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在後媽文裏當女配[七零] 作者:奶酪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沒想過報效國家。
沒想過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
也沒想過去改變什麽她能改變的事情。
那天,那些年過半百,知道國家因為種種原因而一直落後挨打的老專家們的淚水分明是落在了實驗室的地板上,卻又真真切切地燙在了蘇秋月的心上。
燙得她疼極了,燙得她眼眶子也紅了。
也是那一天,蘇秋月決定重新開始自己,不再是流於表麵的那些隻是自我感動的,真正的學習。
還是那一天,蘇秋月開始研究起了新東西。
……
離開了係統空間以後,蘇秋月在結束了對於一年多以前自己所經曆事情的迴憶以後,便借著蘇有糧幾個人聊天聲音作為背景樂,動筆寫起了高考複習指南2.0。
見此,9527問:“宿主你這是,又缺錢了?”
蘇秋月沒有抬頭,用極快的速度繼續整理著資料,迴答道:“不是為了錢,而是第二次高考馬上就要到了,我希望能有更多人考上大學,成為以後能夠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的人才。”
“可是宿主你要怎麽就保證每個人都想要為國家效力呢?萬一有的人在考上大學以後,反而做出不好的事情,甚至變成了好像喬福、李耀祖那樣的叛國之人呢?”
“我相信,那樣人隻是少數,會有更多的人站出來,努力讓自己成為富強祖國的一磚一瓦。”
“……宿主,你真的成長了。”
在聽到蘇秋月鏗鏘有力的迴答後,9527不知道從哪裏掏出了一個小手絹,抹了抹自己眼角並不存在的眼淚,說道:“為了幫助你成為這樣的人,本係統決定,要從今天開始加大力度培養你,讓宿主你實現夢想,報效祖國!”
蘇秋月:“……”
你個來自銀河的係統倒也不必如此。
但不管怎麽樣,一人一統也算是終於達成了對於學習的看法,難得沒有了像以往一樣,不鬥嘴幾句,不互毆兩下就難受的相處模式。
“不過宿主,你為什麽一定要將高溫反應爐作為你第一個研究方向呢?”9527才剛消停了一會,就忍不住又問道,“這個高溫反應爐的製造總得來說難度還是很高的,而且係統空間裏麵也有這個設備,根本沒必要花費時間去研究。雖然宿主現在這個進度雖然算快了,但也不如最開始就選個簡單入門級的,會更容易一些。”
係統問這個問題的時候,蘇秋月已經將複習資料2.0的大致方向確定好了。
對此,她答非所問道:“9527你知道嗎?在係統空間裏麵真的是不管做什麽研究都方便,因為它能夠提供所有我需要的設備和材料,也有太多太多可以供我學習研究的書籍和資料。這一點,應該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卻得不到的。”
這話說得係統有些摸不清頭腦:“對於研究人員而言,係統空間裏麵的那些設備的確是很珍貴的。但這些東西,和宿主你研究高溫反應爐有什麽關係嗎?”
蘇秋月微微一笑道:“其實沒有什麽關係,我隻是想說,這些東西再好,但我知道,這些都不是我的。”
9527更不能理解了:“這些東西怎麽會不是宿主你的,這都是和本係統捆綁以後就能夠擁有的,是屬於你的啊。”
“不,這些東西是我們捆綁以後才有的,不是我原本就擁有的。”蘇秋月難得耐心地解釋道,“而且,這些東西就算是我擁有了,可以無限製的使用它們,可這一切也都隻能在係統空間裏麵完成,而不能存在於現實中。”
9527:“宿主你的意思是……”
蘇秋月:“我的意思是,東西不是我的,但如果我能學會這些知識,摸清楚它的原理,懂得如何製造、操作它們……隻有這樣,這些東西才能真正成我所擁有的。”
說著,蘇秋月隨手在紙的背麵寫下了屬於她之前在係統空間裏研究出來的高效化肥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就像是之前我在現實中製作76殺蟲劑,也就是‘蝗蟲二號’時一樣,原理、操作我都知道,但提純設備卻達不到係統空間裏的設備水平,造成了我隻能花費大量時間去提純才行。而關於高效化肥的化學反應也一樣。”
蘇秋月用筆點了點自己剛寫出來的化學反應方程式,說道:“如果我想要在係統空間裏以外的地方把它製作出來,就必須需要高溫高壓的設備進行並完成它,可就像是那個提純設備一樣,以華國現在的工業水平來看,除非我能製造出高溫反應爐……不然的話,高效化肥就很難打到我想要的效果。”
9527分析了片刻後,略顯差異道:“宿主你的意思是,你想要對外推廣高效化肥?
“沒錯,我想要在完成高溫反應爐以後,就聯係那幾位老專家,把化肥推廣出去。”蘇秋月無比鄭重地說道,“想要糧食增產,除了在植物本身做文章以外,就隻有通過外界力量來達成目的,但農業學我沒有係統的學過,生物植物研究我也隻是略知一二,更沒有可以供我研究的試驗田。所以,對我而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借助外力,也就是化肥!”
而提高糧食產量,隻是蘇秋月計劃中的第一步。
如果可以的話,她還想要在進入到大學校園,在接受更為係統的教育,了解、見識自己所處時代的真實技術水平以後,多方位,全方麵地發展,以真正做到將學習與知識化為力量,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國家做貢獻!
當然了,這個計劃暫時還隻是蘇秋月的一個勢必會實現的夢想。
除了9527以外,哪怕是對蘇有糧田鳳娟和林七,蘇秋月也沒有將自己對於未來的規劃告知他們。
因為,在將夢想實現以後,用實際行動和最終結果來告訴他們所能帶來的驚喜與驕傲也一定會是成倍的效果。
蘇秋月想要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而就在這個時候,站在走廊起來活動的蘇有糧突然開口,對路過他們四個人所在包廂的乘務員,喊了一聲,問道:“那個乘務員同誌,請問您這裏有賣地圖,有首都的地圖嗎?”
乘務員搖頭:“地圖的話,您可以等車到站以後去找車站的工作人員買,不過雖然我們火車上沒有賣地圖的,可是首都的報紙我們這裏有賣的,您要嗎?”
蘇有糧原本是想要買份地圖提前了解一下首都城區布局,省得在看房子的時候讓人給糊弄,買到不好的位置。但乘務員既然說沒有,得等下車才能有地方賣,他倒也不急這一時半會的,至於報紙,買一份看看倒是也能解解膩。
於是,沒等乘務員繼續說,蘇有糧就迴答道:“報紙是這幾天的嗎?如果是的話,就給我來一份。”
“是新的,昨天和前天的都有。”乘務員說著,就從推著的小車架子上麵拿出了兩份報紙,“同誌你是要昨天的還是前天的?”
“兩份都給我吧。”
接過報紙,蘇有糧把兩份報紙的錢給了乘務員以後,又買了份車上特供的點心,這才迴了包廂。
迴到包廂裏,蘇有糧看著剛自己出去時還沒醒過來的閨女已經坐在下鋪床上,拿著筆不知道寫什麽東西的樣子,便將手裏的點心遞了過去。
蘇有糧道:“這點心說是剛出爐的,隻有火車上有的。正好閨女你這也是剛起來,還沒吃東西呢,趕緊就熱嚐嚐,要是喜歡的話,等會兒爸就趕在車到站之前給你多買幾份來。”
接過點心,蘇秋月打開裝點心的紙袋,先拿出了兩塊分別遞給了蘇有糧和田鳳娟以後,這才自己拿出了一塊,將袋子放到了林七的手上,準備嚐一嚐這個火車特供的點心是啥味道的。
“味道挺不錯的,就是有點太甜了,吃多了就膩了。”蘇秋月連著吃了兩三塊點心以後,就著林七拿杯子遞過來的手抿了兩口水後,又將關注點放在了蘇有糧剛買的報紙上麵。
“這是,首都日報?這火車上麵東西還真全,連報紙都有。”
見蘇秋月好奇,這幾年也沒少讀書看報的蘇有糧便拿起了這兩張報紙,用剛好能夠讓蘇秋月和田鳳娟、林七三個人能聽到的聲音,念起了報紙上麵的內容。
“第一屆高考順利完成,百萬考生僅有27萬人被錄取,真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而在這近六百萬參加高考的考生,和真正考上大學的27萬人中,一個平凡卻不普通的17歲小姑娘卻成了這次高考中的最大贏家……”
念到這裏,蘇有糧的聲音頓了頓。
因為不止是他,包括田鳳娟、林七以及蘇秋月本人都意識到了,這張來自首都日報上的專題內容,就是自己。
對此,蘇秋月半是不好意思,半是費解地說道:“這個開場白險些讓我以為咱們還在省城。因為我以為隻有省城的報紙才會刊登這麽……誇張的內容。”
蘇有糧對這個內容倒是喜歡得很,在打算繼續念下去的時候,還不忘說道:“但是他們的確沒說謊,因為閨女你就是這次高考中最大的贏家。”
說完,蘇有糧就又頂著蘇秋月複雜的神情,繼續念了下去。
盡管這些內容和省城報紙一樣,都是換湯不換藥,通篇都是對蘇秋月的吹捧,但不可否認,首都報紙的用詞要更豐富,也更誠懇。
隻是……
蘇有糧在念到一半的時候,突然不念了。
隻見他像是看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眼神快速地對著報紙往下麵的內容看了看,又看著蘇秋月,略顯氣短地說道:“閨女,這上麵,這上麵說你為了解決蝗蟲,不眠不休了好幾個夜晚,在走出研究室大門的時候,整個人都是肉眼可見的蒼白與瘦弱,眼神卻明亮得像是天上的星星……還說你在走出實驗室不到兩步的時候,就因為日夜不眠的做研究,而虛弱地暈倒在了實驗室的門口,暈倒前還死死拽著領導同誌的手不放,說、說……”
蘇秋月:“說什麽?”
蘇有糧:“說你在累得暈倒前,還不忘說‘把殺蟲劑交給農民同誌’的話。”
蘇秋月:“……還說什麽了?”
蘇有糧:“……還說領導被你感動的當場潸然落淚。”
“……”
山上的筍都讓這群首都日報的記者給奪光了吧?
還死死拽住領導同誌的手?還把殺蟲劑交給農民同誌?還潸然落淚?
蘇秋月萬萬沒想到,首都日報的記者竟然無視了自己在研發、製作“76殺蟲劑”的時候,全程隻用了不到一天時間就完成,結束以後還順便跟著這幾位專家和領導去國營飯店蹭了一頓“滿漢全席”吃了富強粉餃子的真相,杜撰出了這麽一個讓她看了都險些落淚,以為這是真事兒的虛構“真相”出來!
這真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聽蘇有糧說了半天以後,蘇秋月實在忍不住地將他手裏的報紙拿了過來,一目十行地將全部內容看完以後,隻覺得整個人都恨不得當場挖個地洞鑽進去,或者是立刻拿著戶口本去戶籍登記處把自己的名字給改了。
蘇秋月心想,怪不得省城報紙的銷量比不過首都日報呢,這差的不光是地域問題,還有這瞎編亂造故事的能力啊。可問題是,這內容被發出去,我還咋在首都這片地界混啊!
要知道,以首都日報的銷售量來看,這一篇從開頭到結尾都不知道將自己名字提及了多少次,還使用了誇張、煽情手段寫出來的經曆與成就的內容不說整個首都人民都看過,也至少得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人知道。
隻見蘇秋月拿報紙的手微微顫抖,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等會兒下車,咱們先去一趟首都日報所在的報社吧。”
蘇有糧:“閨女你去那兒幹啥啊?”
蘇秋月:“要錢!”
……
所以,為什麽首都日報要這樣寫呢?
當然是因為,這樣的宣傳是最能夠引起人們的期待與共鳴。
因為他們這樣的激動與各級領導示意的宣傳都不是真的毫無意義地,而是有著其道理的存在。
要知道,一個在終於恢複的第一屆高考中脫穎而出,以全科滿分成績橫空出世的天才的出現,對於才經曆了那宣傳“學習無用論”讓人“談學色變”的十年浩劫,卻又在結束以後,意識到他們已經落後太多太多,急於想要大跨步前進,來證明這十年並非沒有意義,也總歸是有收獲,而不願意甘落他人之後的華國人民而言,無疑是最令人激動,也最能夠振奮人心的。
尤其是,這個天才還是農民子弟的身份,擁有數年不斷求學的經曆,以及一顆熱愛學習,熱愛祖國的熱忱內心,還是為了解決蝗災問題,而日夜不眠地研究出了“76殺蟲劑”這個造福千萬農民,解救土地的人!
當然了,那些在報道內容中所出現的誇張、煽情以及虛構的描寫,雖然有些不符合現實情況,但這也是為了宣傳,為了塑造出一個更符合人們內心對於天才的完美印象。
而事實上,在蘇秋月尚未抵達的首都城裏,隨著報紙的發行,越來越多的人們知道了“蘇秋月”這個名字,知道了她的身份、年紀,知道了她所取得的成就與為國家做出來的貢獻,更是通過報紙,感受到了她那顆“愛國也愛學習”,熱忱又赤城的心!
人們在看完報紙,了解蘇秋月以後,都自發地掀起了一股“向蘇秋月同誌學習”的風潮。
這也是組織上如此宣傳的目的。是非常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能夠激勵更多人內心熱血,是有著讓華國人民摒棄舊思想,明白學習重要性重要意義的宣傳!
蘇秋月:……你們,把手擱胸口上摸摸,我就問你們虧不虧心?!
撰稿人:……摸了,但是並沒有。
但不管咋樣,這報紙是發出去了,蘇秋月也看到了,再怎麽憤怒是也無濟於事了,還不如想想措辭,怎麽去跟報社要稿費和精神損失費呢。
不過在下車以後,蘇秋月就知道,自己這一鼓作氣去到報社的願望是要破滅了。
因為,她看到熟人了。
還是不止一個的熟人。
……
對於他們一家打算搬來首都定居的想法,以及他們一行四個人從h省出發到抵達首都的時間,蘇有糧是真的隻在臨出發前去了一趟郵局,給在首都的蔡校長發了一份電報說了這件事情,並且也真的真的……隻告訴了他一個人。
畢竟在首都這邊,蘇有糧他們也隻認識蔡校長一家,除了他們,也沒有可聯係的對象。
也因為這個原因,清楚蘇有糧隻通知了蔡校長一個人他們一家要來首都這件事情的蘇秋月以為,在車站月台那邊站著的一群過來接人的人裏麵,有蔡校長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問題是,為什麽那群人裏麵會有不止蔡校長一個人舉著寫有“蘇秋月”名字紙夾紙的人站在人群裏的不同位置啊?!
小蘇家的人向來視力都很好,才剛下了火車,跟著走出去幾步,蘇有糧和田鳳娟就也看到了那幾張寫有“蘇秋月”名字的紙板,並在看清楚來人以後,同蘇秋月一起費解。
蘇有糧指著左邊人群裏的那幾個小老頭,問蘇秋月:“閨女,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那邊舉著你名牌的人是去年來咱們省城治理蝗災的首都專家組……就那幾個在臨走的時候,還舍不得走,非要你以後來首都跟他們學農學的老專家們?”
沒想過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
也沒想過去改變什麽她能改變的事情。
那天,那些年過半百,知道國家因為種種原因而一直落後挨打的老專家們的淚水分明是落在了實驗室的地板上,卻又真真切切地燙在了蘇秋月的心上。
燙得她疼極了,燙得她眼眶子也紅了。
也是那一天,蘇秋月決定重新開始自己,不再是流於表麵的那些隻是自我感動的,真正的學習。
還是那一天,蘇秋月開始研究起了新東西。
……
離開了係統空間以後,蘇秋月在結束了對於一年多以前自己所經曆事情的迴憶以後,便借著蘇有糧幾個人聊天聲音作為背景樂,動筆寫起了高考複習指南2.0。
見此,9527問:“宿主你這是,又缺錢了?”
蘇秋月沒有抬頭,用極快的速度繼續整理著資料,迴答道:“不是為了錢,而是第二次高考馬上就要到了,我希望能有更多人考上大學,成為以後能夠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的人才。”
“可是宿主你要怎麽就保證每個人都想要為國家效力呢?萬一有的人在考上大學以後,反而做出不好的事情,甚至變成了好像喬福、李耀祖那樣的叛國之人呢?”
“我相信,那樣人隻是少數,會有更多的人站出來,努力讓自己成為富強祖國的一磚一瓦。”
“……宿主,你真的成長了。”
在聽到蘇秋月鏗鏘有力的迴答後,9527不知道從哪裏掏出了一個小手絹,抹了抹自己眼角並不存在的眼淚,說道:“為了幫助你成為這樣的人,本係統決定,要從今天開始加大力度培養你,讓宿主你實現夢想,報效祖國!”
蘇秋月:“……”
你個來自銀河的係統倒也不必如此。
但不管怎麽樣,一人一統也算是終於達成了對於學習的看法,難得沒有了像以往一樣,不鬥嘴幾句,不互毆兩下就難受的相處模式。
“不過宿主,你為什麽一定要將高溫反應爐作為你第一個研究方向呢?”9527才剛消停了一會,就忍不住又問道,“這個高溫反應爐的製造總得來說難度還是很高的,而且係統空間裏麵也有這個設備,根本沒必要花費時間去研究。雖然宿主現在這個進度雖然算快了,但也不如最開始就選個簡單入門級的,會更容易一些。”
係統問這個問題的時候,蘇秋月已經將複習資料2.0的大致方向確定好了。
對此,她答非所問道:“9527你知道嗎?在係統空間裏麵真的是不管做什麽研究都方便,因為它能夠提供所有我需要的設備和材料,也有太多太多可以供我學習研究的書籍和資料。這一點,應該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卻得不到的。”
這話說得係統有些摸不清頭腦:“對於研究人員而言,係統空間裏麵的那些設備的確是很珍貴的。但這些東西,和宿主你研究高溫反應爐有什麽關係嗎?”
蘇秋月微微一笑道:“其實沒有什麽關係,我隻是想說,這些東西再好,但我知道,這些都不是我的。”
9527更不能理解了:“這些東西怎麽會不是宿主你的,這都是和本係統捆綁以後就能夠擁有的,是屬於你的啊。”
“不,這些東西是我們捆綁以後才有的,不是我原本就擁有的。”蘇秋月難得耐心地解釋道,“而且,這些東西就算是我擁有了,可以無限製的使用它們,可這一切也都隻能在係統空間裏麵完成,而不能存在於現實中。”
9527:“宿主你的意思是……”
蘇秋月:“我的意思是,東西不是我的,但如果我能學會這些知識,摸清楚它的原理,懂得如何製造、操作它們……隻有這樣,這些東西才能真正成我所擁有的。”
說著,蘇秋月隨手在紙的背麵寫下了屬於她之前在係統空間裏研究出來的高效化肥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就像是之前我在現實中製作76殺蟲劑,也就是‘蝗蟲二號’時一樣,原理、操作我都知道,但提純設備卻達不到係統空間裏的設備水平,造成了我隻能花費大量時間去提純才行。而關於高效化肥的化學反應也一樣。”
蘇秋月用筆點了點自己剛寫出來的化學反應方程式,說道:“如果我想要在係統空間裏以外的地方把它製作出來,就必須需要高溫高壓的設備進行並完成它,可就像是那個提純設備一樣,以華國現在的工業水平來看,除非我能製造出高溫反應爐……不然的話,高效化肥就很難打到我想要的效果。”
9527分析了片刻後,略顯差異道:“宿主你的意思是,你想要對外推廣高效化肥?
“沒錯,我想要在完成高溫反應爐以後,就聯係那幾位老專家,把化肥推廣出去。”蘇秋月無比鄭重地說道,“想要糧食增產,除了在植物本身做文章以外,就隻有通過外界力量來達成目的,但農業學我沒有係統的學過,生物植物研究我也隻是略知一二,更沒有可以供我研究的試驗田。所以,對我而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借助外力,也就是化肥!”
而提高糧食產量,隻是蘇秋月計劃中的第一步。
如果可以的話,她還想要在進入到大學校園,在接受更為係統的教育,了解、見識自己所處時代的真實技術水平以後,多方位,全方麵地發展,以真正做到將學習與知識化為力量,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國家做貢獻!
當然了,這個計劃暫時還隻是蘇秋月的一個勢必會實現的夢想。
除了9527以外,哪怕是對蘇有糧田鳳娟和林七,蘇秋月也沒有將自己對於未來的規劃告知他們。
因為,在將夢想實現以後,用實際行動和最終結果來告訴他們所能帶來的驚喜與驕傲也一定會是成倍的效果。
蘇秋月想要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而就在這個時候,站在走廊起來活動的蘇有糧突然開口,對路過他們四個人所在包廂的乘務員,喊了一聲,問道:“那個乘務員同誌,請問您這裏有賣地圖,有首都的地圖嗎?”
乘務員搖頭:“地圖的話,您可以等車到站以後去找車站的工作人員買,不過雖然我們火車上沒有賣地圖的,可是首都的報紙我們這裏有賣的,您要嗎?”
蘇有糧原本是想要買份地圖提前了解一下首都城區布局,省得在看房子的時候讓人給糊弄,買到不好的位置。但乘務員既然說沒有,得等下車才能有地方賣,他倒也不急這一時半會的,至於報紙,買一份看看倒是也能解解膩。
於是,沒等乘務員繼續說,蘇有糧就迴答道:“報紙是這幾天的嗎?如果是的話,就給我來一份。”
“是新的,昨天和前天的都有。”乘務員說著,就從推著的小車架子上麵拿出了兩份報紙,“同誌你是要昨天的還是前天的?”
“兩份都給我吧。”
接過報紙,蘇有糧把兩份報紙的錢給了乘務員以後,又買了份車上特供的點心,這才迴了包廂。
迴到包廂裏,蘇有糧看著剛自己出去時還沒醒過來的閨女已經坐在下鋪床上,拿著筆不知道寫什麽東西的樣子,便將手裏的點心遞了過去。
蘇有糧道:“這點心說是剛出爐的,隻有火車上有的。正好閨女你這也是剛起來,還沒吃東西呢,趕緊就熱嚐嚐,要是喜歡的話,等會兒爸就趕在車到站之前給你多買幾份來。”
接過點心,蘇秋月打開裝點心的紙袋,先拿出了兩塊分別遞給了蘇有糧和田鳳娟以後,這才自己拿出了一塊,將袋子放到了林七的手上,準備嚐一嚐這個火車特供的點心是啥味道的。
“味道挺不錯的,就是有點太甜了,吃多了就膩了。”蘇秋月連著吃了兩三塊點心以後,就著林七拿杯子遞過來的手抿了兩口水後,又將關注點放在了蘇有糧剛買的報紙上麵。
“這是,首都日報?這火車上麵東西還真全,連報紙都有。”
見蘇秋月好奇,這幾年也沒少讀書看報的蘇有糧便拿起了這兩張報紙,用剛好能夠讓蘇秋月和田鳳娟、林七三個人能聽到的聲音,念起了報紙上麵的內容。
“第一屆高考順利完成,百萬考生僅有27萬人被錄取,真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而在這近六百萬參加高考的考生,和真正考上大學的27萬人中,一個平凡卻不普通的17歲小姑娘卻成了這次高考中的最大贏家……”
念到這裏,蘇有糧的聲音頓了頓。
因為不止是他,包括田鳳娟、林七以及蘇秋月本人都意識到了,這張來自首都日報上的專題內容,就是自己。
對此,蘇秋月半是不好意思,半是費解地說道:“這個開場白險些讓我以為咱們還在省城。因為我以為隻有省城的報紙才會刊登這麽……誇張的內容。”
蘇有糧對這個內容倒是喜歡得很,在打算繼續念下去的時候,還不忘說道:“但是他們的確沒說謊,因為閨女你就是這次高考中最大的贏家。”
說完,蘇有糧就又頂著蘇秋月複雜的神情,繼續念了下去。
盡管這些內容和省城報紙一樣,都是換湯不換藥,通篇都是對蘇秋月的吹捧,但不可否認,首都報紙的用詞要更豐富,也更誠懇。
隻是……
蘇有糧在念到一半的時候,突然不念了。
隻見他像是看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眼神快速地對著報紙往下麵的內容看了看,又看著蘇秋月,略顯氣短地說道:“閨女,這上麵,這上麵說你為了解決蝗蟲,不眠不休了好幾個夜晚,在走出研究室大門的時候,整個人都是肉眼可見的蒼白與瘦弱,眼神卻明亮得像是天上的星星……還說你在走出實驗室不到兩步的時候,就因為日夜不眠的做研究,而虛弱地暈倒在了實驗室的門口,暈倒前還死死拽著領導同誌的手不放,說、說……”
蘇秋月:“說什麽?”
蘇有糧:“說你在累得暈倒前,還不忘說‘把殺蟲劑交給農民同誌’的話。”
蘇秋月:“……還說什麽了?”
蘇有糧:“……還說領導被你感動的當場潸然落淚。”
“……”
山上的筍都讓這群首都日報的記者給奪光了吧?
還死死拽住領導同誌的手?還把殺蟲劑交給農民同誌?還潸然落淚?
蘇秋月萬萬沒想到,首都日報的記者竟然無視了自己在研發、製作“76殺蟲劑”的時候,全程隻用了不到一天時間就完成,結束以後還順便跟著這幾位專家和領導去國營飯店蹭了一頓“滿漢全席”吃了富強粉餃子的真相,杜撰出了這麽一個讓她看了都險些落淚,以為這是真事兒的虛構“真相”出來!
這真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聽蘇有糧說了半天以後,蘇秋月實在忍不住地將他手裏的報紙拿了過來,一目十行地將全部內容看完以後,隻覺得整個人都恨不得當場挖個地洞鑽進去,或者是立刻拿著戶口本去戶籍登記處把自己的名字給改了。
蘇秋月心想,怪不得省城報紙的銷量比不過首都日報呢,這差的不光是地域問題,還有這瞎編亂造故事的能力啊。可問題是,這內容被發出去,我還咋在首都這片地界混啊!
要知道,以首都日報的銷售量來看,這一篇從開頭到結尾都不知道將自己名字提及了多少次,還使用了誇張、煽情手段寫出來的經曆與成就的內容不說整個首都人民都看過,也至少得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人知道。
隻見蘇秋月拿報紙的手微微顫抖,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等會兒下車,咱們先去一趟首都日報所在的報社吧。”
蘇有糧:“閨女你去那兒幹啥啊?”
蘇秋月:“要錢!”
……
所以,為什麽首都日報要這樣寫呢?
當然是因為,這樣的宣傳是最能夠引起人們的期待與共鳴。
因為他們這樣的激動與各級領導示意的宣傳都不是真的毫無意義地,而是有著其道理的存在。
要知道,一個在終於恢複的第一屆高考中脫穎而出,以全科滿分成績橫空出世的天才的出現,對於才經曆了那宣傳“學習無用論”讓人“談學色變”的十年浩劫,卻又在結束以後,意識到他們已經落後太多太多,急於想要大跨步前進,來證明這十年並非沒有意義,也總歸是有收獲,而不願意甘落他人之後的華國人民而言,無疑是最令人激動,也最能夠振奮人心的。
尤其是,這個天才還是農民子弟的身份,擁有數年不斷求學的經曆,以及一顆熱愛學習,熱愛祖國的熱忱內心,還是為了解決蝗災問題,而日夜不眠地研究出了“76殺蟲劑”這個造福千萬農民,解救土地的人!
當然了,那些在報道內容中所出現的誇張、煽情以及虛構的描寫,雖然有些不符合現實情況,但這也是為了宣傳,為了塑造出一個更符合人們內心對於天才的完美印象。
而事實上,在蘇秋月尚未抵達的首都城裏,隨著報紙的發行,越來越多的人們知道了“蘇秋月”這個名字,知道了她的身份、年紀,知道了她所取得的成就與為國家做出來的貢獻,更是通過報紙,感受到了她那顆“愛國也愛學習”,熱忱又赤城的心!
人們在看完報紙,了解蘇秋月以後,都自發地掀起了一股“向蘇秋月同誌學習”的風潮。
這也是組織上如此宣傳的目的。是非常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能夠激勵更多人內心熱血,是有著讓華國人民摒棄舊思想,明白學習重要性重要意義的宣傳!
蘇秋月:……你們,把手擱胸口上摸摸,我就問你們虧不虧心?!
撰稿人:……摸了,但是並沒有。
但不管咋樣,這報紙是發出去了,蘇秋月也看到了,再怎麽憤怒是也無濟於事了,還不如想想措辭,怎麽去跟報社要稿費和精神損失費呢。
不過在下車以後,蘇秋月就知道,自己這一鼓作氣去到報社的願望是要破滅了。
因為,她看到熟人了。
還是不止一個的熟人。
……
對於他們一家打算搬來首都定居的想法,以及他們一行四個人從h省出發到抵達首都的時間,蘇有糧是真的隻在臨出發前去了一趟郵局,給在首都的蔡校長發了一份電報說了這件事情,並且也真的真的……隻告訴了他一個人。
畢竟在首都這邊,蘇有糧他們也隻認識蔡校長一家,除了他們,也沒有可聯係的對象。
也因為這個原因,清楚蘇有糧隻通知了蔡校長一個人他們一家要來首都這件事情的蘇秋月以為,在車站月台那邊站著的一群過來接人的人裏麵,有蔡校長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問題是,為什麽那群人裏麵會有不止蔡校長一個人舉著寫有“蘇秋月”名字紙夾紙的人站在人群裏的不同位置啊?!
小蘇家的人向來視力都很好,才剛下了火車,跟著走出去幾步,蘇有糧和田鳳娟就也看到了那幾張寫有“蘇秋月”名字的紙板,並在看清楚來人以後,同蘇秋月一起費解。
蘇有糧指著左邊人群裏的那幾個小老頭,問蘇秋月:“閨女,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那邊舉著你名牌的人是去年來咱們省城治理蝗災的首都專家組……就那幾個在臨走的時候,還舍不得走,非要你以後來首都跟他們學農學的老專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