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張六忽然站起身來,自己都不知道哪來勇氣。
禁衛軍們迴頭看她,她立刻有縮迴嬤嬤們身後的念頭,但還是咬牙硬道:“我夫君還未醒,我……我去公堂上也好照顧他。”
嬤嬤們也覺得合理。
禁衛軍們不耐道:“跟著。”
張六沒想到這樣輕易,好在她已經梳洗完畢,與被人拎在手上尚在睡夢中還不斷掙紮的李大不同,她看上去十分體麵。
匆匆拿了個冪籬戴上,張六便跟了出去。
什麽照顧李大都是鬼話,李大下輩子也休想被她照顧!
她要去公堂看看……去公堂看看李家是如何被人相告的,去看看李家是如何垮的!
方才禁衛軍離開的一瞬間她終於想明白了,昨夜的大火,今日一早的告官,應當都是祝家的安排。
她何嚐不恨李家,她甚至恨張家!
若今日是李家垮台之日,她一定要親眼看著李家倒了才安心!
……
公堂之前已經聚了些百姓,還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祝星和祝嚴釧倒並未坐著,除去丫鬟小廝外,身邊站著四個同樣戴著冪籬的女子,倒是神秘極了。
幾個人正低聲說些什麽,而公堂之上的京兆尹卻並未阻止。
被告的那位反正還未來。
京兆尹微微皺眉,隻覺得李家家風著實不怎麽樣,一而再再而三釧換不來,叫了禁衛軍去動作也這樣慢。
這麽想著,百姓們發出陣陣驚唿,指指點點。
也正是如此,李家人來了。
李中書令與李大公子人雖然被弄醒,不過酒尚未醒來,滿麵呆滯無所適從地看著四周,似是還未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麽,滑稽極了。
忒不像話。
京兆尹不由皺眉問:“這是怎麽迴事?”
禁衛軍解釋是這二人昨日多飲貪杯,尚未醒酒。
“弄清醒些。”京兆尹冷聲道,他並不怕得罪誰。
“是。”禁衛軍恭敬道。
便端了冷水來潑在二人麵上,再大的酒也解了。
李中書令和李大公子這廂迴過神來,終於知道羞恥與害怕,驚恐地看著四周。
“這是怎麽迴事!還不速將我等送迴!”李中書令聲音都被氣得發顫。
祝星並未戴冪籬,隻帶了麵紗。她居高臨下帶笑看了眼地上的李中書令道:“大人,我與叔父將您告了。”
我與叔父將您告了。
他看到祝星漂亮的眼裏笑意盎然,耳朵中聽到的是他被祝家告了。
李中書令腦中轟的一聲炸開。
她昨日去尚書府原來不是去勸祝嚴釧來李家登門拜訪的,而是去同祝嚴釧商議要告他們李家!
他渾身不由打起哆嗦,不知是被冷水激的,還是別的。
第251章 公堂之上
李中書令很快明白過來是怎麽一迴事, 他不言不語地再度看向祝星,知道今日怕是場難打的仗。
他心中更多是恨還是怕已經分不清楚,低頭看了自己不過一身中衣, 又看公堂外許多百姓正對他指指點點,倒是暗暗發起狠來。
祝家如此不仁,休怪他不義!
他倒要看看祝家今日究竟要做什麽!
李中書令已經想通, 此時從地上站起,不再看一旁完全失態惱怒的李大。他對著京兆尹一禮道:“大人, 好歹我也是三品大員,您如此不給我臉麵, 怕是輕蔑於朝廷!”
外麵百姓顯然都開始說起他的不好,他昏昏沉沉時記得是禁衛軍將他這麽帶來的, 此時不免先興師問罪,能找迴多少麵子找迴多少麵子。
京兆尹見過的人多了, 哪裏不明白他什麽意思,見他為了麵子將矛頭對準自己, 心中亦是覺得好笑。京官中莫說半數,幾乎所有京官他都看不慣,不然他也不敢坐現在這得罪人的位置。
也正因他不怕得罪人, 皇上才任用他為京兆尹。
京兆尹迴神,絲毫沒有懼意:“大人, 臉麵不是誰給你的,而是自己掙的。多次傳召您上堂您不來,我也隻能用硬些的手段。您大人有大量, 還請您寬恕則個。”
李中書令被他第一句話臊得臉通紅,他這醜態的確是自己作出來的。若是昨日不吃酒就好了,吃酒誤事!
悔恨之際, 外界的議論聲便在他腦海中顯得愈發大了起來。
“李家果真是爛到根子裏了!”
“這李中書令還是很厲害的官呢,在家也照舊吃酒,方才上堂時的和俺男人平日吃多了酒的樣子一模一樣!”
“我原先還有些不信李家是這樣的家風呢,現在看見老的如此,我不由信了。”
……
李中書令雖然看不起百姓,但也知道了不能任由民意如此蔓延。他深知京兆尹的骨頭又臭又硬,壓根兒不怕人威脅,不由放軟了聲音道:“我好歹也是有些頭臉的人,如此在百姓麵前實在慚愧,還請您容我與犬子換身幹淨衣裳來,也算是不藐視公堂。”
他這話說得體麵極了,如果不是穿著中衣,應當能更有氣勢。
京兆尹這時倒是鬆口:“且去後堂速速將衣裳換了。”
李中書令鬆了口氣,道一聲謝,便拽著完全慌神的李大向後堂去。李大被他暈暈乎乎地拽進去。
張六見狀,腳步匆匆地跟了進去。
都到這份兒上,她也不怕李中書令與李大再對她做什麽惡事,這二人如今自顧不暇。她是要跟著進去聽聽消息,看看李家父子會不會耍什麽花招。
李家父子見張六跟來了自是歡喜無比。他們原先虐待張六,這時候卻將她當做救命稻草。
借著換衣服的時機,李中書令急切地低聲吩咐張六:“好兒媳,你速速迴張家去通知你父親此事,叫他快來救場!”
李大公子亦是求救地看著張六:“小六,速速迴太宰府,同張太宰說事情不好,叫他快來這裏。”
張六冪籬下的神色痛苦而憤怒,她說出來的話卻順從極了:“是,我會去府上通知父親的,你們放心。”
她會去才怪呢?她不過是假意哄騙他們,安他們的心,好不叫他們找別人去通風報信。
禁衛軍三催四請,李家父子囫圇商量一番,決定抵死不認。
祝嚴釧在聖上麵前都拿不出死證據來證明李家有錯,想來是昨日祝星被威脅,將祝嚴釧逼急了,這才一早在情急之下報了官。
二人換了衣裳重新上堂,這才顯得體麵些。隻不過他們剛才的狼狽模樣已經被百姓們記下,此時也不過是畫蛇添足,徒增笑料。
張六目送他們上堂,隻冷冷笑,壓根兒動也沒動。她打算在後堂磨蹭一會兒,再重新看戲去。
便是正式開始審案。
擊鼓鳴冤時祝星已經說了要告什麽,但此時李家父子來了,便要重新再陳辭一番,好看看李家父子認與不認。
若認,事情便解決,該如何如何去。若是不認,才有再審下去的必要。
京兆尹一拍驚堂木,滿場肅靜。
他沉聲問:“白馬郡主,你今日一大早便在京兆尹門前擊鼓鳴冤,所為何事?”他刻意叫出祝星的封號,是有為她壯聲勢的意思。
眾人一愣,這才想起祝星還是皇上親封的白馬郡主。隻不過她“祝姑娘”的名頭太過響亮,竟然蓋過白馬郡主的身份去。
李家父子心中一沉。李大早就亂了陣腳,李中書令卻明白祝星以官身相告,此事絕不會善罷甘休。
祝星隻站在那裏,便有吸引所有人目光的能力。她微微一笑,不疾不徐道:“我要狀告整個李家。”
李中書令以為她隻是告李大,沒想到她是整個李家一起告,整個人被她氣得顫抖。
“你好大的膽子!敢告我整個李家!我倒要看看你有何理由!你若無緣無故故意如此,我李家絕不會輕饒於你!”
祝星冷下臉來,聲音泠泠:“你李中書令,縱子行兇,管教不嚴,包庇禍事!李大公子,強搶民女,將之如牲畜對待,非打即罵,曾打死過丫鬟五人,無辜少女一名!敢問李大人,我狀告李家何錯之有?”
李大公子聽到一半時便不由自主地顫了起來,這些事他都做過,祝星說得無一錯漏……
李中書令哪裏不清楚兒子犯下的那些事,但祝星知道的如此消息不由讓他心中沉了再沉。
她竟然什麽都知道,難不成真是做好了完全準備的?
他越想心裏越沒底,隻盼著張太宰能早些來與他撐腰。
但他麵上卻不墮威風:“一派胡言!信口雌黃!你有何證據證明你所言非虛!”那些死了的丫鬟通通被埋在李府的樹下,他就不信祝星還能知道屍體在哪!
祝星掃他一眼,眼帶笑意:“自是有證據的。”
李家父子同時驚疑不定地看向她,她有什麽證據?
老百姓們也是驚奇。往日這公堂對簿都是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哪有今日這樣痛痛快快,直接陳明上證據的。
打臉打得未免太痛快,沒看到那李家父子人都懵了。
實際上李家原先在百姓中的風評倒沒有這樣差,隻是先有李令玉與李二惹上祝星,這名聲才漸漸差了下來。
時至今日,雖不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卻也總有人瞧不起他們。
祝星看向京兆尹,微微頷首:“大人請傳人證。”
京兆尹點頭:“傳人證!”
李家父子冷笑,他們倒要看看是什麽人證!
人證上堂,儼然是四個戴著冪籬叫人看不清容貌的女子,有個走路姿勢還很是奇怪,多虧身邊的女子扶著她她才能好好走路。可即便如此,她依舊堅持上公堂,可見有多大決心。
四人緩緩行至祝星身後,麵向李家父子定定站著。
李中書令與李大昨夜吃多了酒,尚不知別院之事。
李中書令根本不在意兒子在外養了多少個女人,因此對“四”這個數字並不敏感。
李大後麵也不常到菊苑去糟心,一直隻記得別院中是三個人伺候他。陡然上來四個,他當真是愣了一愣,沒往別院上麵想。
李中書令餘光瞥見兒子麵上同樣疑惑,而不是方才的心虛,心中稍定。
他冷冷一笑:“你隨意尋四個不知道哪來的女人要汙蔑我兒強搶民女?未免太過荒謬!”
禁衛軍們迴頭看她,她立刻有縮迴嬤嬤們身後的念頭,但還是咬牙硬道:“我夫君還未醒,我……我去公堂上也好照顧他。”
嬤嬤們也覺得合理。
禁衛軍們不耐道:“跟著。”
張六沒想到這樣輕易,好在她已經梳洗完畢,與被人拎在手上尚在睡夢中還不斷掙紮的李大不同,她看上去十分體麵。
匆匆拿了個冪籬戴上,張六便跟了出去。
什麽照顧李大都是鬼話,李大下輩子也休想被她照顧!
她要去公堂看看……去公堂看看李家是如何被人相告的,去看看李家是如何垮的!
方才禁衛軍離開的一瞬間她終於想明白了,昨夜的大火,今日一早的告官,應當都是祝家的安排。
她何嚐不恨李家,她甚至恨張家!
若今日是李家垮台之日,她一定要親眼看著李家倒了才安心!
……
公堂之前已經聚了些百姓,還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祝星和祝嚴釧倒並未坐著,除去丫鬟小廝外,身邊站著四個同樣戴著冪籬的女子,倒是神秘極了。
幾個人正低聲說些什麽,而公堂之上的京兆尹卻並未阻止。
被告的那位反正還未來。
京兆尹微微皺眉,隻覺得李家家風著實不怎麽樣,一而再再而三釧換不來,叫了禁衛軍去動作也這樣慢。
這麽想著,百姓們發出陣陣驚唿,指指點點。
也正是如此,李家人來了。
李中書令與李大公子人雖然被弄醒,不過酒尚未醒來,滿麵呆滯無所適從地看著四周,似是還未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麽,滑稽極了。
忒不像話。
京兆尹不由皺眉問:“這是怎麽迴事?”
禁衛軍解釋是這二人昨日多飲貪杯,尚未醒酒。
“弄清醒些。”京兆尹冷聲道,他並不怕得罪誰。
“是。”禁衛軍恭敬道。
便端了冷水來潑在二人麵上,再大的酒也解了。
李中書令和李大公子這廂迴過神來,終於知道羞恥與害怕,驚恐地看著四周。
“這是怎麽迴事!還不速將我等送迴!”李中書令聲音都被氣得發顫。
祝星並未戴冪籬,隻帶了麵紗。她居高臨下帶笑看了眼地上的李中書令道:“大人,我與叔父將您告了。”
我與叔父將您告了。
他看到祝星漂亮的眼裏笑意盎然,耳朵中聽到的是他被祝家告了。
李中書令腦中轟的一聲炸開。
她昨日去尚書府原來不是去勸祝嚴釧來李家登門拜訪的,而是去同祝嚴釧商議要告他們李家!
他渾身不由打起哆嗦,不知是被冷水激的,還是別的。
第251章 公堂之上
李中書令很快明白過來是怎麽一迴事, 他不言不語地再度看向祝星,知道今日怕是場難打的仗。
他心中更多是恨還是怕已經分不清楚,低頭看了自己不過一身中衣, 又看公堂外許多百姓正對他指指點點,倒是暗暗發起狠來。
祝家如此不仁,休怪他不義!
他倒要看看祝家今日究竟要做什麽!
李中書令已經想通, 此時從地上站起,不再看一旁完全失態惱怒的李大。他對著京兆尹一禮道:“大人, 好歹我也是三品大員,您如此不給我臉麵, 怕是輕蔑於朝廷!”
外麵百姓顯然都開始說起他的不好,他昏昏沉沉時記得是禁衛軍將他這麽帶來的, 此時不免先興師問罪,能找迴多少麵子找迴多少麵子。
京兆尹見過的人多了, 哪裏不明白他什麽意思,見他為了麵子將矛頭對準自己, 心中亦是覺得好笑。京官中莫說半數,幾乎所有京官他都看不慣,不然他也不敢坐現在這得罪人的位置。
也正因他不怕得罪人, 皇上才任用他為京兆尹。
京兆尹迴神,絲毫沒有懼意:“大人, 臉麵不是誰給你的,而是自己掙的。多次傳召您上堂您不來,我也隻能用硬些的手段。您大人有大量, 還請您寬恕則個。”
李中書令被他第一句話臊得臉通紅,他這醜態的確是自己作出來的。若是昨日不吃酒就好了,吃酒誤事!
悔恨之際, 外界的議論聲便在他腦海中顯得愈發大了起來。
“李家果真是爛到根子裏了!”
“這李中書令還是很厲害的官呢,在家也照舊吃酒,方才上堂時的和俺男人平日吃多了酒的樣子一模一樣!”
“我原先還有些不信李家是這樣的家風呢,現在看見老的如此,我不由信了。”
……
李中書令雖然看不起百姓,但也知道了不能任由民意如此蔓延。他深知京兆尹的骨頭又臭又硬,壓根兒不怕人威脅,不由放軟了聲音道:“我好歹也是有些頭臉的人,如此在百姓麵前實在慚愧,還請您容我與犬子換身幹淨衣裳來,也算是不藐視公堂。”
他這話說得體麵極了,如果不是穿著中衣,應當能更有氣勢。
京兆尹這時倒是鬆口:“且去後堂速速將衣裳換了。”
李中書令鬆了口氣,道一聲謝,便拽著完全慌神的李大向後堂去。李大被他暈暈乎乎地拽進去。
張六見狀,腳步匆匆地跟了進去。
都到這份兒上,她也不怕李中書令與李大再對她做什麽惡事,這二人如今自顧不暇。她是要跟著進去聽聽消息,看看李家父子會不會耍什麽花招。
李家父子見張六跟來了自是歡喜無比。他們原先虐待張六,這時候卻將她當做救命稻草。
借著換衣服的時機,李中書令急切地低聲吩咐張六:“好兒媳,你速速迴張家去通知你父親此事,叫他快來救場!”
李大公子亦是求救地看著張六:“小六,速速迴太宰府,同張太宰說事情不好,叫他快來這裏。”
張六冪籬下的神色痛苦而憤怒,她說出來的話卻順從極了:“是,我會去府上通知父親的,你們放心。”
她會去才怪呢?她不過是假意哄騙他們,安他們的心,好不叫他們找別人去通風報信。
禁衛軍三催四請,李家父子囫圇商量一番,決定抵死不認。
祝嚴釧在聖上麵前都拿不出死證據來證明李家有錯,想來是昨日祝星被威脅,將祝嚴釧逼急了,這才一早在情急之下報了官。
二人換了衣裳重新上堂,這才顯得體麵些。隻不過他們剛才的狼狽模樣已經被百姓們記下,此時也不過是畫蛇添足,徒增笑料。
張六目送他們上堂,隻冷冷笑,壓根兒動也沒動。她打算在後堂磨蹭一會兒,再重新看戲去。
便是正式開始審案。
擊鼓鳴冤時祝星已經說了要告什麽,但此時李家父子來了,便要重新再陳辭一番,好看看李家父子認與不認。
若認,事情便解決,該如何如何去。若是不認,才有再審下去的必要。
京兆尹一拍驚堂木,滿場肅靜。
他沉聲問:“白馬郡主,你今日一大早便在京兆尹門前擊鼓鳴冤,所為何事?”他刻意叫出祝星的封號,是有為她壯聲勢的意思。
眾人一愣,這才想起祝星還是皇上親封的白馬郡主。隻不過她“祝姑娘”的名頭太過響亮,竟然蓋過白馬郡主的身份去。
李家父子心中一沉。李大早就亂了陣腳,李中書令卻明白祝星以官身相告,此事絕不會善罷甘休。
祝星隻站在那裏,便有吸引所有人目光的能力。她微微一笑,不疾不徐道:“我要狀告整個李家。”
李中書令以為她隻是告李大,沒想到她是整個李家一起告,整個人被她氣得顫抖。
“你好大的膽子!敢告我整個李家!我倒要看看你有何理由!你若無緣無故故意如此,我李家絕不會輕饒於你!”
祝星冷下臉來,聲音泠泠:“你李中書令,縱子行兇,管教不嚴,包庇禍事!李大公子,強搶民女,將之如牲畜對待,非打即罵,曾打死過丫鬟五人,無辜少女一名!敢問李大人,我狀告李家何錯之有?”
李大公子聽到一半時便不由自主地顫了起來,這些事他都做過,祝星說得無一錯漏……
李中書令哪裏不清楚兒子犯下的那些事,但祝星知道的如此消息不由讓他心中沉了再沉。
她竟然什麽都知道,難不成真是做好了完全準備的?
他越想心裏越沒底,隻盼著張太宰能早些來與他撐腰。
但他麵上卻不墮威風:“一派胡言!信口雌黃!你有何證據證明你所言非虛!”那些死了的丫鬟通通被埋在李府的樹下,他就不信祝星還能知道屍體在哪!
祝星掃他一眼,眼帶笑意:“自是有證據的。”
李家父子同時驚疑不定地看向她,她有什麽證據?
老百姓們也是驚奇。往日這公堂對簿都是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哪有今日這樣痛痛快快,直接陳明上證據的。
打臉打得未免太痛快,沒看到那李家父子人都懵了。
實際上李家原先在百姓中的風評倒沒有這樣差,隻是先有李令玉與李二惹上祝星,這名聲才漸漸差了下來。
時至今日,雖不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卻也總有人瞧不起他們。
祝星看向京兆尹,微微頷首:“大人請傳人證。”
京兆尹點頭:“傳人證!”
李家父子冷笑,他們倒要看看是什麽人證!
人證上堂,儼然是四個戴著冪籬叫人看不清容貌的女子,有個走路姿勢還很是奇怪,多虧身邊的女子扶著她她才能好好走路。可即便如此,她依舊堅持上公堂,可見有多大決心。
四人緩緩行至祝星身後,麵向李家父子定定站著。
李中書令與李大昨夜吃多了酒,尚不知別院之事。
李中書令根本不在意兒子在外養了多少個女人,因此對“四”這個數字並不敏感。
李大後麵也不常到菊苑去糟心,一直隻記得別院中是三個人伺候他。陡然上來四個,他當真是愣了一愣,沒往別院上麵想。
李中書令餘光瞥見兒子麵上同樣疑惑,而不是方才的心虛,心中稍定。
他冷冷一笑:“你隨意尋四個不知道哪來的女人要汙蔑我兒強搶民女?未免太過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