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想娶大周三公主為王妃?”弄明白諸葛端雲的意思後,諸葛錦旭的嘴巴快要咧到耳後,“原來皇叔你好這口.......”

    諸葛端雲黑著臉,眸子緩緩地眯了起來。

    諸葛端雲果斷地跳離他身側,隔著三尺遠繼續笑。這笑聲在夏日的午後從諸葛端雲午憩的蘭院兒傳來,怎麽聽怎麽都覺得有些詭異,幾個路過的下人偷偷探著腦袋往裏麵瞅,從外麵結伴迴來的安泰和雲風二人有些莫名其妙,在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後,兩人的眼裏都露出喜意。

    安泰憨厚地大笑起來:“咱們王府總算要辦喜事了!”雲風也若有所思地點頭道:”嗯,王妃若是三公主的話,王府日後應該不會這樣悶了。“

    ”怎講?“諸葛錦旭問道,”莫非這三公主的性子是個熱鬧的?皇叔方才還嫌前院兒那些女人吵呢。“

    雲風笑眯眯地笑道:”三公主性子是個安靜的,不過安靜得有些特別。想當年屬下還是頭一次看到王爺吃癟的表情。“

    諸葛錦旭來了興致,忙問前因後果,卻聽得茶盞重重放上藤桌上的聲音,諸葛端雲垂著眸神色淡然,殷紅的唇卻是抿成一線。

    這是危險信號,雲風趕緊閉了嘴。許久,才見諸葛端雲慢悠悠地將手中的書冊也放到藤桌上,淡道:”事情查得如何了?“

    雲風聞言和安泰互看一眼,躬身迴稟道:”我二人分頭盯著,其他人那裏倒還算安靜,隻三王爺那裏有些異動。雖很難看得出來,不過屬下還是發現了這幾日有個不尋常的人去過三王爺府上,似乎是神護軍的前參領。“諸葛錦旭聽了斂了過多的嬉皮笑臉,哼道:”老三之前便是和太子爭皇位爭得最重的一個,如今太子死了,皇位又被別人坐了,心裏有些不舒服吧?“

    諸葛端雲嗯了一聲,對諸葛錦旭道:“雖說你登基後撤了看守幾位兄弟府上的人馬,可如今本王尚在帝都,他們或許還不敢來往得太頻繁,倘若本王離了帝都呢?”

    幾人聽了若有所思,諸葛端雲繼續道:“老五當初跟老三走得最近,本王把雲風留下幫你留意著。”雲風一聽急了,忙道:“王爺,你把安泰留下吧。他辦事穩重,讓屬下跟著您去大周吧。”諸葛端雲揚了揚眉,垂眸道:“你辦事機靈,留在這兒本王放心。”雲風苦笑,卻正見安泰咧著嘴無聲地衝他大笑,於是心下更加鬱悶,小聲咕噥道:“早知道就不揭王爺的短了,不明智啊不明智......”

    大周武德興元二十一年

    七月二十日,這天是二公主純陽下嫁冠軍大將軍府上的大公子左孺的日子。公主府是五進的大宅院,房舍近五十間,所有的服侍宮人都由宮裏配著,奶娘一人,內院的管事宮正一人,外府的總管太監一人,貼身女官四、宮女二十,宮娥二十、宮俾四十、太監四十,整整一百二十多人,雖比不得永陽出嫁的規格,但相比在帝都建府居住的公主來說也算是不錯的,可見純陽的母嬪雖位份低,武德帝在這些事情上倒也沒虧待女兒。

    宴席擺在中軸,新郎官左孺是個文雅溫和的人,膚色白皙,麵目清秀,除了眼裏的堅毅,幾乎看不出他出身武族。他招唿客人的禮儀非常周到,不像是個讀書讀多了的書呆子,對列席的朝臣態度謙遜卻不謙卑,是個有骨氣卻不過分清高的人。

    見過了新郎官,寧陽總算放下了心,這樣的人應該會好好對待純陽的。而且離了宮自己建府另住,對純陽來說總是好的,至少不比每日被李充儀訓誡。

    寧陽是頭一次看見公主府的樣子,不由心裏也有些念想,不知自己再過幾年是不是也能有這樣一座公主府?雖說建府另住的公主,駙馬的地位通常沒有公主高,日常生活也要守許多規矩,可是有自己宅院總不免讓人有所期盼。若是能離著純陽的公主府近些,平日裏多走動走動也是不錯的。

    這個時候的寧陽還不知道,她想建公主府的想法會在三天後宣告破滅。

    婚後第三日是歸寧的日子,純陽和駙馬左孺迴宮於大殿之上拜見帝後,與此同時,武德帝派去大夏祝賀夏晉帝登基的使節隊伍也進了帝都,隨行而來的,還有大夏神武端親皇叔諸葛端雲。

    武德帝大喜,當日午時設宴於延和殿,召集朝廷王公大臣,並留了歸寧的二公主和駙馬一同入宴。共為大夏端皇叔接風洗塵。宴上高讚之聲不絕於耳,諸葛端雲始終與四年前來大周時一樣,淡淡地應著,他本就老成,如今已是二十的成年男子,舉止言行便沉斂得更像個老頭子,隻是老頭子卻沒有他那般的劍眉星目,麵容俊美。

    待午宴散時已是未時末,帝允了二公主與駙馬出宮迴府,這才與皇後一起與諸葛端雲到偏殿上坐了閑談起了這些年的家事。

    武德帝歎道:“當年你接了詔書走得急切,朕身為你的舅父,未能與你些人馬護你迴夏,心中甚是擔憂,如今能見著你功成名就地迴來,朕也總算是放心了,便是夜裏夢著皇姐也能有所交代了。”

    諸葛端雲道:“皇上雖為端雲舅父,卻是一國之君,借兵

    之事關係兩國邦交,端雲理解舅父的立場。且端雲自小受母妃教導,接到詔書之時便已知有險,是而早有準備,若是端雲連這點險都處置不得,如今便也難再見舅父了。”

    這一番話雖是實情,說出來卻又幾分傲氣。武德帝聽了卻撫掌大笑,欣慰地道:“好!不愧是皇姐的兒子!”

    諸葛端雲又道:“隻是當初走得急切,舅父指婚的事未能有所答複,誤了舅父一番好意,端雲這些年來甚是慚愧。今日隨使節再返大周也是為了此事而來。”

    帝後聞言互看一眼,眼隻互有喜意。武德帝笑道:“就知你這孩子是個念情的,當初接詔迴國的事乃是突來,誰也沒個準備,舅父心裏不曾怪過你,隻當天意如此,永兒和純兒與你沒那個緣分。”說著又歎了歎,“這幾年大夏大亂,你忙著帶兵打仗,倒把成婚大事給耽誤了。若是皇姐還在,隻怕也是要著急的了。如今你既還有這番心思,舅父便允了你,給你指了這門婚事。”

    元皇後聽得皇帝應下了,便接著笑道:“這些年宮裏倒是接著辦了幾樁喜事兒,熱鬧的日子多了,哪日沒喜事兒辦了反倒覺得悶得慌!如今可好,寧兒十一,安兒十歲,雖說小了些,不過難得遇上好姻緣,嫁了也無妨!隻是......”皇後略微沉吟,看著皇帝說道:“隻是端雲的性子孤沉,是個話少的。寧兒雖說乖巧懂事,可也不是個話多的,這兩恩若是湊到一塊兒去隻怕悶壞了人。安兒自小聰明伶俐,性子是個歡快的,若嫁了端雲許不至於那麽悶。且她自小名聲就是個響亮的,又早早得了封號,如今與端雲倒是合適的。”

    武德帝聽了也略微沉吟了起來,元皇後又笑道:“這兩個孩子臣妾自小看著長大,心裏總希望他們都能得門好姻緣,如今不過是就著各自的性子這麽一說,一切還得聽皇上的意思。”

    諸葛端雲聞言垂眸,淡道:“謝皇後娘娘好意。依端雲之見,自古長幼有序,還是三公主合適些。”

    元皇後聞言微微一愣,武德帝卻笑了起來,隻是神色有些莫測,問道:“哦?端兒可真是如此作想?”

    諸葛端雲略微頷首,神色沉靜。

    ......

    當皇帝身旁的總管太監來到內文學館時,寧陽正與安陽在亭子裏練琴,下午是練琴學棋的時間,隻可惜寧陽對這兩件事興趣缺缺,與其說是興趣少,不如說是沒什麽天賦,她的琴再學也隻是中規中矩,而下棋就更廢了!相比這些她更喜歡書畫和女紅廚活這些事情。

    總管太監一進了管裏便笑著行禮道:“傳皇上口諭,請三公主隨老奴往延和殿偏殿見駕。”

    “延和殿?”安陽頭一個反應過來,驚喜道:“今兒父皇不是在那邊宴請端雲表哥嗎?讓三姐姐去是什麽意思?有沒有說讓我去?”

    一連串的問題連珠炮一樣問出來,總管太監卻笑著答道:“迴公主,皇上隻傳三公主前往。”

    “我也去,幾年沒見了,也不知道端雲表哥現在是個什麽模樣?”安陽雀躍地道。

    還能是什麽模樣?再變本性也是那樣。寧陽在心裏道,嘴上卻勸安陽道:“四妹妹,別鬧了,如今端王爺身份可尊貴著,莽撞了不是鬧著玩的。母後也在那邊殿上。”

    聽到母後這詞,安陽不由泄了氣,雖說母後這些年心思都放在謙陽身上,可每日請安時她總要嘮叨一番,若是父皇沒叫自己,自己便擅自去了殿上,指不定要被嘮叨幾天。

    見安陽打消了念頭,寧陽這才跟著總管太監往延和殿去了。

    入了偏殿,隻見得帝後坐於上首榻上,左方下首的紅木鑲金龍鳳花雕大椅上,一名身著深紫暗紋月錦袍子的男子淡然地坐著,寧陽經過他身邊時,甚至能感覺到那鷹隼般的視線和孤傲冷寒的氣質。

    她知道這個人是諸葛端雲,曆經四年的戰事磨礪,他就像是出鞘的寶劍,令人不敢直視卻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臣女給父皇母後請安。”寧陽依禮給帝後請安,也依禮未經允許目不斜視,而後側身對諸葛端雲福禮道:“寧陽給神武端親王爺請安。”

    武德帝笑著點點頭,允寧陽坐於右首,這才笑道:“可是從內文學館過來?”

    寧陽聽了有些黑線,這不是明知故問麽?她這個皇帝老爹向來如此,要說話什麽話總要拐個大圈子,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他的心思向來很難猜測,於是值得配合著答道:“迴父皇,正是從內文學館而來。”

    武德帝又道:“朕平時忙於國事,鮮少有時間能考校你們的功課,寧兒自言功課如何啊?”

    讓她來是為了問功課?寧陽自然不會蠢到認為皇帝問她的功課非得當著端王的麵兒問,他自然是有什麽用意的。不過這問題可不好迴答,答好難免有些自傲的嫌疑。答不好當著端王的麵兒豈不等於讓帝後沒麵子?於是心思急轉,垂首答道:“迴父皇,臣女平日喜好書畫,於琴棋之道鑽研地少些。隻是司籍常教導說,功課在於勤勉,勤能補拙,是而

    臣女這些日子正苦練棋藝。不求精通之才,但求修身養性。”

    武德帝聽了沉默了一會兒笑道:“人之長材難免樣樣皆俱,朕知你精於書畫,但凡能有一二所長之處已是不錯,古來聖賢亦非全才。女子隻求德言容功,便是難得了。”

    寧陽垂首聽訓,皇帝又道:“你從小便知禮守節,乖巧懂事,雖還未長成,見你今日這番禮節言語,朕便是將你嫁出去也能放心了。”

    寧陽一愣,待迴過味兒來不免大驚!這話什麽意思?心裏正驚恐著,隻聽武德帝的聲音從上首傳來:“朕若將你指給端雲為妻,你可願意?”

    寧陽此時再也鎮定不住,驚愕地抬起頭來,見武德帝臉上含笑,眼裏也看不出其他心思,於是忙起身迴道:“迴父皇母後,寧兒如今年紀尚小,還想留在父皇母後身邊侍候......”

    開什麽玩笑!她才十一啊十一!而且嫁誰不好竟然要嫁毒舌男?他跟她有仇,又看她不順眼,她腦子抽了才會想往那水深火熱的坑裏跳!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啊?這樁婚事隔了四年,怎麽莫名其妙地就降到她頭上來了?

    諸葛端雲看著寧陽,她今兒穿了一身雪白粉枝兒的襦裙,頭上隻戴了兩朵粉色小花,發色如墨,眼珠漆黑。幾年未見,已初露美人之姿,隻是尚未長成,一張小臉清清秀秀的,雖身在皇家,身上卻無一絲奢華氣,反而透著股靈秀,令人看了心神寧靜。

    即使慌忙起身想要拒絕的樣子令諸葛端雲微微沉了眼,不過見她眼睛大大的,小手緊握成拳,模樣像極了受驚的小獸,要多可憐又多可憐。不知為何眼中竟慢慢帶起了少見的笑意,心中越發確定把她早早領迴去養著是正確的決定。

    隻一會兒,神武端親王爺心情大好,唇角都微微帶了笑,那笑裏有一絲難解的得意。雖然,他也不知自己在得意什麽。

    寧陽雖然不明白自己為什麽來了趟延和殿就莫名其妙扯上了婚事,對象還是諸葛端雲,不過當她聽到皇帝說:“自古皇家公主早嫁的也不少,你自小知禮懂分寸,便是早嫁朕也相信你能應付得來。”時,就知道她的命運已經被決定了。

    果然,在惴惴不安了三日後,慈仁宮西禧閣裏由總管太監帶著總共來了八名執事太監禮儀女官,寧陽帶著奶娘等一屋子的宮女太監跪了接旨。

    總管太監唱著嗓子道:“大周武德皇三公主長孫寧陽,謙恭知禮,聰慧淑良,深得朕之寵愛,加封承和公主,賜與大周神武端親皇叔為妻,欽此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我同是穿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妍並收藏你我同是穿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