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 作者:三春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嘿!往前倒騰些年,讀北京大學的都是些什麽人呐!那都是一等一的文化人,不是一般的,那是文曲星...你說說,那個時候哪能想到能親眼看看這文曲星!”有個大爺聲音大的很,說起這些中氣十足。
旁邊的人趕緊提醒他:“大爺!您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哪來的文曲星,那都是封建迷信!”
“那、那、那文曲星...”大爺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好一會兒才道:“我不是說那真是文曲星,那就是個形容,形容懂嗎?”
這下大家又樂了。
“大爺您真有學問,還懂什麽叫‘形容’呐?”
沒有孫家那樣的思想高度,但毛思嘉莫名還蠻喜歡這種氛圍的...看得出來大家就是覺得驕傲自豪,雖然很有可能其中一些人根本沒搞明白這件事。
還有毛思嘉姥姥姥爺那邊,那邊肯定也是要通知到的!
姥姥一直最喜歡毛思嘉了,她是個舊社會過來的女性,沒讀過書,寫字隻會寫自己的名字和一些數字。她倒是聽說過‘大學’,但那離她的生活太遠了,所以也從來沒有怎麽了解過。但她帶著中國人民常有的那種對讀書人的崇拜,聽說毛思嘉考上大學了,喜的不得了!
逢人就說起這件事!
“媽怎麽老說這個?”依舊在家做著老姑娘的金秋芳手上一件毛活兒,看著母親又和院兒裏的大媽說毛思嘉考上大學的事,忍不住犯起了嘀咕。
“那是思嘉有出息唄!”小弟金春喜砸了咂嘴:“這可是大學生,金貴著呢,北京大學的大學生就更不用說了...全國最好的大學,這裏的大學生也是最好的。”
說著他壓了壓聲音:“你看二哥家五一、八一,還有大姐家的小寶小雪,誰不是鼓著勁兒要考大學?不過這考大學也不是想考就能考上的!以前就知道思嘉學習好了,當時還覺得學習好沒用,現在才知道...這學知識什麽時候都是不錯的。”
“小玉不考大學嗎?”金秋芳隨口問道。
“小玉多大了?而且她又不像繼東一樣是個男的,沒那個心思也算了——哎!還是小雪難呢!小雪現在人還在農村,非得通過考大學才能迴來。可農村那邊能有什麽好條件,她一直呆在農村怎麽和城裏的考生競爭?”說到這裏金春喜又搖了搖頭。
金秋芳卻覺得事情不能這麽看:“你得往好處想,至少這是條路子,總比以前一點兒迴來的希望都沒有要好吧?而且現在政策一天一個變化,說不準什麽時候就鬆動了,沒考上大學也能迴來呢?”
“是這個道理!”金春喜笑著搖了搖頭,又教育一旁正在讀高中的女兒金愛冬和讀初中的兒子金十一:“你們得好好學習,以後像你們表姐一樣考大學!”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5-06 23:56:35~2020-05-11 05:04: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junjun 20瓶;查理金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2章
高考的事情成為了最近議論的最大熱點,主要是不少感覺敏銳的人都預感到了這隻是一個開始——不一定真的清楚之後時代的浪潮會往哪裏去,但多多少少有一些感覺,就像是察覺到了某種信號。
而在高考結果出來之後很短時間內就是開學了...主要是考試的時候已經很遲了,如果再不開學這個學期就要錯過去了。當然,這也是高考太倉促的關係,度過恢複高考在明年夏天就不會有這種事了。
然而不能等到明年夏天了...或者說這不是等待一兩天的問題。
對於引領全社會走向新時代的人來說,是怎麽抓緊時間恢複秩序都不為過的。等到明年再恢複高考?別看一年都不到,卻是讓什麽都想趕快做起來的人無法等待呢!
或者說,已經等待了太久了,所以無法再繼續等下去了。
於是給了外地學生趕來入學的時間之後,77屆大學生的入學很快就開始了。總的來說一切從簡,但又不失熱情。
沒有多少時間準備,更沒有錢可以花在這種事上,但有別的東西可以不足這方麵的缺憾——參與者的熱情,校領導的重視...其實對於這些對未來抱著美好想象,仿佛初升朝陽一樣生機勃勃的77屆大學生來說,這樣也就足夠了。
“對對對,桌子擺在這裏...你,就是你,你幫忙去貼一下標語。對了,小玲你去催一下,怎麽橫幅還沒拿過來?這都什麽時候了!新生都快過來了!”北京大學門口一個留齊耳短發,用黑色發卡別著耳後頭發的女生把周圍的同學指揮的井井有條。
雖然77屆是恢複高考後的第一屆學生,但不代表這個時候大學是空的。事實上,即使是過去那些年大學也是一直有招生的,隻不過沒有高考而已。這期間大學采用推薦入學,至於推薦的標準麽,很多很複雜,就是不以學識水平為重。
所以這個時候迎新生倒是不缺人手。
“劉慧慧倒是挺起勁的。”有人見短發女生那麽認真準備迎新,撇了撇嘴。
旁邊的同學笑的微妙:“她那是做給人看的呢——你看著吧,這天就要變了!教授一個個地迴來,還有以前學校裏的人...你說說看,他們這些之前收的推薦生是不是尷尬了?有的人硬扛那是不聰明!人家劉慧慧從來都是最精明的一個,這不,上趕著賣好來了!”
推薦入學期間學校很多方麵的工作其實是停擺的,作為國家頂級學府的北京大學要好一些,總能保住一些底子,但也就是相對而言。而最近變化巨大,除了考試入學,重新恢複以前大學的種種外,就是一些原本離開學校的人迴來了。
可以想見,學校會在之後迎來一段飛速變化的時期。
說起來現在最尷尬的確實是原來那些推薦入學的學生,按照原本的慣例,他們獲得了難得的機會進入這座數一數二的學府,這就相當於是鍍金了。而等到鍍金完畢,自然有他們的好前程。
但現在發生在眼前的一係列變化讓人目不暇接起來...未來也變得不確定了。
眼看著外麵一天一個變化,天知道他們這些人畢業的時候要麵對的是什麽!
這種情況下,這些人其實是有怨氣的...怎麽之前還好好的,恰好輪到我們就有這樣的變故?心有怨氣的情況下總會生出一些仇恨,對於這些人來說太高太遠的地方不太可能仇恨,或者說仇恨不著。
而仇恨虛無縹緲的時代、社會本身也完全沒用...因此,仇恨接下來要入學的新生就很正常了,仿佛是新生搶走了他們光明的前程——這當然是很沒有道理的,但很多時候需要的也不是道理。
人在怨恨之中隻需要有一個可以怨恨的目標而已。
對於這些人來說歡迎新生?不搞破壞就不錯了!歡迎是不可能歡迎的,還會刻意躲著今天的迎新呢!
至少眼不見、心不煩吧!
劉慧慧忙前忙後,眼睛十分銳利,如果有誰做的不好立刻就會被她指出來。來幫忙的學生和教工雖然覺得這樣麻煩,但因為她說的都是確確實實的情況,也就隻能按照她說的做了。
等到天邊泛白的時候,一切已經準備就緒了。有人預測今天的天氣:“是個大晴天呢!這倒是不錯!”
現在都冬天了,別說下雨,哪怕是陰天,坐在外麵一天也夠難受的!
“請問...請問是這裏報名嗎?”這邊才準備好,立刻就有報名的人來了。
這很正常,這可是恢複高考後的第一次高考,考上了的學生別提多興奮了!再者說了,這個時候資訊流通的慢,不像幾十年後的學生,學校報名是個什麽章程很容易就能通過搜索引擎了解的一清二楚...在不清楚情況的前提下,那肯定是盡量早到了。
這個時候過來報名的一般都是首都本地人,外地人要從火車站拉過來呢!這有專人去火車站那邊接。不過也不排除一些外地人提前過來,住在首都的親戚家或者招待所,就為了報名這一天時間寬裕一些,不會不小心錯過。
劉慧慧和身邊的同學是有分工合作的,有人查看錄取通知書,有人進行登記,等到這些進行的差不多了才會讓人帶去領東西、辦理入住什麽的。
有人覺得這個時候的大學不收費,還倒給錢,這不全麵...隻要能考上大學,沒什麽收費是真的。這個時候的高考與其說是高考,還不如說是公務員考試,隻要考上了將來就是公務員。
而給公務員做培訓啥的,國家也不會收錢的。
至於說倒給錢,這並非人人都能有的待遇...學校確實有助學金,可這是有要求的。
首先,學生之前不管有沒有工作單位,現在的關係都會轉進學校,因此糧票得由學校來發了——很多人以為這個時代的大學發糧票,這個觀點對,也不對。學校確實發糧票,但現實是城市孩子本身就有糧票,這是必然的,而農村孩子沒有糧票,也是因為他們是直接發糧食的。
重點是發錢!
發錢是真事兒,這很容易理解,如果不發錢的話就意味著這些來讀書的大學生需要完全脫產讀書。要知道這些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很多甚至是二三十歲來考大學的,這個年紀甚至上有老下有小,是一家的支柱!
如果他們脫產讀書,家裏怎麽辦?就算家裏還有其他人能掙錢,那也太艱難了!
別說那些農村來的孩子普遍條件較差,真脫產讀書那是讀不下去的!就是城市孩子也會覺得困難吧。
這筆錢由學校發,先分出一點兒做班費,直接扣在班集體那兒。然後一小部分成為零花錢,大家平常理發、買文具什麽的就從這裏來。而大部分錢其實被算作夥食費,直接劃進了食堂,這筆錢學生也是看不到的。
還有助學金,助學金是很難拿到的,每個學校又有不同。
一般來說最高等的助學金一個年級能拿到的人都隻有一兩個,真的得是最最困難的那種才行。不過拿到之後就好了,一個月就多了十幾塊呢!在這個年代可是一筆巨款,一個學徒工的工資也差不多就是這樣。
二等、三等的獎學金大概是十來塊、幾塊錢,這也不算少,但依舊隻有貧困學生可以領到。
其中出身城市,並且家中平均工資三十塊以上的不許領助學金。
另外還有一筆錢,這就真不是一般人能領的了...比如說是軍隊來人上大學的,他們將來畢業之後依舊迴原單位。對於原單位來說就不算離職,上大學期間也是能繼續拿工資的!當然,這個‘工資’會不會有一定程度的增減那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但大學期間這種有單位的學生確實是最‘富’的沒錯。
毛思嘉和孫繼東來報道的時候還比較早,畢竟她這邊報道了還得去孫繼東那邊呢!
“嗯,毛思嘉...外語係的...我看看,沒錯。”劉慧慧對照自己麵前的冊子,確認無誤。
一個師兄一直偷眼看著毛思嘉,趁這個機會閃出來:“我來帶這位同學去宿舍吧!”
這個時候的師兄沒有幾十年後的師兄那麽多想法,主要是這個時候有想法也大多沒用。但相比起帶個年紀可能比自己還大的‘師弟’,那肯定是漂亮的師妹更讓人愉快...在有選擇的前提下。
劉慧慧卻仔細,搖搖頭:“你要帶人也等一會兒,這會兒人多了,你帶一個人就走,我這邊有多少人都不夠用!再等一個同宿舍樓的,一起給送過去!”
“同學,你稍微等一會兒。”劉慧慧微笑著對毛思嘉點點頭。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毛思嘉道過謝之後就站到一邊去了,免得妨礙人家做事。
這個時候另一邊等著的女生看看毛思嘉,好奇道:“同學你是外語係的啊?你家是首都的嗎?”
其實這也是白問,她都看到毛思嘉身後跟了一串人了。雖說外地學生也可能有人送來上學,但這個可能性就低了。畢竟這個時候的火車票並不便宜...多買一個人的車票也就算了,這麽多人跟著一起來?嗬嗬。
“是的...你也是吧?”對方那一口京片子還是很明顯的。
這個時候不是幾十年後,光是大家都是這一屆高考出來的,而且還進了同一所學校,這就足夠彼此之間一下親近起來了。所以這麽會兒等待的功夫,兩人就聊了起來,還交換了名字。
女生名叫周月,年紀比毛思嘉小一歲。
毛思嘉給對方介紹和自己一起的家人:“這是我爸媽,這是我愛人,這是我公公婆婆。”
周月睜大了點兒眼睛:“你愛人?”
哇!
雖然結了婚的人參加這次高考並不少見,很多人孩子都有了也來上大學呢!但是毛思嘉看起來真不像是個結了婚的人,不隻是臉嫩,還在於身上沒有那種已婚女性的感覺。
正說話來著,另外一邊就有人招唿周月,有和她一棟宿舍樓的,師姐招唿她一起過去了。
就在周月走後不久,毛思嘉也被之前那個師兄叫走了。一個稍微有點兒局促的女生朝毛思嘉點了點頭,她是一個人來上大學的,行李不算多——隻是這個不算多是以這個年代的概念來說的。幾十年後的孩子,哪怕是一個滾輪旅行箱也會覺得太累贅,隻想當個背包客走天涯。
現在不同,大家沒什麽錢,不會想到到了地方買新的這種操作。或者說就算有錢也得麵對很多東西不是有錢就能買的現實,隻能‘累贅’地帶著。
這種情況下,出遠門時的行李就多的驚人了!光是鋪蓋這一項就是滿滿一大包。
這個女生也是這樣,梳兩個麻花辮,穿一件顏色很老氣的舊外套...這應該原本不是她的衣服,或許是用長輩的衣服改的。原本應該還算整潔,但在經曆幾天的舟車勞頓之後也不免沾上塵土汙漬。
她的行李原本是自己一個人很艱難地扛過來的,現在有師兄幫忙自然不必再那樣辛苦了。
“這是毛思嘉,說來巧了,你們一個宿舍的——這是姚小芳,湖南人。”師兄簡單做了個自我介紹。
此時‘小芳’還不時一個全民皆知的梗,顯然沒人覺得這個親切的名字有什麽問題,毛思嘉笑著和對方打招唿:“你好!”
“你好!”雖然有些局促,但能夠在這個年代考上大學,而且還是北京大學這樣的學府,估計也是極其優秀的人。在稍微局促之外,這個叫‘小芳’的姑娘還是很快也打了個招唿。
她應該不是害羞的人,隻是乍一來到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難免有一些受到震懾,以至於舉止失常起來。
雖然現在的北京對於毛思嘉來說實在不夠看,相比起幾十年後帶著濃烈科幻風格的摩天都市,現在的北京並不會比老家小城九十年代的樣子更現代。
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就不是這樣了,很多小城或農村來的學生乍一見到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隻會覺得哪裏都默聲,哪裏都具有威懾力。這就像是普通人第一次去超級豪華的酒店,怕自己哪裏做的不好引來別人看,難免局促。
姚小芳也是這樣。
“你是湖南人啊...我爸爸也是湖南的呢...爸爸,這是老鄉!”毛思嘉轉身叫了毛爸。
“我爸是武陵人,你呢?”說這句話的時候毛思嘉是生疏的武陵口音...主要是平常都習慣普通話了,突然說地方話難免不習慣。
南方各地方言常有‘十裏不同音’的說法,臨近的兩個村子說的方言可能都有不小的差異。但總的來說,地域差異不大的情況下,聽還是能聽的懂的。
姚小芳聽毛思嘉那蹩腳的武陵口音就忍不住笑了起來,原本的緊張也散去不少...她原本還有些擔心首都姑娘不好相處呢。
旁邊的人趕緊提醒他:“大爺!您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哪來的文曲星,那都是封建迷信!”
“那、那、那文曲星...”大爺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好一會兒才道:“我不是說那真是文曲星,那就是個形容,形容懂嗎?”
這下大家又樂了。
“大爺您真有學問,還懂什麽叫‘形容’呐?”
沒有孫家那樣的思想高度,但毛思嘉莫名還蠻喜歡這種氛圍的...看得出來大家就是覺得驕傲自豪,雖然很有可能其中一些人根本沒搞明白這件事。
還有毛思嘉姥姥姥爺那邊,那邊肯定也是要通知到的!
姥姥一直最喜歡毛思嘉了,她是個舊社會過來的女性,沒讀過書,寫字隻會寫自己的名字和一些數字。她倒是聽說過‘大學’,但那離她的生活太遠了,所以也從來沒有怎麽了解過。但她帶著中國人民常有的那種對讀書人的崇拜,聽說毛思嘉考上大學了,喜的不得了!
逢人就說起這件事!
“媽怎麽老說這個?”依舊在家做著老姑娘的金秋芳手上一件毛活兒,看著母親又和院兒裏的大媽說毛思嘉考上大學的事,忍不住犯起了嘀咕。
“那是思嘉有出息唄!”小弟金春喜砸了咂嘴:“這可是大學生,金貴著呢,北京大學的大學生就更不用說了...全國最好的大學,這裏的大學生也是最好的。”
說著他壓了壓聲音:“你看二哥家五一、八一,還有大姐家的小寶小雪,誰不是鼓著勁兒要考大學?不過這考大學也不是想考就能考上的!以前就知道思嘉學習好了,當時還覺得學習好沒用,現在才知道...這學知識什麽時候都是不錯的。”
“小玉不考大學嗎?”金秋芳隨口問道。
“小玉多大了?而且她又不像繼東一樣是個男的,沒那個心思也算了——哎!還是小雪難呢!小雪現在人還在農村,非得通過考大學才能迴來。可農村那邊能有什麽好條件,她一直呆在農村怎麽和城裏的考生競爭?”說到這裏金春喜又搖了搖頭。
金秋芳卻覺得事情不能這麽看:“你得往好處想,至少這是條路子,總比以前一點兒迴來的希望都沒有要好吧?而且現在政策一天一個變化,說不準什麽時候就鬆動了,沒考上大學也能迴來呢?”
“是這個道理!”金春喜笑著搖了搖頭,又教育一旁正在讀高中的女兒金愛冬和讀初中的兒子金十一:“你們得好好學習,以後像你們表姐一樣考大學!”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5-06 23:56:35~2020-05-11 05:04: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junjun 20瓶;查理金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2章
高考的事情成為了最近議論的最大熱點,主要是不少感覺敏銳的人都預感到了這隻是一個開始——不一定真的清楚之後時代的浪潮會往哪裏去,但多多少少有一些感覺,就像是察覺到了某種信號。
而在高考結果出來之後很短時間內就是開學了...主要是考試的時候已經很遲了,如果再不開學這個學期就要錯過去了。當然,這也是高考太倉促的關係,度過恢複高考在明年夏天就不會有這種事了。
然而不能等到明年夏天了...或者說這不是等待一兩天的問題。
對於引領全社會走向新時代的人來說,是怎麽抓緊時間恢複秩序都不為過的。等到明年再恢複高考?別看一年都不到,卻是讓什麽都想趕快做起來的人無法等待呢!
或者說,已經等待了太久了,所以無法再繼續等下去了。
於是給了外地學生趕來入學的時間之後,77屆大學生的入學很快就開始了。總的來說一切從簡,但又不失熱情。
沒有多少時間準備,更沒有錢可以花在這種事上,但有別的東西可以不足這方麵的缺憾——參與者的熱情,校領導的重視...其實對於這些對未來抱著美好想象,仿佛初升朝陽一樣生機勃勃的77屆大學生來說,這樣也就足夠了。
“對對對,桌子擺在這裏...你,就是你,你幫忙去貼一下標語。對了,小玲你去催一下,怎麽橫幅還沒拿過來?這都什麽時候了!新生都快過來了!”北京大學門口一個留齊耳短發,用黑色發卡別著耳後頭發的女生把周圍的同學指揮的井井有條。
雖然77屆是恢複高考後的第一屆學生,但不代表這個時候大學是空的。事實上,即使是過去那些年大學也是一直有招生的,隻不過沒有高考而已。這期間大學采用推薦入學,至於推薦的標準麽,很多很複雜,就是不以學識水平為重。
所以這個時候迎新生倒是不缺人手。
“劉慧慧倒是挺起勁的。”有人見短發女生那麽認真準備迎新,撇了撇嘴。
旁邊的同學笑的微妙:“她那是做給人看的呢——你看著吧,這天就要變了!教授一個個地迴來,還有以前學校裏的人...你說說看,他們這些之前收的推薦生是不是尷尬了?有的人硬扛那是不聰明!人家劉慧慧從來都是最精明的一個,這不,上趕著賣好來了!”
推薦入學期間學校很多方麵的工作其實是停擺的,作為國家頂級學府的北京大學要好一些,總能保住一些底子,但也就是相對而言。而最近變化巨大,除了考試入學,重新恢複以前大學的種種外,就是一些原本離開學校的人迴來了。
可以想見,學校會在之後迎來一段飛速變化的時期。
說起來現在最尷尬的確實是原來那些推薦入學的學生,按照原本的慣例,他們獲得了難得的機會進入這座數一數二的學府,這就相當於是鍍金了。而等到鍍金完畢,自然有他們的好前程。
但現在發生在眼前的一係列變化讓人目不暇接起來...未來也變得不確定了。
眼看著外麵一天一個變化,天知道他們這些人畢業的時候要麵對的是什麽!
這種情況下,這些人其實是有怨氣的...怎麽之前還好好的,恰好輪到我們就有這樣的變故?心有怨氣的情況下總會生出一些仇恨,對於這些人來說太高太遠的地方不太可能仇恨,或者說仇恨不著。
而仇恨虛無縹緲的時代、社會本身也完全沒用...因此,仇恨接下來要入學的新生就很正常了,仿佛是新生搶走了他們光明的前程——這當然是很沒有道理的,但很多時候需要的也不是道理。
人在怨恨之中隻需要有一個可以怨恨的目標而已。
對於這些人來說歡迎新生?不搞破壞就不錯了!歡迎是不可能歡迎的,還會刻意躲著今天的迎新呢!
至少眼不見、心不煩吧!
劉慧慧忙前忙後,眼睛十分銳利,如果有誰做的不好立刻就會被她指出來。來幫忙的學生和教工雖然覺得這樣麻煩,但因為她說的都是確確實實的情況,也就隻能按照她說的做了。
等到天邊泛白的時候,一切已經準備就緒了。有人預測今天的天氣:“是個大晴天呢!這倒是不錯!”
現在都冬天了,別說下雨,哪怕是陰天,坐在外麵一天也夠難受的!
“請問...請問是這裏報名嗎?”這邊才準備好,立刻就有報名的人來了。
這很正常,這可是恢複高考後的第一次高考,考上了的學生別提多興奮了!再者說了,這個時候資訊流通的慢,不像幾十年後的學生,學校報名是個什麽章程很容易就能通過搜索引擎了解的一清二楚...在不清楚情況的前提下,那肯定是盡量早到了。
這個時候過來報名的一般都是首都本地人,外地人要從火車站拉過來呢!這有專人去火車站那邊接。不過也不排除一些外地人提前過來,住在首都的親戚家或者招待所,就為了報名這一天時間寬裕一些,不會不小心錯過。
劉慧慧和身邊的同學是有分工合作的,有人查看錄取通知書,有人進行登記,等到這些進行的差不多了才會讓人帶去領東西、辦理入住什麽的。
有人覺得這個時候的大學不收費,還倒給錢,這不全麵...隻要能考上大學,沒什麽收費是真的。這個時候的高考與其說是高考,還不如說是公務員考試,隻要考上了將來就是公務員。
而給公務員做培訓啥的,國家也不會收錢的。
至於說倒給錢,這並非人人都能有的待遇...學校確實有助學金,可這是有要求的。
首先,學生之前不管有沒有工作單位,現在的關係都會轉進學校,因此糧票得由學校來發了——很多人以為這個時代的大學發糧票,這個觀點對,也不對。學校確實發糧票,但現實是城市孩子本身就有糧票,這是必然的,而農村孩子沒有糧票,也是因為他們是直接發糧食的。
重點是發錢!
發錢是真事兒,這很容易理解,如果不發錢的話就意味著這些來讀書的大學生需要完全脫產讀書。要知道這些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很多甚至是二三十歲來考大學的,這個年紀甚至上有老下有小,是一家的支柱!
如果他們脫產讀書,家裏怎麽辦?就算家裏還有其他人能掙錢,那也太艱難了!
別說那些農村來的孩子普遍條件較差,真脫產讀書那是讀不下去的!就是城市孩子也會覺得困難吧。
這筆錢由學校發,先分出一點兒做班費,直接扣在班集體那兒。然後一小部分成為零花錢,大家平常理發、買文具什麽的就從這裏來。而大部分錢其實被算作夥食費,直接劃進了食堂,這筆錢學生也是看不到的。
還有助學金,助學金是很難拿到的,每個學校又有不同。
一般來說最高等的助學金一個年級能拿到的人都隻有一兩個,真的得是最最困難的那種才行。不過拿到之後就好了,一個月就多了十幾塊呢!在這個年代可是一筆巨款,一個學徒工的工資也差不多就是這樣。
二等、三等的獎學金大概是十來塊、幾塊錢,這也不算少,但依舊隻有貧困學生可以領到。
其中出身城市,並且家中平均工資三十塊以上的不許領助學金。
另外還有一筆錢,這就真不是一般人能領的了...比如說是軍隊來人上大學的,他們將來畢業之後依舊迴原單位。對於原單位來說就不算離職,上大學期間也是能繼續拿工資的!當然,這個‘工資’會不會有一定程度的增減那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但大學期間這種有單位的學生確實是最‘富’的沒錯。
毛思嘉和孫繼東來報道的時候還比較早,畢竟她這邊報道了還得去孫繼東那邊呢!
“嗯,毛思嘉...外語係的...我看看,沒錯。”劉慧慧對照自己麵前的冊子,確認無誤。
一個師兄一直偷眼看著毛思嘉,趁這個機會閃出來:“我來帶這位同學去宿舍吧!”
這個時候的師兄沒有幾十年後的師兄那麽多想法,主要是這個時候有想法也大多沒用。但相比起帶個年紀可能比自己還大的‘師弟’,那肯定是漂亮的師妹更讓人愉快...在有選擇的前提下。
劉慧慧卻仔細,搖搖頭:“你要帶人也等一會兒,這會兒人多了,你帶一個人就走,我這邊有多少人都不夠用!再等一個同宿舍樓的,一起給送過去!”
“同學,你稍微等一會兒。”劉慧慧微笑著對毛思嘉點點頭。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毛思嘉道過謝之後就站到一邊去了,免得妨礙人家做事。
這個時候另一邊等著的女生看看毛思嘉,好奇道:“同學你是外語係的啊?你家是首都的嗎?”
其實這也是白問,她都看到毛思嘉身後跟了一串人了。雖說外地學生也可能有人送來上學,但這個可能性就低了。畢竟這個時候的火車票並不便宜...多買一個人的車票也就算了,這麽多人跟著一起來?嗬嗬。
“是的...你也是吧?”對方那一口京片子還是很明顯的。
這個時候不是幾十年後,光是大家都是這一屆高考出來的,而且還進了同一所學校,這就足夠彼此之間一下親近起來了。所以這麽會兒等待的功夫,兩人就聊了起來,還交換了名字。
女生名叫周月,年紀比毛思嘉小一歲。
毛思嘉給對方介紹和自己一起的家人:“這是我爸媽,這是我愛人,這是我公公婆婆。”
周月睜大了點兒眼睛:“你愛人?”
哇!
雖然結了婚的人參加這次高考並不少見,很多人孩子都有了也來上大學呢!但是毛思嘉看起來真不像是個結了婚的人,不隻是臉嫩,還在於身上沒有那種已婚女性的感覺。
正說話來著,另外一邊就有人招唿周月,有和她一棟宿舍樓的,師姐招唿她一起過去了。
就在周月走後不久,毛思嘉也被之前那個師兄叫走了。一個稍微有點兒局促的女生朝毛思嘉點了點頭,她是一個人來上大學的,行李不算多——隻是這個不算多是以這個年代的概念來說的。幾十年後的孩子,哪怕是一個滾輪旅行箱也會覺得太累贅,隻想當個背包客走天涯。
現在不同,大家沒什麽錢,不會想到到了地方買新的這種操作。或者說就算有錢也得麵對很多東西不是有錢就能買的現實,隻能‘累贅’地帶著。
這種情況下,出遠門時的行李就多的驚人了!光是鋪蓋這一項就是滿滿一大包。
這個女生也是這樣,梳兩個麻花辮,穿一件顏色很老氣的舊外套...這應該原本不是她的衣服,或許是用長輩的衣服改的。原本應該還算整潔,但在經曆幾天的舟車勞頓之後也不免沾上塵土汙漬。
她的行李原本是自己一個人很艱難地扛過來的,現在有師兄幫忙自然不必再那樣辛苦了。
“這是毛思嘉,說來巧了,你們一個宿舍的——這是姚小芳,湖南人。”師兄簡單做了個自我介紹。
此時‘小芳’還不時一個全民皆知的梗,顯然沒人覺得這個親切的名字有什麽問題,毛思嘉笑著和對方打招唿:“你好!”
“你好!”雖然有些局促,但能夠在這個年代考上大學,而且還是北京大學這樣的學府,估計也是極其優秀的人。在稍微局促之外,這個叫‘小芳’的姑娘還是很快也打了個招唿。
她應該不是害羞的人,隻是乍一來到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難免有一些受到震懾,以至於舉止失常起來。
雖然現在的北京對於毛思嘉來說實在不夠看,相比起幾十年後帶著濃烈科幻風格的摩天都市,現在的北京並不會比老家小城九十年代的樣子更現代。
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就不是這樣了,很多小城或農村來的學生乍一見到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隻會覺得哪裏都默聲,哪裏都具有威懾力。這就像是普通人第一次去超級豪華的酒店,怕自己哪裏做的不好引來別人看,難免局促。
姚小芳也是這樣。
“你是湖南人啊...我爸爸也是湖南的呢...爸爸,這是老鄉!”毛思嘉轉身叫了毛爸。
“我爸是武陵人,你呢?”說這句話的時候毛思嘉是生疏的武陵口音...主要是平常都習慣普通話了,突然說地方話難免不習慣。
南方各地方言常有‘十裏不同音’的說法,臨近的兩個村子說的方言可能都有不小的差異。但總的來說,地域差異不大的情況下,聽還是能聽的懂的。
姚小芳聽毛思嘉那蹩腳的武陵口音就忍不住笑了起來,原本的緊張也散去不少...她原本還有些擔心首都姑娘不好相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