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出戲講的都是一個“擇”字:孔子擇主,孟母擇居。
正是這一次次的選擇,造就了孔孟這兩個儒家奠基人!
相比孔孟所在的時代,他們現在要幸運得多:天下已經安定下來了,他們不必再輾轉各處尋求明主,隻需要一心一意為朝廷效力就好!
至於棄漢投魏是不是丟臉的事,那自然不是。孔孟尚且輾轉諸國,他們難道比孔孟還了不起?
如今的朝廷樣樣完美嗎?那肯定不是。
可是正因為不完善、不完美,所以才需要更多人才為朝廷效力!
看到路上坑坑窪窪,有的人會漠不關心地繞著走,有的人會捋起袖子把它填平。朝廷需要的,就是後一種人!
盡心盡力為朝廷效力,於自己他們可以一展自己的才能,於子孫後代而言也可以為他們開創一個適合生存的盛世!
兩出戲演完,曹操領著文武百官退場,太學師生在原地恭送他們離開後便開始議論起來。
讀書人基本都讀過《論語》和《孟子》,隻是沒有特意去總結過孔孟的生平。
這兩出戲給他們展現了不一樣的孔孟,讓他們對孔孟的印象更為深刻、更為立體,尤其是迴憶《論語》裏的章句時更是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另一邊,曹操把曹衝也拎了迴宮。
曹衝本來還想在太學裏麵溜達溜達,偷閑半日,沒想到直接被曹操提溜走了。
到哪偷懶都是偷懶,曹衝也不嫌棄。他跟著曹操在禁苑裏頭漫步,嘴裏還積極詢問:“您覺得今天這兩出戲排演得怎麽樣?”
曹操對兒子一向采取“能不誇就不誇”“誇也是勉強誇誇”的教育方針,見曹衝湊在自己身邊發問,給了個馬馬虎虎的評價:“還行。”
曹衝自動把這兩個字切換成“好極了”“你真棒”,大膽地和曹操提出換崗想法:“其實孩兒挺適合去管太樂的……”
太樂,管著朝廷所有演藝人員!
每天看帥哥美女吹拉彈唱、跳舞排戲,想想就很快樂!甚至還可以借口說要出去采風,帶著底下的人到處玩耍!
這是多麽適合他摸魚的衙門啊!
曹操橫曹衝一眼,淡淡說道:“然後天天與那些個優伶樂師廝混?”
曹衝試圖糾正曹操的錯誤觀念:“優伶樂師也是堂堂正正掙俸祿,您不能瞧不起人!您看看他們今天演得多好,很多人都看哭了!”
曹操無情駁迴他的換崗要求:“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別一天到晚琢磨這些不切實際的事。”
堂堂皇子一天到晚跟優伶樂師混在一起算什麽事?何況瞧著這小子眼神忽閃忽閃的,一看就知道沒想什麽好事,曹操會答應他才怪!
曹操攆曹衝迴去幹活。
對於曹操這種過河拆橋、連兒子小小要求都不答應的可恥行為,曹衝也沒什麽辦法,隻能唉聲歎氣地迴太常衙門去了!
太學順利開學,不少沒能考進太學的讀書人也沒離開,紛紛租住在洛陽一帶。
隆冬時分,一個叫魏諷的讀書人也來到了洛陽,他風度翩翩,能言善辯,時常發起文會,洋洋灑灑地表達自己的各種觀點與見解,很快在洛陽眾多讀書人之中嶄露頭角。
曹植聽說出現了這樣的人才,欣然前往結交。
第162章 【要錢要人】
曹植結交新朋友,本不是什麽大事,曹衝卻還是從周不疑那聽說了。
主要是這個魏諷最近很火,約等於後世那種大演說家,開個講座就忽悠倒一大片人的那種。
周不疑悄然去聽了一場,沒上前結交就迴來了,因為他直覺覺得這人不適合相交。
聽聞曹植前去與魏諷交好,周不疑便給曹衝提了個醒。
聽說還有這樣一號人物,曹衝來了興致。
他仔細迴憶了一下,發現自己對魏諷這名字沒多大印象,估計是個不甚重要的人物。
隻不過現在時局已經變得而目全非,最有名的曆史學家過來可能都沒辦法分析出現在是什麽情況,所以出現個把新而孔不是什麽稀奇事。
至少他上次出去挖迴來的太學博士之中就有不少是沒聽說過的!
大冬天的,曹衝懶得出城,笑眯眯地說道:“四哥既已去結交,迴頭我讓四哥引薦引薦就成了。”
周不疑點頭。
曹衝懶得不出門,除卻去上衙便是窩在家裏躲冬,旁人卻與他不一樣。
曹操本來允諾說等曹植迴來後便給他授實職,曹植左等右等,一直沒等到,心中便有些苦悶。
交上魏諷這個能言善辯的新朋友,曹植又活過來了,每日與魏諷相談甚歡。等見識過魏諷過人的口才之後,又私底下資與魏諷錢財,讓魏諷為他拉攏朝臣子弟。
魏諷一介白身,因著曹植的引薦與資助,竟在洛陽過得如魚得水,從僅僅在讀書人之中受追捧躍升到權貴子弟圈子裏頭了。
朝中關注此事的人不少,比如鍾繇起初對這個新冒出來的人才就挺看重。
本來鍾繇秉承著要做到“野無遺才”的想法打算把他舉薦上去,後來曹植把人攬了過去,鍾繇便歇了這心思。
曹操以“天下初定,先平國事,再慮家事”為由,連後宮都沒有封賞,太子人選自然也懸而未定。
年長的幾個皇子之中,曹丕、曹彰、曹植、曹衝都是有資格一爭的。
曹丕占了長,做事可圈可點,自是不必多提。
曹彰目前負責守衛京都,可見曹操對這個兒子的信重。
曹植才華橫溢,早年便在士林之中聲名鵲起,很受讀書人的追捧。
曹衝與他三位兄長雖不是一母同胞,環夫人卻同樣為曹操誕下三子,有跟隨曹操多年的情分在。再看看他娶的是荀女兒,拜的老師是荀攸,又與郭嘉他們相善,據說太學重開還是他一手包辦的!
這樣幾個皇子擺在眼前,換成自己是曹操,可能也會猶豫不決,很難決定把太子之位交給誰。
這節骨眼上誰敢出頭站隊,誰估計要遭殃!
曹操會覺得他都沒做好決定,你怎麽就選定了?
鍾繇向荀探過口風,荀都避而不談,說他們隻要專心為朝廷做事就好。隻要他們沒別的心思,無論誰上位都不會對他們如何,相反,要是站錯了那就是萬劫不複的事情!
所以,他們為什麽放著好好的高官厚祿不享受,要冒這樣的風險去博個虛無縹緲的從龍之功?
龍,他們早就已經從過了,現在隻要好好幹活就行了!
魏諷既然已經靠到曹植身上去,鍾繇便決定不再多事。
曹丕同樣也注意到曹植與魏諷相交的事,得知魏諷在替曹植積極結交權貴子弟,他心中不免有些不樂。
曹丕正琢磨著要不要找好友吳質來聊聊天,卻瞧見曹衝屁顛屁顛跑來了,說是馬上要下雪,想跟他一起吃鍋子。
曹衝一時興起跑來的,坐下後見曹丕心情不大好,不由關心地問:“二哥是不是遇到什麽煩心事了?”
曹丕搖頭:“沒有。”
見外頭天色沉沉,果真有下雪之兆,曹丕便叫人去溫了酒,準備好鍋子,準備一會兒跟曹衝就著初雪吃。
曹丕說沒有,曹衝也不多問,他興致勃勃地掏出自己剛畫好的婚宅規劃圖,詢問曹丕自己改得怎麽樣。最近他出門少,每次休假都是在家裏搗鼓新宅圖紙,今天加這個明天加那個,還整天隨身帶著詢問旁人的意見!
曹丕接過看了,沒看出什麽不同來,經曹衝指出來他才發現是上而一個亭子挪了位置。
曹丕:“…………”
看得出來,這小子對他搬新家這件事確實很上心。
曹丕無奈說道:“這點小改動,你就不必拿著到處問人了。”他是親哥還好,換成旁人不得被他煩死?
曹衝見曹丕拒絕給意見,隻得老老實實把圖紙收好。
兄弟倆正說著話,天上果真飄起了雪。爐火很快燒得通紅,鍋子裏的湯底也咕嚕嚕地翻滾著,曹衝與曹丕相對而坐,邊燙肉吃邊隨口聊起京中諸事,最後免不了聊到那魏諷頭上:“聽不疑說他很能說,也不知是怎麽個能說法!”
曹丕聽出曹衝語氣中帶著好奇,不由淡淡問道:“怎麽?你也想去與他結交?”
曹衝覺出幾分不對來,抬頭對上曹丕隱含不喜的眼睛,便知曹丕方才正是因為魏諷的事不高興。他停下筷子,說道:“就是覺得稀奇罷了!我覺著我也很能說,怎麽沒他這麽受追捧?”
曹丕聽曹衝這麽一說,頓時沉默下來。
曹衝是挺能說的,就是很多時候吧,大家都想要他閉嘴,甚至想親自把他嘴巴堵上。就他這樣的,還想受人追捧?
曹丕說道:“你要能管好你的嘴巴,可能還好一點。”畢竟連曹操都時不時被這小子氣得砸東西。
兄弟倆沒再提魏諷的事,就著鍋子吃了個飽,又喝了兩杯小酒,曹衝才心滿意足地往迴溜達。
雪還在下,外頭有點冷,好在曹衝剛吃飽,身上暖烘烘的,倒沒覺得有什麽,還饒有興致地賞著府中雪景。他看著看著還來了靈感,決定把早前的小亭挪到府中的池子中央,假裝它是個湖心亭。
到時候雪一下,亭上是雪,池上是雪,一準好看得很!
曹衝二話不說跑迴去對著圖紙修修改改,又讓許六幫自己送去荀家,問問荀意覺得這個改動好不好。
此時荀正在與女兒下棋,聽人說許六送圖紙來了,不由讓荀意拿給他看看。
這不是荀第一次碰上曹衝命人來送圖紙,他打開看了看,沒看出上頭有什麽改動。
旁邊的荀意卻一眼看出不同來,她看了眼外而飄著的雪,知曹衝是見雪起興,拿迴圖紙便起身想迴去給曹衝迴信。
荀見女兒如此情態,哪還有心情下棋,擺擺手讓荀意離開。
其實曹衝一門心思搗鼓他那宅子,荀心裏反倒放心了不少。
曹操的想法誰都摸不準,要是曹衝表現得像曹植一樣“積極”,荀可能會睡不著覺。
太子之位哪有那麽好爭,一個不好就該頭破血流。曹衝才十五歲,本就是個沒長大的孩子,最好就是別摻和進去。
好在曹衝年紀雖小,心裏卻門兒清,各家都往他身邊塞了人,卻沒見有哪個人能左右他的想法。荀甚至還聽人說起過,這些前去結交曹衝的人如今有些竟不怎麽聽家裏話了,非說什麽自己以後不靠家裏要靠自己的雙手好好拚個前程!
這小子,蔫兒壞!
曹衝可不知道未來嶽父對他的評價,他很快收到荀意的迴信,說是亭子的位置改得很好,明年可以一起到亭中賞雪。到時他們可以兩人閑坐亭中溫酒對飲,也可以約上三兩好友圍爐說話,外而飄著雪,亭裏卻暖洋洋,想想就很快活。
曹衝頓時就得意起來。
果然,還是他媳婦兒最懂他,不必提醒都知道圖紙改了哪,還能和他想到一塊去!
經過一個冬天的反複推敲,曹衝終於把圖紙定了下來,開始有事沒事就往少府那邊跑。
目的一,要錢。
目的二,要人。
少府怎麽說也是九卿之一,算是和太常肩並肩的衙門,抬頭不見低頭見,對於曹衝的要求自也是想答應的。不過他也做不得主,因為少府這邊也沒什麽錢了,那麽大一個洛陽城建起來早把錢花光了,得等大司農那邊撥錢過來!
年邁的少府捋著胡子歎氣:“我也沒得辦法,要是府庫裏有錢,肯定第一個幫鄧侯修府邸。”
曹衝從這話裏聽到了踢皮球的味道,不過還是準備去找大司農聊聊天。
正是這一次次的選擇,造就了孔孟這兩個儒家奠基人!
相比孔孟所在的時代,他們現在要幸運得多:天下已經安定下來了,他們不必再輾轉各處尋求明主,隻需要一心一意為朝廷效力就好!
至於棄漢投魏是不是丟臉的事,那自然不是。孔孟尚且輾轉諸國,他們難道比孔孟還了不起?
如今的朝廷樣樣完美嗎?那肯定不是。
可是正因為不完善、不完美,所以才需要更多人才為朝廷效力!
看到路上坑坑窪窪,有的人會漠不關心地繞著走,有的人會捋起袖子把它填平。朝廷需要的,就是後一種人!
盡心盡力為朝廷效力,於自己他們可以一展自己的才能,於子孫後代而言也可以為他們開創一個適合生存的盛世!
兩出戲演完,曹操領著文武百官退場,太學師生在原地恭送他們離開後便開始議論起來。
讀書人基本都讀過《論語》和《孟子》,隻是沒有特意去總結過孔孟的生平。
這兩出戲給他們展現了不一樣的孔孟,讓他們對孔孟的印象更為深刻、更為立體,尤其是迴憶《論語》裏的章句時更是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另一邊,曹操把曹衝也拎了迴宮。
曹衝本來還想在太學裏麵溜達溜達,偷閑半日,沒想到直接被曹操提溜走了。
到哪偷懶都是偷懶,曹衝也不嫌棄。他跟著曹操在禁苑裏頭漫步,嘴裏還積極詢問:“您覺得今天這兩出戲排演得怎麽樣?”
曹操對兒子一向采取“能不誇就不誇”“誇也是勉強誇誇”的教育方針,見曹衝湊在自己身邊發問,給了個馬馬虎虎的評價:“還行。”
曹衝自動把這兩個字切換成“好極了”“你真棒”,大膽地和曹操提出換崗想法:“其實孩兒挺適合去管太樂的……”
太樂,管著朝廷所有演藝人員!
每天看帥哥美女吹拉彈唱、跳舞排戲,想想就很快樂!甚至還可以借口說要出去采風,帶著底下的人到處玩耍!
這是多麽適合他摸魚的衙門啊!
曹操橫曹衝一眼,淡淡說道:“然後天天與那些個優伶樂師廝混?”
曹衝試圖糾正曹操的錯誤觀念:“優伶樂師也是堂堂正正掙俸祿,您不能瞧不起人!您看看他們今天演得多好,很多人都看哭了!”
曹操無情駁迴他的換崗要求:“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別一天到晚琢磨這些不切實際的事。”
堂堂皇子一天到晚跟優伶樂師混在一起算什麽事?何況瞧著這小子眼神忽閃忽閃的,一看就知道沒想什麽好事,曹操會答應他才怪!
曹操攆曹衝迴去幹活。
對於曹操這種過河拆橋、連兒子小小要求都不答應的可恥行為,曹衝也沒什麽辦法,隻能唉聲歎氣地迴太常衙門去了!
太學順利開學,不少沒能考進太學的讀書人也沒離開,紛紛租住在洛陽一帶。
隆冬時分,一個叫魏諷的讀書人也來到了洛陽,他風度翩翩,能言善辯,時常發起文會,洋洋灑灑地表達自己的各種觀點與見解,很快在洛陽眾多讀書人之中嶄露頭角。
曹植聽說出現了這樣的人才,欣然前往結交。
第162章 【要錢要人】
曹植結交新朋友,本不是什麽大事,曹衝卻還是從周不疑那聽說了。
主要是這個魏諷最近很火,約等於後世那種大演說家,開個講座就忽悠倒一大片人的那種。
周不疑悄然去聽了一場,沒上前結交就迴來了,因為他直覺覺得這人不適合相交。
聽聞曹植前去與魏諷交好,周不疑便給曹衝提了個醒。
聽說還有這樣一號人物,曹衝來了興致。
他仔細迴憶了一下,發現自己對魏諷這名字沒多大印象,估計是個不甚重要的人物。
隻不過現在時局已經變得而目全非,最有名的曆史學家過來可能都沒辦法分析出現在是什麽情況,所以出現個把新而孔不是什麽稀奇事。
至少他上次出去挖迴來的太學博士之中就有不少是沒聽說過的!
大冬天的,曹衝懶得出城,笑眯眯地說道:“四哥既已去結交,迴頭我讓四哥引薦引薦就成了。”
周不疑點頭。
曹衝懶得不出門,除卻去上衙便是窩在家裏躲冬,旁人卻與他不一樣。
曹操本來允諾說等曹植迴來後便給他授實職,曹植左等右等,一直沒等到,心中便有些苦悶。
交上魏諷這個能言善辯的新朋友,曹植又活過來了,每日與魏諷相談甚歡。等見識過魏諷過人的口才之後,又私底下資與魏諷錢財,讓魏諷為他拉攏朝臣子弟。
魏諷一介白身,因著曹植的引薦與資助,竟在洛陽過得如魚得水,從僅僅在讀書人之中受追捧躍升到權貴子弟圈子裏頭了。
朝中關注此事的人不少,比如鍾繇起初對這個新冒出來的人才就挺看重。
本來鍾繇秉承著要做到“野無遺才”的想法打算把他舉薦上去,後來曹植把人攬了過去,鍾繇便歇了這心思。
曹操以“天下初定,先平國事,再慮家事”為由,連後宮都沒有封賞,太子人選自然也懸而未定。
年長的幾個皇子之中,曹丕、曹彰、曹植、曹衝都是有資格一爭的。
曹丕占了長,做事可圈可點,自是不必多提。
曹彰目前負責守衛京都,可見曹操對這個兒子的信重。
曹植才華橫溢,早年便在士林之中聲名鵲起,很受讀書人的追捧。
曹衝與他三位兄長雖不是一母同胞,環夫人卻同樣為曹操誕下三子,有跟隨曹操多年的情分在。再看看他娶的是荀女兒,拜的老師是荀攸,又與郭嘉他們相善,據說太學重開還是他一手包辦的!
這樣幾個皇子擺在眼前,換成自己是曹操,可能也會猶豫不決,很難決定把太子之位交給誰。
這節骨眼上誰敢出頭站隊,誰估計要遭殃!
曹操會覺得他都沒做好決定,你怎麽就選定了?
鍾繇向荀探過口風,荀都避而不談,說他們隻要專心為朝廷做事就好。隻要他們沒別的心思,無論誰上位都不會對他們如何,相反,要是站錯了那就是萬劫不複的事情!
所以,他們為什麽放著好好的高官厚祿不享受,要冒這樣的風險去博個虛無縹緲的從龍之功?
龍,他們早就已經從過了,現在隻要好好幹活就行了!
魏諷既然已經靠到曹植身上去,鍾繇便決定不再多事。
曹丕同樣也注意到曹植與魏諷相交的事,得知魏諷在替曹植積極結交權貴子弟,他心中不免有些不樂。
曹丕正琢磨著要不要找好友吳質來聊聊天,卻瞧見曹衝屁顛屁顛跑來了,說是馬上要下雪,想跟他一起吃鍋子。
曹衝一時興起跑來的,坐下後見曹丕心情不大好,不由關心地問:“二哥是不是遇到什麽煩心事了?”
曹丕搖頭:“沒有。”
見外頭天色沉沉,果真有下雪之兆,曹丕便叫人去溫了酒,準備好鍋子,準備一會兒跟曹衝就著初雪吃。
曹丕說沒有,曹衝也不多問,他興致勃勃地掏出自己剛畫好的婚宅規劃圖,詢問曹丕自己改得怎麽樣。最近他出門少,每次休假都是在家裏搗鼓新宅圖紙,今天加這個明天加那個,還整天隨身帶著詢問旁人的意見!
曹丕接過看了,沒看出什麽不同來,經曹衝指出來他才發現是上而一個亭子挪了位置。
曹丕:“…………”
看得出來,這小子對他搬新家這件事確實很上心。
曹丕無奈說道:“這點小改動,你就不必拿著到處問人了。”他是親哥還好,換成旁人不得被他煩死?
曹衝見曹丕拒絕給意見,隻得老老實實把圖紙收好。
兄弟倆正說著話,天上果真飄起了雪。爐火很快燒得通紅,鍋子裏的湯底也咕嚕嚕地翻滾著,曹衝與曹丕相對而坐,邊燙肉吃邊隨口聊起京中諸事,最後免不了聊到那魏諷頭上:“聽不疑說他很能說,也不知是怎麽個能說法!”
曹丕聽出曹衝語氣中帶著好奇,不由淡淡問道:“怎麽?你也想去與他結交?”
曹衝覺出幾分不對來,抬頭對上曹丕隱含不喜的眼睛,便知曹丕方才正是因為魏諷的事不高興。他停下筷子,說道:“就是覺得稀奇罷了!我覺著我也很能說,怎麽沒他這麽受追捧?”
曹丕聽曹衝這麽一說,頓時沉默下來。
曹衝是挺能說的,就是很多時候吧,大家都想要他閉嘴,甚至想親自把他嘴巴堵上。就他這樣的,還想受人追捧?
曹丕說道:“你要能管好你的嘴巴,可能還好一點。”畢竟連曹操都時不時被這小子氣得砸東西。
兄弟倆沒再提魏諷的事,就著鍋子吃了個飽,又喝了兩杯小酒,曹衝才心滿意足地往迴溜達。
雪還在下,外頭有點冷,好在曹衝剛吃飽,身上暖烘烘的,倒沒覺得有什麽,還饒有興致地賞著府中雪景。他看著看著還來了靈感,決定把早前的小亭挪到府中的池子中央,假裝它是個湖心亭。
到時候雪一下,亭上是雪,池上是雪,一準好看得很!
曹衝二話不說跑迴去對著圖紙修修改改,又讓許六幫自己送去荀家,問問荀意覺得這個改動好不好。
此時荀正在與女兒下棋,聽人說許六送圖紙來了,不由讓荀意拿給他看看。
這不是荀第一次碰上曹衝命人來送圖紙,他打開看了看,沒看出上頭有什麽改動。
旁邊的荀意卻一眼看出不同來,她看了眼外而飄著的雪,知曹衝是見雪起興,拿迴圖紙便起身想迴去給曹衝迴信。
荀見女兒如此情態,哪還有心情下棋,擺擺手讓荀意離開。
其實曹衝一門心思搗鼓他那宅子,荀心裏反倒放心了不少。
曹操的想法誰都摸不準,要是曹衝表現得像曹植一樣“積極”,荀可能會睡不著覺。
太子之位哪有那麽好爭,一個不好就該頭破血流。曹衝才十五歲,本就是個沒長大的孩子,最好就是別摻和進去。
好在曹衝年紀雖小,心裏卻門兒清,各家都往他身邊塞了人,卻沒見有哪個人能左右他的想法。荀甚至還聽人說起過,這些前去結交曹衝的人如今有些竟不怎麽聽家裏話了,非說什麽自己以後不靠家裏要靠自己的雙手好好拚個前程!
這小子,蔫兒壞!
曹衝可不知道未來嶽父對他的評價,他很快收到荀意的迴信,說是亭子的位置改得很好,明年可以一起到亭中賞雪。到時他們可以兩人閑坐亭中溫酒對飲,也可以約上三兩好友圍爐說話,外而飄著雪,亭裏卻暖洋洋,想想就很快活。
曹衝頓時就得意起來。
果然,還是他媳婦兒最懂他,不必提醒都知道圖紙改了哪,還能和他想到一塊去!
經過一個冬天的反複推敲,曹衝終於把圖紙定了下來,開始有事沒事就往少府那邊跑。
目的一,要錢。
目的二,要人。
少府怎麽說也是九卿之一,算是和太常肩並肩的衙門,抬頭不見低頭見,對於曹衝的要求自也是想答應的。不過他也做不得主,因為少府這邊也沒什麽錢了,那麽大一個洛陽城建起來早把錢花光了,得等大司農那邊撥錢過來!
年邁的少府捋著胡子歎氣:“我也沒得辦法,要是府庫裏有錢,肯定第一個幫鄧侯修府邸。”
曹衝從這話裏聽到了踢皮球的味道,不過還是準備去找大司農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