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雲一聽完李氏的話,麵上就露出驚喜的神情,家裏鬼子薑都預備好了,錢也小賺了一些,隻等小豬娃了,這會聽了這好消息,哪能不高興。
“呀,那敢情好,自家親戚的東西,買了肯定放心,那就勞娘跑一趟了,我這去屋裏,取錢給你。”周氏笑眯眯地說完,就起身準備去取銀子,李氏卻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臂,道:“咱們娘倆的,急啥,如今價錢還不曉得,到時候錢我先會墊上,等送過來,你再拿來就行了。”
李氏這麽一說,周氏想想也對,就重新坐迴板凳上,笑道:“那就依你說的,不過我得先說,你墊上可以,到時候可不能想著貼錢,不收咱們的銀子,那樣小豬娃我也不會收。”周氏生怕爹娘、兄弟幾個顧著她家,把買小豬娃的錢給認了,就急著把話給說在了前頭。
李氏爽朗地笑道:“我曉得,如今你們家日子好過多了,放心,咱們不會搶著貼錢的,免得你們心裏老覺得過意不去。”
見娘應承了,周氏這才安心,笑著道:“是啊,咱們今年比往年好太多了,前頭欠的銀子全都還清了,還有些錢攢下,日子再沒那麽難了。”說起這個,娘倆自然又是一番樂嗬。
“那你們這迴,準備買幾頭小豬娃?”李氏開懷笑了一番後,就問了起來,這會章雲也已經站起身,走到周氏身邊,仔細聽她們說話。
聽李氏這麽問,周氏就扭頭和章雲對看了一眼,章雲當即就開口道:“娘,不管抓幾頭,小母豬總得要有,那樣往後咱們自個家就能有小豬娃了。”
“這是自然,不過公豬、母豬得分開養才好,要是兩種都買的話,還得搭兩處豬欄。”周氏想想說道。
“也不用都買,我瞧著,你們還是買母豬吧,咱家那幾頭小豬娃裏,就有一頭公豬,等你們母豬養大要配種時,公豬也大了,到時候帶咱們家去配就行了,你們也不用搭兩個豬欄那麽麻煩。”李氏當即就給了建議,種豬不必多,有個一頭就已經夠配種了。
周氏一聽樂嗬笑道:“行,那咱們就買母豬,大了可以生小豬娃,既然要生小豬娃,那咱們就不買多了,買個三頭吧,等這三頭大了,都生下小豬娃,到時候再多留幾頭小豬娃好了。”
章雲想想也點了點頭,畢竟以前沒喂過豬,也不曉得能不能養得肥,少少買個幾頭先試試也好。
母女倆都是這個意思,這事也就給敲定了,李氏笑道:“那我明兒就跑一趟,讓親家留三頭下來,這會小豬娃剛落地
十來日,還沒斷奶,等過十五也就斷奶能抱過來了。
“那得讓娃他爹早點搭豬欄了,這些日還不湊巧,村裏人都在山上墾地,一時半會還不得空。”周氏這會想起來,家裏的老少爺們這些日,隻怕都沒空搭豬欄吧。
“要真不得空,那買來先放我那豬欄裏養幾日,等你們家搭好豬欄,再讓你大哥送來就成了。”李氏直接說道。
這麽一來,再沒啥問題,周氏、章雲樂嗬嗬地笑了起來,一屋子人丟開了小豬娃的事,嘻嘻哈哈說起其他趣話來。
章友慶見到成喜、成貴上山,才知道嶽母來了,就知會了裏正,得了裏正的應承,脫隊跑下山,迴家來陪李氏說話。等到差不多快申時,李氏就站起身,說要趕迴去了。
“娘,不在這留一宿嘛。”周氏忙挽留了起來,李氏卻搖頭道:“你瞧這麽些人,哪裏住的下,這就不留了。”
周氏瞧瞧幾個侄女,還有剛從山上下來的兩個侄子,確實人太多,騰不出睡的地方,也就不再挽留了。
趁著李氏還沒離開,周氏將剛剛包好的幾大包吃食,還有割下的一大塊麅子腿肉,以及一罐子茶油,全給塞進篾竹籃子裏,硬是讓李氏帶迴去,李氏拗不過,也就接了下來,帶著孫兒、孫女出了籬笆院,往迴去了。
李氏走後,章友慶又匆匆上了青屯嶺,直到天擦黑,一家老少才隨著整群的同村鄉親,一道下了山,還沒到山腳,又有人向章連根、章友慶發出了邀請,說是要他們去家裏喝幾碗水酒,章友慶直搖手推拒,剛送走李氏時,周氏可是一再交代,讓他們今兒一定要迴家,還有事同他們商量。
可惜鄉親們都太熱情,章友慶怎麽推拒,都還是要拉他們,正在為難間,身後傳來笑聲:“我說癩子,你就別拉友慶了,他們家丈母娘過來做客,你硬是不讓人家迴去,讓他怎麽和媳婦交代,可別給人家兩口子添亂了,要是弄得人家拌嘴,咋好。”
落音一起,所有人都往後望去,就見到裏正常向陽隨著身後走來,忙停下腳步,等著他走向前來,才一道往山下去,聽完他這話,鄉親們這才罷休,被喚作癩子的漢子,嘴裏嘿嘿笑道:“友慶兄弟,丈母娘來了咋不說,水酒哪天都能喝,丈母娘的馬屁可不是隨時能拍的呀,你們說是不是。”
這話說得一行人全都哄笑了起來,章友慶被人開了玩笑,也不生氣,隻是嗬嗬憨笑,章連根則沒好氣地巴了他一下,道:“你個癩子,盡油腔滑調的,這都三十好幾
人了,整天沒句正緊話。”
這一下大夥就笑得更甚,癩子也不以為意,咧著嘴跟大夥一起笑,一行人就這麽有說有笑地下了山,等到了山腳,大家就分道揚鑣,各自迴家去了。
章家老小進到院裏時,家裏飯菜都已經準備妥當,放好農具,衝洗過後,一家人就坐下吃起來了。
“他爹,今兒我娘過來,提起我三弟妹的娘家,說是家裏養的老母豬,剛下了窩小豬娃,咱們要抓的話,她就跑去說一聲,我已經自個拿了主意,讓抓三頭小母豬過來,先養了試試,要是好的話,下半年咱們家也能有小豬娃了。”一家人剛坐下吃起來,周氏就迫不及待地把這件喜事說了出來。
在章雲的影響下,家裏的人早已經想過要抓小豬娃了,這會聽周氏一提,自然全都讚成,章連根當即就笑道:“那敢情好,怎麽說也是親戚,咱們可以放心買了,就是又得勞煩親家了,怪不好意思的。”
“爹,這事是我娘自個提的,她也想咱們家日子能好起來,出點力氣,她不會放在心上的。”周氏笑眯眯地說道。
章連根又是說幾句多謝的話,章友慶也開口道:“那咱們得準備銀子了,我上趟打聽過,如今小豬娃總要七八百錢一頭,小母豬的話,要更貴一些,隻怕三頭小母豬,差不多快要三兩銀子了吧。”
“咱們上趟賣油,賺了七兩多,再加後頭賣臭豆腐、炸豆腐,湊夠了八兩,賣油之後,我就把林大夫的二兩還上了,這麽一算下來,咱們手裏頭還有六兩,買了小豬娃,還能剩下三兩多點銀子。”提到銀子,周氏就細細地算了起來,這麽一算,麵上笑容更甚了,三兩多銀子足夠他們一家半年多的開銷,算得上一筆不小的積蓄了。
章連根、章友慶一聽,麵上全都樂嗬嗬的,手上有積蓄,心裏自然有底氣,日子就不愁過不好了。
提到臭豆腐,章程到問了起來,“爹,娘,今兒初六了,集市已經差不多開了,咱們年前賣剩的半桶臭豆腐,還擱在廚房裏,要是不盡快賣掉,隻怕會壞掉吧。”
這麽一提,大家才想起來,時間過的好快,這都已經初六了,這兩天全在青屯嶺上忙,到是忘了做生意的事,可是如今村裏男丁都在山上墾地,要是他們丟下那頭,顧著自個家的生意,隻怕不好,要是等墾好地再去,又怕臭豆腐要壞,畢竟要墾大片的地,不是一兩天能好的。
章友慶想著就把心裏的話說了,這下到讓全家人為難起來,章雲心裏到有數,臭豆
腐黴沒那麽快壞,尤其是這會天氣還冷,細菌不容易滋生,不過她也考慮到,這會還沒過完年,集市上比平日熱鬧,價錢也能賣得比平日高,不趁機賺幾個錢,實在可惜。
“我和娘可以去賣,隻是東西太多,咱們兩個挑不了那麽多。”家裏爺們沒空,她們娘子軍也一樣能行,不過挑擔子到成了問題,雜七雜八這麽多,她和周氏兩個,哪裏挑得過去。
“我幫著挑去集市吧,讓爹跟裏正說聲,我搭好灶台,就立馬迴頭,下晚我也早點下山,趕去集市接,應該耽擱不了多少時辰的。”章程當即就自告奮勇。
周氏想了想,要是章程一道去的話,他挑石塊,自個挑柴草和鍋盆,章雲拎臭豆腐桶和茶油,這麽一來,人手到是夠了,而且家裏隻出一個人,也不耽擱村裏的事,就笑著道:“那行,就讓程子幫著挑去吧,他年輕身子好,來迴連著趕路,也不怕累著。”
大家一合計,就這麽定了,當晚吃完飯,章友慶就開始劈柴,將明兒要用的木柴全給一段段劈好,和茅草一起,用籮筐裝起來,而章雲則估出炸臭豆腐的油量,用帶耳的罐子裝起來,在罐子的兩隻耳朵上,穿上麻繩,到時候可以拎,周氏收拾洗刷好後,就把要用的鍋碗瓢盆歸攏起來,裝進籮筐裏。
將明兒要用的東西,全都準備妥當後,一家人才歇下,翌日天未亮,全家人就都起身了,周氏趕早將早飯燒了,免得她走後,家裏的爺們沒得吃,章雲、章程、周氏草草吃了早飯,就上路了。
一家人就這麽兵分兩路,忙忙碌碌了七天,青屯嶺上墾地的活才完工,而章雲也早在初八那日,又黴了兩大桶臭豆腐下去,這麽幾天賣下來,差不多還剩下半桶,準備放十五元宵夜買,正月十四那日,全家人商量好了歇一天。
雖說歇在家裏,全家卻也一點不得空,章家爺孫幾個,約來了常四良、王大茂他們幾個壯丁,大夥一起出力,將豬欄搭起來,到時候小豬娃抓來,就可以直接進欄了。
家裏來了這麽些人幫忙,周氏和章雲就都撲在廚房裏,忙著做菜招待大夥,其中就有紅燒麅子腿肉,這些日一直忙,都沒來得及燒這道菜,正好有客人,就做了讓大家都嚐嚐鮮,另外還得磨糯米粉,做芝麻餡,到十五那日,好用來包元宵吃,一家子大小,全都忙得不亦樂乎。
“呀,那敢情好,自家親戚的東西,買了肯定放心,那就勞娘跑一趟了,我這去屋裏,取錢給你。”周氏笑眯眯地說完,就起身準備去取銀子,李氏卻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臂,道:“咱們娘倆的,急啥,如今價錢還不曉得,到時候錢我先會墊上,等送過來,你再拿來就行了。”
李氏這麽一說,周氏想想也對,就重新坐迴板凳上,笑道:“那就依你說的,不過我得先說,你墊上可以,到時候可不能想著貼錢,不收咱們的銀子,那樣小豬娃我也不會收。”周氏生怕爹娘、兄弟幾個顧著她家,把買小豬娃的錢給認了,就急著把話給說在了前頭。
李氏爽朗地笑道:“我曉得,如今你們家日子好過多了,放心,咱們不會搶著貼錢的,免得你們心裏老覺得過意不去。”
見娘應承了,周氏這才安心,笑著道:“是啊,咱們今年比往年好太多了,前頭欠的銀子全都還清了,還有些錢攢下,日子再沒那麽難了。”說起這個,娘倆自然又是一番樂嗬。
“那你們這迴,準備買幾頭小豬娃?”李氏開懷笑了一番後,就問了起來,這會章雲也已經站起身,走到周氏身邊,仔細聽她們說話。
聽李氏這麽問,周氏就扭頭和章雲對看了一眼,章雲當即就開口道:“娘,不管抓幾頭,小母豬總得要有,那樣往後咱們自個家就能有小豬娃了。”
“這是自然,不過公豬、母豬得分開養才好,要是兩種都買的話,還得搭兩處豬欄。”周氏想想說道。
“也不用都買,我瞧著,你們還是買母豬吧,咱家那幾頭小豬娃裏,就有一頭公豬,等你們母豬養大要配種時,公豬也大了,到時候帶咱們家去配就行了,你們也不用搭兩個豬欄那麽麻煩。”李氏當即就給了建議,種豬不必多,有個一頭就已經夠配種了。
周氏一聽樂嗬笑道:“行,那咱們就買母豬,大了可以生小豬娃,既然要生小豬娃,那咱們就不買多了,買個三頭吧,等這三頭大了,都生下小豬娃,到時候再多留幾頭小豬娃好了。”
章雲想想也點了點頭,畢竟以前沒喂過豬,也不曉得能不能養得肥,少少買個幾頭先試試也好。
母女倆都是這個意思,這事也就給敲定了,李氏笑道:“那我明兒就跑一趟,讓親家留三頭下來,這會小豬娃剛落地
十來日,還沒斷奶,等過十五也就斷奶能抱過來了。
“那得讓娃他爹早點搭豬欄了,這些日還不湊巧,村裏人都在山上墾地,一時半會還不得空。”周氏這會想起來,家裏的老少爺們這些日,隻怕都沒空搭豬欄吧。
“要真不得空,那買來先放我那豬欄裏養幾日,等你們家搭好豬欄,再讓你大哥送來就成了。”李氏直接說道。
這麽一來,再沒啥問題,周氏、章雲樂嗬嗬地笑了起來,一屋子人丟開了小豬娃的事,嘻嘻哈哈說起其他趣話來。
章友慶見到成喜、成貴上山,才知道嶽母來了,就知會了裏正,得了裏正的應承,脫隊跑下山,迴家來陪李氏說話。等到差不多快申時,李氏就站起身,說要趕迴去了。
“娘,不在這留一宿嘛。”周氏忙挽留了起來,李氏卻搖頭道:“你瞧這麽些人,哪裏住的下,這就不留了。”
周氏瞧瞧幾個侄女,還有剛從山上下來的兩個侄子,確實人太多,騰不出睡的地方,也就不再挽留了。
趁著李氏還沒離開,周氏將剛剛包好的幾大包吃食,還有割下的一大塊麅子腿肉,以及一罐子茶油,全給塞進篾竹籃子裏,硬是讓李氏帶迴去,李氏拗不過,也就接了下來,帶著孫兒、孫女出了籬笆院,往迴去了。
李氏走後,章友慶又匆匆上了青屯嶺,直到天擦黑,一家老少才隨著整群的同村鄉親,一道下了山,還沒到山腳,又有人向章連根、章友慶發出了邀請,說是要他們去家裏喝幾碗水酒,章友慶直搖手推拒,剛送走李氏時,周氏可是一再交代,讓他們今兒一定要迴家,還有事同他們商量。
可惜鄉親們都太熱情,章友慶怎麽推拒,都還是要拉他們,正在為難間,身後傳來笑聲:“我說癩子,你就別拉友慶了,他們家丈母娘過來做客,你硬是不讓人家迴去,讓他怎麽和媳婦交代,可別給人家兩口子添亂了,要是弄得人家拌嘴,咋好。”
落音一起,所有人都往後望去,就見到裏正常向陽隨著身後走來,忙停下腳步,等著他走向前來,才一道往山下去,聽完他這話,鄉親們這才罷休,被喚作癩子的漢子,嘴裏嘿嘿笑道:“友慶兄弟,丈母娘來了咋不說,水酒哪天都能喝,丈母娘的馬屁可不是隨時能拍的呀,你們說是不是。”
這話說得一行人全都哄笑了起來,章友慶被人開了玩笑,也不生氣,隻是嗬嗬憨笑,章連根則沒好氣地巴了他一下,道:“你個癩子,盡油腔滑調的,這都三十好幾
人了,整天沒句正緊話。”
這一下大夥就笑得更甚,癩子也不以為意,咧著嘴跟大夥一起笑,一行人就這麽有說有笑地下了山,等到了山腳,大家就分道揚鑣,各自迴家去了。
章家老小進到院裏時,家裏飯菜都已經準備妥當,放好農具,衝洗過後,一家人就坐下吃起來了。
“他爹,今兒我娘過來,提起我三弟妹的娘家,說是家裏養的老母豬,剛下了窩小豬娃,咱們要抓的話,她就跑去說一聲,我已經自個拿了主意,讓抓三頭小母豬過來,先養了試試,要是好的話,下半年咱們家也能有小豬娃了。”一家人剛坐下吃起來,周氏就迫不及待地把這件喜事說了出來。
在章雲的影響下,家裏的人早已經想過要抓小豬娃了,這會聽周氏一提,自然全都讚成,章連根當即就笑道:“那敢情好,怎麽說也是親戚,咱們可以放心買了,就是又得勞煩親家了,怪不好意思的。”
“爹,這事是我娘自個提的,她也想咱們家日子能好起來,出點力氣,她不會放在心上的。”周氏笑眯眯地說道。
章連根又是說幾句多謝的話,章友慶也開口道:“那咱們得準備銀子了,我上趟打聽過,如今小豬娃總要七八百錢一頭,小母豬的話,要更貴一些,隻怕三頭小母豬,差不多快要三兩銀子了吧。”
“咱們上趟賣油,賺了七兩多,再加後頭賣臭豆腐、炸豆腐,湊夠了八兩,賣油之後,我就把林大夫的二兩還上了,這麽一算下來,咱們手裏頭還有六兩,買了小豬娃,還能剩下三兩多點銀子。”提到銀子,周氏就細細地算了起來,這麽一算,麵上笑容更甚了,三兩多銀子足夠他們一家半年多的開銷,算得上一筆不小的積蓄了。
章連根、章友慶一聽,麵上全都樂嗬嗬的,手上有積蓄,心裏自然有底氣,日子就不愁過不好了。
提到臭豆腐,章程到問了起來,“爹,娘,今兒初六了,集市已經差不多開了,咱們年前賣剩的半桶臭豆腐,還擱在廚房裏,要是不盡快賣掉,隻怕會壞掉吧。”
這麽一提,大家才想起來,時間過的好快,這都已經初六了,這兩天全在青屯嶺上忙,到是忘了做生意的事,可是如今村裏男丁都在山上墾地,要是他們丟下那頭,顧著自個家的生意,隻怕不好,要是等墾好地再去,又怕臭豆腐要壞,畢竟要墾大片的地,不是一兩天能好的。
章友慶想著就把心裏的話說了,這下到讓全家人為難起來,章雲心裏到有數,臭豆
腐黴沒那麽快壞,尤其是這會天氣還冷,細菌不容易滋生,不過她也考慮到,這會還沒過完年,集市上比平日熱鬧,價錢也能賣得比平日高,不趁機賺幾個錢,實在可惜。
“我和娘可以去賣,隻是東西太多,咱們兩個挑不了那麽多。”家裏爺們沒空,她們娘子軍也一樣能行,不過挑擔子到成了問題,雜七雜八這麽多,她和周氏兩個,哪裏挑得過去。
“我幫著挑去集市吧,讓爹跟裏正說聲,我搭好灶台,就立馬迴頭,下晚我也早點下山,趕去集市接,應該耽擱不了多少時辰的。”章程當即就自告奮勇。
周氏想了想,要是章程一道去的話,他挑石塊,自個挑柴草和鍋盆,章雲拎臭豆腐桶和茶油,這麽一來,人手到是夠了,而且家裏隻出一個人,也不耽擱村裏的事,就笑著道:“那行,就讓程子幫著挑去吧,他年輕身子好,來迴連著趕路,也不怕累著。”
大家一合計,就這麽定了,當晚吃完飯,章友慶就開始劈柴,將明兒要用的木柴全給一段段劈好,和茅草一起,用籮筐裝起來,而章雲則估出炸臭豆腐的油量,用帶耳的罐子裝起來,在罐子的兩隻耳朵上,穿上麻繩,到時候可以拎,周氏收拾洗刷好後,就把要用的鍋碗瓢盆歸攏起來,裝進籮筐裏。
將明兒要用的東西,全都準備妥當後,一家人才歇下,翌日天未亮,全家人就都起身了,周氏趕早將早飯燒了,免得她走後,家裏的爺們沒得吃,章雲、章程、周氏草草吃了早飯,就上路了。
一家人就這麽兵分兩路,忙忙碌碌了七天,青屯嶺上墾地的活才完工,而章雲也早在初八那日,又黴了兩大桶臭豆腐下去,這麽幾天賣下來,差不多還剩下半桶,準備放十五元宵夜買,正月十四那日,全家人商量好了歇一天。
雖說歇在家裏,全家卻也一點不得空,章家爺孫幾個,約來了常四良、王大茂他們幾個壯丁,大夥一起出力,將豬欄搭起來,到時候小豬娃抓來,就可以直接進欄了。
家裏來了這麽些人幫忙,周氏和章雲就都撲在廚房裏,忙著做菜招待大夥,其中就有紅燒麅子腿肉,這些日一直忙,都沒來得及燒這道菜,正好有客人,就做了讓大家都嚐嚐鮮,另外還得磨糯米粉,做芝麻餡,到十五那日,好用來包元宵吃,一家子大小,全都忙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