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這東西大多時候是用來陶冶性情的,若是琴技高超到一定程度,那自然是曲無定法、隨心而彈。隻是對於普通人來說能彈好既有的曲子已經很不容易了,想做到自由發揮還很好聽純粹是癡人說夢。
說白了,曹衝就是眼高手低,仗著自己有那麽點小聰明不樂意循規蹈矩地練習。
周瑜說道:“你覺得你這樣彈好聽嗎?”
曹衝聽周瑜這麽一問,頓時被問住了。他彈琴的時候興致盎然,哪顧得上琢磨好不好聽,不過看他二哥和諸葛亮他們的表現,他沒法昧著良心說自己改得好聽。
周瑜與諸葛亮說了一聲,把諸葛亮的琴抱到自己膝上,抬手給曹衝彈起了《遊春》。
他撫琴的姿態十分隨意,瘦削修長的十指在琴弦間輕輕拂動,動人琴音便傾瀉而出,聽來叫人感覺整個人沐浴在融融春光之中。
隨著曲子展開,四周的景致仿佛也在變幻,先是春迴大地、草木複蘇;接著是百花齊齊綻開,鳳蝶聞香而來;伴著百鳥熱鬧的鳴叫聲,眾仙嬉遊於花間水畔;而周瑜這撫琴人獨坐花間,雖不曾與眾仙一同玩樂,卻同樣有瀟灑秀逸的仙人之姿。
一曲畢,琴聲止,百鳥散,眾仙歸位,撫琴人也迴到人間。
曹衝從曲中迴過味來,眼睛頓時亮了。
這一幕畫下來,怎麽說都都得是張ssr卡!
曹衝由衷誇道:“聽了周將軍您這一曲《遊春》,旁人彈的再也不能入耳了。”
周瑜搖頭笑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瑜隻是依著蔡中郎的曲子彈而已。你想要彈出新意固然是好的,隻是你得先用心去領略不同曲子的妙處,才能隨心所欲地表現你的所思所想。”
見周瑜不僅沒生氣,還這麽耐心地教導自己,曹衝自然小雞啄米一樣點頭,認真記下周瑜的話。看來,他還是得老老實實先把現有的曲子練好!
周瑜,脾氣真是太好了!
可惜一心要和他爹幹架,孫權不想打都勸著打。
這又是一個他爹挖不動的牆腳,他們父子倆得不到的男人!
曹衝在心裏直歎氣。
雖說他爹手底下也有很多能人異士,他嶽父、他老師還有郭嘉他們都非常不錯,可是人的本性就是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家花哪有野花香啊!
想想他爹,分明已經有那麽多能打的猛將了,不還是心心念念想著關羽!
由於太清楚自己不可能挖走周瑜和諸葛亮,曹衝非常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機會。
曹衝積極建議道:“也快到飯點了,我叫人做了些肉饅頭,這會兒應該已經蒸好了,不如我們借孔明先生的食案一同嚐嚐麋家廚子的手藝。”
周瑜把琴還給諸葛亮,含笑應道:“也好。不過不知這肉饅頭是什麽吃食,莫非是冀州那邊的吃法?”
曹衝看了眼旁邊的諸葛亮,麵不改色心不跳地在當事人麵前開始瞎編:
“據說是蜀中傳過來的,裏麵還有個故事來著!”
“傳說一位厲害的能人去攻打南蠻,把南蠻首領活捉了七次,每次見對方不願投降都把對方放走,到第七次終於讓南蠻首領心服口服!”
“本來馬上要迎來漢蠻一家親的大團圓結局了,結果大軍班師迴朝時遇到大風大浪渡不了江,按照南蠻習俗,必須要殺七七四十九個人,把他們的頭顱獻給河神才能讓風浪平息下來!”
“此時南蠻已經真心歸順,這位能人不忍殘殺無辜,便叫人往麵團裏塞入肉餡蒸熟,做出七七四十九個‘蠻頭’投入河中,平息了這場風浪順利渡河迴朝!”
“後來蜀中便傳出了‘蠻頭’的做法,因著吃‘蠻頭’著實不太妥當,所以傳著傳著改成了‘饅頭’。”
周瑜讚道:“此人果真仁厚。”
諸葛亮也誇道:“能做到七擒七縱,足見此人才智過人。”
曹衝幽幽地看著諸葛亮。
這麽誇自己,忒不要臉!
諸葛亮總覺得曹衝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
不過曹衝已經結束這個話題,叫人往麋家那邊跑個腿,把蒸好的肉饅頭取幾籠過來。
肉饅頭,帶餡的饅頭,自然就是包子。
曹衝在這邊沒找著什麽新鮮吃食,所以這兩天他都在自力更生,直接跟廚房點菜,順便傳授一下做法。
曹衝昨天教廚房做了麵肥,今天廚房那邊按照曹衝的指導試著用新做的麵肥來發麵。廚子們積極嚐試了幾次之後,曹衝可算是能吃上香噴噴、熱騰騰的肉包子了!
正是春末,可以用來調餡的東西多得很,曹衝隨便點了幾樣,也沒幹涉太多,畢竟生活還是得有點小驚喜,什麽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有什麽意思!
諸葛亮讓人收拾了一下,把食案搬了過來。
這邊剛忙活完,滿陵就領著人過來送包子。
三籠包子是連著蒸籠送過來的,擺到每個人麵前才揭開,騰騰熱氣從新編好的蒸籠裏冒了出來,襯得裏頭的包子越發美味可口。
諸葛亮與周瑜都沒吃過這東西,不由看向曹衝,等著曹衝先開吃。
曹衝倒是想直接上手吃,可他看了看姿容秀逸的周瑜,又看了看風采過人的諸葛亮,隻得拿過筷子夾起個肉包子示範斯斯文文的吃法。
麋家廚子先送來的是什錦羊肉包子,肉用的是羊肉,菜用菘菜、香菇等等,還混入了諸如蔥末、花椒之類的調料。
剛蒸出來的肉包子麵皮鬆軟可口,裏頭的餡料又鮮嫩多汁,一口咬下去滿嘴生香,恨不得一口氣吃上十個八個。
廚房那邊估摸著他們快吃完第一籠了,又讓人送來其他餡的包子給他們嚐鮮,無非是芹菜羊肉包子、韭菜三鮮包子之流,全由應季蔬菜肉類來做餡,吃著分外鮮美!
周瑜與諸葛亮本是克製的人,可曹衝吃一個口味就朝他們介紹一番,重點講述口感如何妙味道如何好,他們不由自主又跟著品嚐起來。
幾籠肉包子吃下來,兩個人都有點吃撐了。
曹衝想著自己肯定不能在這邊久留,準備殷殷囑托周瑜平時千萬要保重身體、能吃好的一定要好的,爭取多活個十幾二十年乃至於幾十年。可他還沒醞釀好該怎麽說,就聽有人在外頭說道:“將軍,呂中郎在外求見。”
第105章 【患難真情】
既有正事要談,周瑜不再多留,起身別過諸葛亮往外走。
曹衝好奇“呂中郎”到底是誰,也跟著周瑜一起出了門。
沒一會,他就瞧見立在外頭的青年漢子。
對方不過三十歲左右的年紀,麵龐剛毅,眼神銳利。瞧見曹衝屁顛屁顛綴在周瑜身後,對方有些訝異,目光不免帶上幾分估量。
周瑜見曹衝跟著出來了,兩人還好奇地相互打量,便噙著笑介紹道:“子明,隻是鄧侯。”語畢,他又轉向曹衝給他引見,“這是子明,目前任橫野中郎將。”
曹衝心道,“子”字可真當代流行字,他叔父字子孝,他二哥字子桓,還有他三哥、四哥挨個排下來都是子;劉備那邊有個子龍,孫權這邊又有個子明!
麵對這沒什麽特色的“子明”二字,曹衝一時沒法把人對上號。至於橫野中郎將,他也不曉得是幹什麽的,是跟他二哥那個五官中郎將差不多嗎?
倒是一開始聽到的“呂中郎”給了曹衝極大的啟示。
這個年紀、這個姓氏,還在這節骨眼上跟著周瑜幹,指向之人就很明顯了:呂蒙!
呂蒙最有名的就是課本裏麵寫的“吳下阿蒙”。
早年呂蒙勇武非凡,十四五歲就躍躍欲試要跟著他姐夫上陣殺賊,地方上的小吏嘲笑他“毛都沒長齊就想立功,可別被人生吞活剝了”,呂蒙聽了沒搭理,隻是在對方第二次跑來譏嘲時直接把人殺了。
殺了人自然就成了逃犯。
不過呂蒙在逃亡途中找機會自首,意外得了孫策親自召見,從此為孫家效力!
接下來幾年呂蒙屢立功勞,職位節節攀升。他不喜歡讀書,更不覺得自己需要讀書,還是孫權找上他說:“你再忙能忙得過我嗎?你瞅瞅我管著這麽大一攤子事,還是抽空把那麽多書讀完了!”
麵對大老板的殷殷告誡,呂蒙自然得聽從,從此開始手不釋卷、勤勉讀書。
於是才有了後來魯肅感慨的“非複吳下阿蒙”。
呂蒙有名的雖然是這個被寫進課本的勵誌掃盲故事,實力卻不容小覷,至少曹軍在呂蒙手裏吃過好幾次虧!
在曹衝的印象中,不僅曹操、曹仁被他的計策坑過,連後來關羽丟荊州也是呂蒙暗搓搓來了個“白衣渡江”!
所謂的白衣渡江,就是讓精兵喬裝為商賈,以普通百姓身份悄悄渡江,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關羽的江邊屯候全部逮住,直接日夜兼行直奔南郡治所。
當時的南郡太守糜芳本就與關羽不和,見呂蒙的人到了直接棄城投降!
這人,不簡單啊!
曹衝瞅了瞅呂蒙高大勇猛的身量,不自覺地挺直了腰背,不讓自己弱了氣勢。
可惜他也就十四歲,再怎麽挺背,擱在呂蒙麵前也像個小雞崽子。
曹衝眨巴一下眼,笑眯眯地喊人:“呂中郎好。”
呂蒙見曹衝身在敵營還能笑得這般輕鬆自若,甚至朋友般與周瑜、諸葛亮往來,也高看了他一眼。
“鄧侯。”呂蒙朝他迴了一句。
人家東吳陣營的人有正事要談,曹衝見過人後也沒再多留,溜溜達達地在侍衛簇擁下迴麋家去了。
侍衛是周瑜給他配的,他用起來卻是一點都不含糊,不僅出門會帶上他們,安排跑腿的活也跟吩咐自己人似的。
曹衝迴到麋家,天已黑了,他命人點了燈,坐在燈下思量起來。
周瑜、魯肅、呂蒙這些人命都不長,他們去世之後東吳就該被守成派占據,硬生生靠著江東一地苟到魏國、蜀國都沒了,還喘了好些年的氣。這前前後後,估計還得耗好幾十年!
經過從亂世到統一近百年的反複內耗,國家內政亂得一塌糊塗,接下來就迎來了著名的八王之亂。
沒統一,百姓沒什麽好日子可過。
統一了,百姓沒過上什麽好日子。
到五胡禍亂中原之日,已無人能再奮起反抗。
那些所謂的世家大族爭相南渡,宛如喪家之犬。
孫權、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這些英雄人物都是亂世造就的,他們的功業與身後之名,無不與這亂世息息相關。
早早結束這個亂世,他們也許不會再有曆史上的光彩,可是他們手裏的刀不該一直朝向自己人。
亂世早日結束,百姓才有喘息之機。
百姓休養生息,朝廷兵強馬壯,外族才不敢肆意踐踏中原大地、奴役中原百姓。
廣屯糧,強軍馬,開科舉,啟民智,傳播科學,發展工業,如此百年,何愁做不到國富民強。
隻是打仗這事兒他幫不上什麽忙,還是得他爹多使使勁。要是張遼、曹仁夠爭氣,蜀漢估計是沒有了,東吳該怎麽取就看他爹了!
曹衝躺到榻上繼續瞎琢磨了一會,忽地想到過了子時好像能進行野外探索了。
敵營搞探索,說不準能探索出點不一樣的東西!
一想到這一點,曹衝頓時有點小激動,覺也不睡了,打開《三國莊園》開始種菜收菜搞建設,順便遠程查看一下自己的兩個莊子有沒有什麽異常。
鄴城那邊離得遠,一切如常,襄陽那邊的莊戶們看起來卻是很焦慮,幸福指數大幅度降低。
約莫是得知了他失蹤的消息有些擔心,既擔心他的安危,也擔心莊子的未來。
隔了這麽遠,曹衝也沒法安撫他們,隻得繼續自己的修路大業,看能不能修出新莊子或者新城市來。
說白了,曹衝就是眼高手低,仗著自己有那麽點小聰明不樂意循規蹈矩地練習。
周瑜說道:“你覺得你這樣彈好聽嗎?”
曹衝聽周瑜這麽一問,頓時被問住了。他彈琴的時候興致盎然,哪顧得上琢磨好不好聽,不過看他二哥和諸葛亮他們的表現,他沒法昧著良心說自己改得好聽。
周瑜與諸葛亮說了一聲,把諸葛亮的琴抱到自己膝上,抬手給曹衝彈起了《遊春》。
他撫琴的姿態十分隨意,瘦削修長的十指在琴弦間輕輕拂動,動人琴音便傾瀉而出,聽來叫人感覺整個人沐浴在融融春光之中。
隨著曲子展開,四周的景致仿佛也在變幻,先是春迴大地、草木複蘇;接著是百花齊齊綻開,鳳蝶聞香而來;伴著百鳥熱鬧的鳴叫聲,眾仙嬉遊於花間水畔;而周瑜這撫琴人獨坐花間,雖不曾與眾仙一同玩樂,卻同樣有瀟灑秀逸的仙人之姿。
一曲畢,琴聲止,百鳥散,眾仙歸位,撫琴人也迴到人間。
曹衝從曲中迴過味來,眼睛頓時亮了。
這一幕畫下來,怎麽說都都得是張ssr卡!
曹衝由衷誇道:“聽了周將軍您這一曲《遊春》,旁人彈的再也不能入耳了。”
周瑜搖頭笑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瑜隻是依著蔡中郎的曲子彈而已。你想要彈出新意固然是好的,隻是你得先用心去領略不同曲子的妙處,才能隨心所欲地表現你的所思所想。”
見周瑜不僅沒生氣,還這麽耐心地教導自己,曹衝自然小雞啄米一樣點頭,認真記下周瑜的話。看來,他還是得老老實實先把現有的曲子練好!
周瑜,脾氣真是太好了!
可惜一心要和他爹幹架,孫權不想打都勸著打。
這又是一個他爹挖不動的牆腳,他們父子倆得不到的男人!
曹衝在心裏直歎氣。
雖說他爹手底下也有很多能人異士,他嶽父、他老師還有郭嘉他們都非常不錯,可是人的本性就是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家花哪有野花香啊!
想想他爹,分明已經有那麽多能打的猛將了,不還是心心念念想著關羽!
由於太清楚自己不可能挖走周瑜和諸葛亮,曹衝非常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機會。
曹衝積極建議道:“也快到飯點了,我叫人做了些肉饅頭,這會兒應該已經蒸好了,不如我們借孔明先生的食案一同嚐嚐麋家廚子的手藝。”
周瑜把琴還給諸葛亮,含笑應道:“也好。不過不知這肉饅頭是什麽吃食,莫非是冀州那邊的吃法?”
曹衝看了眼旁邊的諸葛亮,麵不改色心不跳地在當事人麵前開始瞎編:
“據說是蜀中傳過來的,裏麵還有個故事來著!”
“傳說一位厲害的能人去攻打南蠻,把南蠻首領活捉了七次,每次見對方不願投降都把對方放走,到第七次終於讓南蠻首領心服口服!”
“本來馬上要迎來漢蠻一家親的大團圓結局了,結果大軍班師迴朝時遇到大風大浪渡不了江,按照南蠻習俗,必須要殺七七四十九個人,把他們的頭顱獻給河神才能讓風浪平息下來!”
“此時南蠻已經真心歸順,這位能人不忍殘殺無辜,便叫人往麵團裏塞入肉餡蒸熟,做出七七四十九個‘蠻頭’投入河中,平息了這場風浪順利渡河迴朝!”
“後來蜀中便傳出了‘蠻頭’的做法,因著吃‘蠻頭’著實不太妥當,所以傳著傳著改成了‘饅頭’。”
周瑜讚道:“此人果真仁厚。”
諸葛亮也誇道:“能做到七擒七縱,足見此人才智過人。”
曹衝幽幽地看著諸葛亮。
這麽誇自己,忒不要臉!
諸葛亮總覺得曹衝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
不過曹衝已經結束這個話題,叫人往麋家那邊跑個腿,把蒸好的肉饅頭取幾籠過來。
肉饅頭,帶餡的饅頭,自然就是包子。
曹衝在這邊沒找著什麽新鮮吃食,所以這兩天他都在自力更生,直接跟廚房點菜,順便傳授一下做法。
曹衝昨天教廚房做了麵肥,今天廚房那邊按照曹衝的指導試著用新做的麵肥來發麵。廚子們積極嚐試了幾次之後,曹衝可算是能吃上香噴噴、熱騰騰的肉包子了!
正是春末,可以用來調餡的東西多得很,曹衝隨便點了幾樣,也沒幹涉太多,畢竟生活還是得有點小驚喜,什麽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有什麽意思!
諸葛亮讓人收拾了一下,把食案搬了過來。
這邊剛忙活完,滿陵就領著人過來送包子。
三籠包子是連著蒸籠送過來的,擺到每個人麵前才揭開,騰騰熱氣從新編好的蒸籠裏冒了出來,襯得裏頭的包子越發美味可口。
諸葛亮與周瑜都沒吃過這東西,不由看向曹衝,等著曹衝先開吃。
曹衝倒是想直接上手吃,可他看了看姿容秀逸的周瑜,又看了看風采過人的諸葛亮,隻得拿過筷子夾起個肉包子示範斯斯文文的吃法。
麋家廚子先送來的是什錦羊肉包子,肉用的是羊肉,菜用菘菜、香菇等等,還混入了諸如蔥末、花椒之類的調料。
剛蒸出來的肉包子麵皮鬆軟可口,裏頭的餡料又鮮嫩多汁,一口咬下去滿嘴生香,恨不得一口氣吃上十個八個。
廚房那邊估摸著他們快吃完第一籠了,又讓人送來其他餡的包子給他們嚐鮮,無非是芹菜羊肉包子、韭菜三鮮包子之流,全由應季蔬菜肉類來做餡,吃著分外鮮美!
周瑜與諸葛亮本是克製的人,可曹衝吃一個口味就朝他們介紹一番,重點講述口感如何妙味道如何好,他們不由自主又跟著品嚐起來。
幾籠肉包子吃下來,兩個人都有點吃撐了。
曹衝想著自己肯定不能在這邊久留,準備殷殷囑托周瑜平時千萬要保重身體、能吃好的一定要好的,爭取多活個十幾二十年乃至於幾十年。可他還沒醞釀好該怎麽說,就聽有人在外頭說道:“將軍,呂中郎在外求見。”
第105章 【患難真情】
既有正事要談,周瑜不再多留,起身別過諸葛亮往外走。
曹衝好奇“呂中郎”到底是誰,也跟著周瑜一起出了門。
沒一會,他就瞧見立在外頭的青年漢子。
對方不過三十歲左右的年紀,麵龐剛毅,眼神銳利。瞧見曹衝屁顛屁顛綴在周瑜身後,對方有些訝異,目光不免帶上幾分估量。
周瑜見曹衝跟著出來了,兩人還好奇地相互打量,便噙著笑介紹道:“子明,隻是鄧侯。”語畢,他又轉向曹衝給他引見,“這是子明,目前任橫野中郎將。”
曹衝心道,“子”字可真當代流行字,他叔父字子孝,他二哥字子桓,還有他三哥、四哥挨個排下來都是子;劉備那邊有個子龍,孫權這邊又有個子明!
麵對這沒什麽特色的“子明”二字,曹衝一時沒法把人對上號。至於橫野中郎將,他也不曉得是幹什麽的,是跟他二哥那個五官中郎將差不多嗎?
倒是一開始聽到的“呂中郎”給了曹衝極大的啟示。
這個年紀、這個姓氏,還在這節骨眼上跟著周瑜幹,指向之人就很明顯了:呂蒙!
呂蒙最有名的就是課本裏麵寫的“吳下阿蒙”。
早年呂蒙勇武非凡,十四五歲就躍躍欲試要跟著他姐夫上陣殺賊,地方上的小吏嘲笑他“毛都沒長齊就想立功,可別被人生吞活剝了”,呂蒙聽了沒搭理,隻是在對方第二次跑來譏嘲時直接把人殺了。
殺了人自然就成了逃犯。
不過呂蒙在逃亡途中找機會自首,意外得了孫策親自召見,從此為孫家效力!
接下來幾年呂蒙屢立功勞,職位節節攀升。他不喜歡讀書,更不覺得自己需要讀書,還是孫權找上他說:“你再忙能忙得過我嗎?你瞅瞅我管著這麽大一攤子事,還是抽空把那麽多書讀完了!”
麵對大老板的殷殷告誡,呂蒙自然得聽從,從此開始手不釋卷、勤勉讀書。
於是才有了後來魯肅感慨的“非複吳下阿蒙”。
呂蒙有名的雖然是這個被寫進課本的勵誌掃盲故事,實力卻不容小覷,至少曹軍在呂蒙手裏吃過好幾次虧!
在曹衝的印象中,不僅曹操、曹仁被他的計策坑過,連後來關羽丟荊州也是呂蒙暗搓搓來了個“白衣渡江”!
所謂的白衣渡江,就是讓精兵喬裝為商賈,以普通百姓身份悄悄渡江,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關羽的江邊屯候全部逮住,直接日夜兼行直奔南郡治所。
當時的南郡太守糜芳本就與關羽不和,見呂蒙的人到了直接棄城投降!
這人,不簡單啊!
曹衝瞅了瞅呂蒙高大勇猛的身量,不自覺地挺直了腰背,不讓自己弱了氣勢。
可惜他也就十四歲,再怎麽挺背,擱在呂蒙麵前也像個小雞崽子。
曹衝眨巴一下眼,笑眯眯地喊人:“呂中郎好。”
呂蒙見曹衝身在敵營還能笑得這般輕鬆自若,甚至朋友般與周瑜、諸葛亮往來,也高看了他一眼。
“鄧侯。”呂蒙朝他迴了一句。
人家東吳陣營的人有正事要談,曹衝見過人後也沒再多留,溜溜達達地在侍衛簇擁下迴麋家去了。
侍衛是周瑜給他配的,他用起來卻是一點都不含糊,不僅出門會帶上他們,安排跑腿的活也跟吩咐自己人似的。
曹衝迴到麋家,天已黑了,他命人點了燈,坐在燈下思量起來。
周瑜、魯肅、呂蒙這些人命都不長,他們去世之後東吳就該被守成派占據,硬生生靠著江東一地苟到魏國、蜀國都沒了,還喘了好些年的氣。這前前後後,估計還得耗好幾十年!
經過從亂世到統一近百年的反複內耗,國家內政亂得一塌糊塗,接下來就迎來了著名的八王之亂。
沒統一,百姓沒什麽好日子可過。
統一了,百姓沒過上什麽好日子。
到五胡禍亂中原之日,已無人能再奮起反抗。
那些所謂的世家大族爭相南渡,宛如喪家之犬。
孫權、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這些英雄人物都是亂世造就的,他們的功業與身後之名,無不與這亂世息息相關。
早早結束這個亂世,他們也許不會再有曆史上的光彩,可是他們手裏的刀不該一直朝向自己人。
亂世早日結束,百姓才有喘息之機。
百姓休養生息,朝廷兵強馬壯,外族才不敢肆意踐踏中原大地、奴役中原百姓。
廣屯糧,強軍馬,開科舉,啟民智,傳播科學,發展工業,如此百年,何愁做不到國富民強。
隻是打仗這事兒他幫不上什麽忙,還是得他爹多使使勁。要是張遼、曹仁夠爭氣,蜀漢估計是沒有了,東吳該怎麽取就看他爹了!
曹衝躺到榻上繼續瞎琢磨了一會,忽地想到過了子時好像能進行野外探索了。
敵營搞探索,說不準能探索出點不一樣的東西!
一想到這一點,曹衝頓時有點小激動,覺也不睡了,打開《三國莊園》開始種菜收菜搞建設,順便遠程查看一下自己的兩個莊子有沒有什麽異常。
鄴城那邊離得遠,一切如常,襄陽那邊的莊戶們看起來卻是很焦慮,幸福指數大幅度降低。
約莫是得知了他失蹤的消息有些擔心,既擔心他的安危,也擔心莊子的未來。
隔了這麽遠,曹衝也沒法安撫他們,隻得繼續自己的修路大業,看能不能修出新莊子或者新城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