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可以肯定他說的是真的,地位越高的人,越是怕死,他第一句話就是讓咱們優待俘虜,看樣子是某個高官少爺,架著飛機出來過癮的,之前都是一帆風順,沒想到這次咱們增援到了。”呂成和摸著下巴分析道。
“極有可能!”沈君古也點頭。
“既然這樣,那就簡單了!烏恩其,這這小子交給你了,好吃好喝供著,等著他們前來找人,到時候宰他們一筆,讓他們知道什麽是肉疼!”長生陰險地說著。
烏恩其笑著拍了拍這個毛子的肩膀,說了幾句。毛子極其配合地站起來,跟著烏恩其後麵走了,看樣子命是保住了。
“咱們現在隻能賭一賭了,君古,你說這老毛子什麽時候會發起進攻?”
沈君古摸著下巴,沉吟半晌。
“暫時咱們不考慮武器裝備問題,這些攻擊機攜帶彈藥非常少,我們考慮的是怎麽麵對敵人強大的軍隊,說實話咱們這點武器人手還不夠對方塞牙縫的,如果硬要打一場伏擊,那麽這個地方顯然不適合。”
“再說咱們擁有擊落四架攻擊機的實力,對方也不是傻子,懷疑咱們擁有龐大的空軍也說不定!”
“我覺得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撤離,別提什麽談判了,那毛子殺了了事,帶著也是累贅。”
無論何時,沈君古都保持著冷靜的頭腦和敏銳的思維。
“嗯,我也是這麽想的,這個地方不適合打埋伏,敵人空中偵查之後肯定會來一波炮火打擊,沒有工事咱們肯定抵擋不住,是該要走了。”
趙長生一拍大腿“遲則生變,必須當機立斷,走!”
“集合!”
看著士兵們集結,趙長生對沈君古表現還是滿意的。
自己本來就不想打這場無謂的戰爭,和沈君古說這些,僅僅是聽聽他的意見,這小子是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英雄所見略同就是這麽來的。
這批兵自打跟著長生起,就沒在一個地方駐紮超過十天,大部分人已經習慣了舟車勞頓的生活,拿下來的東西再放迴車裏就好,各隊士兵有條不紊的登上卡車,安靜坐好。
連講話時間都來不及,基地車大手一揮,卡車,武裝直升機紛紛啟程,趕往黑河。
“呂成和,你和萬偉毅那小子聯係過沒有?”
基地車裏,幾人圍著沙盤,長生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
“沒有,高速我們一直沒敢走,黑河和撫遠雖然支線距離不過六百公裏,但是那是穿越遠東境內的情況下,我們現在沒辦法直接從遠東穿梭,隻能從邊境繞行,一路上彎彎繞繞少說要一千五百公裏吧!”
呂成和坐在沙盤前,抽著煙。
“沒想到東北居然那麽大,我記得咱們從蘇北過來恐怕也不到一千五百公裏吧,這麽長時間,萬偉毅也不知道怎麽樣了!”
長生盯著沙盤上的遠東邊境。
“怎麽樣?能有我慘?天天被飛機炸的抬不起頭來。隊長你那高射機槍早沒弄來,早弄來的話,我也不用受這個罪了。”
“對了,沈副隊長,你隻是淵博,能不能和我說說大清朝是怎麽從東北發跡的?我一直很好奇。”
呂成和一邊剝著花生,一邊問道。
路途無聊,沈君古深思了會,便笑著向眾人說起滿清典故。
1616年建州女真領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大汗,重建大金國,史稱“後金”。並先後用“殺窮令”“殺富令”大肆殺戮遼東土著,致使生活在東北千年之久的漢人滅絕。
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女真族號為“滿洲”。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軍大舉入關,統一全國。
“白山黑水”是滿族發祥地。滿族取得政權以後,以滿洲族名為“龍興之地”,定盛京為“陪都”,對滿洲實行“特別之製”的治理辦法。
清朝極盛時期,號稱“大清帝國”“天朝上國”,疆域之盛,超過中國曆史上任何朝代。
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之前,清朝在東北地區疆域西括內外蒙古,盡有中、東西伯利亞,東臨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千島群島,北濱北冰洋,東北方向直到堪察加半島和白令海峽。
此時關東號稱滿洲本部,清初是東北曆史上疆域最大時期。
1689年《尼布楚條約》後東北地區疆域逐漸退至外興安嶺、烏第河、貝加爾湖南岸一線以南地域。
清末民初衰弱,庫頁島、千島群島喪失,外蒙古獨立,東北版圖最後縮至今日模樣。
隨著人口增加,土地開墾,中原先進生產技術的推廣,東北農業生產的基本輪廓大致形成。在農業發展的同時,商業、手工業隨之興起,出現了沈陽、遼陽、錦州、長春、吉林、寧安、遼源、哈爾濱等經濟中心。
清軍入關後,於清朝初年,在東北設置了盛京將軍、寧古塔(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三將軍的轄區在管理方式、行政製度及土地占有形式方麵有別於中原地區。
多爾袞就在1644年下令嚴令禁止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這就是“禁關令”。雖然清朝於1692年開始向關東地區派遣八旗及漢軍移民,但清初滿洲人傾族入關後關東人口更加稀少,清朝統治者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借口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
與“禁關令”相關的詞匯除了“禁關令”外,還有兩個:“柳條邊”和“闖關東”。為了嚴格執行“禁關令”,從順治年間開始,清朝政府不惜代價於東北境內分段修築了一千多公裏名為“柳條邊”的籬笆牆,也稱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至康熙中期完成。
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為“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的為“新邊”。邊牆以東的滿東北嚴禁越界墾殖,邊牆以西則作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貴族的駐牧地。
清朝對東北的封禁造成了東北人口稀薄,最終為遠東國對東北的蠶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晚清邊疆危機日甚,清朝被迫開放邊禁,采取“移民實邊”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陸續開放了吉林圍場、阿勒楚喀圍場、大淩河牧場等官地和旗地。
1882年(光緒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墾,設立琿春招墾總局,此後又開放了黑龍江地區的土地開墾。並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寧古塔、黑龍江三將軍,改置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設巡撫,並設東三省總督。
“極有可能!”沈君古也點頭。
“既然這樣,那就簡單了!烏恩其,這這小子交給你了,好吃好喝供著,等著他們前來找人,到時候宰他們一筆,讓他們知道什麽是肉疼!”長生陰險地說著。
烏恩其笑著拍了拍這個毛子的肩膀,說了幾句。毛子極其配合地站起來,跟著烏恩其後麵走了,看樣子命是保住了。
“咱們現在隻能賭一賭了,君古,你說這老毛子什麽時候會發起進攻?”
沈君古摸著下巴,沉吟半晌。
“暫時咱們不考慮武器裝備問題,這些攻擊機攜帶彈藥非常少,我們考慮的是怎麽麵對敵人強大的軍隊,說實話咱們這點武器人手還不夠對方塞牙縫的,如果硬要打一場伏擊,那麽這個地方顯然不適合。”
“再說咱們擁有擊落四架攻擊機的實力,對方也不是傻子,懷疑咱們擁有龐大的空軍也說不定!”
“我覺得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撤離,別提什麽談判了,那毛子殺了了事,帶著也是累贅。”
無論何時,沈君古都保持著冷靜的頭腦和敏銳的思維。
“嗯,我也是這麽想的,這個地方不適合打埋伏,敵人空中偵查之後肯定會來一波炮火打擊,沒有工事咱們肯定抵擋不住,是該要走了。”
趙長生一拍大腿“遲則生變,必須當機立斷,走!”
“集合!”
看著士兵們集結,趙長生對沈君古表現還是滿意的。
自己本來就不想打這場無謂的戰爭,和沈君古說這些,僅僅是聽聽他的意見,這小子是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英雄所見略同就是這麽來的。
這批兵自打跟著長生起,就沒在一個地方駐紮超過十天,大部分人已經習慣了舟車勞頓的生活,拿下來的東西再放迴車裏就好,各隊士兵有條不紊的登上卡車,安靜坐好。
連講話時間都來不及,基地車大手一揮,卡車,武裝直升機紛紛啟程,趕往黑河。
“呂成和,你和萬偉毅那小子聯係過沒有?”
基地車裏,幾人圍著沙盤,長生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
“沒有,高速我們一直沒敢走,黑河和撫遠雖然支線距離不過六百公裏,但是那是穿越遠東境內的情況下,我們現在沒辦法直接從遠東穿梭,隻能從邊境繞行,一路上彎彎繞繞少說要一千五百公裏吧!”
呂成和坐在沙盤前,抽著煙。
“沒想到東北居然那麽大,我記得咱們從蘇北過來恐怕也不到一千五百公裏吧,這麽長時間,萬偉毅也不知道怎麽樣了!”
長生盯著沙盤上的遠東邊境。
“怎麽樣?能有我慘?天天被飛機炸的抬不起頭來。隊長你那高射機槍早沒弄來,早弄來的話,我也不用受這個罪了。”
“對了,沈副隊長,你隻是淵博,能不能和我說說大清朝是怎麽從東北發跡的?我一直很好奇。”
呂成和一邊剝著花生,一邊問道。
路途無聊,沈君古深思了會,便笑著向眾人說起滿清典故。
1616年建州女真領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大汗,重建大金國,史稱“後金”。並先後用“殺窮令”“殺富令”大肆殺戮遼東土著,致使生活在東北千年之久的漢人滅絕。
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女真族號為“滿洲”。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軍大舉入關,統一全國。
“白山黑水”是滿族發祥地。滿族取得政權以後,以滿洲族名為“龍興之地”,定盛京為“陪都”,對滿洲實行“特別之製”的治理辦法。
清朝極盛時期,號稱“大清帝國”“天朝上國”,疆域之盛,超過中國曆史上任何朝代。
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之前,清朝在東北地區疆域西括內外蒙古,盡有中、東西伯利亞,東臨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千島群島,北濱北冰洋,東北方向直到堪察加半島和白令海峽。
此時關東號稱滿洲本部,清初是東北曆史上疆域最大時期。
1689年《尼布楚條約》後東北地區疆域逐漸退至外興安嶺、烏第河、貝加爾湖南岸一線以南地域。
清末民初衰弱,庫頁島、千島群島喪失,外蒙古獨立,東北版圖最後縮至今日模樣。
隨著人口增加,土地開墾,中原先進生產技術的推廣,東北農業生產的基本輪廓大致形成。在農業發展的同時,商業、手工業隨之興起,出現了沈陽、遼陽、錦州、長春、吉林、寧安、遼源、哈爾濱等經濟中心。
清軍入關後,於清朝初年,在東北設置了盛京將軍、寧古塔(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三將軍的轄區在管理方式、行政製度及土地占有形式方麵有別於中原地區。
多爾袞就在1644年下令嚴令禁止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這就是“禁關令”。雖然清朝於1692年開始向關東地區派遣八旗及漢軍移民,但清初滿洲人傾族入關後關東人口更加稀少,清朝統治者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借口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
與“禁關令”相關的詞匯除了“禁關令”外,還有兩個:“柳條邊”和“闖關東”。為了嚴格執行“禁關令”,從順治年間開始,清朝政府不惜代價於東北境內分段修築了一千多公裏名為“柳條邊”的籬笆牆,也稱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至康熙中期完成。
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為“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的為“新邊”。邊牆以東的滿東北嚴禁越界墾殖,邊牆以西則作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貴族的駐牧地。
清朝對東北的封禁造成了東北人口稀薄,最終為遠東國對東北的蠶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晚清邊疆危機日甚,清朝被迫開放邊禁,采取“移民實邊”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陸續開放了吉林圍場、阿勒楚喀圍場、大淩河牧場等官地和旗地。
1882年(光緒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墾,設立琿春招墾總局,此後又開放了黑龍江地區的土地開墾。並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寧古塔、黑龍江三將軍,改置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設巡撫,並設東三省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