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傾盆,天地被籠在這灰色的雨幕之中,一切都變得朦朦朧朧的,看不明晰。
聽著雨聲“咚咚”敲打在馬車頂上的聲音,寧博容瞧著車簾縫隙外那些騎在馬上的護衛。
這些護衛都是寧博聞派來的,顯然有著相當良好的素質,寧博容甚至懷疑他們本來就是真正的士兵,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胯|下的良種馬都已經被大雨擊打地低下了頭,他們卻依舊連脊梁都挺得筆直。
理化縣不是那等貧困縣,恰恰相反,這是一個相當富裕的南方小鎮,若是平日裏,這個季節的理化縣早就桃紅柳綠,江暖水靜,端的是山清水秀地,魚米富貴鄉。
偏偏這連日的大雨使得整個縣都籠上了一層灰色。
寧博容隻在晚上小睡了一會兒,此時清早便顯得精神奕奕,以她現在的身體素質,幾天不睡也額不會瞧著精神萎靡,倒是旁邊的阿青、阿鄭臉色不如昨日裏好了,有些困頓的模樣。
他們路上沒停,因走的是官道,雖有大雨卻也沒碰上什麽難走處,如此一日夜,也便到了理化縣。
寧博裕是新到任的縣丞,照理是要住在縣衙裏的,但是,你要住在外麵人家也不會管你,是以崔氏早早就派仆從在這裏買下了一處兩進院子,給寧博裕並仆從住那是盡夠了。
“阿妹,你先同陸世兄去我住處,我自去縣衙報道便是。”
“好。”
馬車裏自是睡不好的,陸質的精神瞧著卻還不錯,等又行了一刻,便到了崔氏早早買下的院子。
進了門阿青替寧博容掃去鬥篷上沾的雨珠,陸質對寧博容遺憾道:“聽聞理化縣景色極美,這大雨卻是煞風景。”
寧博容一笑,“說不得明日就天晴了呢!”
“也罷,反正也要在此住上三兩天——唔,這個院子很是不錯啊!”
“是,理化縣本就富庶豐饒,此處原是京中丁侍中家的宅子,如今一家都去京城投奔他了,宅子也就空了下來,若非阿父阿母認得幾個人,怕是還拿不下這處院子。”寧博容卸下鬥篷,瞧著此地被打掃地頗為幹淨,雖大雨傾盆,但廊下青石磚上雨水清澈,可見雖已許久不曾住人,守屋子的老仆卻相當勤快。
陸質點點頭,“先歇息一下吧,估計翰飛也很快會迴來。”
寧博容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在說寧博裕,寧博裕字翰飛,除了陸質之外,家中幾乎無人會喊他的字,是以寧博
容才有那麽點兒不習慣。
這個字不是寧盛取的,而是寧盛的老師昔日未過世的時候取的,寧博聞字維楨,乃是棟梁的意思,同樣出自寧盛之師的手筆,若是寧博容出生的時候他未過世,恐怕連她的小字寧盛都會讓他來。
這位將大量寶貴的書籍傳給寧盛的大儒幾乎改變了寧盛的命運,是以,要論寧盛對誰最尊敬,無疑就是他。
雖這位姓柳名平的大儒早已經去世十幾年了,寧盛卻還年年為他掃墓緬懷,甚至他之所以到翠華山來建起萬裏書院,也是因為柳平的老家就在雲州翠華山。
聽陸質這般說,寧博容笑了笑,“那我去廚房看看,等阿兄迴來就用朝食。”
“好。”陸質的眼睛亮了起來,每次寧博容親自操心吃食,那都是絕對不會令人失望的。
因崔氏擔心寧博裕一個人住沒法好好照顧自己,除了阿杏一家,還特地帶了個廚娘,這廚娘姓張,跟著吳廚娘在寧家打了一個月下手,才得了這掌勺的位置,張廚娘原在鄉間也有些名氣,但到了寧家,才知吃食還能翻這麽多的花樣,若直接跟著寧博裕來,寧博容跑到廚房指手畫腳,恐怕張廚娘那有那麽兩分埋怨她添亂,如今卻不會了,待寧博容那是恭恭敬敬的。
“張廚娘,廚下有些什麽吃的?”
雖開了春,但這時節能吃的蔬菜仍然不多,一簇碧綠的芹菜,兩把青菜罷了,卻有兩尾活魚,春雨連綿,農人擔心淹了田地,漁人卻喜上眉梢,瞧這兩尾魚肥壯新鮮,乃是真正天然無公害的野生江魚。
寧博容心中轉了一轉,便笑盈盈道:“先將這魚削了片吧。”
她這次從家中帶了些幹香菇來,做香菇魚片粥卻是不錯,再有這青菜如此新鮮,加油素炒便有清甜之味,芹菜卻可以同香幹、肉絲一道炒,再加上煎得焦香的豆腐,便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什錦炒芹,最後是美味的糖醋魚片,又有她帶來的蔥香花卷蒸上一蒸,就是一頓豐盛的朝食。
“阿青、阿鄭,也幫把手吧。”寧博容說著,親手去做涼拌芹菜。
幾人在廚房忙活一陣,沒多久就飄出了誘人的香味。
主要是那糖醋魚片,隻聞著就讓人口舌生津,與這年頭一炙烤蒸燉為主的食物感覺全然不同的香味。
果然如同陸質所說,不過小半個時辰,寧博裕就迴家來了,他去縣衙報了道,這渾身濕噠噠的,縣令十分客氣地請他先迴來休息,至少換身幹爽衣物。
須知這位新來的縣丞不比那些普通人家的學子,更別說人家的親兄長乃是隔壁州的刺史。
能做到理化縣縣令的位置,這位非但不是蠢人,反而十分聰明,而且,他也不是尋常人家出身,說起來寧博容或許會有些恍然。
理化縣的縣令姓沈名淇,原是潞洲沈氏子弟,雖是旁枝,卻也算得上是沈七的隔房堂兄。
“好香!”寧博裕吸了吸鼻子道。
陸質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阿容親自在給你弄朝食呢,快去換過衣服來吃。”
在這間屋子裏,能夠有資格坐在桌上好好吃飯的,也就陸質、寧博裕和寧博容三人罷了,桌上一人一碗柔滑鮮香的冬菇魚片粥,一盤糖醋魚片,一碟素炒青菜,一碗什錦炒芹,最後是一盆子蔥香綿軟的花卷,這頓朝食不可謂不豐盛。
三人正要開吃,就見到阿鄭匆忙跨進門來,“郎君,有客到呢!”
這話是對寧博裕說的。
出門在外寧盛不在,而此處已是寧博裕家中,今日起他便是可自己當家做主的“郎君”了,是以阿鄭並未叫他小郎君,而是直接叫他郎君。
“誰啊,在這時節到。”陸質皺著眉,這簡直是打擾人家吃飯好麽!
阿鄭脆生生地答:“乃是沈家七郎。”
寧博裕驚訝道:“沈七郎?他怎會在此!”
“……沈七郎的外祖家,就住在隔壁呢。”
寧博容瞪大眼睛,這才是真的驚訝!
不過,這條街確實可以說是理化縣的富人街,隔壁那個擁有長長灰色圍牆的大宅他們來時見過,卻也不曾放在心上,現在看來,那竟是沈七郎外祖家的居所。
“而且——”阿鄭利落道:“那柳老爺子也來了。”
“柳老爺子?”寧博裕一下子站了起來。
寧博容疑惑道:“阿兄?”
“姓柳,他應當原就是雲州柳家之人。”寧博裕輕輕道。
寧盛之師是一位舉國聞名的大儒,這位大儒便出身潞洲柳氏,但寧家卻與柳家幾乎沒有往來,因為柳平隻是旁枝庶子,與本家關係並不如何,柳平家住雲州翠華山,柳氏本家卻在潞洲。
連崔氏也不知道沈七郎的母親姓柳,隻知道這位沈家大夫人身體一直不大好,反倒是二房的媳婦,也就是沈七的嬸嬸殷氏在管家。
寧博裕已經親自出去迎
了,不管怎麽說,衝著柳這個姓氏,他也要表示出足夠的尊重,雖柳平臨終將所有的遺產都留給了寧盛這個弟子,但這沒落的柳氏還剩下的族人,若寧盛知道了,必然也是不會慢待的。
“真是叨擾了。”沈七明顯有些尷尬的模樣,他身旁那個須發皆白衣著樸素的老人卻是自在多了,“有近鄰到,又是七郎故人,自當來拜訪一番。”
……說句實話,這樣說都不說一聲上門,壓根兒是一件相當失禮的事情好麽!
所以寧博容才這般驚奇。
不過,好歹這老人上門,還帶著包得相當齊整的喬遷之禮,沒算太過火,但明顯沈七一副羞愧模樣,對這老人如此大喇喇的行為感到十分尷尬。
人既來了,寧博裕也不好趕人家出門去,長者為尊,且柳家也算是與他寧家有舊,是以隻能好好待客。
“唉,人老了就是不行,這隻走了幾步路,便已餓了。”柳老爺子感歎道。
寧博容:“……”
好吧,她這迴可是看出來這老頭兒怎麽剛好在人家吃飯的時候上門了,本意根本就是蹭飯好麽!
“阿青,再去盛兩碗粥來。”幸好寧博容想著做也是做,不如多做一點,迴頭哪怕是給阿青她們吃也好。
……估計沒他們這樣的鄰居了,第一次見麵居然是在一張飯桌上吃飯。
本來沈七還特別不好意思,低著頭頭也不敢抬,但剛吃了兩口,本以為會食不知味,一嚐卻是忍不住連眉宇都舒展開了,略驚奇地抬頭看向淡定的寧博容。
這粥,味道怎會是如此——
這年頭做粥,從未在粥裏加過什麽,此等花式粥,不管是沈七郎還是柳老爺子,都是第一次見。
且寧博容讓做的粥裏還加了一點點小麥做的澱粉,粥燉得鮮香酥爛不說,魚乃是最新鮮的魚,香菇更是她親手帶著阿青阿鄭曬出來的,每一個都是上品,且加一點點油,一點點糖,這都是在書院裏做過多次才有的火候分量。
柳老爺子貿然上門雖然十分失禮,但是吃東西的時候禮儀卻很上佳,很有名門風範,所謂的名門風範,大概就是——
吃得飛快卻一點兒聲音都沒有,他們才吃了幾口,他那一大碗粥就已經見了底。
沈七立刻感到更羞愧了。
迴頭這一大桌子吃食,幾乎有一半都進了柳老爺子的肚子,連寧博裕和陸質都是目瞪口呆。
外頭的大雨還在嘩嘩下,柳老爺子吃完就被仆從扶出去溜圈消食了,沈七才深深朝著寧博裕行了一禮,“寧表兄,真是對不住,我外祖實在是——”他說著,卻歎了口氣。
寧博裕趕緊道:“不妨的,隻一道吃頓飯罷了。”
陸質卻關心道:“七郎你怎生沒去京城呢,國子監也應開學了呀。”
沈七搖搖頭,低聲道;“祖父怕是近日便要不成了……”
這迴寧博容也驚奇了,那老爺子,樣子根本看不出來啊!
“所以,我隻是來陪他最後一段日子,家父請了醫中聖手來給祖父看過病,卻是不成了,不過這一月餘的時光罷了。”說著說著,沈七的眼圈就漸漸紅了,“是以,哪怕他如今行事越來越荒唐,也隻能縱著他,總要讓他在這最後的日子裏開開心心的才好。”
寧博容真心道:“不算什麽,老爺子不過是愛吃,哪裏稱得上荒唐。”
頂多有些唐突,但是他們與沈七本來就認識,也算不上太過分。
“是啊,他原就喜歡吃,平日裏舌頭最為挑剔,今天卻吃了這麽多!”沈七笑了起來,“祖父隔著這牆便聞到了那誘人的香味,於是怎麽著都要過來,誰都勸不住,我隻得派人來打聽,巧的是恰好聽說寧表兄今日喬遷。”
寧博裕直接道:“我阿妹還要在這裏住兩天,若是不嫌棄,盡可以同老爺子一塊兒來這裏吃飯,反正也隻我兄妹並陸世兄三人,不妨事的。”
“多謝寧表兄。”沈七又是深深一揖,他自是可以聽出寧博裕話裏的誠心誠意。
寧博容也有些可憐那個麵容上絲毫看不出將死之態的老人,她本不是太容易心軟之人,但對老弱,尋常人總會有那麽幾分同情之心的。
這邊正在說話,那頭一輛低調的馬車也已經駛入理化縣。
車中左重與劉湛正對弈,劉湛執黑,左重執白,而一向極講風度的左重這會兒鼓著雙頰正生氣,“臭小子,讓一下我又怎樣!”
“左師,我又贏了。”劉湛一子落下,輕輕笑道。
左重即刻道:“不下了不下了!”他掀開車簾看向外麵的瓢潑大雨,“理化縣到了,我們是去客棧還是去縣衙?”
“都不去。”劉湛淡淡道:“去進鄉街。”
左重瞪大眼睛,“好小子,這就直接去?”
“怎麽不能去?在理化縣我又不認識什麽人,如
今我在萬裏書院求學,且他們乃是我姑父的弟妹,我怎就不能住到他們家去?”
“咦,慢著,你竟比那丫頭低上一輩!”左重忽然道。
劉湛點點頭,笑了起來,“那又如何?”
“……不如何……”左重嘀咕著,瞧著馬車一路毫不猶豫往那方向去了。
瞥了一眼身旁,劉湛沉穩地將棋子都收了起來,一雙白皙修長的手動作從容舒緩,這四郎嗬,小小年紀,竟是一身難以言喻的皇家氣勢,隻是平日裏被那溫文爾雅的外表掩蓋起來了而已。
不禁在心中歎了口氣,丫頭啊,被這人盯上,連他都覺得心中有點兒寒來著……
聽著雨聲“咚咚”敲打在馬車頂上的聲音,寧博容瞧著車簾縫隙外那些騎在馬上的護衛。
這些護衛都是寧博聞派來的,顯然有著相當良好的素質,寧博容甚至懷疑他們本來就是真正的士兵,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胯|下的良種馬都已經被大雨擊打地低下了頭,他們卻依舊連脊梁都挺得筆直。
理化縣不是那等貧困縣,恰恰相反,這是一個相當富裕的南方小鎮,若是平日裏,這個季節的理化縣早就桃紅柳綠,江暖水靜,端的是山清水秀地,魚米富貴鄉。
偏偏這連日的大雨使得整個縣都籠上了一層灰色。
寧博容隻在晚上小睡了一會兒,此時清早便顯得精神奕奕,以她現在的身體素質,幾天不睡也額不會瞧著精神萎靡,倒是旁邊的阿青、阿鄭臉色不如昨日裏好了,有些困頓的模樣。
他們路上沒停,因走的是官道,雖有大雨卻也沒碰上什麽難走處,如此一日夜,也便到了理化縣。
寧博裕是新到任的縣丞,照理是要住在縣衙裏的,但是,你要住在外麵人家也不會管你,是以崔氏早早就派仆從在這裏買下了一處兩進院子,給寧博裕並仆從住那是盡夠了。
“阿妹,你先同陸世兄去我住處,我自去縣衙報道便是。”
“好。”
馬車裏自是睡不好的,陸質的精神瞧著卻還不錯,等又行了一刻,便到了崔氏早早買下的院子。
進了門阿青替寧博容掃去鬥篷上沾的雨珠,陸質對寧博容遺憾道:“聽聞理化縣景色極美,這大雨卻是煞風景。”
寧博容一笑,“說不得明日就天晴了呢!”
“也罷,反正也要在此住上三兩天——唔,這個院子很是不錯啊!”
“是,理化縣本就富庶豐饒,此處原是京中丁侍中家的宅子,如今一家都去京城投奔他了,宅子也就空了下來,若非阿父阿母認得幾個人,怕是還拿不下這處院子。”寧博容卸下鬥篷,瞧著此地被打掃地頗為幹淨,雖大雨傾盆,但廊下青石磚上雨水清澈,可見雖已許久不曾住人,守屋子的老仆卻相當勤快。
陸質點點頭,“先歇息一下吧,估計翰飛也很快會迴來。”
寧博容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在說寧博裕,寧博裕字翰飛,除了陸質之外,家中幾乎無人會喊他的字,是以寧博
容才有那麽點兒不習慣。
這個字不是寧盛取的,而是寧盛的老師昔日未過世的時候取的,寧博聞字維楨,乃是棟梁的意思,同樣出自寧盛之師的手筆,若是寧博容出生的時候他未過世,恐怕連她的小字寧盛都會讓他來。
這位將大量寶貴的書籍傳給寧盛的大儒幾乎改變了寧盛的命運,是以,要論寧盛對誰最尊敬,無疑就是他。
雖這位姓柳名平的大儒早已經去世十幾年了,寧盛卻還年年為他掃墓緬懷,甚至他之所以到翠華山來建起萬裏書院,也是因為柳平的老家就在雲州翠華山。
聽陸質這般說,寧博容笑了笑,“那我去廚房看看,等阿兄迴來就用朝食。”
“好。”陸質的眼睛亮了起來,每次寧博容親自操心吃食,那都是絕對不會令人失望的。
因崔氏擔心寧博裕一個人住沒法好好照顧自己,除了阿杏一家,還特地帶了個廚娘,這廚娘姓張,跟著吳廚娘在寧家打了一個月下手,才得了這掌勺的位置,張廚娘原在鄉間也有些名氣,但到了寧家,才知吃食還能翻這麽多的花樣,若直接跟著寧博裕來,寧博容跑到廚房指手畫腳,恐怕張廚娘那有那麽兩分埋怨她添亂,如今卻不會了,待寧博容那是恭恭敬敬的。
“張廚娘,廚下有些什麽吃的?”
雖開了春,但這時節能吃的蔬菜仍然不多,一簇碧綠的芹菜,兩把青菜罷了,卻有兩尾活魚,春雨連綿,農人擔心淹了田地,漁人卻喜上眉梢,瞧這兩尾魚肥壯新鮮,乃是真正天然無公害的野生江魚。
寧博容心中轉了一轉,便笑盈盈道:“先將這魚削了片吧。”
她這次從家中帶了些幹香菇來,做香菇魚片粥卻是不錯,再有這青菜如此新鮮,加油素炒便有清甜之味,芹菜卻可以同香幹、肉絲一道炒,再加上煎得焦香的豆腐,便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什錦炒芹,最後是美味的糖醋魚片,又有她帶來的蔥香花卷蒸上一蒸,就是一頓豐盛的朝食。
“阿青、阿鄭,也幫把手吧。”寧博容說著,親手去做涼拌芹菜。
幾人在廚房忙活一陣,沒多久就飄出了誘人的香味。
主要是那糖醋魚片,隻聞著就讓人口舌生津,與這年頭一炙烤蒸燉為主的食物感覺全然不同的香味。
果然如同陸質所說,不過小半個時辰,寧博裕就迴家來了,他去縣衙報了道,這渾身濕噠噠的,縣令十分客氣地請他先迴來休息,至少換身幹爽衣物。
須知這位新來的縣丞不比那些普通人家的學子,更別說人家的親兄長乃是隔壁州的刺史。
能做到理化縣縣令的位置,這位非但不是蠢人,反而十分聰明,而且,他也不是尋常人家出身,說起來寧博容或許會有些恍然。
理化縣的縣令姓沈名淇,原是潞洲沈氏子弟,雖是旁枝,卻也算得上是沈七的隔房堂兄。
“好香!”寧博裕吸了吸鼻子道。
陸質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阿容親自在給你弄朝食呢,快去換過衣服來吃。”
在這間屋子裏,能夠有資格坐在桌上好好吃飯的,也就陸質、寧博裕和寧博容三人罷了,桌上一人一碗柔滑鮮香的冬菇魚片粥,一盤糖醋魚片,一碟素炒青菜,一碗什錦炒芹,最後是一盆子蔥香綿軟的花卷,這頓朝食不可謂不豐盛。
三人正要開吃,就見到阿鄭匆忙跨進門來,“郎君,有客到呢!”
這話是對寧博裕說的。
出門在外寧盛不在,而此處已是寧博裕家中,今日起他便是可自己當家做主的“郎君”了,是以阿鄭並未叫他小郎君,而是直接叫他郎君。
“誰啊,在這時節到。”陸質皺著眉,這簡直是打擾人家吃飯好麽!
阿鄭脆生生地答:“乃是沈家七郎。”
寧博裕驚訝道:“沈七郎?他怎會在此!”
“……沈七郎的外祖家,就住在隔壁呢。”
寧博容瞪大眼睛,這才是真的驚訝!
不過,這條街確實可以說是理化縣的富人街,隔壁那個擁有長長灰色圍牆的大宅他們來時見過,卻也不曾放在心上,現在看來,那竟是沈七郎外祖家的居所。
“而且——”阿鄭利落道:“那柳老爺子也來了。”
“柳老爺子?”寧博裕一下子站了起來。
寧博容疑惑道:“阿兄?”
“姓柳,他應當原就是雲州柳家之人。”寧博裕輕輕道。
寧盛之師是一位舉國聞名的大儒,這位大儒便出身潞洲柳氏,但寧家卻與柳家幾乎沒有往來,因為柳平隻是旁枝庶子,與本家關係並不如何,柳平家住雲州翠華山,柳氏本家卻在潞洲。
連崔氏也不知道沈七郎的母親姓柳,隻知道這位沈家大夫人身體一直不大好,反倒是二房的媳婦,也就是沈七的嬸嬸殷氏在管家。
寧博裕已經親自出去迎
了,不管怎麽說,衝著柳這個姓氏,他也要表示出足夠的尊重,雖柳平臨終將所有的遺產都留給了寧盛這個弟子,但這沒落的柳氏還剩下的族人,若寧盛知道了,必然也是不會慢待的。
“真是叨擾了。”沈七明顯有些尷尬的模樣,他身旁那個須發皆白衣著樸素的老人卻是自在多了,“有近鄰到,又是七郎故人,自當來拜訪一番。”
……說句實話,這樣說都不說一聲上門,壓根兒是一件相當失禮的事情好麽!
所以寧博容才這般驚奇。
不過,好歹這老人上門,還帶著包得相當齊整的喬遷之禮,沒算太過火,但明顯沈七一副羞愧模樣,對這老人如此大喇喇的行為感到十分尷尬。
人既來了,寧博裕也不好趕人家出門去,長者為尊,且柳家也算是與他寧家有舊,是以隻能好好待客。
“唉,人老了就是不行,這隻走了幾步路,便已餓了。”柳老爺子感歎道。
寧博容:“……”
好吧,她這迴可是看出來這老頭兒怎麽剛好在人家吃飯的時候上門了,本意根本就是蹭飯好麽!
“阿青,再去盛兩碗粥來。”幸好寧博容想著做也是做,不如多做一點,迴頭哪怕是給阿青她們吃也好。
……估計沒他們這樣的鄰居了,第一次見麵居然是在一張飯桌上吃飯。
本來沈七還特別不好意思,低著頭頭也不敢抬,但剛吃了兩口,本以為會食不知味,一嚐卻是忍不住連眉宇都舒展開了,略驚奇地抬頭看向淡定的寧博容。
這粥,味道怎會是如此——
這年頭做粥,從未在粥裏加過什麽,此等花式粥,不管是沈七郎還是柳老爺子,都是第一次見。
且寧博容讓做的粥裏還加了一點點小麥做的澱粉,粥燉得鮮香酥爛不說,魚乃是最新鮮的魚,香菇更是她親手帶著阿青阿鄭曬出來的,每一個都是上品,且加一點點油,一點點糖,這都是在書院裏做過多次才有的火候分量。
柳老爺子貿然上門雖然十分失禮,但是吃東西的時候禮儀卻很上佳,很有名門風範,所謂的名門風範,大概就是——
吃得飛快卻一點兒聲音都沒有,他們才吃了幾口,他那一大碗粥就已經見了底。
沈七立刻感到更羞愧了。
迴頭這一大桌子吃食,幾乎有一半都進了柳老爺子的肚子,連寧博裕和陸質都是目瞪口呆。
外頭的大雨還在嘩嘩下,柳老爺子吃完就被仆從扶出去溜圈消食了,沈七才深深朝著寧博裕行了一禮,“寧表兄,真是對不住,我外祖實在是——”他說著,卻歎了口氣。
寧博裕趕緊道:“不妨的,隻一道吃頓飯罷了。”
陸質卻關心道:“七郎你怎生沒去京城呢,國子監也應開學了呀。”
沈七搖搖頭,低聲道;“祖父怕是近日便要不成了……”
這迴寧博容也驚奇了,那老爺子,樣子根本看不出來啊!
“所以,我隻是來陪他最後一段日子,家父請了醫中聖手來給祖父看過病,卻是不成了,不過這一月餘的時光罷了。”說著說著,沈七的眼圈就漸漸紅了,“是以,哪怕他如今行事越來越荒唐,也隻能縱著他,總要讓他在這最後的日子裏開開心心的才好。”
寧博容真心道:“不算什麽,老爺子不過是愛吃,哪裏稱得上荒唐。”
頂多有些唐突,但是他們與沈七本來就認識,也算不上太過分。
“是啊,他原就喜歡吃,平日裏舌頭最為挑剔,今天卻吃了這麽多!”沈七笑了起來,“祖父隔著這牆便聞到了那誘人的香味,於是怎麽著都要過來,誰都勸不住,我隻得派人來打聽,巧的是恰好聽說寧表兄今日喬遷。”
寧博裕直接道:“我阿妹還要在這裏住兩天,若是不嫌棄,盡可以同老爺子一塊兒來這裏吃飯,反正也隻我兄妹並陸世兄三人,不妨事的。”
“多謝寧表兄。”沈七又是深深一揖,他自是可以聽出寧博裕話裏的誠心誠意。
寧博容也有些可憐那個麵容上絲毫看不出將死之態的老人,她本不是太容易心軟之人,但對老弱,尋常人總會有那麽幾分同情之心的。
這邊正在說話,那頭一輛低調的馬車也已經駛入理化縣。
車中左重與劉湛正對弈,劉湛執黑,左重執白,而一向極講風度的左重這會兒鼓著雙頰正生氣,“臭小子,讓一下我又怎樣!”
“左師,我又贏了。”劉湛一子落下,輕輕笑道。
左重即刻道:“不下了不下了!”他掀開車簾看向外麵的瓢潑大雨,“理化縣到了,我們是去客棧還是去縣衙?”
“都不去。”劉湛淡淡道:“去進鄉街。”
左重瞪大眼睛,“好小子,這就直接去?”
“怎麽不能去?在理化縣我又不認識什麽人,如
今我在萬裏書院求學,且他們乃是我姑父的弟妹,我怎就不能住到他們家去?”
“咦,慢著,你竟比那丫頭低上一輩!”左重忽然道。
劉湛點點頭,笑了起來,“那又如何?”
“……不如何……”左重嘀咕著,瞧著馬車一路毫不猶豫往那方向去了。
瞥了一眼身旁,劉湛沉穩地將棋子都收了起來,一雙白皙修長的手動作從容舒緩,這四郎嗬,小小年紀,竟是一身難以言喻的皇家氣勢,隻是平日裏被那溫文爾雅的外表掩蓋起來了而已。
不禁在心中歎了口氣,丫頭啊,被這人盯上,連他都覺得心中有點兒寒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