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雲在大木桶裏,舒舒服服地泡了個澡,這還是她穿來後,第一次洗得如此暢快,在霧氣嫋繞中,身上好似搓掉一層皮,渾身輕鬆。
木桶裏的熱水添了好幾迴,等到再怎麽舀熱水進桶,都沒法讓水變熱的時候,章雲才不舍地離開木桶,快速擦幹身子,穿上中衣褲,套上棉襖、棉褲,撈出桶裏的布巾擰幹,抹著還在滴水的濕發,打開廚房門出去了。
“呀,這孩子,咋頭發都還濕著,快,快,坐下娘幫你擦。”在堂屋裏歇著,輪候洗澡的周氏,聽到廚房門開的聲音,就走了出去,正巧見到章雲在抹頭發,當即就上去拉她進堂屋,把她摁坐在板凳上,接過布巾幫她擦起頭發來。
周氏關愛的舉動,讓章雲麵上露出了笑,也不同她推托,隻把頭微微仰起,任由她的手在發間忙碌,粗布巾擦過發梢,發出沙沙沙的響聲,更顯出此刻難得的寧靜。
章雲微微眯著眼,雙頰被熱氣熏得酡紅,“娘,家裏就你沒洗了,你早點去洗吧,我自個來擦。”嘴裏說著催促的話,身子卻懶懶地靠著周氏,很享受這會的舒適。
“也不差這會,你咋不擦幹頭發再洗澡,這麽冷的天,小心凍著。”周氏想到這個就念叨起來,章雲這才反應過來,以前在現代都習慣了洗頭洗澡一起,到這裏一時還改不過來,想想這習慣還真不太適合了,聽周氏這麽一說,就微點了點頭,“嗯,娘我曉得了,下次不會了。”
周氏手裏也沒停下來,繼續擦著濕發,聽她這麽說,就笑道:“你身子本來就不結實,要是不當心,就容易得病,下次得好好記著,自己上心點。”
章雲輕輕應了聲,之後母女倆隨意講了會話,周氏將布巾擰了幾次水,幫章雲的頭發擦得再沒水滴下來,才出了堂屋,去廚房洗澡,臨出去時,還吩咐道:“別在堂裏坐著了,快去屋裏,裏麵點著火盆呢,烤烤火能暖和些。”
“噯。”章雲應了聲,就站起身跟著周氏出了堂屋,正好瞧見章友慶挪了大木桶出來,正在倒章雲的洗澡水。
“爹,你放著我來倒。”章雲後知後覺才想起來洗澡水這事,忙搶了上去,實在是現代自動下水的淋浴用慣了,一時記不得這茬了,反而讓爹動手倒,這可是古代,如何使得。
章友慶扭頭看來,忙道:“我這都快倒好了,你就別過來了,外麵怪冷的,快進屋去烤火。”周氏快步上去接手,並朝章雲擺擺手,催促她快進屋裏去。
爹、娘都推她進屋,章
雲隻能往屋裏走去,走到屋門外,停下腳步扭頭看去,爹、娘正一道抬著桶倒水,這畫麵不經意就烙在了她的心裏,隻覺心生溫暖。
洗過一趟澡就是舒服,當天晚上躺在被窩裏頭,有些硬硬的粗布被麵,摩擦著臉頰,她不覺得粗嘎,反而感覺份外暖和。
翌日一早起炕,章雲就覺得全身有些泛酸,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兩天裏,沒停歇的弄這麽些吃食累著了。
稍稍在肩頸、後腰捏了幾把,章雲就出了屋,雖說這兩天主要吃食都做好了,不過今兒還是有好些事得忙。
家裏人一早就忙活開來,貼門神、貼掛千、貼桃符、貼窗花、貼春聯,這些過年該貼的,全都給貼上,貼好了就忙著擺供桌,果子、糕點、酒水、三牲、元寶蠟燭這些都得備齊全。
這大年初一到初三,都不興幹活的,因此家裏該收拾的,該預備的都得早早弄妥,啥事都得趕著年前做完,這一天的事兒就變得又多又雜了。
這些個事,都是家裏的爺們在忙,周氏和章雲,還是照舊在廚房忙活,除了饅頭、餃子這些麵食,除夕夜的桌上,還得燒些菜擺上,今兒就全準備這些菜了,昨兒章家爺孫迴來時,買來了一條尺把長的鯽魚,還帶了些栗子迴來,周氏合計了一下,就定了除夕夜要做的菜。
鯽魚拿來紅燒,栗子炒雞,還有溜肉段,蘿卜豬肉燉粉條,家裏蘿卜多,就又和剁豬肉、冬筍一起包了蘿卜卷,青菜則是茼蒿滾豆腐,涼拌了一道菠菜雞蛋拌粉條,一道芫荽拌炸花生,再加上自個家的臭豆腐,炸出一盤,還用醃雪裏蕻、剁辣椒鋪在臭豆腐上,蒸一道菜出來,這麽一來,足足湊了十道葷素結合的年夜菜,再加上必須上桌的炸年糕、饅頭、餃子,這一桌不可謂不豐盛了。
章雲想著周氏劃算的菜,不得不佩服自個娘了,基本都是家裏現有的菜,用心思變著花樣,給想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式,既省錢又豐富,這老百姓過日子的本事,還真是不能小瞧。
菜都定了,母女倆就開幹起來,洗的洗,切的切,拌的拌,忙得熱火朝天,過了晌午,已經基本切好菜和配料,分碗裝好,等到下晚時,燒了就好擺上桌去,菜弄好了,就剩下一樣,就是包餃子。
餃子麵團周氏已經揉好,這會正搓出長條,一段段切了,用擀麵杖擀皮,章雲就端小板凳在邊上坐下,動手包起來。
剛包出了一個,周氏就喚了起來,“雲兒,咋包這種的,不是每年都包的元寶餃,你都忘了
。”
周氏這麽一提,章雲才想起來,往年都有在周氏跟前幫著包餃子,包的都是元寶形狀的元寶餃,包好放在砧板上,瞧上去就像擺著一堆元寶,吃起來是一個味道,不過是圖個吉利。
“剛剛一時手快就做了尋常樣子,下個我就包元寶餃。”章雲忙說了一聲,稍稍尋思了一下,按著記憶裏的法子,將餡料包進擀皮裏,兩角對折,捏出個像模像樣的元寶形。
周氏很快擀出了幾十張擀皮,就擱下擀麵杖,端板凳一同坐下,母女倆一邊包著元寶餃,一邊也不耽擱說話,說說笑笑的,到是時間過得快,不多時,一排排的元寶餃就擺上了砧板。
元寶餃還沒完全包好,外麵章連根就已經在催了,“大慶媳婦,你快些好燒了,別錯過拜神祭祖的時辰,還有上墳的菜,也早點裝起來。”
周氏一聽,忙起身往外眺了眺,確實不早了,就歇了這頭,讓章雲自個包元寶餃,她則動手燒起菜來。
章雲手裏也快了起來,速速地將元寶餃都包好後,就給周氏打下手,兩人配合著,到是快多了。
“娘,我來端菜。”章程從外邊跑了進來,洗了把手,就幫著端菜去堂屋,擺上桌子,一道道香氣四溢的菜陸續捧出廚房,很快整張桌子都擺滿了。
鍋裏的菜差不多都炒好後,周氏就將蒸籠又擺上了灶,將冷掉的饅頭翻熱,同樣冷掉的年糕又迴鍋炸一趟,所有都弄好後,就隻剩下元寶餃了。
元寶餃子一隻隻下了鍋,周氏就喚了起來,“雲兒,你洗把臉、洗把手,好去堂上了,我這裏快好了,待會就過去。”
周氏催促了一番,章雲瞧瞧確實忙得差不多了,就站起身來,大致將廚房能收拾的地方收拾了一下,就舀水洗了臉、洗了手,抹幹水後,就解了圍裙,走出廚房。
剛一踏出廚房,迎麵就是一陣寒風,冷颼颼地鑽進她的衣領裏來,不禁鼻子一癢,哈糗哈糗連著打了幾個噴嚏,鼻子就感覺堵堵的,當即揉了幾下鼻子,往堂屋走去。
走進堂屋時,見隻有章連根在堂屋裏,章友慶、章程、章興已經提著裝好的菜、元寶香燭去上墳了,這些個事,在古代女人都是不能參與的,隻能爺們來做。
等到章家父子三人迴來時,周氏也捧著大海碗出了廚房,海碗裏裝著滿滿的元寶餃。
“大慶媳婦,就等你了,燒好就快洗洗,要拜神祭祖了。”章連根畢竟年歲大了,對祭祀的事,最為上
心,總是忍不住要催促。
“噯,我曉得了,再調點沾餃子的醬醋出來,把米飯煮上就行了。”周氏將元寶餃在桌上放下,就笑著應了,轉身出堂屋,快步跑去廚房,把切好的蔥、薑、蒜拌入陳醋裏,再挑些剁辣椒進去,拌勻了就端著擺上桌。
周氏之後把已經淘好的精米,和著水一起倒進鍋裏,添了柴火,就由著米在鍋裏煮,洗臉、洗手,解了圍裙趕出了廚房。
周氏一出廚房,就見到家裏所有人,全已經在院裏的供桌前齊集了,就唯獨等她一個了,忙快步跑了過來,接過章友慶手裏已經點好的線香,站到了他身邊,章連根則領頭站在身前,章雲、章程、章興幾個小的,就站身後,一家人全都肅穆虔誠的舉香向天地叩拜,以祈求免除災害,莊稼豐收。
叩拜完依次將香扡入香碗裏,拜神就完成了,之後就再次點香叩拜,進行祭祖,望祖先福佑,得保家宅平安。
對於古代最重要的祭祀完成後,章程就衝到門前,點燃了爆竹,劈裏啪啦的爆竹聲熱熱鬧鬧地響了起來,章家人一改剛剛的肅穆,全都笑逐顏開起來,章連根大聲吆喝著:“程子,來,快迴來,大家吃年夜飯嘍。”章程忙跑了過來,一道進了堂屋。
周氏則迴轉廚房,將碗筷都取了,擺上桌來,大家一道在桌上坐了下來,等米飯熟了,周氏就在舊條桌上擺了三碗飯菜、三雙筷子,並燒了三炷香,這是祭給逝世的奶奶,還有太爺爺、太奶奶的。
按照習俗,年夜飯都是得讓先人先用,之後才能輪到後輩們,因此大夥圍著桌子,等著周氏全都供好,再靜坐一會,周氏就去取下筷子看。
“爺爺、奶奶、娘都來過了,咱們好吃年夜飯了。”周氏笑嗬嗬地把三雙筷子給大夥看了看,嘴裏說道。
章雲有些不解,腦子裏尋思了一會,就憶了起來,這是年年都要有的習俗,筷子上有水汽就是代表先人迴來過,也已經吃了飯菜,要是沒有水汽,則代表沒有迴來。
章雲心裏雖不信,不過古代習俗她還是很尊重的,因此也沒去多說啥,等到周氏在桌邊坐下來後,一家子就開吃了,章連根、章友慶今兒難得倒了酒,兩父子對酌起來,而其他人則放開肚子,對著往年從來沒享受過的豐盛菜肴,大快朵頤起來,一屋子人有說有笑渡過溫馨的夜晚。
木桶裏的熱水添了好幾迴,等到再怎麽舀熱水進桶,都沒法讓水變熱的時候,章雲才不舍地離開木桶,快速擦幹身子,穿上中衣褲,套上棉襖、棉褲,撈出桶裏的布巾擰幹,抹著還在滴水的濕發,打開廚房門出去了。
“呀,這孩子,咋頭發都還濕著,快,快,坐下娘幫你擦。”在堂屋裏歇著,輪候洗澡的周氏,聽到廚房門開的聲音,就走了出去,正巧見到章雲在抹頭發,當即就上去拉她進堂屋,把她摁坐在板凳上,接過布巾幫她擦起頭發來。
周氏關愛的舉動,讓章雲麵上露出了笑,也不同她推托,隻把頭微微仰起,任由她的手在發間忙碌,粗布巾擦過發梢,發出沙沙沙的響聲,更顯出此刻難得的寧靜。
章雲微微眯著眼,雙頰被熱氣熏得酡紅,“娘,家裏就你沒洗了,你早點去洗吧,我自個來擦。”嘴裏說著催促的話,身子卻懶懶地靠著周氏,很享受這會的舒適。
“也不差這會,你咋不擦幹頭發再洗澡,這麽冷的天,小心凍著。”周氏想到這個就念叨起來,章雲這才反應過來,以前在現代都習慣了洗頭洗澡一起,到這裏一時還改不過來,想想這習慣還真不太適合了,聽周氏這麽一說,就微點了點頭,“嗯,娘我曉得了,下次不會了。”
周氏手裏也沒停下來,繼續擦著濕發,聽她這麽說,就笑道:“你身子本來就不結實,要是不當心,就容易得病,下次得好好記著,自己上心點。”
章雲輕輕應了聲,之後母女倆隨意講了會話,周氏將布巾擰了幾次水,幫章雲的頭發擦得再沒水滴下來,才出了堂屋,去廚房洗澡,臨出去時,還吩咐道:“別在堂裏坐著了,快去屋裏,裏麵點著火盆呢,烤烤火能暖和些。”
“噯。”章雲應了聲,就站起身跟著周氏出了堂屋,正好瞧見章友慶挪了大木桶出來,正在倒章雲的洗澡水。
“爹,你放著我來倒。”章雲後知後覺才想起來洗澡水這事,忙搶了上去,實在是現代自動下水的淋浴用慣了,一時記不得這茬了,反而讓爹動手倒,這可是古代,如何使得。
章友慶扭頭看來,忙道:“我這都快倒好了,你就別過來了,外麵怪冷的,快進屋去烤火。”周氏快步上去接手,並朝章雲擺擺手,催促她快進屋裏去。
爹、娘都推她進屋,章
雲隻能往屋裏走去,走到屋門外,停下腳步扭頭看去,爹、娘正一道抬著桶倒水,這畫麵不經意就烙在了她的心裏,隻覺心生溫暖。
洗過一趟澡就是舒服,當天晚上躺在被窩裏頭,有些硬硬的粗布被麵,摩擦著臉頰,她不覺得粗嘎,反而感覺份外暖和。
翌日一早起炕,章雲就覺得全身有些泛酸,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兩天裏,沒停歇的弄這麽些吃食累著了。
稍稍在肩頸、後腰捏了幾把,章雲就出了屋,雖說這兩天主要吃食都做好了,不過今兒還是有好些事得忙。
家裏人一早就忙活開來,貼門神、貼掛千、貼桃符、貼窗花、貼春聯,這些過年該貼的,全都給貼上,貼好了就忙著擺供桌,果子、糕點、酒水、三牲、元寶蠟燭這些都得備齊全。
這大年初一到初三,都不興幹活的,因此家裏該收拾的,該預備的都得早早弄妥,啥事都得趕著年前做完,這一天的事兒就變得又多又雜了。
這些個事,都是家裏的爺們在忙,周氏和章雲,還是照舊在廚房忙活,除了饅頭、餃子這些麵食,除夕夜的桌上,還得燒些菜擺上,今兒就全準備這些菜了,昨兒章家爺孫迴來時,買來了一條尺把長的鯽魚,還帶了些栗子迴來,周氏合計了一下,就定了除夕夜要做的菜。
鯽魚拿來紅燒,栗子炒雞,還有溜肉段,蘿卜豬肉燉粉條,家裏蘿卜多,就又和剁豬肉、冬筍一起包了蘿卜卷,青菜則是茼蒿滾豆腐,涼拌了一道菠菜雞蛋拌粉條,一道芫荽拌炸花生,再加上自個家的臭豆腐,炸出一盤,還用醃雪裏蕻、剁辣椒鋪在臭豆腐上,蒸一道菜出來,這麽一來,足足湊了十道葷素結合的年夜菜,再加上必須上桌的炸年糕、饅頭、餃子,這一桌不可謂不豐盛了。
章雲想著周氏劃算的菜,不得不佩服自個娘了,基本都是家裏現有的菜,用心思變著花樣,給想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式,既省錢又豐富,這老百姓過日子的本事,還真是不能小瞧。
菜都定了,母女倆就開幹起來,洗的洗,切的切,拌的拌,忙得熱火朝天,過了晌午,已經基本切好菜和配料,分碗裝好,等到下晚時,燒了就好擺上桌去,菜弄好了,就剩下一樣,就是包餃子。
餃子麵團周氏已經揉好,這會正搓出長條,一段段切了,用擀麵杖擀皮,章雲就端小板凳在邊上坐下,動手包起來。
剛包出了一個,周氏就喚了起來,“雲兒,咋包這種的,不是每年都包的元寶餃,你都忘了
。”
周氏這麽一提,章雲才想起來,往年都有在周氏跟前幫著包餃子,包的都是元寶形狀的元寶餃,包好放在砧板上,瞧上去就像擺著一堆元寶,吃起來是一個味道,不過是圖個吉利。
“剛剛一時手快就做了尋常樣子,下個我就包元寶餃。”章雲忙說了一聲,稍稍尋思了一下,按著記憶裏的法子,將餡料包進擀皮裏,兩角對折,捏出個像模像樣的元寶形。
周氏很快擀出了幾十張擀皮,就擱下擀麵杖,端板凳一同坐下,母女倆一邊包著元寶餃,一邊也不耽擱說話,說說笑笑的,到是時間過得快,不多時,一排排的元寶餃就擺上了砧板。
元寶餃還沒完全包好,外麵章連根就已經在催了,“大慶媳婦,你快些好燒了,別錯過拜神祭祖的時辰,還有上墳的菜,也早點裝起來。”
周氏一聽,忙起身往外眺了眺,確實不早了,就歇了這頭,讓章雲自個包元寶餃,她則動手燒起菜來。
章雲手裏也快了起來,速速地將元寶餃都包好後,就給周氏打下手,兩人配合著,到是快多了。
“娘,我來端菜。”章程從外邊跑了進來,洗了把手,就幫著端菜去堂屋,擺上桌子,一道道香氣四溢的菜陸續捧出廚房,很快整張桌子都擺滿了。
鍋裏的菜差不多都炒好後,周氏就將蒸籠又擺上了灶,將冷掉的饅頭翻熱,同樣冷掉的年糕又迴鍋炸一趟,所有都弄好後,就隻剩下元寶餃了。
元寶餃子一隻隻下了鍋,周氏就喚了起來,“雲兒,你洗把臉、洗把手,好去堂上了,我這裏快好了,待會就過去。”
周氏催促了一番,章雲瞧瞧確實忙得差不多了,就站起身來,大致將廚房能收拾的地方收拾了一下,就舀水洗了臉、洗了手,抹幹水後,就解了圍裙,走出廚房。
剛一踏出廚房,迎麵就是一陣寒風,冷颼颼地鑽進她的衣領裏來,不禁鼻子一癢,哈糗哈糗連著打了幾個噴嚏,鼻子就感覺堵堵的,當即揉了幾下鼻子,往堂屋走去。
走進堂屋時,見隻有章連根在堂屋裏,章友慶、章程、章興已經提著裝好的菜、元寶香燭去上墳了,這些個事,在古代女人都是不能參與的,隻能爺們來做。
等到章家父子三人迴來時,周氏也捧著大海碗出了廚房,海碗裏裝著滿滿的元寶餃。
“大慶媳婦,就等你了,燒好就快洗洗,要拜神祭祖了。”章連根畢竟年歲大了,對祭祀的事,最為上
心,總是忍不住要催促。
“噯,我曉得了,再調點沾餃子的醬醋出來,把米飯煮上就行了。”周氏將元寶餃在桌上放下,就笑著應了,轉身出堂屋,快步跑去廚房,把切好的蔥、薑、蒜拌入陳醋裏,再挑些剁辣椒進去,拌勻了就端著擺上桌。
周氏之後把已經淘好的精米,和著水一起倒進鍋裏,添了柴火,就由著米在鍋裏煮,洗臉、洗手,解了圍裙趕出了廚房。
周氏一出廚房,就見到家裏所有人,全已經在院裏的供桌前齊集了,就唯獨等她一個了,忙快步跑了過來,接過章友慶手裏已經點好的線香,站到了他身邊,章連根則領頭站在身前,章雲、章程、章興幾個小的,就站身後,一家人全都肅穆虔誠的舉香向天地叩拜,以祈求免除災害,莊稼豐收。
叩拜完依次將香扡入香碗裏,拜神就完成了,之後就再次點香叩拜,進行祭祖,望祖先福佑,得保家宅平安。
對於古代最重要的祭祀完成後,章程就衝到門前,點燃了爆竹,劈裏啪啦的爆竹聲熱熱鬧鬧地響了起來,章家人一改剛剛的肅穆,全都笑逐顏開起來,章連根大聲吆喝著:“程子,來,快迴來,大家吃年夜飯嘍。”章程忙跑了過來,一道進了堂屋。
周氏則迴轉廚房,將碗筷都取了,擺上桌來,大家一道在桌上坐了下來,等米飯熟了,周氏就在舊條桌上擺了三碗飯菜、三雙筷子,並燒了三炷香,這是祭給逝世的奶奶,還有太爺爺、太奶奶的。
按照習俗,年夜飯都是得讓先人先用,之後才能輪到後輩們,因此大夥圍著桌子,等著周氏全都供好,再靜坐一會,周氏就去取下筷子看。
“爺爺、奶奶、娘都來過了,咱們好吃年夜飯了。”周氏笑嗬嗬地把三雙筷子給大夥看了看,嘴裏說道。
章雲有些不解,腦子裏尋思了一會,就憶了起來,這是年年都要有的習俗,筷子上有水汽就是代表先人迴來過,也已經吃了飯菜,要是沒有水汽,則代表沒有迴來。
章雲心裏雖不信,不過古代習俗她還是很尊重的,因此也沒去多說啥,等到周氏在桌邊坐下來後,一家子就開吃了,章連根、章友慶今兒難得倒了酒,兩父子對酌起來,而其他人則放開肚子,對著往年從來沒享受過的豐盛菜肴,大快朵頤起來,一屋子人有說有笑渡過溫馨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