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被嫌棄的童養媳是錦鯉(穿書) 作者:尹雲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臨卻道不用,他陪著蘇晚過來就是為了做這些事情的,沈臨從楊五手裏接過牛的韁繩,正要和蘇晚牽著牛往河邊走去,就聽見沈老頭閻王似的聲音傳了過來:“沈臨,滾過來給你大伯家拉玉米。”
上午沈臨用牛車拉完玉米之後便把牛車交給了楊五,村裏麵人雖然一邊說蘇晚雇了一個牛車拉玉米可真是造孽,一邊卻又羨慕著沈家和楊家能這麽容易的就把玉米從地裏挪到穀場。
沈老頭看沈臨把牛車給了楊五更是要氣炸了,正要找沈臨的麻煩沈臨卻已經離開了穀場,沈老頭去和楊五理論了一陣,自然是敗下陣來,沈老頭和沈婆子又去了沈臨家裏,誰知道沈臨家的大門緊鎖,怎麽叫都沒人,沈氏也沒出個聲響。
這個沈老頭和沈婆子倒是也怨不到沈氏的頭上,沈氏那副身子板兒,是下不了床給開門的,且沈氏有氣無力,就算是想迴應沈老頭和沈婆子幾聲,聲音也是從屋裏傳不到大門外麵的。
沈老頭倒是想□□而入進去鬧事,但是一則是到底有了點兒歲數翻不過去了,二則是沈臨家院子裏的狗實在是叫喚的兇神惡煞,照這個樣子,若是沈老頭真的□□進去,能被狗給撕了。
沈老頭和沈婆子差點兒被氣死,想讓沈老大給出頭還不行,沈老大忙的熱火朝天,根本走不開。
沈老頭和沈婆子迴到穀場上麵,看著楊五用沈臨用完的牛車一車一車輕輕鬆鬆拉著玉米,再看沈老大一筐一筐哼哧哼哧地背著玉米,心裏對沈臨更惱火了,沈老頭和沈婆子給沈老大,一邊用怨恨的眼神看著楊五來來迴迴。
到了太陽快下山的時候,這兩個人停下搓玉米去喝了口水的空檔,沈臨和蘇晚又從楊五手裏接了牛車。
沈老頭這可是捉住沈臨的人了,急忙邊喊邊上前,讓沈臨用牛車給沈老大拉玉米。
沈臨等沈老頭走近了,道:“祖父,這牛車是蘇晚租的,這再者,還牛和牛車的時間也到了。”
沈老頭滿臉厲色:“蘇晚租的怎麽著,時間到了又怎麽著,牛車在你手上,你就得給你大伯家拉玉米,孝道大過天,你必須聽我的。”
“還有,你個沒有良心的東西,有了牛車,居然寧願給一個外人用,也不給你親大伯用,你這個吃裏扒外的東西。”
沈臨道:“祖父,楊家幫我把玉米全都掰完了,我無以為報,隻能是借花謝佛用蘇晚的牛車報答了。”
“而我是常幫著大伯家幹活的,並不欠大伯家的,自然是不用還大伯情了。”
“祖父也不希望自己的親孫子是一個有恩不還的人吧。”
蘇晚很欣慰,這個封建社會的孝子賢孫終於是明白道理了。
沈婆子上前胡攪蠻纏:“我可不知道什麽恩什麽還什麽報,我隻知道孝道大過天,你就得聽我和你祖父的。”
沈臨道:“我做的是大伯的十倍之多,若是如此,依然是不孝,那我以後,便和大伯做成一樣。”
“天下禮義,絕非隻需守孝道,我還忠君報國,奉養母親,成家立業,祖父祖母若是不讓做旁的事情,便是叫我做一個不忠不孝無情無義之人,從今往後,祖父祖母若是再提這等無理要求,恕孫子再難從命。”
沈臨說完,拉起牛的韁繩,也不顧沈老頭在後麵大吼大叫,隻拉著牛車往河邊去了,蘇晚和沈丫丫則是走了幾步,便就勢跳到牛車上麵。
沈臨也坐在牛車上趕起了車。
夕陽西下,牛車晃晃悠悠,沈臨在河邊將牛飲飽,然後又往牛車上裝了一些草料,好讓牛迴去以後能慢慢吃。
做完這些,沈臨蘇晚帶著沈丫丫一起把牛車送到了隔壁村子,隔壁村的那戶人家養牛也是為了自己用,鄉下人家,倒是有人厚著臉皮和他借牛車,但是卻沒有人和他租牛車,那家人家得了蘇晚租牛和牛車的十五文很是開心,見蘇晚和沈臨二人已經把牛飲飽且給喂了草料,說道:“你們這租牛和牛車的倒是比那些個和我借這的人都上心了,他們借了牛還迴來,哪裏管牛喝沒喝飽,吃沒吃飽。”
“以後呀,你們要是租牛和牛車,還來找我,我還能便宜。”
沈臨和蘇晚笑著向牛的主人道了謝,帶著一起迴到了青石村。
王洛生今日下學迴來,在後院等著蘇晚出現好叫蘇晚過來問問她工錢的事情。
王洛左等右等,都不見蘇晚出現在後院,王洛生出了王家來到沈家正門,見沈家的正門緊鎖,王洛生便拿了把椅子坐在自家院子門口,時刻盯著前麵的路,好在蘇晚出現的第一時間看見她。
王洛生等啊等,等到太陽完全落山了,才看到沈臨、蘇晚還有沈丫丫一起走了迴來。
三人的畫麵和諧,像是一對年輕的夫婦領著孩子,王洛生心裏突然有點兒難受。
第38章 38 王洛生碰壁
王洛生看到蘇晚和沈臨帶著沈丫丫從遠處走來, 心裏竟然有一些不是滋味。
說起來,這也都怪蘇晚當初在街市上麵暈倒了,她要是沒有暈倒, 那王家能和她那麽利索的撇清楚關係嗎,她一直留在王家,或者是幫著王家去段家做工掙工錢, 照著她現在的長相,自己也是願意以後娶她做妾的。
雖然王洛生知道自己前世娶了蘇晚做妻, 娶了楊雲嫣做妾,這讓楊雲嫣受了委屈, 但是,隻要自己處理得當, 這一世讓楊雲嫣做妻,蘇晚做妾, 那前世的那些矛盾,不全都沒有了嗎。
王洛生也是看著蘇晚和之前的樣子有了完全的不同的, 現在王洛生心裏並不討厭蘇晚,甚至很多時候,王洛還會想著, 若是蘇晚能在一旁紅袖添香,倒也不是不可以。
蘇晚也看見了坐在王家大門口附近的王洛生, 不過蘇晚就像想沒看見似的,拉著沈丫丫的手緊緊的跟在沈臨身後。
“咳咳咳”,王洛生以為蘇晚是沒有看到他, 故意咳嗽了幾聲。
蘇晚就像沒有聽見似的,跟著沈臨就要邁進沈家的大門了。王洛生這才憋不住,叫了一聲:“蘇晚。”
然而蘇晚依然像是沒有聽見似的, 兩隻腳已經全部都邁進了沈家的大門。
王洛生這才急了,急忙跑出自家大門外,朝著沈家的門大喊:“蘇晚。”
沈臨正關著院門的手停住了。
王洛生又叫了一聲:“蘇晚。”
蘇晚皺了皺眉頭,語氣有些不耐煩:“怎麽了王公子。”
蘇晚叫的是王公子,以前,蘇晚喚王洛生是洛生哥哥,十分親切,以前每每蘇晚叫起王洛生,王洛生都煩不勝煩,此時,蘇晚喚王洛生王公子,王洛生的心裏居然愈發的失落。
“我和你說點兒事情。”王洛生的語氣很是柔和。
蘇晚站在沈家半掩的門裏麵:“王公子有什麽事情就在這裏說吧。”
王洛生的語氣又溫和了幾分:“在這裏說怕是不太方便。”
蘇晚聽了,道:“男女有大防,大庭廣眾之下不能說的事情,私下也不適合說,王公子若是再無別的事情,我便迴去了。”
蘇晚說著,就要把門關上了。
王洛生急忙上前,把沈家的門拉上,道:“蘇晚妹妹,我真的有話和你說。”
以前,王洛生從來沒有叫過蘇晚為妹妹,從倆都是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喊著蘇晚的名字,此時王洛生叫蘇晚妹妹的語調裏麵,竟然有那麽幾分的討好。
沈臨見狀,便要往屋裏去了。
蘇晚則是叫住了沈臨,道:“沈臨哥哥,你等一下我罷,王公子和我說話,也沒有什麽你聽不得的。”
王洛生心裏著急,他之所以過來找蘇晚,是聽了母親的話,來問蘇晚還有多少工錢並把工錢要迴去的。
前些日子,原本王氏還指望著算的工錢,於是乎又是購置新衣又是買新物件兒,都是賒欠的銀子,還有雇婆子,也是王氏先從王家的積蓄裏麵挪了銀子。如今,王氏給成衣鋪子還有其他鋪子還銀子的時間就要到了,王氏這幾天也看的出來,蘇晚精精神神沒有什麽大礙,半點兒不見虛弱的跡象,所以王氏便打發王洛生過來要蘇晚的工錢。
當然,王氏還特意囑咐王洛生,一定要假意對蘇晚溫和關心一些,這樣蘇晚一定會立馬感動的什麽似的,當下就想繼續為王家做牛做馬了。
王洛生倒是不用王氏特意囑咐對蘇晚溫柔,這些時日他也是偶然見著了蘇晚的,每當看到蘇晚,他的態度本就不自覺的和軟下來了,所以,王洛生此刻的溫柔,絕對不是裝的。
王洛生見蘇晚不讓沈臨走,有些頭疼,若是沈臨在,他也確實不太好意思和蘇晚提工錢銀子的事情。
可是既然已經把蘇晚叫住了,那也得說點兒什麽,王洛生開口:“你這些時日過的可好,有沒有吃飽穿暖,母親還有妹妹都很擔心你。”
蘇晚心裏冷笑,都很擔心她會在聽說她暈倒在路上欠了藥店銀子的時候和她撇清關係?很擔心會這些時日也不問候一聲也不過來沈家看看,這擔必然是擔心她的銀子沒錯了。
蘇晚開口:“我在沈大哥家吃的好住的好,不用王家嬸嬸和洛雪擔心,王公子你也放心吧。”
蘇晚又關上了門,王洛生急忙把門掰住:“蘇晚妹妹,我還有話對你說。”
蘇晚道:“王公子,我們以前有過有婚約的傳言,現在雖然是澄清了,但是日後最好還是要避嫌,免得旁人以為我們真有過婚約。”
蘇晚說著,徹底的將沈家的大門關上了。
王洛生再拍門,已經無濟於事了,蘇晚和沈臨、沈丫丫已經迴房去了。
王洛生叫苦不迭,他本來是打算和蘇晚說工錢的事情的,方才根本沒有機會說,看來是隻能等下次了。
王洛生落寞的迴到了家裏,暗自琢磨蘇晚方才說過的話,王洛生暗想,蘇晚八成也是猜出了他現在有了心上人,畢竟,以前他還讓蘇晚給楊雲嫣做過一些吃食以討楊雲嫣歡心,王洛生暗想,蘇晚一定是為了自己好了,為了不讓自己和她又有了傳言,影響了自己以後的姻緣。
不過這倒是耽誤了自己和她要工錢了,王洛生想了想,看來明日得早點兒下學,在外麵沒有沈臨的地方和蘇晚說工錢的事情。
沈臨和蘇晚還有沈丫丫迴到了屋裏,沒想到,沈氏居然熬了一鍋粗糧粥等著她們。
沈氏自腿著了風寒之後,已經有兩年的時間沒有下過廚房了,眼下居然熬了一鍋粥。
沈臨、蘇晚還有沈丫丫都很是意外,沈氏還是在炕上坐著,眼下正笑眯眯的對她們三個說:“不知怎麽地,我這幾日,隻覺得腿腳每日都更有力氣一些,今日下午你們不在,臨兒祖父祖母在外麵叫喊,我心裏有些著急,突然覺得腿上有了些力氣,我便下去走了走,沒想到,還能走的動。”
“之前晚晚說我的腿能好起來,我還隻當她說的是安慰我的話,現在看來,我這腿,果然是比之前好了很多。”
沈丫丫道:“自從蘇晚姐姐來了之後,我們家似乎每天都在發生好的事情。”
沈氏也道:“是啊,自從蘇晚住在了咱們家裏,我都覺得日子似乎是一日比一日好過了。”
蘇晚笑道:“那我也不客氣了,就當是我帶了幾分好運氣吧,不過,嬸子的腿雖然是好了一些,但是到底好的沒有緣由,等到沈臨哥秋收結束後,我們最好是去青州府看上一趟。”
蘇晚之前就和沈臨家是鄰居,自然是知道沈臨為沈氏把青雲縣醫館的大夫都請遍了,但是也沒有給沈氏把腿治好,也正是因為把青雲縣的大夫都看過了,沈臨家才過成了現在這潦倒的樣子。
沈臨也點頭:“的確是得去青州府看上一趟,若是能夠尋一個好大夫,藥到病除最好。”
“等到秋收下來,我們便有銀子了,今年地裏的收成,就都用來給母親看病,至於往後的日子,我自會去縣城裏麵做工,掙些銀子,想也是能讓我們一家人吃飽。”
蘇晚開口:“地裏的收成就那麽點兒,沈爺爺和沈奶奶還要一些孝敬銀子,也不知道夠不夠沈家嬸嬸去青州府看病。”
沈臨道:“以後,我便不給祖父祖母交孝敬銀子了,以前父親那麽多年,每每又是給幹活給交銀子,早已經把祖父祖母對父親的養恩還完了。”
蘇晚很欣慰,沈臨終於是不愚孝了。
蘇晚有銀子,自然是也能拿出來給沈氏看病,蘇晚之所以沒有提自己的銀子,就是讓沈臨能清楚的意識到銀子自己用尚且不夠,完全沒有多餘的可以給那些不相幹的人,沈臨能認識到這一點,也不枉蘇晚的心思了。
沈氏倒是有些覺得過不去,猶豫著說這樣是不是不妥。沈氏善良,其實沈臨以前這對祖父祖母愚孝的毛病,和沈氏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係。
沈臨見母親這樣說,便和沈氏說了一些沈老頭沈婆子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祖父祖母這般做,實在是苛刻。
沈氏道:“我又何嚐不知道他們過分,隻是你若是不理他們,世人難免要說你不孝。”
沈臨反問:“這些年我處處依著祖父祖母的心思,不也一樣的落了一個不孝的名聲嗎,既然孝與不孝,都是不孝,索性以後就真的不孝吧。”
沈氏沉思。
沈臨又道:“不單是孝敬銀子,往後,我也不會去幫著祖父祖母大伯幹活計了,他們的日子,都過的比我們好太多。”
“以後,我必然是先做自己地裏的活計,然後是幫著幫過我的人做活,再空閑的時間,我便去縣城裏麵掙銀子,不僅僅是銀子,我的時間和體力,不能隨意揮霍一分了。”
蘇晚也補充了幾句,也得給沈氏糾正糾正思想,沈氏也是聽著三從四德的道理長大的,自然是免不了受到這樣封建思想的荼毒,不過沈氏也不是愚昧之人,蘇晚再將了幾句,沈氏也想通了。
沈氏點了點頭,道:“的確也是這麽個道理,是我以前太糊塗。”
沈臨見沈氏明白了,又道:“我一定要把母親的腿看好,往後,最要緊的是讓你們三個過上好日子,至於旁的,孝與不孝,都不打緊。”
沈氏抬頭,看著眼前長的高高大大的兒子,莫名地覺得心裏很是踏實。
以前,兒子從阿裏都是沉默寡言,少一次說這麽多話。
蘇晚也挺安心,方才沈臨說的是“讓你們三個過上好日子”,這三個人裏麵,自然也是帶了蘇晚的。
沈臨又去廚房裏麵炒了一個菜葉,張羅著幾個人一起吃了飯。
蘇晚也沒有和沈臨搶活幹,今天沈臨倒是也不算是太累,蘇晚覺得家裏的事情,是該一起分擔才對。
第二日一早,沈臨就戴上了手套去穀場搓玉米了,這已經是收秋的後麵幾道程序了,這村裏裏麵的人家,除了沈臨,還得掰玉米和背玉米再幹幾天,如此看來,沈臨這一年便是幹的最快的了。
上午沈臨用牛車拉完玉米之後便把牛車交給了楊五,村裏麵人雖然一邊說蘇晚雇了一個牛車拉玉米可真是造孽,一邊卻又羨慕著沈家和楊家能這麽容易的就把玉米從地裏挪到穀場。
沈老頭看沈臨把牛車給了楊五更是要氣炸了,正要找沈臨的麻煩沈臨卻已經離開了穀場,沈老頭去和楊五理論了一陣,自然是敗下陣來,沈老頭和沈婆子又去了沈臨家裏,誰知道沈臨家的大門緊鎖,怎麽叫都沒人,沈氏也沒出個聲響。
這個沈老頭和沈婆子倒是也怨不到沈氏的頭上,沈氏那副身子板兒,是下不了床給開門的,且沈氏有氣無力,就算是想迴應沈老頭和沈婆子幾聲,聲音也是從屋裏傳不到大門外麵的。
沈老頭倒是想□□而入進去鬧事,但是一則是到底有了點兒歲數翻不過去了,二則是沈臨家院子裏的狗實在是叫喚的兇神惡煞,照這個樣子,若是沈老頭真的□□進去,能被狗給撕了。
沈老頭和沈婆子差點兒被氣死,想讓沈老大給出頭還不行,沈老大忙的熱火朝天,根本走不開。
沈老頭和沈婆子迴到穀場上麵,看著楊五用沈臨用完的牛車一車一車輕輕鬆鬆拉著玉米,再看沈老大一筐一筐哼哧哼哧地背著玉米,心裏對沈臨更惱火了,沈老頭和沈婆子給沈老大,一邊用怨恨的眼神看著楊五來來迴迴。
到了太陽快下山的時候,這兩個人停下搓玉米去喝了口水的空檔,沈臨和蘇晚又從楊五手裏接了牛車。
沈老頭這可是捉住沈臨的人了,急忙邊喊邊上前,讓沈臨用牛車給沈老大拉玉米。
沈臨等沈老頭走近了,道:“祖父,這牛車是蘇晚租的,這再者,還牛和牛車的時間也到了。”
沈老頭滿臉厲色:“蘇晚租的怎麽著,時間到了又怎麽著,牛車在你手上,你就得給你大伯家拉玉米,孝道大過天,你必須聽我的。”
“還有,你個沒有良心的東西,有了牛車,居然寧願給一個外人用,也不給你親大伯用,你這個吃裏扒外的東西。”
沈臨道:“祖父,楊家幫我把玉米全都掰完了,我無以為報,隻能是借花謝佛用蘇晚的牛車報答了。”
“而我是常幫著大伯家幹活的,並不欠大伯家的,自然是不用還大伯情了。”
“祖父也不希望自己的親孫子是一個有恩不還的人吧。”
蘇晚很欣慰,這個封建社會的孝子賢孫終於是明白道理了。
沈婆子上前胡攪蠻纏:“我可不知道什麽恩什麽還什麽報,我隻知道孝道大過天,你就得聽我和你祖父的。”
沈臨道:“我做的是大伯的十倍之多,若是如此,依然是不孝,那我以後,便和大伯做成一樣。”
“天下禮義,絕非隻需守孝道,我還忠君報國,奉養母親,成家立業,祖父祖母若是不讓做旁的事情,便是叫我做一個不忠不孝無情無義之人,從今往後,祖父祖母若是再提這等無理要求,恕孫子再難從命。”
沈臨說完,拉起牛的韁繩,也不顧沈老頭在後麵大吼大叫,隻拉著牛車往河邊去了,蘇晚和沈丫丫則是走了幾步,便就勢跳到牛車上麵。
沈臨也坐在牛車上趕起了車。
夕陽西下,牛車晃晃悠悠,沈臨在河邊將牛飲飽,然後又往牛車上裝了一些草料,好讓牛迴去以後能慢慢吃。
做完這些,沈臨蘇晚帶著沈丫丫一起把牛車送到了隔壁村子,隔壁村的那戶人家養牛也是為了自己用,鄉下人家,倒是有人厚著臉皮和他借牛車,但是卻沒有人和他租牛車,那家人家得了蘇晚租牛和牛車的十五文很是開心,見蘇晚和沈臨二人已經把牛飲飽且給喂了草料,說道:“你們這租牛和牛車的倒是比那些個和我借這的人都上心了,他們借了牛還迴來,哪裏管牛喝沒喝飽,吃沒吃飽。”
“以後呀,你們要是租牛和牛車,還來找我,我還能便宜。”
沈臨和蘇晚笑著向牛的主人道了謝,帶著一起迴到了青石村。
王洛生今日下學迴來,在後院等著蘇晚出現好叫蘇晚過來問問她工錢的事情。
王洛左等右等,都不見蘇晚出現在後院,王洛生出了王家來到沈家正門,見沈家的正門緊鎖,王洛生便拿了把椅子坐在自家院子門口,時刻盯著前麵的路,好在蘇晚出現的第一時間看見她。
王洛生等啊等,等到太陽完全落山了,才看到沈臨、蘇晚還有沈丫丫一起走了迴來。
三人的畫麵和諧,像是一對年輕的夫婦領著孩子,王洛生心裏突然有點兒難受。
第38章 38 王洛生碰壁
王洛生看到蘇晚和沈臨帶著沈丫丫從遠處走來, 心裏竟然有一些不是滋味。
說起來,這也都怪蘇晚當初在街市上麵暈倒了,她要是沒有暈倒, 那王家能和她那麽利索的撇清楚關係嗎,她一直留在王家,或者是幫著王家去段家做工掙工錢, 照著她現在的長相,自己也是願意以後娶她做妾的。
雖然王洛生知道自己前世娶了蘇晚做妻, 娶了楊雲嫣做妾,這讓楊雲嫣受了委屈, 但是,隻要自己處理得當, 這一世讓楊雲嫣做妻,蘇晚做妾, 那前世的那些矛盾,不全都沒有了嗎。
王洛生也是看著蘇晚和之前的樣子有了完全的不同的, 現在王洛生心裏並不討厭蘇晚,甚至很多時候,王洛還會想著, 若是蘇晚能在一旁紅袖添香,倒也不是不可以。
蘇晚也看見了坐在王家大門口附近的王洛生, 不過蘇晚就像想沒看見似的,拉著沈丫丫的手緊緊的跟在沈臨身後。
“咳咳咳”,王洛生以為蘇晚是沒有看到他, 故意咳嗽了幾聲。
蘇晚就像沒有聽見似的,跟著沈臨就要邁進沈家的大門了。王洛生這才憋不住,叫了一聲:“蘇晚。”
然而蘇晚依然像是沒有聽見似的, 兩隻腳已經全部都邁進了沈家的大門。
王洛生這才急了,急忙跑出自家大門外,朝著沈家的門大喊:“蘇晚。”
沈臨正關著院門的手停住了。
王洛生又叫了一聲:“蘇晚。”
蘇晚皺了皺眉頭,語氣有些不耐煩:“怎麽了王公子。”
蘇晚叫的是王公子,以前,蘇晚喚王洛生是洛生哥哥,十分親切,以前每每蘇晚叫起王洛生,王洛生都煩不勝煩,此時,蘇晚喚王洛生王公子,王洛生的心裏居然愈發的失落。
“我和你說點兒事情。”王洛生的語氣很是柔和。
蘇晚站在沈家半掩的門裏麵:“王公子有什麽事情就在這裏說吧。”
王洛生的語氣又溫和了幾分:“在這裏說怕是不太方便。”
蘇晚聽了,道:“男女有大防,大庭廣眾之下不能說的事情,私下也不適合說,王公子若是再無別的事情,我便迴去了。”
蘇晚說著,就要把門關上了。
王洛生急忙上前,把沈家的門拉上,道:“蘇晚妹妹,我真的有話和你說。”
以前,王洛生從來沒有叫過蘇晚為妹妹,從倆都是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喊著蘇晚的名字,此時王洛生叫蘇晚妹妹的語調裏麵,竟然有那麽幾分的討好。
沈臨見狀,便要往屋裏去了。
蘇晚則是叫住了沈臨,道:“沈臨哥哥,你等一下我罷,王公子和我說話,也沒有什麽你聽不得的。”
王洛生心裏著急,他之所以過來找蘇晚,是聽了母親的話,來問蘇晚還有多少工錢並把工錢要迴去的。
前些日子,原本王氏還指望著算的工錢,於是乎又是購置新衣又是買新物件兒,都是賒欠的銀子,還有雇婆子,也是王氏先從王家的積蓄裏麵挪了銀子。如今,王氏給成衣鋪子還有其他鋪子還銀子的時間就要到了,王氏這幾天也看的出來,蘇晚精精神神沒有什麽大礙,半點兒不見虛弱的跡象,所以王氏便打發王洛生過來要蘇晚的工錢。
當然,王氏還特意囑咐王洛生,一定要假意對蘇晚溫和關心一些,這樣蘇晚一定會立馬感動的什麽似的,當下就想繼續為王家做牛做馬了。
王洛生倒是不用王氏特意囑咐對蘇晚溫柔,這些時日他也是偶然見著了蘇晚的,每當看到蘇晚,他的態度本就不自覺的和軟下來了,所以,王洛生此刻的溫柔,絕對不是裝的。
王洛生見蘇晚不讓沈臨走,有些頭疼,若是沈臨在,他也確實不太好意思和蘇晚提工錢銀子的事情。
可是既然已經把蘇晚叫住了,那也得說點兒什麽,王洛生開口:“你這些時日過的可好,有沒有吃飽穿暖,母親還有妹妹都很擔心你。”
蘇晚心裏冷笑,都很擔心她會在聽說她暈倒在路上欠了藥店銀子的時候和她撇清關係?很擔心會這些時日也不問候一聲也不過來沈家看看,這擔必然是擔心她的銀子沒錯了。
蘇晚開口:“我在沈大哥家吃的好住的好,不用王家嬸嬸和洛雪擔心,王公子你也放心吧。”
蘇晚又關上了門,王洛生急忙把門掰住:“蘇晚妹妹,我還有話對你說。”
蘇晚道:“王公子,我們以前有過有婚約的傳言,現在雖然是澄清了,但是日後最好還是要避嫌,免得旁人以為我們真有過婚約。”
蘇晚說著,徹底的將沈家的大門關上了。
王洛生再拍門,已經無濟於事了,蘇晚和沈臨、沈丫丫已經迴房去了。
王洛生叫苦不迭,他本來是打算和蘇晚說工錢的事情的,方才根本沒有機會說,看來是隻能等下次了。
王洛生落寞的迴到了家裏,暗自琢磨蘇晚方才說過的話,王洛生暗想,蘇晚八成也是猜出了他現在有了心上人,畢竟,以前他還讓蘇晚給楊雲嫣做過一些吃食以討楊雲嫣歡心,王洛生暗想,蘇晚一定是為了自己好了,為了不讓自己和她又有了傳言,影響了自己以後的姻緣。
不過這倒是耽誤了自己和她要工錢了,王洛生想了想,看來明日得早點兒下學,在外麵沒有沈臨的地方和蘇晚說工錢的事情。
沈臨和蘇晚還有沈丫丫迴到了屋裏,沒想到,沈氏居然熬了一鍋粗糧粥等著她們。
沈氏自腿著了風寒之後,已經有兩年的時間沒有下過廚房了,眼下居然熬了一鍋粥。
沈臨、蘇晚還有沈丫丫都很是意外,沈氏還是在炕上坐著,眼下正笑眯眯的對她們三個說:“不知怎麽地,我這幾日,隻覺得腿腳每日都更有力氣一些,今日下午你們不在,臨兒祖父祖母在外麵叫喊,我心裏有些著急,突然覺得腿上有了些力氣,我便下去走了走,沒想到,還能走的動。”
“之前晚晚說我的腿能好起來,我還隻當她說的是安慰我的話,現在看來,我這腿,果然是比之前好了很多。”
沈丫丫道:“自從蘇晚姐姐來了之後,我們家似乎每天都在發生好的事情。”
沈氏也道:“是啊,自從蘇晚住在了咱們家裏,我都覺得日子似乎是一日比一日好過了。”
蘇晚笑道:“那我也不客氣了,就當是我帶了幾分好運氣吧,不過,嬸子的腿雖然是好了一些,但是到底好的沒有緣由,等到沈臨哥秋收結束後,我們最好是去青州府看上一趟。”
蘇晚之前就和沈臨家是鄰居,自然是知道沈臨為沈氏把青雲縣醫館的大夫都請遍了,但是也沒有給沈氏把腿治好,也正是因為把青雲縣的大夫都看過了,沈臨家才過成了現在這潦倒的樣子。
沈臨也點頭:“的確是得去青州府看上一趟,若是能夠尋一個好大夫,藥到病除最好。”
“等到秋收下來,我們便有銀子了,今年地裏的收成,就都用來給母親看病,至於往後的日子,我自會去縣城裏麵做工,掙些銀子,想也是能讓我們一家人吃飽。”
蘇晚開口:“地裏的收成就那麽點兒,沈爺爺和沈奶奶還要一些孝敬銀子,也不知道夠不夠沈家嬸嬸去青州府看病。”
沈臨道:“以後,我便不給祖父祖母交孝敬銀子了,以前父親那麽多年,每每又是給幹活給交銀子,早已經把祖父祖母對父親的養恩還完了。”
蘇晚很欣慰,沈臨終於是不愚孝了。
蘇晚有銀子,自然是也能拿出來給沈氏看病,蘇晚之所以沒有提自己的銀子,就是讓沈臨能清楚的意識到銀子自己用尚且不夠,完全沒有多餘的可以給那些不相幹的人,沈臨能認識到這一點,也不枉蘇晚的心思了。
沈氏倒是有些覺得過不去,猶豫著說這樣是不是不妥。沈氏善良,其實沈臨以前這對祖父祖母愚孝的毛病,和沈氏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係。
沈臨見母親這樣說,便和沈氏說了一些沈老頭沈婆子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祖父祖母這般做,實在是苛刻。
沈氏道:“我又何嚐不知道他們過分,隻是你若是不理他們,世人難免要說你不孝。”
沈臨反問:“這些年我處處依著祖父祖母的心思,不也一樣的落了一個不孝的名聲嗎,既然孝與不孝,都是不孝,索性以後就真的不孝吧。”
沈氏沉思。
沈臨又道:“不單是孝敬銀子,往後,我也不會去幫著祖父祖母大伯幹活計了,他們的日子,都過的比我們好太多。”
“以後,我必然是先做自己地裏的活計,然後是幫著幫過我的人做活,再空閑的時間,我便去縣城裏麵掙銀子,不僅僅是銀子,我的時間和體力,不能隨意揮霍一分了。”
蘇晚也補充了幾句,也得給沈氏糾正糾正思想,沈氏也是聽著三從四德的道理長大的,自然是免不了受到這樣封建思想的荼毒,不過沈氏也不是愚昧之人,蘇晚再將了幾句,沈氏也想通了。
沈氏點了點頭,道:“的確也是這麽個道理,是我以前太糊塗。”
沈臨見沈氏明白了,又道:“我一定要把母親的腿看好,往後,最要緊的是讓你們三個過上好日子,至於旁的,孝與不孝,都不打緊。”
沈氏抬頭,看著眼前長的高高大大的兒子,莫名地覺得心裏很是踏實。
以前,兒子從阿裏都是沉默寡言,少一次說這麽多話。
蘇晚也挺安心,方才沈臨說的是“讓你們三個過上好日子”,這三個人裏麵,自然也是帶了蘇晚的。
沈臨又去廚房裏麵炒了一個菜葉,張羅著幾個人一起吃了飯。
蘇晚也沒有和沈臨搶活幹,今天沈臨倒是也不算是太累,蘇晚覺得家裏的事情,是該一起分擔才對。
第二日一早,沈臨就戴上了手套去穀場搓玉米了,這已經是收秋的後麵幾道程序了,這村裏裏麵的人家,除了沈臨,還得掰玉米和背玉米再幹幾天,如此看來,沈臨這一年便是幹的最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