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日過後五天,大舅周民就借了村裏人的牛車,將抓來的小豬娃裝在牛車裏,送了過來。^^

    周民過來那會,章家爺孫幾個都已經下地去了,家裏隻剩周氏和章雲,聽到周民在院外的喚聲,周氏從廚房跑了出去,章雲正在後院整菜地,聽了也跑了過去。

    “阿芬,三隻小豬娃我送來了。”周民從牛車上跳下地,轉去後邊將小豬娃抱進懷裏,就喊道:“豬欄在哪?”

    周氏忙笑著跑過去,也去牛車上抱了一隻小豬娃下來,當下就帶頭走去,笑道:“搭在院角那邊,我帶你過去。”周民就抱著小豬娃,跟在周氏身後走進院子。

    兩人徑直往新搭的豬欄而去,從後院跑出來的章雲頂頭撞見他們,就笑著道:“還有隻小豬娃,我去抱。”

    “別介,別看它們小,也得有二十多斤,你那小細胳膊,可不定抱得動,還是我來抱吧。”周民腳上大步邁去,嘴裏還不忘出聲阻止她,怕小豬娃太重,壓到章雲。

    “大舅,人家哪有這麽弱,別把我當成小雞子看,二十多斤咱還是抱得動的。”章雲嗬嗬笑了起來,覺得大舅太小看她的力氣了,當即就往籬笆院外停的牛車跑去,到了跟前往裏一張,就見到一隻粉白的小豬娃躺在牛車上。

    章雲興奮地爬上了牛車,見小豬娃半眯著眼,手腳都用麻繩捆著,身上散發的味道雖不怎麽好聞,不過瞧著懵懵的,到有一絲可愛勁,於是就蹲□子,伸手將小豬娃抱在懷裏。

    小豬娃蜷著似睡非睡的,章雲剛一抱,它全身就掙動了起來,嘴裏發出吱吱的叫聲,它身子圓滾滾的,外皮上如今還是細密的絨毛,頗有些滑不溜手,還真無處抓手,這麽一掙,章雲就有些抱不住了。

    眼見就要從她懷裏掙脫。周民趕迴了頭,一步邁上牛車,伸手就接了過去,笑道:“我說吧,這個不好抱,還是讓大舅來吧。”親試了一迴,章雲再不敢誇大,乖乖地讓周民抱過去,跟著他一道跳下了車。

    不一會,三頭小豬娃全給關進了大間豬欄裏,周氏還將小豬欄指給周民看,告訴他,那邊準備關小母豬。

    “這樣不錯,一道搭起來,免得下次還得翻手,又要請幫手,雖說都是自個村子的熟人,不要工錢,可請人做活,總得管飯菜,太差的席麵也拿不出手,一天吃下來,得花不少錢。”周民看了忙點頭,直道這樣好。

    “就是這個理,公公和友慶也是這個意思,就幹脆一道搭了起來,反正抓了

    小公豬,小母豬往後肯定是要抓的,留著也不會白費。周氏帶周民瞧了瞧兩間豬欄後,就笑著帶他往堂屋去了。

    章雲卻早跑到後院去,自從上次外婆過來,說起抓小豬娃的事,章友慶和章程就花了兩晚上時間,將冬裏藏埋起來的鬼子薑,都給挖了出來,如今全在後院的茅草屋裏放著。

    從籮筐裏扒出了一些鬼子薑,抱在懷裏跑進廚房,這些都是沒清理過的,而且大豬可以直接喂,小豬娃的話,直接喂就太大塊了,因此章雲將懷裏的鬼子薑放進木盆裏,舀水大致洗了洗,把厚土洗掉後,就用刀切成兩半,切出滿滿半木盆,拌上一些麥麩,就拿著去了豬欄,倒進木槽裏,又裝了些水過來,倒進隔起來的另一半木槽裏。

    原先躺著的三隻小豬娃,這會全圓滾滾地跑了過來,湊進木槽裏吃了起來,瞧著小豬娃都愛吃,章雲這才放心,臉上露出笑來。

    在豬欄外瞧了一會小豬娃拱食,章雲將木盆放迴了廚房,去了堂屋,一進去就聽周氏說道:“咋能這麽便宜,大哥,你和娘不會貼了錢吧,我可事先說好的,你們貼錢,小豬娃我就不能收下。”

    周民笑道:“哪能,你都說跟娘商量好了,咱們哪會那麽做,真的是親家奶奶給的價,咱們一文也沒貼過。”

    周氏見周民說得篤定,到不像騙她,這才道:“親家奶奶這樣咋成,三頭小豬娃隻收咱們一兩銀子,她不是得虧錢,咱們到她那買,圖得是自家親戚,買了放心,總不能讓她賠錢吧,要不再多添幾個錢,你帶迴去,讓娘給送過去。”

    “娘哪能不懂這個道理,那會去抱的時候,就已經說過了,不讓親家奶奶賠錢,可親家奶奶說,市麵上就差不多這個價。”周民說道這,周氏不禁插了句,“不能吧,友慶去打聽過,說是要七八百錢一頭呀。”

    周民跟著點了點頭,笑道:“親家奶奶跟娘說,臘月和正月裏,豬肉價漲了許多,小豬娃價錢也跟著漲,是有七八百錢可以賣,可那是外行人瞧著價高,實際上並沒人買,大家全都等著年過了,價錢跌下來再買,尋常的市麵價,也就三百多錢一頭,賣上四百錢都算頂天了,她說給咱們的價,也就跟市麵價差不多。”

    聽完周民的解釋,周氏才算安了心,笑道:“那就好,都是親戚家,讓人家虧錢總是不好,這樣我就安心收了。”說著周氏就站起身,去屋裏取了一兩的銀子,遞給了周民,讓他帶迴去給李氏。

    章家原先預備著得花二兩多銀子,如今居然便

    宜了不止一半,周氏和章雲心裏頭都樂嗬得很,同周民又敘話家常了好一會,他起身說要迴去了。

    這會過了春耕日,農家地裏都開始忙了,周家也是如此,周氏也就沒多留他,送了周民出院子,見他登上牛車,揮鞭驅駛老水牛慢悠悠走去,直到身影出了視線,周氏才轉迴院裏。

    章家爺孫幾個下晚迴到家時,剛走進院子,周氏就拿著鍋鏟,跑出了廚房,笑著嚷道:“他爹,有件好事說給你聽。”

    “啥好事?”章友慶本想把農具拿去後邊放了,見周氏如此開心,滿麵笑容的,就止了腳步,章程、章興也跟著圍了過來。

    “今兒大哥把小豬娃送來了,三頭小豬娃隻用了一兩銀子,比咱們原先想的,少了一半,你說是不是好事。”周氏樂嗬嗬地把喜訊告訴了丈夫和兒子。

    章友慶一聽,麵上顯出詫異,急問道:“咋這麽低,是不是嶽母他們貼了錢,還是人家瞧著親戚的麵子,少收了咱們,要是那樣,可不好。”剛從後院跑出來的章雲,一聽爹的話,不由嗬嗬笑了起來,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爹和娘的想法,還真是一個樣。

    “沒呢,要是那樣,我也不會收下,大哥說,咱們家那個親家奶奶,給的就是市麵價,隻是過了年,價錢跌下來了而已。”周氏忙笑著解釋給他聽,章友慶聽了這才舒了眉頭,笑了起來,“那敢情好,這樣咱家又多了一兩銀子的積蓄啊。”

    “是啊,小豬娃買了,銀子又省下來了,咱們家開年就遇到順心事,這一年,準能過得順遂。”周氏隻覺這是好兆頭,會給一整年帶來福運。

    “大慶媳婦,這話說得好,咱老百姓,不就求日子能過得平順嘛。”在一旁笑咪咪聽著的章連根,聽完這句,不由笑著喝了起來,心裏頭很是開懷。

    一家子全都歡喜笑著,周氏突然想到啥,嘴裏道:“瞧我,隻顧著說話,鍋裏還燒著菜呢,隻怕都糊了。”說著話就扭頭往廚房跑去,身後所有人,全都哈哈笑了起來,章雲也跟著進了廚房幫手。

    得了這麽一件好事,全家人的心情都很好,晚飯時,一家人圍坐在桌邊,談論起養小豬娃的事,全都盼著它們能快快長膘,到年底賣了,賺幾個錢,當然,章興更關心的是,小豬娃大了,就能有肉吃了,想起豬肉的香味,饞得直吞口水,一家人都取笑他,說他是三句話不離吃的。

    樂嗬嗬的一頓飯下來,飯後章雲幫著周氏收拾,章友慶、章程拾掇農具,章連根又坐在了

    門檻上,編起籮筐,這些編多了,集起來也能賣幾個錢。

    全家人各忙各的,直到天幕黑了下來,繁星圓月掛上天空,才各自歇了上炕,農家人平日生活都繁忙,到了晚上,就一覺睡到大天亮,翌日起來,又是一天的忙碌。

    有了小豬娃後,章雲、周氏又比往日要更忙了些,喂豬、喂雞、打理菜地、翻曬菜幹、燒飯洗衣挑水,全都得一樣樣做下來,抽空還得掰玉米粒、磨玉米粉,家裏的玉米棒子雖不算多,可兩人掰的話,也得不少時日,還好並不急,隻要抽空慢慢做,能接得上吃就行。

    這些活做下來,章雲還不算數,腦子裏又在動心思了,惦記起那些剩下的鳳眼蓮種子來,舊年那種子催不出芽,播進塘裏到如今都沒反應,可見是失敗了,不過她也不氣餒,想著舊年那時候天氣冷,鳳眼蓮入冬都是要休眠的,估摸著是播的季節不對,這會開春了,她想著,等天氣再暖和一些,還得再試試,看能不能催芽、播種成功。

    鳳眼蓮的事,章雲心裏打定了主意,不過,這小豬娃可不能等,平日得喂些青飼料才行,光吃鬼子薑拌麥麩,營養不均衡,肯定會影響長膘,在沒有鳳眼蓮的情況下,隻能打豬草給它們吃了,因此,章雲又多了一樣打豬草的活。

    每日章家爺孫出門後,章雲喂了豬,喂了雞,收拾一番後,就出門去打豬草,原先她是想去拔水蠟燭,這個豬和雞都會愛吃,水蠟燭都是長在水邊的,章雲就跑遍了村裏的三、四個塘,還有青嶺河,卻隻見到少許抽出頭的水蠟燭,看來這會還不到時候,得再等段日子,水蠟燭才會生長茂盛起來。

    沒有水蠟燭,章雲隻能同其他娃兒一樣,在青嶺河邊打豬草,所幸青嶺河的水草到算豐沛,就算割的人眾多,養三頭小豬娃的量,還是有的。

    每日清早,給地裏送過早飯後,章雲就跟著周氏一道去青嶺河邊,周氏挑水,章雲則打豬草,早上算是青嶺河邊最熱鬧的時候,每日都會聚集許多人,有像章雲一樣打豬草的娃兒,也有同周氏一樣挑水的媳婦,還有拿著木盆、棒槌、皂角,帶了髒衣褲來河邊浣洗的媳婦、婆子們,整條河邊,處處揚起歡聲笑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旺家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八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八荊並收藏旺家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