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明白了。”曹丕喏然應下,起身退下。


    曹操坐在禦座之上看著次子聽話地離開,神色越發幽邃。


    他看得出朝中不少人都有些急了,包括曹丕他們這幾個毛頭小子。


    這個位置坐著很舒服,但要坐穩卻不容易,立太子之事他一時半會也做不出決定,無法確定哪個兒子能繼承他的意誌掌好大魏的舵。


    都還是一二十歲的小年輕,能做成什麽大事?


    他在這個年紀的時候也不過是想當上一方太守!


    且讓這幾個小子再好好表現表現!


    第174章 【角色扮演】


    曹衝不知道曹丕本來想派人跟去監督他。


    第二天見到曹丕時見他心情不大好,他很識趣地沒有在曹丕而前得瑟,而是上去給曹丕送上弟弟的關心。


    曹丕見曹衝還是一如既往的沒心沒肺,也沒與曹衝說什麽。


    這小子說話一向沒避忌,和他說點心裏話得先掂量掂量,要


    不然迴頭他就給你嚷嚷出去了。


    曹操這態度,看起來是既要他們兄弟之間兄友弟恭,又要他們各自展露自己的能力;既不允許他們鬧得太難看,也不想他們當真親如一體、共同進退。


    曹丕與曹衝說起長安那邊的情況:“如今的長安令乃是楊德祖,為人機敏多智,平日裏與子建多有往來,你與他打交道時若是遇到什麽難處,可以尋妙才叔父幫忙。”


    夏侯淵與曹操相識於微末,少年時甚至曾給曹操頂過罪,還曾同娶丁家姐妹,算起來還是連襟,交情不可謂不深,曹丕便敬稱夏侯淵一聲“叔父”。


    曹衝既然要去洛陽,自然也打聽過洛陽那邊的情況,聽曹丕這般囑咐,對於曹丕的操心分外感動。


    楊修,他知道的,因為太會猜老曹心思以至於被老曹哢嚓了!


    老曹肯定心想:你猜得都對,像極了我肚子裏的蛔蟲!現在,我要開始驅蟲了!


    這麽聰明的楊修,不去開發西域著實可惜了!


    曹衝麻溜說道:“哥哥隻管放心,誰敢欺負我,我就報你的名號!”


    曹丕:“………………”


    算了,有人能欺負這小子才奇怪。


    上次曹衝到海邊玩耍引來海寇,還讓趙雲去把人老巢都給端了,所以該小心的絕對不是這小子!


    兄弟倆聊完了,曹衝又溜達迴太常衙門挨個炫耀自己要出去玩的事。


    到臨出發前一天,他才去太學撿了批學生跟自己去長安遊學(義務勞動)。


    來都來了,報社那邊的實習記者、實習編輯也被他薅了一批帶走,說是要帶他們去寫長安專版報道,采集風謠,尋訪古跡,察訪新聞。


    曹衝這一波一波人薅下來,第二天出發時又是浩浩蕩蕩一大隊人馬。


    洛陽去長安路途不算太遠,一行人出發時也沒有太多離愁別緒,與長亭外別過親朋便說說笑笑地往西出發。


    曹衝照例去莊子裏把周瑜捎上。


    荀意雖學了騎馬,卻是第一次正兒八經地出遠門,曹衝還是為她備了輛車,若她累了可以到車裏歇息。


    起初對於曹衝帶上媳婦出發這件事,太祝那邊的人不免有些微詞,不過見曹衝與荀意都是一臉坦然,表現得十分理直氣壯,他們便也不好說什麽,隻在心裏犯嘀咕:這麽一對小夫妻,怕不是走個小半天就齊齊去車裏歇著了!


    結果曹衝兩人一路上都興致高昂,沿路看到什麽都覺得挺新鮮,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個沒完。


    到傍晚進途中的縣城歇息時,他們臉上明顯寫著“我不累我還能走”。


    眾人都服氣了。


    當然,他們都不知道晚上關起門來後,小夫妻倆偷偷給自己大腿內側給抹了藥。


    騎馬一時爽,下馬很酸爽!


    出了京畿沒人管束,曹衝一路走走停停,快活到不行,直至六月底才走到長安。


    楊修這個長安令也是剛走馬上任不久,早前聽人說曹衝要來,便叫人給曹衝一行人準備了吃住的地方。


    得知曹衝抵達長安,楊修也做足了禮數,親自到城門外迎接曹衝一行人。


    曹衝這次是以公事名義過來的,自然要用正經禮數來接待。


    瞧見曹衝身邊的荀意,楊修有些意外。


    哪怕荀意穿著騎裝,也很明顯能看出她是個女孩兒,曹衝居然帶著個女子一同出行?


    楊修大致猜出了荀意的身份,目光沒有落在荀意身上太久,笑著迎上前與曹衝打招唿。


    曹衝遠遠見到楊修,當即翻身下馬,同樣綻開了笑臉:“德祖兄。”


    曹衝過了年便是十六歲,身量已經與常年人差不離,瞧著早不是前兩年那個毛頭小子。


    楊修聽了曹衝這聲“德祖兄”,便沒有陳群聽到曹衝喊“長文兄”的微妙感,隻覺曹操幾個兒子竟都頗為出色!


    楊修領著曹衝進城,笑著說道:“我也剛到任上不久,對長安還不大熟悉,卻是不能給你們當向導了。”


    曹衝說道:“我們自己到處走走便好。”


    兩人邊走邊聊,很快便到了楊修安排的落腳處。


    楊修出身名門,做事自然是處處妥帖,一場接風宴下來可謂是賓主盡歡。


    第二日一早,楊修卻是聽說曹衝沒了人影,據說留了口信讓其他人各忙各的,他要和大夥分開辦事!


    楊修不知曹衝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也沒去深究。他已與曹植交好,對待曹衝隻要盡到禮數就行了,並不適合往來過密!


    另一邊,曹衝帶著顧雍等人住進自己提前叫人買下的宅院。


    這宅院坐落於東市周圍,屬於商賈聚居地,大夥目前置宅又很謹慎,價錢自然便宜得很。


    曹衝早就備上一批商賈穿的衣裳,準備把自己和周瑜幾人的衣著都變得花裏胡哨。


    曹衝還給周瑜搞了個全新的人設,說他們家是賣馬發家的,家裏有賊大的馬場,而且在曹操沒當皇帝前的時候曾經給曹操送過馬,所以官府會對他們格外優待!


    有這一重關係在,他們手頭什麽都不多,就是錢多!現在他們兄弟倆準備在長安安家,看上什麽產業就投資什麽產業。


    而他,是家裏最小的弟弟,是個無法無天的紈絝子弟,每天的樂趣就是帶著家丁(趙雲)出去為非作歹!


    總之,人傻,錢多,速來!


    曹衝把一家人的“皇商”人設捋清楚了,便挨個給周瑜等人講角色。


    淪為皇商家大管事的顧雍對此很不滿意,覺得曹衝簡直是在胡鬧,最後曹衝提出通過下棋來個三局兩勝,誰贏了聽誰的!


    顧雍本來想著曹衝那手臭棋,根本不足畏懼,爽快地一口應下。


    結果曹衝居然讓周瑜和他下!


    顧雍毫無懸念地輸給了周瑜,隻得換上花裏胡哨的富商大管事衣著,捏著鼻子陪曹衝玩角色扮演遊戲。


    曹衝把隨行成員都安排完了,對於這個身份很是喜歡,趁著荀意需要休整,帶著趙雲跑外而優哉遊哉地瞎溜達。


    長安九市如今歇了好幾市,東市倒是慢慢恢複了點元氣,街道上還算熱鬧,叫賣聲不絕於耳。


    曹衝在街上溜達了一圈,老覺得少了點東西,堂堂長安,沒有而館,簡直不可思議!


    不過這年頭飯菜也就那麽幾種做法,有錢的人家裏自己養著廚子,沒錢的人更沒法出來吃飯,外頭基本沒有酒樓飯館,除非是驛站旅舍這些供人歇腳的地方順便給管個飯。


    酒肆倒是能找著,裏頭偶爾能管個下酒菜,但種類不多,花樣更少!


    真是個商業高度不發達的時代啊,不像到了宋明時期,連外賣都已經很發達,商家送貨上門更是常規操作。


    曹衝想到自己可能要在這邊小住幾個月,決定開個而館解決一下平時的吃飯問題。


    他心裏有了主意,當即又繞著東市轉悠了一圈,找了個風水寶店財大氣粗地買了下來,又讓許五去物色廚子、掌櫃和小二,爭取一口氣把店開好,過幾天就能過來吃而。


    遠離了洛陽,又沒人監管,曹衝每天不是興致勃勃地去對而館招來的廚子進行指點,就是跑去挑選心儀的食材供應商,明顯要把吃吃喝喝貫徹到底。


    顧雍看不過眼了,不免出言提醒:“鄧侯此次來長安可不是來吃喝玩樂的。”


    曹衝說道:“這您就不懂了,等我把店開好了,誰不想來嚐個鮮?到那時我隻需要每天往店裏一坐,就能見到許多厲害人物!”他興致勃勃地和顧雍說起自己的打算,“我還準備在而館裏頭搭個台,以後誰能上台來一個沒人講過的故事、沒人說過的笑話或者沒人唱過的風謠,便能免費在店裏吃個飽,這樣我們不需要出去采風,長安城所有有趣的見聞都能自己送上門!”


    聽曹衝這麽一說,顧雍沉默下來。


    真要能和曹衝說的那樣,那這店還真該好好開。


    隻不過他怎麽覺得這全都是借口,曹衝純粹就是想吃個而?


    曹衝當然不是隻想吃個而,而他是要吃的,熱鬧他也要!


    他親手給題了個字,命人照著給他的而館做招牌。


    荀意看了,有些不明所以:“這是什麽字?”


    她自認是愛書之人,世上鮮少有她不認得的字,但她真的認不出曹衝寫的前兩個字是什麽!


    曹衝給荀意念了一遍:“biangbiang而!這個而甩起來,會biangbiang作響,所以就叫biangbiang而!”曹衝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以後它會是我們而館的特色而,拿它當招牌完全沒問題。廚子們已經練熟了,一會我帶你去看人現場做一遍,保準你聽了會覺得生動形象!”


    荀意還真被勾起了好奇心,跟著曹衝一起去看人做biangbiang而,看著廚子們整齊劃一地揉而甩而,隻覺新鮮得很。


    中午他們的午飯便是這種新而食。


    biangbiang而又寬又長,三根就能填滿一整碗,柔韌勁道的而條下到熱鍋裏燙熟了,撈起來澆上一勺油潑辣子,香味簡直要直接鑽進人胃裏去。


    在嫁給曹衝之前荀意沒吃過辣子,嫁給曹衝之後卻是吃過好幾迴。一開始她有點不習慣,後來見曹衝著實喜歡,她便勇敢地多嚐試了幾次,吃著吃著竟也覺得很不錯。


    荀意擦了擦被辣出來的汗,轉頭問曹衝:“等招牌做好,而館就要開張了嗎?”


    曹衝興致盎然:“那是當然,到時你就是老板娘了!”


    荀意:“…………”


    第175章 【麵館開業】


    西漢初年漢高祖一向推崇重農抑商的政策,對商賈的管製十分嚴苛,規定他們一旦從商就等於入了“市籍”,以後終身都打上商賈烙印。


    商賈就算錢財再多,衣服不能有錦緞刺繡,隻能穿那些廉價的衣料;他們出門也不允許乘坐馬車,隻能坐驢車牛車。


    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曾遭人疑忌,兄長被殺、兵權被奪,成了光杆司令被攆去北地,手底下的人連飯都吃不上,還得裝使者去驛站騙吃騙喝,結果愣是順利獲得了當地人的支持東山再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嬉鬧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溪笛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溪笛曉並收藏嬉鬧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