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村是一個小村子,這些年之所以名聲遠播就是因為一個叫石堅人。
林秀才也是為了這個人而來,十五年前他來過這裏,曾經羞愧的掩麵而逃,而後在一次遊學途中,心念一動,感覺極好,當場趕到考試的試點,沒成想竟然取得了秀才的頭銜,秀才那是他們祖宗幾輩人的夢想,可以享受田地免租的政策,往後的日子會好過許多。
一路上幻想著,田地免租,銀子多多,自己刻苦攻讀又一次成為了舉人,四裏鄉鄰的人都來道賀,一時風光無限。
初春的黃家村四周已經有了綠意,林秀才在快到當午時酒到了村口,那時他見到石家郎時,是在汜水縣城裏的曾家家裏。
不知石堅住在哪的林秀才在村口攔住了一位老農問道:“不知石家石堅住哪?老丈可否告知?”
一輩子的老農見了一位後生書生打扮的模樣,激動地略顯敬畏的上前學著他見過的那些老爺們的樣子作揖行禮後道:“我們這姓石的有好幾家,先生說的石堅,沒聽說過。”他也不知道他的稱唿對不對,反正城裏人都是這麽叫的。
林秀才一愣,還好他的遊學經曆使得他明白,他問的這位石堅很可能早就離開了這個村子,說名字不一定記得,要是說曾經發生過的一些離奇的故事,想來沒什麽問題。
於是他換了一種問法,“就是十幾年前,這裏我記得有一位神童,五歲能寫字,六歲能讀書,七歲就可以作詩的那位,你老可還記得?”
老農恍然大悟的道:“你說的那個啞巴啊,知道知道,原來他就叫石堅?要是你真找的是他,現在是不在家的?”
“啞巴?”林秀才不明白好好地一個神童怎麽就成啞巴了,急於想弄明白心中的疑惑接著問道:“那你老知道他會去哪嗎?”
“你是他家的遠方親戚吧,他們家已經有好多年沒什麽親戚來往了,幾天前他的母親去世了,今天出葬,現在應該在十裏外的亂葬崗。”盡管他看不起同村的石堅,也就是啞巴,但現在有個這麽一位讀書人來找他,想來有點親戚關係吧,所以說話的時候,很謹慎的用了出葬。
“親戚倒不是,隻是聽得他神童的名聲,慕名而來。”林秀才解釋道。
聽到不是親戚,老農也鬆了口氣,畢竟一個村子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經常罵上幾句,還是有的。
“什麽神童,都是騙人的,我給你說,那一年被縣城的劉家家主請去做客,沒成想,那孩子他手腳不幹淨,說是偷了一件什麽東西,到不值幾個錢,被人家訓斥了幾句,還不知悔改。
再後來他家的老爺子,在地裏種地的時候,又偷了一隻楊員外家養的兔子,又被人逮了個現行,我可給你說,這都是他家傳下來的根子,要不他孫子五歲寫字,六歲讀書,七歲作詩的孫子怎麽會去偷東西呢,還不是跟他爺爺學的。
從哪之後他家老爺子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了,一直嚷嚷著說那兔子是他在自家田地的樹樁旁撿的,他還說是他親眼看到的,老都老了還這麽無恥,說的謊話連他自己都信了,莊家也不種了,飯也不吃了,就守著那塊樹樁,等著兔子撞上來。”老農說的唾沫橫飛,這些話他已經說了不知多少遍了,以前還有人來聽他說,時間一久,大概有五六年沒人問過他這些事了,而聽他說起的大部分人不是商賈,就是書生,這也是他一生之中最得意的時候。
“說起來那老頭就是蠢,要不怎麽兒子和孫子一樣笨呢,守著樹樁不吃不喝,兔子沒等到,結果把自己給餓死了,鬧出了好大的笑話。”
說道這裏林秀才心底思量,合著他近幾年聽到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原來是出自這裏,當時他聽到這故事還又笑又氣,這世上怎麽會有這種人。
“那後來呢?”林秀才這會也不急著去找石堅了,在他心裏,原來的石堅已經死了,現在這個嗎,見不見又有什麽區別呢?
“再後來?再後來啞巴的爺爺死了後,啞巴就連著幾天不吃不喝,後來雖然吃飯了,但整個人變得癡癡呆呆的,接著又過了兩年,原來給啞巴定的娃娃親,上門退婚了,啞巴的爹一氣之下病倒在了床上,也是啞巴他娘命苦,遇到了這麽一家子不省心的人,為了給啞巴他爹治病,賣了田地不夠又賣了祖屋,人還是沒救過來,拖了兩年半還是死了,家裏卻欠了一屁股的債,剩下了他娘兩過日子,在啞巴的父親死後,本來隻是癡呆的啞巴就徹底不會說話了,前幾天他母親因為太過-操-勞,也早早地病逝了,現在村子裏的人都說啞巴是災星,克死了一家人,往後可能還要克死全村人,今早村子了就有好些人去鎮上,城裏請官老爺們做主,把啞巴趕出村子。”
故事聽完了,告別了老農,林秀才站在村子口向裏麵看了一會,這時他總算明白“盡興而來,失望而歸”的正意思。
……
亂葬崗還有不少過年時,村子裏的一些村民少的紙錢,上的貢品。
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一身邋遢,頭發髒亂的在一捧一捧的向墳頭上填土。
墳前一塊木板上歪歪扭扭的用石茬刻上的“石氏曹玉娥之墓”,墓碑前擺著從河裏抓到的幾條河魚,紙錢也是遠處的樹林子裏一種大樹的葉子,被人用樹上的紅色汁液畫上去的,蠟燭是兩支小火把,香是自製的土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直快到下午太陽快落山了,中年人才停下了動作,他在墳前先磕了幾個頭,才走到旁邊的一個老墳處停下,墳前的木質墓碑,早就看不出樣子,要不是當年插的牢靠,估計現在也不在了。
“爺爺。”中年人像是很多年沒說過話,嘶啞的聲音幾乎聽不清說的都是什麽。
斷斷續續的說著不著邊際的話,什麽家裏都好,我也很好,什麽地裏收成豐收,還有些他爺爺生前喜歡聽的評書,也結結巴巴的說了一段,話越說越順暢,也就越說越多,也隻有在這裏才有人能靜靜的聽他說話,才不會有人追在後麵說他是小偷,才不會有人罵他是賤種。
一說就是幾個時辰,月亮升起,天上的星星稀稀落落,月光照在亂葬崗邊上的大樹上,風輕輕一吹,那輕輕搖擺的樹影,膽子小的人絕對會嚇得屁滾尿流。
中年人卻像沒知覺一樣,不知怕字為何物,空曠的大片墳頭上都是他的聲音在迴響。
“那次在劉家孫子沒有偷東西,隻有爺爺相信孫子,其實我知道那東西誰偷得,但人家請咱們去赴宴,怎麽能壞了主家的雅興,那位管家汙蔑孫子,孫子忍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這些聖賢教的道理,孫子一直在遵守,不給你老人家丟臉。
這次孫子要說的是,您老一直尊重的讀書人,為什麽就不給咱們家一條活路呢?你知不知道?為什麽楊員外會說您偷了他家的兔子?這也是孫子半個月前偶然性聽來的,都知道我癡癡呆呆,還是個啞巴,那些人就肆無忌憚的在我麵前說起了這事,那一次赴劉家宴,其實是孫子撞見楊員外的兒子和劉家主的小妾偷情,好笑吧,也是孫子運氣不夠好,當時剛好撞見,隨後劉家主又跟了進來,沒什麽比一個神童偷東西的話題,能更好更快的轉移主家的注意,所以人小言輕的孫子,就是最好的選擇,在後來他們不死心,生怕孫子神童的名聲大過偷盜的名聲,一個勁的抹黑,爺爺就是第一個,什麽他家的兔子,那都是安排好的,兔子撞樹上這種事不是親眼見到的,說給誰聽,誰能信?也就是爺爺一定要守著樹樁等隻兔子撞上去,還說咱家窮的隻有誠信了,要是連這個都丟了,還剩下什麽?可這麽多年孫兒也守著誠信,為何別人無信無義能過的比咱家好?”
原來這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實際年齡隻有二十來歲,正是小時候有小神童之稱的石堅,心事多到沒處說,也沒人願意聽,使得他年紀輕輕就有了老態。
在他爺爺的墳頭說過了,又到了他父親的墳頭,一樣的老墳,一樣的木質墓碑。
“我曾勸過你不要去劉家說這些事,你總說我是讀書讀傻了,本來說給你聽,還以為可以有個人傾訴,卻沒想到還被反咬一口,你一個無權無勢的農夫,能說的出什麽大道理,即便人家主家知道這麽迴事,也會想盡辦法低調處理,那輪的道你一個外人來說三道四,真以為你兒子有點名氣,就可以和那些祖輩富貴的人理論?沒得把自己賠進去不說,還害得娘跟著一起吃苦,這就是你想看到的?”
石堅說這些也是心裏憋了不少的怨氣,讀的書多了看待問題的角度就不同,自己和他的老父親之間根本沒多少共同的話題可說,他的老父親也是怨他和他一起去最後丟人了不說,還被人家家丁打了出來,這也是從哪是他就開始裝癡呆的原因,一個沒有前途可言的人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安全的,直到他父親去世後,又開始裝啞巴,好在都當他是個笑話,除了嘴巴上對他們家不友好之外,總算沒有人費大力氣讓他們去死,隻不過家裏的六畝良田是保不住了。
最後又走到了他母親墳前,他承認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堅強,勇敢,到了最後也在維護著這個家,這一次他什麽都沒有說,也說不出有用的東西,真的想癡呆一樣,怔怔斜臥在墓碑前,一陣笑,一陣哭,笑著哭,哭著笑,聲音滲人的,連天上的月亮都嚇得躲在了雲裏。
林秀才也是為了這個人而來,十五年前他來過這裏,曾經羞愧的掩麵而逃,而後在一次遊學途中,心念一動,感覺極好,當場趕到考試的試點,沒成想竟然取得了秀才的頭銜,秀才那是他們祖宗幾輩人的夢想,可以享受田地免租的政策,往後的日子會好過許多。
一路上幻想著,田地免租,銀子多多,自己刻苦攻讀又一次成為了舉人,四裏鄉鄰的人都來道賀,一時風光無限。
初春的黃家村四周已經有了綠意,林秀才在快到當午時酒到了村口,那時他見到石家郎時,是在汜水縣城裏的曾家家裏。
不知石堅住在哪的林秀才在村口攔住了一位老農問道:“不知石家石堅住哪?老丈可否告知?”
一輩子的老農見了一位後生書生打扮的模樣,激動地略顯敬畏的上前學著他見過的那些老爺們的樣子作揖行禮後道:“我們這姓石的有好幾家,先生說的石堅,沒聽說過。”他也不知道他的稱唿對不對,反正城裏人都是這麽叫的。
林秀才一愣,還好他的遊學經曆使得他明白,他問的這位石堅很可能早就離開了這個村子,說名字不一定記得,要是說曾經發生過的一些離奇的故事,想來沒什麽問題。
於是他換了一種問法,“就是十幾年前,這裏我記得有一位神童,五歲能寫字,六歲能讀書,七歲就可以作詩的那位,你老可還記得?”
老農恍然大悟的道:“你說的那個啞巴啊,知道知道,原來他就叫石堅?要是你真找的是他,現在是不在家的?”
“啞巴?”林秀才不明白好好地一個神童怎麽就成啞巴了,急於想弄明白心中的疑惑接著問道:“那你老知道他會去哪嗎?”
“你是他家的遠方親戚吧,他們家已經有好多年沒什麽親戚來往了,幾天前他的母親去世了,今天出葬,現在應該在十裏外的亂葬崗。”盡管他看不起同村的石堅,也就是啞巴,但現在有個這麽一位讀書人來找他,想來有點親戚關係吧,所以說話的時候,很謹慎的用了出葬。
“親戚倒不是,隻是聽得他神童的名聲,慕名而來。”林秀才解釋道。
聽到不是親戚,老農也鬆了口氣,畢竟一個村子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經常罵上幾句,還是有的。
“什麽神童,都是騙人的,我給你說,那一年被縣城的劉家家主請去做客,沒成想,那孩子他手腳不幹淨,說是偷了一件什麽東西,到不值幾個錢,被人家訓斥了幾句,還不知悔改。
再後來他家的老爺子,在地裏種地的時候,又偷了一隻楊員外家養的兔子,又被人逮了個現行,我可給你說,這都是他家傳下來的根子,要不他孫子五歲寫字,六歲讀書,七歲作詩的孫子怎麽會去偷東西呢,還不是跟他爺爺學的。
從哪之後他家老爺子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了,一直嚷嚷著說那兔子是他在自家田地的樹樁旁撿的,他還說是他親眼看到的,老都老了還這麽無恥,說的謊話連他自己都信了,莊家也不種了,飯也不吃了,就守著那塊樹樁,等著兔子撞上來。”老農說的唾沫橫飛,這些話他已經說了不知多少遍了,以前還有人來聽他說,時間一久,大概有五六年沒人問過他這些事了,而聽他說起的大部分人不是商賈,就是書生,這也是他一生之中最得意的時候。
“說起來那老頭就是蠢,要不怎麽兒子和孫子一樣笨呢,守著樹樁不吃不喝,兔子沒等到,結果把自己給餓死了,鬧出了好大的笑話。”
說道這裏林秀才心底思量,合著他近幾年聽到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原來是出自這裏,當時他聽到這故事還又笑又氣,這世上怎麽會有這種人。
“那後來呢?”林秀才這會也不急著去找石堅了,在他心裏,原來的石堅已經死了,現在這個嗎,見不見又有什麽區別呢?
“再後來?再後來啞巴的爺爺死了後,啞巴就連著幾天不吃不喝,後來雖然吃飯了,但整個人變得癡癡呆呆的,接著又過了兩年,原來給啞巴定的娃娃親,上門退婚了,啞巴的爹一氣之下病倒在了床上,也是啞巴他娘命苦,遇到了這麽一家子不省心的人,為了給啞巴他爹治病,賣了田地不夠又賣了祖屋,人還是沒救過來,拖了兩年半還是死了,家裏卻欠了一屁股的債,剩下了他娘兩過日子,在啞巴的父親死後,本來隻是癡呆的啞巴就徹底不會說話了,前幾天他母親因為太過-操-勞,也早早地病逝了,現在村子裏的人都說啞巴是災星,克死了一家人,往後可能還要克死全村人,今早村子了就有好些人去鎮上,城裏請官老爺們做主,把啞巴趕出村子。”
故事聽完了,告別了老農,林秀才站在村子口向裏麵看了一會,這時他總算明白“盡興而來,失望而歸”的正意思。
……
亂葬崗還有不少過年時,村子裏的一些村民少的紙錢,上的貢品。
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一身邋遢,頭發髒亂的在一捧一捧的向墳頭上填土。
墳前一塊木板上歪歪扭扭的用石茬刻上的“石氏曹玉娥之墓”,墓碑前擺著從河裏抓到的幾條河魚,紙錢也是遠處的樹林子裏一種大樹的葉子,被人用樹上的紅色汁液畫上去的,蠟燭是兩支小火把,香是自製的土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直快到下午太陽快落山了,中年人才停下了動作,他在墳前先磕了幾個頭,才走到旁邊的一個老墳處停下,墳前的木質墓碑,早就看不出樣子,要不是當年插的牢靠,估計現在也不在了。
“爺爺。”中年人像是很多年沒說過話,嘶啞的聲音幾乎聽不清說的都是什麽。
斷斷續續的說著不著邊際的話,什麽家裏都好,我也很好,什麽地裏收成豐收,還有些他爺爺生前喜歡聽的評書,也結結巴巴的說了一段,話越說越順暢,也就越說越多,也隻有在這裏才有人能靜靜的聽他說話,才不會有人追在後麵說他是小偷,才不會有人罵他是賤種。
一說就是幾個時辰,月亮升起,天上的星星稀稀落落,月光照在亂葬崗邊上的大樹上,風輕輕一吹,那輕輕搖擺的樹影,膽子小的人絕對會嚇得屁滾尿流。
中年人卻像沒知覺一樣,不知怕字為何物,空曠的大片墳頭上都是他的聲音在迴響。
“那次在劉家孫子沒有偷東西,隻有爺爺相信孫子,其實我知道那東西誰偷得,但人家請咱們去赴宴,怎麽能壞了主家的雅興,那位管家汙蔑孫子,孫子忍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這些聖賢教的道理,孫子一直在遵守,不給你老人家丟臉。
這次孫子要說的是,您老一直尊重的讀書人,為什麽就不給咱們家一條活路呢?你知不知道?為什麽楊員外會說您偷了他家的兔子?這也是孫子半個月前偶然性聽來的,都知道我癡癡呆呆,還是個啞巴,那些人就肆無忌憚的在我麵前說起了這事,那一次赴劉家宴,其實是孫子撞見楊員外的兒子和劉家主的小妾偷情,好笑吧,也是孫子運氣不夠好,當時剛好撞見,隨後劉家主又跟了進來,沒什麽比一個神童偷東西的話題,能更好更快的轉移主家的注意,所以人小言輕的孫子,就是最好的選擇,在後來他們不死心,生怕孫子神童的名聲大過偷盜的名聲,一個勁的抹黑,爺爺就是第一個,什麽他家的兔子,那都是安排好的,兔子撞樹上這種事不是親眼見到的,說給誰聽,誰能信?也就是爺爺一定要守著樹樁等隻兔子撞上去,還說咱家窮的隻有誠信了,要是連這個都丟了,還剩下什麽?可這麽多年孫兒也守著誠信,為何別人無信無義能過的比咱家好?”
原來這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實際年齡隻有二十來歲,正是小時候有小神童之稱的石堅,心事多到沒處說,也沒人願意聽,使得他年紀輕輕就有了老態。
在他爺爺的墳頭說過了,又到了他父親的墳頭,一樣的老墳,一樣的木質墓碑。
“我曾勸過你不要去劉家說這些事,你總說我是讀書讀傻了,本來說給你聽,還以為可以有個人傾訴,卻沒想到還被反咬一口,你一個無權無勢的農夫,能說的出什麽大道理,即便人家主家知道這麽迴事,也會想盡辦法低調處理,那輪的道你一個外人來說三道四,真以為你兒子有點名氣,就可以和那些祖輩富貴的人理論?沒得把自己賠進去不說,還害得娘跟著一起吃苦,這就是你想看到的?”
石堅說這些也是心裏憋了不少的怨氣,讀的書多了看待問題的角度就不同,自己和他的老父親之間根本沒多少共同的話題可說,他的老父親也是怨他和他一起去最後丟人了不說,還被人家家丁打了出來,這也是從哪是他就開始裝癡呆的原因,一個沒有前途可言的人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安全的,直到他父親去世後,又開始裝啞巴,好在都當他是個笑話,除了嘴巴上對他們家不友好之外,總算沒有人費大力氣讓他們去死,隻不過家裏的六畝良田是保不住了。
最後又走到了他母親墳前,他承認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堅強,勇敢,到了最後也在維護著這個家,這一次他什麽都沒有說,也說不出有用的東西,真的想癡呆一樣,怔怔斜臥在墓碑前,一陣笑,一陣哭,笑著哭,哭著笑,聲音滲人的,連天上的月亮都嚇得躲在了雲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