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衝拿定了主意,開始連夜肝材料,花了一整晚把建寶船廠所需的材料湊齊了。


    他趕在天色轉亮之前把寶船廠建在了海島莊園那邊,看著建築工人們在海島地圖上叮叮咚咚地搞建設,心裏很是滿足。


    很不錯,他們馬上要有大海船了,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快進到陸遜、龐統、鄧艾、薑維這些年輕一輩組團下西洋了!


    第129章 【馬上就寫】


    江東打得這麽快,對許多人來說都是始料未及的事。


    曹操這些天陸續接手整個江東,卻沒急著迴許都去。


    一來是入冬了,天氣冷,路不好走。


    二來是江東還未必安穩,得先等郭嘉等人依照荊州的先例安排江東百姓渡江到北地集中屯田。且讓他們先幾種開幾年民屯,再正式再北地安家落戶!


    至於兵馬調度、守將任免,那就更需要悉心安排了。


    如今南北皆定,除卻割據遼東的公孫康、倉皇南逃的劉備之外,天下基本算是統一了。


    三來嘛,許都那邊還有很多人按兵未動,須得讓他們全部跳出來再一網打盡。


    既為漢室忠臣,就該殉了漢室,求仁得仁,何必戀棧。他曹孟德,樂於送他們一世清名,讓他們終生為漢臣食漢祿!


    曹操心裏有了打算,舒舒服服地留在江東每日飲酒作樂,興致頗高,甚至還順勢納了幾個美人。


    一幹隨軍東下的文人也各顯其能,紛紛寫詩對曹操歌功頌德,比如王粲就寫了篇《從軍行》,表示“打仗這事雖然苦,但也要看跟著誰去打,跟著英明神武的丞相打仗簡直不要太爽”(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


    江東這邊的情況傳到許都,不少人都咬牙切齒,隻覺王粲這些家夥真不要臉。


    可曹操按兵不動,他們反而越發心慌,孔融已經下獄,許都人心惶惶,敢出頭的人更少。短短一年之內,曹操平定了整個南方,這麽大的功績朝廷該怎麽賞?


    賞無可賞!


    天子劉協眼睜睜看著身邊能說話的人越來越少,心中難受不已,拉著禦史大夫郗慮之手說道:“依卿之見,朕當如何自處?”


    郗慮早就與曹操眉來眼去,聞言自是勸道:“陛下可效仿堯舜二帝,留下千古賢名。”


    堯舜時代是文人心目中的理想國,什麽好的品質都會往裏塞。


    比如蘇軾參加科舉就曾經捏造堯舜時代的典故,歐陽修這考官都看不出問題。後來歐陽修親自問起蘇軾那典故是出自什麽書,蘇軾說“我認為這樣的事出現在堯舜時代很正常吧”!


    堯舜最常被稱道的一件事就是“禪位”,堯舜都有自己的兒子,卻選擇禪位給了外人,一直被不少文人拎出來誇。


    不過也有許多文人對此持懷疑態度,比如韓非就直接說了這麽一段話:“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人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意思是,什麽禪位,不存在的,隻有被逼迫著禪讓罷了!


    聽到郗慮直接讓自己效仿堯舜,劉協臉色一變再變,最後鬆開了郗慮的手。


    現在能來見他的,大多都是曹操的爪牙,他想找人商量對策純粹是癡人說夢。


    人人都說堯舜好,真正事到臨頭,誰又能想得開?大漢近四百年的基業,難道當真要葬送在他手中?


    他八九歲登基,繼位已近二十年,期間先被董卓挾持,又被曹操控製,令出不行,詔出無人響應,他這個皇帝當著著實沒意思。


    劉協遣走郗慮,獨坐在屋中看著周圍富麗堂皇的陳設,隻覺每一樣東西都刺眼得很。


    都說天子天子,難道他生為天子,竟隻能當一輩子的傀儡?!


    江東那邊的新作,不久之後同樣傳到了洛陽。


    最近曹衝每天搗鼓些吃吃喝喝的東西到處投喂,心情好得不得了。


    他是高興了,別人可就不一定了,比如吳質和司馬懿就成了難兄難弟,都吃不得海鮮,司馬懿是先發現的,吳質是後發現的,兩人連瑤柱粥都喝不得!


    曹衝對此十分唏噓,吃海鮮燒烤時還會特意給他們準備點別的食物。可是海鮮燒烤香啊,尋常烤肉大夥都吃膩了,倒是這嚐起來鮮嫩得很的炭烤海鮮越聞越誘人!


    還好這次吃不著的司馬懿和吳質,兩人都是能忍的人。要是換成郭嘉的話,那肯定是“過敏就過敏,反正我就是要吃”,然後冒著渾身紅疹的危險大快朵頤!


    十月底,洛陽迎來了第一場雪。


    曹衝邀曹丕一起吃個鍋子,邊吃還邊感慨:“唉,我有點想奉孝先生他們了。還有三哥,要是三哥在,這一桌子東西都不夠他吃的。”


    曹丕說道:“你大可寫信問問父親,看他們什麽時候班師迴朝。”


    提到曹操,曹衝又犯嘀咕:“江南美人那麽多,也不知父親這一去會不會給我們添幾個弟弟妹妹。”


    曹丕對此不甚在意。


    曹家的兄弟姐妹多了去,再多幾個也無妨。


    曹丕搖著頭說道:“連父親的私事你也敢編排,父親知道了又該罵你了。”


    曹衝對曹操的“能者多勞”也沒太在意,他見外而雪花飄飄,不由邀請道:“下雪了,天氣冷得很,要不二哥跟我一起去莊子那邊泡個溫泉暖和暖和!”


    曹丕睨他一眼,對他的邀約無情拒絕:“你以為誰都和你一樣閑?”


    曹衝也就是順嘴提一句,曹丕不樂意去他就不強求了,笑吟吟地說道:“那我自己去。”


    兄弟倆就著鍋子閑聊,便聽有人自江東那邊送信來,竟是王粲他們的唱和集!


    曹丕打開看了看,明白了,曹操聽王粲他們誇得很舒心,想起自己還有兩個文才出眾的兒子,所以特地給他們分送了這份唱和集,讓他們看著辦。


    懂的都懂,不懂的他也沒辦法!


    曹衝見曹丕神色不太對,好奇地在旁邊探頭探腦,想知道曹操讓人送了什麽信迴來。


    這厚度,不一般!


    曹丕瞧見曹衝這般舉動,自然知曉曹衝是想看看曹操的來信。


    說實話,曹丕不太想給曹衝看,畢竟曹衝那詩才著實叫人難忘。要是自己的詩和曹衝的詩一起送去江東,說不準會被曹操順手扔了!


    曹衝不知道曹丕心裏的複雜想法,忍不住問:“二哥,父親在信裏都說了什麽?這信怎麽這麽厚?難道是有什麽要緊安排?”


    曹丕見曹衝都開口問了,隻得把信給了他。


    曹衝接過一看,頓時就後悔了。


    他還以為是什麽東西,原來是曹魏誇誇群發布了最新任務,在現場的人需要參與聚眾吹捧他爹的集體活動,不在場的人也會陸續收到吹捧作品合集並被要求參與其中!


    你看都看了,難道不該迴詩一首,寫寫讀後感,跟風誇上幾句?


    這樣的歪風邪氣,著實讓人痛心不已!


    本來他爹就是容易飄起來的人,再被這麽吹捧下去還不飄上天?


    說實話,曹衝已經讀過唐詩三百首,對漢代這些詩實在不太感冒。


    倒不是說漢詩之中沒有好詩,隻是好詩大多不是這種唱和詩,王粲這首詩寫得已經足夠好了,讀來還是少了點味道。


    要論膾炙人口的漢詩,那還得數後世整合的《古詩十九首》,有名的“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生年不滿半,常懷千歲憂”“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每首都稱得上是五言詩的巔峰之作。


    不過,要他講詩的好壞他可以講得頭頭是道,仗著上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優勢指點江山,可要他自己來寫,他是不樂意寫的。


    都說詩言誌,他根本沒什麽誌可言,何必湊這個熱鬧!


    曹衝擱下手頭的詩稿歎氣:“我太久沒作詩,感覺都生疏了,怕是寫不出什麽好詩來,怕是要叫父親失望!”


    曹丕:“…………”


    並沒有人對你抱有什麽期待!


    既然曹衝都看到了,曹丕覺得也不能太打擊他的自信心,隻得說道:“你迴去好好想想,看能不能寫出首像樣的詩來,迴頭我們把詩一並送去給父親。”


    曹衝信誓旦旦:“二哥你隻管放心,我迴去後馬上就寫!”


    曹丕聽了曹衝這話,更不放心了,總覺得這小子又會寫出什麽叫人頭疼的玩意來。


    隻不過曹衝吃完鍋子就開溜,壓根沒給曹丕叮囑他別亂寫的機會!


    曹衝溜溜達達地迴了住處,迴想了一下王粲他們那些詩,隻覺自己寫不出來。他琢磨了一會,決定放棄寫詩,改寫議論文,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為中心給他爹潑起了冷水。


    簡單來說,就是人不能鬆懈,得意便猖狂那是反派幹的事,咱不能這麽幹!劉備還沒逮著,遼東還沒全而收複,馬超和張魯正暗中聯合,草原諸部還在暗中發育,統一大業隻開了個頭,怎麽能現在就開始放心慶祝?還早得很呢!


    曹衝洋洋灑灑地寫了一通,寫得十分盡興。


    等寫完自己重新看一遍,曹衝又歎了口氣,把文章扔火爐裏燒掉了。


    想想他爹,五十好幾了,打了勝仗還不給高興高興,是親兒子該幹的事嗎?剩下這些人、這些地方固然要打,也不能全指著他爹去打,迴頭安排其他人去忙活就好。


    他爹也得迴來休養休養了!


    曹衝坐在炕上琢磨了一會,還是沒琢磨出適合的馬屁詩來,最終放棄掙紮,喊上趙雲騎馬兒出城去。


    趙雲默不作聲地跟著曹衝到了莊子那邊。


    周瑜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精神看起來好多了,病根估計也拔出得差不多,看起來又有了初見時的風采。


    曹衝兩眼一亮,屁顛屁顛地邀請道:“公瑾,下雪了,我們一起去跑個溫泉暖和暖和!”


    周瑜應道:“也好。”


    曹衝又把趙雲也捎帶上,順便把趙統、周循、周胤幾個大小孩子喊上。


    好在湯池足夠大,這麽多人一起泡裏而也不顯擁擠。


    曹衝很快坐到趙雲和周瑜中間享受暖乎乎的溫泉浴。


    他左看看右看看,隻覺自己快活賽神仙――


    他,曹小衝,左邊一個趙子龍,右邊一個周公瑾!


    快樂,就是這麽簡單!


    第130章 【親自去取】


    入冬之後,曹操宴客飲酒的興致少了許多。


    江東的冬天並不好受,好在隨行之人中有會盤炕的,好歹幫他盤了個炕,叫他夜裏睡得舒坦些,會客也不至於冷颼颼。到了十月中旬,他陸續收到來自鄴城、許都、洛陽的來信。


    鄴城那邊的信自然是曹植寫的,來得最早,寫得也合曹操心意,曹操當場就分享給郭嘉等人。


    郭嘉幾人也知曉曹操最近心情好,沒有給曹操潑冷水,紛紛跟著誇了幾句。要論寫詩作文,曹植確實沒得說,同樣是誇耀曹操的功績,他就是能寫得文采斐然,而且流露著對自家父親濃濃的景仰與孺慕之情!


    曹操心情好得很。


    要知道人要會辦事,也得會說話。古往今來那麽多有名的人物,若是不配上足以名揚天下的詩文,真正能被人記住的又有幾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嬉鬧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溪笛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溪笛曉並收藏嬉鬧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