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以眇身,承皇天,總百僚,子元元,應天心之效。即位七年,夙興夜寐,幸得四海日月有序,風舒雨順。


    然今星辰錯繆,大異連仍……朕惟恐陵夷,損太祖、武宗二帝福蔭……


    ……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與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元平三年為章和元年。”


    跨過年來第一日,詔書下抵大梁。


    改元章和,迎辭舊之意。


    同一日,有消息傳揚,北齊軍被大梁擊敗,徹底退出河間,淪陷近年的數個州府陸續收複。


    而霍亂當地的諸如雲燕八天王、岐山軍等賊子盡數被天兵擊潰,賊首伏誅。


    西邊亦有捷報頻傳,數月前嘩然一時的朱泉起義被洛宋節度使平定,流竄一方的五鬥道則在瑤山被強勢鎮壓。


    一時間消息沸沸揚揚,上午這裏剛剛平叛,下午那個州府又生出多少祥瑞。


    改元詔書恰逢其時,年關盡頭宣來令不少人竟生出幾分恍惚,這天下,好像真如聖上所言,隻是疥癬之疾?


    然而就在不久後,譽為天下糧倉的豐慶鎮隨著一聲轟鳴,城門洞開,陷落在義軍手下,守將與知州一死一逃俱是沒了消息。江南頓時人心惶惶,剛剛騰起沒兩天的熱鬧氣氛轟然塌陷,不複存在。


    ……


    山下的變故陳嶼一無所知,他正安心過著他的‘元平三年’,手上忙活著關於風樞秘山陣的事。


    新的靈文被發現,組合後發現適用性並不大,與已有的靈文匹配不上,但這並不意味著無用,反而引起了他注意。


    在將這枚靈文作為錨點,然後沿著推算中本應對稱的節點去逆推,他很快就找到了好幾百處存在關聯的節點。


    這其中有大半都無用,不過即便隻有一小部分能順利連接,那麽自然而然就能推出新的靈文。


    “照這個規模,保底都有兩枚,甚至運氣好能推出三枚以上!”


    陳嶼欣喜,每次得到新靈文都是意味著有更多靈文揭開了第一層麵紗,剩下的不過是花些時間去驗證演算罷了,這對於已經在精神領域中大跨步前行、大腦不斷強化的他而言算不得什麽難事。


    除了靈文,最近靈石到手,在投入做菜之餘,也嚐試著與靈植聯動,不過效果差強人意。


    蘿卜種已經種下,以靈機靈液培育。


    準備化作靈種留存下來,省的寒冬到來又為種子苦惱。


    至於二號靈氣的效果實操,還在和一號靈氣搭配,用在了元靈根上,就種在藥田一角——算是徹底占滿了最後的空地。


    “得開辟新田了。”


    如此想著,陳嶼也在丈量,山後的區域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攏共這點兒地方要用來種些果蔬必然綽綽有餘,可要想滿足日益增多的靈植需求,那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怎麽開……再去別的山頭?


    也不是不行,就是麻煩,而且隻一個半成的陣法護持,還是迷陣,總歸不怎麽安穩,他思前想後,覺得目前在道觀附近種最好,大不了把山田那一塊給開了。


    “秋刀麥占不了太多地,有靈液在產量不會低,隻要滿足日常所需即可。”


    陳嶼對米糧的需求不大,好歹是能餐霞的修行者,秋刀麥是靈植,其作用更多體現在對五感的提升上,


    口腹之欲的滿足有更多選項。


    所以劃一片區域來栽種靈石蘿卜並非不可以。


    “先不急,等靈種培育成功,以及眼下這一批秋刀麥成熟采收之後再談。”


    ……


    章和元年一月。


    寒冬臨近,好在青台位於西南,偏安在此的雲鶴觀免遭了一輪又一輪寒風。


    陳嶼不懼,但環境的變化對與靈植的生長有一定影響。


    這點他在白岐山的種植區看得清楚。


    至少成長速度要比青台山這邊緩慢了不少,距離種下已經近一月,這批播撒在山洞內的種子仍舊窩在陣法中,不溫不火生長,距離長成還有很長一段路。


    無奈,陳嶼隻能時常去照看,收獲不了的情況下對於靈文陣法更加傾心,專注投入了不少心力。


    他不止想要將眼前這道風樞秘山陣完善,還想借著這次機會,體會低溫環境與靈文的交互,欲要更進一步通過陣法模擬出對應環境。


    “青炎術變數很好的例子,火焰匯聚後灼熱無匹,是最佳的觀察高溫對靈植生長誘變情況的素材。”


    可惜,溫度太高,哪怕竭盡他所能控製法力輸入,絕大多數靈植一靠近就會被蒸發水分。


    遠了的話維持這一道術法所花費的法力又過於高昂,一兩個時辰還行,三天五天乃至十天半月是萬萬做不到的。


    所以他正在將術法轉化為靈陣,這樣一來維持起來就簡單許多。


    這一日,陽光正好。


    從白岐山返迴的陳嶼剛剛填補了些陣法消耗,然後扛著魚竿去了那片波光粼粼的山中湖泊。


    路上運氣好,讓他遇到一株從腐葉中鑽出的九環草,這是四方熾明丹的配藥之一,同時也能拿來單獨磨粉,能潤心肺。


    關鍵已經成熟,藥力到了極限。他打算帶迴,倒不是用靈機異化,而是準備用二號靈氣為其增添潛力,試試能否在極限之上破開一層。


    噗通!魚鉤入水,模糊間能見到上麵掛著一團黑黢黢的‘麵團’。


    “用豆腐來釣魚,應當是開先河了。”


    冬天到了,魚也懶散,陳嶼覺得普通的蚯蚓餌料或許已經吸引不到這處山地湖泊中的巨物,於是劍走偏鋒,以出爐不久的苦粟豆腐來引誘。


    別說,哪怕巨物們平日裏沒見過也沒吃過,可香氣足夠誘魚,都忍不住上前舔上一口。


    嘩啦啦!


    水花碎裂,在陽光下閃耀虹色。


    一條長須長尾的大魚撅起半身,晃蕩在空中不停搖擺。


    噗通!


    岸邊,陳嶼徐徐抬手,未曾動用神通法力,隻搖著手中魚竿與絲線,來迴蕩遊對方,與之角力。


    最終,大魚上了岸,累得閉上了眼。


    “魚湯燉豆腐,妙哉妙哉!”


    咂吧著嘴,他活脫脫一副不忌葷腥模樣。好在本就假道士,自無需顧忌太多。


    ……


    迴到道觀,放下大魚,將九環草移植之後先去看顧了藥園邊上那片快要長成的竹米,一串串累在竹節上,個體形態瞧著和稻米有些相似,唯獨顏色金黃中淺映兩分青綠,尤為奇特。


    他曾聽聞,山竹要數十年上百年才會開花結種,長出竹米。自己從未見過。如今靈液催熟下,不想短短數月就長成。


    或許,這些竹子本來就要開花了,靈液隻是恰好將之加速並表現了出來。


    至於事實是否如此,再等數月,至多不過年餘,看看山後那片竹林便可一見分曉。


    實際上這不是什麽要緊事。陳嶼看向山竹。竹實成熟後,這片山竹大抵是都會死去,到時候他還得上山再移栽一批。


    前提是效果真的不差,有用,否則像很多靈植那樣看不出用途或者效用過於無趣的,便隻能放棄。


    “不過真要移種的話,山竹的靈種不大好培育。”


    一時間他又不禁期待山後那片竹林也能在近期開花,這樣就能收獲一批竹米。


    用作靈種栽培。


    去到元靈根處看了看,又在二次培育的眾多靈種上停留片刻——二次培育的速度比預想還要緩慢,隔壁白岐山山洞那些好歹長出了芽,眼前這片都已經一個月了還毫無動靜。


    “等吧。”


    精神力探入土壤深處,能感知到一股股生機匯集在種子體內,等待石破天驚的那一刻。


    轉身迴到院中,取了墨靈鮍和水缸中的米蝦,一同扔去了院後的水池,那裏空間要大上不少,小水缸是比不了的。


    至於黑魚……管它做甚。


    安心待著就是,再者看對方那副安然享受日光浴的模樣,怎麽也不似想要換個住處的樣子。


    喔喔喔!


    遠遠的,還不等他從水池走迴,雞兄高亢的啼鳴就在山頭響徹。


    緊隨其後的不出意外,正是青瓷鑿瓦似的呦呦聲。


    那頭蠢鹿又去招惹大公雞了!


    且不論陳嶼到了雞棚後看見得是怎樣一副混亂場麵,也不談一雞一鹿再一次掛在桃樹上風幹了多久。


    他此刻想著,得趕緊給雞兄做手術才行了,切除掉那團意外闖入的混雜意識。


    其實最近陳嶼又想了想,還有個辦法也能解決雞兄意識混亂的困境——再次從天外天投注大量精神力,令其中一方的力量打破平衡即可。


    不過,這樣一來雞兄估計也會被一同解決掉,從此山上還會多出一隻自稱是‘陳嶼’的大紅公雞。


    記憶什麽的不擔心,因為早已被過濾得七七八八,但他仍舊覺得這法子過於損人不利己,雞兄和自己好像都吃虧了。


    “罷了,再緩幾日,待元神體徹底重構之後,把握更大。”


    單論切除另一團殘留的意識精神,陳嶼現今的力量就可以做到,他已經恢複了八九成,隻需凝聚一團精神力衝入對方頭顱內的意識空間……看著似乎和上一個法子一樣,但從現世進入的他是能駕馭自己的精神力的,自然不會失控。


    不過最後陳嶼選擇了再等些時日,元神正在重鑄,大部分節點都勾勒完成,期間他突發奇想餘留了部分元神物質,仿照那本木書凝聚書冊,然後在其上篆刻了已掌握的所有靈文。


    刻錄在身軀上顯得古怪,且等元神身固化之後再有新的靈文便刻錄不上,於是選了書冊這一條路。


    用處嘛,自然是使用靈文時更加便利了,念頭一動就能繪出,節點、順序等都依著已有的標準,無需再先行驅使精神力去刻畫。


    當然,實驗組合術法時,還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書冊目前隻是某個想法的預備,遠談不上用處重大。


    元神重鑄不慢,雞兄隻需再忍耐一段時間就能恢複,想到這裏,陳嶼修補了又一次破損的雞棚,將邊上一群戰戰兢兢的母雞小雞們驅趕至雞棚外。


    之前移種了遠春寒蘭,不過顯然還是沒能掙脫靈機培育的定理,在短短兩日後便死去,不過這過程中花香致幻,刺激生靈腦域,為避免雞棚裏的雞受到影響,在觀察期間他先將它們都關在了棚中,並未放出。


    “木欄也可以拆了,山上黑熊跑得沒影子,蟲蛇冬日鮮少出沒,隻要不跑遠了大小雞們多是無恙。”


    想著,陳嶼揮手湧出法力,擒拿在一樁樁木頭上,輕易拔起,連著泥土草屑一起堆在一旁。


    對於陡然開闊的視野,母雞們表現平平,波瀾不驚,那些小公雞則一個個喔喔啼叫著撒起了歡。


    不再多管,他迴到院子內,至於桃樹上那兩個,先掛一會兒罷,長長記性。


    ……


    盤坐椅上,右手描畫,陳嶼張望虛空一處,一點靈光浮動。


    勾連成片後他長吐一口氣,麵色平緩許多。


    總算成了。


    用時不斷,這門由萃取術改良而來的靈文術法在今日才算功成。


    輪轉身軀精神純化血肉靈性之術,簡稱輪轉術。


    四枚靈文組合,位在三方,中央另有一枚,施展時徐徐轉動,好似碾磨。陳嶼早先連接出的術法模型並非如此,不過後來在實驗對精神純化時發現效果不佳,又從許久前的精神旋渦上汲取靈感,這才改成了如今的模樣。


    正如術法之名,這是對萃取術的反向推導,對血肉、精神都有純化作用。


    追溯根源,其實他更想作用到靈性上去,可惜雖然達成,但效果聊勝於無。


    純化自身靈性而非從外界吸收,這是強大自我的一條路,走起來沒那麽簡單。


    本來想叫純化術的,不過這道術法不單單隻在純化,純化隻是一部分。於是便給了輪轉術的名頭。


    輪轉之間,精純自身。


    預想中,等到輪轉完全時,或許會達到某種極致,那時候要麽前方無路,要麽破境更上一層樓。


    這些還太遠,陳嶼並未多想,他將視線收迴,散去靈文術法,然後從懷裏掏出一粒小巧丹丸。


    淡黃色澤,圓潤躺在掌心。


    仰頭服下。


    強大的五髒瞬間運轉,將之煉化。


    熱流衝蕩著躥出腸胃,彌漫在身軀各處,同時如潮水般湧向頭部。


    眼、耳、口、鼻、大腦,以及周身皮質皮膜。


    轟隆隆!好似有無聲轟鳴響徹,他定定不動,任憑藥力衝散。


    許久,一口濁氣自口中噴吐。


    “五感又提升了些許。”


    很驚人,他的五感早在日積月累中拔高到非人地步,如今便是閉目息聲都能在山上行動自如。


    而一枚小小丹丸卻能更進一步,能抵數日食補養護。


    而實際上這種丹丸他有不少。從袖中摸出一袋,鼓鼓囊囊全是。


    這丹丸名為明竅丹。常言人有眼耳口鼻觸五竅五感,明竅丹正是為此煉出。


    用煉有些不合適,應該說提煉。


    方法便是在逆推輪轉術時愈發熟練的萃取術,至於原料,當然是堆滿了米缸的秋刀麥了。


    兩三斤才能提煉這麽一枚,偏生飽腹感不強,隻在五感上有用,可以說除了五感強化外,對於氣血的壯大、肉身的滋養等等效用全然舍棄。


    當然,煉後殘渣還在,陳嶼用著做了饃饃,小鹿不喜歡,可黑魚和雞兄吃得十分歡暢,包括大小雞們都跟著享用,夥食得到極大改善。


    而五感強化後能做什麽……


    陳嶼定下心神,將感知放開,沉入身軀每一處——與單純的精神力查看不同的是,五感在提升到一定程度後,對內的感知要更細膩些。


    並非更細致,而是這種感知能力本就來自肉身,再迴到身軀上時就如同魚入大川,自如自在!


    唿——


    仿佛風拂過,感知牽引肌肉細微處。


    下一刻,他感覺到體內好似燃起一團灼熱火焰,卻被死死束縛,一種怪異的壓迫感從四麵八方傳來,某一瞬,意念輕巧一動,啵!


    轟!!


    氣血陡然爆開,欲要焚天般從身軀四肢燃起,澎湃在外,具化為無形雲霞。


    更深處,血肉在崩解,在重鑄。


    陳嶼此刻明了,強大的感知或許牽動了肉身某處,令原本積蓄至極限的力量如泄洪般噴發而出。


    細細體會,看似駭人的景致卻並無多少危險,他頓時清明,這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自己蘊養了太久,早該蛻變,隻是一直在等待真正的圓滿。


    如此一來,通曉變故緣由的他索性不再束縛,任由磅礴力量宛若天傾海陷一樣衝蕩開來。


    助他擊碎那道無形枷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上種田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物皆可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物皆可種並收藏山上種田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