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到了六月初十,乃是東太後鳳駕迴宮的大喜之日。
皇宮處處張燈結彩,喜慶的氛圍衝散了西太後病重導致的連日陰霾。
連帶著前朝都暫停了密函和風起雲湧逼著景文帝出現的種種爛事,轉而開始恭賀東太後迴宮。
“老姐姐,你一路迴宮辛苦了,妹妹本想親自去宮門口接你,但如今病體纏綿,實在是體力不支,隻能怠慢老姐姐了。”
西太後歪靠在床榻上,一臉蒼白病容憔悴,雙手激動地握著東太後的手,笑著又帶著愧疚說道。
說罷,還止不住地咳嗽一陣。
對比西太後的病容老態和疲憊不堪,東太後一身太後服飾,頭戴鳳冠,倒更像是個久居深宮儀態端方的太後娘娘。
東太後此時看著西太後劇烈咳嗽,麵容上一臉擔憂,不住地幫著西太後撫背。
“咱們姐妹多年,何苦說這樣客氣的話,倒是讓我心中不安。”
“妹妹,你到底是得了什麽病?怎麽會病得這麽重,太醫院是怎麽說的?”
西太後臉色微微漲紅,又咳嗽一陣才算勉強平靜下來,唇角勾起一個虛弱地笑容:“妹妹身體一直不好,現在上了年紀更是時常病痛。
這次病得急,病得又重,心口時常絞痛難安,太醫院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不過是應付了事罷了。”
“想來妹妹是到了壽祿,這輩子也算值了。”
“妹妹能在死前看看從前的老姐妹,心中更是無所求了。”
西太後氣喘說著最後這一長段的話,又開始咳嗽,胸口劇烈起伏,像是一口氣下去,第二口氣隨時提不上來。
東太後一臉忌諱莫深責道:“妹妹,不要說這些晦氣的話,你一定能好的,不要多想。”
“皇帝呢?你病成這個樣子,他怎麽不在你身邊盡孝?再不濟也要張貼皇榜,為你遍尋名醫才對啊。”
東太後說著,眉頭緊皺語氣中略帶不滿。
如今天熱了,門殿都大敞著,東太後的聲音不算小,外殿伺候的宮人都能聽到她說話。
一時間將頭低的更深了。
“姐姐有所不知,自從皇帝十八歲遇刺開始就時常纏綿病榻。
去年冬日雪大天冷,皇帝更是風寒入體,不僅時常害風寒,更是經常骨痛難忍。
太醫院院判鬱蒼術上奏,請皇帝去南河行宮泡溫泉調養身體,如今風寒還未褪去,我便沒許他迴來。”
“皇帝乃是國本,哪怕是我,也不能越到皇帝的身體前麵去,不然豈不是愧對天下人?”
“至於神醫,這天下還有哪裏的郎中,能比得過宮中的太醫醫術高超呢?張貼皇榜,勞民傷財,不過是尋個心安罷了,真治病,恐怕是難。”
西太後說的話巧妙,既合理解釋了景文帝為何沒迴宮侍疾,又將景文帝的身體放在了所有事情的前麵,和國本民生聯係到了一起。
直接堵住了東太後用生辰之事發作,逼著景文帝迴來的話。
果然,東太後聽完西太後的話以後神色淡了些,不見方才的熱絡。
“皇帝此舉雖是情有可原,但也……”
東太後的話剛說到一半,便被西太後打斷了。
“老姐姐,難不成連你也覺得我的病沒得治了嗎?”
“……”
“自然不是,妹妹福大命大,一定是長命千歲無極。”
“話說迴來,妹妹生病,怎麽沒叫後宮的人侍疾?皇帝不在,就算是你善心體恤,她們身為後妃總不好真的躲懶,不像話。”
東太後一臉關切的看著西太後,語氣頗有些義憤填膺。
還不等西太後說話,東太後扭頭對一旁伺候的嬤嬤烏蘭吩咐道。
“烏蘭,出去傳哀家的旨意,西太後病重,沈皇後身為六宮之主,未能在皇帝不在時盡孝,乃是大錯,但念其剛生育不到一年,身體尚未恢複,便隻罰俸三年,抄宮規五十遍,小懲大誡。”
烏蘭立刻上前應答:“是,太後娘娘。”
“隻是……”
東太後眉頭輕蹙,不滿地看著烏蘭:“何事吞吞吐吐?這些年不在宮中,規矩禮儀都忘了嗎?”
烏蘭立即跪地請罪:“奴婢無禮,請太後娘娘恕罪。”
“隻是太後娘娘懲罰皇後娘娘,想來皇後娘娘或許會心中有些冤屈。”
“如今後宮都是淑皇貴妃娘娘說的算。
淑皇貴妃娘娘是從前西太後娘娘身旁的貼身宮女,後來伺候了陛下,生了大公主,這些年一直以來又深得陛下喜愛,在去年封了皇貴妃,掌管六宮事宜,如今身懷有孕。”
“若說對西太後娘娘有所疏忽,還要當屬淑皇貴妃娘娘有失。”
烏蘭不卑不亢說著。
東太後的神色越來越不好,看向西太後。
西太後剛想說話,東太後趕在她出聲前打斷。
“妹妹,你還是如從前那般心善,這般心慈手軟是管不住後宮的。”
東太後轉頭又吩咐烏蘭。
“傳哀家懿旨,淑皇貴妃在其位不謀其職,疏忽對西太後身體的照拂,乃是無禮不孝,又沒有掌管六宮的能力。”
“但念其如今身懷有孕,又曾是西太後身邊的宮女,西太後憐惜下人的慈悲之心不減,也要為西太後的病體積福。”
“因此,隻降淑皇貴妃為淑妃,褫奪封號,免去六宮之權,小懲大誡即可。”
“是,娘娘。”烏蘭應下。
東太後的視線又落到一旁的忠嬤嬤身上問:“忠嬤嬤,如今後宮位列妃位以上的還有幾位?”
忠嬤嬤眉頭微皺,下意識看向西太後。
西太後隻是倚靠在隱囊上咳嗽喘息,沒有插手的意思。
忠嬤嬤才低頭迴答:“迴東太後娘娘,如今位列妃位的隻有儷妃娘娘。”
“儷妃娘娘出身民間,身世幹淨,去年為陛下添了一位公主,封號鳴玉,如今正養在淑…文妃宮中。”
東太後聞言細細思索,點點頭:“儷妃,哀家在迴宮途中像是聽人說起過,是個好的。”
“那六宮之權,便暫且由儷妃掌管。”
“至於鳴玉公主,趕快抱迴儷妃宮中,沒有妃位之上的孩子還給其他妃位娘娘扶養的道理,不像話。”
“姐姐……”
西太後伸手想要拉東太後的手,被東太後反握住。
“妹妹,我知道你是個心善的,後宮一切便都交由我來打理吧,你如今好好養著身體,能讓皇帝還有個母親在世,就是最大的善了。”
東太後一臉懇切,看著西太後的眼睛裏還有著心疼,甚至隱隱泛著淚光。
西太後被惡心地夠嗆,差點繃不住拉下臉。
不動聲色地掙開東太後的手,去拿放在一旁床榻上的手帕,輕輕掖眼角。
“姐姐,您才是中宮,您如今迴宮,理應由您主事,妹妹感激姐姐為妹妹著想。”
內殿一派姐妹情深的祥和。
等候在側殿待召的後宮妃嬪們,聽到烏蘭嬤嬤去傳東太後的懿旨,一時間臉上色彩繽紛。
皇宮處處張燈結彩,喜慶的氛圍衝散了西太後病重導致的連日陰霾。
連帶著前朝都暫停了密函和風起雲湧逼著景文帝出現的種種爛事,轉而開始恭賀東太後迴宮。
“老姐姐,你一路迴宮辛苦了,妹妹本想親自去宮門口接你,但如今病體纏綿,實在是體力不支,隻能怠慢老姐姐了。”
西太後歪靠在床榻上,一臉蒼白病容憔悴,雙手激動地握著東太後的手,笑著又帶著愧疚說道。
說罷,還止不住地咳嗽一陣。
對比西太後的病容老態和疲憊不堪,東太後一身太後服飾,頭戴鳳冠,倒更像是個久居深宮儀態端方的太後娘娘。
東太後此時看著西太後劇烈咳嗽,麵容上一臉擔憂,不住地幫著西太後撫背。
“咱們姐妹多年,何苦說這樣客氣的話,倒是讓我心中不安。”
“妹妹,你到底是得了什麽病?怎麽會病得這麽重,太醫院是怎麽說的?”
西太後臉色微微漲紅,又咳嗽一陣才算勉強平靜下來,唇角勾起一個虛弱地笑容:“妹妹身體一直不好,現在上了年紀更是時常病痛。
這次病得急,病得又重,心口時常絞痛難安,太醫院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不過是應付了事罷了。”
“想來妹妹是到了壽祿,這輩子也算值了。”
“妹妹能在死前看看從前的老姐妹,心中更是無所求了。”
西太後氣喘說著最後這一長段的話,又開始咳嗽,胸口劇烈起伏,像是一口氣下去,第二口氣隨時提不上來。
東太後一臉忌諱莫深責道:“妹妹,不要說這些晦氣的話,你一定能好的,不要多想。”
“皇帝呢?你病成這個樣子,他怎麽不在你身邊盡孝?再不濟也要張貼皇榜,為你遍尋名醫才對啊。”
東太後說著,眉頭緊皺語氣中略帶不滿。
如今天熱了,門殿都大敞著,東太後的聲音不算小,外殿伺候的宮人都能聽到她說話。
一時間將頭低的更深了。
“姐姐有所不知,自從皇帝十八歲遇刺開始就時常纏綿病榻。
去年冬日雪大天冷,皇帝更是風寒入體,不僅時常害風寒,更是經常骨痛難忍。
太醫院院判鬱蒼術上奏,請皇帝去南河行宮泡溫泉調養身體,如今風寒還未褪去,我便沒許他迴來。”
“皇帝乃是國本,哪怕是我,也不能越到皇帝的身體前麵去,不然豈不是愧對天下人?”
“至於神醫,這天下還有哪裏的郎中,能比得過宮中的太醫醫術高超呢?張貼皇榜,勞民傷財,不過是尋個心安罷了,真治病,恐怕是難。”
西太後說的話巧妙,既合理解釋了景文帝為何沒迴宮侍疾,又將景文帝的身體放在了所有事情的前麵,和國本民生聯係到了一起。
直接堵住了東太後用生辰之事發作,逼著景文帝迴來的話。
果然,東太後聽完西太後的話以後神色淡了些,不見方才的熱絡。
“皇帝此舉雖是情有可原,但也……”
東太後的話剛說到一半,便被西太後打斷了。
“老姐姐,難不成連你也覺得我的病沒得治了嗎?”
“……”
“自然不是,妹妹福大命大,一定是長命千歲無極。”
“話說迴來,妹妹生病,怎麽沒叫後宮的人侍疾?皇帝不在,就算是你善心體恤,她們身為後妃總不好真的躲懶,不像話。”
東太後一臉關切的看著西太後,語氣頗有些義憤填膺。
還不等西太後說話,東太後扭頭對一旁伺候的嬤嬤烏蘭吩咐道。
“烏蘭,出去傳哀家的旨意,西太後病重,沈皇後身為六宮之主,未能在皇帝不在時盡孝,乃是大錯,但念其剛生育不到一年,身體尚未恢複,便隻罰俸三年,抄宮規五十遍,小懲大誡。”
烏蘭立刻上前應答:“是,太後娘娘。”
“隻是……”
東太後眉頭輕蹙,不滿地看著烏蘭:“何事吞吞吐吐?這些年不在宮中,規矩禮儀都忘了嗎?”
烏蘭立即跪地請罪:“奴婢無禮,請太後娘娘恕罪。”
“隻是太後娘娘懲罰皇後娘娘,想來皇後娘娘或許會心中有些冤屈。”
“如今後宮都是淑皇貴妃娘娘說的算。
淑皇貴妃娘娘是從前西太後娘娘身旁的貼身宮女,後來伺候了陛下,生了大公主,這些年一直以來又深得陛下喜愛,在去年封了皇貴妃,掌管六宮事宜,如今身懷有孕。”
“若說對西太後娘娘有所疏忽,還要當屬淑皇貴妃娘娘有失。”
烏蘭不卑不亢說著。
東太後的神色越來越不好,看向西太後。
西太後剛想說話,東太後趕在她出聲前打斷。
“妹妹,你還是如從前那般心善,這般心慈手軟是管不住後宮的。”
東太後轉頭又吩咐烏蘭。
“傳哀家懿旨,淑皇貴妃在其位不謀其職,疏忽對西太後身體的照拂,乃是無禮不孝,又沒有掌管六宮的能力。”
“但念其如今身懷有孕,又曾是西太後身邊的宮女,西太後憐惜下人的慈悲之心不減,也要為西太後的病體積福。”
“因此,隻降淑皇貴妃為淑妃,褫奪封號,免去六宮之權,小懲大誡即可。”
“是,娘娘。”烏蘭應下。
東太後的視線又落到一旁的忠嬤嬤身上問:“忠嬤嬤,如今後宮位列妃位以上的還有幾位?”
忠嬤嬤眉頭微皺,下意識看向西太後。
西太後隻是倚靠在隱囊上咳嗽喘息,沒有插手的意思。
忠嬤嬤才低頭迴答:“迴東太後娘娘,如今位列妃位的隻有儷妃娘娘。”
“儷妃娘娘出身民間,身世幹淨,去年為陛下添了一位公主,封號鳴玉,如今正養在淑…文妃宮中。”
東太後聞言細細思索,點點頭:“儷妃,哀家在迴宮途中像是聽人說起過,是個好的。”
“那六宮之權,便暫且由儷妃掌管。”
“至於鳴玉公主,趕快抱迴儷妃宮中,沒有妃位之上的孩子還給其他妃位娘娘扶養的道理,不像話。”
“姐姐……”
西太後伸手想要拉東太後的手,被東太後反握住。
“妹妹,我知道你是個心善的,後宮一切便都交由我來打理吧,你如今好好養著身體,能讓皇帝還有個母親在世,就是最大的善了。”
東太後一臉懇切,看著西太後的眼睛裏還有著心疼,甚至隱隱泛著淚光。
西太後被惡心地夠嗆,差點繃不住拉下臉。
不動聲色地掙開東太後的手,去拿放在一旁床榻上的手帕,輕輕掖眼角。
“姐姐,您才是中宮,您如今迴宮,理應由您主事,妹妹感激姐姐為妹妹著想。”
內殿一派姐妹情深的祥和。
等候在側殿待召的後宮妃嬪們,聽到烏蘭嬤嬤去傳東太後的懿旨,一時間臉上色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