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嘉和孫繼東在陽春三月的時候安上了空調,但等到使用已經是夏天的事情了。


    這一年的夏天和這幾年的夏天完美保持了一致...也就是說特別熱!


    晚上還好,挺涼快的,白天就不行了。太陽光很強烈,炙烤著大地,就像是要把大地曬化了一樣。毛思嘉覺得這樣已經越來越接近她對北京幾十年後的印象了,相比起祖國大地上那些赫赫有名的‘火爐’,地處祖國偏北方的首都是不能相比的,但也不負曾經的舒適。


    不過這也沒什麽奇怪的,北京的夏天向來如此,說不熱那是相對於南方城市來說的。真要對比,夏天肯定還是熱,同時也需要空調——如果不是這樣,□□十年代也不會有那麽多人安空調了,要知道那個時候空調還是很大的負擔,比其他電器還大的那種。


    而往古代說,真不熱的話,生活在四九城裏的皇上們又何必去熱河避暑呢?


    今年的夏天因為有空調的關係,毛思嘉對‘夏天’都沒有那樣強烈的感覺了...夏天啊還是熱的,但是她經常是從早到晚呆在家裏,偶爾出門一趟也會挑清晨和傍晚。時間久了,確實會感覺遲鈍。


    就像是幾十年後的人,對夏天越來越熱這件事更多是從新聞上感知,最多一個夏天有那麽一兩次不得不經受戶外高溫(又或者很慘遇到了停電),由此曉得了夏天的威力。至於說夏天炎熱帶來的那股子‘煎熬’,那是沒有感覺的。


    時間長了,隻知道每年夏天都很熱,經常就突破高溫紀錄,然而具體怎樣是沒有切身體會的。


    “汽水...汽水多拿一點兒...不然你先把這些東西帶迴去,然後再過來一趟吧。”毛思嘉和孫繼東對照著早就列好的單子買東西,看著這會兒已經不少的各種‘補給品’,毛思嘉和孫繼東打著商量。


    最近毛思嘉和孫繼東經常是呆在家裏度夏,孫繼東還時不時出門倒騰古董舊東西,毛思嘉是真的宅在家裏都不出去的!至少白天不出去,隻是傍晚的時候去孫繼東家,再不然自己家裏吃晚飯。


    現在他們放暑假了,有的是時間,輪流去兩家父母那裏吃晚飯,一個是省事了,另一個也算是孝敬父母了——其實父母的期盼就是這麽簡單。


    不過偶爾他們也會趁著清晨出門進行采購,畢竟宅在家裏就得準備充分。


    副食本和各種票券分配的每個月的各種物資肯定是要買的,這些很多時候也要看運氣,因為緊俏的東西不是時時都有的,得自己特別注意等...不過基本的一些供應,像是糧油什麽的那肯定是隨時去買都買得到。


    而不算這些,宅在家裏最需要補充的果然還是一些零食水果什麽...按照時下的觀點,水果大概也屬於零食吧。


    又劃掉了單子上麵的一項,毛思嘉讓孫繼東先迴去一趟:“剛買的西瓜都弄迴去,還有北冰洋汽水、衛生紙...”


    “先把西瓜弄迴去,洗了切了,等到迴家的時候差不多就能吃到冰西瓜了。”


    東西很多,幸虧本來就是預備著采購的,所以自行車側麵掛了簍子。


    孫繼東再來拉東西的時候就是各種亂七八糟的零食點心、冰棍兒、花露水蚊香零碎什麽的了,毛思嘉還買了好多掛麵:“剛剛看到了,家裏好像也不多了。迴頭把肉票都給爸媽,讓爸媽幫忙看著什麽時候有肉買,無論什麽肉都好,到時候做成鹵,汆麵條吃最好!”


    最近毛思嘉和孫繼東圖方便,在家吃早中兩頓,另一頓就去兩邊爸媽那兒輪流吃。早中兩頓常常是怎麽省事兒怎麽來,造飯有的時候是自己煮個綠豆粥,喜歡甜口就加糖,喜歡鹹口就放鹹菜。毛思嘉是不會做鹹菜的,孫繼東有心向毛媽學學,毛媽白眼一翻,迴頭就給了小兩口一大壇。


    “隨便做的一點兒,夠你們吃好久了!這等你們自己學會了再費那個事兒,多久才能吃上?還不知道學不學得會呢!”雖然嘴上嫌棄,其實是照顧小兩口的意思。


    中午就常常是吃麵條了,麵條不能吃陽春麵啊,得配料!無論是吃熱乎的湯麵,還是吃涼麵,光隻有麵條都差意思。特別是毛思嘉和孫繼東,兩個人顯然是不會委屈自己的,就更不可能光吃白麵條了。


    除了時不時買點兒熟食配著吃,更重要的是做各種鹵。


    這鹵有素的有葷的有葷素混合的,各人口味不同,各有喜好(不過主流口味肯定還是葷的好吃,大塊的肉什麽的)。毛思嘉和孫繼東就屬於相當正常的口味,光是素鹵那是覺得沒什麽意思的。


    一般都托兩邊爸媽幫著做好鹵,這樣家裏下麵條吃的時候連打鹵的功夫都省了。


    鹵防著壞,一般都是吃多少做多少,特別是夏天更是如此。不過毛思嘉和孫繼東家裏、兩邊大人家裏都有冰箱,倒是可以適當多保存一些時間。特別是打的鹵裏頭有厚厚一層油時,放在冰箱裏更是能保存好久!


    如果不是沒必要,毛思嘉甚至可以把這些鹵放在冷凍室,凍到冬天吃都行!


    為了方便,毛思嘉幹脆把肉票,還有每個月買的油都拿到父母那邊了...反正她也不太注意周邊合作社什麽時候有這個有那個了。放在父母那兒有父母給家裏買東西的時候順路買了,反而更加方便。


    “別說,冰箱確實挺方便的,外國人就是會享受,聽說他們家家都有冰箱...家裏有個冰箱,看到肉啊菜啊什麽的,都可以可著勁兒買,把每個月的額度一次買完,之後就不用費事了。凍起來後絕不會壞,想吃的時候就拿出來。還有那剩菜,以前還得各種注意不要壞,現在不用費這個神了。”大概是最近買菜增多,毛媽也是有感而發。


    以前夏天是盡力不要剩菜的,如果沒辦法就是有剩菜,就會在吃完飯之後熱一編。熱過之後就不要翻動了,如此到了下一頓再吃的時候就沒那麽容易壞——其實有些容易變味的菜還是多少會有些怪味,但吃飯的人一般不會為了這個就倒掉。


    可能是因為這年頭大家都習慣了這樣,倒也很少聽說誰誰誰因為這個壞了腸胃進醫院。


    事實上,大家都把這種些微變味的菜當成是沒問題的了,甚至沒人覺得這屬於變味的範疇。


    “咱們快點兒迴家,不然冰棍兒該化了!”毛思嘉和孫繼東都騎了自行車,這個時候都急趕著迴去。


    一路腳下自行車飛快,也顧不上說話。等到到了家,背後已經全是汗!雖說晚上比較涼爽,那也還是夏天呐!屬於稍微運動就難免黏糊糊的季節!毛思嘉立刻去開空調,等到緩過熱勁兒之後才催促孫繼東去洗澡。


    等到毛思嘉在孫繼東之後洗澡出來,孫繼東正張開一個小本兒記賬。覺得有些冷了,毛思嘉就關了空調,換電風扇。


    “在記什麽呢...對了,家裏那些糧票都換成麵粉和大米了嗎?”毛思嘉和孫繼東也是很少吃玉米麵之類的粗糧的,所以每個月發的糧票,除了米票和麵票,其他的都會找人交換一下。


    孫繼東‘嗯’了一聲:“和我一個同學換過了...對了思嘉...”


    “什麽?”毛思嘉擦著頭發迴頭,湊過去看他記下的東西,都是一些小賬:“賺的挺多的啊!”


    毛思嘉和孫繼東並沒有誰管賬的說法,準確的說兩人有兩個共同賬戶。其中一個隻管存錢,為的是小家庭的大開支...比方說要買大件,又比方說還在計劃中的孩子。另一個賬戶並不是開在銀行,而是在門口掛著的軍挎裏。


    這個軍挎還是孫繼東以前的,挺舊的了。裏麵一般放兩個人的存的家用,每個月放入固定的錢,這個月家裏的小開支,從吃飯穿衣到給兩邊長輩買東西,全都從這裏出。如果錢不夠,就再一起湊。


    如果有剩的,那就挪到下個月用...一般隻有多沒有少的。


    到了年末還會看看‘家用’剩了多少,像去年就在年末數出了三十多塊...兩人用這個錢連著去了好多次大飯館。


    至於兩人手頭再有錢,那就是自己支配了。孫繼東沒問過毛思嘉的開支,毛思嘉也沒想過要拿住家裏的‘財政大權’。


    “我想買輛摩托車。”孫繼東把自己想的事說了出來。


    “買摩托車?這倒是稀罕...你以前怎麽沒買?”兩人就沒缺過錢,如果孫繼東喜歡摩托車的話,早就可以買了。


    雖然這年頭買摩托車真實死貴的!


    “之前沒有喜歡的,最近看中了...另外,我現在有一輛摩托車也比較方便。”孫繼東想起了上輩子的那輛摩托車,如果現在買,倒是提前了半年擁有,那一款摩托也是現在剛剛出來的。


    這年頭國產的摩托車很有限,稱得上真·摩托,而不是輕騎的就更少了!不過這兩年倒是各行各業都有了大變化,或許她沒有關注過的摩托車也有了一些比較好的吧。對於孫繼東打算買摩托車這件事毛思嘉沒有意見,隻是問他:“是需要用家裏的錢嗎?”


    就是那個準備應付不時之需的賬戶。摩托車可是很貴的,估計孫繼東不會買那幾百塊的輕騎,那就至少是一兩千塊才能夠了,說不定兩三千!毛思嘉也不確定他手頭有沒有那麽多錢。


    “不用...隻是覺得這是個大件,得和你說一聲。”孫繼東買摩托車,一方麵是自己確實喜歡...他不像弟弟孫衛南一樣愛開大車,但卻很喜歡摩托車撲麵而來的風速與自由。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有用處!


    他現在依舊私下倒騰古董,而且經常還需要去到周邊鄉下。雖然這裏是首都,公交在全國範圍來說已經算是很完備的了。但還是不夠!特別是一些離城比較遠的農村,甚至可能一整天都隻有一班車。


    而且稍微深入末端一些,交通工具還得換成牛車馬車。


    那太不方便了。


    如果有一輛代步的摩托車,不僅僅是出行方便,對於精心弄到的古董也更好。有的時候帶著易碎的瓷器擠公車,孫繼東自己都擔心一不小心磕碰到——每次專門去收東西,東西不可能少,常常是拿麻袋裝。他甚至不能表現的太寶貝這些東西,不然可能引起無端注意。


    “這樣說起來也是啊...有個摩托車挺好的,到時候你還可以帶我去兜風。”毛思嘉一下就跑偏了重點。


    她倒是一點兒也沒考慮孫繼東會不會騎摩托車,需不需要臨時去學...在她這裏,好像孫繼東一直都不做沒準備的事。既然是打算買摩托車了,沒道理還不會騎摩托車呀!


    “現在還蠻好的,可以兜風了...以前我記得女同誌都不能坐男同誌的車後座,馬路上還有人抓這種事兒。”毛思嘉過去肯定是很不喜歡這些的,但現在既然已經過去,再想起來就是另一種感覺了。


    可以開玩笑一樣地說出來。


    “對了,不要緊嗎?我是不知道你手頭有多少錢的...但買了一輛摩托車,剩下的錢還夠周轉你的生意嗎?”毛思嘉關心道。


    毛思嘉相信孫繼東私底下倒騰古董能賺錢,這樣賺到的錢足夠供應他們過上這個年代非常好的生活了。但毛思嘉也知道這賺到的錢絕對不會特別多,畢竟這還不是古董生意的黃金年代呢!


    或者說這個年代不是任意一種生意的黃金年代。


    任何成功都仰賴所處的環境,等到國家經濟環境越來越好,各行各業才會一起獲得長足發展。


    孫繼東這些年賺了一些錢,但他們兩個都是大手大腳的,花錢也挺多的...攢錢堪憂吧。


    孫繼東搖了搖頭:“夠的...其實這門生意口子也不大,不需要那麽多錢周轉。”


    要換成是幾十年後,就算是首富也沒底氣說這話吧,說什麽古董生意做到最大也用不上自己多少錢周轉...這就是行業現狀了。現在古董生意,還是太小眾了,即使是在北京這樣有曆史底蘊,也有當代地位的城市,涉足其中的都不多。


    這種情況下盤子不夠大,屬於有錢投進來都容不下。


    說到這裏,孫繼東自己都忍不住玩笑了一句:“比起搞古董的,搞郵票的要紅火多了,集郵市場火的很呢。幾個搞古董的都說想要改行,迴頭去郵票市場看看。”


    毛思嘉似懂非懂的,不過她對這個年代的郵票熱還是了解一些的。北京應該是最早卷入這股風潮的,很有可能也是最熱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集郵就成風了,郵票市場處在一個灰色地帶,火熱的驚人。


    大家可以用交換郵票這種不涉及買賣投資的行為從事這項活動,當然了,到底有多少買賣發生在私下,那就不得而知了。


    郵票市場如此火熱,一方麵是因為早前北京孩子確實喜歡集郵,這甚至是一項風靡了多年齡層的‘遊戲’,這算是基礎。另一方麵,郵票相比起這個時候北京孩子喜歡玩的其他收藏類遊戲相比,天然具有‘價值’。


    郵票是有限量的(至少價值高的郵票發行量都不大),而且沒有足夠以假亂真的偽造品,再加上集郵並不是小眾愛好,全世界都有這種潮流。而那些稀有的郵票定價高昂,這也是世界範圍內都有的事。


    最後,再加上這個年頭所有潛在投資者的‘熱錢’都沒地方去...是的,就是潛在投資者的熱錢。別看這年頭大家都窮,但總歸是有一些人有餘錢的,這個人群比例很低,但在基數足夠的情況下,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了。


    另外,即使是‘窮人’,有一些也多少在存折上有些錢,數字不大,可考慮到這年頭的工資、消費,那也是一筆小小財富了。


    如果這筆錢能夠錢生錢,那當然是最好不過了。


    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都沒有理財觀念,但未必沒有天然的樸素意識。


    可以說,郵票市場成為了這個年代的‘股市’,對此有一些了解,又有一些餘錢的人投入進來追漲殺跌——和之後還要很久才允許個人參與買賣的股票還真像!


    事實上,哪怕郵票市場一開始確實是一群愛好者聚集在一起交換收藏,或者以賣養藏的地方。到後來有了人單純以賺錢為目的加入,也就變了樣子了。


    “哈哈!原來是這樣嗎?不過這樣的話確實可以收幾版特別稀有的郵票呢。現在都很稀有,將來隻會更加稀罕。現在國家經濟越來越好,將來有閑錢的人隻會越來越多,個人財富也會膨脹,這些東西物以稀為貴隻會越來越貴...買這些東西至少比存銀行劃算的多。”毛思嘉說了這一句之後忽然想起了什麽。


    “對了,咱們銀行那筆錢從銀行取出來吧?唔...找個有朋友在的銀行取,全都換成那種新錢!換嶄新的、快退出流通市場的新錢,要連號,兩塊、兩毛的最好...”毛思嘉一下想到了這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通貨膨脹吞掉自己的錢。


    所以她才會來到這個時代之後這麽鹹魚啊...她隻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好了,至於說錢?隨便想起點兒什麽,就足夠保證她未來無比優裕的生活了...這種情況下本來就性格隨遇而安的她確實很難有什麽雄心壯誌。


    比如說換錢...那些老版的紙幣在將來價值很高的!退出流通領域的不說,銀行的也拿去銷毀了,換不出來,除非去古董市場弄(現在真有人做這種生意,不過出貨量都很大,畢竟這個時候這還不算太值錢,隻能以量取勝)。


    而就以她指明的快要退出流通領域的兩塊和兩毛...相對而言發行的時候是最少的。錢幣本身沒什麽藝術性,在收藏家那裏真就完全是‘物以稀為貴’的遊戲。純粹對錢想的話,換成兩塊、兩毛收益率最高!


    隻要存到2000年以後,輕輕鬆鬆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5-18 12:50:20~2020-05-19 13:57:2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梅子昂。2瓶;隨身空間有點愛、深海璵鹿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7章


    春去秋來,夏去冬來,過日子的時候不覺得時光走的快。可是忽然迴首來時路,又覺得時光倏忽而過,實在是太快了!快的來不及反應,日子便從數著時光的指縫間溜走,想抓也隻能抓住一縷風。


    感覺上昨天還在過夏天,今天就忽然到秋冬了。


    輕輕跺了跺腳,因為剛剛下過雨的關係,鞋底粘上了一些濕泥。毛思嘉又左右看了看,這才走進這家學校附近的小飯館。這家小飯館不是什麽百年老字號、知名店鋪,但在周邊大學中也有不少人知道。


    熟食做的很好,一些覺得食堂飯菜實在吃膩了的,又或者晚上未名湖畔喝酒吟詩的文藝青年,就很喜歡買一些這裏的熟食,帶迴去下酒也好。


    知道毛思嘉這次從家裏迴來要經過這家店,室友叮囑她一定要帶一些粉腸、雞腳之類的食物。據說今天打算在寢室開音樂會,磁帶播放機都弄來了——有一說一,磁帶播放機還是挺容易弄的。


    相比起其他係,外語係總是容易搞到這個裝備一些。


    磁帶也偷偷借了一些...其實說是‘偷偷’還是有些誇張了,事實上哪用‘偷偷’呢?這年頭所謂大陸以外華人世界的‘靡靡之音’雖然還不被主流所提倡,但偷偷聽的學生、青年絕不在少數。


    就算被抓住了也不會有什麽懲罰,當然了,類似批評也算是懲罰了。


    磁帶可不好借,不過再過一兩年這些東西也就多了...至於現在,用收音機收聽‘靡靡之音’太需要運氣了,音質也不好。於是磁帶就變得難得且緊俏起來,大家會想辦法弄一些空白磁帶翻錄。


    毛思嘉以前還經常用空白磁帶翻錄外語呢!


    不過磁帶翻錄的話,外語可以不那麽要求音質,隻要聽得清楚,沒有明顯雜音就行。翻錄音樂磁帶卻是音質怎麽好都嫌不夠,這對翻錄機器的要求就高了,至少不是一般的具有翻錄功能的磁帶播放機可以勝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春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春景並收藏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