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目睹、無法觀測。
他端起碗筷,皺眉苦思許久,最終喟然長歎,夾了快要冷涼的菜肴喂到嘴中。
想這麽多做甚,看也不到聽也不到。
或許真的存在吧,卻隻能算作在他眼中的存在,是否切實活躍在外界尚未知。
遑論其餘事物與之相互的聯係。
炁融合自精神力與胎息,這兩者的形成與出現又同靈氣的蘊養密不可分。
可以說這些事物皆來自於靈機。
但身外的一草一木、一石一蟲可都與靈機八竿子打不著。
一時想不透徹,陳嶼隻得暫緩他不願罷休,突兀的靈感將以往迥異的種種聯係在一起,勉強做到這一點後他才發覺自己似乎對這世界了解很是粗淺。
這時,他不禁又記起了當初精神力耗費許多後洞察微觀細致處時所隱約感知到的薄紗,那層蒙住整個世界的隔層,如今想來其背後或許還藏著什麽。
可惜以眼下的精神強度無法涉及。
這並非量的差距,而是質,好比拿著一把草絮想去刺穿皮革一般可笑。
“吃飯,先吃飯!”
民以食為天,吃完再考慮這些有的沒的。
……
人常言:萬物有靈。
原本陳嶼給腦中意識海上漂浮的光粒取名靈機時,便有巧奪天地之靈的想法。
靈,這個字眼對道門修行人而言決然不會陌生,旁人或許會大言不慚、一知半解,然在道學上,‘靈’所代表的含義遠非一字兩詞幾段偏頗語句便能概括。
單從代指億萬活物的生靈二字便能窺得一二。
而在今日,他將隱藏炁內、盤亙精神深處、氤氳靈氣之中的事物,同樣以此名稱唿。
倒不是有何深層寓意,而是他想著其與靈機、靈氣、靈液等之間的關聯,冠之以靈未嚐不可。
亦或者,喚作靈性?
他嘀咕了句,覺得還行,單單一個字確實有些古怪,靈性的話要順耳許多。
旋即念頭起伏,早前在山下曾對牽牛老漢的孫娃稱讚有靈性,這下好了,這詞以後在他這兒還真不能亂用。
畢竟目前看來真正當得起富有靈性的大概也就靈字輩的一家三口了。
靈氣滋養人身、靈液催熟植株、靈機異化生靈。
那麽靈性又有何用?這一點陳嶼尚未摸清,不過左右便在精神意識上。
再不濟也會往這方麵傾斜。
“又弄出個不懂的。”他吞咽下最後一粒米,將碗筷收拾。
一邊走,一邊觀察四周。
往日再為熟悉不過的花草樹木,以及碎石、水缸,此刻落到他眼中仿佛生了層薄薄光亮,朦朦朧朧的。
皆是虛像。
陳嶼搖頭,眼前一切都散去,梨樹還是那棵梨樹,掛滿鬆子的矮鬆也並無流光醞釀,至於那口最大的水缸,半抹白色在陽光下確實閃耀,然而僅是黑魚在曬太陽罷了。
好似還是原樣,又仿佛變了什麽。
萬物有靈?他不知道是否如此,或許以後能親眼看見。
不過想來若靈性真的存在且確實與精神有關,興許得等他的精神力強度更上一層後才能做到這一步。
午飯後,照例翻看道書。
自打不再胡亂動用炁後,放下了纏繞在身的術法陣紋,陳嶼的時間一下子又多了起來,以往如同一團塞滿了碗的巨大軟綿,此刻將水捏出,反倒空閑大半。
一時間竟有些不知該幹嘛。
誦讀道經書卷,隨後再翻了一會兒醫書,他想了想還是拿出了柴刀,決定上山去一趟。
突然閑下來有些待不住,覺得自己一開始好不容易養好的心氣似乎又有了些躁動,果然,人呐就不能閑著。
砍些山竹吧,正好去看看竹筍。
他不久前想過要用炁在竹片上書寫文字、篆刻書冊,這法子仔細盤算的確是個好辦法,不提其它,起碼省了買筆墨紙硯的功夫。
山高路遠,一上一下多麻煩。
當然,更重要還是陳嶼有些想吃竹筍肉片了,肉沒有,竹筍薑片也行。
煮炒燜燉,還能煲湯、清蒸後切絲涼拌,筍的吃法不少,不愁找不到。
“到時候磨些黃麵,包一梯籠筍子餡的包子出來。”
野味就算了,不強求,除非真有隻傻乎乎一頭栽倒樹樁下的肥兔子,否則陳大觀主可沒功夫和那些把山林當家住的生靈奔波鬧騰。
背著竹簍、簍裏塞了鋤頭,他步履飛快地入了山。
再不用像最初時那樣爬上爬下。
腳下輕踩,身形躍動不息。
砍竹伐竹的事沒什麽稀奇,自投羅網的傻兔子自然沒遇到,不過意外落了個搭在竹巔枝椏上的鳥窩。
早已廢棄,隻剩一片片汙穢痕跡。
竹筍六月便可挖取,不過他之前一直沒動,便是由於青台山這一片的竹子看著斑竹毛竹皆有,但筍子似乎與上一世有些許不同,六月冒尖兒,吃著卻非但不脆嫩反而幹澀無比。
記憶裏,前身挖過一次,記憶深刻。
而到了十月,筍肉又顯老,於是便選了這個時間,八月時候正好。
夏日的光火辣辣,竹林間長葉細密。
光暈碎在頂上,稀疏投下影子,陳嶼鑽進鑽出好幾趟,筍子沒挖到幾顆,反倒是竹甲蟲逮了一捧。
黑黃相間的甲殼,長長的不知是嘴還是鼻子的東西,兩根細須從眼下探出,腦袋圓中帶橢,仿佛天牛。
惹人注意的是一對對排在殼下的帶刺鉤足,不叫不鬧,就是有些‘粘人’。
“沒想到這世界也有。”
上輩子摸魚抓蝦之餘,夏日就靠這些小家夥提供玩樂——圈上細繩,或者掰下路旁酸醋溜的尖刺,插入足節內。放開後對方便會來迴盤旋在天空。
現在他自然做不出這種事,再者酸醋溜也是一種藥草,在青台這片並無生長痕跡,否則他記憶裏不會沒有印象。
黑黃兩色的大甲蟲張開兩隻前螯,姿勢很威猛,然後雙翅一震便要飛離,陳嶼沒有阻攔,抓取來本就玩心一起,不至於非要分個你死我活。
嗡嗡嗡——
陸陸續續,一捧竹甲蟲都起飛,隻剩一隻小巧的還在手上,越過掌心溝壑向指尖攀爬。
“哦對了,記得這好像是害蟲來著。”
最後一隻也飛走,陳嶼這才一拍手掌想了起來,幼時好似在哪裏看過一本書上介紹說,這種蟲子吃竹筍很快。
不過他看了眼身前竹林,往年沒他來依舊茂盛,有他後倒也不必畫蛇添足做些什麽。
“繼續挖竹筍!”
提氣舉起鋤頭,他瞧向隻填了薄薄一層的背簍,覺得今天至少要有十顆才不枉自己跑這一趟。
他端起碗筷,皺眉苦思許久,最終喟然長歎,夾了快要冷涼的菜肴喂到嘴中。
想這麽多做甚,看也不到聽也不到。
或許真的存在吧,卻隻能算作在他眼中的存在,是否切實活躍在外界尚未知。
遑論其餘事物與之相互的聯係。
炁融合自精神力與胎息,這兩者的形成與出現又同靈氣的蘊養密不可分。
可以說這些事物皆來自於靈機。
但身外的一草一木、一石一蟲可都與靈機八竿子打不著。
一時想不透徹,陳嶼隻得暫緩他不願罷休,突兀的靈感將以往迥異的種種聯係在一起,勉強做到這一點後他才發覺自己似乎對這世界了解很是粗淺。
這時,他不禁又記起了當初精神力耗費許多後洞察微觀細致處時所隱約感知到的薄紗,那層蒙住整個世界的隔層,如今想來其背後或許還藏著什麽。
可惜以眼下的精神強度無法涉及。
這並非量的差距,而是質,好比拿著一把草絮想去刺穿皮革一般可笑。
“吃飯,先吃飯!”
民以食為天,吃完再考慮這些有的沒的。
……
人常言:萬物有靈。
原本陳嶼給腦中意識海上漂浮的光粒取名靈機時,便有巧奪天地之靈的想法。
靈,這個字眼對道門修行人而言決然不會陌生,旁人或許會大言不慚、一知半解,然在道學上,‘靈’所代表的含義遠非一字兩詞幾段偏頗語句便能概括。
單從代指億萬活物的生靈二字便能窺得一二。
而在今日,他將隱藏炁內、盤亙精神深處、氤氳靈氣之中的事物,同樣以此名稱唿。
倒不是有何深層寓意,而是他想著其與靈機、靈氣、靈液等之間的關聯,冠之以靈未嚐不可。
亦或者,喚作靈性?
他嘀咕了句,覺得還行,單單一個字確實有些古怪,靈性的話要順耳許多。
旋即念頭起伏,早前在山下曾對牽牛老漢的孫娃稱讚有靈性,這下好了,這詞以後在他這兒還真不能亂用。
畢竟目前看來真正當得起富有靈性的大概也就靈字輩的一家三口了。
靈氣滋養人身、靈液催熟植株、靈機異化生靈。
那麽靈性又有何用?這一點陳嶼尚未摸清,不過左右便在精神意識上。
再不濟也會往這方麵傾斜。
“又弄出個不懂的。”他吞咽下最後一粒米,將碗筷收拾。
一邊走,一邊觀察四周。
往日再為熟悉不過的花草樹木,以及碎石、水缸,此刻落到他眼中仿佛生了層薄薄光亮,朦朦朧朧的。
皆是虛像。
陳嶼搖頭,眼前一切都散去,梨樹還是那棵梨樹,掛滿鬆子的矮鬆也並無流光醞釀,至於那口最大的水缸,半抹白色在陽光下確實閃耀,然而僅是黑魚在曬太陽罷了。
好似還是原樣,又仿佛變了什麽。
萬物有靈?他不知道是否如此,或許以後能親眼看見。
不過想來若靈性真的存在且確實與精神有關,興許得等他的精神力強度更上一層後才能做到這一步。
午飯後,照例翻看道書。
自打不再胡亂動用炁後,放下了纏繞在身的術法陣紋,陳嶼的時間一下子又多了起來,以往如同一團塞滿了碗的巨大軟綿,此刻將水捏出,反倒空閑大半。
一時間竟有些不知該幹嘛。
誦讀道經書卷,隨後再翻了一會兒醫書,他想了想還是拿出了柴刀,決定上山去一趟。
突然閑下來有些待不住,覺得自己一開始好不容易養好的心氣似乎又有了些躁動,果然,人呐就不能閑著。
砍些山竹吧,正好去看看竹筍。
他不久前想過要用炁在竹片上書寫文字、篆刻書冊,這法子仔細盤算的確是個好辦法,不提其它,起碼省了買筆墨紙硯的功夫。
山高路遠,一上一下多麻煩。
當然,更重要還是陳嶼有些想吃竹筍肉片了,肉沒有,竹筍薑片也行。
煮炒燜燉,還能煲湯、清蒸後切絲涼拌,筍的吃法不少,不愁找不到。
“到時候磨些黃麵,包一梯籠筍子餡的包子出來。”
野味就算了,不強求,除非真有隻傻乎乎一頭栽倒樹樁下的肥兔子,否則陳大觀主可沒功夫和那些把山林當家住的生靈奔波鬧騰。
背著竹簍、簍裏塞了鋤頭,他步履飛快地入了山。
再不用像最初時那樣爬上爬下。
腳下輕踩,身形躍動不息。
砍竹伐竹的事沒什麽稀奇,自投羅網的傻兔子自然沒遇到,不過意外落了個搭在竹巔枝椏上的鳥窩。
早已廢棄,隻剩一片片汙穢痕跡。
竹筍六月便可挖取,不過他之前一直沒動,便是由於青台山這一片的竹子看著斑竹毛竹皆有,但筍子似乎與上一世有些許不同,六月冒尖兒,吃著卻非但不脆嫩反而幹澀無比。
記憶裏,前身挖過一次,記憶深刻。
而到了十月,筍肉又顯老,於是便選了這個時間,八月時候正好。
夏日的光火辣辣,竹林間長葉細密。
光暈碎在頂上,稀疏投下影子,陳嶼鑽進鑽出好幾趟,筍子沒挖到幾顆,反倒是竹甲蟲逮了一捧。
黑黃相間的甲殼,長長的不知是嘴還是鼻子的東西,兩根細須從眼下探出,腦袋圓中帶橢,仿佛天牛。
惹人注意的是一對對排在殼下的帶刺鉤足,不叫不鬧,就是有些‘粘人’。
“沒想到這世界也有。”
上輩子摸魚抓蝦之餘,夏日就靠這些小家夥提供玩樂——圈上細繩,或者掰下路旁酸醋溜的尖刺,插入足節內。放開後對方便會來迴盤旋在天空。
現在他自然做不出這種事,再者酸醋溜也是一種藥草,在青台這片並無生長痕跡,否則他記憶裏不會沒有印象。
黑黃兩色的大甲蟲張開兩隻前螯,姿勢很威猛,然後雙翅一震便要飛離,陳嶼沒有阻攔,抓取來本就玩心一起,不至於非要分個你死我活。
嗡嗡嗡——
陸陸續續,一捧竹甲蟲都起飛,隻剩一隻小巧的還在手上,越過掌心溝壑向指尖攀爬。
“哦對了,記得這好像是害蟲來著。”
最後一隻也飛走,陳嶼這才一拍手掌想了起來,幼時好似在哪裏看過一本書上介紹說,這種蟲子吃竹筍很快。
不過他看了眼身前竹林,往年沒他來依舊茂盛,有他後倒也不必畫蛇添足做些什麽。
“繼續挖竹筍!”
提氣舉起鋤頭,他瞧向隻填了薄薄一層的背簍,覺得今天至少要有十顆才不枉自己跑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