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也是十分支持謝東的這個打算, 於是謝辭淵隻能答應下來。
謝春山和謝小聰在去年取得了秀才的功名,並且得到了推薦去了天鹿書院。去歲地動,二人表現十分突出,如今清河郡已經漸漸傳出二人的名聲來。
同樣考中秀才的還有楊濤。
不過考中秀才以後,楊濤就發現自己誌不在科舉,便放棄科舉去做其他了。據說他目前正在寫話本,第一個話本據說是他看了刑律得來的靈感。
他寫話本取得號為勿言先生,如今大半個靖朝人都聽說過,可見話本的精彩之處。
他們各有歸處,而當初村學裏的那些孩子,也都各自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謝辭淵離開的時候,內心裏也是感到十分安慰的。
自己在楊河村待了六年,能夠用六年的時間給楊河村帶去這樣的影響和變化,那他還是挺高興的。
“先生為何歎氣?”謝東正在挑揀棋子,聽到謝辭淵歎息的聲音,連忙問道。
許軍醫原本在閉目養神,聞言也轉頭看向了謝辭淵。
謝辭淵說道:“隻是心裏覺得有些可惜罷了。”
那個莊子是他一點一點建起來的,後來又有那麽多人一點點將裏麵的各種東西完善。後來謝辭淵將那裏更名為華夏大學,再後來,那裏成為了許許多多人想要去的地方。
尤其是一些走投無路被家人放棄的女孩子,那裏成為了她們能夠自救的地方。
可如今,因為皇上和世家掀起的這一場爭鬥,他不得不放棄那裏,自然是可惜的。
許軍醫眼底也閃過一抹可惜,在來這裏之前,他可從來沒有想過,世界上還能有這樣的地方。這樣的與眾不同,卻又令人向往。
“那是個好地方,我待得都不想離開,可謝先生你本身才是最寶貴的,不容有閃失的,所以如果是為了保全你,那還是離開的好。”
謝東也讚同的點點頭。
謝辭淵搖搖頭,說道:“我隻是在想,留在那裏的人,能不能將那裏的東西保存一些下來。給一些人,留下一點希望來。”
有人想學刺繡,有人想學廚藝,有人想認字兒,他們將那裏當成是救贖他們的地方。身為弱者的子女,想要擺脫乃至於逃離原生家庭的壓迫本就困難。女子生存更是不易。
如今有了這麽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們看見希望。
現在這樣的地方突然就沒有了,這比一開始就沒有希望更叫人絕望吧?
謝辭淵自己走了,可莊子還在,裏麵的設備都還在,留下來的人會不會堅持把這個希望留下呢?又或許現在留下了,但天長日久之後,又慢慢的變了。
當然,這些跟謝辭淵本也沒有什麽關係了。
隻是這一去路途漫漫,他便忍不住會想東想西了。
謝東說道:“會的。”
當初去莊子資源教別人生存手段的那些人,隻要有那麽一兩個人還有那樣的意願,就一定會的。或許謝先生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那麽有魔力的一個人。
他平日裏嘴角總帶著平和的笑,做著給別人帶去希望的事,還總覺得自己是個平凡的人。他就像是太陽一樣,平凡的日日都能見著,卻又偉大至極。
而太陽總是惹人向往的,跟在謝先生身邊久了,心中便也會升起一些普濟世人的念頭。
所以,謝先生所希望的,一定會發生的。
許軍醫的身體經過調理已經好了許多,隻是女兒自從李副將死後,便沒有再動過婚嫁的念頭,這成為他如今的心病。當初在西北的時候,女兒就已經是十九歲的大姑娘了,如今三年已過,二十二了……
剛開始催著女兒,女兒說自己身體不好,恐有礙生養,所以就不耽擱人家了。可是如今,她的身子調理的比自己還要好。她也給女兒把過脈,好的不能再好了,可還是不願意想婚嫁之事。
他現在年紀大了,就想看看外孫外孫女……
他心裏其實也有點別的想法:謝先生年紀也大了,跟女兒除了家世不相配,其他都格外相配啊。
平日裏謝先生有什麽想法,自己都還聽的雲裏霧裏呢,女兒一下子就明白了。工作起來都是一樣的專注認真,相處的時候似乎也挺有話說的,最關鍵的是,女兒在這邊三年,身子養好了,皮膚也養好了,兩個人郎才女貌,看著就養眼。
許軍醫見謝辭淵皺著眉似是還有心事,便索性轉了個話題問道:“謝先生今年也不小了吧?”
謝辭淵:……多麽熟悉的問話方式,他其實並不是很想迴答。
“家裏該催了吧?”
謝辭淵禮貌的笑了笑。
許軍醫見他明顯是不想說話的,索性也就不問了。但他內心是覺得,自己的女兒跟他還是有幾分緣分的。
過了好一會兒都沒有聽到許軍醫的聲音,謝辭淵這才微微鬆了一口氣。
催婚什麽的,不管在哪個世界,都是恐怖如斯。
謝東看著吃癟的謝先生,抿唇笑了起來。這還是他頭一次見謝先生吃癟呢,還挺有意思的。不過,他也挺期待謝先生給他找個師娘的。
謝辭淵瞪了謝東一眼,說道:“瓜香嗎?”
“嗯?”
第071章 當地民風
謝辭淵看著謝東的眼神, 就像看著在瓜田裏徜徉的猹。
當然謝東並不懂謝辭淵的梗。
馬車停下來休息了一會兒,便又開始趕路。一路上,他們也有遇到行商的人。商隊中的人看到這麽一大隊人馬, 都會投去好奇的目光, 一直到他們分開之後,商隊之中都還在說著關於謝辭淵他們這一大隊人馬的種種。
“哇, 剛剛那一隊人你們看見了嗎?看著實在是太有氣勢了。那馬車,看著就跟我們的不太一樣。”
“你也不看看他們有多奢侈, 他們可是用玻璃當馬車的窗戶的, 就這一點, 誰家能做得到?咱們東家家裏也有玻璃, 那玻璃窗確實舒服,但我注意留意了一下, 他們馬車上用到的那玻璃跟東家家裏的,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
“那馬車有將近二十輛,後麵拉貨的還有十幾二十輛, 真是難以想象誰家能有這樣的排場。”
“看他們的路線,似乎是往遼東那邊去的, 那邊最近可不太平啊, 好像又有海寇上岸, 殺了好些人呢。”
“唉, 遼東那邊也有不少好東西, 原本咱們東家也想將生意路線往那邊通一通呢。隻是, 那邊太危險了, 動不動就會遇到海寇匪患,雖說能掙到不少銀子,但風險也確實是太大了。”
“這家看著就不怕呢, 希望他們到了遼東不要被搶吧。”
期間,他們路上也有遇到一些小的商隊。
商隊一小,走在路上便戰戰兢兢的,害怕遇到馬匪,在遇到謝辭淵他們這一行人之後,這樣的商隊便會跟他們一起走。甚至有些還會修改原有的路線,跟上大半的路程。
一路上,也確實得到了許多庇佑。
走了半個多月,忽然下起了雨。因為是在夏日裏,雨勢還比較大,坐在馬車裏的人以及披著防雨布的貨物倒是沒有什麽問題,隻是在外頭的人卻受不住。謝辭淵下令停下來,先避避雨。
妙緣大師從馬車上下來,找到謝辭淵,說道:“再有半個月左右的路程,咱們便到了。”
謝辭淵點點頭,半個月的趕路,到底是將謝辭淵心底那些愁緒給衝散了。如今他想的更多的,是大同山那塊地方,以及他們這麽多人,到了那裏之後,是否能順利安置下來。
他的心裏總是有些不安,感覺得出點兒什麽問題。
妙緣大師念了一句佛號,說道:“貧僧早年也想要繼承前輩的精神,想做一個苦行僧。可是貧僧擅長的工作你們也知道,這迴出行,倒是圓了貧僧的夢了。這一路以來,路上的風景確實見識了許多。”
山林、瀑布、宏偉的大山、深山中跟歸零寺截然不同的風格的寺廟,沒有見識過,是如何也想象不出來的。這一趟出來,妙緣大師覺得,收獲比他想象的還要大的多。
見識這麽多風景,他感覺自己的思想也開闊了許多。很多時候,他在做機關的時候,能夠感覺到自己的思維似乎被限製住了,明明還能夠有不少的變通,他卻感覺自己做不出什麽變化。
他的水平也有很長時間沒有提升了,仿佛被定格了一般。
自己確實很喜歡做機關,可是他不喜歡這種水平被定格的感覺。就好像他此生最高成就也不過如此了,他需要突破,但往往又有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力感。
但這一次,他感覺自己能打破瓶頸,突破了。
雨在下著,華夏大學的研究人員、還有老師們聚集在一起,撐起一個打傘,在聊著對於到了遼東以後的暢想。到了那邊以後,他們得著手做什麽樣的研究,招收多少學生做研究,把自己的研究室搞成什麽樣的……等雨都停了,他們還意猶未盡。
雨停之後,他們又繼續趕路。
因為這一次他們聚在一起談論的東西有些雜,各自上了馬車之後,他們閉著眼睛開始做起了計劃,希望到了目的地之後能夠盡快展開工作。
所以在此出行的時候,馬車上的氛圍便相對安靜了許多。
又走了十來天,他們已經進入遼東以內了,雖說還不到大同山那一帶,但經過這邊的城鎮,能夠十分明顯的感覺出來,這裏民風跟之前他們經過的地方完全不一樣。
他們大膽而又熱情,街上小販的聲音此起彼伏的響起,有賣各種海貨的,還有賣珍珠的。
這東西謝辭淵倒是沒有什麽興趣,但想著謝府還有不少女孩子,她們應該都是喜歡這個的,便停下來看了看。
賣珍珠的是個少年,他麵前的珍珠大小不一,形狀也不一,甚至其中還夾雜著幾顆異色珍珠。即便是謝辭淵對這些沒有研究,也知道這些珍珠放在現代,應該是什麽價值。
何況這些珍珠看起來還是天然的海珠。
謝辭淵問過價格,皺了皺眉頭,覺得真便宜。
少年卻以為謝辭淵是嫌貴,便急急地說道:“您要是嫌貴,我還可以再便宜一些的。”
他父親是趕海打魚人,也會經常下海撈一些蚌殼出來,經常能出珍珠。隻是前些天他爹下海不甚撞到礁石了,人雖然被同伴救了迴來,但至今昏迷不醒。少年家中隻有這些珍珠了,他爹看病得花不少錢,他想盡快將這些珍珠出出去。
謝辭淵卻搖搖頭,說道:“你這些珍珠成色看著確實很好,而且你看這顆大的,就已經值這麽多銀錢了,你開價低了。”
“您願意買嗎?”
謝辭淵帶著不少銀子,來到此地之後,也確實想要給家裏人送點此地的特產禮物迴去。這珍珠確實相當不錯,聞言謝辭淵點頭說道:“買,你就按照他們之前的價值開價吧。”
少年顯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還能碰上這樣的人,呆愣著“啊”了一聲,謝辭淵又重複了一遍自己的話,少年這才報了個數字。
等到謝辭淵人走遠了,他看著手裏的銀錢,這才反應過來,自己今日運氣確實不錯,碰上好人了。
此地距離大同山還有三四天的路程,謝辭淵準備在這兒歇歇腳,順便打聽打聽情況,再動身。
一行人找了此地最大的客棧歇下了,之後他們便分開在這城中逛了起來。
大靖朝水泥已經用作堤壩建築,鋪設官道等等。但遼東距離京城確實很遠,城內的道路還是以青石板路為主,目前來看,水泥應該是尚未傳到這邊來。
不過紅薯和玉米此地已經有了,兩邊還有種子鋪,正在賣棉花種子。
玻璃這些器具,則是在珍玩店裏頭,價格不菲。
一圈轉下來,謝辭淵對於此地的情況,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但大同山那邊的情況,還需要找個當地人打聽打聽才能知道情況。
第072章 此地安全
謝辭淵出來找人打聽情況的時候, 剛好遇上了賣珍珠的那個少年。
“你不是賣珍珠的嗎?怎麽也幹這一行?”
少年見是熟人,便說道:“我是什麽都幹,像我這樣沒有店鋪的, 隻有早上能過來擺攤, 不過一般旁人瞧我這攤子寒磣,也不會過來。過了擺攤時間, 我就找點兒其他的活兒做做。我們城裏已經很久沒有新鮮麵孔了,所以我也很久沒有開張了。”
大概是謝辭淵上午的慷慨叫少年對他的印象十分不錯, 少年話也多了一些, “你有什麽想打聽的?我從小都在這邊長大, 跟我父親趕過海, 去的地方不少,你想打聽什麽, 保不準我知道。”
謝春山和謝小聰在去年取得了秀才的功名,並且得到了推薦去了天鹿書院。去歲地動,二人表現十分突出,如今清河郡已經漸漸傳出二人的名聲來。
同樣考中秀才的還有楊濤。
不過考中秀才以後,楊濤就發現自己誌不在科舉,便放棄科舉去做其他了。據說他目前正在寫話本,第一個話本據說是他看了刑律得來的靈感。
他寫話本取得號為勿言先生,如今大半個靖朝人都聽說過,可見話本的精彩之處。
他們各有歸處,而當初村學裏的那些孩子,也都各自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謝辭淵離開的時候,內心裏也是感到十分安慰的。
自己在楊河村待了六年,能夠用六年的時間給楊河村帶去這樣的影響和變化,那他還是挺高興的。
“先生為何歎氣?”謝東正在挑揀棋子,聽到謝辭淵歎息的聲音,連忙問道。
許軍醫原本在閉目養神,聞言也轉頭看向了謝辭淵。
謝辭淵說道:“隻是心裏覺得有些可惜罷了。”
那個莊子是他一點一點建起來的,後來又有那麽多人一點點將裏麵的各種東西完善。後來謝辭淵將那裏更名為華夏大學,再後來,那裏成為了許許多多人想要去的地方。
尤其是一些走投無路被家人放棄的女孩子,那裏成為了她們能夠自救的地方。
可如今,因為皇上和世家掀起的這一場爭鬥,他不得不放棄那裏,自然是可惜的。
許軍醫眼底也閃過一抹可惜,在來這裏之前,他可從來沒有想過,世界上還能有這樣的地方。這樣的與眾不同,卻又令人向往。
“那是個好地方,我待得都不想離開,可謝先生你本身才是最寶貴的,不容有閃失的,所以如果是為了保全你,那還是離開的好。”
謝東也讚同的點點頭。
謝辭淵搖搖頭,說道:“我隻是在想,留在那裏的人,能不能將那裏的東西保存一些下來。給一些人,留下一點希望來。”
有人想學刺繡,有人想學廚藝,有人想認字兒,他們將那裏當成是救贖他們的地方。身為弱者的子女,想要擺脫乃至於逃離原生家庭的壓迫本就困難。女子生存更是不易。
如今有了這麽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們看見希望。
現在這樣的地方突然就沒有了,這比一開始就沒有希望更叫人絕望吧?
謝辭淵自己走了,可莊子還在,裏麵的設備都還在,留下來的人會不會堅持把這個希望留下呢?又或許現在留下了,但天長日久之後,又慢慢的變了。
當然,這些跟謝辭淵本也沒有什麽關係了。
隻是這一去路途漫漫,他便忍不住會想東想西了。
謝東說道:“會的。”
當初去莊子資源教別人生存手段的那些人,隻要有那麽一兩個人還有那樣的意願,就一定會的。或許謝先生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那麽有魔力的一個人。
他平日裏嘴角總帶著平和的笑,做著給別人帶去希望的事,還總覺得自己是個平凡的人。他就像是太陽一樣,平凡的日日都能見著,卻又偉大至極。
而太陽總是惹人向往的,跟在謝先生身邊久了,心中便也會升起一些普濟世人的念頭。
所以,謝先生所希望的,一定會發生的。
許軍醫的身體經過調理已經好了許多,隻是女兒自從李副將死後,便沒有再動過婚嫁的念頭,這成為他如今的心病。當初在西北的時候,女兒就已經是十九歲的大姑娘了,如今三年已過,二十二了……
剛開始催著女兒,女兒說自己身體不好,恐有礙生養,所以就不耽擱人家了。可是如今,她的身子調理的比自己還要好。她也給女兒把過脈,好的不能再好了,可還是不願意想婚嫁之事。
他現在年紀大了,就想看看外孫外孫女……
他心裏其實也有點別的想法:謝先生年紀也大了,跟女兒除了家世不相配,其他都格外相配啊。
平日裏謝先生有什麽想法,自己都還聽的雲裏霧裏呢,女兒一下子就明白了。工作起來都是一樣的專注認真,相處的時候似乎也挺有話說的,最關鍵的是,女兒在這邊三年,身子養好了,皮膚也養好了,兩個人郎才女貌,看著就養眼。
許軍醫見謝辭淵皺著眉似是還有心事,便索性轉了個話題問道:“謝先生今年也不小了吧?”
謝辭淵:……多麽熟悉的問話方式,他其實並不是很想迴答。
“家裏該催了吧?”
謝辭淵禮貌的笑了笑。
許軍醫見他明顯是不想說話的,索性也就不問了。但他內心是覺得,自己的女兒跟他還是有幾分緣分的。
過了好一會兒都沒有聽到許軍醫的聲音,謝辭淵這才微微鬆了一口氣。
催婚什麽的,不管在哪個世界,都是恐怖如斯。
謝東看著吃癟的謝先生,抿唇笑了起來。這還是他頭一次見謝先生吃癟呢,還挺有意思的。不過,他也挺期待謝先生給他找個師娘的。
謝辭淵瞪了謝東一眼,說道:“瓜香嗎?”
“嗯?”
第071章 當地民風
謝辭淵看著謝東的眼神, 就像看著在瓜田裏徜徉的猹。
當然謝東並不懂謝辭淵的梗。
馬車停下來休息了一會兒,便又開始趕路。一路上,他們也有遇到行商的人。商隊中的人看到這麽一大隊人馬, 都會投去好奇的目光, 一直到他們分開之後,商隊之中都還在說著關於謝辭淵他們這一大隊人馬的種種。
“哇, 剛剛那一隊人你們看見了嗎?看著實在是太有氣勢了。那馬車,看著就跟我們的不太一樣。”
“你也不看看他們有多奢侈, 他們可是用玻璃當馬車的窗戶的, 就這一點, 誰家能做得到?咱們東家家裏也有玻璃, 那玻璃窗確實舒服,但我注意留意了一下, 他們馬車上用到的那玻璃跟東家家裏的,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
“那馬車有將近二十輛,後麵拉貨的還有十幾二十輛, 真是難以想象誰家能有這樣的排場。”
“看他們的路線,似乎是往遼東那邊去的, 那邊最近可不太平啊, 好像又有海寇上岸, 殺了好些人呢。”
“唉, 遼東那邊也有不少好東西, 原本咱們東家也想將生意路線往那邊通一通呢。隻是, 那邊太危險了, 動不動就會遇到海寇匪患,雖說能掙到不少銀子,但風險也確實是太大了。”
“這家看著就不怕呢, 希望他們到了遼東不要被搶吧。”
期間,他們路上也有遇到一些小的商隊。
商隊一小,走在路上便戰戰兢兢的,害怕遇到馬匪,在遇到謝辭淵他們這一行人之後,這樣的商隊便會跟他們一起走。甚至有些還會修改原有的路線,跟上大半的路程。
一路上,也確實得到了許多庇佑。
走了半個多月,忽然下起了雨。因為是在夏日裏,雨勢還比較大,坐在馬車裏的人以及披著防雨布的貨物倒是沒有什麽問題,隻是在外頭的人卻受不住。謝辭淵下令停下來,先避避雨。
妙緣大師從馬車上下來,找到謝辭淵,說道:“再有半個月左右的路程,咱們便到了。”
謝辭淵點點頭,半個月的趕路,到底是將謝辭淵心底那些愁緒給衝散了。如今他想的更多的,是大同山那塊地方,以及他們這麽多人,到了那裏之後,是否能順利安置下來。
他的心裏總是有些不安,感覺得出點兒什麽問題。
妙緣大師念了一句佛號,說道:“貧僧早年也想要繼承前輩的精神,想做一個苦行僧。可是貧僧擅長的工作你們也知道,這迴出行,倒是圓了貧僧的夢了。這一路以來,路上的風景確實見識了許多。”
山林、瀑布、宏偉的大山、深山中跟歸零寺截然不同的風格的寺廟,沒有見識過,是如何也想象不出來的。這一趟出來,妙緣大師覺得,收獲比他想象的還要大的多。
見識這麽多風景,他感覺自己的思想也開闊了許多。很多時候,他在做機關的時候,能夠感覺到自己的思維似乎被限製住了,明明還能夠有不少的變通,他卻感覺自己做不出什麽變化。
他的水平也有很長時間沒有提升了,仿佛被定格了一般。
自己確實很喜歡做機關,可是他不喜歡這種水平被定格的感覺。就好像他此生最高成就也不過如此了,他需要突破,但往往又有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力感。
但這一次,他感覺自己能打破瓶頸,突破了。
雨在下著,華夏大學的研究人員、還有老師們聚集在一起,撐起一個打傘,在聊著對於到了遼東以後的暢想。到了那邊以後,他們得著手做什麽樣的研究,招收多少學生做研究,把自己的研究室搞成什麽樣的……等雨都停了,他們還意猶未盡。
雨停之後,他們又繼續趕路。
因為這一次他們聚在一起談論的東西有些雜,各自上了馬車之後,他們閉著眼睛開始做起了計劃,希望到了目的地之後能夠盡快展開工作。
所以在此出行的時候,馬車上的氛圍便相對安靜了許多。
又走了十來天,他們已經進入遼東以內了,雖說還不到大同山那一帶,但經過這邊的城鎮,能夠十分明顯的感覺出來,這裏民風跟之前他們經過的地方完全不一樣。
他們大膽而又熱情,街上小販的聲音此起彼伏的響起,有賣各種海貨的,還有賣珍珠的。
這東西謝辭淵倒是沒有什麽興趣,但想著謝府還有不少女孩子,她們應該都是喜歡這個的,便停下來看了看。
賣珍珠的是個少年,他麵前的珍珠大小不一,形狀也不一,甚至其中還夾雜著幾顆異色珍珠。即便是謝辭淵對這些沒有研究,也知道這些珍珠放在現代,應該是什麽價值。
何況這些珍珠看起來還是天然的海珠。
謝辭淵問過價格,皺了皺眉頭,覺得真便宜。
少年卻以為謝辭淵是嫌貴,便急急地說道:“您要是嫌貴,我還可以再便宜一些的。”
他父親是趕海打魚人,也會經常下海撈一些蚌殼出來,經常能出珍珠。隻是前些天他爹下海不甚撞到礁石了,人雖然被同伴救了迴來,但至今昏迷不醒。少年家中隻有這些珍珠了,他爹看病得花不少錢,他想盡快將這些珍珠出出去。
謝辭淵卻搖搖頭,說道:“你這些珍珠成色看著確實很好,而且你看這顆大的,就已經值這麽多銀錢了,你開價低了。”
“您願意買嗎?”
謝辭淵帶著不少銀子,來到此地之後,也確實想要給家裏人送點此地的特產禮物迴去。這珍珠確實相當不錯,聞言謝辭淵點頭說道:“買,你就按照他們之前的價值開價吧。”
少年顯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還能碰上這樣的人,呆愣著“啊”了一聲,謝辭淵又重複了一遍自己的話,少年這才報了個數字。
等到謝辭淵人走遠了,他看著手裏的銀錢,這才反應過來,自己今日運氣確實不錯,碰上好人了。
此地距離大同山還有三四天的路程,謝辭淵準備在這兒歇歇腳,順便打聽打聽情況,再動身。
一行人找了此地最大的客棧歇下了,之後他們便分開在這城中逛了起來。
大靖朝水泥已經用作堤壩建築,鋪設官道等等。但遼東距離京城確實很遠,城內的道路還是以青石板路為主,目前來看,水泥應該是尚未傳到這邊來。
不過紅薯和玉米此地已經有了,兩邊還有種子鋪,正在賣棉花種子。
玻璃這些器具,則是在珍玩店裏頭,價格不菲。
一圈轉下來,謝辭淵對於此地的情況,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但大同山那邊的情況,還需要找個當地人打聽打聽才能知道情況。
第072章 此地安全
謝辭淵出來找人打聽情況的時候, 剛好遇上了賣珍珠的那個少年。
“你不是賣珍珠的嗎?怎麽也幹這一行?”
少年見是熟人,便說道:“我是什麽都幹,像我這樣沒有店鋪的, 隻有早上能過來擺攤, 不過一般旁人瞧我這攤子寒磣,也不會過來。過了擺攤時間, 我就找點兒其他的活兒做做。我們城裏已經很久沒有新鮮麵孔了,所以我也很久沒有開張了。”
大概是謝辭淵上午的慷慨叫少年對他的印象十分不錯, 少年話也多了一些, “你有什麽想打聽的?我從小都在這邊長大, 跟我父親趕過海, 去的地方不少,你想打聽什麽, 保不準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