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然知道他在:“容我換身衣裳,請稍候片刻。”
“好。”宗豫不知想到哪裏去,向來不曾失態的臉上難得顯現出淡淡緋色。
祝星換了身樣式正式的雪色雲容紗裙,楚腰蠐領,身姿窈窕,手執一柄素麵的輕羅小扇。極清雅的一套衣裳穿在她身上更多了些冰雪味兒,在這暑夏中叫人看了便覺清爽至極。
隻是她容顏卻不是全然清冷,眉心朱砂痣為她平添諸多姝麗,加之她身上的卓然氣質,襯得她並不像枝頭抱香的寒梅,而似雪中牡丹。
然而這世上牡丹並不能在雪中盛放,這也注定她身上這樣的氣質有多矛盾。越矛盾越吸引人。
花椒貼心地為祝星整理好頭發,而後為她戴上白色帷帽。因是賞景,冪籬過長倒失了看景的本質。
“姑娘,車已備好。”祝副管家恰到時機地出現。
“那便走吧。”帷帽比冪籬要輕便許多,風大一些便容易吹散。
零一主動開口:“祝姑娘,我來駕車就好。”
祝星頷首:“你要駕便駕吧。”
一行五人,祝星帶著青椒花椒一起。
車上有兩個小丫鬟在,尤其其中一個還是宗豫自己的暗衛,他頗有些哭笑不得。
祝副管家貼心,在車上擺了冰盆。任外麵多熱,馬車中涼絲絲的。
宗豫對這架馬車實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這是他頭一次以人身坐上,心神略略激蕩。他直接選好了最舒適的靠坐姿勢,都是平日趕路時從祝星那裏學來的。
青椒無忌,見狀一笑:“豫公子這麽坐著倒像極了我們姑娘。”
宗豫僵硬,若無其事:“是麽?”他不敢立刻變換姿勢,不然很像心虛。
花椒自上了馬車便更僵硬,眼前如姑娘那樣坐著的男人是她真正的主子。對於主子,花椒敬畏皆有,更多是畏懼,見了他便怕極了。
“是像。”祝星眸中染上思索之色。
宗豫愈發收斂,乖乖坐著,不敢再多有什麽動作,生怕誰再突然來一句豫公子什麽什麽樣子倒是像極了我們姑娘。
隻聽外麵人聲漸漸小了,鳥語聲和蟬聲此起彼伏,眾人便知是出了城去。
水聲潺潺,順流而下。
人聲又漸漸多起來。
少頃,馬車緩緩停下,零一沉穩的聲音自外傳來:“主子,祝姑娘,到了。”
青椒急切地先從車窗探頭出去看,咂舌:“好多人啊!”
宗豫坐正,笑道:“稍等。”而後從懷中掏出一張精致的銀色麵具扣在臉上。
麵具光滑,其上沒有一絲花紋,宗豫一戴真將好樣貌都掩去,餘在外的下半張臉再動人看起來也不過爾爾。
看到麵具祝星又想起那位胡國王子,也不知她最後算計他那一下可將人給氣壞,真是太可憐了。
祝星也沒問他為何要戴麵具,隻用清澈的眼瞧著他。
“請下車,祝姑娘。”宗豫發出邀約,此時他非但麵目有所掩蓋,聲音更是低了許多。
他帶頭下車,接著是青椒與花椒。
祝星款款從馬車中探身出來,下方宗豫身姿挺拔地站著,自動接過平日花椒的活計,即扶祝星下車。
換做旁人,花椒絕不可能同意,偏偏是宗豫。
祝星全然不在意,就著宗豫的手下馬車,這才發現四周確實來了不少人,都是來賞花的。
天地間一片盛夏,往來皆是公子貴女,或是文人墨客,但聞環佩鏗鏘,玉珂輕響。
哪怕祝星以帷帽遮麵,依舊引人矚目,自不必說她身側還跟著不以真麵目示人戴著麵具的宗豫。
隻是二人衣衫佩飾讓人一看便知不是尋常人家供得起的,令人望而卻步,不敢上前搭話。
零一開路,青椒與花椒殿後,宗豫同祝星並肩而行。
池畔圍了不少人,不過有零一在,幾人順利找了個人稍少的地方賞花。
隻見夏蔭蔭中芙蕖正盛,熏風吹水,晴光正好,蓮葉接天,荷花映日,極類瑤池初宴。
宗豫對美景不美景並無甚興趣,隻是想同她相處,不想今日遊池之人竟如此多,又不巧了。他微懸了心,隻盼她見這景能心曠神怡。
祝星瞧了會兒仰頭對著他道:“這裏很好看,多謝你費心。”
宗豫歡喜極了,又提議順水走走,不看花便是入目一片綠意蔥蘢也能讓人舒心。
二人緩緩行著,宗豫沒話找話:“來此處的多是公子貴女,你猜城中老百姓為何沒興趣過來逛一逛。”
祝星站定,看他:“不知。”
“因為麻煩,此處風光雖好,但百姓可不想著夏天遊玩,還不如在家中躲涼。”宗豫指著不遠處聚在一起的書生們道,“文人也不嫌麻煩,因為他們大多吃飽了撐的。不是,他們讀書讀得甚多,人便多思,愛想旁事,對萬事萬物要求都要高上一等,對美景自然有著執著的追求。”
第152章 兄長
祝星一言不發, 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帷帽下的神情微妙起來。
宗豫半天等不到她搭話,垂眸看去, 見她麵向自己所指的方向安然靜立,一動不動。他不禁問:“怎麽了?”
祝星悠哉悠哉:“我在看那些吃飽了撐的……文人。”
宗豫在她身邊太過放鬆,方才不小心將心裏話脫口而出, 又聽祝星用他的話迴敬,頗有些不好意思, 輕咳一聲佯裝不知地接話:“看他們做什麽?”
他怎麽也沒看出什麽值得祝星注目的特殊之處,那些人模樣尚且看得過眼去, 不過每個人麵色不好,看來他們相談並不歡。
“我兄長就在其中。”吃飽了撐的。
不止是叔父的兒子祝長弘在其中, 原身的親哥,被她戴著麵具嚇得生了一場大病的祝七也在。
隻是祝長弘身側隻站著二三書生, 而另一側則是佩珠纓寶飾的世家公子,富貴差距肉眼可見。
宗豫抬手蹭蹭鼻尖, 微感心虛:“令兄實在是有閑情逸致。”自打上次望江樓事後,他便再也不敢在她麵前強裝高冷,隻敢裝一裝素不相識。
夏風習習, 祝星和宗豫遙遙站著做觀眾。
祝星忽然偏頭問他:“東邊為首那個是誰?”
宗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那個, 是李中書令的次子,李二公子。”
祝星便了然祝七公子為何會跟在那人身旁。
宗豫麵具下的眉頭微挑,他並不認得哪個是祝七, 也不認得誰是祝長弘,但直覺告訴他祝星口中的兄長定然是對她好的那個,所以一定不是祝七。
是祝嚴釧的兒子。
祝嚴釧和京中祝家的關係不言而喻, 何況還有祝星在中央,他的兒子再胡鬧應當也不會與祝七為伍。
但祝七和李二公子一定是一邊的,由此可知祝長弘應當是另一邊的,也就是幾個布衣書生中的一位。
其中唯有那群寒門學子不自覺簇擁的,也就是他們或許自己還不知,但下意識仰仗的那位穿著明顯華貴些的就是祝長弘。
祝長弘算得上是風度翩翩,隻是打眼一看就能看出他與其他在京中長大的公子們不同。他身上沒有什麽貴公子們身上常見的“清貴”之氣,反而有些紮根於百姓之中的堅韌與樸實,或許與他出生在幽州,身份勳貴是最近父親升官之事有關。
宗豫隻憑一句話便推斷出祝星在看誰。
但他著實對這些文人之爭不大感興趣,諸如麵前這些年輕人多是因為意氣之爭,哪有半分真文人的骨氣?無趣。
雖然這一年才過了上半年,下半年不過剛開頭,京中已經來了許多為明年春闈準備的考生。
而李二公子領的這一群人良莠不齊,但都有共同點,就是有點權力。他們或本就是京中公子,又或是從地方而來的公子,父親都是為官的。這些人抱團在一處,不像是學子,倒與紈絝一般無二。
陳端也在其中,他雖不讚成李二公子等人的做派,但祝七公子總拉著他一同廝玩,他不好拒絕。自然,其中也有些討好李中書令的意思。他這時候不如名字那樣端正,也沒有在京中祝家怒斥祝星時的正氣凜然。
什麽身份的人愛和什麽身份的人玩,公子們抱團,另一邊隻是普普通通進京趕考的書生。
祝長弘也是下屆春闈的考生,平日裏低調極了,偶爾去書齋買書時與布衣學子們相談甚歡,也不拘泥身份,和他們結交為好友。
公子們看不慣這些身份低等的考生,說開了他們之間還是競爭關係。年年春闈能榜上有名的才有幾人?
公子們隻覺得這些生來下等的布衣就不該不自量力地試圖走科舉之路。
他們其實也是害怕。雖然他們享受著更好的教育資源,但同布衣學子們相比,他們永遠也到不了布衣學子的刻苦程度。
因此每每布衣與公子相遇,總會生出些口角。
今日天好,雙方不約而同地來賞荷花,在這裏遇著,便吵起來了。
爭端還是祝七公子。他雖然沒有參加春闈的資格,但李二公子有,為了討好李二公子,他直接點名道姓地笑話這些書生,說他們好不容易來京中一趟看花都不配。
書生們哪受得了他這樣折辱,遂還嘴。
從配不配賞花開始吵,眼看著要以書生們的科舉公平公正走著瞧上結尾。但公子們覺得隻是如此還不夠解氣,便嘲笑起書生也配與自己走著瞧,又是沒完沒了。
宗豫低頭專心看祝星的帷帽,眼神不自覺專注而深情。
二人站在河岸旁的樹下,沒引起一群文人的注意。有麵具和帷帽遮掩,他們像極一對來此處遊玩的有情人。
爭吵聲越來越大,哪怕宗豫已經盡力將他們聲音過濾,還是在所難免有隻言片語飄入她耳中。
“窮酸。”
“滾迴去吧。”
“就你們這些窮鬼也配和我們走著瞧?你們憑什麽?憑你們有京中哪位名儒的書麽?哈哈,你們有麽?”
……
比蟬鳴還要聒噪。
宗豫安靜地等著祝星的吩咐,隻要她看哪一個不順眼,他就等事情過去後讓零一將那人殺了。
雙方的衝突越發激烈,由文鬥也就是彼此斥罵變做了武鬥。
書生們的武鬥依舊沒什麽看頭,但李二公子那邊人多,很快占據上風。
“分開他們。”祝星輕聲道。
花椒應了聲是,飛入人群,以一種奇詭的手法將雙方分開。
無論公子還是書生皆一頭霧水地倒在地上氣喘籲籲,手腳酸麻動彈不得,還沒弄明白發生了什麽。不過確實是分開了。
公子們沒力氣起來,嘴上卻不停,還在奚落書生。
“你們憑什麽等著瞧?憑你們每日書都買不起,還要在香齋之中蹭書看麽?”李二公子倒在地上哈哈大笑。
書生們麵皮漲紅,被李二公子戳到痛處。他們平日是最愛在香齋,也就是京中最大的書坊中蹭些經史子集看。
“好。”宗豫不知想到哪裏去,向來不曾失態的臉上難得顯現出淡淡緋色。
祝星換了身樣式正式的雪色雲容紗裙,楚腰蠐領,身姿窈窕,手執一柄素麵的輕羅小扇。極清雅的一套衣裳穿在她身上更多了些冰雪味兒,在這暑夏中叫人看了便覺清爽至極。
隻是她容顏卻不是全然清冷,眉心朱砂痣為她平添諸多姝麗,加之她身上的卓然氣質,襯得她並不像枝頭抱香的寒梅,而似雪中牡丹。
然而這世上牡丹並不能在雪中盛放,這也注定她身上這樣的氣質有多矛盾。越矛盾越吸引人。
花椒貼心地為祝星整理好頭發,而後為她戴上白色帷帽。因是賞景,冪籬過長倒失了看景的本質。
“姑娘,車已備好。”祝副管家恰到時機地出現。
“那便走吧。”帷帽比冪籬要輕便許多,風大一些便容易吹散。
零一主動開口:“祝姑娘,我來駕車就好。”
祝星頷首:“你要駕便駕吧。”
一行五人,祝星帶著青椒花椒一起。
車上有兩個小丫鬟在,尤其其中一個還是宗豫自己的暗衛,他頗有些哭笑不得。
祝副管家貼心,在車上擺了冰盆。任外麵多熱,馬車中涼絲絲的。
宗豫對這架馬車實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這是他頭一次以人身坐上,心神略略激蕩。他直接選好了最舒適的靠坐姿勢,都是平日趕路時從祝星那裏學來的。
青椒無忌,見狀一笑:“豫公子這麽坐著倒像極了我們姑娘。”
宗豫僵硬,若無其事:“是麽?”他不敢立刻變換姿勢,不然很像心虛。
花椒自上了馬車便更僵硬,眼前如姑娘那樣坐著的男人是她真正的主子。對於主子,花椒敬畏皆有,更多是畏懼,見了他便怕極了。
“是像。”祝星眸中染上思索之色。
宗豫愈發收斂,乖乖坐著,不敢再多有什麽動作,生怕誰再突然來一句豫公子什麽什麽樣子倒是像極了我們姑娘。
隻聽外麵人聲漸漸小了,鳥語聲和蟬聲此起彼伏,眾人便知是出了城去。
水聲潺潺,順流而下。
人聲又漸漸多起來。
少頃,馬車緩緩停下,零一沉穩的聲音自外傳來:“主子,祝姑娘,到了。”
青椒急切地先從車窗探頭出去看,咂舌:“好多人啊!”
宗豫坐正,笑道:“稍等。”而後從懷中掏出一張精致的銀色麵具扣在臉上。
麵具光滑,其上沒有一絲花紋,宗豫一戴真將好樣貌都掩去,餘在外的下半張臉再動人看起來也不過爾爾。
看到麵具祝星又想起那位胡國王子,也不知她最後算計他那一下可將人給氣壞,真是太可憐了。
祝星也沒問他為何要戴麵具,隻用清澈的眼瞧著他。
“請下車,祝姑娘。”宗豫發出邀約,此時他非但麵目有所掩蓋,聲音更是低了許多。
他帶頭下車,接著是青椒與花椒。
祝星款款從馬車中探身出來,下方宗豫身姿挺拔地站著,自動接過平日花椒的活計,即扶祝星下車。
換做旁人,花椒絕不可能同意,偏偏是宗豫。
祝星全然不在意,就著宗豫的手下馬車,這才發現四周確實來了不少人,都是來賞花的。
天地間一片盛夏,往來皆是公子貴女,或是文人墨客,但聞環佩鏗鏘,玉珂輕響。
哪怕祝星以帷帽遮麵,依舊引人矚目,自不必說她身側還跟著不以真麵目示人戴著麵具的宗豫。
隻是二人衣衫佩飾讓人一看便知不是尋常人家供得起的,令人望而卻步,不敢上前搭話。
零一開路,青椒與花椒殿後,宗豫同祝星並肩而行。
池畔圍了不少人,不過有零一在,幾人順利找了個人稍少的地方賞花。
隻見夏蔭蔭中芙蕖正盛,熏風吹水,晴光正好,蓮葉接天,荷花映日,極類瑤池初宴。
宗豫對美景不美景並無甚興趣,隻是想同她相處,不想今日遊池之人竟如此多,又不巧了。他微懸了心,隻盼她見這景能心曠神怡。
祝星瞧了會兒仰頭對著他道:“這裏很好看,多謝你費心。”
宗豫歡喜極了,又提議順水走走,不看花便是入目一片綠意蔥蘢也能讓人舒心。
二人緩緩行著,宗豫沒話找話:“來此處的多是公子貴女,你猜城中老百姓為何沒興趣過來逛一逛。”
祝星站定,看他:“不知。”
“因為麻煩,此處風光雖好,但百姓可不想著夏天遊玩,還不如在家中躲涼。”宗豫指著不遠處聚在一起的書生們道,“文人也不嫌麻煩,因為他們大多吃飽了撐的。不是,他們讀書讀得甚多,人便多思,愛想旁事,對萬事萬物要求都要高上一等,對美景自然有著執著的追求。”
第152章 兄長
祝星一言不發, 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帷帽下的神情微妙起來。
宗豫半天等不到她搭話,垂眸看去, 見她麵向自己所指的方向安然靜立,一動不動。他不禁問:“怎麽了?”
祝星悠哉悠哉:“我在看那些吃飽了撐的……文人。”
宗豫在她身邊太過放鬆,方才不小心將心裏話脫口而出, 又聽祝星用他的話迴敬,頗有些不好意思, 輕咳一聲佯裝不知地接話:“看他們做什麽?”
他怎麽也沒看出什麽值得祝星注目的特殊之處,那些人模樣尚且看得過眼去, 不過每個人麵色不好,看來他們相談並不歡。
“我兄長就在其中。”吃飽了撐的。
不止是叔父的兒子祝長弘在其中, 原身的親哥,被她戴著麵具嚇得生了一場大病的祝七也在。
隻是祝長弘身側隻站著二三書生, 而另一側則是佩珠纓寶飾的世家公子,富貴差距肉眼可見。
宗豫抬手蹭蹭鼻尖, 微感心虛:“令兄實在是有閑情逸致。”自打上次望江樓事後,他便再也不敢在她麵前強裝高冷,隻敢裝一裝素不相識。
夏風習習, 祝星和宗豫遙遙站著做觀眾。
祝星忽然偏頭問他:“東邊為首那個是誰?”
宗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那個, 是李中書令的次子,李二公子。”
祝星便了然祝七公子為何會跟在那人身旁。
宗豫麵具下的眉頭微挑,他並不認得哪個是祝七, 也不認得誰是祝長弘,但直覺告訴他祝星口中的兄長定然是對她好的那個,所以一定不是祝七。
是祝嚴釧的兒子。
祝嚴釧和京中祝家的關係不言而喻, 何況還有祝星在中央,他的兒子再胡鬧應當也不會與祝七為伍。
但祝七和李二公子一定是一邊的,由此可知祝長弘應當是另一邊的,也就是幾個布衣書生中的一位。
其中唯有那群寒門學子不自覺簇擁的,也就是他們或許自己還不知,但下意識仰仗的那位穿著明顯華貴些的就是祝長弘。
祝長弘算得上是風度翩翩,隻是打眼一看就能看出他與其他在京中長大的公子們不同。他身上沒有什麽貴公子們身上常見的“清貴”之氣,反而有些紮根於百姓之中的堅韌與樸實,或許與他出生在幽州,身份勳貴是最近父親升官之事有關。
宗豫隻憑一句話便推斷出祝星在看誰。
但他著實對這些文人之爭不大感興趣,諸如麵前這些年輕人多是因為意氣之爭,哪有半分真文人的骨氣?無趣。
雖然這一年才過了上半年,下半年不過剛開頭,京中已經來了許多為明年春闈準備的考生。
而李二公子領的這一群人良莠不齊,但都有共同點,就是有點權力。他們或本就是京中公子,又或是從地方而來的公子,父親都是為官的。這些人抱團在一處,不像是學子,倒與紈絝一般無二。
陳端也在其中,他雖不讚成李二公子等人的做派,但祝七公子總拉著他一同廝玩,他不好拒絕。自然,其中也有些討好李中書令的意思。他這時候不如名字那樣端正,也沒有在京中祝家怒斥祝星時的正氣凜然。
什麽身份的人愛和什麽身份的人玩,公子們抱團,另一邊隻是普普通通進京趕考的書生。
祝長弘也是下屆春闈的考生,平日裏低調極了,偶爾去書齋買書時與布衣學子們相談甚歡,也不拘泥身份,和他們結交為好友。
公子們看不慣這些身份低等的考生,說開了他們之間還是競爭關係。年年春闈能榜上有名的才有幾人?
公子們隻覺得這些生來下等的布衣就不該不自量力地試圖走科舉之路。
他們其實也是害怕。雖然他們享受著更好的教育資源,但同布衣學子們相比,他們永遠也到不了布衣學子的刻苦程度。
因此每每布衣與公子相遇,總會生出些口角。
今日天好,雙方不約而同地來賞荷花,在這裏遇著,便吵起來了。
爭端還是祝七公子。他雖然沒有參加春闈的資格,但李二公子有,為了討好李二公子,他直接點名道姓地笑話這些書生,說他們好不容易來京中一趟看花都不配。
書生們哪受得了他這樣折辱,遂還嘴。
從配不配賞花開始吵,眼看著要以書生們的科舉公平公正走著瞧上結尾。但公子們覺得隻是如此還不夠解氣,便嘲笑起書生也配與自己走著瞧,又是沒完沒了。
宗豫低頭專心看祝星的帷帽,眼神不自覺專注而深情。
二人站在河岸旁的樹下,沒引起一群文人的注意。有麵具和帷帽遮掩,他們像極一對來此處遊玩的有情人。
爭吵聲越來越大,哪怕宗豫已經盡力將他們聲音過濾,還是在所難免有隻言片語飄入她耳中。
“窮酸。”
“滾迴去吧。”
“就你們這些窮鬼也配和我們走著瞧?你們憑什麽?憑你們有京中哪位名儒的書麽?哈哈,你們有麽?”
……
比蟬鳴還要聒噪。
宗豫安靜地等著祝星的吩咐,隻要她看哪一個不順眼,他就等事情過去後讓零一將那人殺了。
雙方的衝突越發激烈,由文鬥也就是彼此斥罵變做了武鬥。
書生們的武鬥依舊沒什麽看頭,但李二公子那邊人多,很快占據上風。
“分開他們。”祝星輕聲道。
花椒應了聲是,飛入人群,以一種奇詭的手法將雙方分開。
無論公子還是書生皆一頭霧水地倒在地上氣喘籲籲,手腳酸麻動彈不得,還沒弄明白發生了什麽。不過確實是分開了。
公子們沒力氣起來,嘴上卻不停,還在奚落書生。
“你們憑什麽等著瞧?憑你們每日書都買不起,還要在香齋之中蹭書看麽?”李二公子倒在地上哈哈大笑。
書生們麵皮漲紅,被李二公子戳到痛處。他們平日是最愛在香齋,也就是京中最大的書坊中蹭些經史子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