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在裏間躺著,聽見她嫂子來就有些躺不住了,又見外麵實在吵的厲害便勉強起來,顫顫巍巍地扶著李氏走了出去。

    吳母瞧見老太太出來,當下就哭嚷道:“我女兒有什麽不好,你隻管罵就是,何苦找這些人來作踐我姑娘?別人作踐她也就罷了,你這個當姑母的,不說心疼侄女也就罷了,怎麽也跟著下腳踩她?不僅讓她嫂子欺負了她去,如今還任由這些人要休了她?當日你出嫁時候,吳家隻怕你吃苦,拿了小半家產給你籌備嫁妝,你不知感恩也就罷了,居然還這樣迴報我們吳家,你也不怕天打雷劈?”

    老太太勉強笑道:“嫂子這是說的什麽話,快進去和我吃茶罷?”

    吳母一抹臉角冷笑道:“如今我閨女都快被休了,我哪裏還有心情吃茶?”

    李氏見老太太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忙扶著她到椅子上去坐了,吳母撇嘴說:“若是想休了我的女兒,你先把你當初從吳家拿走的那些錢還迴來再說。”

    老太太見她嫂子滿嘴胡說,不禁氣道:“我的嫁妝是我父親給備的,與你有什麽相幹?當年你就看著我的嫁妝眼熱,私下裏也不知道在我哥哥跟前念叨了多少迴,整日說我把家都搬空了。幸虧我哥哥實誠,不信你的話,要不然我們兄妹早生分了。”

    吳母嘲諷道:“你哥哥就是個實誠傻子,隻當她妹妹是好人,如今正是她這個好妹妹要把他女兒休出門,想叫他沒臉麵活世上。”

    老太太聽了不禁氣道:“這些年來我哪天不把她當親閨女一般看待?誰知她私藏財產也就罷了,還三日兩日的就頂撞我一迴。我今日被她氣的吐血,她不說問一聲,反而轉頭跑了,直到這時候我叫老三過來她才跟著過來,一進門也不說問我一聲,隻知道跳著腳罵街來著,這就是你養的好女兒。”

    吳母冷笑道:“你當我是傻子呢?你侄女早就和我說了,隻說她病了這些日子,你不體貼她這些年管家的辛勞也就算了,還叫人去查她,非得把她攢的那點私房錢搬空才算罷休。依照我說,你們家這些銀子除了顧家的就是吳家的,我滿府裏看著,也就我閨女有資格得了這銀子。”

    老太太還沒等開口,族長就氣得跳腳道:“顧老太爺辛辛苦苦攢下的家業怎麽是你們吳家的銀子?再者說,這是我們顧家的事情,哪裏輪得到你個外姓人開口?老三,你也瞧見你媳婦的德行了,還不趕緊寫休書來?然後把私產交公。”

    顧廉聽了不禁暗忖:家裏雖然私產不少,他卻不曉得

    具體數目。算起來他滿身上也不過隻有五十兩的銀票而已,家裏錢財都被吳氏攥在手裏。吳氏在斂財之事上素來有些手段,再加上她當初的陪嫁銀子,想來也有不少一筆。如今在家裏受氣還不如自立門戶痛痛快快過自己的逍遙日子去。

    老太太心裏思索了一迴,到底不好傷了娘家的臉麵,但自己一時衝動請了族長來,叫他看到了家裏的鬧劇,倒不好就這樣請了他迴去,因此便說道:“吳家顧家結了兩代親,倒不好在我手裏把關係搞僵硬了。依我看,老三媳婦把私產充公就行了,倒不用真的休了她。”

    族長顧及老太太臉麵,隻得和顧廉道:“既然這麽著,你就叫你媳婦把拿去的錢交迴來也就罷了。你迴去好好說她一番,我就不請家法了。”

    眾人滿以為顧廉會應下來,誰知他隻站著不言語,吳氏冷笑道:“既然都鬧成這樣,索性就撕破臉,誰也別裝好人了。我是和你們過不下去了,今日族長在,正好把財產跟我們分一下,我們就此分家,以後各過各的。”

    吳母聽了忙點頭道:“把你們家財產分成三份,一人領一份分家算了。”

    族長怒道:“混賬東西,你婆婆尚在,何有分家之理?老三,你這媳婦鬧得家宅不寧,你還不休了她去?”

    顧廉咳了一聲,道:“我也讚成分家的。老宅我不要,折合成銀子給我一份就是了。莊子我要城南那兩個,家裏的銀兩就按份子分就是了。”

    老太太罵道:“不孝子,你可是要氣死你老娘,白讓我疼你這麽多年了。”

    顧廉抬眼看老太太道:“母親若是真心疼兒子,今天就不會叫人鬧這一出戲。兒子白叫人看了笑話,也沒什麽臉麵了。母親還當我是兒子,就多分我點銀兩也算不白疼我一場。”

    老太太氣道:“要是想分家,等我死了再說;想分銀子,一文都沒有。”

    顧廉冷著臉道:“既然母親不把我當兒子,我也隻當沒有你這個娘了。今日我便帶一家子搬出府去。”

    老太太聽了當下噴出一口血來,往後一仰昏了過去,李氏連忙叫人大夫。族長見顧廉氣暈了母親,當場單場喝道:“顧廉忤逆父母、縱容妻子辱罵母親,不孝不弟,理應出族,今後顧廉一支不許入祠。”

    顧廉聞言不禁愣住。顧禮不忍,替他求情道:“若是他想搬出去就叫他出去好了,不許入祠這個懲罰是不是略過了些?”

    族長冷臉道:“本想看在你父親麵上隻訓斥他

    一頓就也罷了,奈何他不僅聽不進勸,還當眾頂撞老母,說出不認生母這種不孝言論,再也容不得他放肆。”顧禮聽見,隻得罷了。吳氏趕緊拉了顧廉低聲道:“趕緊收拾東西走罷,一會他們迴過味來又搶過我們東西去。”顧廉聽了也忘了被逐出家族這種重罰,急急忙忙和吳氏扶著吳母迴去收拾東西去了。族長見狀不禁搖頭歎道:“孽畜啊!”

    李氏叫人打掃了院子送族長去休息,又叫人請大夫來醫治老太太。采雪來報三房趕了車要出府,李氏想了一迴道:“也不值什麽,叫他們走罷。”采雪聞言便叫人傳話到門房:隻管放三房出府便是。

    三房被趕出顧家,別人聽說還罷,唯獨孫氏高興的不行,因老太太在病中,她也不好大肆慶祝,隻單獨在自己屋子裏擺了一桌酒,領著屋裏幾個人高高興興鬧了一迴。

    三房的鬧劇就此收場,李氏剛清閑了幾日顧山和紫嫣的婚期就定好了,李氏帶孫氏專心籌備起顧山的婚事來,隻等在過年前迎娶紫嫣進門。

    顧山大婚

    老太太病了一個月才明白過來,聽說三房一家子急急忙忙搬出了府,不禁拿衣角抹淚。李氏見狀少不得勸她道:“三房那些銀子並未讓他們交迴,若是仔細一些,也夠他們一家活的了。”老太太歎道:“好孩子,難得你有這個心。罷了,隻當我沒生養過這個孽畜罷。”

    李氏為了讓老太太高興,便說起顧山的婚事來,老太太聽見長孫要娶媳婦,果然精神了不少,便問李氏過大禮準備的東西。李氏忙叫人取了禮單出來,給老太太過目。老太太看了一迴點頭笑道:“這樣也就罷了,什麽時候送聘書去?”

    李氏笑道:“之前本想年前娶媳婦過門,因老太太病著,又臨近年下人多事忙的,此時成親倒顯得倉促了,因此便和夏府商議著把日子往後挪了一挪。前兒剛叫人算了日子,說來年二月十八是個好日子,正好可以下聘書,二月二十五可以過大禮,待三月初八便可迎娶媳婦過門了。”

    老太太聽了點頭笑道:“既然這麽著,我也替你操操心,把泉哥兒的婚事好好張羅一番。縱然我們家比不上別人家的排場,但也不能叫人小瞧了去。這事你隻管放心去辦,若是短了銀子,隻管來我找。”

    李氏聽了忙起身行了禮,又滿麵笑容地去說:“其實銀子倒是小事,關鍵是我從來沒張羅過這樣的事,就擔心禮數規矩上錯了步,老太太若是能幫忙指點一下,可是叫我省了大心了。”

    老太太聽了這話心

    裏覺得舒服,笑了臉道:“你沒張羅過婚事,可不知道這裏麵要操心的事多著呢。當初他們兄弟三人的婚事都是我張羅的,雖然說不上麵麵俱到但也算上是井井有條體體麵麵的。他們三兄弟中也就算你進門的時候排場最大,賓客也多是朝廷大臣,縱使這般人來也沒人挑出一個岔子來。”

    李氏忙附和道:“可不是,我娘也總說我嫁的體麵呢。”

    老太太聽了越發得意,拉著李氏說了半晌自己當時管家的本事,李氏在邊上時不時的附和一句捧她兩下,又不時的命人看茶。老太太說了一迴子,隻覺得身心通暢。因老太太病了許久,今日又說了這麽大會子話,李氏便擔心她會勞了神,便慢慢轉了話頭說到過年的事來。

    老太太問了日子這才知道快到臘八了,便囑咐李氏叫人多熬幾樣臘八粥來吃。李氏忙去廚房吩咐了,叫拿各樣米以及栗子等物,再加上去皮的棗泥等物一起煮了,又準備了染紅的杏仁、桃仁、瓜子仁、花生、榛子瓤之類的果仁放在裏麵做點染。

    吃了臘八粥,便算是開始過年了,不僅李氏忙的團團轉,就連元秋都放下了手裏的針線幫李氏打點送給各府的年禮。到了臘月二十四,顧禮準備了糖果糕餅之物,焚燒灶馬祭灶神。李氏、元秋等女眷怕衝撞了灶神都在屋裏躲了,不敢出門。待到二十五日又準備焚香接玉皇。元秋雖然已經過了十幾個新年,但自己一家子人口畢竟單薄些,那些繁文俗禮能省就省了,比不上一大家子熱鬧。如今迴了京城,又在皇城根底下,那規矩禮儀更是多了去了,元秋隻覺得新奇不覺得繁瑣,李氏交代下來的事她都一一認真去做。

    臨近年下,顧禮叫人開了祠堂,著人仔細打掃。李氏一一查驗了年禮吩咐穩妥的人去送到來往的府上。待到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廉親王府、南平郡王府俱差人送禮過來。顧老太太聽了忙讓人伺候自己換衣裳,要親自去見。李氏見狀少不得勸她幾句:“老太太如今身上不好,不如躺著歇著罷,外麵的事情有媳婦呢。”

    顧老太太聽了說道:“你懂什麽?這廉親王府和南平郡王府可是皇親國戚,哪裏就能怠慢了?且不說兩個王府送的是什麽東西,單是這份體麵也不是哪個府都有的,這可是少有的榮耀,我哪裏能不親自去接。”

    李氏聞言隻得罷了,自去迴房換了衣裳又迴到上房扶著老太太去了前廳。廉親王府和南平郡王府派來的女人都是經常來顧府走動的,與顧老太太、李氏見了禮便分主客坐了。顧老太太先問了太妃及兩位王妃好,又問了

    王府裏的郡主好。兩個王府的女人笑著一一迴了,又問了問老太太身上可好?無外乎說些閑話。眾人說了一會子閑話,那幾個女人就告退了。顧老太太親自著人送了出去,便帶著李氏攜了禮物迴屋細看。

    廉親王府送了老太太兩身衣裳,五色錦緞引手靠背坐褥一份,念珠一串;李氏、孫氏是一些綾羅綢緞、香袋等物;寶珠得到的是幾柄扇子,玉墜兩個,玉如意一個;元秋較寶珠多得了一個紅瑪瑙枕頭和一個金玉腰帶;泉哥和妞妞不過是些金銀裸子、幾套新書;顧山是筆墨紙硯一套。

    南平郡王府送的是:老太太兩身衣裳、兩匹紗、兩匹錦、金鑲青金方勝垂掛一件;李氏、孫氏是紗、錦各兩匹,金手鐲兩對;寶珠、妞妞是大荷包兩對,翡翠紅小荷包四對,銀項圈兩個;元秋比寶珠和妞妞又多了水晶靈芝雙環瓶一件;顧山和泉哥仍是文房四寶等物。

    老太太見了嘖嘖稱讚不已,摸摸這個碰碰那個,待都看了個夠,才吩咐下人讓把眾人都叫到上房來,先說了兩個王府叫人送年禮的事情,又叫李氏把禮單念了。老太太笑道:“且不說這些東西樣樣都是難得的,光是這份體麵也沒幾個府裏能有啊。”

    孫氏附和笑道:“可不是,我活了這般歲數,也沒看過這麽好的布料。正好可以扯兩套衣裳待山哥兒成親時候穿。”

    老太太聽孫氏這話便覺得她小家子氣,隻拿眼看了她一眼也不言語,李氏忙打圓場笑道:“可不是,也要給老太太做上一身才是。”老太太聞言滿臉笑道:“今天新得了四身衣裳,再加上別的府孝敬的也不知道多少,哪裏還用再做。”

    李氏笑道:“這些都是棉的,待山哥兒成親的時候可以換上夾衣了,這料子做夾衣最好了。”老太太這才點頭笑道:“那就依你罷。”孫氏忙接言道:“我比不上大嫂子忙,平日裏也能得些閑,不如老太太的衣裳就由我來做罷。”

    李氏知道孫氏有意想討好老太太,便也幫襯兩句道:“我瞅著弟妹針線倒是比我還強些。”

    老太太笑道:“你們大家子的女孩子雖然針線好,但一年到頭能做幾樣東西。不過是扇套、香袋、荷包常用的幾樣罷了。論起手藝來,倒不如服侍你們的丫頭做的細致。老二媳婦雖然是小門出身,但從小做慣了針線,那針腳就比常人平穩的多。再加上,她要做家裏各樣的東西,會的針法自然也就全些。”

    李氏點頭笑道:“老太太說的正是呢。就連元秋以前也懶怠地做針線的,她常用的東西都叫翠鶯

    去做。因江南女子最擅長女紅的,我怕她不如旁人,便狠命看了她幾年,到底讓她把針線給練出來了。”

    老太太聽了招手把元秋叫到跟前,摸她手看了看她的指肚,嘴上說道:“如今你要繡嫁妝,這些活不好假手他人。你做完針線晚上拿熱水泡了水,再拿白玉珍珠膏子把手上塗滿了,最能護肌膚細致,也不生繭子。”元秋一一笑著應了。

    因老太太心裏舒坦,此時瞧見孫氏在一邊低著頭心裏也開始心疼了她幾分,笑著說道:“老二媳婦,既然你有這個孝心,我便叫你替我做那衣裳。隻是有一條,你做的時候務必仔細了,若是給我做壞了,我可不饒你。”孫氏見老太太難得和顏悅色地和自己說話,臉上不禁笑開了花,忙一口應承了下來,又說過兩日過來給老太太量尺寸。因年下事多,眾人說了一會子閑話,便收拾了東西各自散了。

    到了年三十這天,老太太和李氏按照品級穿了朝服進宮去朝賀行禮。孫氏在家各處查了一圈,見萬事都妥當了才放心下來。待老太太和李氏從宮中迴來,闔府眾人進了祠堂,祭拜了先祖,這才迴了屋,叫擺上宴席來。

    家中小輩自顧禮起都給老太太磕頭拜了年,然後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的悠閑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信用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信用卡並收藏穿越後的悠閑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