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 作者:三春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人家住一間,大舅夫妻住一間,原本寬敞的客廳隔了三分之一出來,給老姨住(就和毛思嘉家裏毛思嘉那個房間一樣)。至於金五一,他現在還是單身漢一個,晚上在客廳睡就行了。
這種幾乎人人都有私人空間的‘奢華體驗’,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條件優越了。
姥爺還在沉思著,似乎是在考慮該不該答應。一旁的大舅媽就不樂意了:“不是,大姐,你這主意是怎麽想的?讓孩子來娘家結婚,虧你想的出!你說你家沒地方、有困難,說說看哪兒困難了!”
“你們家有夫妻兩個,孩子們呢,小玉平常都在京郊農場,並不住家。小雪就更別說了,這個時候在地方插隊,且迴不來呢!小官新婚,你們就帶著小寶住一陣,讓點兒地方給新婚夫妻唄!”
話是這麽說,然而事實是,當初大姨和大姨父結婚的時候就隻分了一間房。說起來當初分房還相對寬鬆,不至於如此...但這種事也要分情況。情況就是大姨父這個人太‘老好人’了一些,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有的時候就是這麽殘酷。
不是你規規矩矩、一點兒不給領導添麻煩,就能有好處的...
特別是分房子這種事,大家誰不盯著啊?最後弄來弄去,竟然隻得了一間房。這些年大姨越來越掐尖要強,未必沒有大姨父實在是太‘老好人’的緣故,一家人總得有一個不好欺負一些。
平常夫妻兩個睡雙人床,和孩子們睡的上下鋪之間隻有一重簾子。他們能這樣,新人卻不一定好意思。反正看過大姨家之後,親家那邊說了,至少得找個能過新婚的地方,讓孩子適應適應婚姻生活。
一開始就這種環境,實在是地獄難度了。
“我家才一間房——”大姨顯然是生氣了。
然而她的話被老姨一下打斷了:“所以呢,大姐是想讓誰給小官他們夫妻兩個騰屋子?爸媽是不可能的。五一睡客廳,還是個一米的單人床,也不合適。是讓我騰地方,還是讓大哥大嫂騰?騰屋子不是事兒,關鍵是騰了屋子出來的人住哪兒去?”
其實按照大姨的計劃,最好騰屋子的人當然是老姨了。真要是讓弟弟夫妻兩個騰房間,夫妻兩個一時找個地方對付也挺麻煩的。妹妹則不同,可以在爸媽屋子裏,兩條條凳、一塊門板就開出一張小床來。
但這話不能直說,大姨一慣知道這個妹妹性子有點兒古怪。真要是惹出她的脾氣來了,不管不顧地鬧起來,又是不能收場的局麵。
正在為難間,還是姥爺磕了磕煙鍋:“行了,秋芳,你給小官騰出屋子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2-15 23:36:48~2020-02-16 23:59:0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隻想考個證、………5瓶;隨身空間有點愛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1章
“老家人可真熱情!”孫正道臨到迴家的時候還美滋滋的。
孫家一家,難得老小齊聚,就一起迴了一趟孫正道老家。既是一家人團圓,也是迴老家看看的意思。就是等到迴家的時候,大兒子一家早就先走了,大兒子在新疆建設兵團那邊,職位不低,很多事情都等著他拍板,假期並沒有那麽長。
至於孫正道夫妻,以及大女兒孫勝男一家、二兒子孫繼東、二女兒孫西西、小兒子孫衛南,倒是一起迴的家。
火車上,一家人買的是臥鋪票,這是一間四床的臥鋪,所以兩間房都是自家人。相比起一般趕火車的人,已經算是很輕鬆了。
孫媽打了開水迴來就聽到丈夫這麽說,嘴一撇:“老家人是熱情,那是因為你沒少照顧老家...這些年你寄迴來的東西和錢還少了嗎?”
雖然是這麽說,其實孫媽並沒有太多的埋怨。主要是這個時候發達了,照顧照顧老家親戚被看作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孫正道沒有親兄弟在老家,有的隻是稍遠一些的親戚,這已經很好了。
孫媽可是見過的,一些工資比丈夫還高的將校,他們的日子過的連普通人都不如。這就是因為工資雖相對高一些,需要照顧的人也多了不少...親爹親媽親兒親女就不用說,還有兄弟姐妹,這才讓人頭禿。
幾十年後的人覺得自己又不欠兄弟姐妹的,對方困難,偶爾借點兒錢也就罷了,沒有養著兄弟姐妹的道理,所謂‘救急不救窮’嘛。可這個時候卻不一定是這種想法,這個時候更流行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很多時候養那麽多孩子,一個是因為勞力多總是好的,另一個就是為了‘廣撒網,多捕魚’!
這個時候也沒辦法在一個孩子身上投入太多,采用那種搞投資、高成材率的培養方法。退一步,就隻能散養了,這麽多孩子裏隻要有一個出息的,就能帶起全家來(就算不成材,好歹也收獲了勞動力)。
這樣說或許很無情,但剝開各種考量之後,剩下的東西確實就是這樣了。
“別這麽說嘛,親不親、老家人,我小時候受照顧多...”孫正道知道自己老婆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所以也是笑著說的。
相比起孫正道,孫勝男就沒有她爸爸那麽樂了,她算得上是家裏最討厭這次迴老家的人了。她小時候或許受過一些苦,但是等到她稍微長大一些,新中國就成立了。從那之後,她跟著爸爸媽媽生活在北京,其實過的很好。
至少在這個時代來說過的很好。
之後她工作、結婚,都是順順利利,沒有一點兒波折的。她現在的工作就是部裏後勤部門一小會計,可以說是相當安逸了。
這讓她很不習慣老家的生活——她一家子來的,兩個孩子,小的那個男孩兒才兩歲。在北京的時候她給這個孩子照顧的是很精細的,按照的是新一代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養孩子。
不說無微不至吧,至少很注意孩子的衛生問題、健康問題...
她會注意孩子應該營養均衡,想著給孩子弄鈣片、魚肝油之類的東西吃(對症不對症先不說,至少是有這個想法的)。自然更注意孩子的衛生情況,類似他們這一輩小時候看到地上有什麽都要撿起來往嘴裏塞的舉動,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而來了老家,連上廁所的衛生紙都沒有...最後還是專門去了一趟老家的縣城,買了一些衛生紙、肥皂什麽的應急。
老家的孩子很野...雖說這個時候北京城裏長大的孩子也很調皮,但這種調皮很鄉野之間的孩子是不一樣的。女兒被一幫孩子帶去玩兒了,她一開始不當迴事兒,後來看到一起玩的孩子從屋頂上摔下來了,她才白了臉。
然而老家的孩子爸媽看到孩子沒摔出個好歹來,就統統像是沒看見一樣...
女兒不過在老家呆了半個月,整個人都野了,她可呆不下去了!
聽到爸爸這麽說,雖然明麵上不說什麽,臉上卻是不以為然的。說到底,那裏對孫正道來說是親切無比的故鄉,對她來說卻是一個過去從沒有來過的、完全陌生的地方。
如果不是爸爸和保姆一個地方出來的,說話有老家口音,說不定他們幾個小的連老家話都半懂不懂了。
“說起來也是好笑,有一個伯娘竟然偷偷問起繼東有沒有結婚,說是想做媒。”孫勝男不好直接說老家壞話,卻不妨礙她以一種‘旁敲側擊’地方式嘲笑老家。“媽,你說說看,這是什麽話?想的也太好了!大弟有北京戶口,現在在公安部上班,不是說他們領導器重他,下次有升副科長的機會就提拔他?大弟在北京什麽好姑娘找不到,得去老家鄉下找?”
副科長其實並不算什麽正經的編製,說起來還是科長手下的科員。很多老科員臨到老了升不上去,此時安排個‘等同副科長待遇’是挺常見的事情。不過孫繼東人年輕,有這個機遇又不一樣了。
孫勝男這話孫正道就不愛聽了,當即斥責女兒:“說的什麽話?你說的這才不是好話呢!老家人怎麽了,你拿了北京戶口就看不上老家人了?往上數幾輩子,連你老子在內,都是老家人,怎麽?你也看不起?”
他是個老派的人,對於兒女這一輩一些‘壞毛病’是看在眼裏,平常不說而已。現在孫勝男這樣說,他可不就發作了。越想越氣,起身又教訓:“嫌貧愛富,誰教你這個壞毛病的?這才洗幹淨腿上的泥幾年呢?就看不起別人了?”
“你什麽階級情感!?”這句話算是很重的責罵了。
孫媽還是疼女兒的,但又不好說女兒說的沒錯,隻能委婉道:“你小聲點兒,也少說兩句...勝男都是兩個孩子的媽了,孩子們也在車上呢。你這樣不給她留麵子,她在孩子麵前也不好看。”
孫正道卻更生氣了一些:“我不說她,難道她現在這樣就能給孩子們做好榜樣了!?”
這話反而激起了孫勝男的不滿,反嘴道:“爸爸!你說的是沒錯,可是這話您試試別跟我說啊!您去和北京七百萬人說去,就和他們說,別讓兒子娶北京姑娘,也別讓女兒嫁北京小夥兒。按您說的,都得找外頭的,最好是老家的!您看看人家聽不聽!”
說完話也不等當爹的再說,出了房間,頭也不迴地走了。
車廂外頭都是不認識的人,一時之間還真不好追出去。
“你看看,這就是你的好女兒!你怎麽教的她?就這麽和我說話的?”孫正義叉著腰,對老婆吹胡子瞪眼。
孫媽見女兒走了,也懶得勸什麽,直接道:“什麽叫我怎麽教的?難道女兒是我一個人的?得了吧,別和我說這個。”
孫正道心裏還是氣,就問旁邊上下鋪,躺在床上看書的兩兒子:“繼東、衛南,你們說說,我說的對不對。”
孫衛南把眼睛從書上挪開,心累地說:“爸爸,這事兒吧,我不好說啊...您和大姐這話麽...您說的肯定不錯,咱們其實都是無產階級,您小時候還是農民呢,看不起老家人確實不對!”
說到這裏,他又多瞟了他爹一眼,才接著說:“不過姐姐這話也不是沒理由的,事實就是,北京城裏的家長肯定不樂意孩子的結婚對象是外頭的...這是事實,您沒法忽視客觀事實啊。”
孫媽有心不讓丈夫在這個話題上糾結太多,就在一旁插嘴:“勝男剛剛那話說的欠妥當,但有一件事倒是提醒了我...繼東確實到了考慮對象的時候了。掐指一算,翻過年去繼東是二十四歲了,我們那時候是有打仗耽誤,不然的話這個年紀孩子都幾個了。”
本來孫繼東是安安靜靜看書的,這話忽然帶到自己身上,他也有點兒意外。
他本來想裝作沒聽見,就此天下太平的。孫媽卻不讓他如願,提醒他:“繼東,你把那書給放下,媽和你說話呢!說說看,你喜歡什麽樣的姑娘,迴頭到家了我和你幾個姨都說說,保準給你相看到!”
孫繼東沒辦法,隻能把書給放下了。躺在上鋪的床上,眼睛盯著車頂,歎了口氣:“媽,您能別管我嗎?”
孫媽一聽這話就不樂意了:“什麽叫別管你?從小到大不是我管你?那個時候你怎麽不說不讓管?我知道你們年輕人喜歡自由戀愛,你要是能自由戀愛來一姑娘,我還說什麽啊,你這不是沒有嗎!”
“介紹對象也有介紹對象的好處,至少有熟人居中,都是知根知底的。要是人不好,也不好介紹來啊。再者說了,又不是讓你直接結婚,就認識認識,真要是相處不來,難道我們還會強拉著你們結婚?”孫媽諄諄善誘,她還以為兒子的拒絕是因為想要自由戀愛。
現在的孩子可不比以前了。
孫繼東沒法說什麽,感覺上說什麽都不對,說什麽也沒用...真正有用的那些話卻是不太好說的。
隻能將被子往頭上一蓋,假裝自己睡著了——這個假裝也忒假了,顯然是瞞不了任何人的,但孫繼東也沒想要瞞誰。隻等著孫媽伸手夠了他幾下,到底沒有扯開他的被子,最後還是放棄了。
孫媽嘟嘟囔囔:“現在的孩子都怎麽迴事兒?不想結婚了嗎?這樣的半大小夥子,就不想要個媳婦兒?”
“媽,您就別忙這個了,我哥他這個人一向有主意!迴頭您不經同意給他介紹女朋友,您信不信,他真能把人撂在那兒,都不在搭理的。”孫衛南一向站在自己二哥這邊,這個時候也不忘為孫繼東說話。
“去你的!這話輪得著你說嗎?”孫媽瞪了小兒子一眼,轉身離開了車廂,拋下一句:“真是養了一屋子的討債鬼!”
留在車廂內的三個‘討債鬼’,互相看看,最後還是孫正道清了清嗓子:“你們媽媽最近是不是脾氣不太好?”
“這很正常...”說這句話的時候,孫衛南看自己爸爸的表情是非常憐憫的:“媽媽這是到了更年期了,你知道更年期吧?更年期就是....”
bb...這樣解釋了一遍,孫衛南才總結:“總之,爸爸你最近順著媽媽一點兒。”
“這關我什麽事?”孫正道覺得莫名其妙,一眼掃過對麵的兒子,逮著孫繼東說:“還是你二哥,答應你媽見個女孩兒怎麽了?要真成了,也少了你媽一樁心事——算了,不說你了。”
看著二兒子似乎有下床離開車廂的表現,孫正道這才停下了話頭。
孫繼東今年二十四歲,這個年紀其實並不算大,放在男孩子身上就更沒有什麽可著急的了。不過當家長的,心態總是不一樣的。更何況這個年代還流行英年早婚來著,二十四歲的男孩子,不說一定要結婚,卻是家裏人一定要開始關心他的婚事了。
有談朋友的,該催著帶朋友迴家來看看。沒有談朋友的,那就要發動小姐妹,給找個了。
孫媽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個兒子看上去太清心寡欲了!這個年紀的男孩兒,不結婚、不談朋友也就算了,看到女孩兒還都沒什麽興趣的樣子,這正常嗎?
孫媽又不止一個兒子,就從大兒子孫向北和小兒子孫衛南身上的經驗來說,沒結婚的男孩兒不應該正是對女孩兒有興趣的時候嗎?就連小兒子孫衛南,別看年紀不大,也一樣會偷偷關注院兒裏長得好看的姑娘呢!
想來想去想不通,隻能自我開解...這個兒子從小就比其他幾個孩子要沉穩一些。
然而迴頭還是忍不住向小兒子打聽:“你二哥平常就沒有對哪個女孩兒有不同?”
孫衛南非常機敏地看了母親大人一眼,將這個話在腦子裏過了一遍,才謹慎迴答:“這種事兒我怎麽知道啊?”
“你怎麽不知道?你們可是兄弟倆!”孫媽嗔怪地看了一眼兒子。
孫衛南覺得自己都不知道從哪裏說起了,隻能無奈道:“媽!這事兒不是這樣的,我和二哥是兄弟,可他也不是把我拴在他褲帶上了啊!哥平常上班,我平常也上班。我和二哥在一起的時間難道會比媽你多嗎?”
孫媽一窒,說不出話來了,這個迴答太有力了!
看著被忽悠過去的母上大人,孫衛南覺得自己鬆了一口氣——二哥眼裏當然有十分不同的姑娘啦!但是這是能說的嗎?
孫衛南自從發現二哥和毛思嘉很熟,就處在一種很奇妙的狀態裏。雖然二哥有告訴他這是怎麽迴事,說是他幫了被小流氓糾纏的毛思嘉,然後兩個人互相借書看,一來二去就熟悉了。
但是,直覺向來敏銳的孫衛南覺得事情才沒那麽簡單!
二哥幫了被小流氓糾纏的毛思嘉,這沒什麽問題。毛思嘉長得漂亮,被流氓糾纏是有可能的。二哥見義勇為也是很正常的,隻要他見到了這種事,就不可能不管。
但是後續的來往就很成問題了,他認識毛思嘉,所以知道毛思嘉是個外熱內冷的姑娘——非常好說話,可真要和她親近起來,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至少,她並不是那種主動和一個人相熟的人,在這種事上她是很被動的。
而自家二哥呢,外冷,卻不一定內熱。非要說的話,可能是個連表麵功夫都不樂意做的人,很難和一個人‘熟悉’起來。兩個人的相似點在於,都不是會在這種事上主動的人。
兩個都對主動相熟不感興趣的人卻熟了起來,是誰改變了原有的習性,又是為了什麽?
孫衛南這個人一向非常敏銳,特別是觀察人的時候,他覺得自己這次肯定沒錯。
他隱隱約約有感覺...改變自己原有習性的人應該是自家二哥。說真的,二哥那敷衍的解釋等於是沒有解釋,孫衛南不可能那麽簡單就忽悠過去。隻不過他也沒必要追究兩個人到底是怎麽迴事...說到底,這是年輕人的私事,孫衛南是一個表麵大大咧咧,實際上很有分寸感的人。
孫衛南覺得,自家二哥既然現在什麽都沒說,那就是有自己的理由。將來真的想和家裏說了,那也是他自己開口。在此之前他多什麽嘴呢?說不定自己這一多嘴反而壞事!
孫媽很關心二兒子的事,但到底還沒有到最後期限(孫繼東才二十四歲),男孩子的年齡總沒有女孩子的年齡那麽敏感。所以也就是迴家那幾天多說了幾句,迴頭真的上班忙碌起來就忘記。
上了一周的班,周日休息,孫繼東這才去見毛思嘉——這是孫繼東托孫衛南給毛思嘉帶的口信。說實在的,弟弟和毛思嘉做了同事,給孫繼東的最大感覺就是很多事情方便了很多。
孫·工具人·衛南:這是親哥嗎!!!
這種幾乎人人都有私人空間的‘奢華體驗’,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條件優越了。
姥爺還在沉思著,似乎是在考慮該不該答應。一旁的大舅媽就不樂意了:“不是,大姐,你這主意是怎麽想的?讓孩子來娘家結婚,虧你想的出!你說你家沒地方、有困難,說說看哪兒困難了!”
“你們家有夫妻兩個,孩子們呢,小玉平常都在京郊農場,並不住家。小雪就更別說了,這個時候在地方插隊,且迴不來呢!小官新婚,你們就帶著小寶住一陣,讓點兒地方給新婚夫妻唄!”
話是這麽說,然而事實是,當初大姨和大姨父結婚的時候就隻分了一間房。說起來當初分房還相對寬鬆,不至於如此...但這種事也要分情況。情況就是大姨父這個人太‘老好人’了一些,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有的時候就是這麽殘酷。
不是你規規矩矩、一點兒不給領導添麻煩,就能有好處的...
特別是分房子這種事,大家誰不盯著啊?最後弄來弄去,竟然隻得了一間房。這些年大姨越來越掐尖要強,未必沒有大姨父實在是太‘老好人’的緣故,一家人總得有一個不好欺負一些。
平常夫妻兩個睡雙人床,和孩子們睡的上下鋪之間隻有一重簾子。他們能這樣,新人卻不一定好意思。反正看過大姨家之後,親家那邊說了,至少得找個能過新婚的地方,讓孩子適應適應婚姻生活。
一開始就這種環境,實在是地獄難度了。
“我家才一間房——”大姨顯然是生氣了。
然而她的話被老姨一下打斷了:“所以呢,大姐是想讓誰給小官他們夫妻兩個騰屋子?爸媽是不可能的。五一睡客廳,還是個一米的單人床,也不合適。是讓我騰地方,還是讓大哥大嫂騰?騰屋子不是事兒,關鍵是騰了屋子出來的人住哪兒去?”
其實按照大姨的計劃,最好騰屋子的人當然是老姨了。真要是讓弟弟夫妻兩個騰房間,夫妻兩個一時找個地方對付也挺麻煩的。妹妹則不同,可以在爸媽屋子裏,兩條條凳、一塊門板就開出一張小床來。
但這話不能直說,大姨一慣知道這個妹妹性子有點兒古怪。真要是惹出她的脾氣來了,不管不顧地鬧起來,又是不能收場的局麵。
正在為難間,還是姥爺磕了磕煙鍋:“行了,秋芳,你給小官騰出屋子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2-15 23:36:48~2020-02-16 23:59:0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隻想考個證、………5瓶;隨身空間有點愛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1章
“老家人可真熱情!”孫正道臨到迴家的時候還美滋滋的。
孫家一家,難得老小齊聚,就一起迴了一趟孫正道老家。既是一家人團圓,也是迴老家看看的意思。就是等到迴家的時候,大兒子一家早就先走了,大兒子在新疆建設兵團那邊,職位不低,很多事情都等著他拍板,假期並沒有那麽長。
至於孫正道夫妻,以及大女兒孫勝男一家、二兒子孫繼東、二女兒孫西西、小兒子孫衛南,倒是一起迴的家。
火車上,一家人買的是臥鋪票,這是一間四床的臥鋪,所以兩間房都是自家人。相比起一般趕火車的人,已經算是很輕鬆了。
孫媽打了開水迴來就聽到丈夫這麽說,嘴一撇:“老家人是熱情,那是因為你沒少照顧老家...這些年你寄迴來的東西和錢還少了嗎?”
雖然是這麽說,其實孫媽並沒有太多的埋怨。主要是這個時候發達了,照顧照顧老家親戚被看作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孫正道沒有親兄弟在老家,有的隻是稍遠一些的親戚,這已經很好了。
孫媽可是見過的,一些工資比丈夫還高的將校,他們的日子過的連普通人都不如。這就是因為工資雖相對高一些,需要照顧的人也多了不少...親爹親媽親兒親女就不用說,還有兄弟姐妹,這才讓人頭禿。
幾十年後的人覺得自己又不欠兄弟姐妹的,對方困難,偶爾借點兒錢也就罷了,沒有養著兄弟姐妹的道理,所謂‘救急不救窮’嘛。可這個時候卻不一定是這種想法,這個時候更流行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很多時候養那麽多孩子,一個是因為勞力多總是好的,另一個就是為了‘廣撒網,多捕魚’!
這個時候也沒辦法在一個孩子身上投入太多,采用那種搞投資、高成材率的培養方法。退一步,就隻能散養了,這麽多孩子裏隻要有一個出息的,就能帶起全家來(就算不成材,好歹也收獲了勞動力)。
這樣說或許很無情,但剝開各種考量之後,剩下的東西確實就是這樣了。
“別這麽說嘛,親不親、老家人,我小時候受照顧多...”孫正道知道自己老婆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所以也是笑著說的。
相比起孫正道,孫勝男就沒有她爸爸那麽樂了,她算得上是家裏最討厭這次迴老家的人了。她小時候或許受過一些苦,但是等到她稍微長大一些,新中國就成立了。從那之後,她跟著爸爸媽媽生活在北京,其實過的很好。
至少在這個時代來說過的很好。
之後她工作、結婚,都是順順利利,沒有一點兒波折的。她現在的工作就是部裏後勤部門一小會計,可以說是相當安逸了。
這讓她很不習慣老家的生活——她一家子來的,兩個孩子,小的那個男孩兒才兩歲。在北京的時候她給這個孩子照顧的是很精細的,按照的是新一代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養孩子。
不說無微不至吧,至少很注意孩子的衛生問題、健康問題...
她會注意孩子應該營養均衡,想著給孩子弄鈣片、魚肝油之類的東西吃(對症不對症先不說,至少是有這個想法的)。自然更注意孩子的衛生情況,類似他們這一輩小時候看到地上有什麽都要撿起來往嘴裏塞的舉動,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而來了老家,連上廁所的衛生紙都沒有...最後還是專門去了一趟老家的縣城,買了一些衛生紙、肥皂什麽的應急。
老家的孩子很野...雖說這個時候北京城裏長大的孩子也很調皮,但這種調皮很鄉野之間的孩子是不一樣的。女兒被一幫孩子帶去玩兒了,她一開始不當迴事兒,後來看到一起玩的孩子從屋頂上摔下來了,她才白了臉。
然而老家的孩子爸媽看到孩子沒摔出個好歹來,就統統像是沒看見一樣...
女兒不過在老家呆了半個月,整個人都野了,她可呆不下去了!
聽到爸爸這麽說,雖然明麵上不說什麽,臉上卻是不以為然的。說到底,那裏對孫正道來說是親切無比的故鄉,對她來說卻是一個過去從沒有來過的、完全陌生的地方。
如果不是爸爸和保姆一個地方出來的,說話有老家口音,說不定他們幾個小的連老家話都半懂不懂了。
“說起來也是好笑,有一個伯娘竟然偷偷問起繼東有沒有結婚,說是想做媒。”孫勝男不好直接說老家壞話,卻不妨礙她以一種‘旁敲側擊’地方式嘲笑老家。“媽,你說說看,這是什麽話?想的也太好了!大弟有北京戶口,現在在公安部上班,不是說他們領導器重他,下次有升副科長的機會就提拔他?大弟在北京什麽好姑娘找不到,得去老家鄉下找?”
副科長其實並不算什麽正經的編製,說起來還是科長手下的科員。很多老科員臨到老了升不上去,此時安排個‘等同副科長待遇’是挺常見的事情。不過孫繼東人年輕,有這個機遇又不一樣了。
孫勝男這話孫正道就不愛聽了,當即斥責女兒:“說的什麽話?你說的這才不是好話呢!老家人怎麽了,你拿了北京戶口就看不上老家人了?往上數幾輩子,連你老子在內,都是老家人,怎麽?你也看不起?”
他是個老派的人,對於兒女這一輩一些‘壞毛病’是看在眼裏,平常不說而已。現在孫勝男這樣說,他可不就發作了。越想越氣,起身又教訓:“嫌貧愛富,誰教你這個壞毛病的?這才洗幹淨腿上的泥幾年呢?就看不起別人了?”
“你什麽階級情感!?”這句話算是很重的責罵了。
孫媽還是疼女兒的,但又不好說女兒說的沒錯,隻能委婉道:“你小聲點兒,也少說兩句...勝男都是兩個孩子的媽了,孩子們也在車上呢。你這樣不給她留麵子,她在孩子麵前也不好看。”
孫正道卻更生氣了一些:“我不說她,難道她現在這樣就能給孩子們做好榜樣了!?”
這話反而激起了孫勝男的不滿,反嘴道:“爸爸!你說的是沒錯,可是這話您試試別跟我說啊!您去和北京七百萬人說去,就和他們說,別讓兒子娶北京姑娘,也別讓女兒嫁北京小夥兒。按您說的,都得找外頭的,最好是老家的!您看看人家聽不聽!”
說完話也不等當爹的再說,出了房間,頭也不迴地走了。
車廂外頭都是不認識的人,一時之間還真不好追出去。
“你看看,這就是你的好女兒!你怎麽教的她?就這麽和我說話的?”孫正義叉著腰,對老婆吹胡子瞪眼。
孫媽見女兒走了,也懶得勸什麽,直接道:“什麽叫我怎麽教的?難道女兒是我一個人的?得了吧,別和我說這個。”
孫正道心裏還是氣,就問旁邊上下鋪,躺在床上看書的兩兒子:“繼東、衛南,你們說說,我說的對不對。”
孫衛南把眼睛從書上挪開,心累地說:“爸爸,這事兒吧,我不好說啊...您和大姐這話麽...您說的肯定不錯,咱們其實都是無產階級,您小時候還是農民呢,看不起老家人確實不對!”
說到這裏,他又多瞟了他爹一眼,才接著說:“不過姐姐這話也不是沒理由的,事實就是,北京城裏的家長肯定不樂意孩子的結婚對象是外頭的...這是事實,您沒法忽視客觀事實啊。”
孫媽有心不讓丈夫在這個話題上糾結太多,就在一旁插嘴:“勝男剛剛那話說的欠妥當,但有一件事倒是提醒了我...繼東確實到了考慮對象的時候了。掐指一算,翻過年去繼東是二十四歲了,我們那時候是有打仗耽誤,不然的話這個年紀孩子都幾個了。”
本來孫繼東是安安靜靜看書的,這話忽然帶到自己身上,他也有點兒意外。
他本來想裝作沒聽見,就此天下太平的。孫媽卻不讓他如願,提醒他:“繼東,你把那書給放下,媽和你說話呢!說說看,你喜歡什麽樣的姑娘,迴頭到家了我和你幾個姨都說說,保準給你相看到!”
孫繼東沒辦法,隻能把書給放下了。躺在上鋪的床上,眼睛盯著車頂,歎了口氣:“媽,您能別管我嗎?”
孫媽一聽這話就不樂意了:“什麽叫別管你?從小到大不是我管你?那個時候你怎麽不說不讓管?我知道你們年輕人喜歡自由戀愛,你要是能自由戀愛來一姑娘,我還說什麽啊,你這不是沒有嗎!”
“介紹對象也有介紹對象的好處,至少有熟人居中,都是知根知底的。要是人不好,也不好介紹來啊。再者說了,又不是讓你直接結婚,就認識認識,真要是相處不來,難道我們還會強拉著你們結婚?”孫媽諄諄善誘,她還以為兒子的拒絕是因為想要自由戀愛。
現在的孩子可不比以前了。
孫繼東沒法說什麽,感覺上說什麽都不對,說什麽也沒用...真正有用的那些話卻是不太好說的。
隻能將被子往頭上一蓋,假裝自己睡著了——這個假裝也忒假了,顯然是瞞不了任何人的,但孫繼東也沒想要瞞誰。隻等著孫媽伸手夠了他幾下,到底沒有扯開他的被子,最後還是放棄了。
孫媽嘟嘟囔囔:“現在的孩子都怎麽迴事兒?不想結婚了嗎?這樣的半大小夥子,就不想要個媳婦兒?”
“媽,您就別忙這個了,我哥他這個人一向有主意!迴頭您不經同意給他介紹女朋友,您信不信,他真能把人撂在那兒,都不在搭理的。”孫衛南一向站在自己二哥這邊,這個時候也不忘為孫繼東說話。
“去你的!這話輪得著你說嗎?”孫媽瞪了小兒子一眼,轉身離開了車廂,拋下一句:“真是養了一屋子的討債鬼!”
留在車廂內的三個‘討債鬼’,互相看看,最後還是孫正道清了清嗓子:“你們媽媽最近是不是脾氣不太好?”
“這很正常...”說這句話的時候,孫衛南看自己爸爸的表情是非常憐憫的:“媽媽這是到了更年期了,你知道更年期吧?更年期就是....”
bb...這樣解釋了一遍,孫衛南才總結:“總之,爸爸你最近順著媽媽一點兒。”
“這關我什麽事?”孫正道覺得莫名其妙,一眼掃過對麵的兒子,逮著孫繼東說:“還是你二哥,答應你媽見個女孩兒怎麽了?要真成了,也少了你媽一樁心事——算了,不說你了。”
看著二兒子似乎有下床離開車廂的表現,孫正道這才停下了話頭。
孫繼東今年二十四歲,這個年紀其實並不算大,放在男孩子身上就更沒有什麽可著急的了。不過當家長的,心態總是不一樣的。更何況這個年代還流行英年早婚來著,二十四歲的男孩子,不說一定要結婚,卻是家裏人一定要開始關心他的婚事了。
有談朋友的,該催著帶朋友迴家來看看。沒有談朋友的,那就要發動小姐妹,給找個了。
孫媽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個兒子看上去太清心寡欲了!這個年紀的男孩兒,不結婚、不談朋友也就算了,看到女孩兒還都沒什麽興趣的樣子,這正常嗎?
孫媽又不止一個兒子,就從大兒子孫向北和小兒子孫衛南身上的經驗來說,沒結婚的男孩兒不應該正是對女孩兒有興趣的時候嗎?就連小兒子孫衛南,別看年紀不大,也一樣會偷偷關注院兒裏長得好看的姑娘呢!
想來想去想不通,隻能自我開解...這個兒子從小就比其他幾個孩子要沉穩一些。
然而迴頭還是忍不住向小兒子打聽:“你二哥平常就沒有對哪個女孩兒有不同?”
孫衛南非常機敏地看了母親大人一眼,將這個話在腦子裏過了一遍,才謹慎迴答:“這種事兒我怎麽知道啊?”
“你怎麽不知道?你們可是兄弟倆!”孫媽嗔怪地看了一眼兒子。
孫衛南覺得自己都不知道從哪裏說起了,隻能無奈道:“媽!這事兒不是這樣的,我和二哥是兄弟,可他也不是把我拴在他褲帶上了啊!哥平常上班,我平常也上班。我和二哥在一起的時間難道會比媽你多嗎?”
孫媽一窒,說不出話來了,這個迴答太有力了!
看著被忽悠過去的母上大人,孫衛南覺得自己鬆了一口氣——二哥眼裏當然有十分不同的姑娘啦!但是這是能說的嗎?
孫衛南自從發現二哥和毛思嘉很熟,就處在一種很奇妙的狀態裏。雖然二哥有告訴他這是怎麽迴事,說是他幫了被小流氓糾纏的毛思嘉,然後兩個人互相借書看,一來二去就熟悉了。
但是,直覺向來敏銳的孫衛南覺得事情才沒那麽簡單!
二哥幫了被小流氓糾纏的毛思嘉,這沒什麽問題。毛思嘉長得漂亮,被流氓糾纏是有可能的。二哥見義勇為也是很正常的,隻要他見到了這種事,就不可能不管。
但是後續的來往就很成問題了,他認識毛思嘉,所以知道毛思嘉是個外熱內冷的姑娘——非常好說話,可真要和她親近起來,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至少,她並不是那種主動和一個人相熟的人,在這種事上她是很被動的。
而自家二哥呢,外冷,卻不一定內熱。非要說的話,可能是個連表麵功夫都不樂意做的人,很難和一個人‘熟悉’起來。兩個人的相似點在於,都不是會在這種事上主動的人。
兩個都對主動相熟不感興趣的人卻熟了起來,是誰改變了原有的習性,又是為了什麽?
孫衛南這個人一向非常敏銳,特別是觀察人的時候,他覺得自己這次肯定沒錯。
他隱隱約約有感覺...改變自己原有習性的人應該是自家二哥。說真的,二哥那敷衍的解釋等於是沒有解釋,孫衛南不可能那麽簡單就忽悠過去。隻不過他也沒必要追究兩個人到底是怎麽迴事...說到底,這是年輕人的私事,孫衛南是一個表麵大大咧咧,實際上很有分寸感的人。
孫衛南覺得,自家二哥既然現在什麽都沒說,那就是有自己的理由。將來真的想和家裏說了,那也是他自己開口。在此之前他多什麽嘴呢?說不定自己這一多嘴反而壞事!
孫媽很關心二兒子的事,但到底還沒有到最後期限(孫繼東才二十四歲),男孩子的年齡總沒有女孩子的年齡那麽敏感。所以也就是迴家那幾天多說了幾句,迴頭真的上班忙碌起來就忘記。
上了一周的班,周日休息,孫繼東這才去見毛思嘉——這是孫繼東托孫衛南給毛思嘉帶的口信。說實在的,弟弟和毛思嘉做了同事,給孫繼東的最大感覺就是很多事情方便了很多。
孫·工具人·衛南:這是親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