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楊河村上上下下的人, 已然有了很多的轉變。
他們笑的自信又從容, 平日裏聊天的內容也從家長裏短, 過度到了謝府、莊子還有孩子的學業。從前他們將孩子送去村學念書, 那完全是因為村學不需要他們出太多的束脩, 更像是身為楊河村村民的一項福利, 別人去了, 他們也不想落下。
而如今,他們則是真正關心起了自家兒孫的學業。
他們有了暖炕,有了紅薯, 有了玉米,縱然稻子的收成不好,他們心裏也有底了,不用擔心這一年要挨餓了。
這些變化,縱然不是他一個人帶來的,但也跟他脫不開幹係。謝辭淵從前就是在基層幹的,如今這也算是重新在基層幹,而且幹出了成果。
縱然有外掛支撐,但這樣的變化也確實叫人喜悅。
轉眼又三年過去,二十七歲的謝辭淵,變得更加堅毅成熟,如今正是春日宴宴,謝辭淵著一身白衣,公子無雙。
歲月磨礪了他的性格,讓他變得更加堅定,卻不曾在他的臉上留下過多的印記。
三年的時間,大靖朝擁有了棉花,有了水泥,水泥一出來,工部的人先馬不停蹄的去各大水壩大堤處加固,十分忙碌。之後再鋪設官道,在官道處也增設了軍隊。
這個決定剛出來,就得到了幾個大商家的擁護。
商人所行之事,無非就是將此地的東西運送到別處販賣,賺取差價。而在運送貨物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險有很多。山匪這些就先不說了,有些地方陸路不通得走水路,貨物就得小心翼翼的保護,避免受潮,不染損失慘重。有些物品,就是搶個時間,就得縮短路程。
而官道一修,至少陸路是好走多了。且還有將士守著,路上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於是朝廷一說要修路,京城的幾個嗅覺靈敏的皇商就立刻站了出來,表示修路的銀子他們出了。這畢竟是造福天下百姓的事情!他們商人,取利於民,到了這種時候,也該想著迴報一二。
當然,他們這麽慷慨的原因還在於想要緊跟朝廷的步伐。畢竟,這幾年裏,朝廷出來的好東西可太多了。像是津磚、玻璃、榨油機記憶水泥等等,一些沒跟上步伐的商家,漸漸的沒落下去。還有一些人則抓住了機會,成為了朝廷的代理商,賺的盆滿缽滿。
甚至有那膽子大的,將生意做到了北翟,換來了大量的牛羊。
聽說,青山縣那個名叫華夏大學的地方,還有專門收羊毛的呢,商人將羊毛賣給華夏大學,華夏大學將之變成羊毛毯子、羊絨布,又被那個商人收購迴去,再高價賣出去。這一來一迴的,賺的可真多。
短短幾年的時間,大靖朝的百姓總覺得自己的生活好像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當然,這種變化都是朝著好的方向走的。
華夏大學,也成了很多人都想去的地方。
有人知道那是什麽地方,想要去學習更多的手藝,還有立足這個世界的本事。
也有些人隻聽說過這個地方,在他們的心裏,那裏就像是神仙待的地方一樣,什麽神奇的東西,都能夠在那個地方出現。而大靖朝所有的改變,仿佛都是從那裏開始的。
他們覺得,這是天佑大靖,所以才會出現這樣一個地方。
謝辭淵如今的爵位又升了兩級,成了輔國將軍。爵位並不高,但他的成就已經不容人忽視了。如今,是個人都能夠看的出來,謝辭淵這個人潛力有多大。
他本身就是科舉出身,還是狀元,所以在讀書人當中有著很高的聲望。後來,他又將華夏大學的藏書館開放,不少讀書人都去那邊看過書,也算是受過謝辭淵的恩惠。
在百姓當中,他的名聲更盛。
別說皇上信任謝辭淵,就算有一日皇上忌憚他了,想要動手,都得好好謀劃,還得想好後果。據說華夏大學的某個地方,隔一段時間就要炸一次,外麵的人都在傳,那裏麵藏著煩人不能觸碰的秘密武器,若謝辭淵有個萬一,那武器就會出世。
對於名聲如此之盛的謝辭淵,皇上心裏確實也是忌憚的。
但民間對他的吹捧聲更響亮,這盛世實在難得,在此之前他都無法想象,自己的王朝還能興盛成這樣。偶爾做夢,他連自己死後的事情都夢到過,他被後人封為大帝,死後成為天君。
而華夏大學如今的管理,也確實如他之前所設想的那樣,並不是謝辭淵一個人說了算的。大學裏麵有校長、副校長、院長、主任等等,還有個黨組織,任何大的決議,得黨組成員開會通過。
隻是,謝辭淵的名聲太大了,他說什麽,幾乎就沒有反對的。
謝辭淵對於如今的發展也十分滿意,妙緣大師和青桑大師已經成為了莊子的元老級人物,他們當初帶的學徒如今也出了幾個能夠獨當一麵的人才。還有三年前來到莊子的許軍醫和許悠雲許大夫,她醫術很高明,更是個有想法的人。
平常她跟許軍醫兩個人會教一些想學醫的人醫術,沒事兒就研究外傷藥。也就是謝辭淵拿出來的青黴素提煉技術,許悠雲一開始都不知道青黴素是個什麽東西,但謝辭淵說的話她是聽明白了。
謝辭淵的意思說是,外界有許多微小的咱們肉眼根本無法看見的病邪,入侵我們的機體,導致我們生病。包括外傷化膿,都是因為那些看不見的病邪。
我們平常治病的手段,是吃藥或者用針灸的方式,提升我們的氣血,以此來打敗病邪。但自然界中還有一種東西,是能夠直接殺死病邪的,如今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取這種東西。
許軍醫對此的接受程度要小一些,他覺得既然看不見,那就算謝辭淵說的都是真的,那也毫無意義。
可許軍醫的女兒卻覺得謝辭淵的這一番話是很有道理的,她很快就接受了這樣的理論,並且按照謝辭淵給的資料,投入了研究當中。
三年時間,確實是有了一些眉目了,但距離出成果還很遙遠。
但也正因為有了眉目,所以許悠雲還一直在研究當中,不曾放棄過。
青桑道長時不時的,也會過來瞧瞧,偶爾還能提供一點思路。
另外,莊子裏像是木匠、瓦匠、刺繡的師傅、調香師、織娘等等,全都有了,他們的手藝都非常好,在華夏大學裏開班授徒,學校出學費,還有福利等等。
華夏大學,如今已經有了一些規模。
對於這樣的發展,謝辭淵是相當滿意的。
他的事業線發展的如火如荼,但666並不大高興。因為他給出的主線任務,完成的並不好。本以為,自己能夠憑借一些低級圖紙賺到不少聲望值,但謝辭淵讓它失望了。
什麽割稻機、打穀機之類的,劉豪跟著妙緣大師學一學,再被謝辭淵啟發一下,憑借他對種田各種事情的熟悉,加上他自己的靈光一閃,就這麽做出來了。
還有其他像是改良的紡紗機、織布機之類的東西,莊子裏能人多了,他們甚至都不需要謝辭淵啟發,自己動動手,就給改了。
它感覺自己失去了一個億。
而謝辭淵本人,也有點無奈。
他也知道,自己的年紀放在現代都是需要相信的年紀了,更別說在這樣的時代。家裏人剛開始體諒他被退婚,心情鬱鬱,所以誰都沒提。可是這幾年開始,就連老爺子都對他成親這個事兒上心了。
謝辭淵也知道,自己應該順應時代,娶妻生子。
可是,盲婚啞嫁,他又有些不甘心。
謝辭淵骨子裏,還藏有那麽一點兒對於婚姻的浪漫的期盼。
“先生。”
謝辭淵的麵前,站著一位挺拔的少年,十四歲的謝東麵龐還有些青澀,但站出去也絕對會被人誇一句才子風.流,玉樹臨風。
他如今已經取得了秀才的功名,打算沉澱三年,再去參加鄉試。
不過因為他在算學上有著很高的天分,謝辭淵也一直都有在教他更高等的算學,謝東也學的很好。像是此前用水泥加固堤壩,涉及到複雜的計算之類的工作,謝東也有去幫忙。
尤其是中州府這邊的堤壩,謝東是主要設計計算的人。
第068章 警惕之心
“阿明, 有京城的來信嗎?”
“沒有。”
意料之中的答案,三個月前,謝辭淵迴了一次京城。謝府看起來還跟以前一樣, 並沒有什麽改變。隻是, 老爺子年紀不小了,尤其是看他麵色, 像是格外疲倦的樣子。
臨走的那一日,老爺子拉著謝辭淵進了書房的密室, 囑咐他說道:“還記得你剛去楊河村的時候, 問過祖父的問題嗎?”
謝辭淵想起來了。
他有係統, 那個時候的他, 剛剛懵懵懂懂的想清楚,自己往後會走怎麽樣一條道路。那些超越這個時代的先進的東西若是拿了出來, 他並不確定對這個時代而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那個時候,祖父也給出了他的答案。
隻是不知道, 為何今日祖父又會跟他說起這件事,而且還是這樣鄭重其事的說起來。
“記得。”
“如今, 皇上跟世家之間的爭鬥, 幾乎要擺上明麵上了。原本, 世家不會這麽坐不住的。”
“您是說, 這是因為我……的影響?”
謝立蘭點點頭。
謝辭淵拿出來的好東西太多了, 皇上的私庫還有國庫都豐盈了起來。而謝辭淵將這個東西上交給皇上, 皇上因為想要打壓世家, 所以在官職以及利益的分配上,世家總是吃虧,並且不少家族都因此而成長起來。
這幾年, 寒門被提拔的越來越多。
世家之中,不缺紈絝,但聰明人自然也不少。他們看得出來皇上的手段,卻不想就此坐以待斃。
或許是因為謝辭淵太過給力,皇上在對待世家問題上,便少了從前的隱忍。最近這段時間,雙方鬥的越發兇狠起來。
世家進一步逼迫,以皇後無子為由,請求皇上廢後重立。雙方博弈在關鍵時刻,皇後卻突發重病而亡,皇上猜測是世家下的手,但沒有證據。
崔皇後上位,雖不得寵愛,卻將皇宮打理的井井有條,太後輕易也尋不出她的錯處。
而後世家楊氏在南境傭兵,被皇上捉住了把柄,連斬十七人,世家暫時消停下來。
但這也隻是暫時的。
世家有著各種傳承,掌握著古籍、財富,他們互相之間,都為姻親,乃是一個龐大的組織。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積累,讓他們有著令人難以想象的資源。
可是一旦寒門也能讀書崛起,皇室掌握著新興的資源財富,世家備受打壓,終有一日會被排擠在權利之外。當他們失去了話語權,那麽距離世家覆滅也就不遠了。
所以,他們不希望寒門崛起,也不希望天下百姓過這樣的生活。
百姓水深火熱的時候,他們可以有仁慈之心,可以偶爾善舉,可當農民佃戶也活的富足的時候,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便不會高興了。
因為這就意味著,他們想要驅使這些百姓的時候,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本來一口糧食就能得到的勞動力,現在可能要付出十倍之多。這並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
世家,說到底,也是地主。
皇上眼看著擁有了擺脫世家掣肘的資本,他們當然不可能坐以待斃。
奪權,隻是第一步。
謝家也站在權利的中心,但此時也處在漩渦的中心,他們不希望謝辭淵出事,所以隻能斡旋自保。
“聽說昨夜一位宮女子產下一名皇子,十分健康,皇後將人抱到了自己的寢宮。目前世家的打算已經很清楚了,他們也不怕暴露出自己的目的,最終結局如何,我也無法預料。但京城,是不會太平了。”
甚至整個大靖,可能都要不太平了。
紅薯、玉米、棉花,這些都是讓百姓生存下去的好東西,有了這些,大靖好好發展,不出幾年,便又是另一番景象。
但設想再好又有什麽用呢?
一旦政變,苦的終究還是百姓。
而世家之間,宛若一張龐大的網,想要徹底打破這張網,不可能不付出代價的。
其實謝立蘭還是看好皇上的,皇上目前的手段雖然激進了些,但目前來看,世家之間的反應,更像是狗急跳牆了。
不過若有萬一,謝立蘭還是對謝辭淵說道:“你自己做好準備吧,不要卷進這些事情當中來。謝家不掌兵,一旦政變隻能自保,你那邊肯定顧不上了。”
謝辭淵點頭說好。
那日離開的時候,謝辭淵的心裏便沉甸甸的。
這一次來京城,氛圍確實很不一般,但怎麽就到了這麽嚴重的地步了呢?政變?謝辭淵從未想過這個可能性。他來到這個世界開始,便一直都活在盛世繁華當中。
又因為他是謝家子,行走在外,旁人也不敢對他如何。
他們笑的自信又從容, 平日裏聊天的內容也從家長裏短, 過度到了謝府、莊子還有孩子的學業。從前他們將孩子送去村學念書, 那完全是因為村學不需要他們出太多的束脩, 更像是身為楊河村村民的一項福利, 別人去了, 他們也不想落下。
而如今,他們則是真正關心起了自家兒孫的學業。
他們有了暖炕,有了紅薯, 有了玉米,縱然稻子的收成不好,他們心裏也有底了,不用擔心這一年要挨餓了。
這些變化,縱然不是他一個人帶來的,但也跟他脫不開幹係。謝辭淵從前就是在基層幹的,如今這也算是重新在基層幹,而且幹出了成果。
縱然有外掛支撐,但這樣的變化也確實叫人喜悅。
轉眼又三年過去,二十七歲的謝辭淵,變得更加堅毅成熟,如今正是春日宴宴,謝辭淵著一身白衣,公子無雙。
歲月磨礪了他的性格,讓他變得更加堅定,卻不曾在他的臉上留下過多的印記。
三年的時間,大靖朝擁有了棉花,有了水泥,水泥一出來,工部的人先馬不停蹄的去各大水壩大堤處加固,十分忙碌。之後再鋪設官道,在官道處也增設了軍隊。
這個決定剛出來,就得到了幾個大商家的擁護。
商人所行之事,無非就是將此地的東西運送到別處販賣,賺取差價。而在運送貨物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險有很多。山匪這些就先不說了,有些地方陸路不通得走水路,貨物就得小心翼翼的保護,避免受潮,不染損失慘重。有些物品,就是搶個時間,就得縮短路程。
而官道一修,至少陸路是好走多了。且還有將士守著,路上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於是朝廷一說要修路,京城的幾個嗅覺靈敏的皇商就立刻站了出來,表示修路的銀子他們出了。這畢竟是造福天下百姓的事情!他們商人,取利於民,到了這種時候,也該想著迴報一二。
當然,他們這麽慷慨的原因還在於想要緊跟朝廷的步伐。畢竟,這幾年裏,朝廷出來的好東西可太多了。像是津磚、玻璃、榨油機記憶水泥等等,一些沒跟上步伐的商家,漸漸的沒落下去。還有一些人則抓住了機會,成為了朝廷的代理商,賺的盆滿缽滿。
甚至有那膽子大的,將生意做到了北翟,換來了大量的牛羊。
聽說,青山縣那個名叫華夏大學的地方,還有專門收羊毛的呢,商人將羊毛賣給華夏大學,華夏大學將之變成羊毛毯子、羊絨布,又被那個商人收購迴去,再高價賣出去。這一來一迴的,賺的可真多。
短短幾年的時間,大靖朝的百姓總覺得自己的生活好像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當然,這種變化都是朝著好的方向走的。
華夏大學,也成了很多人都想去的地方。
有人知道那是什麽地方,想要去學習更多的手藝,還有立足這個世界的本事。
也有些人隻聽說過這個地方,在他們的心裏,那裏就像是神仙待的地方一樣,什麽神奇的東西,都能夠在那個地方出現。而大靖朝所有的改變,仿佛都是從那裏開始的。
他們覺得,這是天佑大靖,所以才會出現這樣一個地方。
謝辭淵如今的爵位又升了兩級,成了輔國將軍。爵位並不高,但他的成就已經不容人忽視了。如今,是個人都能夠看的出來,謝辭淵這個人潛力有多大。
他本身就是科舉出身,還是狀元,所以在讀書人當中有著很高的聲望。後來,他又將華夏大學的藏書館開放,不少讀書人都去那邊看過書,也算是受過謝辭淵的恩惠。
在百姓當中,他的名聲更盛。
別說皇上信任謝辭淵,就算有一日皇上忌憚他了,想要動手,都得好好謀劃,還得想好後果。據說華夏大學的某個地方,隔一段時間就要炸一次,外麵的人都在傳,那裏麵藏著煩人不能觸碰的秘密武器,若謝辭淵有個萬一,那武器就會出世。
對於名聲如此之盛的謝辭淵,皇上心裏確實也是忌憚的。
但民間對他的吹捧聲更響亮,這盛世實在難得,在此之前他都無法想象,自己的王朝還能興盛成這樣。偶爾做夢,他連自己死後的事情都夢到過,他被後人封為大帝,死後成為天君。
而華夏大學如今的管理,也確實如他之前所設想的那樣,並不是謝辭淵一個人說了算的。大學裏麵有校長、副校長、院長、主任等等,還有個黨組織,任何大的決議,得黨組成員開會通過。
隻是,謝辭淵的名聲太大了,他說什麽,幾乎就沒有反對的。
謝辭淵對於如今的發展也十分滿意,妙緣大師和青桑大師已經成為了莊子的元老級人物,他們當初帶的學徒如今也出了幾個能夠獨當一麵的人才。還有三年前來到莊子的許軍醫和許悠雲許大夫,她醫術很高明,更是個有想法的人。
平常她跟許軍醫兩個人會教一些想學醫的人醫術,沒事兒就研究外傷藥。也就是謝辭淵拿出來的青黴素提煉技術,許悠雲一開始都不知道青黴素是個什麽東西,但謝辭淵說的話她是聽明白了。
謝辭淵的意思說是,外界有許多微小的咱們肉眼根本無法看見的病邪,入侵我們的機體,導致我們生病。包括外傷化膿,都是因為那些看不見的病邪。
我們平常治病的手段,是吃藥或者用針灸的方式,提升我們的氣血,以此來打敗病邪。但自然界中還有一種東西,是能夠直接殺死病邪的,如今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取這種東西。
許軍醫對此的接受程度要小一些,他覺得既然看不見,那就算謝辭淵說的都是真的,那也毫無意義。
可許軍醫的女兒卻覺得謝辭淵的這一番話是很有道理的,她很快就接受了這樣的理論,並且按照謝辭淵給的資料,投入了研究當中。
三年時間,確實是有了一些眉目了,但距離出成果還很遙遠。
但也正因為有了眉目,所以許悠雲還一直在研究當中,不曾放棄過。
青桑道長時不時的,也會過來瞧瞧,偶爾還能提供一點思路。
另外,莊子裏像是木匠、瓦匠、刺繡的師傅、調香師、織娘等等,全都有了,他們的手藝都非常好,在華夏大學裏開班授徒,學校出學費,還有福利等等。
華夏大學,如今已經有了一些規模。
對於這樣的發展,謝辭淵是相當滿意的。
他的事業線發展的如火如荼,但666並不大高興。因為他給出的主線任務,完成的並不好。本以為,自己能夠憑借一些低級圖紙賺到不少聲望值,但謝辭淵讓它失望了。
什麽割稻機、打穀機之類的,劉豪跟著妙緣大師學一學,再被謝辭淵啟發一下,憑借他對種田各種事情的熟悉,加上他自己的靈光一閃,就這麽做出來了。
還有其他像是改良的紡紗機、織布機之類的東西,莊子裏能人多了,他們甚至都不需要謝辭淵啟發,自己動動手,就給改了。
它感覺自己失去了一個億。
而謝辭淵本人,也有點無奈。
他也知道,自己的年紀放在現代都是需要相信的年紀了,更別說在這樣的時代。家裏人剛開始體諒他被退婚,心情鬱鬱,所以誰都沒提。可是這幾年開始,就連老爺子都對他成親這個事兒上心了。
謝辭淵也知道,自己應該順應時代,娶妻生子。
可是,盲婚啞嫁,他又有些不甘心。
謝辭淵骨子裏,還藏有那麽一點兒對於婚姻的浪漫的期盼。
“先生。”
謝辭淵的麵前,站著一位挺拔的少年,十四歲的謝東麵龐還有些青澀,但站出去也絕對會被人誇一句才子風.流,玉樹臨風。
他如今已經取得了秀才的功名,打算沉澱三年,再去參加鄉試。
不過因為他在算學上有著很高的天分,謝辭淵也一直都有在教他更高等的算學,謝東也學的很好。像是此前用水泥加固堤壩,涉及到複雜的計算之類的工作,謝東也有去幫忙。
尤其是中州府這邊的堤壩,謝東是主要設計計算的人。
第068章 警惕之心
“阿明, 有京城的來信嗎?”
“沒有。”
意料之中的答案,三個月前,謝辭淵迴了一次京城。謝府看起來還跟以前一樣, 並沒有什麽改變。隻是, 老爺子年紀不小了,尤其是看他麵色, 像是格外疲倦的樣子。
臨走的那一日,老爺子拉著謝辭淵進了書房的密室, 囑咐他說道:“還記得你剛去楊河村的時候, 問過祖父的問題嗎?”
謝辭淵想起來了。
他有係統, 那個時候的他, 剛剛懵懵懂懂的想清楚,自己往後會走怎麽樣一條道路。那些超越這個時代的先進的東西若是拿了出來, 他並不確定對這個時代而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那個時候,祖父也給出了他的答案。
隻是不知道, 為何今日祖父又會跟他說起這件事,而且還是這樣鄭重其事的說起來。
“記得。”
“如今, 皇上跟世家之間的爭鬥, 幾乎要擺上明麵上了。原本, 世家不會這麽坐不住的。”
“您是說, 這是因為我……的影響?”
謝立蘭點點頭。
謝辭淵拿出來的好東西太多了, 皇上的私庫還有國庫都豐盈了起來。而謝辭淵將這個東西上交給皇上, 皇上因為想要打壓世家, 所以在官職以及利益的分配上,世家總是吃虧,並且不少家族都因此而成長起來。
這幾年, 寒門被提拔的越來越多。
世家之中,不缺紈絝,但聰明人自然也不少。他們看得出來皇上的手段,卻不想就此坐以待斃。
或許是因為謝辭淵太過給力,皇上在對待世家問題上,便少了從前的隱忍。最近這段時間,雙方鬥的越發兇狠起來。
世家進一步逼迫,以皇後無子為由,請求皇上廢後重立。雙方博弈在關鍵時刻,皇後卻突發重病而亡,皇上猜測是世家下的手,但沒有證據。
崔皇後上位,雖不得寵愛,卻將皇宮打理的井井有條,太後輕易也尋不出她的錯處。
而後世家楊氏在南境傭兵,被皇上捉住了把柄,連斬十七人,世家暫時消停下來。
但這也隻是暫時的。
世家有著各種傳承,掌握著古籍、財富,他們互相之間,都為姻親,乃是一個龐大的組織。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積累,讓他們有著令人難以想象的資源。
可是一旦寒門也能讀書崛起,皇室掌握著新興的資源財富,世家備受打壓,終有一日會被排擠在權利之外。當他們失去了話語權,那麽距離世家覆滅也就不遠了。
所以,他們不希望寒門崛起,也不希望天下百姓過這樣的生活。
百姓水深火熱的時候,他們可以有仁慈之心,可以偶爾善舉,可當農民佃戶也活的富足的時候,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便不會高興了。
因為這就意味著,他們想要驅使這些百姓的時候,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本來一口糧食就能得到的勞動力,現在可能要付出十倍之多。這並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
世家,說到底,也是地主。
皇上眼看著擁有了擺脫世家掣肘的資本,他們當然不可能坐以待斃。
奪權,隻是第一步。
謝家也站在權利的中心,但此時也處在漩渦的中心,他們不希望謝辭淵出事,所以隻能斡旋自保。
“聽說昨夜一位宮女子產下一名皇子,十分健康,皇後將人抱到了自己的寢宮。目前世家的打算已經很清楚了,他們也不怕暴露出自己的目的,最終結局如何,我也無法預料。但京城,是不會太平了。”
甚至整個大靖,可能都要不太平了。
紅薯、玉米、棉花,這些都是讓百姓生存下去的好東西,有了這些,大靖好好發展,不出幾年,便又是另一番景象。
但設想再好又有什麽用呢?
一旦政變,苦的終究還是百姓。
而世家之間,宛若一張龐大的網,想要徹底打破這張網,不可能不付出代價的。
其實謝立蘭還是看好皇上的,皇上目前的手段雖然激進了些,但目前來看,世家之間的反應,更像是狗急跳牆了。
不過若有萬一,謝立蘭還是對謝辭淵說道:“你自己做好準備吧,不要卷進這些事情當中來。謝家不掌兵,一旦政變隻能自保,你那邊肯定顧不上了。”
謝辭淵點頭說好。
那日離開的時候,謝辭淵的心裏便沉甸甸的。
這一次來京城,氛圍確實很不一般,但怎麽就到了這麽嚴重的地步了呢?政變?謝辭淵從未想過這個可能性。他來到這個世界開始,便一直都活在盛世繁華當中。
又因為他是謝家子,行走在外,旁人也不敢對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