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不想睡的,可葭兒姑娘送來的梅花幽香太甚,我於案前等公子時聞得久了,便昏昏欲睡,這才誤了給公子開門。”尚子扶額憨笑道。


    懸掛鬥篷的越一眼便瞥見了置於角落的經書,好似迴響起了什麽,方才問尚子道:“在過兩三日可是又到了月底?”


    “今日甘七,可不是快到月底了嗎?公子問這些做何?”


    聞他此言,越未答,隻是拿起經書坐於案前,便趕忙執筆抄錄。尚子見狀,恍然頓悟,臉上也閃過憂慮之色,方急聲道:


    “這些日子皆忙著作畫賣畫,竟忘了抄錄經書,三日之後便是入寺送經之時,時間如此倉促,即便公子沒日沒夜的趕抄也來不及了,這可如何是好?”


    聽著他的抱怨,越不禁加快了執筆寫字的手,並神色如常道:“尚子,研磨。”


    兩人於陋室之中忙至夜半,依未作息。時光悄逝,夜寂寒,燭光閃,曉雞唱,天將明。越方停筆,叫醒在案前昏睡的尚子。兩人張羅了早飯,胡亂的扒拉了幾口,便攜畫於立於院中等待著葭兒。


    晨陽漸升,照耀在這深山之中。隻見山路上緩緩走下來一個粉衣少女,越抬頭張望,方瞧見是葭兒,便趕忙迎了過去。


    “葭兒,此次下山可曾告知過娘親?”立於山崗上,越凝視著她,問道。


    “告知了,我跟娘親說要下山找儀止哥哥學作畫,娘親馬上便應允了。”


    聞她此言,越方才放下心,帶著小葭兒下了山崗,三人便攜畫一同到了集市。正值朝陽漸升之際,時光大好,出街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他們棄深巷之位,於鬧市中尋得一閑置之處,方置攤於此。


    “玄虛老僧親筆畫作,識貨者可前來觀望。”


    在那鬧市之中,此言一出,往來的行人皆駐足側目,瞧著那畫攤前所提的字符,議論紛紛。


    “聽說那玄虛老僧雲遊四海德高望重,畫技也頗為高超。”


    “是啊,真想一睹那聖僧之畫作。”


    “眼前既有人變賣,何不前去一探虛實?”


    言罷,眾人紛紛走到畫攤之前,其間一位衣著不凡年近不惑之人拿起那所攤的丹青畫卷,仔細詳瞅,良久,方才喃聲道:“那玄虛老僧的畫作我倒是見過一迴,他老人家筆下的深山古寺高山遠頂極具蒼勁雄渾大氣磅礴之意,讓人見之心胸頓感開闊,眼前之畫,雖有幾分相像,但畫風卻略為清麗婉約,生動寫意,當真是讓人費解。”


    “此畫乃當年玄虛老僧雲遊歸來時所作。”立在一旁的葭兒對那人道,“當年老僧獨居在這深山幽墺之中,日子頗為悠閑安穩,所作丹青自然是少了雲遊四方時的大氣豪邁,多了些婉約清麗之意。”


    瞧著開口說話的小女孩,那人緩聲問道:“姑娘尚且年幼,又如何知之甚明?”


    “那玄虛僧人居於天葬台之時,與家父略有交情,所以小女子才對此事略知一二。”


    “敢問姑娘之父是何人?”


    “易水河操舟船夫,人稱衛老兒。”


    “就是那終日駕一葉扁舟行於易水河中的衛老兒?”、


    “正是。”葭兒道,“閣下認識家父?”


    “隻曾聽說,不曾見過,據易水河畔之人所傳,那是一位逍遙自由的老者,所吟唱的《蒹葭》一曲,河畔之人更是口口相傳。”


    那人說道,眼中不禁流露出敬仰之色,葭兒聽罷,歡聲一笑。圍於攤前觀畫之人翻找出那幅繪下天葬台的畫作,見那出於雲間的高山遠頂,皆嘖嘖讚歎。


    “這天葬台玄虛老僧的修行之所,乃是聖地。”


    “當真是。”


    聽見眾人的議論之聲,那人方才緩過神來,瞧著那幅遠繪天葬台的畫作,風格確實蒼勁雄渾,不禁暗自讚歎,方瞧著那立於攤前的高越,緩聲道:“此畫我買下了。”


    如此絕妙的畫作,一旦有人出手,便有一唿百應之效,眾人見之,皆紛紛以銀兩購買。一日之間,攤前之人絡繹不絕,至黃昏之際,所攜的畫卷皆已全部賣完。


    斜陽夕照,街道人群逐漸散去。收攤之際,尚子瞧著空落的案桌,不禁歡聲道:“葭兒姑娘的辦法果然極好,公子的畫作竟然全部被搶賣光了。”


    越聽之,麵無喜色。歸家途中,三人行於阡陌之上,他猶豫良久,方才道:“葭兒,此賣畫之法略有不妥。”


    “有何不妥?”


    “那玄虛高僧不僅畫技高超,且廣施佛恩,人盡皆知,備受世人敬重,今日我打著玄虛之名,變賣拙作,欺瞞眾人,恐會汙了那玄虛高僧的美名。”


    “儀止哥哥切莫憂心。”葭兒慰聲道,“那玄虛僧人葭兒見過幾迴,是一個極其和藹麵善之人,他筆下的畫作自是極佳,別具一格,但哥哥的畫作也絲毫不遜,精湛至極,如今那僧人出門遊曆久未歸來,唯獨哥哥的畫技能與其相較,畫出誰手,究其無意,讓市井之人也能於街頭巷尾瞧見如此精妙絕倫的畫作才是最好,一來,可増其高雅之趣,改良市井之氣,二來,可買個好價錢,用以謀生。”


    此番見解倒極為新穎,越聽之,方安心,奈何顧慮未除,隻得低聲問道:“葭兒所言當真?”


    “當真。”


    村落之前,積雪融化,河水漸長,那潺潺的流水聲甚為清脆悅耳。高越用長袖牽引著葭兒,小心的護她過河。


    因玄虛乃天葬台的高僧,德高望重本是人盡皆知,又於當年時疫蔓延之時,下山救治難民,整日整夜奔波於各處,或於山中采挖藥材,或在街頭搭棚施藥,不顧自身安危與患疫者同居一處,可為盡心竭力,令人動容而感激涕零。


    如今,雖時過多年,那僧人雲遊至今未歸,但當地之人皆還記得他的恩惠,一聽說街頭有玄虛親筆畫作,便趕忙前去賞臉。其間不乏心懷好奇隻想一探究竟之人,但於攤前見到那精妙絕佳的丹青畫之後,也消除疑慮,不禁嘖嘖讚歎,慷慨解囊。


    如此一來,便一發不可收拾。他們的畫攤前客人絡繹不絕,所攜入集市的畫卷也是在晌午之前便被搶空,更有甚者,每日有人早早地便蹲守於擺攤之所,隻為了買得一畫。


    越隻得每日於案前提筆作畫,奈何縱使他畫技高超,又是執筆點墨神速之人,也難以招架那買畫人的盛情,無奈之下,隻得再抬畫價。


    那丹青畫卷實在是精妙絕倫,又為玄虛所作,人們皆嘖嘖稱讚。東城街道十八裏鋪的百姓皆掛畫於鋪中,每至茶餘飯後便與人談論此事。如此口口相傳,而至美名遠揚,外地的達官貴人聽說此事,皆派人來此地以重金求畫。


    陽春三月,雪已化淨,山間枝葉新綠,遠遠瞧去翠綠一片,甚為寫意。河邊村落,桃紅柳綠,陌上花灼然盛開,黃蝶飛舞其間,皆是春意盎然之景。


    正值農忙之際,田家之人便不再出街。壯年男子皆扛著鋤具行走於阡陌之上,婦人趕忙於南村采桑,各司其事,唯獨那少不更事的垂髫稚兒仍於花間追趕著黃蝶。


    街上行人漸少,卻也讓此前忙碌的高越求得一絲安閑。翌日,他得空去了華霜寺,將上月未交的佛經一並交與住持。


    翻看著那抄錄的佛經,見字跡微亂,又念拖於此時才送來,儀修住持不禁緩聲問道:“儀止施主近日可是極忙?”


    看出住持心中不解,越一笑,道:“忙於生計而已,遂耽擱了抄錄經書一事。”


    “施主有何難處?大可告知貧尼,小寺定當竭力為施主排解。”


    “倒不是何難事,不足為外人道。”


    言罷,越俯身一拜,便折身出了寺院,往山下走去。一路的陌上花開,一路的幽香撲鼻,山間春色自是極好,但他無暇欣賞,隻單單快步下了山,趕到集市之上,尋著了尚子和葭兒。


    “近日街上行人漸少,畫賣出的少了。”


    聞尚子此言,越瞧見那堆積的畫卷,不禁鬆了口氣,緩聲道:“如此,豈不甚好?我也毋需終日於案前趕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蒹葭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白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白目並收藏蒹葭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