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來給你。”顧禮說著自己笑了起來,李氏也拿著帕子笑了一迴,夫妻兩個說了一會話,待估摸著老太太起床了,夫妻兩個一同去了上房,將考核的結果說與老太太聽。
顧老太太見長子又要官升一品,頓時眉開眼笑起來,當即使人吩咐廚房晚上準備兩桌酒席來慶賀一下。李氏見老太太心上歡喜,忙趁機說道:“我們也迴來這麽多天已經歇息過來了,媳婦離府十餘年,倒是弟妹一直幫著我打理家事。如今我迴來了,也不好教弟妹替我操勞。”
顧老太太聞言麵上一頓,她心裏畢竟是疼愛幼子,怕讓李氏管家拘謹了三房讓顧廉吃苦。但如今長房顧禮即將升從三品,連李氏的誥命也要齊自己一頭,元秋是未來的世子妃更是不能小覷,如果不讓長房管家,將來自己必是少了許多指望。顧老太太想了一迴,便點頭道:“也罷,就讓老三媳婦整理下賬簿,下月初就交給老大媳婦管家罷。”
三房混戰
正巧此時吳氏掀了簾子進來,滿臉堆笑著剛想湊趣,就聽見老太太說了這麽一句話,當時就黑了臉站在門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老太太說完讓大媳婦管家的話伸手去拿茶盞,她一抬頭正好瞧見了呆愣在門口的吳氏,老太太端著茶盞的手不禁頓住了。
顧老太太在三個兒子中最疼愛的是小兒子,三個兒媳中也因為吳氏是自己的內侄女所以更偏心她。如今老太太瞅吳氏的神情猜到她必定是聽了剛才那句話去,不免覺得有些尷尬和後悔。
李氏見老太太神色陰晴不定便笑著打圓場招唿吳氏道:“三弟妹怎麽站在門口也不進來,當心吹了風晚上頭疼。”
吳氏倚著門框冷笑了一聲:“我是怕我進來耽誤你們商量正事,正想迴避呢。”
李氏端著桌上的茶,慢條斯理的品了一口,才放下笑道:“弟妹這句話說的好沒意思,一家子人哪裏用的著避諱這些。我們家又不是那種小門小戶的,沒有那種小家子氣作風。”
吳氏一直被李氏的出身壓的喘不過氣來,平日裏不過是仗著老太太的寵愛和自己掌府的權利虛張聲勢罷了。她聽到李氏說小家子氣不免覺得戳到自己的痛處,當即漲紅了臉,甩開簾子進了屋掐著腰就罵道:“我怎麽小家子氣了?就算我是小門小戶出身的又怎麽了?我和老太太是一個家裏出來的,我小門小戶的出身,那老太太也是小門小戶的鄉下人呢,有本事大嫂子對老太太說這句話去。”
李氏拿起茶盞抿了一口茶,借此掩掉嘴上那抹笑意
。顧禮一個大男人,自是不愛摻和內宅之事,他聽著話頭不對,忙借口說身上還有要事未辦,連忙出去了。屋裏那些丫頭也都是機靈的,聽見主子太太們拌嘴,也都一個個低著頭退了出去。
老太太生平最討厭別人提自己鄉下人的出身,如今被吳氏這麽大張旗鼓的吼了出來,未免紅了老臉,她也不待李氏開口就先罵吳氏道:“你大嫂說我們是大家子,你怎麽淨顛倒了混說?你在這裏大吵大鬧成什麽樣子?還不趕快閉了嘴去。”
吳氏剛要開口,不料孫氏從外麵撩了簾子進來:“怎麽了這是?我一進院子就見丫頭們都在院門口站成一排嚇得什麽似的,可是她們惹老祖宗生氣了?這可是該打的,三弟妹也不管管她們?”
吳氏聽了冷笑道:“我是什麽身份?哪裏管得了這些?我馬上就無事一身輕了,這些事自然有大嫂子操心。”
孫氏早在門外聽見吵鬧聲音,如今又見吳氏這拈酸吃醋的話,心裏便是明白了大半。孫氏向來是和吳氏不合的,因以往自己勢單力薄的又沒權利又不受老太太待見,她平日裏隻裝老實。直到李氏迴家來了,孫氏為了表忠心,言語上便有些對吳氏不敬起來,吳氏囂張跋扈慣了,哪裏受得了這些,最近一段日子裏兩人說話總免不了有些針鋒相對的感覺。
孫氏聽見吳氏冷嘲熱諷的話先下意識看了眼李氏,隻見李氏表情淡然的垂著眼睛在那裏吃茶,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孫氏便有意想出頭表功,給老太太請了安後就坐在了李氏旁邊,開口笑道:“說到底也該大嫂子操心下家裏的事情了。大嫂子隨大哥到任上,十多年也沒管家,都是弟妹幫著打理家事,如今大嫂迴來了,也歇息夠了,哪裏還能總勞煩弟妹,自己的家總歸是要自己管才好的。”
吳氏聽了橫眉豎目指著孫氏罵道:“你說的是什麽話?什麽叫自己的家總歸自己管才好?難道我這些年都是為別人做嫁衣不成?”
孫氏掩嘴笑道:“弟妹好大的火氣,難道我說錯了不成?一大家有長房在,你再怎麽能幹也不能越過長房去不是?”
老太太本來就覺得焦頭爛額,孫氏這一摻和更讓事情鬧得不可開交,她罵不得李氏,又對吳氏心懷愧疚不忍心開口責怪她,便將矛頭對準了孫氏,拿著杯子向孫氏丟了過去,嘴裏罵道:“哪裏有你都沒好,你亂嚼什麽舌根?”老太太一罵人,三人都下意識去看她,偏生老太太年老體弱,手臂又沒什麽力氣,吳氏又坐在李氏的下首,老太太丟的杯子不但沒打到孫氏,反而砸在李
氏的腳邊。眾人愣愣地看著茶盞摔在地上四分五裂,杯子裏的滾水濺了大半在李氏的裙擺上。
吳氏本來就愚笨,再加上一生氣更是沒了腦筋,她瞅見老太太將杯子丟向李氏,隻當老太太省過神來想明白了,認為自己的管家權不會交出去了,當即得意的扭到老太太身邊,諂媚的笑道:“老太太最是英明的,大嫂子還虧得是大家閨秀出身,倒做出這種背後嚼舌根的事情出來讓人恥笑,好沒意思的。”
李氏麵上故作訝然狀,連忙站起來委屈道:“三弟妹這話從何說起?這可是沒影的事,老太太您說是不是?”
老太太見自己潑到了李氏心裏本就覺得不好意思,此時吳氏又借此說出汙蔑李氏的話,老太太少不得開口替李氏分辨一二:“你大嫂向來不是那種背後說三道四的人,剛才在我跟前也沒提你一句。”
吳氏聞言不禁呆愣住了,當下急的眼淚都出來了:“老太太您怎麽這麽一會又變了?剛才您還罵大嫂呢不是?”
老太太見吳氏滿臉淚痕又急又噪的樣子心裏有些不舍起來,她心裏本是不願意捧李氏踩吳氏的,隻是如今這個局勢自己若是一味偏袒小兒子一家排擠大房,隻怕自己也會落人口實。老太太心裏不禁又尋思了一番:以親王府、郡王府對元秋的重視,以後大房的榮華富貴定是少不了的。顧禮又馬上要升遷,恐怕自己的誥命將來也要靠顧禮才能提升一級。
吳氏見老太太兀自沉吟不語,心下未免覺得有些焦急,便開口催道:“老太太您倒是說句話啊?”
老太太撇了眼吳氏,麵上冷了幾分:“你大嫂向來賢良淑德,我做什麽罵她?剛才你無故編排你大嫂,本是你的錯,還不趕緊你大嫂陪個不是。”
李氏站在老太太身前,聽見這話,便微微笑著勸道:“三弟妹性子直,難免口無遮攔了些,其實並沒有壞心的。”
老太太見李氏給吳氏台階下,心裏鬆了一口氣,笑著點頭道:“你倒是個懂事的孩子,你三弟妹被我寵壞了,你看在我的麵上別與她計較罷。”
李氏忙說道:“老太太說的哪裏的話,我身為長嫂,怎會和弟妹慪氣?三弟妹替我打理了這麽多年家事,我本應好好謝她才是,哪裏會和她計較這些小事?”
老太太本想說和了兩個媳婦,便借著吃飯打發了她們迴去,把那管家的事往後壓壓再說,盡量琢磨出個既不得罪長房又不會讓三房不開心的法子出來,誰知李氏開口說了兩句話又將話題繞了迴來。老太
太無法,隻得把吳氏叫到跟前說道:“你累了這麽些年也該輕鬆一兩日了,等下個月初就讓你大嫂管家罷。她剛迴來,各處管事娘子也不熟悉,你平日裏也多幫襯幫襯她。”
吳氏聞言便使了小性子,將頭一扭:“我自是不幹的,讓我交出管家權門都沒有!”
老太太本來好言好語地說,不想被吳氏當眾掃了麵子,登時便覺得下不來台,沉下臉來喝道:“混賬東西,我還沒死呢!這家還是我說了算!”
吳氏冷笑道:“既然這麽著,就把家產一分為三,就各過各的,誰也別幹涉誰。”
吳氏此言一出,眾人皆驚住了,老太太自然是沒想到吳氏會說出如此不孝地話來,當即罵道:“你這個不孝的東西,說的是什麽話?”吳氏冷哼一聲,也不看老太太臉色,轉身坐了下來。
孫氏聽見吳氏之言喜憂參半,分家自然是不用再受老太太的氣,不必看三房的臉色過日子也不用去低聲下氣討好李氏,但是以顧儀的俸祿來養活二房一大家子,日子恐怕要過的艱難些了。
李氏自然是希望分家的,隻是她身為長房媳婦萬不能說出如此不孝的話出來,更不能表現出有此意願讓人抓到把柄,李氏麵上故作心痛地勸道:“三弟妹怎麽能說出這種話來惹老太太生氣,還不快給老太太陪個不是,說你是鬧著玩的。”
吳氏冷笑道:“大嫂子別做好人了,誰有功夫和你鬧著玩?我嫁進來十幾年,還是新媳婦時候老太太就把管家的事情交給了我,這麽多年來我辛辛苦苦地操心家裏的事情,成日裏擔心日常用度拘的緊了委屈老太太,又怕放的鬆了讓下人們會趁機奢侈浪費。我每日不僅要伺候老的吃穿用度,還要管各房裏的零碎小事。我管了十幾年的家就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憑什麽你一迴來就要把我攆下去?”
孫氏見吳氏的氣數也快盡了,自家無論是否分家都要跟緊了大房才不會有苦頭吃。她此時也不怕老太太喝罵了,忙上前唾了吳氏一口冷笑道:“弟妹也太不知羞恥了,總是看不清楚自己是什麽身份。以往大嫂不在家,我們兩個誰管家都是一樣,不過是替大嫂操心罷了。如今大嫂迴來了,哪裏還輪得到你指手畫腳的。虧你總說自己是知禮的,還好意思問憑什麽?就憑大嫂是長房媳婦,你就比大嫂差了一等了。往日裏我不愛和你計較,什麽事都讓你一下,本來我是好意,誰知倒慣得你忘記了長幼有序了。”
吳氏見自己被老太太擺了一道也就算了,如今連孫氏都落井下石不禁更覺
得惱羞成怒,她衝著孫氏的臉就唾了一口:“你算個什麽東西,也敢來說我?往日裏隻裝可憐樣讓我多幫襯你,如今翻臉就不認人。”
孫氏冷笑道:“我們家老爺可比三弟的官還高一品呢,怎麽我們二房倒要你們三房接濟幫襯了?我們二房吃穿用度都是用的官中的錢,和你們三房有何關係?難不成你們三房把官中的錢都當作是你家的錢了不成?”
吳氏聞言一窒,未免覺得有些心虛,孫氏見狀更加煽風點火道:“大嫂接管賬本的時候可要好好查查,這官中的錢指不定被老三家的搬走多少呢!”
李氏斂聲閉氣的不言不語,像是沒有聽見眾人的吵鬧一般。吳氏見孫氏說出自己最擔心的事情,更覺得分家之事拖延不得,當下就吵鬧起來,一把鼻涕一把淚說自己的辛苦,又拽著老太太的袖子嚷著要分家。
老太太自然是不肯分家的,他既舍不得的財富權利又離不開小兒子,老太太頻頻看向李氏,隻盼望她能將管家之事還讓給三房,好讓這場鬧劇收場。誰知李氏仿佛老僧入定一般,隻低了頭看腳下,完全將自己置身事外。
吳氏偷瞄老太太臉上,隻見她猶豫不決不知似乎如何是好。吳氏一咬牙一狠心,鬆了拽著老太太袖子的手,轉身盤腿坐在地上,拍著自己大腿嚎哭起來。孫氏見狀不禁撫掌大笑起來,老太太哄吳氏兩句,又要罵孫氏一陣子。誰知這兩個媳婦都不理她,隻顧自己對罵不休。老太太又急又躁,她哄吳氏時候又彎了腰,沒一會功夫便覺得有些頭暈目眩,連忙伸手捂著額頭,身子也隨即晃了幾晃。老太太隻覺得腿腳發軟,她想找個人扶著好靠一靠,誰知此時沒一個媳婦注意到她,老太太勉強撐著臥榻處走了一步,便兩眼一黑昏倒在了地上。
孫氏見老太太摔在地上,不禁嚇了一跳,大叫了一聲。這下不僅李氏抬起頭來,連吳氏都閉了嘴,三人手忙腳亂的將老太太扶到榻上,趕緊喊人去找大夫。
妯娌吵架氣暈了婆婆,無論擱誰家都不好看。吳氏鬧的最兇,心裏自然忐忑不安,連忙叫人煮了參湯來,扶著老太太硬灌了一些進去。此時是顧禮升遷最重要的時候,李氏也不願意鬧出事來影響顧禮仕途,因此也忙著掐人中搓手心的。
顧禮聽說母親暈倒了,匆匆忙忙趕了進來。此時大夫已經來了,正在給老太太把脈,李氏三人在裏間屋子坐立不安的走來走去。
待大夫把完了脈,顧禮忙將大夫請到外間屋子吃茶,先問候了一番又打聽起老太太的病情。大夫
道:“老太太平日素喜肉食,加上憂思惱怒導致氣機逆亂、瘀血內阻才會昏迷過去。我見老太太麵白唇暗,肢冷脈緩怕是有中風前兆。”
顧禮聞言大驚,忙拱手道:“病情嚴重嗎?”
大夫寬慰他道:“從脈向看不打緊,吃上一陣子湯藥,也就好了。隻是老太太年事已高極容易引發中風之症,今後定要不食酒肉、少鹽少糖、隻吃清淡之物才可延緩發病,另外切記不要讓老太太動怒生氣。從老太太的脈象來看,今日發病多半就是因為急火攻心所致。”
顧禮忙謝了大夫,請他寫了藥方,便叫人帶大夫去賬房支銀子。自己拿著藥方看了一遍,見上麵藥材多是去火通絡、祛風化痰之藥,並無兇猛藥材,這才放心叫下人拿著藥方去抓藥。
李氏三人聽見大夫走了,方從裏間屋子出來。李氏見顧禮黑著臉坐在老太太塌前,忙上前問道:“老太太病症如何?”
顧禮歎道:“大夫說是中風前兆,好在是病情輕微,並無大礙。隻是以後要多加小心。”
吳氏素來有些害怕顧禮,她又見顧禮麵色不善,便訕笑兩聲,退到門口撩起簾子說道:“我去看著熬藥去,省的那些下
顧老太太見長子又要官升一品,頓時眉開眼笑起來,當即使人吩咐廚房晚上準備兩桌酒席來慶賀一下。李氏見老太太心上歡喜,忙趁機說道:“我們也迴來這麽多天已經歇息過來了,媳婦離府十餘年,倒是弟妹一直幫著我打理家事。如今我迴來了,也不好教弟妹替我操勞。”
顧老太太聞言麵上一頓,她心裏畢竟是疼愛幼子,怕讓李氏管家拘謹了三房讓顧廉吃苦。但如今長房顧禮即將升從三品,連李氏的誥命也要齊自己一頭,元秋是未來的世子妃更是不能小覷,如果不讓長房管家,將來自己必是少了許多指望。顧老太太想了一迴,便點頭道:“也罷,就讓老三媳婦整理下賬簿,下月初就交給老大媳婦管家罷。”
三房混戰
正巧此時吳氏掀了簾子進來,滿臉堆笑著剛想湊趣,就聽見老太太說了這麽一句話,當時就黑了臉站在門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老太太說完讓大媳婦管家的話伸手去拿茶盞,她一抬頭正好瞧見了呆愣在門口的吳氏,老太太端著茶盞的手不禁頓住了。
顧老太太在三個兒子中最疼愛的是小兒子,三個兒媳中也因為吳氏是自己的內侄女所以更偏心她。如今老太太瞅吳氏的神情猜到她必定是聽了剛才那句話去,不免覺得有些尷尬和後悔。
李氏見老太太神色陰晴不定便笑著打圓場招唿吳氏道:“三弟妹怎麽站在門口也不進來,當心吹了風晚上頭疼。”
吳氏倚著門框冷笑了一聲:“我是怕我進來耽誤你們商量正事,正想迴避呢。”
李氏端著桌上的茶,慢條斯理的品了一口,才放下笑道:“弟妹這句話說的好沒意思,一家子人哪裏用的著避諱這些。我們家又不是那種小門小戶的,沒有那種小家子氣作風。”
吳氏一直被李氏的出身壓的喘不過氣來,平日裏不過是仗著老太太的寵愛和自己掌府的權利虛張聲勢罷了。她聽到李氏說小家子氣不免覺得戳到自己的痛處,當即漲紅了臉,甩開簾子進了屋掐著腰就罵道:“我怎麽小家子氣了?就算我是小門小戶出身的又怎麽了?我和老太太是一個家裏出來的,我小門小戶的出身,那老太太也是小門小戶的鄉下人呢,有本事大嫂子對老太太說這句話去。”
李氏拿起茶盞抿了一口茶,借此掩掉嘴上那抹笑意
。顧禮一個大男人,自是不愛摻和內宅之事,他聽著話頭不對,忙借口說身上還有要事未辦,連忙出去了。屋裏那些丫頭也都是機靈的,聽見主子太太們拌嘴,也都一個個低著頭退了出去。
老太太生平最討厭別人提自己鄉下人的出身,如今被吳氏這麽大張旗鼓的吼了出來,未免紅了老臉,她也不待李氏開口就先罵吳氏道:“你大嫂說我們是大家子,你怎麽淨顛倒了混說?你在這裏大吵大鬧成什麽樣子?還不趕快閉了嘴去。”
吳氏剛要開口,不料孫氏從外麵撩了簾子進來:“怎麽了這是?我一進院子就見丫頭們都在院門口站成一排嚇得什麽似的,可是她們惹老祖宗生氣了?這可是該打的,三弟妹也不管管她們?”
吳氏聽了冷笑道:“我是什麽身份?哪裏管得了這些?我馬上就無事一身輕了,這些事自然有大嫂子操心。”
孫氏早在門外聽見吵鬧聲音,如今又見吳氏這拈酸吃醋的話,心裏便是明白了大半。孫氏向來是和吳氏不合的,因以往自己勢單力薄的又沒權利又不受老太太待見,她平日裏隻裝老實。直到李氏迴家來了,孫氏為了表忠心,言語上便有些對吳氏不敬起來,吳氏囂張跋扈慣了,哪裏受得了這些,最近一段日子裏兩人說話總免不了有些針鋒相對的感覺。
孫氏聽見吳氏冷嘲熱諷的話先下意識看了眼李氏,隻見李氏表情淡然的垂著眼睛在那裏吃茶,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孫氏便有意想出頭表功,給老太太請了安後就坐在了李氏旁邊,開口笑道:“說到底也該大嫂子操心下家裏的事情了。大嫂子隨大哥到任上,十多年也沒管家,都是弟妹幫著打理家事,如今大嫂迴來了,也歇息夠了,哪裏還能總勞煩弟妹,自己的家總歸是要自己管才好的。”
吳氏聽了橫眉豎目指著孫氏罵道:“你說的是什麽話?什麽叫自己的家總歸自己管才好?難道我這些年都是為別人做嫁衣不成?”
孫氏掩嘴笑道:“弟妹好大的火氣,難道我說錯了不成?一大家有長房在,你再怎麽能幹也不能越過長房去不是?”
老太太本來就覺得焦頭爛額,孫氏這一摻和更讓事情鬧得不可開交,她罵不得李氏,又對吳氏心懷愧疚不忍心開口責怪她,便將矛頭對準了孫氏,拿著杯子向孫氏丟了過去,嘴裏罵道:“哪裏有你都沒好,你亂嚼什麽舌根?”老太太一罵人,三人都下意識去看她,偏生老太太年老體弱,手臂又沒什麽力氣,吳氏又坐在李氏的下首,老太太丟的杯子不但沒打到孫氏,反而砸在李
氏的腳邊。眾人愣愣地看著茶盞摔在地上四分五裂,杯子裏的滾水濺了大半在李氏的裙擺上。
吳氏本來就愚笨,再加上一生氣更是沒了腦筋,她瞅見老太太將杯子丟向李氏,隻當老太太省過神來想明白了,認為自己的管家權不會交出去了,當即得意的扭到老太太身邊,諂媚的笑道:“老太太最是英明的,大嫂子還虧得是大家閨秀出身,倒做出這種背後嚼舌根的事情出來讓人恥笑,好沒意思的。”
李氏麵上故作訝然狀,連忙站起來委屈道:“三弟妹這話從何說起?這可是沒影的事,老太太您說是不是?”
老太太見自己潑到了李氏心裏本就覺得不好意思,此時吳氏又借此說出汙蔑李氏的話,老太太少不得開口替李氏分辨一二:“你大嫂向來不是那種背後說三道四的人,剛才在我跟前也沒提你一句。”
吳氏聞言不禁呆愣住了,當下急的眼淚都出來了:“老太太您怎麽這麽一會又變了?剛才您還罵大嫂呢不是?”
老太太見吳氏滿臉淚痕又急又噪的樣子心裏有些不舍起來,她心裏本是不願意捧李氏踩吳氏的,隻是如今這個局勢自己若是一味偏袒小兒子一家排擠大房,隻怕自己也會落人口實。老太太心裏不禁又尋思了一番:以親王府、郡王府對元秋的重視,以後大房的榮華富貴定是少不了的。顧禮又馬上要升遷,恐怕自己的誥命將來也要靠顧禮才能提升一級。
吳氏見老太太兀自沉吟不語,心下未免覺得有些焦急,便開口催道:“老太太您倒是說句話啊?”
老太太撇了眼吳氏,麵上冷了幾分:“你大嫂向來賢良淑德,我做什麽罵她?剛才你無故編排你大嫂,本是你的錯,還不趕緊你大嫂陪個不是。”
李氏站在老太太身前,聽見這話,便微微笑著勸道:“三弟妹性子直,難免口無遮攔了些,其實並沒有壞心的。”
老太太見李氏給吳氏台階下,心裏鬆了一口氣,笑著點頭道:“你倒是個懂事的孩子,你三弟妹被我寵壞了,你看在我的麵上別與她計較罷。”
李氏忙說道:“老太太說的哪裏的話,我身為長嫂,怎會和弟妹慪氣?三弟妹替我打理了這麽多年家事,我本應好好謝她才是,哪裏會和她計較這些小事?”
老太太本想說和了兩個媳婦,便借著吃飯打發了她們迴去,把那管家的事往後壓壓再說,盡量琢磨出個既不得罪長房又不會讓三房不開心的法子出來,誰知李氏開口說了兩句話又將話題繞了迴來。老太
太無法,隻得把吳氏叫到跟前說道:“你累了這麽些年也該輕鬆一兩日了,等下個月初就讓你大嫂管家罷。她剛迴來,各處管事娘子也不熟悉,你平日裏也多幫襯幫襯她。”
吳氏聞言便使了小性子,將頭一扭:“我自是不幹的,讓我交出管家權門都沒有!”
老太太本來好言好語地說,不想被吳氏當眾掃了麵子,登時便覺得下不來台,沉下臉來喝道:“混賬東西,我還沒死呢!這家還是我說了算!”
吳氏冷笑道:“既然這麽著,就把家產一分為三,就各過各的,誰也別幹涉誰。”
吳氏此言一出,眾人皆驚住了,老太太自然是沒想到吳氏會說出如此不孝地話來,當即罵道:“你這個不孝的東西,說的是什麽話?”吳氏冷哼一聲,也不看老太太臉色,轉身坐了下來。
孫氏聽見吳氏之言喜憂參半,分家自然是不用再受老太太的氣,不必看三房的臉色過日子也不用去低聲下氣討好李氏,但是以顧儀的俸祿來養活二房一大家子,日子恐怕要過的艱難些了。
李氏自然是希望分家的,隻是她身為長房媳婦萬不能說出如此不孝的話出來,更不能表現出有此意願讓人抓到把柄,李氏麵上故作心痛地勸道:“三弟妹怎麽能說出這種話來惹老太太生氣,還不快給老太太陪個不是,說你是鬧著玩的。”
吳氏冷笑道:“大嫂子別做好人了,誰有功夫和你鬧著玩?我嫁進來十幾年,還是新媳婦時候老太太就把管家的事情交給了我,這麽多年來我辛辛苦苦地操心家裏的事情,成日裏擔心日常用度拘的緊了委屈老太太,又怕放的鬆了讓下人們會趁機奢侈浪費。我每日不僅要伺候老的吃穿用度,還要管各房裏的零碎小事。我管了十幾年的家就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憑什麽你一迴來就要把我攆下去?”
孫氏見吳氏的氣數也快盡了,自家無論是否分家都要跟緊了大房才不會有苦頭吃。她此時也不怕老太太喝罵了,忙上前唾了吳氏一口冷笑道:“弟妹也太不知羞恥了,總是看不清楚自己是什麽身份。以往大嫂不在家,我們兩個誰管家都是一樣,不過是替大嫂操心罷了。如今大嫂迴來了,哪裏還輪得到你指手畫腳的。虧你總說自己是知禮的,還好意思問憑什麽?就憑大嫂是長房媳婦,你就比大嫂差了一等了。往日裏我不愛和你計較,什麽事都讓你一下,本來我是好意,誰知倒慣得你忘記了長幼有序了。”
吳氏見自己被老太太擺了一道也就算了,如今連孫氏都落井下石不禁更覺
得惱羞成怒,她衝著孫氏的臉就唾了一口:“你算個什麽東西,也敢來說我?往日裏隻裝可憐樣讓我多幫襯你,如今翻臉就不認人。”
孫氏冷笑道:“我們家老爺可比三弟的官還高一品呢,怎麽我們二房倒要你們三房接濟幫襯了?我們二房吃穿用度都是用的官中的錢,和你們三房有何關係?難不成你們三房把官中的錢都當作是你家的錢了不成?”
吳氏聞言一窒,未免覺得有些心虛,孫氏見狀更加煽風點火道:“大嫂接管賬本的時候可要好好查查,這官中的錢指不定被老三家的搬走多少呢!”
李氏斂聲閉氣的不言不語,像是沒有聽見眾人的吵鬧一般。吳氏見孫氏說出自己最擔心的事情,更覺得分家之事拖延不得,當下就吵鬧起來,一把鼻涕一把淚說自己的辛苦,又拽著老太太的袖子嚷著要分家。
老太太自然是不肯分家的,他既舍不得的財富權利又離不開小兒子,老太太頻頻看向李氏,隻盼望她能將管家之事還讓給三房,好讓這場鬧劇收場。誰知李氏仿佛老僧入定一般,隻低了頭看腳下,完全將自己置身事外。
吳氏偷瞄老太太臉上,隻見她猶豫不決不知似乎如何是好。吳氏一咬牙一狠心,鬆了拽著老太太袖子的手,轉身盤腿坐在地上,拍著自己大腿嚎哭起來。孫氏見狀不禁撫掌大笑起來,老太太哄吳氏兩句,又要罵孫氏一陣子。誰知這兩個媳婦都不理她,隻顧自己對罵不休。老太太又急又躁,她哄吳氏時候又彎了腰,沒一會功夫便覺得有些頭暈目眩,連忙伸手捂著額頭,身子也隨即晃了幾晃。老太太隻覺得腿腳發軟,她想找個人扶著好靠一靠,誰知此時沒一個媳婦注意到她,老太太勉強撐著臥榻處走了一步,便兩眼一黑昏倒在了地上。
孫氏見老太太摔在地上,不禁嚇了一跳,大叫了一聲。這下不僅李氏抬起頭來,連吳氏都閉了嘴,三人手忙腳亂的將老太太扶到榻上,趕緊喊人去找大夫。
妯娌吵架氣暈了婆婆,無論擱誰家都不好看。吳氏鬧的最兇,心裏自然忐忑不安,連忙叫人煮了參湯來,扶著老太太硬灌了一些進去。此時是顧禮升遷最重要的時候,李氏也不願意鬧出事來影響顧禮仕途,因此也忙著掐人中搓手心的。
顧禮聽說母親暈倒了,匆匆忙忙趕了進來。此時大夫已經來了,正在給老太太把脈,李氏三人在裏間屋子坐立不安的走來走去。
待大夫把完了脈,顧禮忙將大夫請到外間屋子吃茶,先問候了一番又打聽起老太太的病情。大夫
道:“老太太平日素喜肉食,加上憂思惱怒導致氣機逆亂、瘀血內阻才會昏迷過去。我見老太太麵白唇暗,肢冷脈緩怕是有中風前兆。”
顧禮聞言大驚,忙拱手道:“病情嚴重嗎?”
大夫寬慰他道:“從脈向看不打緊,吃上一陣子湯藥,也就好了。隻是老太太年事已高極容易引發中風之症,今後定要不食酒肉、少鹽少糖、隻吃清淡之物才可延緩發病,另外切記不要讓老太太動怒生氣。從老太太的脈象來看,今日發病多半就是因為急火攻心所致。”
顧禮忙謝了大夫,請他寫了藥方,便叫人帶大夫去賬房支銀子。自己拿著藥方看了一遍,見上麵藥材多是去火通絡、祛風化痰之藥,並無兇猛藥材,這才放心叫下人拿著藥方去抓藥。
李氏三人聽見大夫走了,方從裏間屋子出來。李氏見顧禮黑著臉坐在老太太塌前,忙上前問道:“老太太病症如何?”
顧禮歎道:“大夫說是中風前兆,好在是病情輕微,並無大礙。隻是以後要多加小心。”
吳氏素來有些害怕顧禮,她又見顧禮麵色不善,便訕笑兩聲,退到門口撩起簾子說道:“我去看著熬藥去,省的那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