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下發病的腳早老性癡呆,65歲以上發病的腳老年性癡呆。


    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是一個老年病。


    但實際上老年癡呆症可不光是老年人才會發病,臨床上有三十多歲的患者發病。


    這位中東來的患者年齡更小,才隻有28歲。


    目前也沒有資料,不太清楚這是否是全世界年齡最小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但年齡是否是最小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病目前還無法治愈,隻能通過綜合治療的手段延緩發病進程。


    而發病後,病人的生存期通常是3到12年。


    再好的治療,再精心的護理,病人也會逐漸走向衰亡。


    這位患者來自於中東皇室,身份什麽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不缺錢。


    他是伊恩·埃迪的粉絲,是通過伊恩·埃迪才知道炎黃現代醫學院的存在。


    他也順勢就關注了炎黃現代醫學院的情況。


    尤其是島津友希這個病人。


    這位中東患者原本是想要看看島津友希的治療情況,再做決定的,畢竟對他來說,錢不缺,幾千萬的掛號費也不是問題,問題是治療到底有沒有用,值不值得冒險。


    時刻關注著島津友希情況的這位患者,在看到最新消息時,也頗為驚訝。


    他甚至還讓身邊的工作人員通過炎黃現代醫學網站聯係了客服人員,詢問公開出來的病例上,沈醫生的所有話都是真實的嗎?


    當然是。


    於是對方就毫不猶豫地掛號了。


    他才28歲,隻要能治好病,就算是記憶和認知都迴到嬰幼兒時期又能如何?


    他完全有時間重新學習重新長大。


    他不需要像其他人一樣,要學習要學曆等等,他的重新學習也不過是重新學習說話認字等等,即便是需要花費十年二十年,那也值得!


    20年後,他心理年齡20歲,生理年齡48歲,可至少他還有下一個20年,下下個20年。


    可若是常規治療的話,他恐怕活不到40歲。


    所以,這個選擇對他來說再簡單不過了。


    這位中東患者就來了。


    同樣的,太多太多人對島津友希這個神奇的病例感到好奇,聽說又有一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準備實驗一下沈醫生所說的那種治療方法,大家都特別特別好奇,也尤為關注。


    島津友希自己沒說什麽,岩淵明那卻是非常關注。


    他也私下裏跟老師討論過:“她敢接這個病例,難道她說的是真的?怎麽會有這麽神奇的醫術?太難以置信了!”


    島津友希沒有吭聲。


    岩淵明那遲疑了一下,又問道:“老師,假如……假如她真的成功了,您,您會接受這種治療方法嗎?”


    “不會。”


    “為什麽?”


    島津友希看向學生,聲音嚴肅:“我沒有一個十年或者二十年,去幫她實驗這種療法是否能成功。”


    岩淵明那微微皺眉。


    是,這個原因嗎?


    第135章 機緣巧合


    不知道為何,岩淵明那總覺得有些奇怪。


    沈畫的這種治療方法實在是太過新奇,站在老師的立場上好像確實接受不了。


    老師畢竟已經年邁。


    對於他來說,可能現如今的記憶會比壽命更重要?


    怎麽說呢,人一旦失去所有記憶和認知,那幾乎就是變成另外一個人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跟死亡也差不多。


    如果真的有靈魂的話,可以說是靈魂被抹殺了。


    所以岩淵明那能夠理解老師的選擇。


    但他還是覺得有些奇怪。


    老師的拒絕也太幹脆了點,好像完全不需要思考一樣。


    既然不接受這種療法,那就隻有出院這一條路了。


    等於花費了一千多萬,治療的結果就是讓老師的病情迴到一年前。


    其實還是劃算的。


    因為若是在其他地方,別說是花費一千多萬了,就算是再多花十倍,都不可能做到讓老師的病情重迴一年前。


    不過島津友希和岩淵明那都沒有著急出院,想要再多住兩天,借口就是還沒決定到底是否要接受沈畫的那種奇怪的治療。


    實際上呢,他們不過是想要留下,近距離看看那個中東患者的治療情況,到底是不是像沈畫說的那樣,失去所有記憶和認知,完全如新生。


    想看就看吧。


    沈畫當然知道這兩人的小心思,不過她也有她的目的在,就沒阻止。


    對中東那個患者的治療很快展開。


    首先就是要讓對方簽署很多知情同意書,很多份,因為牽扯到了相關方麵太多,病人在治療之後,會宛如新生,那他別說是不記得之前治病的一切,他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如同嬰兒一般,基本的對人和社會的認知也都會完全不存在,一切從零開始。


    在這種情況之下,光有病人自己同意治療還不行,必須要讓病人的家人也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要確認接收這種治療。


    至於說費用,肯定也要提前交足。


    在無數手續簽署完成之後,治療終於開始。


    治療進行得很緩慢,總共進行了三次治療,耗時十天。


    跟著沈畫一同參與治療的顧深和杜遠新,都終於鬆了口氣,又莫名地興奮。


    這位患者的治療終於結束。


    而很快,他們就能夠看到治療結果了。


    這種治療他們是第一次參加,甚至是第一次聽說,有機會見證並且參與,簡直像是在做夢一樣。


    “老師,病人大概會在什麽時候醒過來?”杜遠新壓抑著內心的激動,非常好奇。


    顧深也看過來,他也同樣好奇。


    沈畫:“三天之內。”


    還要等三天。


    著實有些叫人心急。


    三天之後。


    這位病人醒來。


    他的眼神非常純淨懵懂,果然是宛如新生。


    他喪失掉的不光是記憶,還有認知。


    他就好像是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一般,對什麽都不懂,他隻會掙紮,卻不會坐起來,更別提走路。


    但他的肌肉記憶肯定還在,還有平衡這些。


    隻需要教導,他就能很快學會坐,學會站,學會走。


    但是其他的,就沒那麽容易了,要像教導嬰孩一樣教導他。


    嬰孩的大腦跟成年人的大腦當然不能比。


    這位病人此刻的大腦,因為治療的關係,肯定也是無法跟正常成年人相比的,但是發育程度肯定比普通的正常嬰孩要高得多。


    因此呢,他的學習能力肯定會比真正的嬰孩強,但一切還是要從頭開始。


    他也不會成為一個天才。


    “在他學習和認知世界的時候,他的大腦也會再次發育,而被控製的病變區域則會不斷萎縮變小,此消彼長,他會逐漸變得跟正常人一樣。”沈畫說。


    顧深和杜遠新,以及其他醫護人員除了驚歎,也隻能還是驚歎。


    太不可思議了!


    但這個又不能像其他病一樣,馬上就能看到療效,現在就隻能看到當下的情況,當下,這個來自中東的病人的確就是像小嬰兒一樣,完全沒有記憶和認知。


    可是誰能知道,幾年後,幾十年後,他會變成什麽樣子?


    是會像沈畫說的那樣,慢慢“長大”,還是會永遠持續這個樣子?


    目前誰也不知道。


    但是在治療之前,知情同意書已經簽署,病人和家屬都同意接受這項治療,那麽現在再說什麽都沒用,隻能接受。


    沈畫叮囑病人家屬:“三個月後來複查,如果沒什麽問題的話,以後大概一年要過來一次,接受治療。大概需要持續六年。之後他的病沒有複發的幾率,也可以說是治愈。”


    這個中東病人的意義非常重大,他的所有檢查結果還有治療情況也全部都公布於眾。


    而他在治療之後的情況,也同樣公布於眾。


    人們除了驚歎還是驚歎。


    當然也還是不乏有陰謀論者,認為這個病人以後的情況還說不好,怎麽敢現在就說治愈?


    沈畫對此沒有評價,也沒多說什麽。


    負責這些雜物的副院長於幟,也沒有正麵迴答,而是說,醫院又不是隻開一年。


    是,隻要醫院不是隻開一年,隻要醫院一直都在營業,那就不愁找不到人。


    如果醫院誤診或者是出現醫療事故,醫院也跑不了。


    大家都在討論這個病例的驚奇指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醫無雙(滿級國醫她製霸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孟青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孟青舟並收藏國醫無雙(滿級國醫她製霸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