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三品,祝嚴釧還是新晉的京官,雖得聖寵,可他卻不是很怕。
京兆尹點頭:“不錯,本官叫人去請你家姑娘的長輩來,可是度支尚書祝嚴釧祝大人?”
秋月一笑:“祝大人公務繁忙,不必勞駕他來。我家夫人在家中倒有餘裕,還請大人派人去請我家夫人來旁聽罷。”
李中書令嗤笑,看來外界所傳祝嚴釧尤為疼愛這侄女倒也不過如此。出了大事,祝星身邊的丫鬟連請祝嚴釧來都不敢,想來是怕祝嚴釧拒絕,麵上不好看。
來的若是祝夫人這一介女流之輩,他更樂見其成了。
京兆尹對身後禁衛軍道:“去請祝夫人。”
“等等。”秋月叫住禁衛軍。
“還有何事?”京兆尹問。
“我家夫人不是祝夫人,是衛夫人。”秋月自信地笑。
安靜一瞬。
衛夫人?哪個衛夫人?
定然不是那個衛夫人吧。
京兆尹問:“敢問是哪位衛夫人?”
“太傅府,衛夫人。”秋月帶笑道。
“一派胡言!”李中書令最無法接受,一拍桌站起,“衛夫人也是爾等能請得動的?可不要為了掐尖出頭沒命!”
秋月微笑:“這就不勞李大人費心了,奴婢正是衛夫人身前伺候的大丫鬟秋月。”她又對著京兆尹道,“還請大人去太尉府請我家夫人來,就說祝姑娘有難,夫人一定會來。”
京兆尹擺手:“去請衛夫人。”
李中書令惶然,馮太子詹事也好不到哪裏去,心情最為複雜的還要屬祝大老爺。
祝星怎的這樣了不起?竟然能和衛家攀上關係!那可是太尉府衛家啊!
他滿嘴苦澀,看看躺在凳上滿臉恨意的祝清若,再看看悠然坐在椅子上吃茶的祝星,心中不住唉聲歎氣。
作孽。
悔不該當初將她扔在幽州!
李二公子等四人聞衛夫人之名更是喪膽,怎麽也想不到祝星有太尉府做後盾。如此一來京兆尹隻怕不僅不會偏幫他們,還會偏幫祝星!
李二反悔了,若將真相查明,他們最後一點體麵也沒了。害人不成反被害,隻怕能成為京中百年之內的最大笑話!
然而京兆尹已經立案,為時晚矣。
至於祝清若,心中隻有不甘。
為何每次祝星都有這樣好的運氣能夠逢兇化吉!為何大人物都疼愛祝星!
老天何其不公!
既然讓她一開始傻了,就該讓她一傻到底。不然何至於讓她祝清若當年成了被抱錯的那個?
各人心中都有百般滋味兒,唯一淡定的隻有坐在那悠閑品茶的祝星一人。
茶是青椒泡的,也隻給祝星一人泡了,其他人無人服侍,隻能幹瞪著眼看她喝。
還看不到。祝星戴著冪籬呢。
時間一點點過去,眾人稱不上翹首以盼,卻也想知道衛夫人究竟會不會來。他們心裏還存著一絲僥幸,萬一祝星與衛夫人沒這樣熟呢?究竟非親非故的。
衛夫人來了。
衛夫人不僅來了,來得還很快,可見對祝星有多在乎。
“祝姑娘呢!”人還未至,房內眾人先聞其聲。
李中書令等官員一聽這聲兒便知道來的是衛夫人,心一下虛了。他們這是同衛太傅對著幹了?
沒想到事情在最糟糕的時候還能更糟糕。
他們不僅能丟盡臉,還能再將衛太傅得罪了。
真是太好了!
門打開,衛夫人堪稱火急火燎地入內,一進來便罔顧眾官,一心撲向祝星。
“可有受傷?誰欺負你了?”她拉著祝星關切地上下打量,急得眼淚都要出來。
“我無事的,夫人。”祝星莞爾,“勞夫人來做個見證了。”
“莫說是見證,你說誰欺負了你我直接治罪便是!”衛夫人大手一揮。
“國有國法,依法處置很好。”祝星不疾不徐道,“京兆尹大人可開始查案了。”她這話聽起來像極了在教別人做事。
京兆尹強壓下說“是”的衝動,嚴肅道:“將五人分而押下,一個個審。”
“祝姑娘,你莫怕。”衛夫人安慰道。
李中書令臉黑成鍋底,無論這事誰對誰錯,將衛家得罪了都不是他想見到的。更何況他了解李二和李令玉的脾氣,此事他家該不占理才對。
完了。
他想在案件中悄悄動手腳,然而衛夫人在,他是怎麽也不敢的了。他實在想不到祝星怎麽就和衛夫人有關係呢!
京兆尹開始審案,最先被提上來的便是祝清若。
祝清若將他們的算計一概瞞下,隻說祝星將她迷倒之事,將祝星完全描述成要處心積慮害人的惡人。
“因為我的緣故,她同家中斷了關係,心裏一直是記恨我的。因此她害我,我是心中又些準備,但我沒想到她一個女兒家竟然用這種手段來害人,我……”她說著掩麵痛哭。
衛夫人冷笑:“不免太假,她有我衛家做後盾,稀罕你家?”
祝清若哭聲停了一瞬,苦笑:“親情總是無法替代的。”
“一個養女,哪來什麽親情?據我所知祝星被接迴來連半年時間都不到。”衛夫人看向祝大老爺,“祝大人,我說的可是?”
祝大老爺被點名,忙不迭迴答:“正是,星姐兒……星姑娘入府一月都無。”
祝清若恨祝大老爺這副沒骨氣的模樣,抿唇不言,怎麽也想不到衛夫人連祝星家中情況一清二楚。
京兆尹微微挑眉:“祝清若,你可還有別的事要交代?”
“無事。”祝清若可憐極了,輕聲道。
“你為何會與她一齊在房中?”京兆尹問。
祝清若一顫。
“為何?”京兆尹語氣中多了幾分不耐。
“因為……”祝清若刻意含糊其辭,沒想到還是被京兆尹抓住關鍵。她若說出是他們向祝星發出邀約,那一切祝星陷害他們的基本便不成立。
畢竟是他們選的地方,他們提出的要求,祝星隻是赴約,怎會提前動手腳?
“實話實說。”京兆尹仿佛看穿一切。
祝清若抿唇不語。
“罷了,抬下去吧,我也不想聽假話。你不愛說,自有旁人來說。”京兆尹憊懶地揮手,再不由祝清若分說,直接將人抬走。
祝清若臉色慘白被抬出去。
接著是李二。
李二更是什麽也說不出來,他既不知道事情細節,也不敢胡亂編造,生怕自己說的與其餘人有什麽出入從而被人識破。
他吭吭哧哧半晌,隻說了一點,他是陪李令玉來的,和沒說沒多大區別。
馮妙妙亦然,說是陪李令玉來的。
最關鍵的李令玉被帶上來。她看上去受的打擊最大,雙目無神,一副求死之相。
“你今日為何會來此處?”京兆尹問。
“……”李令玉什麽也不說。
京兆尹又問了好幾個問題,李令玉依舊不言不語,看樣子要裝死到底。
李中書令反而放心李令玉如此。
他們什麽也不說,看京兆尹如何查去!
從她這裏也得不到什麽,京兆尹直接傳祝星來。
一番折騰,外麵天都漸漸黑了。舞樂坊中下人燃了燭火,知道今日出的是大事,看來要許久才能結案。
祝星再來時已然將冪籬除去,房內諸人除衛夫人、祝大老爺與京兆尹外皆是頭一次見她模樣,但看她容貌氣質都勝過自家女兒一頭不止,李中書令與馮太子詹事什麽話也說不出,心裏更氣。
什麽都比不過。
第179章 所謂真相大白
“你今日為何來此?”京兆尹語氣絲毫未變, 嚴肅而審慎,極有威懾力。
衛夫人身側的婆子手腳麻利地搬來凳子到中央道:“姑娘坐,站著迴話怪累的。方才旁人來迴話要麽躺著要麽由人扶著, 坐上一坐不過分的。”
祝星迴眸對衛夫人粲然一笑:“多謝夫人好意。”又對婆子抿唇一笑,“多謝您。”
婆子受寵若驚地擺手:“不敢當,不敢當。”眼卻花了。
祝姑娘怎的生得這樣好看啊, 她往迴走時一雙腿還發飄。祝姑娘如今年紀尚輕美貌就已如此,長大了可要怎麽了得。
祝星望向京兆尹笑問:“大人, 我能坐麽?”並未直接答話,大有不讓坐就不迴答的架勢。
京兆尹沉默一瞬道:“坐吧。”
祝星這才不緊不慢地斂裙坐下。她隻坐下這一個動作也是極漂亮的, 身段優雅,明明極尋常的一個動作, 卻叫她做出了不一樣的美感。
她坐得並不實,卻沒有虛坐的緊張感, 纖細左臂屈搭在扶手上,閑適且懶散, 沒有方才幾人的半分懼怕或是不安。
高下立判。
“你今日為何來此。”京兆尹自她入內便一直盯著她,帶來強大的威壓好讓她神思不屬說出真相。雖然並沒有什麽作用。
祝星從袖中掏出紅箋,自有禁衛軍埋頭接過, 遞給京兆尹。
“李大姑娘與我有嫌隙,三日前特意遞上名帖邀我今日來舞樂坊中一敘, 冰釋前嫌。送名帖時衛夫人也在,您可問她。”祝星講起話來從容不迫,沒有任何組織語言的口頭語, 諸如“然後”之流。
京兆尹點頭:“不錯,本官叫人去請你家姑娘的長輩來,可是度支尚書祝嚴釧祝大人?”
秋月一笑:“祝大人公務繁忙,不必勞駕他來。我家夫人在家中倒有餘裕,還請大人派人去請我家夫人來旁聽罷。”
李中書令嗤笑,看來外界所傳祝嚴釧尤為疼愛這侄女倒也不過如此。出了大事,祝星身邊的丫鬟連請祝嚴釧來都不敢,想來是怕祝嚴釧拒絕,麵上不好看。
來的若是祝夫人這一介女流之輩,他更樂見其成了。
京兆尹對身後禁衛軍道:“去請祝夫人。”
“等等。”秋月叫住禁衛軍。
“還有何事?”京兆尹問。
“我家夫人不是祝夫人,是衛夫人。”秋月自信地笑。
安靜一瞬。
衛夫人?哪個衛夫人?
定然不是那個衛夫人吧。
京兆尹問:“敢問是哪位衛夫人?”
“太傅府,衛夫人。”秋月帶笑道。
“一派胡言!”李中書令最無法接受,一拍桌站起,“衛夫人也是爾等能請得動的?可不要為了掐尖出頭沒命!”
秋月微笑:“這就不勞李大人費心了,奴婢正是衛夫人身前伺候的大丫鬟秋月。”她又對著京兆尹道,“還請大人去太尉府請我家夫人來,就說祝姑娘有難,夫人一定會來。”
京兆尹擺手:“去請衛夫人。”
李中書令惶然,馮太子詹事也好不到哪裏去,心情最為複雜的還要屬祝大老爺。
祝星怎的這樣了不起?竟然能和衛家攀上關係!那可是太尉府衛家啊!
他滿嘴苦澀,看看躺在凳上滿臉恨意的祝清若,再看看悠然坐在椅子上吃茶的祝星,心中不住唉聲歎氣。
作孽。
悔不該當初將她扔在幽州!
李二公子等四人聞衛夫人之名更是喪膽,怎麽也想不到祝星有太尉府做後盾。如此一來京兆尹隻怕不僅不會偏幫他們,還會偏幫祝星!
李二反悔了,若將真相查明,他們最後一點體麵也沒了。害人不成反被害,隻怕能成為京中百年之內的最大笑話!
然而京兆尹已經立案,為時晚矣。
至於祝清若,心中隻有不甘。
為何每次祝星都有這樣好的運氣能夠逢兇化吉!為何大人物都疼愛祝星!
老天何其不公!
既然讓她一開始傻了,就該讓她一傻到底。不然何至於讓她祝清若當年成了被抱錯的那個?
各人心中都有百般滋味兒,唯一淡定的隻有坐在那悠閑品茶的祝星一人。
茶是青椒泡的,也隻給祝星一人泡了,其他人無人服侍,隻能幹瞪著眼看她喝。
還看不到。祝星戴著冪籬呢。
時間一點點過去,眾人稱不上翹首以盼,卻也想知道衛夫人究竟會不會來。他們心裏還存著一絲僥幸,萬一祝星與衛夫人沒這樣熟呢?究竟非親非故的。
衛夫人來了。
衛夫人不僅來了,來得還很快,可見對祝星有多在乎。
“祝姑娘呢!”人還未至,房內眾人先聞其聲。
李中書令等官員一聽這聲兒便知道來的是衛夫人,心一下虛了。他們這是同衛太傅對著幹了?
沒想到事情在最糟糕的時候還能更糟糕。
他們不僅能丟盡臉,還能再將衛太傅得罪了。
真是太好了!
門打開,衛夫人堪稱火急火燎地入內,一進來便罔顧眾官,一心撲向祝星。
“可有受傷?誰欺負你了?”她拉著祝星關切地上下打量,急得眼淚都要出來。
“我無事的,夫人。”祝星莞爾,“勞夫人來做個見證了。”
“莫說是見證,你說誰欺負了你我直接治罪便是!”衛夫人大手一揮。
“國有國法,依法處置很好。”祝星不疾不徐道,“京兆尹大人可開始查案了。”她這話聽起來像極了在教別人做事。
京兆尹強壓下說“是”的衝動,嚴肅道:“將五人分而押下,一個個審。”
“祝姑娘,你莫怕。”衛夫人安慰道。
李中書令臉黑成鍋底,無論這事誰對誰錯,將衛家得罪了都不是他想見到的。更何況他了解李二和李令玉的脾氣,此事他家該不占理才對。
完了。
他想在案件中悄悄動手腳,然而衛夫人在,他是怎麽也不敢的了。他實在想不到祝星怎麽就和衛夫人有關係呢!
京兆尹開始審案,最先被提上來的便是祝清若。
祝清若將他們的算計一概瞞下,隻說祝星將她迷倒之事,將祝星完全描述成要處心積慮害人的惡人。
“因為我的緣故,她同家中斷了關係,心裏一直是記恨我的。因此她害我,我是心中又些準備,但我沒想到她一個女兒家竟然用這種手段來害人,我……”她說著掩麵痛哭。
衛夫人冷笑:“不免太假,她有我衛家做後盾,稀罕你家?”
祝清若哭聲停了一瞬,苦笑:“親情總是無法替代的。”
“一個養女,哪來什麽親情?據我所知祝星被接迴來連半年時間都不到。”衛夫人看向祝大老爺,“祝大人,我說的可是?”
祝大老爺被點名,忙不迭迴答:“正是,星姐兒……星姑娘入府一月都無。”
祝清若恨祝大老爺這副沒骨氣的模樣,抿唇不言,怎麽也想不到衛夫人連祝星家中情況一清二楚。
京兆尹微微挑眉:“祝清若,你可還有別的事要交代?”
“無事。”祝清若可憐極了,輕聲道。
“你為何會與她一齊在房中?”京兆尹問。
祝清若一顫。
“為何?”京兆尹語氣中多了幾分不耐。
“因為……”祝清若刻意含糊其辭,沒想到還是被京兆尹抓住關鍵。她若說出是他們向祝星發出邀約,那一切祝星陷害他們的基本便不成立。
畢竟是他們選的地方,他們提出的要求,祝星隻是赴約,怎會提前動手腳?
“實話實說。”京兆尹仿佛看穿一切。
祝清若抿唇不語。
“罷了,抬下去吧,我也不想聽假話。你不愛說,自有旁人來說。”京兆尹憊懶地揮手,再不由祝清若分說,直接將人抬走。
祝清若臉色慘白被抬出去。
接著是李二。
李二更是什麽也說不出來,他既不知道事情細節,也不敢胡亂編造,生怕自己說的與其餘人有什麽出入從而被人識破。
他吭吭哧哧半晌,隻說了一點,他是陪李令玉來的,和沒說沒多大區別。
馮妙妙亦然,說是陪李令玉來的。
最關鍵的李令玉被帶上來。她看上去受的打擊最大,雙目無神,一副求死之相。
“你今日為何會來此處?”京兆尹問。
“……”李令玉什麽也不說。
京兆尹又問了好幾個問題,李令玉依舊不言不語,看樣子要裝死到底。
李中書令反而放心李令玉如此。
他們什麽也不說,看京兆尹如何查去!
從她這裏也得不到什麽,京兆尹直接傳祝星來。
一番折騰,外麵天都漸漸黑了。舞樂坊中下人燃了燭火,知道今日出的是大事,看來要許久才能結案。
祝星再來時已然將冪籬除去,房內諸人除衛夫人、祝大老爺與京兆尹外皆是頭一次見她模樣,但看她容貌氣質都勝過自家女兒一頭不止,李中書令與馮太子詹事什麽話也說不出,心裏更氣。
什麽都比不過。
第179章 所謂真相大白
“你今日為何來此?”京兆尹語氣絲毫未變, 嚴肅而審慎,極有威懾力。
衛夫人身側的婆子手腳麻利地搬來凳子到中央道:“姑娘坐,站著迴話怪累的。方才旁人來迴話要麽躺著要麽由人扶著, 坐上一坐不過分的。”
祝星迴眸對衛夫人粲然一笑:“多謝夫人好意。”又對婆子抿唇一笑,“多謝您。”
婆子受寵若驚地擺手:“不敢當,不敢當。”眼卻花了。
祝姑娘怎的生得這樣好看啊, 她往迴走時一雙腿還發飄。祝姑娘如今年紀尚輕美貌就已如此,長大了可要怎麽了得。
祝星望向京兆尹笑問:“大人, 我能坐麽?”並未直接答話,大有不讓坐就不迴答的架勢。
京兆尹沉默一瞬道:“坐吧。”
祝星這才不緊不慢地斂裙坐下。她隻坐下這一個動作也是極漂亮的, 身段優雅,明明極尋常的一個動作, 卻叫她做出了不一樣的美感。
她坐得並不實,卻沒有虛坐的緊張感, 纖細左臂屈搭在扶手上,閑適且懶散, 沒有方才幾人的半分懼怕或是不安。
高下立判。
“你今日為何來此。”京兆尹自她入內便一直盯著她,帶來強大的威壓好讓她神思不屬說出真相。雖然並沒有什麽作用。
祝星從袖中掏出紅箋,自有禁衛軍埋頭接過, 遞給京兆尹。
“李大姑娘與我有嫌隙,三日前特意遞上名帖邀我今日來舞樂坊中一敘, 冰釋前嫌。送名帖時衛夫人也在,您可問她。”祝星講起話來從容不迫,沒有任何組織語言的口頭語, 諸如“然後”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