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臨還是沉默,蘇晚做的肉,蘇晚想給誰吃就給誰吃。況且方才楊五大哥屢屢為它幫腔,他確實也是感激。


    人對他好對他不好,他能拎的清,隻是以前都被孝道蒙住了眼睛。


    要是旁的人,也不會那麽後延無恥的就過去吃沈臨的肉了,可這楊五可不一樣,他吊兒郎當臉皮厚,他跟著蘇晚和沈臨就過去了,楊老頭和楊婆子拉都拉不住,楊五的幾個兄弟也朝楊五翻著白眼,這小子過去白吃白喝了,真丟人。


    走到沈臨家的穀場那裏,楊五道:“蘇晚,你這去了趟縣城,模樣倒是完全變成縣城人了啊,不過這肉以後可不能拿油炸了啊。”楊五說的也是個好話,蘇晚笑笑,道楊五說的對。


    蘇晚道:“楊五哥,你把楊爺爺楊奶奶叫過來一起吃吧。”


    楊五笑道:“可別,他們兩個才不吃,我這吃了迴去他們也得給我把皮扒了,不過你這肉太香了,扒皮就扒皮吧。”


    蘇晚卻把那盤肉遞到了楊五手裏,道:“楊五哥還是端過去和楊爺爺楊奶奶一起吃吧,還有你的幾個兄弟。”


    楊五想了想,從蘇晚手裏接過了那盤炸肉片兒,嗬,好大的一盤呢,就算是爹娘兄弟們嫂子們分著吃,每個人也能分個六七片兒。


    楊五端著蘇晚的炸肉片兒往楊家穀場的方向走,沈老頭要氣死了,楊老頭也要起死了。


    沈老頭心裏:不要臉,真不要臉。


    楊老頭心裏:丟人、真丟人。


    村民們一邊兒留著口水一邊兒羨慕,有人已經開始議論,瞧瞧,楊五這個人,還真是會撇浮油。人家給祖父母的吃食,他倒是能吃上,也是個“有本事”的人了。


    楊五端著炸肉片兒剛走進了自家穀場,就聽見自家老爺子罵開了:“不要臉的東西,給人家送迴去。”


    楊五才不聽,端著肉走到幾個兄弟和楊老頭楊婆子跟前,小聲說了幾句話,楊老頭便和軟了下來,楊家的幾個兄弟也點了頭。


    楊五把肉片兒給爹娘每個人八片兒,家裏的兄弟嫂子每個人了五片,自己吃了三片,給家裏的小妹妹留了七片兒。


    蘇晚做的炸肉片兒肉還挺大,吃在嘴裏,很有嚼勁。


    楊家的兄弟多,但是這楊家的兄弟也是少有的團結,兄弟幾個,各自都很是為其他兄弟著想,把兄弟看的很重。


    楊家人除了楊五,其他也大多是老實巴交的性子,若是旁人老實巴交便難免要受到欺負了,但是楊家這幾個兄弟團結,村裏麵也沒人敢欺負他們。


    沈老頭和沈婆子還有沈老大一家都要氣得暈過去了。


    這炸肉片兒原本是該他們吃的啊。


    那紮肉片一定很香,空氣裏現在還彌漫著那股油膩焦香的味道呢。


    有村民也笑著調侃起了沈老頭:“我說沈大爺,你看你,那麽好吃的炸肉片兒你不吃,被別人吃去了吧。”


    還有村民道:“有什麽說什麽,今天這事,還真不是人家愛沈臨不孝,是你自己不吃的,沈大也您可不能動氣了。”


    沈老頭更氣了,沈臨這個不孝的孫子,怎麽還把他自己從不孝中擇出來了,他明明就是不孝。


    方才蘇晚那死丫頭牙尖嘴利,沈臨半個字都沒說,也不嗬斥那死丫頭幾句。當真是不孝。


    沈老頭在心裏把蘇晚罵了百八十遍,問候了蘇晚的十八輩祖宗。


    恰在此時,蘇晚的聲音又響了起來:“沈爺爺沈奶奶,您二老還是過來吃點兒吧。”


    沈老頭脫口而出:“滾。”


    沈婆子錘了沈老頭一把:“咋不去呢。”


    沈老頭:“……”


    他隻是嘴又快了而已。


    蘇晚落寞的聲音又穿傳了過來:“沈爺爺沈奶奶,你們不吃我就把剩下的拿迴去給丫丫吃了啊。”


    蘇晚說著,已經收拾好了食盒起身,沈臨吃飯快,方才已經吃完了。


    沈臨全身都充滿了力氣,吃了今日的炸肉片兒,他一定能夠把活更快的幹完。


    蘇晚起身提著食盒往迴走了。剛走幾步,蘇晚聽到身後有什麽動靜。


    蘇晚迴過身來,原是楊家的那兄弟六個來的了沈臨的穀場,楊五開口:“沈臨,趁著中午這點兒時間,我們兄弟幾個幫你幹趟活,走,下地。”


    楊五說完,楊家的幾個兄弟就背起籮筐,要離了穀場下地。


    沈臨有些不意不過:“不必了楊五大哥。”


    楊五還比沈臨大三歲,沈臨自然是要叫楊五一聲哥的。


    楊五笑道:“你前兩年讀書讀傻了?這麽不上道。”


    沈臨道:“你家裏也忙。”


    楊五:“我可不是幫你,是謝蘇晚剛才的肉,誰讓你小子命好,把蘇晚帶迴來了呢。”


    楊五在縣城裏麵摸爬滾打好幾年,對事情看得更明白一些,蘇晚方才把那一大盤炸肉片給他,就是為了感謝他幫沈臨說話呢。


    那幾句話倒是也不至於這一大盤肉,楊五便鼓動兄弟幾個幫著沈臨幹著活。


    旁人家的活,都是全家好幾口人一起幹,唯獨沈臨,是一個人幹所有的事情不是,以前的時候中午還要自己迴去做飯給家人吃。


    村民們看在眼裏也會感歎,不過也沒法兒幫,這人救急不救窮。村裏麵相互幫忙在地裏幹活,都是我幫了你家你再幫我家,沈臨的事情那麽多,自己家的事情都忙不過來,更不要說是給還工了。


    沈臨把楊五的幫忙記在了心裏,背起背簍跟在了楊五身後,楊五卻慢了兩步,和沈臨並了肩,一把將胳膊搭在了沈臨肩膀上,邊說:“你小子,命好。”


    蘇晚看明白了,這楊家兄弟是要幫著沈臨去幹活啊。


    說起來,這若是把炸肉片兒給給沈臨的祖父母和沈老大家人吃了,他們隻會覺得這是應該的,甚至還覺得不夠,該再多拿點兒,隻給沈臨剩下幾片兒就夠了。


    就算給他們吃再多,他們也不會去幫著沈臨幹搓玉米這樣的輕鬆活計的。


    而給楊家兄弟吃了,楊家兄弟甚至都沒商量,便下地幫沈臨幹掰玉米和背玉米這樣的麻煩活計了。


    楊家幾個兄弟下了地,三個掰玉米,連帶沈臨剩下的四個人背玉米。


    沈家兄弟幫著沈臨背了兩趟。


    原本這些活,沈臨是要幹上個四五天的,但是楊家兄弟人多,四個人背兩趟就背完的玉米,沈臨一個人得背八趟,三個人不停歇的掰玉米,不用往迴背,沈臨一個人得幹六迴。


    剛才蘇晚來的時候沈三的幾個哥們兒張二狗、李四和王川見蘇晚便的漂亮了,一時間也不想在美人跟前留下不好的印象,便散了。


    此時沈臨和楊家的幾個兄弟在一起幹活,倒是浩浩蕩蕩,乍一看氣勢比起沈三幾個隻強不弱。


    而沈三那幾個兄弟,向來都是遊手好閑,在一處也是一起偷雞摸狗的。


    沈老頭看的不舒服,看向沈三:“三小子,你招唿上你那幾個兄弟弟兄,幫著你爹背背玉米。”


    沈三愁住了,不用問,幾個人一起偷雞摸狗還行,若說是幫著家裏幹活,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楊家兄弟六個幫著沈臨幹了兩趟的活計,連帶沈臨之前幹的,活計竟然已經□□了一大半。


    之前兩年,這村裏的,每每都是沈臨最後才將活計幹完的,在村子裏麵有一個默認的規則,誰家的活計是最後幹完的,那這家人就是這村子裏麵最懶惰的人家,是要招人笑話的。


    雖然沈臨的情況與別人不同,沈臨是因為裏裏外外隻有一個人才慢了下來的,但是那些嘴碎的村名自動忽略這一點,調侃誰家的農活做的慢的時候,便要說:“你家這活幹的可是夠慢的啊,若是再慢點,可是要比沈臨家晚收完了。”


    被說的那家人就如同遭了奇恥大辱,反駁道:“你家才比沈臨家也幹的慢的。”


    這樣說完,一家人勢必是快馬加鞭的幹活,若是真的幹的比沈臨家還要慢了,那還不得讓人笑死啊。


    現在,有了楊家兄弟的幫忙,眼看沈臨便能早早地將莊稼收完了,比村子裏麵的大部分人收的都要更快一些。


    這不免讓村子裏麵的好多村民眼紅。


    沈老頭則是要氣的吐血了,那炸肉片兒,明明是該他吃的,完了卻吃到了楊家那幾個兄弟的肚子裏麵。


    可偏偏還是沈老頭自己說的不吃沈臨的炸肉片兒,讓沈臨端著炸肉片兒滾。


    楊家兄弟去幫著沈臨幹活了之後,也有村民調侃沈老頭:“我說沈老爺子,人家好端端給你端過來肉片兒,你咋能不吃呢,這不,落在別人的肚子裏麵了。”


    沈老頭:“我才不稀罕吃他那兩片兒爛肉,誰還沒吃過……”


    調侃的村民又道:“那可不是兩片兒,那是好大一盤呢,楊家人有多少,每個人也吃了好幾片兒呢,這若是都吃到您二老的肚子裏麵,那得吃的多過癮。”


    沈老頭:“……”他也能想到有多過癮,他眼睜睜的用餘光看著楊家人把那盤子炸肉片兒吃空的,偷看著的時候,他就在想著,若是他吃上一肚子炸肉片兒,那該有多過癮。


    沈婆子在一旁小聲對沈老頭說:“唉,都怪你這個死老頭子,我們先假裝不給老大家的吃,悄悄留下來給老大家的帶迴去不就得了。”


    沈老頭心痛的要命,他這個嘴,咋就這麽快呢。


    楊五的老父親楊老頭和楊老婆子原本看楊五把人家的肉拿迴來了,隻覺得丟人,但是老五過來之後,對楊老頭說,自己家兄弟多,幫著沈臨幹上幾趟活,也算是交換了。


    沈臨可是一直因為最後一個做完活被這青石村裏麵的人看不起,用幫他幹活作為交換,老楊家還真不是占便宜,楊老頭這才同意了。當然,楊老頭和楊婆子吃那炸肉片兒吃的也很舒坦,家裏麵兒子多,別說是兒子娶了媳婦後他們就沒怎麽吃過肉,就算是兒子娶親之前他們也沒吃過幾次肉,人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老兩口都省下來給兒子們吃了。


    給沈臨送了飯之後,蘇晚便迴到了沈家。


    中午蘇晚做炸肉片兒的時候,香味便飄到了隔壁的王家,王氏梗著脖子狠狠的吸了幾口這香氣。


    看著樣子,定然是蘇晚在做飯了,照這麽看來,蘇晚的身子骨根本沒有想象中虛弱,這百年老參,果然是有奇效。


    王氏暗想,看蘇晚花錢這個樣子,身上還是有錢的,得打發洛生過去問問蘇晚了,再不問,蘇晚可就把這錢全都花完了。


    蘇晚那麽喜歡洛生,隻有兒子給她個好臉色,她還不上趕著把錢送過來啊。


    蘇晚迴到了沈家,沈家家裏,也沒有什麽活計了。


    沈家的屋子裏麵,院子裏麵都收拾的整整齊齊,沈家人都會自覺的整理,所以除了需要擦擦家具上麵的浮灰,也沒有什麽活計,倒是不像是在王家,家務就沒有個盡頭。


    沈丫丫和蘇晚在蘇晚的東廂房睡了一覺起來,蘇晚去沈家放著雜物的屋子裏麵拿了一個魚簍子,一個漁網,一條粗麻繩。


    青石村的人都不認為附近能有什麽打魚的地方,所以沈老大一家才沒有把沈臨家這些打魚的東西拿走。


    按照原主的記憶,蘇晚知道青石村不遠的一條河裏,有一個地方是一個小水閘,這個地方,最是好捉魚。


    這還是原主比現在更大幾歲的時候發現的,那時候原主就經常給王家做各種各樣的魚,給王家省下了好大一筆買魚買肉的錢。


    蘇晚換了一身破爛衣裳,領著沈丫丫,來到了那條河的小閘邊。


    河裏麵的水能夠到腰上。蘇晚看了一圈,這個水閘正被閘住,猜測魚都在閘的附近,蘇晚把漁網下到閘的不遠處,,正好在用漁網、小河兩岸還有閘形成了一個圍住的空間,蘇晚還用繩子把漁網固定在小河兩個的樹上,確保漁網不會鬆開。


    這也是原主發明的方法了,叫做甕中捉鱉。蘇晚讓沈丫丫將岸邊的石頭什麽的投向水閘的那邊,蘇晚自己則是用粗麻神抽打靠近閘那邊的水麵。


    平日被平靜的水麵被攪動,魚兒紛紛往網的方向遊去。


    蘇晚暗道,這也真是自投羅網了。


    蘇晚和沈丫丫眼看漁網晃呀晃,綁著兩邊樹上固定著漁網的繩子也晃呀晃,一看就是有魚。


    沈丫丫開心極了,往河裏扔石頭扔的更加起勁兒了。


    不一會兒,蘇晚便讓沈丫丫停下來。


    蘇晚從閘上走到河的另一邊,和沈丫丫一起拉了網。


    網還有點沉,蘇晚一刻不停的看著沈丫丫,生怕她掉下去,雖然這河水不深也不急,蘇晚也會遊泳,但是到底是到了秋天,河中水涼,掉下去也會著涼。


    好在沈丫丫是看著吃力一些,倒是沒有拉不動。


    蘇晚拉起一邊的網,從閘上麵繞了過來,收起沉甸甸的漁網,隻見裏麵有著五條大魚,二十來條小魚。


    原本是該有很多魚,不過沈家的漁網到底還是有些小,便有很多魚從網裏麵逃了出去。不過五條魚和這二十來條小魚就已經很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嫌棄的童養媳是錦鯉(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雲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雲白並收藏被嫌棄的童養媳是錦鯉(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