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冊封為魏公,並在董昭等大臣的建議下接受了意味最高待遇的九錫之禮。


    所有麾下文臣武將也都提到了晉升,周揚也被加封為征西大將軍,統領雍、涼二州,並即刻起兵攻討漢中,以封住西蜀劉備的咽喉要道。


    當夏侯淵、曹休、張郃等率領五萬精兵抵達之時,洛陽軍隊亦馬上起程前往眉縣。


    隨軍的謀士劉曄建議道:“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周鄉侯理應安排一支可靠軍隊作為的後勤補給,這是戰爭必備的資源之一。”


    周揚本來就沒有領帥經驗,但如今自己也算是位高權重,手握軍權,曹操又已經確定了嗣繼之事。


    在這種時候給他一次這樣的機會,顯然對他將來助繼承認一統天下寄予厚望。


    劉曄也是追隨曹操早期的謀士之一,加上有夏侯淵、曹休、張郃這些經驗豐富的大將相助。


    周揚自然抱著虛謙的態度,立刻采用了建議,命張郃負責此戰的補給工作。


    大軍從眉縣出發,漢中張魯亦早已接到軍情,並向蜀方求援。


    劉備知道這是一場唇亡齒寒的戰鬥,對於漢中自是絕不會供手讓於曹操。


    雖然剛剛滅了劉璋,仍存在許多尚未穩定的內部問題,並且許多武將、軍隊等都要分調到各處去負責鎮壓、治安、防守等工作,但還是抽出了一萬步兵,由大將魏延領統,火速趕往漢中支援。


    “魏延?”周揚口中喃喃念著這個絕不陌生的名字。


    根據所載,劉備麾下最出色的兩員將領,莫過於張飛和魏延。


    曆史中的張飛並非一介莽夫,而是有勇有謀的大將之才,劉備能夠擁有今天的地位,至少有一半江山是從張飛手裏打下來的。


    至於另一名領兵打仗極為厲害的人物,便是魏延。


    此人自從效忠劉備以來,幾乎屢立戰功,後來又在北伐中率軍大破魏將郭淮等人,還提出了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穀奇謀”,成為了曹魏最為頭痛的人物。


    隻可惜在諸葛亮掌權之下,無法發揮出他真正的才華,最終含恨而終,慘遭誅滅三族的結果。


    演義中所謂的什麽魏延生有反骨之說,皆為空談謬論。


    這位出色的將領由始至終並沒有背叛過蜀國,但周揚倒是希望他真的長個反骨什麽的,那就可以像當年挖掘徐榮那樣,把他挖角過來,然後加以重用。


    “周鄉侯也知道此人嗎?”劉曄問道。


    “略知一二。”周揚連忙謙虛一番,才道,“劉先生有何提議嗎?”


    “隻需修書一封迴許都,在下可保證不廢一兵一卒,必讓蜀軍無攻而返。”劉曄淺笑道。


    “那就馬上寫吧!”


    於是按照劉曄的提議,周揚當夜就命快馬將這封書寄迴許都。


    原來在劉備攻取蜀地之後,孫權曾派人前往討還當年向他借取的荊州江陵之地,結果卻屢屢遭到搪塞,雙方早已存在了間隙。


    當年曹操大軍壓境,孫、劉聯軍共抗強敵,如今患難已過,劉備實力已不在孫權之下,卻是另一迴事了。


    因此孫權打算憑幾句話就拿迴荊州之地,簡直是癡人說夢。


    這也早引起了東吳方麵的不滿,故而劉曄認為,隻要修書一封寄迴許都,讓曹操派人拿著皇上的詔書前往東吳冊封孫權,同時與他結好,蜀國自然會有所防範。


    畢竟劉備目前的總戰力足與魏吳兩大國相抗衡,但一時間要聚結出一支可戰軍隊,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加上吳蜀兩國已明顯不如以前的關係,故而相互之間,必然有所防範。


    果然不出劉曄所料,當周揚大軍抵達陽平關的時候,蜀軍早已撤離。


    張魯知道此戰再所難免,立刻從漢中調兵遣將前往關中防守,魏軍亦於陽平關四十裏外下寨。


    周揚與諸將立於山坡上,遙望著陽平關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和巴山,西隔鹹河與走馬嶺上的漢中城遙遙相對,雄踞於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隴的陳倉道口,與漢江南北的定軍山、天蕩山互為犄角之勢,是漢中盆地的西門戶,同時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進利於攻,退可以守。”夏侯淵道,“若能拿下天蕩山的話,便可虎視漢中,對於陽平關將會造成十分頭痛的威脅。”


    “可是天蕩山地形險要,想要繞山偷襲的話,卻是談何容易。”曹休道。


    “再難,有當年我們繞虎牢關難嗎?”周揚卻道。


    “不一樣。”劉曄道,“當年虎牢關前十八路鎮諸侯兵臨關下,周鄉侯能夠偷上關北山林,主要還是洛陽對董卓的重要程度,遠遜於漢中對張魯。”


    周揚歎了口氣,心想他說的沒錯。


    當年董卓丟了虎牢關,還可以乘機掠奪財物,焚城西逃。


    但張魯若是丟了陽平關的話,漢中必將汲汲可危,再無退路,唯一的選擇要麽是投奔劉備,要麽就是開城向魏軍投降了。


    因此天蕩山必有重兵把守,隻需派一名穩重可靠的武將,帶上幾百名弓箭手和步兵,任何人也休想偷得上山半步。


    曹休提議道:“末將每隨主公親征時,常見我方先修降書寄於對方。”


    劉曄讚道:“這是個好主意。”


    周揚道:“對方哪會這麽容易投降?”


    劉曄解釋道:“降書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讓敵人不戰而降,當然,若能如此自然是最好不過了,但就算敵人硬是要戰,也可以起到打擊敵軍士氣的效果啊!”


    夏侯淵點頭同意道:“尤其是我大魏軍力強盛,戰勢處優,敵人的士兵和漢中的百姓們,沒人願意幫張魯拚拿打仗。”


    劉曄又道:“所以降書與造謠需雙管齊下,否則單是攻打陽平關,我方就得付出龐大的時間和資源了。”


    周揚聽大家說得頭頭是道,加上自己本是抱著學習態度。


    這些人無人不是戰場經驗豐富、軍事能力極強的將領和謀士,聽他們的準是沒錯,於是便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劉曄。


    當降書發到漢中十天之後,終於收到了張魯的迴複。


    劉曄拿著書信細細端詳,臉上卻露出了愁容。


    夏侯淵連忙問道:“信上怎麽說的?”


    劉曄奇道:“看張魯的態度,似乎他本人並不打算秧及無辜,對於戰爭亦是十分厭惡,並無意與我軍作戰,隻是從信上的意思,卻寫得頗為委婉,好像不是他要死守漢中一樣。”


    曹休道:“張魯麾下有個弟弟名叫張衛,此人性格倔強,主張戰而不降的應該是他。”


    劉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書信,語氣沉重地道:“恐怕願意堅守死戰的人不隻張衛一個,還有漢中的百姓與軍中將士們,個個都願意為死守漢中而浴血沙場啊!”


    周揚問道:“怎會如此?”


    劉曄搖了搖頭道:“信中寫得非常清楚,就算他張魯不想打仗,五鬥米眾卻願意死守漢中。”


    夏侯淵愕然道:“五鬥米眾?”


    周揚恍然大悟,心中想起了史記中有提到過張魯乃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五鬥米道教祖張陵的孫子。


    在祖父和父親去世後,繼續在漢中一帶傳播五鬥米道,並自稱為“師君”。


    至於那張陵便是道教徒稱的張道陵、張天師、正一真人、祖天師等,據說此人在人間活了一百二十多歲,同時又是與《太平經》有深厚的淵源。


    張魯並不像張角那樣靠道術學說來盅惑群眾,而是以五鬥米道善待百姓,在漢中一帶威望極高。


    因此曹軍若打算強攻漢中的話,將會付出十分慘痛的代價,其結果必然是得不償失。


    可是戰也不是,降也不是,一時間卻教周揚深感頭痛。


    加上有陽平關這種易守難攻的關口阻泄魏軍的前進,加上漢中的補給便利,無論是軍備、糧草、箭矢等要運到陽平關去支援,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這樣堅持耗下去的話,別說是攻下漢中後會得不償失了,就算要損兵折將來硬攻下這個關口,恐怕短期之內都相當困難。


    劉曄製造的那些攻城車、投石車與櫓弓等兵器,倒是可以派得上用場。


    “但問題是這些兵器行動十分遲鈍。”夏侯淵道,“尤其是攻城車與投石車,都需要靠士兵來推動與複雜的操作程序,對於砸牆撞門倒是非常合適,若是對付這種既擁有堅硬的關口,又擁有士氣高漲、全民皆兵的靈活戰鬥力,就很麻煩了。”


    “夏侯將軍的意思是保護這些攻城兵器,成了關鍵性問題了。”周揚道。


    “沒錯,周鄉侯請看看那關口牆上的士兵。”夏侯淵指著遠方道,“敵人也有櫓弓和強弓,根據細作迴報,漢中正在向陽平關運來投石車。”


    “他們也有投石車?”周揚訝道。


    “無論是防守還是攻城都十分好用的戰爭兵器,其他勢力怎麽可能不紛紛仿模,爭先采用。”夏侯淵道。


    在這種戰爭的時代,任何發明都將成為十分重要的製勝點,因此勢力之間總有潛入的細作,怎麽捉也捉不完。


    為了爭霸天下,大家無所不用其極,也是不足為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曹篡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送並收藏謀曹篡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