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書塾楊先生的女兒今日下午來學堂找父親,卻聽到了書生們對蘇晚的誇讚,書生們誇讚蘇晚長的又漂亮,做的東西又好吃,還能把生意做的那麽好,可真是個好姑娘。


    楊雲嫣聽了這話,臉當即就沉了下來,怪不得洛生哥哥這些日子對自己不冷不熱,不似之前那樣熱絡,原來是因為這個。


    以前,青雲縣小夥子們議論和誇讚的人,向來都是楊雲嫣,楊雲嫣可是青雲縣第一才女,她一直都是在讚揚聲中長大的,沒有誰能比她更有光輝。


    那蘇晚,不過就是一個村裏姑娘,如何能和自己比,她和自己,那是魚目之於明珠,不可同日而語。


    第61章 61   另一家也是蘇晚開的


    蘇晚和沈臨收了攤子坐上馬車迴到青石村裏家中, 進了門,就聞到屋子裏麵有飯香傳了出來。


    蘇晚見廚房裏有光,心知道定然是沈氏張羅著做飯了。


    沈氏從青州府迴來之後, 一日比一日都好了起來,這一有了精神,沈氏就閑不下來, 總是想著要做點什麽。


    蘇晚和沈臨今日要去青雲縣出攤,原本是要把沈丫丫放在家裏照顧沈氏的, 但是沈氏想到,家裏有個人在, 便免不了不讓她幹這個不讓她幹那個,她本就想試試看自己現在能幹一些什麽活, 若是有人在旁邊,她也沒法兒試一試了。


    沈氏執意說是自己能把自己照顧好, 攤子一定會有很多事情讓沈丫丫跟著去幫忙她更放心一些,蘇晚和沈臨也答應了, 不過走的時候,還再三囑咐沈氏不要幹太多的活,隻保持讓爐子著著, 中午能吃了飯,不讓她自己凍著餓著就好。


    但是沈氏還是把屋子收拾的幹幹淨淨, 並且給蘇晚沈臨做起了晚飯。


    沈臨和蘇晚自私趕緊趕到廚房,見沈氏已經把飯做好了,有兩個菜一個湯, 還蒸了米飯。蘇晚和沈臨隻管把飯菜端上桌就好了。


    吃飯的時候,蘇晚讓沈氏不要這樣操勞。


    沈氏笑笑:“你們放心,我也沒有過分操勞, 你們好不容易給我看的大好了,我不能把自己再累病。”


    “隻是人總是坐著躺著也不是個事情,我總也得活動活動筋骨,不過是收拾個屋子做個飯,菜你們都是買好的,又不用我出去摘,我做起飯來,簡單的很,至於說是洗衣服什麽的活計,我是不會去做的,你們放心就是。”


    蘇晚聽沈氏的話,知道沈氏是個拎得清楚的,便也放心了,不過還是囑咐沈氏,萬不能太累。


    沈氏笑笑:“我自然是會好好保養自己,這想給你們幫忙,也不在這一時,等我大好了,家裏的事情,就完全不用你們操心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起了飯,沈是的廚藝很是不錯,並不比蘇晚差多少,沈臨和沈丫丫都已經很久沒有吃過沈氏正式做的飯菜了,再一吃,隻覺得恍如隔世,上一次吃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吃完飯之後,沈臨和蘇晚去廚房一起洗了碗,順便商量了以後在別處開分店的事情。


    一眼就能看出來,麻辣燙肯定會賣的很好,隻要是賣的好,就會有人仿製,就會有人來搶生意,既然如此,何不自己把這生意全都做起來。


    沈臨去過青雲縣很多次,對青雲縣也很是熟悉,有了開分店的想法之後,沈臨心裏其實已經是想好了地方,沈臨對蘇晚說,現在就能看的出來,麻辣燙是一定能賣的很好,既然如此,便可以冒險再開店。以後可以在青雲縣開上好多家,不過眼下,可以從先開一家分店開始。


    並且這分店也不用租在多貴的鋪子裏麵,隻要是個小攤就好了,青雲縣還沒有別的賣麻辣燙的店,大家若是想吃,也隻能從這兩個小攤上吃。


    等過上一段時間,銀子攢夠了,就可以租一個好一點的店麵再開始做。


    蘇晚聽明白了,沈臨這走的是從低端向高端轉變的路線啊。


    沈臨又道:“雖然我們要開好多家分店,但是我們卻不必用一個名字,甚至也不必用一個配方,這樣一來,食客們也能有更多的選擇,不過,無論他們怎麽選擇,這所有的店,都是蘇晚的。”


    蘇晚點了點頭,沈臨這不但是想到了壟斷,還想到了差別營銷,就像是後世那些大的日化公司,旗下有很多不同牌子看似是競爭關係的洗發水,但是他們實際上都是一家的,無論哪個賣的好,受益的都是那個大公司。


    蘇晚太佩服沈臨了,這些方法,都是後世的經驗,但是沈臨還沒有看過多少商業案例,就已經靠著自己的腦子想了出來。


    蘇晚不由得想,這若是讓沈臨去讀書,還真有點兒屈了他的經商之才。


    蘇晚聽的認真,沈臨說的也認真,沈臨還道:“我們在青雲縣,開上幾家不同店麵的麻辣燙店,看其中哪個店名的賣的最好,這樣,我們拜便可以以這家為招牌,吸引別的縣,甚至別的州府的商家買我們的調料,同時,我們隻賣調料,方子卻不賣給他,我們要讓他們用我們的店名,他們掙了銀子,我們要從中抽成,大概抽上二三成,雖然不及我們自己開店掙得多,但是,用這樣的方法,我們卻可以開更多的店。”


    蘇晚太佩服沈臨了,他還想到了用銷量這樣的大數據來選出最受歡迎的,也就是收益率最高的,然後重點發展,這算是按照加盟的方式發展了吧。


    如此一來,果然是能夠把這個小生意做大。


    蘇晚讓沈臨明天再幫著自己幹上一日,明日自己雇上人之後,沈臨就去張羅另一個攤位的事情,蘇晚已經想好了,這麻辣燙用的,無非就是湯和調料,自己把湯和調料配好,然後拿去另一個攤位賣就好,根本就不用擔心方子會泄露。


    凡事先下手為強,雖然說青雲縣的其他商人也不會這麽快就研究出麻辣燙的方子開了分店,但是不用懷疑,很快就會有仿照著出來的,人說兵貴神速,商業也是一樣,也貴神速,搶占了先機,便能大大占據有利地位。


    沈臨和蘇晚一起洗了鍋,然後沈臨讓蘇晚坐在燒著晚上洗漱用的水的灶火旁烤火,沈臨則是把水缸一缸挑滿了。


    蘇晚想起原主在王家的時候,她在廚房做飯,洗碗,操持瑣事的時候,從來都是自己一個人,沒有任何人陪著她,也沒有人和她交談。


    她心裏的快樂,完全是來自於給王家人提供了方便之後的滿足感。


    王洛生從來沒有幫過她幹過任何活計,在王家人看來,這些理所應當都是她的活計。


    而沈臨,從來都是不聲不響的承擔起更多,自從來到了沈家,蘇晚幹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情,那些瑣碎的、辛苦的,沈臨、沈氏包括沈丫丫,都會主動去承擔,承擔不了的,也會為蘇晚分擔。


    這樣,才像是一個家啊。


    灶膛裏的火燒的很旺,蘇晚隻覺得身上暖烘烘的,舒服極了,蘇晚想起三月裏的恩科,這馬上就到十二月了,離考試還有四個月,若是沈臨能早一點去書院讀書,他在恩科中考取功名的可能性就越大。


    自己去賣麻辣燙,也隻是想了一個掙錢的營生,倒是沒有想著做多大。現在沈臨想出了這些主意,如此想來,也需要趕緊實行起來,這些事情,都需要沈臨打理,還真是沒有辦法讓他騰出空來早點去學堂。


    照這個計劃,看來今年的恩科是不能指望了,隻能是指望秋試了。


    若是在三四月的時候沈臨去學堂學上幾個月,想也是可以考中秀才。


    蘇晚想了想,也不能太急於求成,還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吧,現在做的事情,是在為多掙銀子打基礎,隻有多掙銀子,沈臨去讀書,才不用擔心花銀子,才沒有後顧之憂。


    這般想來,蘇晚也沒有之前著急了。


    王洛生從學堂迴來之後,隻覺得遍體生寒,前世,他鮮少受這樣的罪,吃飯的時候,王洛生又鄭重的和父親母親說了一下要將家和磨坊搬到青雲縣的事情,毫無疑問,又挨了王父的一頓罵,王父罵王洛生這是做著敗家的打算,做著進城是去撿金子的白日夢。


    王洛生暗自神傷,今日沈臨和蘇晚攤子上的好生意深深的刺痛了王洛生,自己還是百無一用的書生,蘇晚和沈臨卻已經大把大把的掙起了銀子,王洛生覺得,有些窩囊,總之,就是覺得處處都不如意,似是處處都被沈臨比了下去,而之前,他已經高高在上地俯視了沈臨兩年了。


    王洛生失魂落魄地迴到了自己的屋子,照樣,屋子裏也冷的像是冰窖,現在,母親和妹妹把家裏其他的事情都照料不好,更別說是給他的屋子裏麵生火了。


    躺在床上仔細琢磨一陣,王洛生又覺得是自己太過悲觀了,怎麽說,自己也是青雲縣遠近聞名的秀才,沈臨就算是生意好,也不過是三教九流,和自己沒法兒比,至於說蘇晚,和雲嫣比起來,更是一個是地上的土鴨子一個是天上的白天鵝。


    雖然現在蘇晚那隻土鴨子沒有那麽土了,但是究其內裏,她還是一隻鴨子,比起娶一個在街頭賣吃食的婦人,顯然是娶大才女楊雲嫣要風光幾十倍幾百倍。


    自己也就是乍一下被他們的好生意刺激了,才生出這許多的胡思亂想來,實際上,自己和雲嫣,是要比他們強千百倍的自己也是糊塗,怎麽和這樣的人比起來,還為這些事情而神傷。


    想到這裏,王洛生心裏舒坦了,看來,自己也要加緊把雲嫣娶迴來,把雲嫣娶迴來之後,這一切便都順當了,自己的好日子,就能開始了。


    第二日蘇晚和沈臨又起了一個大早,照例是套著馬車帶著沈丫丫,路上還是碰到了王洛生,沈臨還是和王洛生打了一個招唿,但是王洛生卻淡淡的做了迴應,態度又恢複了往日的高高在上。


    沈臨也不多說什麽,趕著馬車往青雲縣的方向去了。


    就算是王洛生很是友好,車上有女眷,沈臨也不方便捎王洛生一程。


    王洛生去了學堂,讀書休息的空當,楊雲悄悄過來找了王洛生,送給王洛生一個溫暖的手爐。


    那手爐十分精致,外麵套著一個秀芍藥的錦緞套子,裏麵的內膽,竟然是黃銅製成,一看就價值不菲。


    楊雲嫣穿著在青雲縣最好的衣料鋪子裏麵買的流雲錦衣裳,戴著的首飾也是成色上好的玉製成的。


    就楊雲嫣這一身上下的衣裳和首飾,怎麽也得花十兩銀子。


    楊雲嫣的父親是這書塾的先生,這個書院是青雲縣最好的書院,束脩格外的貴,先生掙的也多,並且,那些有錢人家的公子哥三節兩壽之是更是要送不少,所以書塾先生家裏都富裕。


    王洛生是重生而來的,自然是知道,楊雲嫣家雖然富裕,但是也不至於富裕至此,之所以這般,是因為楊雲嫣的父親每年考試的時候還幹些買賣試題的營生,所以楊家便不乏銀子。


    不過前世王洛生參加過的那些考試,都是他自己實打實的考的,並沒有用這個嶽父的試題,這可是毀前途的事情,王洛生也認為以自己的才學,無需做這樣的事情。


    此時楊雲嫣身上的富貴讓王洛生覺得心安,原本那種失去了什麽的空落落的感覺得到了彌補,王洛生知道楊雲嫣有多喜歡他,就像現在,楊雲嫣眼裏滿是對他遮掩不住的愛意。


    王洛生相貌俊朗,更兼才高八鬥,是青雲縣好多姑娘的裏人,楊雲嫣對王洛生也是實打實的喜歡,這越是喜歡,想起書生們昨日誇蘇晚的話,就讓楊雲嫣覺得如鯁在喉,那個蘇晚,處處都不如自己,卻總是讓自己不舒服。


    楊雲嫣覺得蘇晚這風頭也不過一時,她遲早,還是要迴到她本來的位置,成為一個低賤卑微的鄉下姑娘。


    蘇晚和沈臨昨日已經商議好了,客人太多,而現在人手什麽的的都不夠,盲目的多賣,就容易手忙腳亂也容易出錯,中午和晚上都各賣八十碗,就正好能忙的過來,人也不至於累壞。


    一來到攤位上麵,沒想到攤位前已經有一些人等著了,這是昨日沒有吃到麻辣燙的和昨天聽了麻辣燙的好吃的,這才一早就等在這兒了。


    蘇晚實在沒有想到,這早上還會有人想要吃麻辣燙,這本該是中午和晚上的吃食才對。


    不過,既然有客人,一切也都是昨日就準備好了的,也沒有不賣的道理。


    反正就這一百六十碗,什麽時候賣完什麽時候收攤,恰今日要去看另一個攤子的位置,找打雜的夥計,還有能在另一個攤子上管事的做飯的,另外蘇晚還想看看這青雲縣的院落。


    這迴既然在青雲縣裏做生意了,每日在青石村和青雲縣間往返,也要耗掉一些時間。


    這一眼看下去,明年是不用種地了,索性就搬出來吧,以後沈臨讀書也方便。


    沈臨和蘇晚剛從馬車上下來,就開始忙活起來,在這空當,蘇晚也告訴了食客們今日賣一百六十碗,賣完就要收攤了,另外以後早上的時候不賣,中午賣八十碗,晚上賣八十碗。


    早上候著的食客們都覺得自己今日真是賺了,往後要想吃,還沒這麽容易吃到呢,要是中午和晚上過來,根本擠不進來。


    還沒到了中午,沈臨和蘇晚就賣完了一百六十碗,於是乎果斷收攤,同時也掛出了以後的營業時間,還有中午賣八十碗晚上賣八十碗的規矩。


    立這規矩,也是為了蘇晚不至於累壞了。


    沈臨帶著蘇晚去看了沈臨想好的那個攤子,是在南街的盡頭,南街是賣布料胭脂水粉的街,也有幾個點心鋪子,這攤子在南街最裏麵的盡頭,以前不知道是賣什麽的,大概是生意不好,這地方便空著了,有一個破棚子,下麵有兩張長凳。


    蘇晚對這個地方很是滿意,姑娘們逛這些鋪子,總會走到這個盡頭,走到這個盡頭便也容易被這些吃食吸引。


    蘇晚抬頭看沈臨:“你怎麽知道這地方,你是給誰買胭脂水粉來著。”


    沈臨坦坦蕩蕩:“之前母親和丫丫的手有些皸裂,我來給她們買過潤手的脂膏,無意間便記下這攤位了,想到要再開攤子,我便想到了這裏。”


    蘇晚也隻是隨口一問,她並不懷疑沈臨會和旁的女子有多的往來。


    看了地方,蘇晚當即就決定租下來,沈臨則是讓蘇晚在這條街上的茶樓裏坐著,自己則是打聽這地方的管事,雷厲風行的花了二兩銀子把這地方租了下來,然後沈臨便去購置桌椅板凳,鍋灶,鍋碗瓢盆,小吃街那個攤位上的東西沈臨都是見過的,蘇晚買了什麽器具他也買什麽器具就可以。


    不過沈臨並沒有買和那個攤位上一模一樣的東西,這一迴買的東西,要更加的精致一些,畢竟這條街上的多是夫人小姐、姑娘們,東西精致一些更招人喜歡。


    蘇晚和沈丫丫在茶樓聽了一通說書,然後又去另一條街上好一點兒的酒樓吃了飯,沈臨則是一直在忙活,蘇晚還帶著沈丫丫去看了看院子,看完迴來,南街的盡頭,已經有了一個攤子了,布置的很是得當,鍋灶都安置在了合適的地方,共計放了八張桌子,能坐三四十個人,也是足夠了。


    沈臨告訴蘇晚他已經想好和合適的人,這邊的攤子,由楊家兄弟來打理就很是合適,沈臨和楊家兄弟一個村子裏多年,最是清楚楊家兄弟幾個都是踏踏實實老老實實做事的人,並且活也幹的好,蘇晚點了點頭,按照她對楊家兄弟的了解,楊家兄弟的確是信得過。


    沈臨告訴蘇晚安置好這些,最好不要告訴食客們這兩家都是她們的,若是以為是兩家,食客們便比較對比,想分別嚐嚐,若是說了是一家,吃了一家的,便對另一處的沒有什麽興趣了。


    沈臨說的這些蘇晚都很是讚同。沈臨能提出這些想法,也能把這些想法落在實出,而不是天馬行空的紙上談兵,這讓蘇晚覺得很踏實。


    蘇晚有一個做麻辣燙的方子,沈臨就能想出一大堆方法把這方子變成銀子,要是蘇晚,就算是能夠想出這些方法,也不會這麽快的去實行,並且若是實行起來,也實在是辛苦,而沈臨卻是把這些都做了,無論是費心的還是費力的,一概都不用蘇晚,蘇晚隻需要做決定要不要這樣辦了。


    以前在王家的時候,原主處處為王洛生著想,方方麵麵點點滴滴,可謂是殫精竭慮。


    王洛生能夠過得輕鬆自在,是原主在他不知道的時候,替他解決道了很多後顧之憂,而王洛生要麽認為這美好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本事,要麽就認為是楊雲嫣的主意,從未想過,這裏麵有原主的功勞。


    蘇晚想到一句話,如果你覺得歲月靜好,那一定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現在她就覺得歲月靜好,這背後,是沈臨把那些勞心勞力的事情都主動地默默的做了。


    有沈臨操持,另一個攤子第三日就開了起來,蘇晚和沈臨把楊還有楊大夫婦雇上打理南街的攤子,南街的攤子也不大,楊五媳婦煮麻辣燙,楊五和楊大收拾桌子上菜,隻幹一天,就都幹順當了。


    南街的鋪子比小吃街上的人少一些,不過生意是一樣的火爆,來南街上買衣服胭脂水粉的姑娘,都要在這個有些簡單的小攤子上吃上一碗麻辣燙去去寒,前幾天還是順便吃,再過了幾日,便是專程過來吃了。


    小吃街上的攤子依然是蘇維納和沈臨在忙活著,其實這攤子雇人做可以,不過蘇晚覺得在前期的時候,還是自己有個掌握了解,積累一些經驗比較好,如果一開始就全靠雇人,以後有一些細節,自己沒有揣摩到位,便容易有疏漏。


    有些事情,也不是一味雇人就能解決的,還是要親力親為。


    蘇晚和沈臨子在小吃街上賣麻辣燙,每日中午賣八十碗晚上賣八十碗,倒是也不至於太累,這裏麵還是有一些細節問題顯現出來,都被蘇晚和沈臨很妥當的處置了,蘇晚也慶幸沒有一開始就偷懶雇人,這些經驗,比銀子更寶貴。


    就在這幾日,青雲縣也流傳著,小吃街賣麻辣燙那家的姑娘,是小吃街西施,不僅吃食好吃,人長的也是絕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嫌棄的童養媳是錦鯉(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雲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雲白並收藏被嫌棄的童養媳是錦鯉(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