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漸凍症受捐助者的身份信息曝光之後,著實讓很多人同情不已,勾起了大家的憐憫。


    最重要的一點是,真實。


    這是真實鮮活困苦的一家人,更難得的是,在這家人的身上沒有看到爭執吵鬧,沒有看到拋棄放棄,也沒有看到一片黑暗。


    雖然前路依舊是絕望的,但他們都在認真對待,在努力生活。


    這樣的一家人,很難不打動人。


    有人提出要給這家人定向捐款,但是按照“花火”基金會的要求,是不允許通過基金會定向給某一位受捐助者進行捐款的。


    當然了,私下的捐款基金會管不了,不過如果有繞開基金會,自行給這位受捐助者捐款的話,那麽在下一次審核之後,就會剝奪這位受捐助者本次在“花火”已經通過審核的資格。


    這並不是強製要求所有善款一定要通過“花火”基金會,而是按照正規程序來說,如果受捐助者已經接受了社會捐贈的話,那麽他的經濟條件當然就不符合“花火”基金會的要求,那自然就會取消資格。


    很顯然,如果單獨接受社會捐款的話,受捐助者能夠得到的善款會更多。


    而如果善款通過“花火”基金會,那麽受捐助者隻能得到基金會審核之後所給發放的善款。


    基金會對善款發放數額的審核也是有著嚴格規定的,一般都是以能維持受捐助者基本生存生活需要為標準。


    而如果是個人接收善款的話,那數額絕對會高得多。


    幾乎社會上任何一個有知名度的受捐助人,他們最終得到的善款都遠高於他們本身的需求,有些人在治病之後,會把剩下的善款捐贈出去,而有些人就會把這些善款用於個人消費開支。


    還有些受捐助者接受了巨額善款之後,不治身亡,剩下的錢也不會再還給捐助者……


    對於這位漸凍症患者來說,如果她開放接受社會善款,絕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以現在她的知名度來說,能夠接收到的善款數額,絕對會遠超“花火”基金會在審核之後發放給他們的,不是超過一點點,是一定會超過無數倍!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放棄“花火”的資格,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兩種互相權衡之下,肯定是自行接受善款更好,能獲得更多。


    但是這家人拒絕了。


    他們通過采訪的記者向公眾聲明,請大家把善款捐贈給“花火”基金會,再由“花火”基金會在審核之後,發放給需要的受捐助者。


    這樣,才會有更多類似的患者受益。


    而不是把那麽多善款都用在一個人身上!


    一時之間,“花火”接收的善款暴漲。


    於是,“花火”和相關的話題再度霸屏熱搜。


    好不容易上來的有關霍延專輯歌曲的熱搜,都被壓在第五之後。


    但是漸漸的,隨著聽過歌曲的人越來越多,歌曲的討論也開始節節攀升。


    “《灰》聽著太致鬱了,天哪,我聽了一遍之後就不敢再聽了,但是又忍不住特別想聽。我去年檢查出來癌症的時候,就是那種心情。就是好像本來晴空萬裏的天空,一下子就灰了,眼前全都是霧霾,陰沉沉的空氣環繞著我……就是走不出去,沒有出口的感覺,可同時又渴盼能有一縷陽光穿透陰霾……”


    “友情提示,有抑鬱傾向的人千萬別聽《灰》。”


    “我覺得最絕望的是《默》,這首歌的歌詞全程隻有寥寥幾句,更多的是吟唱。如果說《灰》是灰色的話,那麽《默》就是黑色的,純黑,像是一個封閉的盒子,一丁點兒光都透不進去的那種。”


    “《默》的感覺有些奇怪,整個編曲也很奇怪,霍延這張專輯是打算走暗黑風格的嗎?我聽《灰》的時候就有一點點感覺,聽到《默》時,那種編曲違和的感覺更加強烈……有種斷裂感,撕裂感……就是我也說不清楚……等聽到《空》的時候,我隻有一個感覺,就是,好像五感都被剝奪了的那種空。真的是空。”


    “經常會有人說霍延江郎才盡,說霍延的某一首歌是他的巔峰,但是吧,每次霍延出專輯之後,那些人就會被打臉,因為霍延永遠還有更高的頂峰。這張專輯我聽到《空》的時候就知道,這首絕對是近幾年最好的!”


    “你們說的什麽感情我搞不懂,但我唯一知道的是,聽著幾首歌的時候,我整個人都進去了,音樂的情緒我第一次體會得這麽深刻,簡直……難以形容。就是太好哭了點。”


    “你們都不往下聽的嗎?第四首就是這張專輯的主打歌《她》了。這首歌不是一首新歌,是一首老歌,是霍延去年發布的!其他歌手把一首很棒的單曲收錄進專輯很正常,畢竟普通歌手想要拿出高質量的好歌太難太難,但是霍延的話,這還是第一次吧!”


    “老粉告訴你,就是第一次,哥哥竟然把單曲收錄進專輯了,太難得了。不過這就是專輯總共收錄12首歌的原因嗎?”


    “《她》最初作為單曲發行的時候就特別驚豔,但是放進這張專輯裏會不會不太搭?我一開始是這麽想的,因為我一開始看到專輯,首先就是看專輯裏麵的歌曲,在看到《她》的時候,我就先聽了《她》,的確是那首老歌沒錯,然後我又聽了第一手《灰》,兩者之間完全不同,所以我很懷疑整張專輯的風格是不是不搭調,甚至很割裂。”


    “已經聽完了的人表示,這12首歌全部按順序循環,有驚喜。我已經循環了好多次……現在才開始分階段聽。建議還沒有聽完的,按照順序聽。”


    ……


    “按順序聽的迴來了,就……不知道要說什麽,我已經哭完了一包紙巾。”


    “媽媽問我為什麽腫著眼泡。”


    “一開始絕望地哭,到了後來……我……簡直無法形容自己的心情。”


    “到底怎麽迴事,你們不能好好說說嗎?粉絲們就會吊胃口。”


    “這不會是新的營銷策略吧。”


    “霍延的專輯還需要營銷?”


    網絡上什麽言論都有,不過各方的爭論,著實又促進了專輯銷量。


    這才一天過去,霍延新專輯的銷量就已經高居榜首,並且不斷地跟榜二拉開如山如海一樣遙遠的距離。


    而專業的樂評終於出來了。


    “一次絕望後的死而複生。”


    “前麵三首歌的情緒是遞進的,第一首的《灰》,描述的是從步入陰霾到掙紮不脫,再到渴望留戀卻格外無力……最終脫力。”


    “第二首的《默》,是已經掙紮之後,發現根本沒有出口,隻能一個人靜靜待在黑暗之中,無法適應黑暗,無法找到出口,已經絕望,那種絕望的痛,寫在每一個音符之中。之前看到有人說這幾首歌有種割裂感,有種不和諧的感覺……說的沒錯,的確是不和諧。”


    “一般來說音樂都是要和諧的,大家也都聽習慣了和諧的音樂,可是在這首歌的編曲中,運用了大量不和諧的音,甚至是一些飄音、斷音,就好像……就好像是歌手看不到曲譜,也聽不到聲音的那種感覺。”


    “我們都知道霍延是有絕對音準的,他找調跟一般歌手不一樣,聽他現場的都知道,他進歌非常準,每一個音,都精準到極致,他根本不用過多費力,就能達到一個絕對精準度。可偏偏從《灰》開始,他的音就飄,好像有些找不到音的感覺。而到了第二首《默》中,這種感覺就更加明顯。”


    “說霍延跑調,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笑話吧。有人會說人家就是這麽寫的!但在我聽來,這兩首歌中表達的絕望,就好像……就好像一個絕對音準的歌手,他聽不到聲音了,他在努力維持,在努力找調,盡管調依舊很準,但對他自己來說,他聽不到,他無法驗證……”


    “歌手在大的空間裏要戴耳返,就是為了聽到自己的聲音,隻有聽到自己的聲音,他才能確定自己的音準。如果在唱歌的時候聽不到自己的聲音,那太恐怖了。”


    “到了第三首歌《空》的時候,歌手好像已經認命了。”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非常喜歡霍延,所以在聽到這前三首歌的時候,我真是聽了一遍又一遍,這三首歌才是一個整體,他們寫了一個……一個逐漸失去聽覺的歌手。”


    這位樂評人非常知名。


    他的評論一出來,立刻被很多人評論轉發。


    “有沒有搞錯啊,前麵說的都很認同,但最後這點兒我就沒辦法認同了,我更覺得這像是在演繹一個得了絕症或者是因為其他原因導致生活出現變故,從而變得絕望的人……怎麽可能是在說一個逐漸失去聽覺的歌手?”


    “就是,一個失去聽覺的歌手,要怎麽用音樂來表達?”


    “我也覺得不是。”


    ……


    “看到有人在說失去聽覺的歌手要怎麽用音樂來表達的,麻煩再迴去重新聽一遍……南老師的評價真是太絕了,我之前就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明明能夠從歌聲中領會到很多,但就是說不出口,南老師這麽一說,我真是豁然開朗。再往下聽!結合其他歌曲,這種感覺會更加明顯。”


    “主打歌《她》我們都已經聽過了,非常有力量,當時說這首《她》獻給很多人,其中被霍延點名的就是沈醫生,獻給沈醫生。當時就覺得很感動,很溫暖,但是現在再聽的話,是不是有不一樣的感覺?”


    “尤其是結合前麵幾首歌來聽!”


    “一個失去聽覺陷入絕望的歌手,遇到了……她,沈醫生!”


    “絕了絕了絕了!”


    網友們頓時炸裂開來,難道真的是表達這個意思嗎?


    然而在主打歌《她》之後,其他的歌,按照順序繼續往下聽,下一首是《光》,再下一首是《疼》,再下一首是《辣》……


    後麵還有一首歌叫《糖》,還有《酸》。


    最後一首歌叫《你》。


    從《她》之後,歌曲的情緒又開始不斷變化。


    全網都在熱議,這張專輯到底要表達什麽。


    另外就是,實體唱片還沒有發行,這些歌曲到底有沒有mv?


    終於,在專輯發布之後的第三天,mv發行了。


    第一首歌《灰》的mv,所有人都非常熟悉,就是霍延退圈之前的十周年演唱會,在演唱會之後他就退圈了。


    而這首《灰》的mv講述的就是他的十周年演唱會,以及退圈。


    在mv中並沒有剪輯其他情節,也沒有另外出演,但是在mv的最後,那是演唱會散場之後。


    燈光還沒有撤掉,現場的工作人員亂哄哄的,而台下的觀眾都已經離開,這時,霍延穿著演唱會最後跟大家告別的服裝,重新返場。


    他站在舞台上,看著十萬人體育場那空空的看台,站了很久很久,一直站著。


    直到工人們開始拆解演唱會的一些設備,直到燈光熄滅。


    他依然站在原地。


    這個mv一出來,所有人爆哭。


    在當時霍延宣布十周年演唱會就是最後一場,之後就要退圈的時候,所有歌迷都震驚了,在最後那一場演唱會結束之後,大家都不願意走。


    在正常時常結束之後,霍延又重新返場,又多唱了一個多小時。


    終於,演唱會還是散場了。


    當時很多歌迷都是帶著嘶啞的嗓子和哭得腫成魚泡的眼睛走出去的。


    但他們卻不知道,在他們走之後,他又重新迴到舞台上,一個人孤零零地看著燈光熄滅,看著曲終人散……


    太好哭了。


    當初他們都不理解自己摯愛的偶像為什麽會毫無預兆地忽然告別歌壇,說離開就離開,很多鐵粉也心有怨氣。


    我們已經容忍你可以不開演唱會,可以不發專輯,隻是偶爾發個單曲,甚至是隻要你露個臉就行,別的什麽都不要求,綜藝節目,真人秀,各種通告,你不參加都可以,可是一聲不吭就要退圈,也太過分了吧。


    他是不是從來都沒有在乎過他的歌迷?從來就沒在乎過愛他的人?


    當時有怨氣的人不在少數。


    隻是這些鐵粉心中再有怨氣,也抵不過對偶像的深愛,不會選擇在那個時候再戳一刀,大家都默默地把怨氣給吞在了心裏。


    但是如今,忽然重溫那個場麵,想到自己當時的怨氣和惱怒,又發現偶像並不是不在乎他們,如果不在乎,就不會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空蕩蕩的舞台上,看著空蕩蕩的體育場。


    他是留戀的,他是不舍的。


    他是愛著他的歌迷的!


    無數人在看到最後霍延孤獨一人站在台上,望著空蕩蕩台下時,都忍不住飆淚。


    那麽問題來了,他既然這麽不舍,為什麽要在當打之年宣布退圈?


    不合理!


    到底是為什麽?


    那個時候其實就有很多人在猜測,是不是霍延得了病?或者是有其他情況讓他不得不退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醫無雙(滿級國醫她製霸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孟青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孟青舟並收藏國醫無雙(滿級國醫她製霸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