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節
在後媽文裏當女配[七零] 作者:奶酪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哎呀老路你先別激動,大家也都是為了工作,而且這位同誌說的對,安全的確很重要,一定要保證好蘇同學的安全才行。”
“是啊是啊,等一等就等一等吧,反正現在這部分的內容我還得好好琢磨一下真正製造時可能會出現的情況,琢磨清楚了才能去跟咱們國家新崛起的這位天才小同誌好好討論啊!”
原本凝結的氣氛,一下子又迴暖了起來。
暴脾氣的專家看著仍有些尷尬得不知道該怎麽同自己對話的工作人員,也軟下了強調,說道:“同誌我剛剛不是針對你,隻是我們所擁有的時間真的是太少了……”
老專家用略顯惆悵的聲音說道:“你應該也知道,從72年開始,我們國家就在為獲取國外發動機及材料製造的技術專利而各國進行交涉,在當時隻有e國願意單獨出售給我們民用的發動機,可我們想要的是軍用的!一直到75年的時候我們才‘啃’下了e國這塊硬骨頭,卻也話費了足足7679萬e元才買迴來。可到今天為止,我們也還是沒能徹底攻破這項技術,沒能獨立完成製造出這款發動機……[1]”
“但是——”老專家在說到這裏的時候,突然話鋒一轉,說道,“但是蘇秋月同學所提出的對於高溫合金等材料的研究,卻是如虎添翼一般的存在,不光可以推進我們的研究進展,更可以讓我們擺脫總需要進口國外材料所遇到的困難處境,節省我們國家的進口資金成本!讓我們實現材料自由!”
另外一個老專家也跟著點頭說道:“蘇秋月同學所為國家創造的價值遠遠不止這些,而是她本身所具有的價值。要知道,她今年才十八歲,卻已經獨立研究出了多項發明專利,是絕對的天才,是不輸於國外那些被吹捧到國際的天才!”
各個單拎出來都是響當當人物的專家們都在發表著各自對於蘇秋月的肯定與推崇,這一點讓在場的工作人員都在心裏對蘇秋月所展現出來的價值提高了足以同他們享受一樣待遇的層次上麵。
就像是這些專家們所說,蘇秋月最大的優勢不光是她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與天分,最關鍵的是她真的太年輕了,她有大好的青春,這是她最是精力充沛,又愛天馬行空幻想,並能付出行動的年紀。
這樣的蘇秋月對於國家,就像是新鮮注入的血液,為整個國家都能帶來全新的活力。
想到這裏,工作人員的心潮也忍不住澎湃了起來。
——他要立刻把這個消息上報!
然而,就在工作人員還在層層上報關於蘇秋月重要性的報告文件時,關於蘇秋月的一份詳細又簡單的資料卻已經被華國最高領導人拿在了手中。
……
蘇秋月的資料很簡單。簡單的家庭背景,簡單的人生經曆,簡單的社交情況……可以說是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深入調查,就能夠被人摸清楚她這十八輩貧民出身的家庭成分,和她這些年來先是自學成才後被挖掘出天賦的經曆,以及她為國家搞出來的研究。
此刻,在辦公室裏,大領導手裏拿著的,是有關蘇秋月的全部資料,而在他麵前的辦公桌子上還放著好幾張略有些陳舊的報紙。
辦公室裏靜悄悄的,隻有嚴謹的相關部門負責人用不緊不慢的聲音說著自己對於蘇秋月這個不輸於國外那些天才研究學者的人的調查結果。
“蘇秋月,女,18歲,老家是h省下一個名叫靠山屯的生產大隊,12歲被現實驗小學校長蔡校長發現了其在學習上的天賦,後進入大江縣縣小學讀五年級,從小學、初中到高中,蘇秋月的在校成績都是第一名。她在1976年的時候,因蝗蟲肆虐,造成了h省臨近的z省受災,而獨立研發出了‘76殺蟲劑’,這也是她第一次展現出了她個人在學習以外的研究天分。之後她以高考試卷滿分的成績考上了慶大數學係,並在同年研究出來了如今正生產於首都化肥一廠的高效化肥和同樣是由她獨立研究製造出來的高溫反應爐……”
說到這裏的時候,負責人頓了頓,特意強調了一點:“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大數據報道,由蘇秋月同學所開發出來的這款化肥是目前我國增產效果最明顯的化肥,農業部方麵正在準備聯係蘇同學,以得到她的授權,好能夠大麵積推廣這款化肥,實現全國增產的目標。”
“這個小娃娃倒是厲害得很啊。”大領導邊聽著負責人的匯報,邊看著手裏的資料,眼裏浮現出幾分對過往的追憶,同對麵的負責人說道,“說起來這個小姑娘我可是早在幾年前就知道她了,當時我還在療養院修身養息,醫院那時候每天都會給我的病房送報紙,當時首都日報就曾經刊登過她的一篇《“小”眼睛看首都》的文章,那時候我就覺得這個孩子未來一定不會是庸庸碌碌之輩,但我是真的沒想到,當年字裏行間中雖已初具風格卻還帶著幾分稚嫩的小作家如今竟然成了大科學家了。”
所謂聞弦知雅意,負責人在聽出大領導言辭中對蘇秋月行為所表現出的欣賞態度後,便立刻跟著附和道:“原來蘇秋月同學在那麽早以前就如此優秀了,那可真是我輩英雄出少年,一代更比一代強啊!”
“那你們還不趕緊將這位小同誌收納入編,讓她能夠在適合的崗位上麵發光發熱?”大領導看著對麵如今也學得越發圓滑的下屬,也沒覺得這樣不好,隻調侃道,“你們這樣為了安全而限製對方自由的行為,可是很容易被年輕的同誌誤解。要我說,早點安排一個可靠的警衛員保護小蘇同誌不是很好的事情嘛,何必那麽麻煩。”
聽著大領導開口就是給蘇秋月安排警衛員的話,負責人還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大領導的表情,謹慎地開口:“不過說起來,蘇同學能有如此優秀的表現,也不光是因為她個人,還有她的父母對她堅持想要讀書的鼓勵和支持……”
話還沒說完,就見大領導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負責人,過了一會兒後才嗬嗬笑了起來,說道:““你是想說她父親私人經營、售賣教材和高考複習冊的事情?要我說嘛,這個由全國第一編寫的高考複習冊想來一定是不同凡響的,要不是我家的小孫女年紀還小,我都想給她買上幾本哩!”
這話一出,負責人自然就明白了領導話裏的意思。
也對,這蘇秋月同學都這麽厲害了,她爸為了高考學生造福印刷、售賣練習冊的事情,又怎麽能叫做“投機倒把”呢。
其實,大領導之所以能對調查結果上,關於蘇有糧這些年來又是去黑市倒騰東西,又是跟服裝廠賣衣服,又是跟印刷廠倒騰複習冊的事情會采取“既往不咎,輕輕放下”的態度,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蘇秋月。
實際上,對於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並不像是一個成語的定義那樣分明,主要還是要根據個人的情況以及所做出來的行為來進行判定。
在蘇有糧這件事情上,看似他是在靠投機倒把發家掙錢,但實際上也正是因為有他這樣做,蘇秋月才能夠走出農村,走出縣城,走出省城,一直走到首都,走到屬於她人生大舞台的中央。
而且,資料上麵寫得很清楚,蘇有糧和田鳳娟從始至終都是支持孩子學習,並一直都在為之做努力。同樣的,蘇秋月這些年來能夠願意展現才華與天賦,願意繼續努力讀書,也是為了讓她爸媽的付出沒有白費。
“這才是華國式家庭應該有的模式。”大領導敲了敲手裏資料最後附上的一家三口的照片,說道,“誰說女子不如男……這重男輕女思想是要不得的,不管是男娃娃還是女娃娃都應該擁有念書的機會。”
大領導望向窗外:“對於推動教育發展的事情,我們任重而道遠。”
……
很快,在蘇秋月將自己的研究向上匯報後的一周,關於“高溫合金材料生產工藝技術與產品質量控製,以及生產製造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難點突破”這一研究專項就得到了眾多專家的認同,以及大領導親口發話的批準,成立了一個全新的研究小組,以盡快將高溫合金等材料研究、製造出來,以進行下一步的,對於渦輪發動機的研究。
這讓被研究所這邊看管了好幾天,雖說是包吃包住但也心情有些忐忑的蘇秋月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不光如此,蘇秋月借著自己苦心研發了近八個月的研究,也算是鳥槍換大炮,成功從原本實驗室裏的一個總被排除在研究核心以外的小小助手身份,搖身一變,成了如今由眾多科研大佬加入的實驗小組裏備受重視的一員。
首都,四合院,蘇秋月家中。
蘇有糧、田鳳娟和林七在蘇秋月一周前從實驗室打來電話說要在那裏待上幾天,接受調查的消息以後,就一直忐忑不安的,連隔壁家搬進了新鄰居的事情都沒有在意,隻一心等待著蘇秋月的消息。
而在終於又一次接到閨女的電話,說一會兒就能迴家的通知以後,三個人是都顧不得別的,全都像是停電以後終於重新通電的電視機一樣,忙裏忙外地開始準備迎接蘇秋月迴家,順便再好好問問頭一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小七,你之前不是說學校裏有個一直嫉妒秋月,還不斷跟學校同學之間散播謠言的人躲在暗處嘛,那你說這迴秋月被扣在實驗室裏接受調查的事兒,會不會是這個人搗的鬼啊?”趁著蘇有糧去國營飯店買吃食的時候,田鳳娟小聲問了一句林七,生怕被蘇有糧知道,擔心以他那個疼閨女的暴脾氣再去學校鬧事兒,影響到蘇秋月。
“應該不會是他。”林七安撫道,“嬸兒你別擔心,秋月這事兒咱們不是也跟沈教授打聽過嗎,他雖然沒說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但聽沈教授話裏的意思不像是壞事倒像是好事。再說了,月兒等會兒就該迴來了,等她迴來了,咱們就能知道了。”
田鳳娟想想也是:“的確,沈教授之前話裏的意思倒是高興多於擔心……不過我是真沒想到,大學校園裏麵竟然也會有這種勾心鬥角,故意陷害別人的人在。”
對於這話,林七沒有多解釋,隻說道:“不管在哪兒,也還是好人多,但也都避免不了的會有壞人,和所處的環境沒啥關係。”
是的,早在幾個月前,蘇秋月聽朱媛說完了這個傳聞以後,她就已經知道傳聞裏說的那個人就是她自己。
同時,她也意識到,這是有人在針對自己。
隻是當時所處的情況,是敵人在暗蘇秋月在明,故此蘇秋月選擇了裝傻充愣,沒有因為被針對的憤怒而直接對號入座,反而是私下裏聯係了林七。
之後,林七便開始了暗地調查,並順藤摸瓜,將單彬給摸了出來。而跟著一起被“摸”出來的,還有單彬的大伯,也就是同蘇秋月一樣在實驗室裏研究的單研究員。
在由林七搞清楚來龍去脈,並告知了蘇秋月這個事情以後,兩個人一直引而不發的目的,就是想要將單彬這種小人一擊即中,但不管是林七還是蘇秋月是誰都沒想到,還沒等他們騰出手對付單彬的時候,蘇秋月就會因為高溫合金的研究技術先被看管保護了起來。
田鳳娟點頭:“你說得對,哪裏都有好人也哪裏都壞人……”
“媳婦兒,你這又說啥好人壞人都先別管了,咱閨女迴來了!”蘇有糧的聲音從院門口傳了過來,身後還站著已經一禮拜沒迴家的蘇秋月。
蘇秋月都迴來了,這個話題自然是戛然而止,誰也都沒繼續說,睡也都沒追問。
一家人是熱熱鬧鬧地進了屋,打算邊吃邊聊。
餐桌上。
才剛夾了兩口菜吃的蘇有糧嘴裏的東西還沒咽下去,就被蘇秋月放出來的大雷給炸得是目瞪口呆。
蘇有糧震驚道:“閨女,你說你現在已經是國家科研院的科研員?每個月還都能領兩百塊錢工資?!”
蘇秋月點頭:“準確來說,我現在每個月的基本工資是110左右,但加上每個月的補貼、獎金、加班費……零零總總加起來差不多能有不到兩百塊錢。”
“可閨女你上周還從實驗室給媽辦公室打電話說實驗室發生了一些特殊情況,你們這些工作人員都要暫時留在那裏接受調查的嗎,怎麽這才過去一周,你這就從等待調查人員變成了研究員,還領工資了?”
“這個情況有點複雜,但又比較簡單……”蘇秋月整理了一下詞匯,解釋道,“總得來說,就是我高出了一個驚天動地的發明,得到了大領導的青睞,覺得我是真正的天才,一個能夠為國家做貢獻的人才,於是就在調查我家世清白以後,就決定讓我加入研究所了。”
“驚天動地的發明?”
“大領導的青睞?!”
蘇有糧和田鳳娟麵麵相覷,不敢置信地問道:“閨女,咱家可是十八輩貧農,可不興說大話啊……”
“我說啥大話了?”
“就你剛說的大領導……”
蘇秋月:“大領導就是大領導,就是你們想到的那位,他可是親口表揚了我呢!”
蘇有糧:“!!!”
田鳳娟:“!!!”
大、大領導……是真的大領導?!
兩口子這下子是真的有點暈乎了。
……
等到蘇有糧和田鳳娟徹底相信蘇秋月所說的話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中旬了。
在這一天,蘇有糧在耗費了半年的時間以後,是終於將自己在省城建立起的“銀河”招牌,以及印刷相關的機器、設備都運到首都郊區一個由他臨時租賃的小作坊裏了。
而就在蘇有糧思索著自己該怎麽把握住改革開放的機會,爭取在首都開拓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將“銀河”的品牌推廣到全國各地的時候,在他意識到自己目前所麵臨的最大障礙是形勢不允許雇傭太多人,隻許個人賣點小零碎,而不需“拉幫結派”搞個人、私營買賣問題的時候,首都的工商部門卻先主動找到了他。
對方的態度很明白,說來說去就是蘇有糧作為蘇秋月這位科研人員,可以享受到屬於家屬的福利待遇。而考慮到他的情況,政府這邊可以允許他自由買賣,但絕對不能做出為謀暴利而打亂市場的行為。
工商局工作人員:“……當然了,對於像是蘇同誌你這樣積極相應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同誌,我們政府部門也會給予你一些幫助政策,你如果在創業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麽問題,也可以聯係我們。”
“……我,我暫時沒有其他問題,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我們全家都積極相應!”蘇有糧有些說不清楚話,懵得恨不得跟倒豆子似的,將自己這快四十年的情況都說清楚。
在蘇有糧全程都宛如雲裏霧裏一般的對話中,工商局工作人員要了他一個地址,說等三到五個工作日以後,會將允許自主經營的經營執照寄給他,說有了這個以後就能正式營業,把事情交代清楚,離開以後,蘇有糧才如遭雷劈一般,整個人都清醒了起來。
蘇有糧:“乖乖哦,我閨女說得竟然是真的?!我們小蘇家的祖墳是真的要冒青煙了!”
蘇秋月:阿嚏——是誰在背後念叨我?
專家們:天才寶貝疙瘩怎麽打噴嚏?醫務人員!!
警衛員:今天小蘇同誌打了兩個噴嚏,務必仔細,切勿生病。
第122章
蘇有糧那邊遇到的那件因為自己而可以讓祖墳冒青煙的事情蘇秋月還不知道, 畢竟早在半個月前,她就已經正式加入了研究小組,開始了自己真正走向成為被更多人知道名字的科學家的研究之路。
太過忙碌的工作, 再加上蘇秋月曾提前說過在自己進入研究小組以後必然是得全力以赴情況的原因,蘇有糧和田鳳娟在知道閨女是給國家辦事以後, 沒了之前的忐忑, 也覺得國家肯定不會虧待了她, 自然就是放下了心。而林七那邊則是在蘇秋月突然加快了人生發展速度以後,自覺自己有些太過落後, 便在同蘇秋月說好自己也會努力, 爭取在今年也能夠申請提前畢業的約定以後,便也開始了“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中, 看樣子是鉚足了勁兒,好能夠追趕上蘇秋月的腳步。
盡管他們倆人因為這些年青梅竹馬在一起相處著, 沒太多像學校裏同學搞對象時那樣的激情澎湃與羞澀懵懂,看起來有點“老夫老妻”的狀態,似的這種情況放在這倆人的年紀上來看, 的確是有點奇奇怪怪。但有一句話說得好, 那就是“酒越醇越好喝, 人越處越融洽”,這句話放在蘇秋月和林七身上就是最恰當的。
如今,兩個人之間有青梅竹馬, 互相傾慕的感情, 有各自對未來發展的堅持和對彼此的包容,也有想要一直走下去的共識,可謂真是“又豈在朝朝暮暮”呢。
也因為蘇秋月同蘇有糧、田鳳娟兩個人, 以及和林七之間的默契,她才可以如此放手大膽,也毫無顧慮地投身於研究事業中。
對於家中最近所發生的事情,蘇秋月可以說是真的一無所知。
但對於研究,她卻是有一肚子的想法,和等待操作的工作。
……
蘇秋月的研究進行得很順利,起碼就她個人而言,團體合作是比自己從前跟係統空間裏頭“孤軍奮戰”要好太多太多,尤其是在效率上麵。
像是從前不管是76殺蟲劑,還是高效化肥、高溫反應爐啥的這些製作,蘇秋月都需要從原理技術開始學習,通過大量的閱讀來奠定相關知識的基礎以後,再通過融會貫通,從中提取自己需要的內容後,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一點點像是做木工一樣,將核心確定後,一點點雕琢出自己想象中的樣子。
像是此刻,在共事了半個多月以後,蘇秋月正在同身邊十幾位已經相處得十分融洽,性格也都極為平易近人的專家們進行著友好卻又不失激烈的討論。
而他們討論的內容,卻並不是關於高溫合金的製造,因為這項成果已經在蘇秋月詳細的研究報告中被成功拿下,進入到了尾聲階段。所以,他們說的不是材料,而是用材料組成的東西,也就是我渦輪發動機。
更準確地說,蘇秋月所提出來的討論主題,是渦輪發動機中的渦扇發動機。
“高溫合金這類的材料最實用的就是航空航天裝備,也就是渦輪發動機上麵。我覺得,在渦輪發動機的分類中,適用性最廣的就是渦扇發動機。它可以適用於噴氣式客機、轟炸機、預警機、運輸機還有很多種機型。既能提高渦輪前溫度,不增加排氣速,還是效率高、耗油低,能夠增加飛行航程……[1]”
蘇秋月這樣說,是打算有深入淺徐徐將自己研究出的發動機設想和部分原理同眾多專家們一起探討,以能夠借助這些擁有深厚知識基礎,嚇出國留學經曆,且多年研究製造經驗的專家、學者們幫自己查漏補缺,一起奮鬥將這一款發動機研究出來。
而關於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技術,蘇秋月是早在研究高溫合金等適用於航空航天製造材料的時候,就同步進行了了解、學習,對於渦扇發動機的研究,蘇秋月不敢說是自己已經完全掌握,卻也自信自己可以在華國現階段的研究基礎上,研究出更先進的發動機出來。
“是啊是啊,等一等就等一等吧,反正現在這部分的內容我還得好好琢磨一下真正製造時可能會出現的情況,琢磨清楚了才能去跟咱們國家新崛起的這位天才小同誌好好討論啊!”
原本凝結的氣氛,一下子又迴暖了起來。
暴脾氣的專家看著仍有些尷尬得不知道該怎麽同自己對話的工作人員,也軟下了強調,說道:“同誌我剛剛不是針對你,隻是我們所擁有的時間真的是太少了……”
老專家用略顯惆悵的聲音說道:“你應該也知道,從72年開始,我們國家就在為獲取國外發動機及材料製造的技術專利而各國進行交涉,在當時隻有e國願意單獨出售給我們民用的發動機,可我們想要的是軍用的!一直到75年的時候我們才‘啃’下了e國這塊硬骨頭,卻也話費了足足7679萬e元才買迴來。可到今天為止,我們也還是沒能徹底攻破這項技術,沒能獨立完成製造出這款發動機……[1]”
“但是——”老專家在說到這裏的時候,突然話鋒一轉,說道,“但是蘇秋月同學所提出的對於高溫合金等材料的研究,卻是如虎添翼一般的存在,不光可以推進我們的研究進展,更可以讓我們擺脫總需要進口國外材料所遇到的困難處境,節省我們國家的進口資金成本!讓我們實現材料自由!”
另外一個老專家也跟著點頭說道:“蘇秋月同學所為國家創造的價值遠遠不止這些,而是她本身所具有的價值。要知道,她今年才十八歲,卻已經獨立研究出了多項發明專利,是絕對的天才,是不輸於國外那些被吹捧到國際的天才!”
各個單拎出來都是響當當人物的專家們都在發表著各自對於蘇秋月的肯定與推崇,這一點讓在場的工作人員都在心裏對蘇秋月所展現出來的價值提高了足以同他們享受一樣待遇的層次上麵。
就像是這些專家們所說,蘇秋月最大的優勢不光是她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與天分,最關鍵的是她真的太年輕了,她有大好的青春,這是她最是精力充沛,又愛天馬行空幻想,並能付出行動的年紀。
這樣的蘇秋月對於國家,就像是新鮮注入的血液,為整個國家都能帶來全新的活力。
想到這裏,工作人員的心潮也忍不住澎湃了起來。
——他要立刻把這個消息上報!
然而,就在工作人員還在層層上報關於蘇秋月重要性的報告文件時,關於蘇秋月的一份詳細又簡單的資料卻已經被華國最高領導人拿在了手中。
……
蘇秋月的資料很簡單。簡單的家庭背景,簡單的人生經曆,簡單的社交情況……可以說是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深入調查,就能夠被人摸清楚她這十八輩貧民出身的家庭成分,和她這些年來先是自學成才後被挖掘出天賦的經曆,以及她為國家搞出來的研究。
此刻,在辦公室裏,大領導手裏拿著的,是有關蘇秋月的全部資料,而在他麵前的辦公桌子上還放著好幾張略有些陳舊的報紙。
辦公室裏靜悄悄的,隻有嚴謹的相關部門負責人用不緊不慢的聲音說著自己對於蘇秋月這個不輸於國外那些天才研究學者的人的調查結果。
“蘇秋月,女,18歲,老家是h省下一個名叫靠山屯的生產大隊,12歲被現實驗小學校長蔡校長發現了其在學習上的天賦,後進入大江縣縣小學讀五年級,從小學、初中到高中,蘇秋月的在校成績都是第一名。她在1976年的時候,因蝗蟲肆虐,造成了h省臨近的z省受災,而獨立研發出了‘76殺蟲劑’,這也是她第一次展現出了她個人在學習以外的研究天分。之後她以高考試卷滿分的成績考上了慶大數學係,並在同年研究出來了如今正生產於首都化肥一廠的高效化肥和同樣是由她獨立研究製造出來的高溫反應爐……”
說到這裏的時候,負責人頓了頓,特意強調了一點:“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大數據報道,由蘇秋月同學所開發出來的這款化肥是目前我國增產效果最明顯的化肥,農業部方麵正在準備聯係蘇同學,以得到她的授權,好能夠大麵積推廣這款化肥,實現全國增產的目標。”
“這個小娃娃倒是厲害得很啊。”大領導邊聽著負責人的匯報,邊看著手裏的資料,眼裏浮現出幾分對過往的追憶,同對麵的負責人說道,“說起來這個小姑娘我可是早在幾年前就知道她了,當時我還在療養院修身養息,醫院那時候每天都會給我的病房送報紙,當時首都日報就曾經刊登過她的一篇《“小”眼睛看首都》的文章,那時候我就覺得這個孩子未來一定不會是庸庸碌碌之輩,但我是真的沒想到,當年字裏行間中雖已初具風格卻還帶著幾分稚嫩的小作家如今竟然成了大科學家了。”
所謂聞弦知雅意,負責人在聽出大領導言辭中對蘇秋月行為所表現出的欣賞態度後,便立刻跟著附和道:“原來蘇秋月同學在那麽早以前就如此優秀了,那可真是我輩英雄出少年,一代更比一代強啊!”
“那你們還不趕緊將這位小同誌收納入編,讓她能夠在適合的崗位上麵發光發熱?”大領導看著對麵如今也學得越發圓滑的下屬,也沒覺得這樣不好,隻調侃道,“你們這樣為了安全而限製對方自由的行為,可是很容易被年輕的同誌誤解。要我說,早點安排一個可靠的警衛員保護小蘇同誌不是很好的事情嘛,何必那麽麻煩。”
聽著大領導開口就是給蘇秋月安排警衛員的話,負責人還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大領導的表情,謹慎地開口:“不過說起來,蘇同學能有如此優秀的表現,也不光是因為她個人,還有她的父母對她堅持想要讀書的鼓勵和支持……”
話還沒說完,就見大領導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負責人,過了一會兒後才嗬嗬笑了起來,說道:““你是想說她父親私人經營、售賣教材和高考複習冊的事情?要我說嘛,這個由全國第一編寫的高考複習冊想來一定是不同凡響的,要不是我家的小孫女年紀還小,我都想給她買上幾本哩!”
這話一出,負責人自然就明白了領導話裏的意思。
也對,這蘇秋月同學都這麽厲害了,她爸為了高考學生造福印刷、售賣練習冊的事情,又怎麽能叫做“投機倒把”呢。
其實,大領導之所以能對調查結果上,關於蘇有糧這些年來又是去黑市倒騰東西,又是跟服裝廠賣衣服,又是跟印刷廠倒騰複習冊的事情會采取“既往不咎,輕輕放下”的態度,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蘇秋月。
實際上,對於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並不像是一個成語的定義那樣分明,主要還是要根據個人的情況以及所做出來的行為來進行判定。
在蘇有糧這件事情上,看似他是在靠投機倒把發家掙錢,但實際上也正是因為有他這樣做,蘇秋月才能夠走出農村,走出縣城,走出省城,一直走到首都,走到屬於她人生大舞台的中央。
而且,資料上麵寫得很清楚,蘇有糧和田鳳娟從始至終都是支持孩子學習,並一直都在為之做努力。同樣的,蘇秋月這些年來能夠願意展現才華與天賦,願意繼續努力讀書,也是為了讓她爸媽的付出沒有白費。
“這才是華國式家庭應該有的模式。”大領導敲了敲手裏資料最後附上的一家三口的照片,說道,“誰說女子不如男……這重男輕女思想是要不得的,不管是男娃娃還是女娃娃都應該擁有念書的機會。”
大領導望向窗外:“對於推動教育發展的事情,我們任重而道遠。”
……
很快,在蘇秋月將自己的研究向上匯報後的一周,關於“高溫合金材料生產工藝技術與產品質量控製,以及生產製造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難點突破”這一研究專項就得到了眾多專家的認同,以及大領導親口發話的批準,成立了一個全新的研究小組,以盡快將高溫合金等材料研究、製造出來,以進行下一步的,對於渦輪發動機的研究。
這讓被研究所這邊看管了好幾天,雖說是包吃包住但也心情有些忐忑的蘇秋月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不光如此,蘇秋月借著自己苦心研發了近八個月的研究,也算是鳥槍換大炮,成功從原本實驗室裏的一個總被排除在研究核心以外的小小助手身份,搖身一變,成了如今由眾多科研大佬加入的實驗小組裏備受重視的一員。
首都,四合院,蘇秋月家中。
蘇有糧、田鳳娟和林七在蘇秋月一周前從實驗室打來電話說要在那裏待上幾天,接受調查的消息以後,就一直忐忑不安的,連隔壁家搬進了新鄰居的事情都沒有在意,隻一心等待著蘇秋月的消息。
而在終於又一次接到閨女的電話,說一會兒就能迴家的通知以後,三個人是都顧不得別的,全都像是停電以後終於重新通電的電視機一樣,忙裏忙外地開始準備迎接蘇秋月迴家,順便再好好問問頭一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小七,你之前不是說學校裏有個一直嫉妒秋月,還不斷跟學校同學之間散播謠言的人躲在暗處嘛,那你說這迴秋月被扣在實驗室裏接受調查的事兒,會不會是這個人搗的鬼啊?”趁著蘇有糧去國營飯店買吃食的時候,田鳳娟小聲問了一句林七,生怕被蘇有糧知道,擔心以他那個疼閨女的暴脾氣再去學校鬧事兒,影響到蘇秋月。
“應該不會是他。”林七安撫道,“嬸兒你別擔心,秋月這事兒咱們不是也跟沈教授打聽過嗎,他雖然沒說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但聽沈教授話裏的意思不像是壞事倒像是好事。再說了,月兒等會兒就該迴來了,等她迴來了,咱們就能知道了。”
田鳳娟想想也是:“的確,沈教授之前話裏的意思倒是高興多於擔心……不過我是真沒想到,大學校園裏麵竟然也會有這種勾心鬥角,故意陷害別人的人在。”
對於這話,林七沒有多解釋,隻說道:“不管在哪兒,也還是好人多,但也都避免不了的會有壞人,和所處的環境沒啥關係。”
是的,早在幾個月前,蘇秋月聽朱媛說完了這個傳聞以後,她就已經知道傳聞裏說的那個人就是她自己。
同時,她也意識到,這是有人在針對自己。
隻是當時所處的情況,是敵人在暗蘇秋月在明,故此蘇秋月選擇了裝傻充愣,沒有因為被針對的憤怒而直接對號入座,反而是私下裏聯係了林七。
之後,林七便開始了暗地調查,並順藤摸瓜,將單彬給摸了出來。而跟著一起被“摸”出來的,還有單彬的大伯,也就是同蘇秋月一樣在實驗室裏研究的單研究員。
在由林七搞清楚來龍去脈,並告知了蘇秋月這個事情以後,兩個人一直引而不發的目的,就是想要將單彬這種小人一擊即中,但不管是林七還是蘇秋月是誰都沒想到,還沒等他們騰出手對付單彬的時候,蘇秋月就會因為高溫合金的研究技術先被看管保護了起來。
田鳳娟點頭:“你說得對,哪裏都有好人也哪裏都壞人……”
“媳婦兒,你這又說啥好人壞人都先別管了,咱閨女迴來了!”蘇有糧的聲音從院門口傳了過來,身後還站著已經一禮拜沒迴家的蘇秋月。
蘇秋月都迴來了,這個話題自然是戛然而止,誰也都沒繼續說,睡也都沒追問。
一家人是熱熱鬧鬧地進了屋,打算邊吃邊聊。
餐桌上。
才剛夾了兩口菜吃的蘇有糧嘴裏的東西還沒咽下去,就被蘇秋月放出來的大雷給炸得是目瞪口呆。
蘇有糧震驚道:“閨女,你說你現在已經是國家科研院的科研員?每個月還都能領兩百塊錢工資?!”
蘇秋月點頭:“準確來說,我現在每個月的基本工資是110左右,但加上每個月的補貼、獎金、加班費……零零總總加起來差不多能有不到兩百塊錢。”
“可閨女你上周還從實驗室給媽辦公室打電話說實驗室發生了一些特殊情況,你們這些工作人員都要暫時留在那裏接受調查的嗎,怎麽這才過去一周,你這就從等待調查人員變成了研究員,還領工資了?”
“這個情況有點複雜,但又比較簡單……”蘇秋月整理了一下詞匯,解釋道,“總得來說,就是我高出了一個驚天動地的發明,得到了大領導的青睞,覺得我是真正的天才,一個能夠為國家做貢獻的人才,於是就在調查我家世清白以後,就決定讓我加入研究所了。”
“驚天動地的發明?”
“大領導的青睞?!”
蘇有糧和田鳳娟麵麵相覷,不敢置信地問道:“閨女,咱家可是十八輩貧農,可不興說大話啊……”
“我說啥大話了?”
“就你剛說的大領導……”
蘇秋月:“大領導就是大領導,就是你們想到的那位,他可是親口表揚了我呢!”
蘇有糧:“!!!”
田鳳娟:“!!!”
大、大領導……是真的大領導?!
兩口子這下子是真的有點暈乎了。
……
等到蘇有糧和田鳳娟徹底相信蘇秋月所說的話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中旬了。
在這一天,蘇有糧在耗費了半年的時間以後,是終於將自己在省城建立起的“銀河”招牌,以及印刷相關的機器、設備都運到首都郊區一個由他臨時租賃的小作坊裏了。
而就在蘇有糧思索著自己該怎麽把握住改革開放的機會,爭取在首都開拓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將“銀河”的品牌推廣到全國各地的時候,在他意識到自己目前所麵臨的最大障礙是形勢不允許雇傭太多人,隻許個人賣點小零碎,而不需“拉幫結派”搞個人、私營買賣問題的時候,首都的工商部門卻先主動找到了他。
對方的態度很明白,說來說去就是蘇有糧作為蘇秋月這位科研人員,可以享受到屬於家屬的福利待遇。而考慮到他的情況,政府這邊可以允許他自由買賣,但絕對不能做出為謀暴利而打亂市場的行為。
工商局工作人員:“……當然了,對於像是蘇同誌你這樣積極相應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同誌,我們政府部門也會給予你一些幫助政策,你如果在創業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麽問題,也可以聯係我們。”
“……我,我暫時沒有其他問題,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我們全家都積極相應!”蘇有糧有些說不清楚話,懵得恨不得跟倒豆子似的,將自己這快四十年的情況都說清楚。
在蘇有糧全程都宛如雲裏霧裏一般的對話中,工商局工作人員要了他一個地址,說等三到五個工作日以後,會將允許自主經營的經營執照寄給他,說有了這個以後就能正式營業,把事情交代清楚,離開以後,蘇有糧才如遭雷劈一般,整個人都清醒了起來。
蘇有糧:“乖乖哦,我閨女說得竟然是真的?!我們小蘇家的祖墳是真的要冒青煙了!”
蘇秋月:阿嚏——是誰在背後念叨我?
專家們:天才寶貝疙瘩怎麽打噴嚏?醫務人員!!
警衛員:今天小蘇同誌打了兩個噴嚏,務必仔細,切勿生病。
第122章
蘇有糧那邊遇到的那件因為自己而可以讓祖墳冒青煙的事情蘇秋月還不知道, 畢竟早在半個月前,她就已經正式加入了研究小組,開始了自己真正走向成為被更多人知道名字的科學家的研究之路。
太過忙碌的工作, 再加上蘇秋月曾提前說過在自己進入研究小組以後必然是得全力以赴情況的原因,蘇有糧和田鳳娟在知道閨女是給國家辦事以後, 沒了之前的忐忑, 也覺得國家肯定不會虧待了她, 自然就是放下了心。而林七那邊則是在蘇秋月突然加快了人生發展速度以後,自覺自己有些太過落後, 便在同蘇秋月說好自己也會努力, 爭取在今年也能夠申請提前畢業的約定以後,便也開始了“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中, 看樣子是鉚足了勁兒,好能夠追趕上蘇秋月的腳步。
盡管他們倆人因為這些年青梅竹馬在一起相處著, 沒太多像學校裏同學搞對象時那樣的激情澎湃與羞澀懵懂,看起來有點“老夫老妻”的狀態,似的這種情況放在這倆人的年紀上來看, 的確是有點奇奇怪怪。但有一句話說得好, 那就是“酒越醇越好喝, 人越處越融洽”,這句話放在蘇秋月和林七身上就是最恰當的。
如今,兩個人之間有青梅竹馬, 互相傾慕的感情, 有各自對未來發展的堅持和對彼此的包容,也有想要一直走下去的共識,可謂真是“又豈在朝朝暮暮”呢。
也因為蘇秋月同蘇有糧、田鳳娟兩個人, 以及和林七之間的默契,她才可以如此放手大膽,也毫無顧慮地投身於研究事業中。
對於家中最近所發生的事情,蘇秋月可以說是真的一無所知。
但對於研究,她卻是有一肚子的想法,和等待操作的工作。
……
蘇秋月的研究進行得很順利,起碼就她個人而言,團體合作是比自己從前跟係統空間裏頭“孤軍奮戰”要好太多太多,尤其是在效率上麵。
像是從前不管是76殺蟲劑,還是高效化肥、高溫反應爐啥的這些製作,蘇秋月都需要從原理技術開始學習,通過大量的閱讀來奠定相關知識的基礎以後,再通過融會貫通,從中提取自己需要的內容後,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一點點像是做木工一樣,將核心確定後,一點點雕琢出自己想象中的樣子。
像是此刻,在共事了半個多月以後,蘇秋月正在同身邊十幾位已經相處得十分融洽,性格也都極為平易近人的專家們進行著友好卻又不失激烈的討論。
而他們討論的內容,卻並不是關於高溫合金的製造,因為這項成果已經在蘇秋月詳細的研究報告中被成功拿下,進入到了尾聲階段。所以,他們說的不是材料,而是用材料組成的東西,也就是我渦輪發動機。
更準確地說,蘇秋月所提出來的討論主題,是渦輪發動機中的渦扇發動機。
“高溫合金這類的材料最實用的就是航空航天裝備,也就是渦輪發動機上麵。我覺得,在渦輪發動機的分類中,適用性最廣的就是渦扇發動機。它可以適用於噴氣式客機、轟炸機、預警機、運輸機還有很多種機型。既能提高渦輪前溫度,不增加排氣速,還是效率高、耗油低,能夠增加飛行航程……[1]”
蘇秋月這樣說,是打算有深入淺徐徐將自己研究出的發動機設想和部分原理同眾多專家們一起探討,以能夠借助這些擁有深厚知識基礎,嚇出國留學經曆,且多年研究製造經驗的專家、學者們幫自己查漏補缺,一起奮鬥將這一款發動機研究出來。
而關於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技術,蘇秋月是早在研究高溫合金等適用於航空航天製造材料的時候,就同步進行了了解、學習,對於渦扇發動機的研究,蘇秋月不敢說是自己已經完全掌握,卻也自信自己可以在華國現階段的研究基礎上,研究出更先進的發動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