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永寧》作者:蘇展眉

    走過初唐,如果可以,她寧願自己隻是一個逍遙過客;

    誰料從最初的身不由己,到後來的心不由己,

    有些人、有些事卻早已注定放不下了;

    於是,她便隻能把那份情,牢牢的握在手中!

    於是,為了“盛唐”這個承諾,此生褒貶由他人!

    類別:曆史時空總點擊:939274總推薦:204369

    作者自定義標簽:he讀者印象:好看、喜歡加油!、不一樣高宗

    ====================================================================

    [轉載]李世民和長孫無忌(考據派yy)

    長孫無忌,淩煙閣第一功臣。

    他與李世民少年相識,一路攜手走過,可說情誼頗深,翻過《舊唐書》,那日太宗垂危,他看著守在身邊的三個人——長孫無忌,李治,褚遂良。太宗開口喚了褚遂良,卻不是托孤,不是托付國事,而是對無忌的深切叨念。他握著褚遂良的手,將他摯愛的無忌托付給對方,他說:今後卿家務必保護好無忌,別讓那些宵小之輩傷了他。你若做不到就愧為人臣!(爾輔政後,勿令讒毀之徒損害無忌。若如此者,爾則非複人臣。)

    究竟是怎麽樣的感情,才讓我們的千古一帝,致死仍念念不忘?

    長孫無忌,他少年喪父,與妹妹一起投奔舅舅高士廉,在高士廉門下博覽文史,學習儒家禮儀。也正是緣於舅舅的介紹,他遇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李世民,兩人一見如故,遂結為摯友。不久之後,高士廉將無忌的妹妹嫁與李世民,而她,正是未來以才智和德行著稱的長孫皇後(於是我們就可以聯想到曆史上若幹個兄妹/姊弟同時收入**的例子,武帝啦~苻堅啦~現在有多了一個二鳳啦~)

    大業十三年,李淵起兵太原,渡過黃河之後,無忌前去謁見,得到了一個文書的職位,從此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不離左右。

    之後,戰爭從戰場轉移到了皇宮,奪嫡之戰有看不見的血雨腥風。《資治通鑒》記載,一日世民自東宮飲酒而歸,吐血數升。那一日,無忌正式懇請秦王定奪嫡之計,長孫無忌開始為李世民多方奔走。玄武門事變中,他跟隨李世民埋伏於玄武門,舅舅高士

    廉鎮守秦王府,妹妹長孫皇後親自出麵安撫士兵,他們一家人全都置身於權利鬥爭的第一線,隨時準備為秦王而獻身。

    在事變成功若幹年之後,李二鳳仍舊戀戀不忘長孫無忌的恩情,做《威鳳賦》贈予無忌,詩中,李世民自比鳳凰(還是威鳳~個自戀的人-_-///),無忌是拯救鳳凰的君子,詩曰:“幸賴君子,以依以恃,引此風雲,濯斯塵滓。”(全詩很長,歡迎百度一下)

    縱觀貞觀一朝,太宗對無忌的寵愛冠絕群臣。然而,有一點也值得我們關注。無忌高居淩煙閣第一功臣,相較褚遂良房玄齡等人,卻未能得到比較有實權的職位,擔當的多是位高卻空有頭銜的虛職(就是閑著在家也有俸祿拿)。但是不有不可否認長孫無忌在貞觀一朝政治中的重要作用,相傳當年太宗要搞分封製(就是分土地給王侯,漢初就這製度,後來被武帝廢了)的時候,許多大臣都苦諫,但未果,於是無忌跑出來哭訴:“陛下,您這是要趕我們走麽?我我我不要離開陛下。”於是分封製就這樣不了了之了。好吧,這純粹是我yy,這個故事應該扣在另一個人頭上,不過扣在他頭上也蠻好的不是麽:)總之,無忌在政治上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後來立李治(高宗)為太子都是無忌強烈保舉的結果。於是這些作用是怎麽來的?史載“太宗以無忌佐命元勳,地兼外戚,禮遇尤重,常令出入臥內”。(二鳳喜歡把心愛的大臣叫到臥室去議事的風格,果然是從無忌兄開始的啊)

    [轉載]李世民和魏征(考據派yy)

    魏征,貞觀年間最著名的錚臣之一。

    魏征生於亂世,少年孤苦,卻落拓而有大誌。他先後投靠過瓦崗李密和河北竇建德,當然這兩個人都敗了,於是魏征順理成章地投降了李淵,繼而投靠李建成,成為東宮僚屬。(大家要知道一件事,我們的太子殿絕對不像我們某些不道德的曆史書中說的那樣無能,簡單想一下如果他很沒用,我們那麽愛惜自己名聲的李二就完全沒必要背個弑兄的罪名,直接用政治手段就可以讓他over了。)魏征跟了李建成之後,兩個人合作還是比較愉快的,堪稱黃金組合。他們曾共赴河北通過懷柔的手段安撫民心,從而不戰而屈人之兵,解決了劉黑闥和徐元朗的問題,而這之前李世民也曾以武力大敗過劉徐,但不久對方就死灰複燃了,相較之下還是李建成魏征的解決方案更為高明。

    之後,一心為李建成著想的魏征就一直勸他趕快把秦王解決掉。李建成優柔寡斷,在他正在思考“殺還是不殺”這個

    深刻的問題的時候,秦王就先動手把他解決掉了。

    解決掉之後,李世民就跑過去質問魏征:你為什麽要離間我們兄弟感情。(哭一下~民成王道啊啊啊~親手斬殺摯愛啊啊啊)魏征很牛地說:如果他早聽我的,你早就掛了。於是,原本應該被激怒的太宗就“不計前嫌”地把對方留下了。

    留下之後,發生了什麽事呢?大家都知道,就是魏征沒事幹去罵罵李二鳳,罵完了還說:是堯舜說有什麽話要當麵說,不能背地裏說,你要是不滿找堯舜去。(征曰:“昔舜戒群臣:‘爾無麵從,退有後言。’若麵從可,方別陳論,此乃後言,非稷、蒐所以事堯、舜也。”)想想看,魏征心裏不平衡想罵人也是很正常的,他好不容易嫁了人,兩人也算是情投意合舉案齊眉,然後半道上某人殺人奪妻(請無視我的這種比喻),即便他看李世民很順眼很願意,但也不能自降身價,顯得很薄情很廉價是吧(請繼續無視我……)。

    結果,李二鳳每次被罵氣得想砍人的時候,都沒砍下去。至於為什麽沒砍下去……我們叫什麽來著?同人女啊~

    唐貞觀六年七月,大唐天子李世民在丹霄殿設宴與近臣飲樂,席間,酒酣,李二鳳同學忘形地說:“人言征舉動疏慢,我但見其嫵媚耳!”——別人都說魏征傲慢無禮,我倒見其嫵媚非常啊。

    酒醉以後可做事有兩件,其一是亂性,其二是吐真言,太宗顯然沒有亂“性”,那麽就是吐真言了。但用嫵媚來形容魏征,就外表而言是相當orz的,“征狀貌不逾中人”(其實就一小老頭……)。不過呢,我們知道,即便是很xx的人,在某些時候仍舊是可以很嫵媚的。繼續翻《舊唐書》,有載:“太宗新即位,勵精政道,數引征入臥內。”嗯嗯,偶們太宗就是這樣見到小征征嫵媚的一麵的哈~

    魏征死後,也陪葬昭陵。說到陪葬,因為為小李傾倒的人太多了,所以陪葬的人也成打成打的,陪葬墓自然也是一層一層的,最裏層的,無疑是“至親”,主要的是嬪妃和公主。但是魏征卻也屬於最裏層……貌似魏征不是公主來著,所以,初唐還真的是民風開化,民風開化啊~

    [轉載]李世民和房玄齡(考據派yy)

    房玄齡,貞觀名相。

    房玄齡,瑪利蘇一隻。誰都敢欺負他,尉遲敬德估計都把他罵過數百次了,連偶們向來沒事幹就大喊“我要納諫,大家都來罵我吧”的太宗都敢欺負他,經常在魏征那受完氣之後,抓住房玄齡痛罵一頓。甚至某次

    直接說要把房某人革職了,然後房相迴家去了,對家人說,“把房間掃一掃,過會兒皇帝過來”。大家都知道結局了,太宗親自登門道歉來著,然後房玄齡自然很高興地跑迴去繼續做他的宰相去了。這這這多麽像小兩口吵架啊,床頭吵架床尾和,有事沒事別扭一下,吵架容易,和好也快。

    他的另一件著名事件,大家估計也聽的多了,就是吃醋的故事。據史載,房玄齡非常怕老婆,太宗對此非常不爽,於是某天派人送了毒酒和美人給房夫人,帶話說:要麽飲下毒酒,要麽讓房相收下美人。房夫人自是豪邁,將那毒酒一飲而盡,而那所謂的毒酒不過是一杯醋而已。於是房夫人女中豪傑的稱號千古流傳是為佳話,大家不知道有沒想過,一個君王沒事幹管自己臣子家的私事做什麽,還送一杯醋給對方的夫人,這難道不是說人家房夫人在吃你李二鳳的醋麽?

    我注意到這個人,不是因為上述的兩個故事,始於《讀者》上的一篇文《房玄齡:生而為宰相》,文章寫道:“這一老(房)一少(李),剛一見麵,那微妙的、對立的、又恰好能融合互補的家世和氣質,就深深吸引了彼此。”

    我當時讀得心潮澎湃,國家發展了,民風開化了,讀者上也登bl了。幾年之後得到證實,寫這篇文章的確實是同人女來著。

    這句話說的是他們的初識,隋朝末年,風雨飄搖。大業13年,房玄齡拜會了李世民,史載“太宗一見,便如舊識,署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玄齡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無不為。”有佳麗三千不如知己一見,由此而知。

    再之後的三十幾年間,房玄齡竭盡全力輔佐太宗,高祖亦稱讚房玄齡“此人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為我兒陳事,必會人心,千裏之外,猶對麵語耳。”

    而李世民也表現出對房玄齡的別樣關懷。貞觀一朝,太宗量刑細致,處死的人,少之又少。被處以腰斬的更少,據說太宗隻動用過三次,其一是為太子李承乾的男寵稱心,另兩次皆是因為房玄齡。太宗爭高麗時,房玄齡留守長安,有人上表說,房玄齡要謀反。我們二鳳同誌,二話不說直接把對方扔出去腰斬了。另一次,相傳房玄齡的兒媳與某人有染,太宗同樣二話不說直接下肢把對方腰斬了。

    時至貞觀23年,年邁的房玄齡舊疾複發,李世民命人將其抬入宮中,至禦座側。君臣二人兩兩相視,赧然淚下。(“太宗對之流涕,玄齡亦感咽不能自勝。”)之後,房玄齡在玉華宮中養病,病情卻不見好轉,直至彌留之際“上又親臨

    ,握手敘別,悲不自勝。”而後巨星隕落,太宗為此廢朝三日,並準其陪葬昭陵。也就在十個月,尚在壯年的李世民亦病重不治,追隨他終身的知己而去。

    [轉載]李世民和尉遲敬德(考據派yy)

    尉遲敬德,大唐第一肌肉男。

    他的名字大家一定很熟悉,對了,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門神”中的一隻(另一個是秦瓊)。相傳,玄武門之後,太宗夜夜夢到死去的兄弟,難以安眠,於是扯住心愛的武將地衣服:不許走不許走,你走了我就睡不著,你就忍心丟下我一個人獨守空房啊。於是尉遲敬德和秦瓊就隻能滿臉黑線的夜夜侍候著。終於有一天,太宗意識到自己根本招架不住這兩個人,於是就遣人畫了他們在大門兩側,從此一夜安睡到天亮。於是民間就有了門神的說法,家家爭相買畫,一時長安紙貴,間接推動了我國造紙業的發展。

    和諸多功臣一樣,尉遲敬德,起先並不在李二鳳門下。隋末,他投在劉武周手下當偏將,跟宋金剛一起拿李淵開刀,並且有一定戰績。當然好景不長,李二鳳就親自帶兵來了。省略很長的戰爭過程,總之,在李二鳳麵前,尉遲同學不堪一擊,最後被打得舉城投降了。李二鳳收了尉遲敬德,自然非常高興,任命他為右一府統軍,讓他繼續統領舊部8000人,與諸營相參。這樣做也使得唐軍中有諸多人人不滿,新來的,又是降將,還是肌肉男……之後和尉遲敬德同為降將的若幹人開溜了,尉遲就被早就看他不順眼的屈突通關了起來。

    這種事,小李同學自然是不能允許的,說了一大堆廢話之後,“遽命釋之,引入臥內”,然後發生了啥米大家自行想象,總之,尉遲敬德很感動非常感動,然後表態願意“以身相報”。然後自然是真的以身相報了哈:)

    從這一次之後,尉遲徹底被李二鳳同學的胡蘿卜收服後,每每出戰皆舍命相護。待到迴長安之後,自然就有人看不順眼了,這看不順眼的人自然就是我們太子殿和齊王李元吉。他們三番五次地討好的結果,是維持同學直接衝到秦王麵前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表示忠貞:不管發生了什麽,我是一定不會離開你的!偶們二鳳,自然也很配合地說:“公之素心,鬱如山嶽,積金至鬥,知公情不可移”。然後,兩兩相對,眉目傳情……

    不過得罪太子當然沒什麽好下場,對方隨便拿個罪名就把他下獄了,偶們小秦王那個心急啊,直接找他老爹去了。李淵當年也是站在李建成這邊的,李世民跑去找他八成也不是那麽容易說的,不過居

    然還是成功地說服李淵放了尉遲,也不知道他有沒有表態,說什麽兒子與尉持將軍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之類的話。

    玄武門之後,尉遲敬德一路春風,“拜右武候大將軍,賜爵吳國公,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四人並食實封千三百戶”。可是天下太平之後,國家愈來愈倚靠文臣,尉遲敬德的棄婦心態開始作祟:當年還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居然另有新歡,你以為你每晚做噩夢時是枕著誰睡的啊。新歡自然就是長孫無忌,房玄齡等文臣。於是尉遲在某次酒宴上借著酒瘋就開始一哭二鬧三上吊,還順便把前來拉架的道宗同學揍了幾拳。

    青梅竹馬的有長孫無忌,柔情似水的有房玄齡,要說一同出生入死的將領侯君集就比他資格老、能力強,估計長的也要帥不少。太宗是明眼人,有大把美色當前的時候,某人還不識抬舉地出來鬧騰,破壞現場氣氛。自然是不爽,偷個空就竄到他家裏先是大棒,然後胡蘿卜,再然後說要把公主嫁給他。尉遲自然老淚縱橫:人家要陛下人家不要替代品。於是乎拒婚。

    從此之後尉遲就閉門在家,直到死後也陪葬昭陵。

    [轉載]李世民和侯君集(考據派yy)

    ·侯君集

    侯君集,初唐傑出的軍事領袖之一,其開拓高昌的軍事行動可與李靖破吐穀渾,阿史那社爾開西域媲美。

    不同於魏征等人,曾經做過李世民的敵人,侯君集早在小秦王時期,就是其幕僚堪稱心腹,可以說他從始至終都是李二鳳同學的人。在玄武門一案中,作為心腹的侯君集自然沒有采取和李靖等人的中立態度,立場明確,史載“建成、元吉之誅,君集之策居多”。當然李靖等人采取中立也無可厚非,畢竟忠君是中國一直以來被稱頌的美德,要能放得下到的道德理念,並且甘心在曆史上留下罵名,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當然我們侯君集做到了。然而,也就是這樣的一位心腹,日後在太子李承乾一案中背叛李世民,倒戈相向。

    對簿公堂時,太宗唯恐旁人有辱於他,親往查問。而後,太宗又召集百官說:“我將乞其性命,公卿其許我乎?”(《資治通鑒》)注意了,這裏用的詞是“乞”,想想看一個帝王要在何種情況下才會用“乞”這個字。然而,事到如今,群臣皆言:“君集之罪,天地不容。”臨行前,太宗與他訣別,哭著說:“吾為卿不複上淩煙閣矣!”

    “吾為卿不複上淩煙閣矣!”大約是流傳最多的一個版本,《舊唐書》中記載的是

    ,從今往後,若想見你,惟有登淩煙閣(淩煙閣的畫是真人大小的,至於像不像……用來意淫應該滿合適)。

    不論是為你上淩煙閣還是為你不上淩煙閣,終究是為你(估計其他23個功臣聽到要哭死了)。想來李世民對侯君集用情甚深,早在李承乾案發之前,就有多人向李世民報告:侯君集有謀反之意。太宗都一笑了之,其中證據確鑿的一次,是張亮在有人證的情況下向太宗密報,結果太宗說:這件事就你一個人知道,對質也對不出個結果。於是不再提這件事,“待侯君集如初”。

    對於侯君集,我個人居然非常有好感(雖然在新舊唐書中他都沒啥形象,在野史中還尚可吧)。大約這就像某人說的,貞觀一朝,良臣可以善終,名將得見白頭,一幹開國功臣沒有遭遇被屠殺的命運,而是人盡其才,善始善終。其中被誅殺的、並且最有功績的一隻,大概就是侯君集,對於喜歡悲劇喜歡虐的我來說,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迴過頭來說,太子李承乾的謀反,謀反的原因時多方麵的,謀反催化劑很簡單,就是稱心——他家很漂亮的一隻小受被李世民拖出去腰斬了。這一段曆史,未曾細考,於是開始yy……那一夜,稱心被誅,李承乾痛心不已,遂有反誌。及見侯君集,李承乾拱手:“請大人助我,父皇連我的愛情都無法寬恕,又如何能夠寬恕他自己的。”於是,侯君集允諾。一場悲劇的發生,引發了另一場悲劇的發生。

    而侯君集的背叛,亦使得向來用人不疑的李世民,開始猜忌,誅殺功臣的行為是與侯君集,之後,李君羨、張亮、劉洎也先後被誅。

    -------------------------------------------------------------------------

    第一卷風雨長安楔子

    意外,通常是一個故事的開始。

    可是,如果一個意外之後,還跟著的是一連串的意外的話,那就叫做命運了……

    當然,某女巫是絕對不會承認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切叫做“意外”!

    這是紅果果的恥辱!

    她隻覺得自己是上下古今最失敗的女巫,哪怕她當年是以全優的成績從魔法學院畢業的,也不能掩飾她今日的失敗!

    她——居然被一張報紙給“砸”到穿越了!!!

    她努力的迴想過前生的最後一幕,結果很悲憤的發現,居然真的隻是

    一陣會讓樹葉動而無聲的微風,堪堪卷起的那麽一張報紙砸到了臉上,然後她眼前一黑,再睜眼,她已經成了一個剛落地十個月的小女娃。

    秉承著這個年紀哭起來不丟人的想法,她當時就哭了個昏天黑地,在被灌了幾碗黑唿唿的苦汁子後,她才算是冷靜了下來。

    然後,她開始思考——這一切究竟是怎麽發生的?!

    難道她在不經意見得罪了什麽人?所以被人暗算了?所以才會穿了?——不會!她很快推翻了這個想法。雖然說,對英國魔法界來說,她這個華裔女巫是一個外來者,但是,她從來沒有接觸過魔法界的什麽機要秘密,而且從學院畢業以後,就立刻迴到了中國,然後把自己丟進了普通人裏,重新考了大學,畢業後更是宅在家裏碼字混日子,雖然還是偶爾去英國采購魔法相關的日常用品,兼與三五好友聚一聚,但這些人、事、物,根本不可能觸動到哪方的利益,自然也不可能有人會費力吧嚓的跑到中國一個二級小市來幹掉她……

    又或者還是早亡的爹娘的所謂家族給惹來的麻煩?——這也不會吧?!這都已經二十來年前的事了,而且自己又在國外呆了那麽久了,迴國之後也沒跟任何“故人”聯係過,更沒見過什麽“親朋”,應該不會惹來什麽陳年舊怨吧?!不會,一定不會!

    那這一切到底是怎麽發生的呢?!

    難道……難道真的是自己倒黴嗎?!

    想她從小良善,從沒幹過缺德事兒,怎麽就落這麽個下場?!爹娘早亡,一個人在國外討生活,好容易長大了,自食其力了,這才過了幾天清閑日子呀?居然就莫名其妙的死了一迴,死就死了吧,還沒死透,居然一睜眼就變成了一個坐都坐不穩當的小奶娃,得,還得重新再長大一迴!

    最重要的是,她發現在自己如今這小身子板兒邊兒上晃來晃去的男男女女們,都身著古裝,說話也古腔古調,若非迴國六、七年了,她都可能把這些人說的話當成某個小語種的外語來對待……

    蒼天呀,大地呀,哪位神仙姐姐來拉咱一把吧,就算要穿,也讓咱穿個有電腦、有網絡的地方吧,沒電腦的日子可怎麽過呀,咱在x點,x江,x袖,x湘追的好多文都還沒完結呢,以前雖然總報怨作者大大更的慢,可是那也好歹還有點盼頭,這穿到了連電都沒有的時空,可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這讓她咋活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永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展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展眉並收藏盛唐永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