藥與他喝下,喂藥之際,隻聽那人猛然咳嗦了幾聲,而後緩緩睜開了眼睛,待看清那正喂自個兒喝藥之人後,便趕忙於床榻下地,慌忙跪在了他的麵前,啞聲道謝道:
“多謝公子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