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的那個裙子哪裏去了?”林悅一大早起來,翻箱倒櫃找衣服。
今個要去給看小團子,自然要穿的美美噠。
小團子是學琴姐前幾個月剛生下來的寶貝蛋,薛家的命根子,前段日子小團子做滿月,自己上課正是緊張,所以沒去看新生兒。
今個趁著爸媽都在家,一家子商量了一下去看小團子。
“你的哪個裙子啊?”周玉琴在廚房**蛋餅,許久不做東西,這會再進去覺得生疏不少,從廚房探出頭,看著隻穿著一個睡衣,露著兩個白大腿的閨女。
“就是那個牛仔裙啊,連體的,我去年買的那個”
清晨的天還有些涼颼颼的,兩條大腿在外露著還真有點冷。
“你的那條裙子啊?”周玉琴恍然大悟,“那個,那個裙子不是小了嗎?我就給了香香二妹妹了,反正你倆就差著三歲,你不能穿,她正好能穿”
“媽,那衣服我才穿了兩次呢”
林悅聲音帶著抱怨,倒不是她摳門的舍不得把衣服給了人家,實在是在這迴來太過匆忙,直接穿著校服就迴來了,大部分的衣服都在市裏,家裏的那些看的上眼的都小了,一會走親戚要她穿啥啊。
“就算沒給人家,你這會都不能穿了,這樣吧,一會咱們先去美食城挑幾件再去薛家”
林悅點頭,今年也是奇怪,好像長高了不少。林悅自己平時穿著校服沒感覺,脫了校服後再換衣服卻沒一個合適的了。
如今她的個子,恐怕已經差不多一米六五了,林悅在心裏默默祈禱,這個高度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再長了,她還幻想著將來小鳥依人呢。
許陽端著一碟子生煎包來到了林家,入目就是兩條光溜溜的大腿,鼻子一癢癢,趕緊移開自己的視線。
周玉琴聽到動靜。係著圍裙出來。“陽陽,你家早上吃的生煎包?”
“嗯,我奶奶早起弄的,剛出鍋。趁熱你們快嚐嚐”把它放到石桌上。不敢看林悅。直接跟周玉琴告別。
林悅聳聳肩,坐在凳子上,拿著筷子三嘴吃掉一個生煎包。
“去喝點水。剛起來就吃這麽油膩的,你也不怕不舒服,去,喊你弟弟起來,不然一會天熱了”
林悅點點頭,又往嘴裏塞了一個小包子,這才嬉皮笑臉的走了。
難得的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周玉琴做的雞蛋餅放的鹽有點多,除了林振德給了個麵子吃了大半外,剩下所有人,筷子都紛紛朝著那盤生煎包。
“團團,你說今個咱們過去拿點什麽?”滿月的時候夫妻倆包的紅包,這會跟著閨女再一道去,再包紅包就不好看了吧?
“就拿點好點的尿不濕、奶粉、孩子的小衣服就好了,包紅包俗氣”林悅奶奶開口。
“我還給你們準備了點尿布,都是你和元安小時候用過的,都是好料子,你們一會去的時候,給小團子帶過去”
林悅奶奶一臉慈愛。
林悅不發一聲,低著頭,吸溜吸溜的喝著粥,雖然說尿布之類的是挺好,也是他們小時候就用慣的,可是人家薛家三代單傳,薛太太怎麽可能讓自個孫子用別人用過的尿布?
“媽,您不用操心這個,上次我們過去的時候,那家裏已經有不少孩子的尿布了,咱們這個留著,等什麽時候元思的孩子出生了,留給他啊”
林悅奶奶一想,還真是這麽迴事,薛家的孩子眾星捧月,自然是不稀罕這個了,自己重孫那邊姥姥家沒人,將來還得要自個張羅這東西。
想了想,顫顫巍巍起身,收拾好的東西,又放迴自個的陪嫁箱子裏。
林家兄妹捂嘴偷笑。
吃飽喝足,按著計劃是要先帶著林悅去美食城買了兩件衣服。
林悅在他們車子還沒停下的時候,發現在她眼前十來米的地方,幾個小娃正蹲在那,嘰嘰咕咕不知道在幹些什麽。
喊著自個爹停車,她自個好奇的走過去,最大的孩子隻是看了她一眼,又低下頭在忙碌著些什麽。
“你們這是幹嘛呢?”
“沒你的事,快走!”為首的髒兮兮的小屁孩惡聲惡氣道。
要是這麽容易就走,那就不是林悅了,她站在那裏一動不動,也不說話,那些小孩子看到她不動,也不礙他們的事,低聲商量了幾句才分開。
林悅眯著眼望著那五個小孩,也不知道在幹啥,還挺有組織紀律性的。
漸漸的,她就笑不出來了,美食城前麵專門有兩排是留給那些自行車電動車的,那些小孩蹲在自行車尾部,左右看看沒人,這才拿出手裏一直抓著的針。
熊孩子速度很快,一手狠狠的紮在車帶再拔出來快速離開,抬頭走幾步,在相隔五步的地方,再紮一針重複先前的動作。
林悅先前不解,現在看清楚他們的動作,怎麽能不怒?
“喂,你們幹啥呢!”
林悅的叫聲引來了停好車的林振德夫妻,周玉琴挎著包,疾步走來,站在林悅身邊,“閨女怎麽了?”
林悅眯著眼望著那些跑遠的小屁娃,氣衝衝道:“媽,剛才不知道從哪來了那麽些熊孩子,拿著針頭把人家車帶都紮破了”
周玉琴聽了之後更是詫異,“真的假的?那些小娃怎麽可能膽子那麽大?”
“是真的!”林悅斬釘截鐵道,“媽,我這眼神多好你還不知道?剛剛我親眼看到的,他們拿著這麽長的針,一個接著一個紮過去的!”
豈有此理,西上鎮建成的美食城,是林悅耗費了好幾年的心血,也幾乎成了這周圍十裏八鄉最值得信賴的一個地方。
有的人家來這買衣服,可能是騎著自行車騎了二十裏地過來的,他們這麽紮,讓人一會怎麽迴去!
“姐,你先別生氣,我覺得不是這不是那些小孩單純的調皮問題”
林悅詫異的望著他,“什麽意思?”
“在我們學校門口,也曾經發生過好幾次這樣的事情”林元安仔細描述,“那時候是開家長會,不少家長騎著自行車過來,後來把車子停在那後,就多了好幾個一二年紀的小學生,在自行車堆裏玩鬧”(未完待續。。)
今個要去給看小團子,自然要穿的美美噠。
小團子是學琴姐前幾個月剛生下來的寶貝蛋,薛家的命根子,前段日子小團子做滿月,自己上課正是緊張,所以沒去看新生兒。
今個趁著爸媽都在家,一家子商量了一下去看小團子。
“你的哪個裙子啊?”周玉琴在廚房**蛋餅,許久不做東西,這會再進去覺得生疏不少,從廚房探出頭,看著隻穿著一個睡衣,露著兩個白大腿的閨女。
“就是那個牛仔裙啊,連體的,我去年買的那個”
清晨的天還有些涼颼颼的,兩條大腿在外露著還真有點冷。
“你的那條裙子啊?”周玉琴恍然大悟,“那個,那個裙子不是小了嗎?我就給了香香二妹妹了,反正你倆就差著三歲,你不能穿,她正好能穿”
“媽,那衣服我才穿了兩次呢”
林悅聲音帶著抱怨,倒不是她摳門的舍不得把衣服給了人家,實在是在這迴來太過匆忙,直接穿著校服就迴來了,大部分的衣服都在市裏,家裏的那些看的上眼的都小了,一會走親戚要她穿啥啊。
“就算沒給人家,你這會都不能穿了,這樣吧,一會咱們先去美食城挑幾件再去薛家”
林悅點頭,今年也是奇怪,好像長高了不少。林悅自己平時穿著校服沒感覺,脫了校服後再換衣服卻沒一個合適的了。
如今她的個子,恐怕已經差不多一米六五了,林悅在心裏默默祈禱,這個高度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再長了,她還幻想著將來小鳥依人呢。
許陽端著一碟子生煎包來到了林家,入目就是兩條光溜溜的大腿,鼻子一癢癢,趕緊移開自己的視線。
周玉琴聽到動靜。係著圍裙出來。“陽陽,你家早上吃的生煎包?”
“嗯,我奶奶早起弄的,剛出鍋。趁熱你們快嚐嚐”把它放到石桌上。不敢看林悅。直接跟周玉琴告別。
林悅聳聳肩,坐在凳子上,拿著筷子三嘴吃掉一個生煎包。
“去喝點水。剛起來就吃這麽油膩的,你也不怕不舒服,去,喊你弟弟起來,不然一會天熱了”
林悅點點頭,又往嘴裏塞了一個小包子,這才嬉皮笑臉的走了。
難得的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周玉琴做的雞蛋餅放的鹽有點多,除了林振德給了個麵子吃了大半外,剩下所有人,筷子都紛紛朝著那盤生煎包。
“團團,你說今個咱們過去拿點什麽?”滿月的時候夫妻倆包的紅包,這會跟著閨女再一道去,再包紅包就不好看了吧?
“就拿點好點的尿不濕、奶粉、孩子的小衣服就好了,包紅包俗氣”林悅奶奶開口。
“我還給你們準備了點尿布,都是你和元安小時候用過的,都是好料子,你們一會去的時候,給小團子帶過去”
林悅奶奶一臉慈愛。
林悅不發一聲,低著頭,吸溜吸溜的喝著粥,雖然說尿布之類的是挺好,也是他們小時候就用慣的,可是人家薛家三代單傳,薛太太怎麽可能讓自個孫子用別人用過的尿布?
“媽,您不用操心這個,上次我們過去的時候,那家裏已經有不少孩子的尿布了,咱們這個留著,等什麽時候元思的孩子出生了,留給他啊”
林悅奶奶一想,還真是這麽迴事,薛家的孩子眾星捧月,自然是不稀罕這個了,自己重孫那邊姥姥家沒人,將來還得要自個張羅這東西。
想了想,顫顫巍巍起身,收拾好的東西,又放迴自個的陪嫁箱子裏。
林家兄妹捂嘴偷笑。
吃飽喝足,按著計劃是要先帶著林悅去美食城買了兩件衣服。
林悅在他們車子還沒停下的時候,發現在她眼前十來米的地方,幾個小娃正蹲在那,嘰嘰咕咕不知道在幹些什麽。
喊著自個爹停車,她自個好奇的走過去,最大的孩子隻是看了她一眼,又低下頭在忙碌著些什麽。
“你們這是幹嘛呢?”
“沒你的事,快走!”為首的髒兮兮的小屁孩惡聲惡氣道。
要是這麽容易就走,那就不是林悅了,她站在那裏一動不動,也不說話,那些小孩子看到她不動,也不礙他們的事,低聲商量了幾句才分開。
林悅眯著眼望著那五個小孩,也不知道在幹啥,還挺有組織紀律性的。
漸漸的,她就笑不出來了,美食城前麵專門有兩排是留給那些自行車電動車的,那些小孩蹲在自行車尾部,左右看看沒人,這才拿出手裏一直抓著的針。
熊孩子速度很快,一手狠狠的紮在車帶再拔出來快速離開,抬頭走幾步,在相隔五步的地方,再紮一針重複先前的動作。
林悅先前不解,現在看清楚他們的動作,怎麽能不怒?
“喂,你們幹啥呢!”
林悅的叫聲引來了停好車的林振德夫妻,周玉琴挎著包,疾步走來,站在林悅身邊,“閨女怎麽了?”
林悅眯著眼望著那些跑遠的小屁娃,氣衝衝道:“媽,剛才不知道從哪來了那麽些熊孩子,拿著針頭把人家車帶都紮破了”
周玉琴聽了之後更是詫異,“真的假的?那些小娃怎麽可能膽子那麽大?”
“是真的!”林悅斬釘截鐵道,“媽,我這眼神多好你還不知道?剛剛我親眼看到的,他們拿著這麽長的針,一個接著一個紮過去的!”
豈有此理,西上鎮建成的美食城,是林悅耗費了好幾年的心血,也幾乎成了這周圍十裏八鄉最值得信賴的一個地方。
有的人家來這買衣服,可能是騎著自行車騎了二十裏地過來的,他們這麽紮,讓人一會怎麽迴去!
“姐,你先別生氣,我覺得不是這不是那些小孩單純的調皮問題”
林悅詫異的望著他,“什麽意思?”
“在我們學校門口,也曾經發生過好幾次這樣的事情”林元安仔細描述,“那時候是開家長會,不少家長騎著自行車過來,後來把車子停在那後,就多了好幾個一二年紀的小學生,在自行車堆裏玩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