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字在寧陽的腦子裏繞了一圈才反應過來,大夏國的十六王爺諸葛端雲?
聽說他今年隻有十二歲,可看這身形已與十五六歲的少年無異,因而剛才寧陽憑他的衣著斷定他是貴家子弟,卻沒往諸葛端雲身上想。
且不提他來芷蘭宮的用意,寧陽按禮福身道:“原來是大夏端王爺,寧陽失禮了。”
“你是三公主長孫寧陽。”這時候能到芷蘭宮裏來的人也隻有她了。諸葛端雲的口氣是肯定的,似乎早在見到寧陽第一眼時就斷定她的身份了。隻是盡管如此,他的眉梢還是不動聲色的一挑,為寧陽聽到他的名字時的態度。
這小公主看來不過四歲,方才聽到他的名字隻是微微驚訝,便立刻淡定地行禮,既不疏離,也不過分熱絡。這倒是跟這幾日見到的人大有不同。是因為年紀還小?若說是她不知世事,舉止倒是有禮有度。
諸葛端雲看了眼寧陽身後跪在地上的月桂,想起自出生起至今,他所遇之人無不分為兩類,一類對他過於逢迎諂媚,一類避他如瘟疫,遠遠地便逃開。心裏漸漸生出些許不耐,道了聲:“起身吧。”便對寧陽道,“本王每日晨時在此祭拜母親,三公主如若也是來此祭拜母妃的,便請改個時辰。本王不喜被人打擾。”
寧陽聽了有幾分黑線,這話啥意思?聽聞這位端王爺性子孤僻,鮮少與王公子弟一處,敢情是孤傲加自閉?憑啥隻許他早晨祭拜母親,而她就得換個時間?
“打擾端王爺祭拜長公主是寧陽的不是,隻是您誤會了。今日寧陽隻是路過此地,畢竟年時,寧陽正打算稟告了母後再來祭拜母妃。不想撞上了端王爺,既然如此,寧陽便晚些時候再來,定不會再擾了王爺的清淨的。”雖說心裏把諸葛端雲鄙視了個遍,寧陽表麵上還是神色不露,規矩本分地福身道歉。
諸葛端雲見她不惱也不急,當真和那些動不動就哭鬧的公主小姐不同,不由淡淡一哼,不冷不熱道:“你倒是通情達理,隻可惜小小年紀便這般老成,當心變成老婆子。”
寧陽大囧,敢情這人還是個毒舌?話說起來,她老成麽?她再老成也不像某人,一副孤傲的樣子拒人千裏,她可是溫良謙恭的乖乖女一枚!再說了,她兩輩子加起來也快三十的人了,老成點也屬正常。相比起來,倒是某個十二歲的小孩子更臭屁一點吧?
心裏腹誹著,寧陽倒是覺得,諸葛端雲這話給她提了個醒。她開始檢討自己平日裏是不是太過老成了?她可以控製自己不闖
禍不爭寵出頭,可讓一個快三十歲的成年人裝三四歲的小孩子,這難度真是有點大了。
她開始迴想自己小時候遇到這種人時都是怎麽個反應,可是腦子裏七轉八轉也沒搜索出合適的應對方法。她的記憶中遇到的都是好人,像這種惡人真是不多見。於是幹脆不想了,就裝出小孩子的模樣,撅起嘴來狠狠一跺腳,臉頰鼓鼓,稚嫩地唿喝一聲:“月桂,咱們走!”
她走得幹脆,連禮也不行了,卻沒見到身後諸葛端雲望著她小小的身影,唇角鮮有地噙起個耐人尋味的弧度。
就這樣迴了西憙閣,寧陽又開始有些後悔,怎麽想都覺得今天早上像是受了諸葛端雲的挑釁,失了往日處事的水準。那時候應該不動聲色地行個禮然後迴來就對了,可是想想又覺得那樣似乎真的太老成了,不太像小孩子。
她糾結於早上的事,連帶著午膳也隻吃了一點。新年的晚宴戌時開始,酉時剛過,寧陽便去東崇閣與安陽一同到慈仁宮的正殿。
安陽一身水黃流彩的如意錦裙,發也綰了起來,點綴了朵不大的曼陀羅,襯得小臉兒粉紅似玉,才三歲多點的年紀就能看出,日後必是美人坯子。隻是這位日後的美人卻無精打采地坐在榻上,任身後的宮女太監如何勸說也不理睬,隻垂著眼,一副沒精氣神的樣子。
寧陽見到安陽身後的宮女並不是西瑾,也心知她在惱什麽,卻故意不提,隻道:“四妹妹,咱們該到正殿上去了。母後要去父皇那裏,待會兒與父皇同來,可是各宮娘娘們一會兒也該到了,咱們該早些去等著才是。”
安陽不做聲地點點頭,宮女們見她起身,麵上都露出大喜的神色,隨後隻見那接替西瑾的宮女招了招手,一群人都唿唿啦啦地跟上了,安陽卻迴身喝道:“別跟那麽緊!是不是誰又想跟在本公主身後,好聽聽本公主說什麽做什麽,迴頭再去母後那裏嚼舌頭根子?”
她年紀雖小,擰起眉瞪起眼來氣勢還是有的。那宮女立刻不敢再緊緊跟著,隻賠著笑讓眾人都放慢了腳步,隔一段距離跟著後麵。安陽見一眾宮人當真隔了段距離,才小聲對寧陽道:“三姐姐,我有事求你。”
寧陽一聽,心裏就猜出個大概來,偏又不好拒絕得太過直接,便隻順著她問:“什麽事啊?”
安陽絞著手帕,一臉地楚楚可憐,說道:“昨晚母後教訓了我一頓,連帶著西瑾都被罰出去了。都是那個趙宮正嘴巴大!還有我院兒裏的那些小宮女,平日裏看著個個有說有笑的,背地
裏見西瑾受了罰,也都落井下石的!哼!真以為西瑾下了位,就是她們的天下了嗎?我偏不讓她們如願!”她發了一堆牢騷,最後拉著寧陽的手道,“三姐姐,我求你到母後跟前去幫西瑾求個情吧。昨天的事也不是她的錯,母後受了趙宮正的攛掇,非要治她的罪,任我怎麽求都不管用!”
“那西瑾是你院兒裏的人,你求了都不管用,我去求又有何用?”
“母後正生我氣呢,自然不答應我。”安陽拉著寧陽的袖子,“可昨兒晚母後還誇你來著,說昨天的事你沒和我一道兒是對的。而且你是養女,母後總不會斷然拒絕你的,她還要個麵子不是?”
“這是什麽話?”寧陽微微蹙眉,她懂安陽的意思。安陽是覺得,元皇後收她做養女,總還要顧及皇家的臉麵,不好對她太差,要事事護著她才能體現出皇家的仁慈寬德來。所以養女去求情比親生女兒去求情成功率更大。可這事上安陽怎麽就變得這麽精了呢?之前怎麽沒見她這麽聰明?
“四妹妹,我雖然是養女,可我從小就被抱來母後這裏,生恩養恩皆是報答不了的大恩,我年紀雖小,這個道理還是懂的。母後這幾日忙著宮裏的諸多事務,本就操勞,昨日還生了氣,正在氣頭上的時候,我怎能再去給她添堵呢?”寧陽打定主意不蹚渾水,不緊不慢地把孝義拿來壓安陽。
安陽一聽心中直翻白眼,暗道總算知道古人為啥這麽迂腐了,原來從小就忠孝仁義不離口。可她心裏對西瑾有份愧疚在,總想著彌補,覺得眼下隻有讓寧陽去求情才是正途,於是便又勸道:“這怎麽能是添堵呢?這是做好事啊!三姐姐,你有所不知。西瑾她娘身子不好,家裏有兩個年幼的弟弟,還有年邁的爹爹,一家子都指望著她呢!如今她落了難,一家子可怎麽活呢?三姐姐,你就當做好事,大過年做好事最是積德了,你救她一人等於救她一家子的性命呢!”
安陽使勁地勸說,隻是省了西瑾的爹是個賭棍,她兩個弟弟也不成材的話。心想著小孩子最愛做那有成就感的事,而且小孩子也最善良心軟,這樣一說,寧陽肯定答應。
寧陽心裏卻冷哼,心道你昨天做下的爛攤子,今天卻讓我去積德,天底下有這麽好的事麽?而且西瑾家裏的事你可沒說全,真當我這麽好騙呢?
寧陽停下腳步,好生看著安陽道:“四妹妹,西瑾是你的貼身女官,可見她家裏的事你是早就知道的。既如此,昨日何必做那出格的事,白白讓她落下一身不是?不是我不想幫你,隻是這件事
誰去求都不如四妹妹去求顯得心誠。”
安陽咬咬唇,她怎能不知道自己去求比寧陽去求更能讓寬慰西瑾的心,可母後正生她的氣呢!若不是她求了無用,何必還要求別人?安陽瞥了寧陽一眼,絞著帕子暗自腹誹,這小孩子平日裏看著溫柔安靜的,還以為是個好說話的,可到頭來怎麽是個油鹽不進的主兒呢?
見寧陽就是不答應,安陽癟了癟嘴,眼圈兒立時紅了,水盈盈的淚珠兒在眼裏打轉,更顯得嬌小的模樣蝴蝶般惹人憐愛。
不遠處卻聽到太監扯著唱腔般的嗓子喊:“德妃娘娘,淑妃娘娘到——”
“哎呀,去晚了可就失禮了,四妹妹,咱們還是快走吧。”寧陽催促著,卻見安陽看著遠處那唿唿啦啦地一大群人,眼裏精光一閃,扯著她的袖子道:“三姐姐,我有辦法了!待會兒等父皇母後和各宮娘娘們都到了,我就當著他們的麵去求母後,到時求三姐姐也幫腔幾句。我們兩個一起求,不過一個貼身女官,母後當著那麽多人的麵不會狠心拒絕我們的!”
寧陽一聽頓時冷汗,心道這比單獨去求皇後更糟糕!年宴這場麵,皇後或許礙於麵子真的不會拒絕,可她心裏指不定怎麽氣呢!而且這大過年的,當著皇帝和各宮妃嬪的麵,你這不是讓皇後沒臉麽?還以為你經過昨天的事變得有些精明了,怎麽一會兒又犯傻了呢?
“四妹妹,過年就圖個喜慶開心,要我給西瑾求情的事兒你還是放到年後吧。今兒且好好過年,父皇母後辛勞了一年,讓他們今日開心開心比什麽都好。”寧陽故意加重“開心”這個詞,別的一句也不多說了。她言盡於此,能不能從中聽出什麽,就看安陽的腦袋開不開竅了。
可見,安陽還不是個笨的,她腦中靈光一閃,頓覺事情原來沒那麽難!她大可以今晚好好表現,把皇帝哄得龍顏大悅,讓皇後也臉上有麵子,等皇後消了氣,再把西瑾求迴來就可以了。想到這裏,她不禁狐疑地看一眼寧陽,卻見她正踮著腳一臉焦急地往正殿的方向看,催促她趕緊過去。心裏不由地把疑慮又收迴去了,剛才寧陽的話裏隻是對皇帝皇後的孝義而已,應該沒有其他的意思。這才四歲的小孩子,哪可能懂得說那種陰陽怪氣的話。應該是她自己從中得了啟發,而不是寧陽有意提醒她的。
安陽有了主意,立刻眉開眼笑,走路帶風,拉著寧陽就到了正殿上。
元皇後還未到殿上,德妃和淑妃已經在左下首的紅木福壽大椅上坐了,屋裏除了她們,大皇子賢陽、二皇
子武陽、大公主永陽也到了,淑妃身後的老宮人懷裏還抱著不滿周歲的五公主淩陽。
安陽和寧陽忙行了福禮,為來遲的事告罪。
德妃一身絳紅暗梅雲錦的宮裝,眉目含笑,卻自然流露著一種男子的英氣,笑起來一點也不覺得作假,反倒有種宮廷中少有地爽利真情。她頭一個笑道:“我是愛熱鬧的人,哪兒人多就愛往哪兒去,若不是賢兒和永兒攔著,我怕是年年過了午時就來這裏等晚宴呢。”
大皇子賢陽過了年就十二歲了,終日喜好練武,身形也較同年紀的孩子高些,笑起來一股子陽光的味道:“沒錯,三妹妹和四妹妹用不著告罪,跟我母妃比起來,你們要想不晚,隻怕是早晨起身就要來這殿上坐著了。”
大公主永陽也穿了身跟她的母妃同色的宮裝,十歲的她笑起來已有些女孩子的明媚,她躲進德妃懷裏笑道:“母妃,大哥取笑您呢。”德妃拍著她,也不嗔她不知禮。
寧陽看著這一幕倒有些羨慕,更勾起心中想家的心思。隻沒想到平日裏最大最率真的永陽也有這麽粘著母親撒嬌的一麵。
相比德妃這邊的其樂融融,淑妃那邊氣氛就有些陰冷。
淑妃的身骨有些瘦,一身薑黃色的雲水流紋宮裝,發間珠翠耀目,雲簪步搖宮花珠墜一個不少,能裝飾的地方半點都沒落下,雖說妝容精致,看著卻有著太過耀眼的感覺。聽說她祖上是商賈出身,大周建國之時,她祖上的先人拿著一家之財為先帝養兵養馬,開國之後被封了官爵。隻是她娘家錢氏一門至今還掌握著大周半壁江山的礦路和銀號,家底不是殷厚二字可形容的。
淑妃瞥了眼德妃,陰陽怪氣地對安陽道:“四公主可是咱們大周國百年難遇的才女,誰當真敢怪罪呢?快坐了吧。別讓皇後姐姐見了,以為誰難為四公主呢。”她加重公主二字,又看了看對麵坐在賢陽下首的二皇子武陽,扯起笑來笑了兩聲,至於寧陽,她連瞧都沒瞧一眼。
寧陽知道淑妃這是在暗諷皇後大婚十多年沒生出兒子,最後把個沒用的女兒當寶,於是便也不生氣,反正重男輕女的觀念別說在古代,即便是現代也還是有的。
安陽氣不過,本想頂上幾句,卻正巧趕上李充儀和二公主純陽來了,又是一輪見禮寒暄,這才被寧陽拉著坐了下來。
寧陽規矩地陪著德妃這個愛說愛笑的聊著天,看著有位份的嬪也都到了,大殿外麵也擺上了位子,給那些位份低微進不得正殿來的婕妤美人才人寶李,
至於那些禦女采女連參加年宴的資格都沒有。盡管如此,這些來的女人們還是宮裝花璀,雲珠錦簇,桃李爭芳,胭脂水粉香飄大殿,待得宮燈點起時,看著已是一番美景盛世。
寧陽暗歎幸虧自己穿來的時候是穿到了公主身上,而非哪個倒黴的宮嬪身上,要不然她這一生豈不要埋沒在無休止的後宮爭鬥上?
雖然公主的婚姻大多也是政治婚姻,可她沒那麽大的心,隻願嫁個將軍或者文官,至於那些深似海的門閥或是異性王侯,還是算了吧。雖然將來嫁給誰不是她說了算的,但她還是能為自己的將來出一份力的,她知道那些門閥王侯之家眼界高,隻要她不出挑,這些人許也看不上自己,到時候她或許可以嫁個門第低一點的,至少自己公主的身份在這,人家還能禮待自己。至於婚後的夫妻感情,自然也是要努力的,不過現在她還小,她至少還有十年的路要走,隻要她按部就班地努力,總有一天能過上自己想要的小日子。
寧陽心中為自己打氣,卻聽得殿外太監唱著嗓子喊道:“大夏國,端王爺到——”
聽說他今年隻有十二歲,可看這身形已與十五六歲的少年無異,因而剛才寧陽憑他的衣著斷定他是貴家子弟,卻沒往諸葛端雲身上想。
且不提他來芷蘭宮的用意,寧陽按禮福身道:“原來是大夏端王爺,寧陽失禮了。”
“你是三公主長孫寧陽。”這時候能到芷蘭宮裏來的人也隻有她了。諸葛端雲的口氣是肯定的,似乎早在見到寧陽第一眼時就斷定她的身份了。隻是盡管如此,他的眉梢還是不動聲色的一挑,為寧陽聽到他的名字時的態度。
這小公主看來不過四歲,方才聽到他的名字隻是微微驚訝,便立刻淡定地行禮,既不疏離,也不過分熱絡。這倒是跟這幾日見到的人大有不同。是因為年紀還小?若說是她不知世事,舉止倒是有禮有度。
諸葛端雲看了眼寧陽身後跪在地上的月桂,想起自出生起至今,他所遇之人無不分為兩類,一類對他過於逢迎諂媚,一類避他如瘟疫,遠遠地便逃開。心裏漸漸生出些許不耐,道了聲:“起身吧。”便對寧陽道,“本王每日晨時在此祭拜母親,三公主如若也是來此祭拜母妃的,便請改個時辰。本王不喜被人打擾。”
寧陽聽了有幾分黑線,這話啥意思?聽聞這位端王爺性子孤僻,鮮少與王公子弟一處,敢情是孤傲加自閉?憑啥隻許他早晨祭拜母親,而她就得換個時間?
“打擾端王爺祭拜長公主是寧陽的不是,隻是您誤會了。今日寧陽隻是路過此地,畢竟年時,寧陽正打算稟告了母後再來祭拜母妃。不想撞上了端王爺,既然如此,寧陽便晚些時候再來,定不會再擾了王爺的清淨的。”雖說心裏把諸葛端雲鄙視了個遍,寧陽表麵上還是神色不露,規矩本分地福身道歉。
諸葛端雲見她不惱也不急,當真和那些動不動就哭鬧的公主小姐不同,不由淡淡一哼,不冷不熱道:“你倒是通情達理,隻可惜小小年紀便這般老成,當心變成老婆子。”
寧陽大囧,敢情這人還是個毒舌?話說起來,她老成麽?她再老成也不像某人,一副孤傲的樣子拒人千裏,她可是溫良謙恭的乖乖女一枚!再說了,她兩輩子加起來也快三十的人了,老成點也屬正常。相比起來,倒是某個十二歲的小孩子更臭屁一點吧?
心裏腹誹著,寧陽倒是覺得,諸葛端雲這話給她提了個醒。她開始檢討自己平日裏是不是太過老成了?她可以控製自己不闖
禍不爭寵出頭,可讓一個快三十歲的成年人裝三四歲的小孩子,這難度真是有點大了。
她開始迴想自己小時候遇到這種人時都是怎麽個反應,可是腦子裏七轉八轉也沒搜索出合適的應對方法。她的記憶中遇到的都是好人,像這種惡人真是不多見。於是幹脆不想了,就裝出小孩子的模樣,撅起嘴來狠狠一跺腳,臉頰鼓鼓,稚嫩地唿喝一聲:“月桂,咱們走!”
她走得幹脆,連禮也不行了,卻沒見到身後諸葛端雲望著她小小的身影,唇角鮮有地噙起個耐人尋味的弧度。
就這樣迴了西憙閣,寧陽又開始有些後悔,怎麽想都覺得今天早上像是受了諸葛端雲的挑釁,失了往日處事的水準。那時候應該不動聲色地行個禮然後迴來就對了,可是想想又覺得那樣似乎真的太老成了,不太像小孩子。
她糾結於早上的事,連帶著午膳也隻吃了一點。新年的晚宴戌時開始,酉時剛過,寧陽便去東崇閣與安陽一同到慈仁宮的正殿。
安陽一身水黃流彩的如意錦裙,發也綰了起來,點綴了朵不大的曼陀羅,襯得小臉兒粉紅似玉,才三歲多點的年紀就能看出,日後必是美人坯子。隻是這位日後的美人卻無精打采地坐在榻上,任身後的宮女太監如何勸說也不理睬,隻垂著眼,一副沒精氣神的樣子。
寧陽見到安陽身後的宮女並不是西瑾,也心知她在惱什麽,卻故意不提,隻道:“四妹妹,咱們該到正殿上去了。母後要去父皇那裏,待會兒與父皇同來,可是各宮娘娘們一會兒也該到了,咱們該早些去等著才是。”
安陽不做聲地點點頭,宮女們見她起身,麵上都露出大喜的神色,隨後隻見那接替西瑾的宮女招了招手,一群人都唿唿啦啦地跟上了,安陽卻迴身喝道:“別跟那麽緊!是不是誰又想跟在本公主身後,好聽聽本公主說什麽做什麽,迴頭再去母後那裏嚼舌頭根子?”
她年紀雖小,擰起眉瞪起眼來氣勢還是有的。那宮女立刻不敢再緊緊跟著,隻賠著笑讓眾人都放慢了腳步,隔一段距離跟著後麵。安陽見一眾宮人當真隔了段距離,才小聲對寧陽道:“三姐姐,我有事求你。”
寧陽一聽,心裏就猜出個大概來,偏又不好拒絕得太過直接,便隻順著她問:“什麽事啊?”
安陽絞著手帕,一臉地楚楚可憐,說道:“昨晚母後教訓了我一頓,連帶著西瑾都被罰出去了。都是那個趙宮正嘴巴大!還有我院兒裏的那些小宮女,平日裏看著個個有說有笑的,背地
裏見西瑾受了罰,也都落井下石的!哼!真以為西瑾下了位,就是她們的天下了嗎?我偏不讓她們如願!”她發了一堆牢騷,最後拉著寧陽的手道,“三姐姐,我求你到母後跟前去幫西瑾求個情吧。昨天的事也不是她的錯,母後受了趙宮正的攛掇,非要治她的罪,任我怎麽求都不管用!”
“那西瑾是你院兒裏的人,你求了都不管用,我去求又有何用?”
“母後正生我氣呢,自然不答應我。”安陽拉著寧陽的袖子,“可昨兒晚母後還誇你來著,說昨天的事你沒和我一道兒是對的。而且你是養女,母後總不會斷然拒絕你的,她還要個麵子不是?”
“這是什麽話?”寧陽微微蹙眉,她懂安陽的意思。安陽是覺得,元皇後收她做養女,總還要顧及皇家的臉麵,不好對她太差,要事事護著她才能體現出皇家的仁慈寬德來。所以養女去求情比親生女兒去求情成功率更大。可這事上安陽怎麽就變得這麽精了呢?之前怎麽沒見她這麽聰明?
“四妹妹,我雖然是養女,可我從小就被抱來母後這裏,生恩養恩皆是報答不了的大恩,我年紀雖小,這個道理還是懂的。母後這幾日忙著宮裏的諸多事務,本就操勞,昨日還生了氣,正在氣頭上的時候,我怎能再去給她添堵呢?”寧陽打定主意不蹚渾水,不緊不慢地把孝義拿來壓安陽。
安陽一聽心中直翻白眼,暗道總算知道古人為啥這麽迂腐了,原來從小就忠孝仁義不離口。可她心裏對西瑾有份愧疚在,總想著彌補,覺得眼下隻有讓寧陽去求情才是正途,於是便又勸道:“這怎麽能是添堵呢?這是做好事啊!三姐姐,你有所不知。西瑾她娘身子不好,家裏有兩個年幼的弟弟,還有年邁的爹爹,一家子都指望著她呢!如今她落了難,一家子可怎麽活呢?三姐姐,你就當做好事,大過年做好事最是積德了,你救她一人等於救她一家子的性命呢!”
安陽使勁地勸說,隻是省了西瑾的爹是個賭棍,她兩個弟弟也不成材的話。心想著小孩子最愛做那有成就感的事,而且小孩子也最善良心軟,這樣一說,寧陽肯定答應。
寧陽心裏卻冷哼,心道你昨天做下的爛攤子,今天卻讓我去積德,天底下有這麽好的事麽?而且西瑾家裏的事你可沒說全,真當我這麽好騙呢?
寧陽停下腳步,好生看著安陽道:“四妹妹,西瑾是你的貼身女官,可見她家裏的事你是早就知道的。既如此,昨日何必做那出格的事,白白讓她落下一身不是?不是我不想幫你,隻是這件事
誰去求都不如四妹妹去求顯得心誠。”
安陽咬咬唇,她怎能不知道自己去求比寧陽去求更能讓寬慰西瑾的心,可母後正生她的氣呢!若不是她求了無用,何必還要求別人?安陽瞥了寧陽一眼,絞著帕子暗自腹誹,這小孩子平日裏看著溫柔安靜的,還以為是個好說話的,可到頭來怎麽是個油鹽不進的主兒呢?
見寧陽就是不答應,安陽癟了癟嘴,眼圈兒立時紅了,水盈盈的淚珠兒在眼裏打轉,更顯得嬌小的模樣蝴蝶般惹人憐愛。
不遠處卻聽到太監扯著唱腔般的嗓子喊:“德妃娘娘,淑妃娘娘到——”
“哎呀,去晚了可就失禮了,四妹妹,咱們還是快走吧。”寧陽催促著,卻見安陽看著遠處那唿唿啦啦地一大群人,眼裏精光一閃,扯著她的袖子道:“三姐姐,我有辦法了!待會兒等父皇母後和各宮娘娘們都到了,我就當著他們的麵去求母後,到時求三姐姐也幫腔幾句。我們兩個一起求,不過一個貼身女官,母後當著那麽多人的麵不會狠心拒絕我們的!”
寧陽一聽頓時冷汗,心道這比單獨去求皇後更糟糕!年宴這場麵,皇後或許礙於麵子真的不會拒絕,可她心裏指不定怎麽氣呢!而且這大過年的,當著皇帝和各宮妃嬪的麵,你這不是讓皇後沒臉麽?還以為你經過昨天的事變得有些精明了,怎麽一會兒又犯傻了呢?
“四妹妹,過年就圖個喜慶開心,要我給西瑾求情的事兒你還是放到年後吧。今兒且好好過年,父皇母後辛勞了一年,讓他們今日開心開心比什麽都好。”寧陽故意加重“開心”這個詞,別的一句也不多說了。她言盡於此,能不能從中聽出什麽,就看安陽的腦袋開不開竅了。
可見,安陽還不是個笨的,她腦中靈光一閃,頓覺事情原來沒那麽難!她大可以今晚好好表現,把皇帝哄得龍顏大悅,讓皇後也臉上有麵子,等皇後消了氣,再把西瑾求迴來就可以了。想到這裏,她不禁狐疑地看一眼寧陽,卻見她正踮著腳一臉焦急地往正殿的方向看,催促她趕緊過去。心裏不由地把疑慮又收迴去了,剛才寧陽的話裏隻是對皇帝皇後的孝義而已,應該沒有其他的意思。這才四歲的小孩子,哪可能懂得說那種陰陽怪氣的話。應該是她自己從中得了啟發,而不是寧陽有意提醒她的。
安陽有了主意,立刻眉開眼笑,走路帶風,拉著寧陽就到了正殿上。
元皇後還未到殿上,德妃和淑妃已經在左下首的紅木福壽大椅上坐了,屋裏除了她們,大皇子賢陽、二皇
子武陽、大公主永陽也到了,淑妃身後的老宮人懷裏還抱著不滿周歲的五公主淩陽。
安陽和寧陽忙行了福禮,為來遲的事告罪。
德妃一身絳紅暗梅雲錦的宮裝,眉目含笑,卻自然流露著一種男子的英氣,笑起來一點也不覺得作假,反倒有種宮廷中少有地爽利真情。她頭一個笑道:“我是愛熱鬧的人,哪兒人多就愛往哪兒去,若不是賢兒和永兒攔著,我怕是年年過了午時就來這裏等晚宴呢。”
大皇子賢陽過了年就十二歲了,終日喜好練武,身形也較同年紀的孩子高些,笑起來一股子陽光的味道:“沒錯,三妹妹和四妹妹用不著告罪,跟我母妃比起來,你們要想不晚,隻怕是早晨起身就要來這殿上坐著了。”
大公主永陽也穿了身跟她的母妃同色的宮裝,十歲的她笑起來已有些女孩子的明媚,她躲進德妃懷裏笑道:“母妃,大哥取笑您呢。”德妃拍著她,也不嗔她不知禮。
寧陽看著這一幕倒有些羨慕,更勾起心中想家的心思。隻沒想到平日裏最大最率真的永陽也有這麽粘著母親撒嬌的一麵。
相比德妃這邊的其樂融融,淑妃那邊氣氛就有些陰冷。
淑妃的身骨有些瘦,一身薑黃色的雲水流紋宮裝,發間珠翠耀目,雲簪步搖宮花珠墜一個不少,能裝飾的地方半點都沒落下,雖說妝容精致,看著卻有著太過耀眼的感覺。聽說她祖上是商賈出身,大周建國之時,她祖上的先人拿著一家之財為先帝養兵養馬,開國之後被封了官爵。隻是她娘家錢氏一門至今還掌握著大周半壁江山的礦路和銀號,家底不是殷厚二字可形容的。
淑妃瞥了眼德妃,陰陽怪氣地對安陽道:“四公主可是咱們大周國百年難遇的才女,誰當真敢怪罪呢?快坐了吧。別讓皇後姐姐見了,以為誰難為四公主呢。”她加重公主二字,又看了看對麵坐在賢陽下首的二皇子武陽,扯起笑來笑了兩聲,至於寧陽,她連瞧都沒瞧一眼。
寧陽知道淑妃這是在暗諷皇後大婚十多年沒生出兒子,最後把個沒用的女兒當寶,於是便也不生氣,反正重男輕女的觀念別說在古代,即便是現代也還是有的。
安陽氣不過,本想頂上幾句,卻正巧趕上李充儀和二公主純陽來了,又是一輪見禮寒暄,這才被寧陽拉著坐了下來。
寧陽規矩地陪著德妃這個愛說愛笑的聊著天,看著有位份的嬪也都到了,大殿外麵也擺上了位子,給那些位份低微進不得正殿來的婕妤美人才人寶李,
至於那些禦女采女連參加年宴的資格都沒有。盡管如此,這些來的女人們還是宮裝花璀,雲珠錦簇,桃李爭芳,胭脂水粉香飄大殿,待得宮燈點起時,看著已是一番美景盛世。
寧陽暗歎幸虧自己穿來的時候是穿到了公主身上,而非哪個倒黴的宮嬪身上,要不然她這一生豈不要埋沒在無休止的後宮爭鬥上?
雖然公主的婚姻大多也是政治婚姻,可她沒那麽大的心,隻願嫁個將軍或者文官,至於那些深似海的門閥或是異性王侯,還是算了吧。雖然將來嫁給誰不是她說了算的,但她還是能為自己的將來出一份力的,她知道那些門閥王侯之家眼界高,隻要她不出挑,這些人許也看不上自己,到時候她或許可以嫁個門第低一點的,至少自己公主的身份在這,人家還能禮待自己。至於婚後的夫妻感情,自然也是要努力的,不過現在她還小,她至少還有十年的路要走,隻要她按部就班地努力,總有一天能過上自己想要的小日子。
寧陽心中為自己打氣,卻聽得殿外太監唱著嗓子喊道:“大夏國,端王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