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文明,也就是行星文明。


    按照大部分碳基文明的慣例,沒有完全走出母星的文明可以較為粗略地分為四個階段:農耕時代、工業時代、信息化時代和完全狀態。


    羅桓的母星——藍星,目前已經處於行星文明的最後階段,開始嚐試著朝其它行星進發。


    這意味著人類已經能夠利用藍星的大部分能量,並初步具備星係內部航行的能力。


    致遠星上的亞人們,尚還處在最原始的農耕文明階段,有極大的可提升空間。


    “咱們造物呢,能拿多少能量,是看麾下文明所處階段以及生命體的數目等指標,接下來咱們就把時間流速調慢,等著亞人繁衍進步。”


    七號如此說道。


    造物能量的獲取,和文明階段沒有具體掛鉤,隻是總體上來說,隨著文明進步,呈現正增長的趨勢。


    而在老本快吃完的當下,致遠星的時間流速將進一步放慢。


    “當然,你也可以在此期間做點別的,比如和小胖子套套近乎,或者鼓弄鼓弄剩下的恐龍和之前保存的細菌。”


    小胖子指的是周宇,特點是每天都比之前更圓潤些。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段時間以內,張漢已經入選,成為藍星聯邦第一批飛往火星的宇航員。


    羅桓曾經在致遠星上,隔開一部分區域,作為一些不同於正常微生物的細菌棲息地。


    但是從藍藻興盛的時間段起,到恐龍時代的來臨,中間跨越了三十多億年,這些特殊的細菌仍然沒有演化出任何複雜生物。


    後來,羅桓幹脆挑了些恐龍,以及相應的動植物放了進去。


    隔離區內的生物們,從此進入了完全放養階段。


    羅桓已經好久沒去看一眼了。


    現在,亞人的事情終於告一段落,他終於可以抽出時間來,關注這些曾在藍星上被淘汰的特殊細菌。


    “啊這...”


    但是等羅桓真正進入隔離區以後,才發現當前隔離區中,那種特殊的細菌已經消失不見。


    難道終究還是沒有逃過物競天擇的規律,從而徹底滅絕了?


    假如真是如此,那未免太令人沮喪。


    羅桓蹲下身,五指張開,從隔離區低矮的蕨類植物之間抓起一把黑褐色土壤,想讓七號對此作出較為細致的分析。


    他仍然抱有期待,認為那些具備奇特能力、被七號稱為造物主祝福過的細菌,多多少少會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七號曾說,如果運氣好,那麽它們將成為一種不同於科技體係的文明開端。


    “檢測到了。”


    小板磚的動作很快,在察覺羅桓所想以後,沒過幾秒就給出了答案:“那些細菌,並沒有朝著複雜生物的方向進化,反而走了相反的方向。”


    複雜的反方向,就是簡單。


    羅桓從沒有聽過如此吊詭的進化方向,這和正常的規律背道而馳。


    神秘細菌是和藍藻同一時期的演化產物,在最開始的時候,它們具備細胞膜、細胞質、細胞壁和各類較為齊全的細胞器,能夠形成正常的生理循環,以及繁衍。


    可是現在,它們的結構變得極其簡單,幾乎隻剩下一層薄薄的膜和極為細小的透明內裏。


    完全看不到生命的痕跡,也沒有能夠被觀測的生理活動。


    體積也從微米級,變得更為渺小。


    衡量長度,會用到長度單位。


    微米已經是非常小的單位了,但這種已經不能夠稱之為細菌的東西,直接越過了納米級,隻能用皮米來衡量其大小。


    就算是最微小的生命體——病毒,也要比其大上數千倍。


    很難想象,它們是從細菌進化而來的。


    這也是羅桓沒有第一時間察覺的原因。


    “這玩意已經簡化到這種程度了,還能增殖?”


    羅桓看了七號放出的投影,覺得很不可思議。


    就算是有絲分裂,還要細胞核呢,這些極度簡化的‘生命’啥都沒有,到底是如何保證不滅絕的。


    到這種地步,還能不能稱之為生命都是個問題。


    小板磚沒有接話,靜靜地分析土壤之中簡化‘生命’的活動趨勢。


    沒一會兒,他開口了:“稱唿它們需要一個名字,你先想著,我報告一下觀察到的現象。”


    “首先,是的,沒有任何活動跡象。這讓我懷疑,它們是不是已經死去。”


    “其次,它們仍然具備增殖的能力,但是其方式比較...玄幻,我沒有觀察到任何動作,但是它們周圍會從無到有地出現同類。


    就像是3d打印機那樣,先出現一部分,再一點一點疊加,直到完全相同的複製體出現。”


    描述的機能已經脫離了正常生物的範疇,唯有用和權柄相近的概念才能夠解釋。


    “再者,其仍然受到特殊條件的影響,隻是不同條件下的不同變化,還需要進一步實驗分析。”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已經不再作為獨立生命體存在,而更傾向於和其它生物共生。”


    共生是一種不同生物互相依賴的現象。


    比如牙簽鳥和鱷魚,兩種不同的物種,互惠互利,毫無隔閡地生活在一起。


    七號所說的共生,則發生在更為微小的領域,方式也充斥著玄幻的色彩。


    “在藍星的科學界中,有著這樣一種猜想,即內共生學說。


    以葉綠體為例子,葉綠體是植物細胞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其最初起源難以追溯,在藍星還存在各個國家,沒有形成聯邦的時候,有一位叫做馬古利斯的生物學家提出了內共生的猜測。


    即原始真核細胞,吞噬藍藻之後,被吞的藍藻經過長期共生,演變成細胞內的葉綠體。”


    七號通過網絡,對藍星的事情了如指掌,連羅桓這個藍星本土人,也自愧不如。


    “而這種...不知道該用什麽詞來描述的東西,它做的更為徹底,並不局限於特定種類的細胞,也不局限於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


    意思就是,這種能夠自我複製的吊詭玩意,有極強的適應性,進入大多數生物的細胞內,成為類似於細胞器的存在,長期共生。


    而共生的結果,大概率是有益的。”


    聽完七號的解釋,羅桓思忖了一會,運用了個奇妙的比喻:“就像一種能夠滲透細胞的特殊插件?”


    “雖然搭檔你的比喻不太嚴謹,但是...是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造物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放歌中子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放歌中子星並收藏造物紀實最新章節