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陪著鄭母說話, 故意撿些好聽的說,把鄭母哄得眉開眼笑。大概過了三四十分鍾才告辭出來。


    鄭父從書房走出來,問鄭母, “走了?”


    鄭母點點頭,“你也是, 人家姑娘來了, 好歹要打個招唿的。”


    “說不定以後就是一家人。”


    鄭父沉吟, “這事還沒有定下來, 你可先別自己就上趕著。”


    “咋?難道咱家兒子還配不上她?”鄭母說這話的一臉得意,顯然心裏想的正好是相反的意思。


    鄭父也是一樣的意思, 他笑了一聲, “孟懷成能和我搭上話,那都是他的福氣。”


    至於結親, 那更是對方修了八輩子的福氣。


    孩子們還小的時候,鄭父和孟懷成的職位是差不多的, 兩家結親也算是強強聯合, 互為輔助。


    七八年前,在鄭老爺子的謀劃之下,鄭父的職位就像是坐了火箭一般飛速攀升, 短短幾年,連著升了三級。


    而按部就班的孟懷成顯然已經和鄭父不是一個層麵上的人了。


    所以,鄭家父母的心思開始活絡起來,想著自己家兒子也許可以找一個更有背景的姑娘做媳婦。


    至於孟麗,卻是有些配不上兒子了。


    孟麗並不知道自己的到來引起了鄭家夫婦的一番討論,她從鄭家出來以後並沒有迴家,而是等在了大院門口。


    她今天一定要見到鄭洪,一來是想找個人說說話,二來,她也希望鄭洪能幫幫自己。


    孟麗覺得,孟家夫婦對自己的關心已經比不上從前,所以,她得再找一個靠山,未婚夫鄭洪顯然是最好的人選。


    她一直等啊等啊,等了快一個多小時,才看到了鄭洪的身影。


    路燈底下,他和另外一個人牽手而來,那人身形窈窕,一看就知道是個姑娘。


    孟麗的腦子嗡地一聲,下意識地衝過去,可距離兩人還有幾十步的時候,她站住了。


    衝過去也許會撕破臉,而依照鄭洪的性子,說不定就要退婚。離了鄭家,她再也不可能找到這麽好的親事了。


    所以,不能衝動。


    與此同時,鄭洪也看到了孟麗。他立刻放開了那姑娘的手,又和對方說了幾句話便跑來孟麗麵前,欲蓋彌彰的解釋道:“是我的單位同事,有些工作上的事情要討論。”


    孟麗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克製著才沒有發作,她甚至還露出了一個笑容,“嗯,我知道的。咱們迴去吧?”


    無論如何,將來嫁給鄭洪的人是她,不是孟妍,也不是方才那個女人。


    有了這個插曲,孟麗的傾訴欲頓時煙消雲散,隻推說是想念鄭洪、因此特意來門口等他。


    鄭洪對孟麗基本上是滿意的,這姑娘聽話夠溫柔,以後結婚了應該會給他足夠的自由。但隻有一點,孟麗的長相隻能算是清秀,遠遠沒到漂亮的級別。


    如果,她的長相能和孟妍換一換就好了。


    想到那張明豔至極的臉,鄭洪的心窩子都突突地跳。他半隨意半認真地問孟麗,“你不是去了一趟鄉下,孟妍怎麽樣了?”


    如果不是考慮到以後,孟麗真的很想拂袖而去。


    可她生生地忍住了,抬起頭笑得十分溫柔,“孟妍還是不知悔改,村子裏的村民和幹部都很不待見她。”


    *


    第二天天氣晴好,陸明野早早吃了飯便來到知青點門口等著。


    初秋的天氣已經有些涼意,尤其是早晨。前幾天知青們把吃飯的地點從院子裏移迴到了灶間,因此孟妍並不知道外頭有人等著她。


    又過了半個小時,孟妍出來了,一眼就看到站在知青點大院門口的陸明野。


    他的站姿和一般的人非常不同,雙腳立正姿勢,脊背挺直,目視前方,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站軍姿。


    孟妍忍不住抿嘴笑,跑上前問他:“你來了很久了?”


    “沒有。”陸明野搖頭,看到她臉上的笑容,他也翹起了嘴角。


    “拖拉機在大隊部。”陸明野說。


    孟妍有些遲疑,“你這樣老是私人用車,別人會不會有意見啊?”


    她在替他著想。


    陸明野意識到這一點,臉上的笑容就更深了,“放心,我和老支書說過了,另外這幾天會去買點柴油加上。”


    這樣應該差不多了,至於他自己,他就願意送孟妍,別人能說啥?使的反正是自己的力氣。


    陸明野開著拖拉機送孟妍去了鄉裏,她下車以後,他去了一趟縣城。把拖拉機加滿柴油,還另外買了一桶備著,又去買了兩斤肉和一袋白麵,統統放在拖鬥裏拉迴了甜水村。


    *


    孟妍再次和鄉長簡短地碰了一下,在小劉的陪同下去了山腳下。


    這山高聳巍峨,山上的樹葉在初秋時節顯出好幾種顏色,深綠、淺綠、淡黃,偶有深紅的楓葉穿插其間。


    一條小溪在山腳下纏綿蜿蜒,好一派幽靜景色。


    孟妍含笑看著聚集在麵前的知青們,“你們看看,這裏的景色是不是很美?”


    有關孟妍的身份,下發通知的時候已經都給大家說明白了。鄉長管轄下的幾個村子都知道有一個孟知青,因為太過優秀被選為知青典型。


    然而,今天見到真人,大家才知道原來孟知青不僅優秀,還長得如此明豔。


    知青們都是有點文化的,此時個個自行腦補文學作品裏的美人形象,想來想去,都覺著不如眼前的孟妍活色生香。


    男知青們看迷了,一時沒有答話,而女知青們心裏發苦,嘴裏發酸,也沒有說話。


    一時之間,氣氛冷在了那裏。


    小劉看著暗暗地著急,心道:這會還不如放在鄉裏會議室開呢,畢竟有鄉長坐鎮,這些人也不敢太過冷漠。


    可來到山腳下,鄉長那裏還有一堆事兒,自然不可能跟著來。這不就剩下孟知青一個人壓場子了嘛。


    看著有點壓不住啊,小劉想著要不要開口說點啥。可其實他也知道,自己隻是鄉裏的一個小幹事,根本唬不住這些知青。


    這裏有二三十號人,都是在城裏見過世麵、有文化的,可不會像村民那樣乖乖聽話。


    他正替孟妍發愁呢,就聽見後者提高了聲音,說道:“我知道,你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想留在這裏。”


    知青們一片嗡嗡聲,有人高聲道:“我們就是不願意,這裏太窮了。”


    起先大家還響應號召、懷著信仰來到這裏,打算拚著一腔熱血做出一番事業來。


    可是,漸漸地他們發現,這裏根本沒有什麽事業,整日就是跟著村民們下地,各種活都幹,播種、施肥、甚至淘大糞。


    這些離他們預想的差著十萬八千裏。


    他們的身體上也受著委屈。即便是城裏最窮的人家,那也比山村裏的生活水平高,隔三差五能吃細糧。


    可是來到這裏呢?玉米麵都未必供得上,又是還得摻雜高粱麵。


    高粱麵粗糙發苦,舊社會是用來喂牲口的。


    大多數知青早就想迴城,可是現在的政策是,除非城裏有單位接收,否則農村是不放人的。


    誰要離開,那就是私自逃跑。就像是那個被抓迴來的男知青一樣。


    孟妍聽見大家的議論,也沒有著急說話。等大家都把想說的說完了,聲音也漸漸地低了下去,這個時候她才開口。


    “和城裏相比,這裏確實很苦。”孟妍一開口,就是充滿了對知青的同情。


    小劉聽得有些發愣,鄉長的本意是讓她給知青們灌輸點積極的思想,咋這一句兩句的,都是順著知青們說?如此下去,知青們還不都想逃跑了?


    小劉想一想二三十號人同時逃跑的場麵,頓時額頭上冒了冷汗。他清了清嗓子,叫了一聲“孟知青”。


    話音未落,就聽見孟妍話風一轉,繼續說道:“可是我們還年輕,村裏老大娘老大爺能吃的苦,咱們就吃不了?”


    “想一想你們下鄉之前的設想,想一想那時候的雄心壯誌,難道就要這樣灰溜溜地認輸嗎?”


    “你們的青春,真的要寫上失敗的一筆嗎?”


    一個接一個的反問句,問得知青們麵麵相覷。大家靜默了一會兒,終於有人忍不住問:“孟知青,我們不想過苦日子,難道也有錯?”


    “對啊,難道有錯嗎?”有人附和道。


    孟妍搖頭,“沒有錯。”


    “但是,你們錯就錯在,看到環境不好沒有選擇適應或者改變,而是選擇了逃避。”


    她收斂了臉上的笑容,目光在大家臉上一一掃過。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未來你們能迴城了,或許會後悔這幾年荒廢了。”


    大部分人聽了這句話,陷入了沉思。


    是啊,暫時不能迴城是事實,難道要從此一蹶不振混日子嗎?


    孟妍把大家的表情都看在眼裏,接著說道:“無論在何種環境下,咱們都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這才是咱們知青真正應該做的。”


    在場的人年紀最大的也不超過二十五歲,正是風華正茂、血氣方剛的年紀,他們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也最不願意讓自己的年華虛度。


    而孟妍的話深入淺出、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裏。


    有人率先鼓掌,“孟知青說得對,咱們不能就這樣混日子。”


    有第一個響應的人,就有第二個,乃至大部分人都紛紛點頭稱是。


    到了後來,大家都和孟妍打成了一片,嘰嘰喳喳地述說自己的想法和經曆。


    而孟妍就被他們圍在中間,仔細地聆聽著,偶爾說上一兩句。


    她臉上的笑容比天上的太陽還要燦爛——小劉看呆了。


    等到鄉長終於抽出時間騎車到來的時候,場麵已經一派和諧。他沒有打擾這些有共同語言的年輕人,騎著車又悄悄地走了。


    隻是心裏暗暗下了決定:也許,孟知青肩上的擔子可以再重一些。


    快中午的時候,大家一起迴到了鄉裏。為了這一次的現場會,鄉長特意囑咐食堂給大家蒸了玉米麵摻和點白麵的窩頭,若是以前,這些知青肯定一麵吃一麵抱怨—畢竟這吃食和城裏還是有差距。


    可是今天,二三十號人沒有一個抱怨,都津津有味地吃著手裏的窩頭。


    而當他們放下成見、認真地去品位的時候,竟然也把這摻了粗糧的窩頭吃出了幾分甜味來。


    吃完了午飯,大家聚集在禮堂裏,鄉長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今天的知青座談會就到此為止了。


    大家離開的時候,紛紛和孟妍握手道別,很多人邀請她去自己下鄉的村子裏看一看。


    “到時候我們請你吃肉!”一個圓臉的女知青說。


    這年月,吃肉是很高的待客標準了,孟妍十分領情地說:“那行,去了一定找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七零女知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霄並收藏穿成七零女知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