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雲按著記憶,還有自己非常淺薄的機械知識,一步步教授給周來水。

    先是將四塊木板裝成木框,上麵樹立兩根木柱,柱頭鑲在一根方木下麵,柱中央裝起帶有曲柄的齒軸,一軸直徑大,一軸直徑小,兩軸粗細不等,到時候轉動起來速度也會不同。周來水就按照她描述的樣子,一樣樣做出來,再將零散的木件拚裝起來,足足花了三日的時間才完工。

    等簡易的去棉籽機完成後,地裏的棉花也已經全都采摘完了,前幾批摘迴來曬在二舅、三舅院裏的棉花已經幹透,大家夥全都等著看器具的試驗了。

    這日一早,周來水抱著去棉籽機,帶著李氏、周民一家還有章雲,一道去了周山的院子,就準備從他院裏取曬幹的棉花來試。

    待他們去到周山院子時,卻見周平和馬氏早已經等在那,周家一家人全都顯得興致勃勃。

    周來水一放下器具,就照著章雲告訴他的步驟,安排好人手,李氏向二軸之間的縫隙喂帶籽棉,周民和周山搖曲柄,自家做的去棉籽機隨著齒軸的滾動,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響,李氏手裏剛塞進去的棉花,經這麽一滾,棉絮、棉籽迅速在齒軸的內外兩側分開落了下來。

    “成了,真成了。”圍著的一家子人全樂死了,周來水激動地喊了起來,笑得咧出了焦黃的大門牙。

    李氏也是開心的不得了,手裏塞著棉花,嘴裏就說起來了,“今年棉地裏豐收,又得了這寶貝疙瘩,咱們定能好好賺上一筆了。”

    陳氏、張氏、馬氏幾個媳婦,再加上家裏的姑娘家,一時全都用簸箕裝了棉花,一個個都擠到去籽機前,抓著籽棉,爭先恐後往隙縫裏頭塞,嘴裏嘰嘰呱呱地說個不停,既新鮮又興奮,院子裏熱鬧得緊。

    周來水拉開嗓門就道:“這鬧哄哄的也幹不了活,都別急,木料還剩了一大半,我這就趕趕工,再做兩台出來,咱們家誰也別落下,到時候一人一台,那幹起活來就快了。”

    “噯,爹。”周家幾個兄弟全齊聲應了,周來水又吩咐了幾句,就拉著章雲迴自個院了,繼續擼袖子做去籽機,章雲還是從旁協助,前麵一個已經有了經驗,接下來動作就快多了,當天日頭落山之前,就又做出一台新的來。

    這邊周來水擱下工具,那邊周山媳婦張氏趕進院來,笑著道:“爹,咱院子裏已經做好飯菜了,今兒大夥都留在咱那邊吃飯,我過來幫你收拾收拾,這就過去吧。”

    張氏說著話就動手幫忙

    收拾地上的碎木屑,周來水將工具都歸置迴去,很快弄妥當,三人就出院子,繞到後邊周山的院裏去了。

    剛進院子,就瞧見堂屋的簷下,推著幾堆一人多高的去籽棉,那些下來的棉籽也裝了滿滿一籮筐。

    陳氏就站在堂屋前等著,見到他們忙迎了過來,上來就拉起章雲往裏走,嘴裏笑嗬嗬道:“雲兒來,來,來,今兒你是大功臣,快同大舅母進去,那上首的位置,可給你留著。”

    章雲被陳氏拉著往堂屋去,嘴裏急忙推拒道:“大舅母,那可不行,上首的位置我咋能坐,咱們一家人,不用這麽客套,要真坐那位置,我不得全身難受,隻怕連飯都咽不下去,不如還和往常一樣,那樣我也能自在些。”

    後邊跟上的張氏卻也不依,張嘴笑道:“今兒這頭功非屬雲兒不可,你可不能推。”

    瞧著兩個舅母都這麽慫恿著,章雲實在有些吃不消,連連推拒不願坐,李氏瞧著,還是上來解了圍,“好了,好了,既然雲兒怕不自在,那就別為難她了,都是自個家人,也不用非得弄出點形式來,隻要咱們心裏頭記著她的好處,不比啥都強。”

    李氏這麽一開口,幾個舅母的勁頭也就歇了下來,就依了章雲說的,和那日一樣,大小爺們一桌,媳婦、姑娘們一桌,兩邊桌子都上了好些個菜,又取了兩壇子老酒,除了姑娘家實在不喝,其餘人全都倒上了,也算是為今兒這事慶賀一番。

    酒過三巡,話也就多了,周家一家大小都在說著今年的豐收,聊著賺了錢之後的打算,個個都覺著,往後的日子更有盼頭了。

    “那些年,親家提過好幾次,說安寶寺的和尚給雲兒算過命,說她命裏帶旺,我往年一直沒上心,今兒個看來,親家說得果然沒錯,你瞧咱們家不就托了雲兒的福。”周來水今兒高興極了,喝了兩大碗老酒下去,如今興頭更足,扯著喉嚨說了起來。

    周家人一聽是連連附和,這話題就越扯越多,大多都繞著章雲來了,一場晚飯下來,章雲被誇得暈乎乎,到是怪不好意思的,而周來水、周家幾個兄弟,趁著高興勁,都多喝了一些,等下了桌,一個個全酒勁上頭,東倒西歪地被媳婦們攙迴家去了。

    一番酒醉過後,到也沒耽擱幹活,第二日周家人照舊起個大早,周來水將做好的兩台去棉籽機分給了周山和周平,他們兩院子的棉花都已經曬幹,而周民院裏的還差一些,不過等到周來水花了半日的時間,又做出一台來時,院壩上曬的棉花也已經幹透,周民

    一家就圍著去棉籽機幹了起來。

    三間院子齊頭並進,隻見著那去籽棉花越堆越高,掃起的棉籽也裝滿了好幾籮筐,周家人臉上的笑容是止也止不住,那全是豐收的喜悅。

    舅舅、舅母他們都埋頭幹活,章雲就幫著李氏做飯、喂雞、喂豬、收拾,雖然李氏推阻了幾迴,可章雲總是迴上一番,“外婆,你讓我閑著,就是把我當成客人,你都說咱們是自家人,家裏這麽忙,我能幫著幹些,心裏頭別提多樂嗬了。”這麽一來,李氏也就依了她,隻吩咐不要累著,再不阻攔。

    就這麽忙碌了三天,周平院子裏最先完工了,兩口子將棉花都裝好捆好,就來了周民院裏幫忙。

    一進院子,馬氏就過去陳氏跟前幫手,周平則去了周來水身旁,幫著他把去籽的棉花往籮筐了頭裝,手上利落幹著,麵上到顯出遲疑的神色,幾次想對周來水張嘴,猶豫了好一會,才囁嚅道:“爹,剛我過來時,在院子外頭遇到了材發叔,他跟我嘮嗑了幾句,才幾句話就歎了好幾口氣,說著今年帶籽棉價錢低,家裏這麽多棉花該咋辦。”

    埋頭幹活的周來水一下停了手,扭頭看向周平,既然已經開了口,周平就幹脆一口氣把話說了,“爹,咱們家前幾日還不一樣發愁,要不是雲兒,也是一年白忙活,大把的棉花堆著,卻賣不得幾個錢,如今咱們家好了,可村子裏頭家家戶戶都還愁著,咱們是不是該……該幫幫他們。”

    周平將心理憋的話一股腦都說了出來,之後就看著周來水,想曉得自個爹是個啥看法,會不會同意幫扶村裏其他人家。

    “呀,我咋老糊塗了,你要不提,我都沒想到這茬,這還有啥說的,都是同個村的,就跟自家人一個樣,得了好東西,怎麽能藏著、掖著,老三,快,這裏你來弄,我這就去找裏正。”周來水拍了拍後腦勺,自覺糊塗,多虧兒子提醒得早,要不過了收棉的時段,村子裏其他人家隻能低價賣帶籽棉,才那麽幾個錢,還不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周平見爹二話不說就應承了,心裏那個高興,忙應了聲接下周來水的活,看著他急匆匆出院子去了。

    “爹咋了?這個時辰去哪?”正忙活著的周民,見周來水這般急匆匆出去,不由問了起來。

    “爹去找裏正了,準備將咱們這個東西告訴裏正,也好幫襯村裏其他人家,讓他們不用白忙活這一年。”周平啥也沒瞞著,直接咧著嘴說了。

    周民、陳氏、馬氏連帶廚房裏聽到動靜出來的

    李氏,一聽這話,紛紛讚同,都道自個怎麽沒早想到。

    院子裏幾個人熱絡地說著話,廚房裏的章雲也聽了個清楚,再瞧一旁切菜的周蘭,神色自若,仿佛一點都不感到驚奇,不由心裏頭一陣暖和,這群淳樸實在的農村人,讓她看到了人心的溫暖之處。

    自從周來水那日趕去裏正家,把去棉籽機的事仔細說了,之後下槐村家家戶戶一掃前幾日的陰霾,全幹得熱火朝天,整群整群的人跑到周家來,跟著周來水學做去棉籽機。

    這農村裏的人,大多都是全能手,做木、泥活、編篾、修頂等等,幾乎都會做一點,大多不求精致美觀,隻求實用,過日子能用得上就行,因此在周來水盡心指教下,這去棉籽機到全能做起來,瞧著一個個歡天喜地扛著去棉籽機出院的鄉親,還有那一張張感激的麵孔,所有人都感染了這份高興勁,周家院子裏無一處不飄著歡聲笑語。

    不過,讓周家人應接不暇的,還不光是來學做去棉籽機的人,更多的是那些個提著東西來感謝的人,這幾日院子裏可熱鬧了,媳婦、婆子們就拎著竹籃子過來,什麽雞蛋、鴨蛋、自家醃的醃菜、醬菜、臘肉、肉條子,還有各種做好的吃食,一個勁地送到院子裏頭來,而那些爺們漢子,則是拎著河裏撈的魚、山上捉的野味、泥塘裏摸的田螺等過來,大家全都為表達謝意,周家人不收又不好,一家收了就得家家收,這絡繹不絕送禮的人,到是讓周家人忙得團團轉。

    等到下槐村家家戶戶都用上去籽棉機後,周家的棉花都已經去完籽,全裝妥當了,於是就選了天氣好的日子,周家老少爺們全挑上擔子,將去籽棉花送去了昌元鎮,一聽說要去鎮上,章雲就開口說要跟去,就這麽著,章雲隨著外公、舅舅、表哥們,一道往鎮上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旺家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八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八荊並收藏旺家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