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皇上搖頭,“你能來,朕很開心,朕不該引著你說話的。你莫再開口,好好用飯。”
宗豫當真不再開口,點點頭。
元魯看著不住撇嘴,輕蔑道:“紙一樣的人。”一碰就碎。周人都是如此,遠不如他們胡國人壯碩。
衛湛看著也頗無言。他和衛湛與宗豫都是差不多歲數,當年先皇還在時他隨父親入宮,曾遠遠見過靖王殿下一麵。
那時他年紀尚幼,未曾受過任何挫折,從小被人稱為神童,說不出的意氣風發。盡管他麵上待人溫和,人人都說他是小君子,可他心氣卻一直高傲極了。
他能夠對人善意寬容是因為他看不起眾人,他是高高在上的。
而對宗豫那驚鴻一瞥,他才知道自己並不是這世上最漂亮的小孩兒。
再聽父親提及太子性情溫厚純良,小小年紀便是德才兼備,日後必是名主,他才知道自己原來也不是這世上最厲害的小孩兒。
那之後衛湛才真正沉下心來做君子。
年幼時他想若宗豫真如他父親所說成為一代明君,他便做個賢臣,好好輔佐宗豫。若宗豫不賢,那就是他父親錯了,他比宗豫厲害。
後來王朝傾覆,宗豫幾乎消失般的淡出人視野,而他也經曆重重變故。
年少時的想法都成往事,隨風而去。
今日突然見到宗豫,他的那部分記憶再度鮮活起來,倒讓自己有些尷尬,同時也有些唏噓。
時過境遷,看到當年那個被他父親認定為明主的少年變得像一隻易碎的瓷器,他心中說不上來是什麽滋味兒。
衛湛抬頭看了他父親衛太傅一眼,衛太傅依舊堅定地坐著,似乎完全不記得靖王,又或是忘記了早年時說過的話。
場上不少朝臣以各種目光看向宗豫。
宗豫卻隻低頭喝茶,一副畏懼生人的內向樣子。
霍驍看著他垂首靜坐的背影,驀然覺得有些眼熟。但他覺得自己不可能見過宗豫。他生活在西北,受盡風吹日曬。
眼前這個看上去風吹一下會倒,日曬一下會化的少年怎麽可能會出現在他麵前過。
祿公公撫掌,自有舞姬魚貫而入。
早已等候多時的樂人擊缶而歌,舞姬們手持水袖,舞步翩躚,羅裙翻飛。
大臣們終於放鬆精神,全心全意地欣賞起歌舞來,不用再去擔憂身子骨弱的靖王,也不必再提防喜怒無常的胡國大王子,更加不必揣測聖意。
樂人們唱的是歌功頌德之曲,舞姬們跳得整齊劃一,柔美之中又多了氣勢。剛柔並濟,合二為一,便是元魯這樣難伺候的人也安靜下來專心看舞。
皇上看得如癡如醉,一雙眼幾乎要直了。平日他要當明君,需扼製自己享樂的欲望,因而極難看到歌舞。今日算讓他好好放鬆了一把,可見做皇上並不是一件什麽容易的事。
皇後坐在皇上右側,見皇上目不轉睛的樣子,心中一陣苦一陣怨。她不由自主地看向貴妃,心中多少帶著撒氣的意味。
皇上這時候也沒盯著她瞧,這狐狸精想來也醋極了。
這麽想著望過去,皇後就見貴妃笑吟吟地看著下方,哪有半分吃味。那模樣,比皇上還要認真呢!
她心中一陣陣發堵,罵起貴妃是賤人。
不過是個出身低微的玩意兒,卻不知怎麽很得皇上喜愛。今日皇上帶著這賤人一同來太和殿,可將她的顏麵一掃而光。
宮中誰不在背後偷偷說她是個隻有名頭的皇後。
皇上簡直要將那狐媚子寵到天上去,甚至有流言說皇上有意廢太子而立五皇子,真是無稽之談!
五皇子的母妃便是貴妃這個妖女,皇上雖喜歡貴妃,卻也不會如此胡來!
應該不會如此胡來……
皇後緊張地看了一眼笑意盈盈的貴妃,突然想到眼前的女人又有孕了。
這一胎若是公主還好,可真是皇子,母憑子貴,貴妃要升到什麽位分去?
貴妃之上除了皇後哪裏還有什麽別的位分!
皇後想著想著,便是一個激靈。
隻有她的兒子才配做太子!她才是未來的太後!攔她的都該死。
若是貴妃死了該多好啊。
皇後恍惚地想著。她不是沒對貴妃下過手,隻是次次都被躲了過去。
若是貴妃突然死了該多好,帶著她肚子裏的孩子。
貴妃正坐著看下方舞姬們跳舞,貌似興致勃勃,實際在心中已然打了無數個哈欠。她本身有孕,坐在這根本不是什麽恩賜,而是折磨。
可這是彰顯她身份地位的時候,她出身低微本就是眾人詬病的,隻有彰顯出皇上對她的喜愛,她才好在這後宮之中坐得更穩。
因此她不僅要坐在這看,還要看得津津有味。
貴妃看著看著突然感受到一陣惡意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不由立刻望去。
隻見皇後一臉陰毒地看著她,一副要置她於死地的樣子,嚇得她不由一顫。
皇上察覺到貴妃失神,不由轉頭看她,見她魂不守舍,驚恐萬分,不由低聲問:“愛妃,怎麽了?”
貴妃也不好說自己是被皇後的表情嚇住,未免太大題小作,隻得強笑:“我沒什麽……有些乏了。”
皇上便安慰她:“再等一會兒,我便叫人送你迴去安置。你有身孕還在這裏與我共同見客,實在是辛苦你了。”
貴妃溫柔一笑:“臣妾還能堅持,皇上放心。”
皇上更覺得貴妃溫柔小意,又識大體。
見皇上從頭到尾連一個眼神都不曾給她,皇後心中苦澀極了,同時嫉妒更如雜草般瘋長,隻恨不得能立刻啖其血肉。
比貴妃還要困的是宗豫。雖然用了安神湯他尚且能撐住,然而眼下實在無聊。若不是為了看好戲,他早就借故遁去睡覺。
當然他強行醒著也不是全然為了看好戲,更是因為祝星。
他不敢見她。
歌舞樂章一連表演了幾場,群臣們都有些審美疲勞,唯獨皇上借機看個痛快,甚至有些意猶未盡。
祿公公又唱道:“群臣獻禮。”
百官們瞬間精神一振,來了興趣。
群臣獻禮是他們一直期盼的環節,顧名思義就是有資格參與此次夜宴的朝臣們親手向皇上奉上禮物。
送的好,皇上喜歡,龍心大悅,說不定有重賞。
送的不好,惹怒皇上,可能當場就掉了腦袋。
是以這十分緊張刺激。
大部分朝臣都選擇保守的禮物,哪怕不被看重,也不想因此沒了性命。有小部分想搏一搏的,便要看天意了。
第213章 太子萬萬歲
按品級倒序獻禮, 小官們不敢獻太過貴重之物,怕顯得自己不清正廉明,給人落下話柄, 因而絕大多數都選擇的是一般金銀珠玉。既討了巧,也不惹眼。
今年大臣們送的禮物格外保守,或許是因為去年張太宰送了一盆極為貴重的珍寶盆栽, 讓皇上當時便勃然大怒,斥他大手大腳, 並好一通責罰。
如此百官們都知道當今聖上簡樸,不敢再觸黴頭, 今年格外樸實。
張太宰是一品太宰尚且被罰,普通官員哪敢觸怒龍顏。
本是最受人期待的環節今年也無趣極了。
眾人送禮物送得提心吊膽, 皇上收禮物收得也乏善可陳。
皇上收著一份份堪稱樸素的禮物,在心中幾乎想吐血。他去年罰張太宰隻是與之串通好, 想搏個美名,誰料矯枉過正, 罰得太狠,今年百官都給他送破爛兒來了。
他還要帶著微笑欣然接受,好做實自己不貪圖享受的賢名。
霍驍送的是西北特產, 衛湛則是同衛太傅二人共送一份禮物,皆是中規中矩, 讓皇上挑錯都沒地方挑去。
接著是宗豫。
每每輪到這位柔弱的王爺做什麽事時,在場所有人都會精神一振,畢竟隻看他的臉都是一種享受。
更何況靖王實在很神秘, 下次再見到他便不知要到什麽時候,人們總願意多看看他。而且他們不了解靖王的性格,也很好奇他究竟會送什麽禮物。
皇上見宗豫掙紮著要起身, 急忙將他製止:“讓內侍呈上即可,你不要亂動,當心身體。”他生怕宗豫又瘋狂咳嗽。
宗豫眼神瞬間黯然,叫不少人看了都生出些心疼之意。他身邊伺候的太監福壽便捧著一卷畫軸上前,將之轉交到祿公公手中。
祿公公又恭恭敬敬地將畫軸呈給皇上。
皇上也對畫軸內容感興趣,緩緩將之打開。
隻見其上赫然是四個大字,山河永固。
皇上心頭一顫,被這陡然出現的四個大字極大地滿足了虛榮心。他麵上不顯,卻在警惕地觀察這四個字,確定筆法駑鈍後,他才放下心來。
就這字體,可見這麽多年來宗豫非但沒長進,反而退步許多。
皇上愈加放心,看著宗豫的眼神更加和善。草包好啊,草包可太好了。
他將畫軸翻轉過來舉起,對著眾大臣展示畫軸上的字跡。看似是善意的炫耀,實際上是為了在眾人麵前揭露宗豫確實是草包這一事實。
看看,這就是靖王的字體。
“這是靖王對朕的一片期望,也是他的一番心意,朕銘記在心,願將此展露出來,讓爾等共賞。”皇上嗬嗬一笑,仿佛極為看重宗豫的樣子。
可惜他隻是為了讓宗豫在所有大臣麵前落一個草包的名聲,出發點並不善良。
這張字在大臣之中傳閱,人人看了都有些無言。這字,家中十歲的小孩都比他寫得好。
皇上愉悅地看著大臣們麵上各種神情,極其想開懷大笑。
看看,靖王就是個草包。
人們傳閱著這幅字,心中百轉交集,還要硬生生誇獎,可謂是十分違心。
這幅字若是年紀尚幼的五皇子寫的,那他們還能真心實意地誇讚兩句。但靖王已經這般年紀,卻依舊寫這一手不如何的字,實在是很沒用,字不如人。
但轉而聯想到他已經大病多年,他們又覺得有情可原。
“這字當真很不錯。”
“是啊,一看便是用了心寫的。”
“辛苦靖王了。”
宗豫當真不再開口,點點頭。
元魯看著不住撇嘴,輕蔑道:“紙一樣的人。”一碰就碎。周人都是如此,遠不如他們胡國人壯碩。
衛湛看著也頗無言。他和衛湛與宗豫都是差不多歲數,當年先皇還在時他隨父親入宮,曾遠遠見過靖王殿下一麵。
那時他年紀尚幼,未曾受過任何挫折,從小被人稱為神童,說不出的意氣風發。盡管他麵上待人溫和,人人都說他是小君子,可他心氣卻一直高傲極了。
他能夠對人善意寬容是因為他看不起眾人,他是高高在上的。
而對宗豫那驚鴻一瞥,他才知道自己並不是這世上最漂亮的小孩兒。
再聽父親提及太子性情溫厚純良,小小年紀便是德才兼備,日後必是名主,他才知道自己原來也不是這世上最厲害的小孩兒。
那之後衛湛才真正沉下心來做君子。
年幼時他想若宗豫真如他父親所說成為一代明君,他便做個賢臣,好好輔佐宗豫。若宗豫不賢,那就是他父親錯了,他比宗豫厲害。
後來王朝傾覆,宗豫幾乎消失般的淡出人視野,而他也經曆重重變故。
年少時的想法都成往事,隨風而去。
今日突然見到宗豫,他的那部分記憶再度鮮活起來,倒讓自己有些尷尬,同時也有些唏噓。
時過境遷,看到當年那個被他父親認定為明主的少年變得像一隻易碎的瓷器,他心中說不上來是什麽滋味兒。
衛湛抬頭看了他父親衛太傅一眼,衛太傅依舊堅定地坐著,似乎完全不記得靖王,又或是忘記了早年時說過的話。
場上不少朝臣以各種目光看向宗豫。
宗豫卻隻低頭喝茶,一副畏懼生人的內向樣子。
霍驍看著他垂首靜坐的背影,驀然覺得有些眼熟。但他覺得自己不可能見過宗豫。他生活在西北,受盡風吹日曬。
眼前這個看上去風吹一下會倒,日曬一下會化的少年怎麽可能會出現在他麵前過。
祿公公撫掌,自有舞姬魚貫而入。
早已等候多時的樂人擊缶而歌,舞姬們手持水袖,舞步翩躚,羅裙翻飛。
大臣們終於放鬆精神,全心全意地欣賞起歌舞來,不用再去擔憂身子骨弱的靖王,也不必再提防喜怒無常的胡國大王子,更加不必揣測聖意。
樂人們唱的是歌功頌德之曲,舞姬們跳得整齊劃一,柔美之中又多了氣勢。剛柔並濟,合二為一,便是元魯這樣難伺候的人也安靜下來專心看舞。
皇上看得如癡如醉,一雙眼幾乎要直了。平日他要當明君,需扼製自己享樂的欲望,因而極難看到歌舞。今日算讓他好好放鬆了一把,可見做皇上並不是一件什麽容易的事。
皇後坐在皇上右側,見皇上目不轉睛的樣子,心中一陣苦一陣怨。她不由自主地看向貴妃,心中多少帶著撒氣的意味。
皇上這時候也沒盯著她瞧,這狐狸精想來也醋極了。
這麽想著望過去,皇後就見貴妃笑吟吟地看著下方,哪有半分吃味。那模樣,比皇上還要認真呢!
她心中一陣陣發堵,罵起貴妃是賤人。
不過是個出身低微的玩意兒,卻不知怎麽很得皇上喜愛。今日皇上帶著這賤人一同來太和殿,可將她的顏麵一掃而光。
宮中誰不在背後偷偷說她是個隻有名頭的皇後。
皇上簡直要將那狐媚子寵到天上去,甚至有流言說皇上有意廢太子而立五皇子,真是無稽之談!
五皇子的母妃便是貴妃這個妖女,皇上雖喜歡貴妃,卻也不會如此胡來!
應該不會如此胡來……
皇後緊張地看了一眼笑意盈盈的貴妃,突然想到眼前的女人又有孕了。
這一胎若是公主還好,可真是皇子,母憑子貴,貴妃要升到什麽位分去?
貴妃之上除了皇後哪裏還有什麽別的位分!
皇後想著想著,便是一個激靈。
隻有她的兒子才配做太子!她才是未來的太後!攔她的都該死。
若是貴妃死了該多好啊。
皇後恍惚地想著。她不是沒對貴妃下過手,隻是次次都被躲了過去。
若是貴妃突然死了該多好,帶著她肚子裏的孩子。
貴妃正坐著看下方舞姬們跳舞,貌似興致勃勃,實際在心中已然打了無數個哈欠。她本身有孕,坐在這根本不是什麽恩賜,而是折磨。
可這是彰顯她身份地位的時候,她出身低微本就是眾人詬病的,隻有彰顯出皇上對她的喜愛,她才好在這後宮之中坐得更穩。
因此她不僅要坐在這看,還要看得津津有味。
貴妃看著看著突然感受到一陣惡意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不由立刻望去。
隻見皇後一臉陰毒地看著她,一副要置她於死地的樣子,嚇得她不由一顫。
皇上察覺到貴妃失神,不由轉頭看她,見她魂不守舍,驚恐萬分,不由低聲問:“愛妃,怎麽了?”
貴妃也不好說自己是被皇後的表情嚇住,未免太大題小作,隻得強笑:“我沒什麽……有些乏了。”
皇上便安慰她:“再等一會兒,我便叫人送你迴去安置。你有身孕還在這裏與我共同見客,實在是辛苦你了。”
貴妃溫柔一笑:“臣妾還能堅持,皇上放心。”
皇上更覺得貴妃溫柔小意,又識大體。
見皇上從頭到尾連一個眼神都不曾給她,皇後心中苦澀極了,同時嫉妒更如雜草般瘋長,隻恨不得能立刻啖其血肉。
比貴妃還要困的是宗豫。雖然用了安神湯他尚且能撐住,然而眼下實在無聊。若不是為了看好戲,他早就借故遁去睡覺。
當然他強行醒著也不是全然為了看好戲,更是因為祝星。
他不敢見她。
歌舞樂章一連表演了幾場,群臣們都有些審美疲勞,唯獨皇上借機看個痛快,甚至有些意猶未盡。
祿公公又唱道:“群臣獻禮。”
百官們瞬間精神一振,來了興趣。
群臣獻禮是他們一直期盼的環節,顧名思義就是有資格參與此次夜宴的朝臣們親手向皇上奉上禮物。
送的好,皇上喜歡,龍心大悅,說不定有重賞。
送的不好,惹怒皇上,可能當場就掉了腦袋。
是以這十分緊張刺激。
大部分朝臣都選擇保守的禮物,哪怕不被看重,也不想因此沒了性命。有小部分想搏一搏的,便要看天意了。
第213章 太子萬萬歲
按品級倒序獻禮, 小官們不敢獻太過貴重之物,怕顯得自己不清正廉明,給人落下話柄, 因而絕大多數都選擇的是一般金銀珠玉。既討了巧,也不惹眼。
今年大臣們送的禮物格外保守,或許是因為去年張太宰送了一盆極為貴重的珍寶盆栽, 讓皇上當時便勃然大怒,斥他大手大腳, 並好一通責罰。
如此百官們都知道當今聖上簡樸,不敢再觸黴頭, 今年格外樸實。
張太宰是一品太宰尚且被罰,普通官員哪敢觸怒龍顏。
本是最受人期待的環節今年也無趣極了。
眾人送禮物送得提心吊膽, 皇上收禮物收得也乏善可陳。
皇上收著一份份堪稱樸素的禮物,在心中幾乎想吐血。他去年罰張太宰隻是與之串通好, 想搏個美名,誰料矯枉過正, 罰得太狠,今年百官都給他送破爛兒來了。
他還要帶著微笑欣然接受,好做實自己不貪圖享受的賢名。
霍驍送的是西北特產, 衛湛則是同衛太傅二人共送一份禮物,皆是中規中矩, 讓皇上挑錯都沒地方挑去。
接著是宗豫。
每每輪到這位柔弱的王爺做什麽事時,在場所有人都會精神一振,畢竟隻看他的臉都是一種享受。
更何況靖王實在很神秘, 下次再見到他便不知要到什麽時候,人們總願意多看看他。而且他們不了解靖王的性格,也很好奇他究竟會送什麽禮物。
皇上見宗豫掙紮著要起身, 急忙將他製止:“讓內侍呈上即可,你不要亂動,當心身體。”他生怕宗豫又瘋狂咳嗽。
宗豫眼神瞬間黯然,叫不少人看了都生出些心疼之意。他身邊伺候的太監福壽便捧著一卷畫軸上前,將之轉交到祿公公手中。
祿公公又恭恭敬敬地將畫軸呈給皇上。
皇上也對畫軸內容感興趣,緩緩將之打開。
隻見其上赫然是四個大字,山河永固。
皇上心頭一顫,被這陡然出現的四個大字極大地滿足了虛榮心。他麵上不顯,卻在警惕地觀察這四個字,確定筆法駑鈍後,他才放下心來。
就這字體,可見這麽多年來宗豫非但沒長進,反而退步許多。
皇上愈加放心,看著宗豫的眼神更加和善。草包好啊,草包可太好了。
他將畫軸翻轉過來舉起,對著眾大臣展示畫軸上的字跡。看似是善意的炫耀,實際上是為了在眾人麵前揭露宗豫確實是草包這一事實。
看看,這就是靖王的字體。
“這是靖王對朕的一片期望,也是他的一番心意,朕銘記在心,願將此展露出來,讓爾等共賞。”皇上嗬嗬一笑,仿佛極為看重宗豫的樣子。
可惜他隻是為了讓宗豫在所有大臣麵前落一個草包的名聲,出發點並不善良。
這張字在大臣之中傳閱,人人看了都有些無言。這字,家中十歲的小孩都比他寫得好。
皇上愉悅地看著大臣們麵上各種神情,極其想開懷大笑。
看看,靖王就是個草包。
人們傳閱著這幅字,心中百轉交集,還要硬生生誇獎,可謂是十分違心。
這幅字若是年紀尚幼的五皇子寫的,那他們還能真心實意地誇讚兩句。但靖王已經這般年紀,卻依舊寫這一手不如何的字,實在是很沒用,字不如人。
但轉而聯想到他已經大病多年,他們又覺得有情可原。
“這字當真很不錯。”
“是啊,一看便是用了心寫的。”
“辛苦靖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