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 昆吾山宗早已表明, 不參與承辦比劍大會, 便是將這個殊榮讓了出去。
此舉本是好意,但此後,五派三道的其餘幾派每次都要為這個位置而明爭暗鬥,各門弟子之間的衝突也多出於此事,既然有了摩擦, 竟然便有些實力不俗的弟子夭折消耗在了此間。
再去細想昆吾山宗將承辦事宜讓出來的舉動,就有些意味深長了起來。
陰謀論一些來說, 甚至可以指責昆吾山宗是在間接用這樣的方式去掀起其他幾派之間的敵對,再借此消磨其他幾家的實力,從而坐穩自己仙門表率的地位。
但即使大家心中這樣認為,也不可能有人真的將這種想法說出口。
於是好幾屆比劍大會之前,各派掌門終於和和氣氣地坐了下來,就此事進行了一番商議,旋即達成合議,誰也不去做那承辦方,而是另辟一處場地,此後每一屆的比劍大會都將在此舉辦。
這另辟的場地,誰也不偏頗,直取五派三道地理方位的中心點。
各門派都為此派出了數位大能,以仙家手段平湖造地移山,硬是讓那本是荒野一片的地方,變成了如今鬱鬱蒼蒼繁茂興盛的比劍穀。
初時,比劍穀才開始籌建之時,此地還是滿目荒涼無人煙。
但既然仙門盛會舉辦於此,便是每一次盛會之間都要相隔許多年,也足夠吸引許多人來此。
長此以往,比劍穀周圍便聚起了許多小村落,村落再合並成城鎮,此刻再去看比劍穀一代,入眼已是繁華熙攘,比肩接踵。
按照慣例,五派三道在比劍大會開啟之前十日左右,每個門派都會先各自派出一隊人馬來此駐守。
一方麵是為了巡視一番比劍穀的情況。
譬如空閑如此許久,整個比劍穀的場地自然需要提前進行一番徹底的修繕修複,再比如,穀中現在靈氣是否充足,是否需要臨時從附近借一條靈脈來補充、諸門派弟子來此後分別如何居住等瑣碎的事宜,都需要提前安排好。
另一方麵,當然也要向其他門派放放狠話,有分寸地進行一些挑釁,營造點兒比劍氣氛出來。
這些前期準備工作一般都不會讓各門派最核心的戰力前來,擔任這份任務的弟子,一定要粗中帶細,修為不錯卻也並非最頂尖,心態不容易崩,脾氣不要太暴躁,對俗事比較熟悉,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是個嘴炮高手。
按照以上這些條件層層篩選下來,整個昆吾山宗竟然有不少人選,其中最突出的翹楚,便自然是易醉和沈燁兩個人。
又因為易醉臨近破境,不容有失,而沈燁不僅符合以上所有特質,還是瑣事最多、管理事務最多的紫淵峰大師兄,待人處事有天然的優勢,見過的事更是比其他人更多些,最是能夠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所以最後,這打前站的任務,便是由紫淵峰的大師兄沈燁來帶隊。
從昆吾山宗出發的時候,沈燁耷拉著眼皮,心底卻是誌得意滿,覺得這任務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做的。
結果到了地方,沈燁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麽迴事兒!
他也是經曆過昆吾選劍盛會的人,自詡也是見過各式各樣擂台的,結果到了比劍穀以後,沈燁整個人都有些愣住。
同來此處的紫淵峰師弟陳南君愕然看著前方,將來此之前,在宗門中專門訓練過的麵部管理課程全部忘到了腦後:“師兄,咱們確定沒走錯路?”
孫甜兒也四處張望,還蹲身親手摸了摸地上的土與葉子都是真實存在的,這才開口道:“按照羅盤指引的位置來看,是這裏沒錯了……”
她邊說,還一邊伸手在半空中拉了幾道符意出來,有圖案憑空亮起再暗淡,孫甜兒點點頭:“有靈氣也有劍氣,方向也沒有錯,肯定……是這裏。”
她對自己的符有信心,但再去看麵前,孫甜兒又覺得自己或許難道是太過自信?
沈燁沉默看著前方,不敢說沒走錯,也不敢說走錯了。
無他。
到底是好幾十年沒用過了,也不知到底經曆過什麽,比劍穀中,風蕭瑟瑟,落葉滿滿,枯枝敗土將數個比劍台與觀賽台徹底淹沒,甚至連輪廓都不剩。
沈燁算是明白,為何自己臨走之前,他師父韓峰主會語重心長地給他手裏塞一張比劍穀當年盛況與模樣的白描圖了。
要不是這張圖,他甚至想象不出此處之前的樣子!
還好他們駐足片刻後,便有眼熟的道服出現,白雨齋和宿影閣的小隊先後都到了此處,帶隊的幾位都是有些眼熟,顯然也入了此前的曆史舊影秘境,但並未搭過話的人,也不好貿然搭話。
不過因為虞兮枝和易醉的原因,整個昆吾山宗的弟子大多都對白雨齋更多一點親切感,順便頗為不喜歡和看不起出言挑釁易醉、再被劍削了一頓的宿影閣弟子。
陳南君小聲道:“不然咱們先不著急,看看他們怎麽辦。咱們劍修的劍,可是寶貝得很,怎麽能用來挖土呢?”
沈燁自然也是這麽想的,結果就這麽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過去,陳南君才發現……
白雨齋和宿影閣的人也是這麽想的。
三派在此僵持了一炷香時間,誰都不想主動開口搭話,氣氛詭異得可怕,孫甜兒向著沈燁的方向湊了湊,壓低聲音道:“難道我們是來挖土的?”
沈燁不置可否,心道若是自己早前知道這個情況,便是裝病也不要來,把機會讓給更合適的人,比如雪蠶峰的丹修們天天種靈植,也是要挖地的,不如讓他們多來一些,術業有專攻。
念及至此,他又想到了什麽新的思路:“孫師妹,說到符……有沒有什麽挖土符?就是那種,一張符扔出去,一整片的土就會憑空消失的那種。”
孫甜兒困惑且嚴肅地盯著沈燁看了片刻:“你想的真好。”
“想都不能想好點兒,生活還有什麽樂趣。”沈燁沒精打采地拉攏著眉眼:“土能被火燒沒嗎?能被雷劈開嗎?或者有沒有什麽特別能吃土的召喚物?符修丹修禦獸修士們都想想辦法啊。”
孫甜兒沉默片刻:“特別能吃土的……我倒是見過。”
沈燁精神一振,滿懷期待地看過來。
孫甜兒麵無表情,一字一頓地突出幾個字:“貧窮劍修。”
沈燁:“……”
其餘人:“…………”
劍修就和窮這個字過不去了是不!
眼看沈燁還想反駁,孫甜兒冷笑一聲,向著麵前一指:“一見方兩塊中品靈石,一口價,現挪現付,有人嗎?”
沈燁一句“你可拉倒吧”還纏繞在舌尖,更響的聲音已經從他身側傳了出來。
從頭到尾都一直一言不發的重劍少女突然轉過了頭,一邊抬手去解劍,眼中有些奇怪地發亮:“還有這種好事?我能挖到你破產。”
孫甜兒:“看吧?”
沈燁:“…………”
沈燁原本也想說和雲卓一樣的台詞的,沒想到雲卓竟然快了半步,反而讓他從這份下意識中驚醒,心道一聲好險,差點就要被兩塊中品靈石破防了,再有些劍修被看不起了的惱羞成怒。
劍修窮怎麽了!
劍修也不想的!
他正這麽想著,身側的雲卓卻已經一劍戳到了厚厚的土層之中,竟然是真正的行動派,眼看就要開始動手。
孫甜兒不過說說而已,她雖然也是出身世家,卻並非紀香桃那樣千嬌百寵的嫡大小姐,便是比尋常弟子富裕一些,卻也不可能為此一擲千金,有些啼笑皆非地就要去攔下雲卓。
隻是她還沒出聲,卻有一道陌生的聲音先一步響了起來。
有一隊穿著玄衣道服的人手持浮塵,腳踩長劍而來,赫然便是講究無為的太虛道。
那女聲帶著些笑意,聽起來似是客客氣氣,實則卻充滿了傲氣。
“這位道友插劍入土,難道便可以平土移山嗎?不如讓貧道來試試看。”
她說著要試試,似是在詢問雲卓的意見,但她話音才落,已經揮起了手中的雪白拂塵。
三千白絲如煙霧,如流雲,這樣輕柔一掃,空氣中便似多了些水意。
比劍穀說是穀,實則並不環山,不過依山傍水,一馬平川。
而這拂塵起,便掃出了風,掃水入了土。
那些堆積於比劍台上的積土開始鬆動,再順著風與水衝出的溝壑,形成了一個弧度,逐漸向著那個方向湧動起來。
拂塵飄飄,白絲昭昭。
沈燁一開始還有些發愣,旋即臉色便慢慢變得不好看了起來。
他再看一眼那兀自立在劍上的女冠,又有哪裏不懂,對方固然是在解決此處問題,但更多的,分明是在為太虛道立威,並且不動聲色地挑釁其他門派!
換句話說,這一輪暗潮湧動之中,太虛道算是已經勝出了。
沈燁暗暗咬牙,心有不甘,卻也隻能怪自己之前怎麽竟然沒想到用水,不過水符而已,孫甜兒絕無可能不會。
念及至此,沈燁的聲音不由得帶了兩分沉痛:“孫師妹,是師兄誤導了你。”
孫甜兒臉上卻絲毫沒有挫敗之色,反而眼神微亮地豎起一根手指在唇邊:“噓――師兄你看――”
沈燁一愣,順著孫甜兒的視線再去看。
卻見雲卓站在前方,她竟然並沒有從土中拔出劍,而是俯身又向深處插了幾分!
雲卓抬頭看一眼女冠,再重新伸手,握住劍柄。
劍氣劍意頃刻間勃然迸裂。
少女麵無表情看向上空,滿身殺氣騰騰:“你是來和我搶靈石的嗎?”
第138章 太虛道的顏麵,盡在她的掌握之中!
那名叫唐千秋的女冠微微一愣, 再看向雲卓雙手握劍的姿勢,卻也不慌,隻微微挑眉, 疑惑道:“這位道友難道要向我拔劍嗎?我們五派三道本就是一起來清理此處的,我不過盡到一份我們太虛道的責任, 道友的劍氣何來?靈石……又是什麽靈石?”
孫甜兒也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句話, 竟然會造成這麽大的誤會。
她有點慌,卻到底有急智,說話間, 已經壓低聲音問沈燁道:“沈師兄, 事已至此,不然你就開個後門唄,給任務堂多加一個一方土兩塊中品靈石的任務?”
沈燁啼笑皆非地看她一眼。
若是沒有這太虛道的女冠來摻和這一腳的話, 誤會一場,解釋一番也就過去了。
但既然這女冠談笑間已經展露一番手段本事, 還頃刻間便占據了上風,這件事的意義可就不一樣了!
昆吾山宗, 豈能被人壓這一頭?
是以沈燁在孫甜兒有些焦急的目光中, 給了她一個安撫的眼神, 再施施然上前半步,虛虛一禮:“這位道友好生奇怪,如何就覺得我師妹的劍氣是衝你去的呢?我們昆吾什麽都不過,就是劍修多,清理的時候, 自然便也拔劍用劍,驅動劍意, 有什麽問題嗎?”
與此同時,沈燁再暗自向雲卓傳音道:“靈石的事情是孫甜兒胡說八道,但你不可輸陣,依然是兩塊中品靈石一方土,任務堂出錢。”
雲卓反而鬆了口氣,傳音迴來:“那敢情好,我也擔心孫師姐難以負擔這麽多靈石。”
既然不輸陣,便要速戰速決,最好讓那位太虛道的女冠忘記什麽靈不靈石的事情。
那邊唐千秋還手捏拂塵,微微愣神。
太虛道人丁並不興旺,雖然眾人都同居於一座太虛三清山上,內部卻分明各成一派。
大家脾氣都倔得很,哪怕是對經文的幾句注釋理解不一,便要鬧著分出一個新派出來,一人師一人弟子,便可以獨開一洞,自起一名,成一派。若是遇見什麽情緒更激動些的事情,當場三派變五派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
如此一來,太虛三清山雖然還是道門聖地,統稱為太虛道,但實則其中林林總總,連太虛上人都搞不清此刻的太虛山上有多少派。
各個派別各居一隅,意見相左嚴重的派別更是幾乎老死不相往來。
平日裏見到的人太少,自然開口的機會就少之又少,長此以往,太虛道許多人都沉默寡言,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能不用見人便繞道走。
平素裏這樣自然無妨,但到了五派三道的盛會時,其中弊端便大大顯露了出來。比如上一次秘境,就很難選人,幾個分明總共也隻有三四個人的小派彼此不服,竟然差點為了一個名額打起來。
此舉本是好意,但此後,五派三道的其餘幾派每次都要為這個位置而明爭暗鬥,各門弟子之間的衝突也多出於此事,既然有了摩擦, 竟然便有些實力不俗的弟子夭折消耗在了此間。
再去細想昆吾山宗將承辦事宜讓出來的舉動,就有些意味深長了起來。
陰謀論一些來說, 甚至可以指責昆吾山宗是在間接用這樣的方式去掀起其他幾派之間的敵對,再借此消磨其他幾家的實力,從而坐穩自己仙門表率的地位。
但即使大家心中這樣認為,也不可能有人真的將這種想法說出口。
於是好幾屆比劍大會之前,各派掌門終於和和氣氣地坐了下來,就此事進行了一番商議,旋即達成合議,誰也不去做那承辦方,而是另辟一處場地,此後每一屆的比劍大會都將在此舉辦。
這另辟的場地,誰也不偏頗,直取五派三道地理方位的中心點。
各門派都為此派出了數位大能,以仙家手段平湖造地移山,硬是讓那本是荒野一片的地方,變成了如今鬱鬱蒼蒼繁茂興盛的比劍穀。
初時,比劍穀才開始籌建之時,此地還是滿目荒涼無人煙。
但既然仙門盛會舉辦於此,便是每一次盛會之間都要相隔許多年,也足夠吸引許多人來此。
長此以往,比劍穀周圍便聚起了許多小村落,村落再合並成城鎮,此刻再去看比劍穀一代,入眼已是繁華熙攘,比肩接踵。
按照慣例,五派三道在比劍大會開啟之前十日左右,每個門派都會先各自派出一隊人馬來此駐守。
一方麵是為了巡視一番比劍穀的情況。
譬如空閑如此許久,整個比劍穀的場地自然需要提前進行一番徹底的修繕修複,再比如,穀中現在靈氣是否充足,是否需要臨時從附近借一條靈脈來補充、諸門派弟子來此後分別如何居住等瑣碎的事宜,都需要提前安排好。
另一方麵,當然也要向其他門派放放狠話,有分寸地進行一些挑釁,營造點兒比劍氣氛出來。
這些前期準備工作一般都不會讓各門派最核心的戰力前來,擔任這份任務的弟子,一定要粗中帶細,修為不錯卻也並非最頂尖,心態不容易崩,脾氣不要太暴躁,對俗事比較熟悉,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是個嘴炮高手。
按照以上這些條件層層篩選下來,整個昆吾山宗竟然有不少人選,其中最突出的翹楚,便自然是易醉和沈燁兩個人。
又因為易醉臨近破境,不容有失,而沈燁不僅符合以上所有特質,還是瑣事最多、管理事務最多的紫淵峰大師兄,待人處事有天然的優勢,見過的事更是比其他人更多些,最是能夠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所以最後,這打前站的任務,便是由紫淵峰的大師兄沈燁來帶隊。
從昆吾山宗出發的時候,沈燁耷拉著眼皮,心底卻是誌得意滿,覺得這任務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做的。
結果到了地方,沈燁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麽迴事兒!
他也是經曆過昆吾選劍盛會的人,自詡也是見過各式各樣擂台的,結果到了比劍穀以後,沈燁整個人都有些愣住。
同來此處的紫淵峰師弟陳南君愕然看著前方,將來此之前,在宗門中專門訓練過的麵部管理課程全部忘到了腦後:“師兄,咱們確定沒走錯路?”
孫甜兒也四處張望,還蹲身親手摸了摸地上的土與葉子都是真實存在的,這才開口道:“按照羅盤指引的位置來看,是這裏沒錯了……”
她邊說,還一邊伸手在半空中拉了幾道符意出來,有圖案憑空亮起再暗淡,孫甜兒點點頭:“有靈氣也有劍氣,方向也沒有錯,肯定……是這裏。”
她對自己的符有信心,但再去看麵前,孫甜兒又覺得自己或許難道是太過自信?
沈燁沉默看著前方,不敢說沒走錯,也不敢說走錯了。
無他。
到底是好幾十年沒用過了,也不知到底經曆過什麽,比劍穀中,風蕭瑟瑟,落葉滿滿,枯枝敗土將數個比劍台與觀賽台徹底淹沒,甚至連輪廓都不剩。
沈燁算是明白,為何自己臨走之前,他師父韓峰主會語重心長地給他手裏塞一張比劍穀當年盛況與模樣的白描圖了。
要不是這張圖,他甚至想象不出此處之前的樣子!
還好他們駐足片刻後,便有眼熟的道服出現,白雨齋和宿影閣的小隊先後都到了此處,帶隊的幾位都是有些眼熟,顯然也入了此前的曆史舊影秘境,但並未搭過話的人,也不好貿然搭話。
不過因為虞兮枝和易醉的原因,整個昆吾山宗的弟子大多都對白雨齋更多一點親切感,順便頗為不喜歡和看不起出言挑釁易醉、再被劍削了一頓的宿影閣弟子。
陳南君小聲道:“不然咱們先不著急,看看他們怎麽辦。咱們劍修的劍,可是寶貝得很,怎麽能用來挖土呢?”
沈燁自然也是這麽想的,結果就這麽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過去,陳南君才發現……
白雨齋和宿影閣的人也是這麽想的。
三派在此僵持了一炷香時間,誰都不想主動開口搭話,氣氛詭異得可怕,孫甜兒向著沈燁的方向湊了湊,壓低聲音道:“難道我們是來挖土的?”
沈燁不置可否,心道若是自己早前知道這個情況,便是裝病也不要來,把機會讓給更合適的人,比如雪蠶峰的丹修們天天種靈植,也是要挖地的,不如讓他們多來一些,術業有專攻。
念及至此,他又想到了什麽新的思路:“孫師妹,說到符……有沒有什麽挖土符?就是那種,一張符扔出去,一整片的土就會憑空消失的那種。”
孫甜兒困惑且嚴肅地盯著沈燁看了片刻:“你想的真好。”
“想都不能想好點兒,生活還有什麽樂趣。”沈燁沒精打采地拉攏著眉眼:“土能被火燒沒嗎?能被雷劈開嗎?或者有沒有什麽特別能吃土的召喚物?符修丹修禦獸修士們都想想辦法啊。”
孫甜兒沉默片刻:“特別能吃土的……我倒是見過。”
沈燁精神一振,滿懷期待地看過來。
孫甜兒麵無表情,一字一頓地突出幾個字:“貧窮劍修。”
沈燁:“……”
其餘人:“…………”
劍修就和窮這個字過不去了是不!
眼看沈燁還想反駁,孫甜兒冷笑一聲,向著麵前一指:“一見方兩塊中品靈石,一口價,現挪現付,有人嗎?”
沈燁一句“你可拉倒吧”還纏繞在舌尖,更響的聲音已經從他身側傳了出來。
從頭到尾都一直一言不發的重劍少女突然轉過了頭,一邊抬手去解劍,眼中有些奇怪地發亮:“還有這種好事?我能挖到你破產。”
孫甜兒:“看吧?”
沈燁:“…………”
沈燁原本也想說和雲卓一樣的台詞的,沒想到雲卓竟然快了半步,反而讓他從這份下意識中驚醒,心道一聲好險,差點就要被兩塊中品靈石破防了,再有些劍修被看不起了的惱羞成怒。
劍修窮怎麽了!
劍修也不想的!
他正這麽想著,身側的雲卓卻已經一劍戳到了厚厚的土層之中,竟然是真正的行動派,眼看就要開始動手。
孫甜兒不過說說而已,她雖然也是出身世家,卻並非紀香桃那樣千嬌百寵的嫡大小姐,便是比尋常弟子富裕一些,卻也不可能為此一擲千金,有些啼笑皆非地就要去攔下雲卓。
隻是她還沒出聲,卻有一道陌生的聲音先一步響了起來。
有一隊穿著玄衣道服的人手持浮塵,腳踩長劍而來,赫然便是講究無為的太虛道。
那女聲帶著些笑意,聽起來似是客客氣氣,實則卻充滿了傲氣。
“這位道友插劍入土,難道便可以平土移山嗎?不如讓貧道來試試看。”
她說著要試試,似是在詢問雲卓的意見,但她話音才落,已經揮起了手中的雪白拂塵。
三千白絲如煙霧,如流雲,這樣輕柔一掃,空氣中便似多了些水意。
比劍穀說是穀,實則並不環山,不過依山傍水,一馬平川。
而這拂塵起,便掃出了風,掃水入了土。
那些堆積於比劍台上的積土開始鬆動,再順著風與水衝出的溝壑,形成了一個弧度,逐漸向著那個方向湧動起來。
拂塵飄飄,白絲昭昭。
沈燁一開始還有些發愣,旋即臉色便慢慢變得不好看了起來。
他再看一眼那兀自立在劍上的女冠,又有哪裏不懂,對方固然是在解決此處問題,但更多的,分明是在為太虛道立威,並且不動聲色地挑釁其他門派!
換句話說,這一輪暗潮湧動之中,太虛道算是已經勝出了。
沈燁暗暗咬牙,心有不甘,卻也隻能怪自己之前怎麽竟然沒想到用水,不過水符而已,孫甜兒絕無可能不會。
念及至此,沈燁的聲音不由得帶了兩分沉痛:“孫師妹,是師兄誤導了你。”
孫甜兒臉上卻絲毫沒有挫敗之色,反而眼神微亮地豎起一根手指在唇邊:“噓――師兄你看――”
沈燁一愣,順著孫甜兒的視線再去看。
卻見雲卓站在前方,她竟然並沒有從土中拔出劍,而是俯身又向深處插了幾分!
雲卓抬頭看一眼女冠,再重新伸手,握住劍柄。
劍氣劍意頃刻間勃然迸裂。
少女麵無表情看向上空,滿身殺氣騰騰:“你是來和我搶靈石的嗎?”
第138章 太虛道的顏麵,盡在她的掌握之中!
那名叫唐千秋的女冠微微一愣, 再看向雲卓雙手握劍的姿勢,卻也不慌,隻微微挑眉, 疑惑道:“這位道友難道要向我拔劍嗎?我們五派三道本就是一起來清理此處的,我不過盡到一份我們太虛道的責任, 道友的劍氣何來?靈石……又是什麽靈石?”
孫甜兒也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句話, 竟然會造成這麽大的誤會。
她有點慌,卻到底有急智,說話間, 已經壓低聲音問沈燁道:“沈師兄, 事已至此,不然你就開個後門唄,給任務堂多加一個一方土兩塊中品靈石的任務?”
沈燁啼笑皆非地看她一眼。
若是沒有這太虛道的女冠來摻和這一腳的話, 誤會一場,解釋一番也就過去了。
但既然這女冠談笑間已經展露一番手段本事, 還頃刻間便占據了上風,這件事的意義可就不一樣了!
昆吾山宗, 豈能被人壓這一頭?
是以沈燁在孫甜兒有些焦急的目光中, 給了她一個安撫的眼神, 再施施然上前半步,虛虛一禮:“這位道友好生奇怪,如何就覺得我師妹的劍氣是衝你去的呢?我們昆吾什麽都不過,就是劍修多,清理的時候, 自然便也拔劍用劍,驅動劍意, 有什麽問題嗎?”
與此同時,沈燁再暗自向雲卓傳音道:“靈石的事情是孫甜兒胡說八道,但你不可輸陣,依然是兩塊中品靈石一方土,任務堂出錢。”
雲卓反而鬆了口氣,傳音迴來:“那敢情好,我也擔心孫師姐難以負擔這麽多靈石。”
既然不輸陣,便要速戰速決,最好讓那位太虛道的女冠忘記什麽靈不靈石的事情。
那邊唐千秋還手捏拂塵,微微愣神。
太虛道人丁並不興旺,雖然眾人都同居於一座太虛三清山上,內部卻分明各成一派。
大家脾氣都倔得很,哪怕是對經文的幾句注釋理解不一,便要鬧著分出一個新派出來,一人師一人弟子,便可以獨開一洞,自起一名,成一派。若是遇見什麽情緒更激動些的事情,當場三派變五派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
如此一來,太虛三清山雖然還是道門聖地,統稱為太虛道,但實則其中林林總總,連太虛上人都搞不清此刻的太虛山上有多少派。
各個派別各居一隅,意見相左嚴重的派別更是幾乎老死不相往來。
平日裏見到的人太少,自然開口的機會就少之又少,長此以往,太虛道許多人都沉默寡言,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能不用見人便繞道走。
平素裏這樣自然無妨,但到了五派三道的盛會時,其中弊端便大大顯露了出來。比如上一次秘境,就很難選人,幾個分明總共也隻有三四個人的小派彼此不服,竟然差點為了一個名額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