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從巫師手下救出赤羽後,帶著他催動身法拚命奔逃,直來到屈支城的北門。采月、童姣等人已準備好獨角馬等候他們。
赤羽看到采月的身影,神色激動,喊道:“小姐……”
少女也是喜笑顏開。
童姣打斷他的話,說:“赤羽,屈支城的巫師正搜捕我們。目前情況緊急,有話等會兒再說吧。”
赤羽意識到目前的危機,七人於夜空下馬不停蹄地奔行數百裏路,直到跨過一條十丈寬的大河。河水奔騰洶湧,對麵還聳立著兩座佛寺。
少年提議道:“咱們離屈支城快五百裏了,預計巫師暫時不會追上來。大家趕了一天的路,不如先到寺院裏休息會兒,明天出發不遲。”
大家沒有異議,騎馬來到了寺院門前。這是兩座相對而立的奇怪寺廟,其中一處坐東麵西,另一處坐西麵東。兩扇紅色的大門間隔兩丈,門上都寫有“昭厘寺”三個大字。
側麵仔細打量兩座寺廟的外形,都是灰瓦紅牆,連廟宇的大小都一模一樣。
紫衣少女奇怪地問:“這裏怎麽建有兩座完全相同的佛寺,難道兩座寺院的方丈正搶生意,互相比較誰的香火更盛?”
“采月,你不要亂講了。”少年注意到門框上的紅字牌匾,奇道,“它們不僅外形相同,連名字都一樣,其中必有古怪。”
童姣靈念波動,從房前到屋後仔細查看了一遍,說道:“兩座寺院都是空廟,沒有一個人。寺院門前還長滿青草,估計很長時間沒人住了。咱們正好到裏麵歇息一晚。”
趕了一天一夜的路,七人都很疲憊。此處的寺院雖然奇怪,可大家還是走進了東側的寺院中。
昭厘寺門前滿是瓦礫和亂草,推開寺院的紅色大門後,眼前的景象出人意料。
大門正對麵是條鵝卵石鋪成的小路,路上纖塵不染,仿佛有人剛剛打掃過。石路兩邊各種有幾十棵桃樹,粉紅色的桃花下黃鶯、喜鵲嘰嘰喳喳地歌唱,整個庭院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美感。
米薩寶見到院子裏修剪整齊的桃樹枝,警覺道:“昭厘寺肯定有人居住,不然院子中不會如此整齊?地上沒有灰塵,必然有人清掃過。”
大家認為他說得有道理,然而庭院四麵的房舍空無一人,到底是誰打掃過庭院?
鐵牛衝著正前方的大雄寶殿叫道:“有人嗎?我們想借宿一晚。有人在嗎?”大漢連叫好幾聲,聲音隻是在大殿迴響,沒有人答複。
米薩寶催動靈念,仔仔細細地查看每個角落,依然毫無人影。
他皺起眉頭,警惕道:“咱們最好把每個房間都搜查一遍。寺裏隻有十幾間房舍,搜查起來很容易,說不定還有其他蛛絲馬跡。”
眾人點頭稱是,於寺院中搜查起來。
采月抱起黃毛雞大毛同少年走進大雄寶殿。大殿內纖塵不染,除一尊佛祖銅像外,並沒有古怪的地方。
紫衣女子嘴裏嘀咕道:“哪有奇怪的地方,咱們別疑神疑鬼的,趕緊召唿大家睡覺吧。”
少年笑道:“我們四處閑逛,說不定還能有所發現。”
七人分頭搜查,兩刻鍾後再次聚集到大雄寶殿。他們圍坐一起,中間還放有采月的明月珠,寶珠青綠色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大殿。
三寶臉色平靜,說道:“我沒看到一個人影,你們呢。”
采月附和道:“別說人了,連鬼影都沒有見到。”其他五人都表示沒有異常。
米薩寶更奇怪了,猜測說:“從寺院的整潔程度看,昭厘寺的和尚怕是最近幾天才突然消失。我們需盡快離開這裏,不然碰上那群歹徒,肯定也惹上麻煩。”
三寶半眯著眼睛,道:“米兄所言有理。可大家趕了一天的路,都很累了,不如先住一晚,由我來給大家守夜。如果真有意外,我會及時告知。”
鐵牛和采月齊聲答應,米薩寶隻好默默頷首。
半個時辰後,大家都躺在帳篷裏睡熟了。少年閑來無事,走出大雄大殿,來到外麵的庭院。
夜空中明月高懸,清潔月光明亮安詳。少年舉目遠望,有片烏雲侵蝕過來,擋住了月亮的光輝。潮濕的空氣和泥土的香味,隨微風一齊湧入院中。
快下雨了!
片刻鍾後,絲絲的雨點從高空墜落下來。雨點落在屋簷上“噠噠”作響,卻沒有雨絲落入院中。
所有的雨點在院子上空就憑空消失消失,即使屋簷上的雨水也沒有滑落,隻是莫名其妙地消散於瓦片見。
少年凝神思考,意識到昭厘寺怕是處獨立的空間。怪不得如此幹淨,原來此地與世隔絕,外麵的風雨塵土侵蝕不到。
少年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想唿喚大家商議。
忽然,寺院右側廂房閃過柔和的白光。三寶以為眼花了,待仔細觀察時,哪還有一縷光線。
好奇之下,少年推門走進僧房,裏麵光線昏暗,隱約能見到有尊枯瘦的泥像端坐於木桌。
三寶抬頭再看,泥像麵目慈祥,人物麵貌栩栩如生,並非佛祖釋迦摩尼,而是個從沒見過的陌生人。
這是尊人身舍利!少年暗道:必是人身舍利,不然再高明的大師都難以塑造這般出神入化的作品。
廂房間亮起青綠色光芒,原來童姣手拿明月珠走了進來。她輕輕地問道:“三寶,這尊佛像有古怪嗎?剛才你居然看得這麽入神。”
少年點頭說道:“這佛像是尊人身舍利。”
“人身舍利?”
三寶凝視佛像,解釋道:“人身舍利乃佛門的一個說法。即高僧圓寂時,後人會將他的屍身進行防腐處理,直接做成泥塑。眼前的泥塑裏麵即是高僧的人身。”
“原來如此。”童姣得知此事後,心中莫名地不安起來。三寶則俯身來到泥塑後麵,瞥到那裏有塊一尺見方的乳白色玉石。
玉石呈橢圓形,光亮而沉靜,表麵潔白無暇,裏麵霧氣蒙蒙。
紅衣女子注意到這塊奇怪的玉石,走過來問道:“鍾乳玉石有什麽古怪嗎?咦,上麵居然有個人的腳印。
鍾乳玉石堅硬無比,神兵利刃都無法在上麵劃出痕跡。如今有人留下腳印,玉石卻還完好無損。我確實想不出怎樣的氣功修為才能做到這點。”
三寶注視玉石,發現腳印上偶爾浮現出乳白色的文理。
他喃喃道:“留下腳印的怕是某位佛門修士,而且有著通天徹地之能。”
童姣深以為然,道:“不錯,這位高僧的修為怕已超脫凡界,成為仙人了。”
再次看向玉石,三寶丹田裏的卍字心印忽然顫動起來。
他盤腿坐下,腦海裏湧出《九轉唯識經》的經文。從第一轉“法眼相”到第二轉——“有聽相”,又自“無嗅相”進入第四轉——虛空相。
少年嘴角露出微笑,知道馬上要進入下一層境界。
紅衣女子看出他有所領悟,沒有打擾,靜靜地坐在少年身邊。
《唯識經》第四層“虛空相”乃是對前三層修為的升華。法眼相令修士免於幻境的迷惑,有聽相使修道者不會沉迷於魔幻的聲響,無嗅相則讓煉氣士即使不通過耳朵和眼睛也能感知周圍事物。
至於第四層——虛空相,則是保持修士空明的心境。空明既能感知危險,還能窺視他人的氣功破綻,乃是以心觀察、理解萬物的奇妙境界。
進入虛空相後,少年腦海中浮現出一片灰蒙蒙的夜空,夜空中正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
夜色籠罩下,昭厘寺靜靜矗立於荒野之間。
慢慢地,天際有團乳白色的真氣匯集、飄落,最後自少年的頭頂沿氣脈湧入丹田。充沛的天地真氣在丹田凝結,少年正和周圍的天地融為一體。
童姣望見匯集少年頭頂的天地真氣,臉上同樣驚異。如此濃鬱的真氣,說明他在領悟法天象地境。
法天相地境不同於脫胎換骨境。脫胎換骨,顧名思義,是對煉氣士肉體的錘煉。修士肉身經過天地真氣的磨煉即可脫離凡胎,從而更好地感悟天地道法。
法天象地境是在前一境界的基礎上,參悟天地道法。再次之前,修士隻能使用儲存在於丹田和氣脈裏的真氣,然而法天象地境的修士與天地相同,可借用天地真氣。
另外,修士進入法天象地境後,施展功訣時會引起天地變動,而不僅僅隻是真氣的力量。
因此,修士達到法天象地境,可以說就是天地的一部分。他們的靈魂與天地相融,借助天地力量觀察四周,即是使用靈念。
修士領悟的天地道法越多,引動的天地力量就越強,其靈念感知的範圍也越大。
時光緩緩流逝,少年沉浸修煉無法自拔。直到雨過天晴,東方朝陽如血,緩緩升起。三寶收斂真氣,站起身來。
童姣把他扶起來,笑道:“三寶,恭喜你啊,突破到法天象地境。哈!從你開始踏入修煉到進入法天象地境,期間不足三年。
修為進境如此之快,簡直聞所未聞。”
少年謙遜地說道:“運氣罷了。這次修為大進,還多虧鍾乳玉石的幫助呢。”
赤羽看到采月的身影,神色激動,喊道:“小姐……”
少女也是喜笑顏開。
童姣打斷他的話,說:“赤羽,屈支城的巫師正搜捕我們。目前情況緊急,有話等會兒再說吧。”
赤羽意識到目前的危機,七人於夜空下馬不停蹄地奔行數百裏路,直到跨過一條十丈寬的大河。河水奔騰洶湧,對麵還聳立著兩座佛寺。
少年提議道:“咱們離屈支城快五百裏了,預計巫師暫時不會追上來。大家趕了一天的路,不如先到寺院裏休息會兒,明天出發不遲。”
大家沒有異議,騎馬來到了寺院門前。這是兩座相對而立的奇怪寺廟,其中一處坐東麵西,另一處坐西麵東。兩扇紅色的大門間隔兩丈,門上都寫有“昭厘寺”三個大字。
側麵仔細打量兩座寺廟的外形,都是灰瓦紅牆,連廟宇的大小都一模一樣。
紫衣少女奇怪地問:“這裏怎麽建有兩座完全相同的佛寺,難道兩座寺院的方丈正搶生意,互相比較誰的香火更盛?”
“采月,你不要亂講了。”少年注意到門框上的紅字牌匾,奇道,“它們不僅外形相同,連名字都一樣,其中必有古怪。”
童姣靈念波動,從房前到屋後仔細查看了一遍,說道:“兩座寺院都是空廟,沒有一個人。寺院門前還長滿青草,估計很長時間沒人住了。咱們正好到裏麵歇息一晚。”
趕了一天一夜的路,七人都很疲憊。此處的寺院雖然奇怪,可大家還是走進了東側的寺院中。
昭厘寺門前滿是瓦礫和亂草,推開寺院的紅色大門後,眼前的景象出人意料。
大門正對麵是條鵝卵石鋪成的小路,路上纖塵不染,仿佛有人剛剛打掃過。石路兩邊各種有幾十棵桃樹,粉紅色的桃花下黃鶯、喜鵲嘰嘰喳喳地歌唱,整個庭院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美感。
米薩寶見到院子裏修剪整齊的桃樹枝,警覺道:“昭厘寺肯定有人居住,不然院子中不會如此整齊?地上沒有灰塵,必然有人清掃過。”
大家認為他說得有道理,然而庭院四麵的房舍空無一人,到底是誰打掃過庭院?
鐵牛衝著正前方的大雄寶殿叫道:“有人嗎?我們想借宿一晚。有人在嗎?”大漢連叫好幾聲,聲音隻是在大殿迴響,沒有人答複。
米薩寶催動靈念,仔仔細細地查看每個角落,依然毫無人影。
他皺起眉頭,警惕道:“咱們最好把每個房間都搜查一遍。寺裏隻有十幾間房舍,搜查起來很容易,說不定還有其他蛛絲馬跡。”
眾人點頭稱是,於寺院中搜查起來。
采月抱起黃毛雞大毛同少年走進大雄寶殿。大殿內纖塵不染,除一尊佛祖銅像外,並沒有古怪的地方。
紫衣女子嘴裏嘀咕道:“哪有奇怪的地方,咱們別疑神疑鬼的,趕緊召唿大家睡覺吧。”
少年笑道:“我們四處閑逛,說不定還能有所發現。”
七人分頭搜查,兩刻鍾後再次聚集到大雄寶殿。他們圍坐一起,中間還放有采月的明月珠,寶珠青綠色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大殿。
三寶臉色平靜,說道:“我沒看到一個人影,你們呢。”
采月附和道:“別說人了,連鬼影都沒有見到。”其他五人都表示沒有異常。
米薩寶更奇怪了,猜測說:“從寺院的整潔程度看,昭厘寺的和尚怕是最近幾天才突然消失。我們需盡快離開這裏,不然碰上那群歹徒,肯定也惹上麻煩。”
三寶半眯著眼睛,道:“米兄所言有理。可大家趕了一天的路,都很累了,不如先住一晚,由我來給大家守夜。如果真有意外,我會及時告知。”
鐵牛和采月齊聲答應,米薩寶隻好默默頷首。
半個時辰後,大家都躺在帳篷裏睡熟了。少年閑來無事,走出大雄大殿,來到外麵的庭院。
夜空中明月高懸,清潔月光明亮安詳。少年舉目遠望,有片烏雲侵蝕過來,擋住了月亮的光輝。潮濕的空氣和泥土的香味,隨微風一齊湧入院中。
快下雨了!
片刻鍾後,絲絲的雨點從高空墜落下來。雨點落在屋簷上“噠噠”作響,卻沒有雨絲落入院中。
所有的雨點在院子上空就憑空消失消失,即使屋簷上的雨水也沒有滑落,隻是莫名其妙地消散於瓦片見。
少年凝神思考,意識到昭厘寺怕是處獨立的空間。怪不得如此幹淨,原來此地與世隔絕,外麵的風雨塵土侵蝕不到。
少年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想唿喚大家商議。
忽然,寺院右側廂房閃過柔和的白光。三寶以為眼花了,待仔細觀察時,哪還有一縷光線。
好奇之下,少年推門走進僧房,裏麵光線昏暗,隱約能見到有尊枯瘦的泥像端坐於木桌。
三寶抬頭再看,泥像麵目慈祥,人物麵貌栩栩如生,並非佛祖釋迦摩尼,而是個從沒見過的陌生人。
這是尊人身舍利!少年暗道:必是人身舍利,不然再高明的大師都難以塑造這般出神入化的作品。
廂房間亮起青綠色光芒,原來童姣手拿明月珠走了進來。她輕輕地問道:“三寶,這尊佛像有古怪嗎?剛才你居然看得這麽入神。”
少年點頭說道:“這佛像是尊人身舍利。”
“人身舍利?”
三寶凝視佛像,解釋道:“人身舍利乃佛門的一個說法。即高僧圓寂時,後人會將他的屍身進行防腐處理,直接做成泥塑。眼前的泥塑裏麵即是高僧的人身。”
“原來如此。”童姣得知此事後,心中莫名地不安起來。三寶則俯身來到泥塑後麵,瞥到那裏有塊一尺見方的乳白色玉石。
玉石呈橢圓形,光亮而沉靜,表麵潔白無暇,裏麵霧氣蒙蒙。
紅衣女子注意到這塊奇怪的玉石,走過來問道:“鍾乳玉石有什麽古怪嗎?咦,上麵居然有個人的腳印。
鍾乳玉石堅硬無比,神兵利刃都無法在上麵劃出痕跡。如今有人留下腳印,玉石卻還完好無損。我確實想不出怎樣的氣功修為才能做到這點。”
三寶注視玉石,發現腳印上偶爾浮現出乳白色的文理。
他喃喃道:“留下腳印的怕是某位佛門修士,而且有著通天徹地之能。”
童姣深以為然,道:“不錯,這位高僧的修為怕已超脫凡界,成為仙人了。”
再次看向玉石,三寶丹田裏的卍字心印忽然顫動起來。
他盤腿坐下,腦海裏湧出《九轉唯識經》的經文。從第一轉“法眼相”到第二轉——“有聽相”,又自“無嗅相”進入第四轉——虛空相。
少年嘴角露出微笑,知道馬上要進入下一層境界。
紅衣女子看出他有所領悟,沒有打擾,靜靜地坐在少年身邊。
《唯識經》第四層“虛空相”乃是對前三層修為的升華。法眼相令修士免於幻境的迷惑,有聽相使修道者不會沉迷於魔幻的聲響,無嗅相則讓煉氣士即使不通過耳朵和眼睛也能感知周圍事物。
至於第四層——虛空相,則是保持修士空明的心境。空明既能感知危險,還能窺視他人的氣功破綻,乃是以心觀察、理解萬物的奇妙境界。
進入虛空相後,少年腦海中浮現出一片灰蒙蒙的夜空,夜空中正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
夜色籠罩下,昭厘寺靜靜矗立於荒野之間。
慢慢地,天際有團乳白色的真氣匯集、飄落,最後自少年的頭頂沿氣脈湧入丹田。充沛的天地真氣在丹田凝結,少年正和周圍的天地融為一體。
童姣望見匯集少年頭頂的天地真氣,臉上同樣驚異。如此濃鬱的真氣,說明他在領悟法天象地境。
法天相地境不同於脫胎換骨境。脫胎換骨,顧名思義,是對煉氣士肉體的錘煉。修士肉身經過天地真氣的磨煉即可脫離凡胎,從而更好地感悟天地道法。
法天象地境是在前一境界的基礎上,參悟天地道法。再次之前,修士隻能使用儲存在於丹田和氣脈裏的真氣,然而法天象地境的修士與天地相同,可借用天地真氣。
另外,修士進入法天象地境後,施展功訣時會引起天地變動,而不僅僅隻是真氣的力量。
因此,修士達到法天象地境,可以說就是天地的一部分。他們的靈魂與天地相融,借助天地力量觀察四周,即是使用靈念。
修士領悟的天地道法越多,引動的天地力量就越強,其靈念感知的範圍也越大。
時光緩緩流逝,少年沉浸修煉無法自拔。直到雨過天晴,東方朝陽如血,緩緩升起。三寶收斂真氣,站起身來。
童姣把他扶起來,笑道:“三寶,恭喜你啊,突破到法天象地境。哈!從你開始踏入修煉到進入法天象地境,期間不足三年。
修為進境如此之快,簡直聞所未聞。”
少年謙遜地說道:“運氣罷了。這次修為大進,還多虧鍾乳玉石的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