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從西北學的。”霍驍額頭上沁出些汗珠,唇上帶笑,“是行路時從祝姑娘那裏學的。”
衛湛一頓,歎口氣道:“你便這麽離去,當真是不打算告訴祝姑娘,與她辭行了?”
霍驍點點頭,不言不語。
“哎,你真是倔。”衛湛不讚成地搖搖頭,“明明那樣喜歡祝姑娘,偏偏要做出一番事業才肯迴來看她。”
霍驍哼了一聲:“以她如今在京中的名頭,有哪個配得上她的?我雖被人叫上一聲‘霍小將軍’,卻是徒有虛名。論起來我如今卻是也配不上她的。隻有在外建功立業,有朝一日配得上她了,我再迴宮中尋她。”
衛湛慚愧:“你這樣一說,我倒也不好意思繼續遊手好閑下去。”
霍驍瞥他:“你少纏著她,幹自己的正事去。”
“你既然這麽擔心,不若莫要走了。”衛湛笑嘻嘻的,出言留他。
“西北馬上要開戰,此時正是缺人的時候,我豈能在京中養尊處優無所事事?西北我是定要去的。”霍驍正色。
“那你連讓她送一送也不讓,對你自己何其殘忍。”衛湛輕歎。
“我怕見了她,我便舍不得走了。”霍驍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地答道。
“這話你何不說與祝姑娘聽?”衛湛頓了頓道。
“不說。”霍驍固執極了,“待我功成名就,自會迴來向她表明心跡。如今還不是時候。”
衛湛點點頭:“我不如你。”
霍驍難得露出個笑來。
二人碰杯,這便是霍驍臨行前二人一同用的最後一頓飯。
……
霍驍來時低調,走的也低調。
他帶著四人來,便也隻帶著四人離去。
不過走時他需向皇上匯報,因而臨行時京中城門前站了不少禁衛軍送行。
高如雲霄的城牆下站著十數人,城大人小,倒顯得人如螻蟻般渺小。
雖是初秋,瀟瀟秋風颯颯,天地間已經漸漸起了寒意。
為了多行路,此時天方明,紅日上蒙了一層薄薄的霧靄,叫人直視亦不覺得刺目。
“霍小將軍,自這裏去西北一路艱難,一路順風。”禁衛軍首領看著霍驍真誠道。
這位禁衛軍首領便是當日在巨鹿同江憑護送趙顯迴京的那位,他與霍驍因巨鹿之事倒算是有些緣分。
一迴京他便順理成章地被升為禁衛軍統領,在京兆尹手下做事。
“承你吉言。”霍驍迴頭看了眼城門大敞,依稀開始有了人氣的京中城,又見太陽漸漸升起,終於下定決心,“走了。”
瘦猴等人又看了眼京中城門樓上牌匾,紛紛歎了口氣,自知這世上是沒有奇跡的,隻是心中替少將軍覺得可惜。
若是祝姑娘能來便好了。
一行人策馬在官道上疾馳,帶動滾滾煙塵,向遠方去了。
京外十裏官道上,橫停著一輛馬車,馬車外是十數名護衛。
護衛們所穿皆一致,騎好馬,配寶刀,氣勢洶洶,叫人驚歎。
霍驍一行人向著這裏來,警惕勒馬,待看清這些護衛們的衣裝形製後,他籲馬停步,不可置信地喃喃道:“祝姑娘?”
她如何會在這裏?
她怎知他今日離京?是衛湛?
祝副管家從馬車前室下來,看著霍驍微微一笑:“霍驍,好久不見?”
霍驍張了張口:“姑娘呢?”
祝副管家一笑,歎氣搖頭:“老朽一把年紀一大早在此等候,你倒好,一開口便是問姑娘,哎。”
霍驍麵上無須,神情便尤為明顯。
他臉紅了。
“霍驍,聽聞你今日要走,我來送你。”
霍驍便覺得什麽都值了。
第257章 可知道悔改了?
接下來的時光一日比一日過得快, 一切都漸漸駛入正軌。
六姑娘成功在妙手館中落腳,從一開始的謹小慎微,到如今已經練出了膽量, 能夠笑著送往迎來。
江鶯鶯安安份份地在小宅中養胎,偶爾去祝宅中小住幾日,並自己試著認字, 日子過得亦是很充實。
而祝家與王家的議親也在平穩進行著,若真談成, 明年年後春闈出了成績,二人大約就該成婚了。
而祝星的生活也是一樣古井無波, 招惹她的都幾乎消失無影,她照舊為女子診治, 每月初一十五坐堂。除卻衛湛時不時邀她遊玩。她有時會答應,有時會拒絕。
日子過得不大痛快的應當隻有兩位。一位是皇上, 另一位是張太宰。
李中書令被貶也算是大事,朝堂一部分重新洗牌, 皇上趁機安插了不少心腹。隻是即便如此,他依舊在朝堂之上沒有絕對話語權。
那些老臣依舊用言語將皇上的意見堵得死死的,叫皇上啞口無言莫可奈何。
皇上憤憤拂袖迴到禦書房, 胸口不斷起伏,最後還是沒壓住怒氣, 將桌上奏折一掃而下。
“豎子!”
祿公公習慣性屏息凝神,裝空氣。
皇上的怒火果然沒完,又砸了好幾樣東西方覺得心中舒坦了些。
祿公公察言觀色, 開始跪在地上撿奏折善後,心中頗憂鬱。伴君如伴虎,皇上好不容易心情好了一陣, 許久沒發脾氣,如今倒又是到了頻繁動怒的時節。
過去也是如此,每到秋收時節,皇上總要生氣。
近些年來內憂外患,老天又不向著周國,周國每到秋收時節,糧食收成都極不樂觀。秋天糧食收成不好,到了冬日,百姓們又要挨餓受凍。
百姓們挨餓受凍,便又會死不少人。
一死人,那就是皇上做得不好。
歸根究底還是糧食產量不足。但是糧食產量為何不足?那還是皇上做得不好,惹怒上天,老天懲罰周國。
到最後說來說去,都是皇上不好。
皇上心裏苦。
因為皇上做得不好,老天不滿意,才降罪於周國。要讓老天滿意,皇上就得去太廟懺悔認錯。
而當今聖上上位並不光彩,太廟是他最避諱之處,自不必說還要他去太廟懺悔,簡直是太歲頭上動土!
但皇上又不能在百官麵前變臉,隻好生悶氣。
“一群賊子,有朝一日朕一定把他們腦袋都砍了方能解朕心頭之恨!”皇上咬牙切齒賭氣道。
不過氣賭得多了,倒容易讓人當真。
祿公公默默將折子收好,重新擺迴桌上:“這些大臣也是,一個個食君之祿,遇到困難卻爭先恐後地怪罪您,像什麽話!”
皇上深以為然:“仗著自己是幾朝老臣,便不知天高地厚,肆意指責於朕,真當真沒有脾氣!一群廢物,解決不了問題就是我的錯!”
他掃了一眼堆積如山的奏折,更沒好氣。想也不用想裏麵的內容,他就知道其中寫的什麽了。
大約是他私德有虧,周國遭受天罰。
總之周國遭受什麽,都是他私德有虧。好的跟他不沾邊,壞的都是他的錯。做皇帝好難。
但他又不能真撂挑子不幹了。他辛辛苦苦算計來的皇位,好不容易當上皇上,遇到什麽艱難困苦也隻能忍著。
他總不能真就不當皇上吧!
皇上很沒麵子地迴到桌前,重新拿起奏折翻閱起來。
祿公公悄悄鬆一口氣,知道皇上發完了瘋,又要勤勤懇懇地迴歸兢兢業業地批奏折行列中。
皇上一麵翻閱奏折,一麵眉頭緊皺,越是批閱,眉頭皺得便越深。
批著批著,他索性將朱筆一丟,長歎一聲。
祿公公知道,這便是事情當真不順。
每年到這時候都是一樣。周國雖然處於富庶之地,但卻並不重視農業,生產力水平極為落後。上層百姓還好,下層吃不飽卻是常有的事。
糧食抵了賦稅,一年到頭來百姓們也不知在為誰苦,為誰忙。
皇上輕合眼簾,頭又開始一陣陣疼了起來。
每當他情緒激動,或遇上什麽難以克服的困難時,他的頭便一陣陣地疼。
祿公公見狀,不由試探著問:“皇上,又頭疼了?奴才去傳陳太醫來?”
皇上擺擺手,哆嗦著唇:“你按一按。”說著便向後仰躺在椅子上。
“是。”祿公公便拘謹地搓了搓手,細心地走到皇上窗前為他按起頭來。
皇上顱內依舊一陣賽一陣的疼,這次頭疼的時間更久,無論祿公公怎麽按,都消弭不了那股疼痛。
“皇上,這……這可怎麽辦?奴才還是去叫太醫來吧?”祿公公擔憂道。
“別去。”去了也沒用,“我躺一會兒。”
祿公公便忠心耿耿地守在皇上身側,焦慮地看著皇上頭疼。
索性皇上的忍耐力極強,一輪又一輪的疼痛過去,人不知是疼痛耐受還是當真疼痛緩和下來,竟沒有一開始那樣疼了。
皇上滿頭大汗,人仿佛是從火焰山走過一遭,龍袍後麵被汗氤氳開一大片。
“皇上,您好些了嗎?”祿公公低聲問道。
“嗯。”皇上從鼻腔發出道聲音來。
“奴才覺得,莫若召白馬郡主進宮瞧瞧?白馬郡主醫術高明,應當有法子看的,也好免您受這樣多苦難。”祿公公貌似極為心疼皇上,“您的龍體為重,天下社稷都要靠您一肩挑起。”
皇上愛聽祿公公這些吹捧他的話。但說到要祝星進宮為他診病,他不知為何,還是猶豫了下。
衛湛一頓,歎口氣道:“你便這麽離去,當真是不打算告訴祝姑娘,與她辭行了?”
霍驍點點頭,不言不語。
“哎,你真是倔。”衛湛不讚成地搖搖頭,“明明那樣喜歡祝姑娘,偏偏要做出一番事業才肯迴來看她。”
霍驍哼了一聲:“以她如今在京中的名頭,有哪個配得上她的?我雖被人叫上一聲‘霍小將軍’,卻是徒有虛名。論起來我如今卻是也配不上她的。隻有在外建功立業,有朝一日配得上她了,我再迴宮中尋她。”
衛湛慚愧:“你這樣一說,我倒也不好意思繼續遊手好閑下去。”
霍驍瞥他:“你少纏著她,幹自己的正事去。”
“你既然這麽擔心,不若莫要走了。”衛湛笑嘻嘻的,出言留他。
“西北馬上要開戰,此時正是缺人的時候,我豈能在京中養尊處優無所事事?西北我是定要去的。”霍驍正色。
“那你連讓她送一送也不讓,對你自己何其殘忍。”衛湛輕歎。
“我怕見了她,我便舍不得走了。”霍驍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地答道。
“這話你何不說與祝姑娘聽?”衛湛頓了頓道。
“不說。”霍驍固執極了,“待我功成名就,自會迴來向她表明心跡。如今還不是時候。”
衛湛點點頭:“我不如你。”
霍驍難得露出個笑來。
二人碰杯,這便是霍驍臨行前二人一同用的最後一頓飯。
……
霍驍來時低調,走的也低調。
他帶著四人來,便也隻帶著四人離去。
不過走時他需向皇上匯報,因而臨行時京中城門前站了不少禁衛軍送行。
高如雲霄的城牆下站著十數人,城大人小,倒顯得人如螻蟻般渺小。
雖是初秋,瀟瀟秋風颯颯,天地間已經漸漸起了寒意。
為了多行路,此時天方明,紅日上蒙了一層薄薄的霧靄,叫人直視亦不覺得刺目。
“霍小將軍,自這裏去西北一路艱難,一路順風。”禁衛軍首領看著霍驍真誠道。
這位禁衛軍首領便是當日在巨鹿同江憑護送趙顯迴京的那位,他與霍驍因巨鹿之事倒算是有些緣分。
一迴京他便順理成章地被升為禁衛軍統領,在京兆尹手下做事。
“承你吉言。”霍驍迴頭看了眼城門大敞,依稀開始有了人氣的京中城,又見太陽漸漸升起,終於下定決心,“走了。”
瘦猴等人又看了眼京中城門樓上牌匾,紛紛歎了口氣,自知這世上是沒有奇跡的,隻是心中替少將軍覺得可惜。
若是祝姑娘能來便好了。
一行人策馬在官道上疾馳,帶動滾滾煙塵,向遠方去了。
京外十裏官道上,橫停著一輛馬車,馬車外是十數名護衛。
護衛們所穿皆一致,騎好馬,配寶刀,氣勢洶洶,叫人驚歎。
霍驍一行人向著這裏來,警惕勒馬,待看清這些護衛們的衣裝形製後,他籲馬停步,不可置信地喃喃道:“祝姑娘?”
她如何會在這裏?
她怎知他今日離京?是衛湛?
祝副管家從馬車前室下來,看著霍驍微微一笑:“霍驍,好久不見?”
霍驍張了張口:“姑娘呢?”
祝副管家一笑,歎氣搖頭:“老朽一把年紀一大早在此等候,你倒好,一開口便是問姑娘,哎。”
霍驍麵上無須,神情便尤為明顯。
他臉紅了。
“霍驍,聽聞你今日要走,我來送你。”
霍驍便覺得什麽都值了。
第257章 可知道悔改了?
接下來的時光一日比一日過得快, 一切都漸漸駛入正軌。
六姑娘成功在妙手館中落腳,從一開始的謹小慎微,到如今已經練出了膽量, 能夠笑著送往迎來。
江鶯鶯安安份份地在小宅中養胎,偶爾去祝宅中小住幾日,並自己試著認字, 日子過得亦是很充實。
而祝家與王家的議親也在平穩進行著,若真談成, 明年年後春闈出了成績,二人大約就該成婚了。
而祝星的生活也是一樣古井無波, 招惹她的都幾乎消失無影,她照舊為女子診治, 每月初一十五坐堂。除卻衛湛時不時邀她遊玩。她有時會答應,有時會拒絕。
日子過得不大痛快的應當隻有兩位。一位是皇上, 另一位是張太宰。
李中書令被貶也算是大事,朝堂一部分重新洗牌, 皇上趁機安插了不少心腹。隻是即便如此,他依舊在朝堂之上沒有絕對話語權。
那些老臣依舊用言語將皇上的意見堵得死死的,叫皇上啞口無言莫可奈何。
皇上憤憤拂袖迴到禦書房, 胸口不斷起伏,最後還是沒壓住怒氣, 將桌上奏折一掃而下。
“豎子!”
祿公公習慣性屏息凝神,裝空氣。
皇上的怒火果然沒完,又砸了好幾樣東西方覺得心中舒坦了些。
祿公公察言觀色, 開始跪在地上撿奏折善後,心中頗憂鬱。伴君如伴虎,皇上好不容易心情好了一陣, 許久沒發脾氣,如今倒又是到了頻繁動怒的時節。
過去也是如此,每到秋收時節,皇上總要生氣。
近些年來內憂外患,老天又不向著周國,周國每到秋收時節,糧食收成都極不樂觀。秋天糧食收成不好,到了冬日,百姓們又要挨餓受凍。
百姓們挨餓受凍,便又會死不少人。
一死人,那就是皇上做得不好。
歸根究底還是糧食產量不足。但是糧食產量為何不足?那還是皇上做得不好,惹怒上天,老天懲罰周國。
到最後說來說去,都是皇上不好。
皇上心裏苦。
因為皇上做得不好,老天不滿意,才降罪於周國。要讓老天滿意,皇上就得去太廟懺悔認錯。
而當今聖上上位並不光彩,太廟是他最避諱之處,自不必說還要他去太廟懺悔,簡直是太歲頭上動土!
但皇上又不能在百官麵前變臉,隻好生悶氣。
“一群賊子,有朝一日朕一定把他們腦袋都砍了方能解朕心頭之恨!”皇上咬牙切齒賭氣道。
不過氣賭得多了,倒容易讓人當真。
祿公公默默將折子收好,重新擺迴桌上:“這些大臣也是,一個個食君之祿,遇到困難卻爭先恐後地怪罪您,像什麽話!”
皇上深以為然:“仗著自己是幾朝老臣,便不知天高地厚,肆意指責於朕,真當真沒有脾氣!一群廢物,解決不了問題就是我的錯!”
他掃了一眼堆積如山的奏折,更沒好氣。想也不用想裏麵的內容,他就知道其中寫的什麽了。
大約是他私德有虧,周國遭受天罰。
總之周國遭受什麽,都是他私德有虧。好的跟他不沾邊,壞的都是他的錯。做皇帝好難。
但他又不能真撂挑子不幹了。他辛辛苦苦算計來的皇位,好不容易當上皇上,遇到什麽艱難困苦也隻能忍著。
他總不能真就不當皇上吧!
皇上很沒麵子地迴到桌前,重新拿起奏折翻閱起來。
祿公公悄悄鬆一口氣,知道皇上發完了瘋,又要勤勤懇懇地迴歸兢兢業業地批奏折行列中。
皇上一麵翻閱奏折,一麵眉頭緊皺,越是批閱,眉頭皺得便越深。
批著批著,他索性將朱筆一丟,長歎一聲。
祿公公知道,這便是事情當真不順。
每年到這時候都是一樣。周國雖然處於富庶之地,但卻並不重視農業,生產力水平極為落後。上層百姓還好,下層吃不飽卻是常有的事。
糧食抵了賦稅,一年到頭來百姓們也不知在為誰苦,為誰忙。
皇上輕合眼簾,頭又開始一陣陣疼了起來。
每當他情緒激動,或遇上什麽難以克服的困難時,他的頭便一陣陣地疼。
祿公公見狀,不由試探著問:“皇上,又頭疼了?奴才去傳陳太醫來?”
皇上擺擺手,哆嗦著唇:“你按一按。”說著便向後仰躺在椅子上。
“是。”祿公公便拘謹地搓了搓手,細心地走到皇上窗前為他按起頭來。
皇上顱內依舊一陣賽一陣的疼,這次頭疼的時間更久,無論祿公公怎麽按,都消弭不了那股疼痛。
“皇上,這……這可怎麽辦?奴才還是去叫太醫來吧?”祿公公擔憂道。
“別去。”去了也沒用,“我躺一會兒。”
祿公公便忠心耿耿地守在皇上身側,焦慮地看著皇上頭疼。
索性皇上的忍耐力極強,一輪又一輪的疼痛過去,人不知是疼痛耐受還是當真疼痛緩和下來,竟沒有一開始那樣疼了。
皇上滿頭大汗,人仿佛是從火焰山走過一遭,龍袍後麵被汗氤氳開一大片。
“皇上,您好些了嗎?”祿公公低聲問道。
“嗯。”皇上從鼻腔發出道聲音來。
“奴才覺得,莫若召白馬郡主進宮瞧瞧?白馬郡主醫術高明,應當有法子看的,也好免您受這樣多苦難。”祿公公貌似極為心疼皇上,“您的龍體為重,天下社稷都要靠您一肩挑起。”
皇上愛聽祿公公這些吹捧他的話。但說到要祝星進宮為他診病,他不知為何,還是猶豫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