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海中依然如故,波濤洶湧,浪打浪不得片刻安寧。


    敲了了一粒靈機下來,送到長得最壯的那棵桃樹下,令其繞著根部形成一張模糊大網,供桃樹汲取吸收。


    過程中陳嶼數了數,靈機還剩下二十一,網羅凝聚的速度依舊三天左右才能出一粒,這段日子第三批移植培育,加上糧種藥種零零散散的投放,用去了六粒。


    一直以來都在想辦法提升出產,但始終摸不著頭緒,雖然靈機的使用有了些許心得,然而對於那片廣袤的意識汪洋他仍舊束手無策。


    篤、篤。


    敲了兩下桃樹樹幹,又掰開尚未完全綻放的桃花,摸了半天,看了半天,甚至刨了兩下土,對樹根的狀態仔細留意。


    靈機投入後,依著往先經驗,變化會隨著桃樹的生長而逐漸體現,而非第一次拿野草試驗時那般粗暴兇猛。


    他端詳如今的桃樹,將之體貌記在心上,留作往後每隔一段時間進行對比。


    陳嶼料想,眼下正值桃樹花期,前期的變化也許不會太明顯,真正的異變得等到結出桃果的時候。


    他記得,山門前這兩排桃樹除去前身種下的,有幾棵為老道士移栽,長過幾次桃子,是帶著絨毛的山桃,味道幹澀,果肉顯硬,有點兒塞牙縫。


    希望靈機能給點兒力,讓桃子變得皮薄餡軟,甘甜可口。


    最好再來一兩個特效,譬如食之明心近神、知壽長命、辟鬼降兇等等。


    不過依照藥田裏幾次的移植來看,靈機的催化並非向著傳說與神話去的,畢竟故事裏也沒說青菜能結芽苞、蘭庭果能蘊養淬煉精神。


    所以種出[蟠桃]是不要想了,即便真有也很可能達不到傳聞裏那般一顆壽八百的程度。他現在隻等六月時熟落桃果之後,瞧瞧到底有何功效。


    緊接著陳嶼想到左右都是等,幹脆將院子裏的矮鬆和大頭梨也給弄上。


    說起來,院內的梨樹同是六七月結果成熟,如今伴著桃花夭夭,也開始裹上一層薄薄的白淨花衣。


    投放完畢,靈機再度跌迴二十以下。


    不經用啊。


    他歎了句,這還是最近開始拿靈液來培育,否則消耗更大。


    關鍵靈液的效果如今尚不明確,得等到木板上的春黍結成以後才能定論,所以暫未施加在其它作物頭上。


    而且相比靈機投放一次之後就可以安心等待成果不同,靈液會自然蒸發,需要不斷添加。


    如此一來,儲備雖多,用得也多,耗費同樣談不上樂觀。且需要時常關注。


    有時候陳嶼都想著要不要拿個罩子將之罩住,然而這法子顯然行不通。


    實體的木罩和竹罩都會幹擾影響春黍的生長,除非能用透明的,且不閉氣,隻過濾出蒸發的靈液並將之鎖死後重新凝聚灌注到土壤中。


    聽著就很有既視感,陳嶼想起來,這不就是陣法嘛。


    可惜想歸想,做是做不出來,起碼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那個能力。


    “若是能自由操控靈氣就好了。”


    退而求其次,能操控靈液的話也能勉強做到想象中的那一步。


    可如何去操控又成了大難題。


    一如配製藥散時所遇見的情況,靈液太過穩定,難以去分化、糅合,並使之產生種種玄妙作用。


    關鍵是“看不見”,無法感知到,自然沒有能力去幹涉。


    拍著腦袋,他覺得假若真能有傳說中的神識、陽神的話或許能做到這一點吧。


    ……


    午後,陽光和煦。


    陳嶼挑著扁擔,悠哉悠哉朝著山腰處的石澗走去。


    照著劉師伯所說,春黍一月要有一次水瀝,尤其在幼苗抽發的早期,需得時刻照看。


    除草、挑水、時而將幾塊板結的石土鋤碎,好在除了播種時需要灑些草木灰增添肥力外,其餘時候不用為甕肥操心。


    嘿!提氣一聲,將舀滿的水桶掛在扁擔兩頭,扛在肩上,快步向著山上返迴。


    事實上也可以用井水澆灌,畢竟田地不大,但考慮到此時的井水太涼,擔心幼苗承不住,繼而放棄。


    “過段時間天氣轉暖就好了。”


    水涼會不會影響作物?不清楚,反正就當有這迴事吧。


    挑水迴到道觀,給綠茵茵的幼苗們澆灌了大半桶,藥田和菜園也雨露均沾得了剩下的半桶。照看完後,他拿起沾濕的麻布打麻身上汗漬。


    做完這一切,陳嶼拿著蚯蚓逗了會兒唯一幸存的泥鰍,旋即坐在院中,就著閑暇將觀中所有書冊都拿了出來晾曬。包括《藥王經》《雲生重樓》在內,以及《明神錄》《雲鶴功》等五本經書一起,全都拿出來,一一攤開在石桌上,任由陽光照下,祛除內裏的濕氣和蠹蟲。


    一旁,他手裏端著本《廣雲論》,倒了一杯靈液,迎風翻動書頁。


    “藏書還是太少,這次下山參加法會可得多帶些迴來。”


    老道士和前身都一個性子,對這類道書不太重視,過往十來年裏一代代積蓄下的經書遺失腐爛了太多。


    僅剩的這幾本都快被他翻爛了,趁著這次諸多道門人士匯聚的機會,他準備淘個十來本迴來,充實家底。


    院前,陳嶼端坐青石上,麵朝遠方錯落峰巒,碧樹妝成間幽然成茵。


    唿、吸……


    吐納之際,並未運轉自創的新法,而是自然而然按著合煞采氣的路子,緩和自身心氣與周身。


    默念口訣,心神逐漸沉下,恍惚間好似落在海中,四麵包裹粘質,又恍然似雨露啪嗒在麵,他神態輕鬆,知道這些是周身四處在凝神靜氣後的常態。


    換句話說,這本就是一種感官放大的過程,或者說,將原本雜亂多樣的觀感通過靜心主動減少一些,剩下那些自然就會變得更明顯。


    比如迎麵撫弄的清風,又比如摩擦皮膚的衣衫,大抵如是。


    不過說是這般,感受起來卻別有一番趣味,尤其他不似常人,體質在靈液滋養下格外強大,又兼修武功,精神更是差一步就快蛻變,於是感知四方,沉落心神的時候多了幾分玄奇新鮮。


    噗通——


    宛若泉水滴落,揚起無形漣漪。


    下一刻,一捧光洋溢著,纏繞在迷蒙混沌的上方,熒熒如月。


    陳嶼一愣,心神都差點兒不穩,往日采氣沉神時可從未經曆過這一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上種田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物皆可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物皆可種並收藏山上種田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