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於皇後殿下,京城是有很多傳說的,隻是對於這些傳說的真實性,大家都“嗬嗬”一下而已,直到今日親眼看見……
傳說皇後殿下曾一鞭子打退了壯碩的悍匪。
傳說皇後殿下曾一鞭子抽暈了刺殺太子的刺客。
傳說皇後殿下曾一鞭子差點兒弄死了殷國的王子。
傳說皇後殿下曾一鞭子抽飛了攻城弩的弩箭。
……
前幾個也就算了,最後那個是什麽鬼,別說笑了好嗎?隻要大概了解一下就知道攻城弩的強悍之處,抽飛攻城弩的弩箭?這也太神話了吧……
結果今天來這麽一下,有些個夫人與小娘子竟是信了,尼瑪太彪悍了好嗎?
那宮人可不是瘦弱款的,就這麽一鞭子被直接抽飛了!
……於是,傳說原來不僅僅是傳說啊……
因為出了這等事,今日參加宴會的諸位夫人都不能立刻迴家,不過此事本與她們無關,基本上留下的時候還是很淡定的。
寧博容也在仔細想,誰會有這樣做的動機?
好吧,她現在的身份是皇後,正常情況下,皇後懷孕,最有動機的是妃子。
可惜啊,如今劉湛的後宮裏幹幹淨淨的,別說是妃子了,連個寵幸的宮女都沒有,整個後宮她一人獨大,要說這些個宮女有什麽念頭來謀害皇後,這絕對是被穿了沒有第二種可能。
寧博容在人群中掃過,一眼就瞧見了身體都在發抖的李莞。
咦,不會吧?
但是,她眼中的絕望和不可置信告訴寧博容,此事當不是她主導的,然後就很快聯想到了已經逃往北疆的李氏父子身上。
當她在寧福殿的正堂坐好,李莞進來的時候,毫不猶豫地跪了下去,深深一拜,“殿下!”竟是頃刻就淚流滿麵。
寧博容反倒被她惹得歎了口氣,柔聲道:“阿嫂把事情原原本本說了吧。”
“……那宮人,我卻是見過的,”李莞哽咽道,“三郎還住在宮中之時,這宮人便是他住處院子裏的粗使宮人,我見過我阿父來看我時……與那宮人說過話……”
寧博容歎了口氣,有些人那是坑爹,這位雖說本人也聰明不到哪裏去,卻是純粹地被爹坑啊,此時即便她不坦白,若是被劉湛查出來,勃然大怒之下,她與黎郡王哪裏吃得了好?
真想不到那李珂對女兒
竟是這般的狠心,到最後還要利用一下曾經埋在宮裏的釘子,全然不顧會不會連累到女兒女婿。
不過,又要入冬了,最近戰事的局麵對殷國十分不利,大梁已經開始呈現勝局了,慕容聿當真是個帶兵的天才,倒是看外表看不大出來,博望侯慕容熙如今身體一直不好,幸好兒子爭氣,也算是了了心願了。
殷國要狗急跳牆也罷,李氏父子急於立功也罷,若是寧博容出了事,劉湛定然要被擾亂心緒,會做出什麽事來誰知道。反正寧博容是想不通這倆的心理,利用外族入侵中原大亂火中取栗?也虧他們想得出!
“殿下,我與三郎確實不知此事,”李莞哭道,“出宮之後,我們與這宮人再無關係,更是不曾再見……”
寧博容點點頭,輕輕道:“我相信你。”
不會有人這麽傻的,李莞夫妻二人已經到了這種境地,隻要腦子沒完全壞掉,就不會策劃這等事來找死。
李莞伏下去,哭得格外傷心。
寧博容歎了口氣,眼前這位也是個可憐人。
劉湛很快就迴來了,而諸位夫人與貴女們都被放了迴去,寧博容與劉湛一說,劉湛冷笑道:“這是要狗急跳牆了!”
“怎麽說?”寧博容奇道。
“殷國那耶律祁得了王位,還未穩定國內就又掀起戰爭,偏又沒打勝仗,如今國內的壓力太大,隱約已經有要和談的意思透了出來。”
寧博容恍然,“若是和談,如今我們大梁有優勢,對方為了顯示和談的誠意,多半會將那李氏父子交還。”
不管怎麽說,曆禎帝的死都和這對父子有關係,劉湛絕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那耶律祁隻要不太笨,就知道利用這一點,在和談中占一點便宜,也難怪李氏父子要狗急跳牆,若是成功了,劉湛頭腦發熱之下下令與收留他們的殷國死戰,拒絕和談,才是稱了他們的心意。
“那要和談嗎?”寧博容問。
劉湛輕輕道:“談是要談的,但不是現在,總要占著更大優勢的時候再和談,現在,還不著急。”
寧博容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若是耶律祁遞了和談書呢?”
“條件總是要經過討價還價的,”劉湛笑得略有些狡猾,“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可是還未‘和談’呢,自然是要接著打。”
上輩子大梁與殷國也是和談的,當時雙方和談之
時幾乎是勢均力敵,大梁秉持君子之風,和談之後就收縮戰事防禦線,結果耶律祁就來了這一招,那一場偷襲讓大梁損失慘重,對方卻隻是一句輕飄飄的“兵不厭詐”,北疆之人皆是這般想的話,那劉湛不介意也“兵不厭詐”一下。
寧博容聽劉湛這般說,立刻心領神會。
如今的她還在編一本冊子,銀行這等大殺器在這種封建時代,很大程度上是要看帝王的節操的,若是哪個帝王不要臉一點,將銀行裏的錢財全部私吞了,那存錢的當真是說都沒法說去。
現在的天元票號,借貸的生意仍是火過存儲,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商人百姓都信任這個的。
寧博容在編的就是一本對帝王的約束章條,但是這種東西,對帝王的約束力恐怕也就幾代罷了,她也是沒自信能維持多久。
隻是希望今後的大梁帝王們看在這豐厚的利潤上,不去殺雞取卵。
有寧博容說道,劉湛並未對劉宇夫妻如何,隻是勒令黎郡王和郡王妃李氏在家反省,不許出門,為此事李莞還特地來謝過寧博容,一副格外感激涕零的模樣。
寧博容瞧著如今憔悴許多的李莞,想起昔日她那樣驕傲,不禁也有些唏噓。
天元四年十一月,寧博裕迴京述職,調任雲州長史之職,從七品縣令到從四品下的長史,他也隻熬了幾年罷了。因舉家來了京城,寧博容便與他們夫妻見了一麵。
昔日寧博容還未出嫁,於晚便懷了身孕,如今長女已然四五歲大,正是玉雪可愛,活潑天真的年紀,到宮中來玩耍之時直說要到京城女學來讀書。
“皇後姑姑,我聽容六娘說啦,京城女學特別了不起,聽聞能上京城女學的都是最優秀的小娘子,而京城女學出來的,皆會被眾人搶著說親哩!”寧舜嘉的聲音格外清脆。
於晚趕緊道:“可不要這樣口無遮攔!”
寧博容笑道,“阿嫂,沒關係。嘉娘怎地這麽小就想嫁人了?連搶著說親都說出口。”
“哪裏,是那容六娘說的啦,我隻是把她和我說的再說一遍。”小丫頭口齒倒是挺伶俐的。
寧博容索性看向於晚道:“放心吧阿嫂,等嘉娘滿了十歲,便讓她進京城女學。”
“是。”於晚笑了起來。
她的心裏,自然也是滿意京城女學的,實則寧舜嘉說得不錯,京城女學短短兩三年間,當真是名氣遠播,便是一些地方上的世家
,個個也都是想送個女兒擠進去的,聽聞惠州的徐家因隻能送一個女兒去,三房兄弟的妯娌之間竟是鬥得你死我活,生生拖得“病”死了一個嫡女,這種事兒還不是一個兩個。
無他,眾人都瞧見了那些少女身上顯著的變化,不說禮儀與風度,就是整個人的精神麵貌都很不一樣,單單這樣往外一站,就說不出的大氣,聽聞有位將軍的女兒,生母早逝,自幼沒有多少人管,那是一股子土俗氣質,結果進了京城女學不過兩年,如今竟是成了一位端莊爽朗的名門貴女了。
寧舜嘉口中說的“搶著說親”也是實情,最早進入京城女學年紀最大的那些已經十六七歲,正是說親的年紀,莫說是她們,許多十三四歲也可以說親了,隻出嫁可以再晚些罷了,這些個出挑的姑娘們,可不是被許多夫人給盯上了?
皇後親自辦的京城女學,名聲自然越來越響亮,從那裏出來的,多多少少算是皇後的門生,在這年代的婚姻市場上搶手也不難想象。
實則隻有寧博容自己知道,她的女學裏,更多的是培養這些女孩子自己的個性,但是作為貴族式的學校,也為了給這種個性教育包裹上一層漂亮的外衣,這些女孩子的禮儀形體課排得不少,而有了個性之後,無疑增添了她們的自信——
自信的女人,方才是最美麗迷人的。
自信不是自傲,不是盛氣淩人,這些女孩兒一日日心思愈加通透,便懂得將自己的個性與自由悄悄地掩蓋在那端莊賢淑的外表之下。
她們自小生活在這個世界的金字塔最上端,寧博容覺得,若是這個世界有什麽人能夠接受她的思想,大抵隻有這些個思想還未定型,享有貴族權力的女孩子。
寧博容一點點地改造她們,然後,懵懂的依舊懵懂,清醒的卻心照不宣地同她仿佛保守著同一個秘密。
對於皇後,她們遠比她們的父母想象中還要尊敬。
見過已經成熟許多的二兄和阿嫂,並他們的一對子女,好似寧家一直子嗣不豐,寧盛與崔氏生寧博裕的時候,在現代都夠得上晚育的標準了,更別說古代,寧博裕成親晚,但現在也已經五六年過去,隻得了兩個孩子,長女寧舜嘉,長子是今年方才出生,尚在繈褓之中,還未取正式名字,隻有個乳名罷了。
而寧博聞更是直到如今唯有舜華、舜英二女。
寧博容當了皇後之後,與寧博聞的來往反倒多了起來,知道了這位名為長兄實為小叔的過去,她實在也是不好苛
責這位什麽,即便是他的功利心強,那又怎麽樣呢,隻要不會去害她重要的人,功利心強便功利心強吧。
這次見寧博裕,寧博聞自也來了。
“阿裕瞧著倒是成熟許多。”寧博聞笑道。
寧博裕第一次到這後宮來,如今的大梁,男女大防尚未大到一母同胞的兄妹之間也要避諱的程度,且後宮又無旁的妃子,寧博容要在這裏見父兄,便也見了,隻要劉湛準了,旁人又怎敢說什麽。
於晚在那邊挽著劉婉貞說話,有意留給他們三兄妹說話的時間空間,她可不像是劉婉貞那樣滿心滿眼除了寧博聞就沒有其他了,於晚心思通透極了不需要提醒就知道該怎樣做。
寧博容歎了口氣道:“眨眼都那麽多年了。”
“是啊,連阿妹都要做母親哩。”寧博裕溫然道。
一年年過去,寧博聞變得愈加喜怒不形於色,也愈加深沉難懂,隻是表麵永遠溫文爾雅、風儀逼人。
寧博裕卻比少年時更少了幾分棱角,變得愈加溫和起來,他是真的溫和,且或許是因為心寬體胖?他可是比前幾年要壯了一圈,幸得他以往身材略偏瘦,這會兒胖了一圈也不覺得圓潤。
寧博容卻是掐了一把他的胳膊,“二兄,你要減肥了。”
寧博裕很快從溫和感慨的情緒中退了出來,瞪了她一眼,“減什麽肥!”
“你看你啊,手臂上都已經是肥肉了,肚子呢,是不是也大了一圈?”
寧博裕拍開她捏自己手臂的手,“胡說!……隻是比早些年稍豐潤了一點罷了!”
“這還叫稍豐潤?”寧博容鄙視他,“你可曾見那吳尚書?若是你再胖下去,那吳尚書就是你的榜樣!”
寧博裕想起那胖得跟個圓球似的工部尚書,不禁略打了個寒顫。
這年代的士人,多多少少還有要點麵子需要風儀的,這年頭又沒有全身鏡這種東西,寧博裕就真的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很胖了。
寧博聞就在一旁喝著茶悠然看著自己的弟妹“掐架”,看得嘴角含笑。
那邊真繼續進行著胖不胖的無營養話題,寧博聞卻忽然道:“阿裕,若是將來你得了二子,可否過繼給我?我自會將他視作親子看待。”
別說是寧博裕,連寧博容都是一愣,他這是什麽意思?
要說寧博聞現在雖然沒兒子,但是他還年輕啊!以寧家人的實力,未
來再生倆兒子都未嚐不可能,沒見寧盛都到那個歲數上才生了自己麽!
“阿兄,你這是為何?”寧博裕聽寧博聞肯定的口吻,頓時皺起眉來。
他不笨,他聽出了,寧博聞那是篤定這輩子不會再有兒子了。
“女兒尚且無所謂,畢竟男女有別,”寧博聞淡淡道,“兒子,我不敢冒那樣的險,阿容可以相信我,但是,聖上畢竟是聖上,我不能毀了阿容,害了我們寧家。”
寧博容先還有些茫然,卻立刻反應了過來。
明顯,她懷孕了腦子還沒有變笨,頃刻就想明白了,比寧博裕想到的時間短多了。
這年頭,侄子像祖父或者叔伯的例子太多了,有些小孩兒或許和自己的父親還不那麽像,卻像了爺爺,又或者像大伯、叔叔,皆是遺傳學上很解釋得通的。
寧博聞長得像母親,和那盛德侯幾乎半點兒不像,若是倆人站在一起,或許眉目間會有一兩分相似,但是不站在一塊兒,誰都不會將他們倆聯係起來,因此,長得極像盛德侯的李珂,和寧博聞也不相像。
若是生下個兒子同盛德侯長得太像,或者是像了李珂,概率還真不小,即便劉婉貞雖和李珂是表兄妹,但是中間隔了代,又不是親表兄,要用這種理由來解釋,無論誰都會感到牽強。
當年盛德侯就住在洛州的別院裏,隔壁住著被寧家大夫人安氏遣送到寧家莊園的胡姬,這並不是什麽秘密。
如今這段曆史被塵封,埋藏得極深。
但寧博聞不敢冒丁點兒危險,是以,他寧願此生無子。
要寧博容說,寧博聞對自己都這般狠,又有這樣的頭腦心胸——
這種人,想不成功也難。
傳說皇後殿下曾一鞭子打退了壯碩的悍匪。
傳說皇後殿下曾一鞭子抽暈了刺殺太子的刺客。
傳說皇後殿下曾一鞭子差點兒弄死了殷國的王子。
傳說皇後殿下曾一鞭子抽飛了攻城弩的弩箭。
……
前幾個也就算了,最後那個是什麽鬼,別說笑了好嗎?隻要大概了解一下就知道攻城弩的強悍之處,抽飛攻城弩的弩箭?這也太神話了吧……
結果今天來這麽一下,有些個夫人與小娘子竟是信了,尼瑪太彪悍了好嗎?
那宮人可不是瘦弱款的,就這麽一鞭子被直接抽飛了!
……於是,傳說原來不僅僅是傳說啊……
因為出了這等事,今日參加宴會的諸位夫人都不能立刻迴家,不過此事本與她們無關,基本上留下的時候還是很淡定的。
寧博容也在仔細想,誰會有這樣做的動機?
好吧,她現在的身份是皇後,正常情況下,皇後懷孕,最有動機的是妃子。
可惜啊,如今劉湛的後宮裏幹幹淨淨的,別說是妃子了,連個寵幸的宮女都沒有,整個後宮她一人獨大,要說這些個宮女有什麽念頭來謀害皇後,這絕對是被穿了沒有第二種可能。
寧博容在人群中掃過,一眼就瞧見了身體都在發抖的李莞。
咦,不會吧?
但是,她眼中的絕望和不可置信告訴寧博容,此事當不是她主導的,然後就很快聯想到了已經逃往北疆的李氏父子身上。
當她在寧福殿的正堂坐好,李莞進來的時候,毫不猶豫地跪了下去,深深一拜,“殿下!”竟是頃刻就淚流滿麵。
寧博容反倒被她惹得歎了口氣,柔聲道:“阿嫂把事情原原本本說了吧。”
“……那宮人,我卻是見過的,”李莞哽咽道,“三郎還住在宮中之時,這宮人便是他住處院子裏的粗使宮人,我見過我阿父來看我時……與那宮人說過話……”
寧博容歎了口氣,有些人那是坑爹,這位雖說本人也聰明不到哪裏去,卻是純粹地被爹坑啊,此時即便她不坦白,若是被劉湛查出來,勃然大怒之下,她與黎郡王哪裏吃得了好?
真想不到那李珂對女兒
竟是這般的狠心,到最後還要利用一下曾經埋在宮裏的釘子,全然不顧會不會連累到女兒女婿。
不過,又要入冬了,最近戰事的局麵對殷國十分不利,大梁已經開始呈現勝局了,慕容聿當真是個帶兵的天才,倒是看外表看不大出來,博望侯慕容熙如今身體一直不好,幸好兒子爭氣,也算是了了心願了。
殷國要狗急跳牆也罷,李氏父子急於立功也罷,若是寧博容出了事,劉湛定然要被擾亂心緒,會做出什麽事來誰知道。反正寧博容是想不通這倆的心理,利用外族入侵中原大亂火中取栗?也虧他們想得出!
“殿下,我與三郎確實不知此事,”李莞哭道,“出宮之後,我們與這宮人再無關係,更是不曾再見……”
寧博容點點頭,輕輕道:“我相信你。”
不會有人這麽傻的,李莞夫妻二人已經到了這種境地,隻要腦子沒完全壞掉,就不會策劃這等事來找死。
李莞伏下去,哭得格外傷心。
寧博容歎了口氣,眼前這位也是個可憐人。
劉湛很快就迴來了,而諸位夫人與貴女們都被放了迴去,寧博容與劉湛一說,劉湛冷笑道:“這是要狗急跳牆了!”
“怎麽說?”寧博容奇道。
“殷國那耶律祁得了王位,還未穩定國內就又掀起戰爭,偏又沒打勝仗,如今國內的壓力太大,隱約已經有要和談的意思透了出來。”
寧博容恍然,“若是和談,如今我們大梁有優勢,對方為了顯示和談的誠意,多半會將那李氏父子交還。”
不管怎麽說,曆禎帝的死都和這對父子有關係,劉湛絕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那耶律祁隻要不太笨,就知道利用這一點,在和談中占一點便宜,也難怪李氏父子要狗急跳牆,若是成功了,劉湛頭腦發熱之下下令與收留他們的殷國死戰,拒絕和談,才是稱了他們的心意。
“那要和談嗎?”寧博容問。
劉湛輕輕道:“談是要談的,但不是現在,總要占著更大優勢的時候再和談,現在,還不著急。”
寧博容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若是耶律祁遞了和談書呢?”
“條件總是要經過討價還價的,”劉湛笑得略有些狡猾,“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可是還未‘和談’呢,自然是要接著打。”
上輩子大梁與殷國也是和談的,當時雙方和談之
時幾乎是勢均力敵,大梁秉持君子之風,和談之後就收縮戰事防禦線,結果耶律祁就來了這一招,那一場偷襲讓大梁損失慘重,對方卻隻是一句輕飄飄的“兵不厭詐”,北疆之人皆是這般想的話,那劉湛不介意也“兵不厭詐”一下。
寧博容聽劉湛這般說,立刻心領神會。
如今的她還在編一本冊子,銀行這等大殺器在這種封建時代,很大程度上是要看帝王的節操的,若是哪個帝王不要臉一點,將銀行裏的錢財全部私吞了,那存錢的當真是說都沒法說去。
現在的天元票號,借貸的生意仍是火過存儲,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商人百姓都信任這個的。
寧博容在編的就是一本對帝王的約束章條,但是這種東西,對帝王的約束力恐怕也就幾代罷了,她也是沒自信能維持多久。
隻是希望今後的大梁帝王們看在這豐厚的利潤上,不去殺雞取卵。
有寧博容說道,劉湛並未對劉宇夫妻如何,隻是勒令黎郡王和郡王妃李氏在家反省,不許出門,為此事李莞還特地來謝過寧博容,一副格外感激涕零的模樣。
寧博容瞧著如今憔悴許多的李莞,想起昔日她那樣驕傲,不禁也有些唏噓。
天元四年十一月,寧博裕迴京述職,調任雲州長史之職,從七品縣令到從四品下的長史,他也隻熬了幾年罷了。因舉家來了京城,寧博容便與他們夫妻見了一麵。
昔日寧博容還未出嫁,於晚便懷了身孕,如今長女已然四五歲大,正是玉雪可愛,活潑天真的年紀,到宮中來玩耍之時直說要到京城女學來讀書。
“皇後姑姑,我聽容六娘說啦,京城女學特別了不起,聽聞能上京城女學的都是最優秀的小娘子,而京城女學出來的,皆會被眾人搶著說親哩!”寧舜嘉的聲音格外清脆。
於晚趕緊道:“可不要這樣口無遮攔!”
寧博容笑道,“阿嫂,沒關係。嘉娘怎地這麽小就想嫁人了?連搶著說親都說出口。”
“哪裏,是那容六娘說的啦,我隻是把她和我說的再說一遍。”小丫頭口齒倒是挺伶俐的。
寧博容索性看向於晚道:“放心吧阿嫂,等嘉娘滿了十歲,便讓她進京城女學。”
“是。”於晚笑了起來。
她的心裏,自然也是滿意京城女學的,實則寧舜嘉說得不錯,京城女學短短兩三年間,當真是名氣遠播,便是一些地方上的世家
,個個也都是想送個女兒擠進去的,聽聞惠州的徐家因隻能送一個女兒去,三房兄弟的妯娌之間竟是鬥得你死我活,生生拖得“病”死了一個嫡女,這種事兒還不是一個兩個。
無他,眾人都瞧見了那些少女身上顯著的變化,不說禮儀與風度,就是整個人的精神麵貌都很不一樣,單單這樣往外一站,就說不出的大氣,聽聞有位將軍的女兒,生母早逝,自幼沒有多少人管,那是一股子土俗氣質,結果進了京城女學不過兩年,如今竟是成了一位端莊爽朗的名門貴女了。
寧舜嘉口中說的“搶著說親”也是實情,最早進入京城女學年紀最大的那些已經十六七歲,正是說親的年紀,莫說是她們,許多十三四歲也可以說親了,隻出嫁可以再晚些罷了,這些個出挑的姑娘們,可不是被許多夫人給盯上了?
皇後親自辦的京城女學,名聲自然越來越響亮,從那裏出來的,多多少少算是皇後的門生,在這年代的婚姻市場上搶手也不難想象。
實則隻有寧博容自己知道,她的女學裏,更多的是培養這些女孩子自己的個性,但是作為貴族式的學校,也為了給這種個性教育包裹上一層漂亮的外衣,這些女孩子的禮儀形體課排得不少,而有了個性之後,無疑增添了她們的自信——
自信的女人,方才是最美麗迷人的。
自信不是自傲,不是盛氣淩人,這些女孩兒一日日心思愈加通透,便懂得將自己的個性與自由悄悄地掩蓋在那端莊賢淑的外表之下。
她們自小生活在這個世界的金字塔最上端,寧博容覺得,若是這個世界有什麽人能夠接受她的思想,大抵隻有這些個思想還未定型,享有貴族權力的女孩子。
寧博容一點點地改造她們,然後,懵懂的依舊懵懂,清醒的卻心照不宣地同她仿佛保守著同一個秘密。
對於皇後,她們遠比她們的父母想象中還要尊敬。
見過已經成熟許多的二兄和阿嫂,並他們的一對子女,好似寧家一直子嗣不豐,寧盛與崔氏生寧博裕的時候,在現代都夠得上晚育的標準了,更別說古代,寧博裕成親晚,但現在也已經五六年過去,隻得了兩個孩子,長女寧舜嘉,長子是今年方才出生,尚在繈褓之中,還未取正式名字,隻有個乳名罷了。
而寧博聞更是直到如今唯有舜華、舜英二女。
寧博容當了皇後之後,與寧博聞的來往反倒多了起來,知道了這位名為長兄實為小叔的過去,她實在也是不好苛
責這位什麽,即便是他的功利心強,那又怎麽樣呢,隻要不會去害她重要的人,功利心強便功利心強吧。
這次見寧博裕,寧博聞自也來了。
“阿裕瞧著倒是成熟許多。”寧博聞笑道。
寧博裕第一次到這後宮來,如今的大梁,男女大防尚未大到一母同胞的兄妹之間也要避諱的程度,且後宮又無旁的妃子,寧博容要在這裏見父兄,便也見了,隻要劉湛準了,旁人又怎敢說什麽。
於晚在那邊挽著劉婉貞說話,有意留給他們三兄妹說話的時間空間,她可不像是劉婉貞那樣滿心滿眼除了寧博聞就沒有其他了,於晚心思通透極了不需要提醒就知道該怎樣做。
寧博容歎了口氣道:“眨眼都那麽多年了。”
“是啊,連阿妹都要做母親哩。”寧博裕溫然道。
一年年過去,寧博聞變得愈加喜怒不形於色,也愈加深沉難懂,隻是表麵永遠溫文爾雅、風儀逼人。
寧博裕卻比少年時更少了幾分棱角,變得愈加溫和起來,他是真的溫和,且或許是因為心寬體胖?他可是比前幾年要壯了一圈,幸得他以往身材略偏瘦,這會兒胖了一圈也不覺得圓潤。
寧博容卻是掐了一把他的胳膊,“二兄,你要減肥了。”
寧博裕很快從溫和感慨的情緒中退了出來,瞪了她一眼,“減什麽肥!”
“你看你啊,手臂上都已經是肥肉了,肚子呢,是不是也大了一圈?”
寧博裕拍開她捏自己手臂的手,“胡說!……隻是比早些年稍豐潤了一點罷了!”
“這還叫稍豐潤?”寧博容鄙視他,“你可曾見那吳尚書?若是你再胖下去,那吳尚書就是你的榜樣!”
寧博裕想起那胖得跟個圓球似的工部尚書,不禁略打了個寒顫。
這年代的士人,多多少少還有要點麵子需要風儀的,這年頭又沒有全身鏡這種東西,寧博裕就真的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很胖了。
寧博聞就在一旁喝著茶悠然看著自己的弟妹“掐架”,看得嘴角含笑。
那邊真繼續進行著胖不胖的無營養話題,寧博聞卻忽然道:“阿裕,若是將來你得了二子,可否過繼給我?我自會將他視作親子看待。”
別說是寧博裕,連寧博容都是一愣,他這是什麽意思?
要說寧博聞現在雖然沒兒子,但是他還年輕啊!以寧家人的實力,未
來再生倆兒子都未嚐不可能,沒見寧盛都到那個歲數上才生了自己麽!
“阿兄,你這是為何?”寧博裕聽寧博聞肯定的口吻,頓時皺起眉來。
他不笨,他聽出了,寧博聞那是篤定這輩子不會再有兒子了。
“女兒尚且無所謂,畢竟男女有別,”寧博聞淡淡道,“兒子,我不敢冒那樣的險,阿容可以相信我,但是,聖上畢竟是聖上,我不能毀了阿容,害了我們寧家。”
寧博容先還有些茫然,卻立刻反應了過來。
明顯,她懷孕了腦子還沒有變笨,頃刻就想明白了,比寧博裕想到的時間短多了。
這年頭,侄子像祖父或者叔伯的例子太多了,有些小孩兒或許和自己的父親還不那麽像,卻像了爺爺,又或者像大伯、叔叔,皆是遺傳學上很解釋得通的。
寧博聞長得像母親,和那盛德侯幾乎半點兒不像,若是倆人站在一起,或許眉目間會有一兩分相似,但是不站在一塊兒,誰都不會將他們倆聯係起來,因此,長得極像盛德侯的李珂,和寧博聞也不相像。
若是生下個兒子同盛德侯長得太像,或者是像了李珂,概率還真不小,即便劉婉貞雖和李珂是表兄妹,但是中間隔了代,又不是親表兄,要用這種理由來解釋,無論誰都會感到牽強。
當年盛德侯就住在洛州的別院裏,隔壁住著被寧家大夫人安氏遣送到寧家莊園的胡姬,這並不是什麽秘密。
如今這段曆史被塵封,埋藏得極深。
但寧博聞不敢冒丁點兒危險,是以,他寧願此生無子。
要寧博容說,寧博聞對自己都這般狠,又有這樣的頭腦心胸——
這種人,想不成功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